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巴黎暴恐事件
作者:陳積敏 來源:學習時報 字數:2212
1
2015年11月13日,法國巴黎多處發生暴力恐怖事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從形式上來看,這次暴恐事件呈現出多點集中爆發、行為極端血腥(很多媒體使用了「屠殺」「血洗」等詞)、襲擊目標選擇隨機性(巴黎音樂廳等場所的選擇具有隨機性)與針對性(法蘭西體育場的選擇具有明顯的目標指向性,即針對法國總統奧朗德)並存等特點。這次暴力恐怖事件給法國造成了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引發了社會恐慌與大眾焦慮,以至於法國採取了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關閉邊境等最為嚴厲的應對措施。法國總統奧朗德更是表示這次襲擊是一種戰爭行為,宣稱法國「將不會對野蠻的伊斯蘭國組織仁慈」,法國「將會在國內或國外等任何地點採取所有手段展開行動」。然而,國際社會除了譴責恐怖主義行為、對遇難者表示慰問之外,對於這次暴力恐怖襲擊的後續及外溢效應需做出更多思考。 暴恐事件頻發暴露出法國反恐政策與應對機制的諸多缺陷。自2015年以來,法國就遭遇了多起暴力襲擊事件,如1月份的《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事件,這足以引起法國政府的高度警惕,並保持情報、安全等部門間的密切合作,加強對可疑人員的調查以及危險品的管控。顯然,這次暴恐事件是一次有預謀、有策劃、有組織的襲擊行為,而諸如此類的大規模暴恐事件最終付諸實施需要較長的準備時間,這為政府早期預防提供了關鍵時間窗口。特別是,不久前發生在西奈半島的俄羅斯客機空難事件,已經表露出恐怖主義與極端主義對西方採取大規模報復行動的端倪。然而在此背景下,巴黎暴恐事件仍然發生,法國政府必須對其反恐政策與安全政策加以認真反思與檢討。 歐洲移民政策恐將調整,排外情緒與種族主義有可能進一步蔓延。目前,歐洲正在經歷二戰以來最大的難民危機。這場難民危機不僅是對歐洲所奉行的道德主義與人道主義理念的一次考驗,而且也是歐盟所面臨的一場重大政治挑戰。在應對難民危機過程中,歐盟內部成員國產生了較大分歧。作為推動歐盟發展的重要引擎,法德兩國在接受難民問題上率先做出承諾,並冀望其他歐盟國家效仿,積極主動地接受主要來自於中東北非的大量難民,從而緩解義大利、希臘等國的壓力。然而,巴黎恐怖襲擊令歐洲國家再次陷入到安全考量與人道主義的兩難困境之中,這勢必給當前歐洲國家的難民政策帶來更多不確定性。特別是,這次恐怖襲擊將會給歐洲內部的右翼民粹主義勢力,如法國國民陣線(the National Front)獲取更大的政治話語權,這可能會對歐洲難民政策和移民政策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與此同時,歐洲內部的排外情緒與種族主義思潮有可能進一步升級。實際上,在襲擊事件發生之後,位於巴黎附近的加萊難民營就發生了火災,該難民營有6000名來自非洲和敘利亞的青壯年難民。 西方式民主推廣戰略已成為催生與激化暴力極端主義勢力的重要因素。本次暴恐襲擊的罪魁禍首再次指向「伊斯蘭國」這一極端暴力恐怖主義勢力。回溯這一組織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美國等西方國家在伊拉克等地所實行的政權更迭政策成為該組織壯大的重要外部因素。他們藉助強大的軍事力量將該地區的強人政權一個個掀翻在地,試圖將西方式民主強制性移植到中東北非地區,並想當然地認為這樣便能實現該地區的民主與和平,便能從根本上拔除恐怖主義毒瘤。但事實證明,所謂的「大中東計劃」「阿拉伯之春」運動給本地區帶來的是持續的動蕩以及不斷擴散的恐怖主義與極端主義。可見,美國等西方國家在「消滅」一個對手的同時,又為自己增添了一個更加危險且更加難以應對的「敵人」。這不僅對美國等西方國家構成了安全威脅,對整個國際社會也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很大程度上來說,美國等西方國家以所謂的「道德正義」「民主和平」等話語強權綁架了國際社會的民意,從而為自己的地緣政治目的披上了合法化外衣。這種「西方消費,全球買單」的做法應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同時,美國等西方國家也應當反躬自省,通過強制力推廣西方式民主究竟給世界帶來了什麼。在國際政治中,大國自以為是的對外戰略不僅會禍及自身,也會殃及全球,故大國在制定與實施對外戰略時理應慎重為先,這對於美國而言尤為如此。 打擊恐怖主義應建立起有效的國際協調機制,標本兼治,綜合施策。恐怖主義是人類公敵,這說明在打擊恐怖主義問題上各國擁有共同利益,也突出體現了構建打擊恐怖主義的有效國際協調機制的必要性與可能性。巴黎暴恐事件發生後,世界主要大國迅速作出反應,強烈譴責這一反人類的極端行為。美國總統奧巴馬錶示,「這一襲擊不僅是針對巴黎,不僅是針對巴黎人民,也是對整個人類以及我們所共享的普世價值的攻擊」。美國將會盡一切可能幫助法國,並發誓要將肇事者繩之以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國一貫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願同法國及國際社會一道,加強安全領域合作,共同打擊恐怖主義,維護各國人民生命安全。這反映出各國已經意識到在面對恐怖主義挑戰時,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同時也說明對於這一全球性問題,僅憑一兩個國家或國家集團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顯然,恐怖主義已經對國際社會構成了最現實、最緊迫的安全挑戰,各國必須立即行動起來,在恐怖主義標準界定、反恐政策協調、情報共享等方面加強合作。此外,在應對恐怖主義與暴力極端主義勢力的過程中,軍事手段的運用雖是必須,但遠未充分。根除滋生恐怖主義與暴力極端主義的土壤才是治本之策,而消除貧困、實現全球均衡發展、加強全球治理機制的有效性與包容性、尊重各國人民的道路選擇權利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政策選項。
推薦閱讀:
※辛亥百年史反思
※歐洲媒體反思還有安全天堂嗎?
※曹林:反思血案 拒絕「何不去殺貪官」的仇恨
※(4)李金輝?:?「身體」體現:一種觸覺現象學的反思
※反思:學會整理自己,何嘗不是一種好的學習?
TAG: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