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充分發揮筆畫線條的書法藝術表現力

書法就是把長短粗細不等的筆畫線條,按照一定的藝術表現規律組合在一起,構成漢字、篇章的藝術。筆畫線條是書法藝術語言構成的最基本元素之一。欲使書法藝術發揮到極至,就必須充分發揮書法藝術語言的各種構成要素,而發揮筆畫線條這一基本元素的功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麼,筆畫線條的藝術元素的功用又是如何發揮的呢?一、相應的長度筆畫線條具有長短、粗細、濃淡、潤枯、方圓等藝術表現因素,據筆者淺見,其中線條長度是這一切藝術表現因素的總綱。長度既可表現時間,又可表現空間,而時間和空間等於整個宇宙。時間的長度對於人來說就是生命的旅程。人生存的時間長經歷就會相對豐富,就會經歷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生老病死的全過程。當然,由於社會和個人等原因,同樣年齡的人所經歷也會有所不同,但是,時間長度是衡量人生經歷的重要方面。同樣,空間越大,其內涵就越豐富。如北京至拉薩的鐵路,是因路程遙遠,經過的地方多,地理環境變化大,沿途的景物豐富多彩成為新興的旅遊新幹線而被世人關注的。書法筆畫線條無論是書寫還是欣賞既需要空間,也需要時間,從這個意義上說,書法線條的長度可以涵蓋整個書法藝術的表現形式。筆畫線條的長短對於書法藝術的表現又有什麼影響呢?書法筆畫線條能表現直曲輕重濃淡枯澀粗細等,筆畫越長這些因素表現的就越充分。從書法發展的歷史看,我們的祖先在造字之初是以實用開始的,因書寫工具的原始簡陋,筆畫越簡單越短越易於書寫,所以,那時字的筆畫線條既短小又簡單。隨著社會實踐的需求,書寫工具的改進和藝術成分的增加,書法線條的長度才逐漸延長,字型逐漸增大,字體也隨之豐富起來。線條長了筆畫變化就會豐富,如線條自身的起與收、枯與潤、直與曲,描與刷等變化,筆畫與筆畫線條的關係如交、觸、相對、相背、呼應、對應等變化。隨著筆畫的延長,書法的藝術表現也豐富多彩起來,從而適應了人們不斷增加的欣賞與實用方面的需求,狂草的出現把線條的長度推向了極至。它不但使用誇張的手法延長了單筆的筆畫,還把幾個筆畫直接連接起來,甚至把幾個字、一行字連起來寫,使筆畫線條達到了極至,其藝術表現力也擴展到了極至,所以人們把草書稱為諸書體中藝術的的峰頂。但是,書法法線條並不是越長越好,短了不能全面展現筆畫線條內涵的豐富性,表現力貧乏,如果筆畫長了,筆墨變化已經窮盡,極易導致藝術表現的重複,因重複而導致藝術生命的枯竭。因此,書法筆畫線條應當有最佳長度,這個長度是受筆畫的粗細限制的,筆畫細最佳長度短,筆畫粗,最佳長度就長。筆畫線條長度主要是受書寫工具——毛筆的限制。毛筆筆鋒的原料為動物的毛,動物毛是有長度的,筆鋒的長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毛鋒的粗度。筆者在書寫時感覺到,毛筆超過一定粗度,寫字的感覺和寫出字的效果就沒有了毛筆的韻味了。書法不是像美術字那樣用扁刷刷出濃淡均勻的筆畫,不管多寬都就可以。毛筆寫字時筆鋒是由墨聚籠在一起而不是鋪展開來寫出筆畫的,所以叫中鋒行筆,寫出來的字跡厚重,有立體感,從這種感覺出發,筆畫的寬窄,應當叫粗細。筆尖平齊刷字的是特殊情況下使用的,所以,不能作為書法藝術表現的基本元素。二、相應的動感筆畫線條要有相應動感,只有動感的筆畫,才能產生藝術的感染力,如何讓筆畫線條動起來呢?劉熙載提出「草書尚險」的觀點,筆者認為,草書的筆畫動感是用險絕的筆畫形態來構造的。筆畫險絕就是在書寫時拒絕平直。實際上為讓字寫得有動感,不僅行草書,就是以平正著稱的楷書大家的書作,也把橫畫寫得有俯有仰,豎畫有傾有側的,只不過幅度小於草書而已。草書在這方面達到了極點。動感就是通過筆畫線條形態變化,也就是通過筆畫的方向、角度、長短、粗細、濃淡、彎度等變化來實現的。這些變化就如河水流動產生動態美一樣,水在河道中流動,有相應的坡度、落差和一定的距離、有對河水產生阻力的因素,如河道的彎度、寬窄的變化。只有具備了這些因素,河水流動產生的動態美就會多姿多彩起來。如在落差大時,就會產生飛流直下的瀑布,在坡度大又有彎度時,就會產生湍急的漩渦,在坡度小水流慢時就會出現碧波粼粼的景緻。索靖的《草書勢》對用筆畫形態來表現動態美作出了如下描述:「蓋草書之為狀也,婉若銀鉤,漂若驚鸞,舒翼未發,若 復安,蟲蛇虯蟉或往或還,類婀娜而羸羸,欻奮亹而桓桓。」從「婉若銀鉤」句可以看出,該段描述的是草書筆畫形態的。索靖對草書筆畫動態美,是用人們能見到的動物具體化的動態來表述的,「漂若驚鸞,舒翼未發」指出草書的筆畫如受驚後的鸞鳥,舉起翅膀未飛。實際上這只是用繪畫的方式來說明草書筆畫的形態險絕是產生動態美的主要因素。如果有一隻舉起翅膀的鸞鳥,從畫面上看這隻鳥舉翅未動,但憑藉視覺經驗,可以想像那就是一隻正在起飛的鳥,感覺到的就是一隻飛動的鳥。三、相應的力感如何理解書法形象的力感和力度美呢?力度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筆者認為,書法力度是有形的,是可以通過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解讀的。那麼,什麼是線條的力呢?書法藝術形象的力是指書法作品形象產生的與人視覺上的力學經驗相似的感覺。書寫行筆時筆與紙產生的磨擦力、筆畫形態上給人在欣賞時感覺到的一種力,如在筆畫線條上和形態上如正在扯開的弓,被大風吹拂的大樹,被臂力、風力吹拉彎,但又是極力反彈的的一種狀態。對這種力的感覺大小即力度,對力的不同感覺稱為力感。為了對書法筆畫線條形象力度有一個科學、全面的理解,我們有必要對力度進行量化處理。如果把無力定為0,力度最高值量定為100的話,那麼力度就會出現從0至100的不同力度。如果引入陰陽剛柔的概念,0——100度之間又可劃分為陰柔、剛柔兼濟和陽剛之美三種。衛爍的《筆陣圖》闡述了筆畫力度的構成:「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從衛爍的觀點看,筆力實際上由骨與肉兩種因素決定,多骨微肉被稱為筋書,多力豐筋被衛爍稱為書法藝術形象的最高境界。我們不妨把骨在字中的比例確定為書法形象力度的指標。0——10度為純陰純柔,在筆畫形態上表現為純肉無骨。即筆畫雍腫、重濁、鈍圓,或筆劃纖細、行筆速度極慢,就象墨隨意堆放在紙上,無力感。11——40度為陰柔美,其筆畫方圓兼備,表現為圓筆多,肉多骨少,筆畫較細、行筆較慢。41——60度為剛柔兼濟之美,表現為骨肉均停,筆畫粗細相當,行筆速度中等。61——90度為陽剛美,表現為骨多肉少,行筆速度較快,筆畫較粗,方筆多圓筆少。91——100為純剛純陽,表現為有骨無肉,行筆速度快,純粹是方筆,筆畫粗壯、入筆和收筆鋒棱明顯峭露,飛白較多甚至多是飛白,筆畫堅挺,直畫多,無彎和圓轉的筆畫。那麼什麼是筆畫的骨與肉呢?筆畫是書法形象的基礎構件,同時還是實現書法美學的基本因素。根據衛爍的「骨肉」觀點,骨與肉是通過什麼形式給讀者欣賞的呢?筆者者認為,筆畫形態的骨與肉是通過墨色枯潤、濃淡、遲速、藏露、提按、轉折、形態(如粗細、方圓、長短、寬窄、曲直)等因素來構成的。如枯、濃、速、露、按、折、粗、方、寬、直屬骨,而潤、淡、遲、藏、提、轉、細、短、窄、曲屬肉。因為在人們的視覺經驗里墨色濕潤給人以力度小的感覺,墨色乾枯給人以力度較大的感覺;墨色濃重給人以力度大的感覺,墨色輕淡給人一種力度小的感覺;藏鋒給人力度小的感覺,露鋒給人力度大的感覺;提筆給人力度小的感覺,按筆給人力度大的感覺;折筆給人力度大的感覺,轉筆給人力度小的感覺;筆畫粗會給人力度大的感覺,筆畫細給人力度小的感覺;方筆給人以力度大的感覺,圓筆給人以力度小的感覺;行筆速度快給人力度大的感覺,行筆速度慢給人力度小的感覺。書法創作就是利用這些骨與肉的因素去構築書法筆畫的力度美。我們還知道,在書寫時書者並不是單一地運用這些力度元素的,有時會同時運用兩種以上或全部元素的,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書法形象美的多元化來。四、綜合發揮線條的藝術表現因素通過分析,我們發現筆畫線條的長度、力感、動感的藝術因素是漢字本身就具有的,不是強加的,只不過這些因素因書體、書家個體不同,使用的情況不同。如隸書偏重力感,而行草書則偏重於動感。同一書體因書家的造詣、創作的狀態等情況的不同,其使用各種藝術因素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如同是行書,王羲之與顏真卿的字一看就有很大的區別,這種區別就產生於使用這些藝術因素上。即使是同一書體、同一書家的不同作品也會呈現出不同的藝術風貌來。因使用各種藝術因素形成了書家的個性化風格,以至形成個體與流派的風格特徵。在分析筆畫線條的藝術因素時,我們還發現,無論是哪種書體和哪一位書家並不是單一地使用長度、力感和動感的藝術因素,哪種書體哪位書家使用的藝術因素多,那麼,這種書體和這位藝術家書法作品的藝術表現力就會突出,因此就出現了藝術水平高低的區別。線條的藝術發揮極具個性化,每一位書家使用筆畫線條是不一致的,在造成藝術水平高下的同時,也造就了不同的藝術風格,使書法藝術產生了風格與流派,使書法藝術呈現出千姿百態,萬紫千紅的藝術魅力來。漢字為發揮線條的藝術表現提供了時間和空間。可以看到,漢字以筆畫線條為藝術表現的基本單位,漢字本身為附著長度、力感、動感這些藝術因素提供了前提條件,使漢字發揮線條藝術成為可能。
推薦閱讀:

歷代書法名家作品大全
【先秦書法】(甲骨文)《商 祭祀狩獵塗朱牛骨》
何紹基的恩師吳榮光之書法
2017「中國字世界情」古文字書法展徵稿啟事
血雨腥風後,讓你看清「蘭亭獎」

TAG:藝術 | 書法 | 表現 | 線條 | 筆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