人民日報港式春節:傳統匯新潮(港澳在線)

本報記者 葛瑜瑋

《 人民日報 》( 2013年02月07日 20 版)

  香港是中西文化交匯的地方,同樣是過年,香港的年味與眾不同:既有「講意頭」的傳統,也有新潮元素,形成了香港農曆新年的獨特魅力。

  「盆」滿缽滿

  想要來年生活「美美滿滿」、生意賺到「盆滿缽滿」,還要家人「團團圓圓」、「十全十美」,要討盡這些好彩頭,年夜飯一定少不了香港的傳統節日菜式——盆菜。

  「盆菜」,菜如其名,就是將各道已煮好的菜肴,葷素搭配,一層一層疊起來放在盆子里端上飯桌。一盆菜里可以薈萃百菜百味,包羅萬象。

  關於盆菜的來歷有不同說法。一種說法是,相傳北宋末年,宋帝為逃避金兵追趕,落難到如今的香港新界,當地居民希望殷勤招待,但倉促之間找不到大量盛裝菜肴的器皿,於是急中生智將各種菜放進大木盆里,於是就有了「盆菜」。

  時至今日,盆菜已經走出新界的圍村,成為香港喜慶節日里不可缺少的傳統菜式。現代生活也給盆菜帶來新發展。為了吃得更紅紅火火,過去的木盆變成了銅盆、銻盆、錫箔紙盆等金屬器皿,可以直接放到電磁爐或卡式爐灶上加熱,成為另類「火鍋」。內容上也越來越豐富,不斷推陳出新,開始出現海鮮盆菜、咖喱盆菜、素食盆菜,最近更發展出歐陸盆菜、和風盆菜。口味各不相同,但魅力依舊。

  吃盆菜還有個有趣的慣例,就是一定不可以客氣。闔家人團聚的年夜飯上,大家放開拘束,可以顛來倒去,也可以翻來覆去,不光是為了吃,更是為了來年齊心協力,時來運轉。

  「花」樣年華

  除夕團年飯後的一大節目,港人的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不少香港市民都喜歡在晚飯後拖著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今年農曆新年期間,全港有14處年宵市場,其中以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

  花開富貴!年宵市場最多的就是各種應節鮮花。把這些花搬回家裡,打上紅絲帶、掛起小揮春,節日氣氛馬上濃起來。碩果累累的年桔象徵「大吉大利」,粉撲撲的桃花帶來「桃花運」,金燦燦的菊花寓意吉祥長壽。不同的花卉盆栽,各有吉祥寓意。

  年宵市場除了有售賣年花的「濕貨區」,「乾貨區」、「熟食區」同樣花樣繁多。「乾貨區」的生肖產品由經營者設計,像風車、氣球、玩具等都是小朋友的心頭好。「熟食區」售賣香港街頭小吃,可以隨時補充體力。

  另外,香港農曆新年每年都有固定的保留節目:年初一晚的花車巡遊,今年匯聚13輛華麗花車,配合來自中國內地、美國、日本、南美、歐洲等全球各地的舞蹈團,是國際級的巡遊表演。年初二煙花匯演,讓不能放煙花的香港市民集體過把癮。想要來年「馬到成功」,那就一定不能錯過在年初三到馬場觀賞蛇年首場賽事。

  好運滾滾

  香港時尚現代,但也篤信風水運程,所以春節里到寺廟拜拜自然是少不了。常年香火鼎盛、「有求必應」的黃大仙祠,除夕夜裡排隊「搶頭香」的信眾可以多達數千人,經常需要出動警方維持秩序。

  新年祈福也有不少講究。大年初二車公誕,但不少市民都會在初三到車公廟上香,因為年初三是「赤口」不宜拜年,所以港人都會在年初一、初二拜年,初三再到沙田的車公廟前轉動銅風車。

  位於大埔林村的許願樹是港人的許願勝地。每年春節期間的許願節,都會吸引數以十萬計香港巿民及世界各地旅客。人們製作寶牒,把願望寫在卡片上,再附上重物拋上樹榦。寶牒拋得越高,願望越容易實現。

  祈福重要,但大樹的保育也不能馬虎。過去,許願樹曾因為懸掛的願望太多「不堪重負」。所以現在都由塑料的許願樹代班,寶牒也改用塑料「橙」減重。

  新年伊始,當然也要給親朋好友送去祝福。每到這個時候,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是」的孩子們。在香港,拜年討利是俗稱「逗利是」。孩子們向長輩拜年討利是,員工們組團跟老闆逗利是,結婚的要向沒結婚的同輩派利是……一封利是10元、20元或50元,不在乎多少,只在乎傳遞一份歡笑。


推薦閱讀:

春節AB搭配餐,從此過節不怕胖
春節嘉年華之——福、祿、壽三星身世大揭秘
迎財神丨分享一些讓我"受益無窮"的習慣...
春節開始橫財不斷,錢多到數不完的3大生肖
春節穿件紅色內衣,走運更走財!

TAG:春節 | 傳統 | 人民日報 | 人民 | 港澳 | 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