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昔日武俠名家名作

馮宣宇

武俠小說發展至今,風格已經變化了許多,尤其是大陸著名通俗刊物《今古傳奇》在2001年推出《武俠版》專刊之後,也推出了相當一部分新生代武俠小說作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步非煙(作品《武林客棧》《劍俠情緣》)、小椴(作品《杯雪》《長安古意》)、時未寒(作品《碎空刀》《換日箭》)、鳳歌(作品《鐵血天驕》《崑崙》《滄海》)等。我個人最喜歡的是小椴,他的文風華麗,古代詩詞修養非常高,這方面不在梁羽生之下。他書中的很多詩詞,都是自己創作的,有人說他早期的作品《杯雪》很像《書劍恩仇錄》,有那樣的一種氣勢。

但相對來說,大陸新生代們沒有形成自己獨到的氣候,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諸多港台武俠名家們相比還是有距離的,儘管我們的大陸寫手們一度叫囂要革金庸的命,我理解後生晚輩們的勇氣,但這不僅需要培養自身的修養,更重要的是一個好的環境,畢竟現在的人們對於武俠小說已不再痴迷,武俠世界裡被追捧的大概只剩下金古二人了。

過去有人排英雄譜,認為港台武俠應以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四人為首,這四人寫作風格迥異,各得益彰,均有過人之處。我是自中學時代就讀武俠的,也因此與大學擦肩而過,甚為後悔。以上幾位名家的作品,我全部讀過,有的甚至讀過多遍,所以喜愛武俠之士尊此四位為首,倒也不為過,他們的作品確實是各有千秋,在其他武俠作家之上。

金庸的作品,點評之人太多,此中名家高手還專門成立金學會,以孔慶東教授為主的一撥金迷們著述了不少文章,對金庸的十五部小說加以研究,我就不敢班門弄斧,亂加評說了。我最喜歡金庸小說中的《射鵰英雄轉》、《笑傲江湖》和《鹿鼎記》,孔教授說《神鵰俠侶》才是金庸最為感人之一部,當有蓋世情書之說,我不敢苟同,或許是我這人薄情寡義之故吧。

梁羽生的作品,最好看的莫過於《七劍下天山》和《大唐遊俠傳》,與《七劍》相關的,如《白髮魔女傳》《冰川天女傳》等,要稍遜一籌,後勁不足,且梁羽生正邪之分太過明顯,缺少懸念,打鬥場面也太過冗長,讀起來有些鬱悶,我不大喜歡。

古龍的作品良莠不齊,前期作品沒什麼好看的,中期的《武林外史》可讀,《絕代雙驕》最好看,《大旗英雄傳》《名劍風流》均是前半部好於後半部,似乎有找人代筆之嫌。後期的《多情劍客無情劍》《楚留香傳奇》《陸小鳳系列》才是最好看的,《楚留香傳奇》更以主人公之風流不羈、瀟洒倜儻讓讀者心醉,儘管在思想境界和社會深度上不及《陸小鳳系列》,但沒辦法,個人偏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七種武器》,這部頗遭非議的中篇小說集在我看來要比《多情劍客無情劍》還要好些,因為每一集比較短,古龍把握的就相對好些,《多》的篇幅較場,人物情節安排得比較突兀,好多時候則顯得有些莫名其妙。還有就是有假借古龍之名寫就的一部當代黑幫槍戰小說《槍手,手槍》,很是牛逼,我中學時代讀過多次,以至於耽誤了學習,被家長老師臭罵不已。

溫瑞安的作品我覺得最好看的應該是《四大名捕系列》和《神州奇俠系列》,這兩部系列懸念設置的好,語言也頗具文采,讀起來過癮。尤其是《神州奇俠系列》,場面比較宏大,人物眾多且各具風采,與金庸也有一比。其餘的如《布衣神相》和《白衣方振眉系列》,還有《血河車系列》,可讀性也很強,但是缺少自己獨到的風格,與其他名家作品多少有些相似,雖然也很好看,但讀過後很少回味。剩下的如《少年四大名捕》和《神州奇俠續》、《七大寇》《說英雄誰是英雄》等,故事羅嗦,語言冗長,並且故意追求奇、險、絕,太過矯揉造作,沒勁了。

錯過那個武俠小說繁榮昌盛之年代的人們,多數認為除此四人和後來異軍突起的黃易之外,新派武俠就再無他人了。其實不然,和四位大俠同時代的武俠名家還有不少,只是此四位名氣太盛,壓得其他人有些喘不過氣來。今日在此為年輕的武俠愛好者盤點一下,也藉機重新回顧一下以往讀過的武俠小說。

蕭逸,美籍華人,其武俠作品我基本上陸續都看了,其中我喜歡的有《甘十九妹》《馬鳴風蕭蕭》《飲馬流花河》,他在敘述方面「注重氣氛的營造和人性的衝突,在武力方面尤以運用了現代光學等原理的陣法描寫形成特色,是少數未受古龍影響的作家之一」。他出道較金庸晚,和古龍是同期,但在成就方面並不遜於金古等人,在當時有「南金北蕭」之說,至於說他的作品為何不如其他人流傳的廣,可能是見仁見智吧。

雲中嶽也是我喜歡的作家。雲中嶽的作品中,男主人公常常是「雄壯如獅」的小夥子,背景基本上是明清時代,尤其是他對明代歷史的研究,在書中表現得如專家一般。「雲書中的人物,都身處江湖而遠離廟堂,而且承認國家暴力機關的力量,個人能力再大,也無法和國家對抗,民心似鐵,官法如爐」。但是我認為雲中嶽的小說在情節上有雷同之處,技擊描寫大都相似,人物的個性處理區別也不是很大,所以鮮有印象深刻之人物。他的作品我個人最喜歡的是《匣劍凝霜》、《大地龍騰》《大刺客》(只有前半部好看)和他的短篇集。

柳殘陽也是那個時代比較有名的武俠作家。在柳殘陽的筆下,「江湖就是純粹的江湖,沒有與歷史相連,甚至幾乎沒有與官府有關;也沒有明確的正邪之分,甚至他的書中主角多是黑道大哥、幫派首腦,領導幫派在江湖中爭鬥,可以說是古代的「古惑仔」。領導人是堅毅果敢、沉著冷靜、智勇雙全;兄弟們赤膽忠肝、熱血義氣、生死與共;整個幫派訓練有素、分工合作、紀律嚴明。他們有明確的立幫宗旨,不擾百姓,不欺善良,行事坦蕩,劫富濟貧,還有雄厚穩固的基業。因此在江湖爭鬥中往往能得到勝利,當然也有慘重的死傷」,「 惟寫殺法則太慘,令人怵目驚心」。印象最深的,是在上中學時看過的《霜月刀》和《銀牛角》,確實夠血腥的,而且男主角都跟《虎膽龍威》中的麥克萊恩警官似的,每次任務都會傷痕纍纍。後來陸陸續續地看了他不少的作品,我個人認為最好看的要數《梟霸》和《梟中雄》,我記住了男主角,他叫「青龍燕鐵衣」。

卧龍生被稱作是台灣武俠的「泰山北斗」,但他的作品傳統成分居多,尤其是那些以武學秘籍引起武林風波以及正邪大會戰的情節結構,我真的是不太喜歡。不過,卧龍生也有幾部我記憶比較深的,如《飛花逐月》和《岳小釵》,《岳小釵》頗有些喜劇色彩,很好玩;《飛花逐月》中如果把其中的王府換作是某座大樓或是某個基地,那就是一部典型的好萊塢大片了。

諸葛青雲的小說也是借鑒傳統名家作品,布局構思「和還珠樓主最為神似」,因為金古梁溫先入為主之緣故,我不太喜歡諸葛青雲的作品,讀起來羅索麻煩,缺少情趣。所以只讀過他的《紫電青霜》《一劍光寒十四州》《霹靂薔薇》《奪魂旗》後,就不再租看他的作品,故而印象不深。

陳青雲應該算是諸葛青雲的徒弟,他的作品受諸葛《奪魂旗》影響極深,是所謂「鬼派」的高手,小說內容非鬼即魔,且嗜血嗜殺,令人不忍卒睹。他的《殘肢令》在我的中學時代頗受男同學爭寵,主要原因是小說中情色成分不少,滿足了正在青春期男孩子們的意淫需要。再後來他的《鬼堡》也看了,至今只能記起一點點,好像還可以,其他的作品也曾租借過,但均無印象。

倪匡,自稱「自有人類以來,漢字寫得最多的人」。與金庸、古龍曾是好友,還曾為金庸代筆寫過《天龍八部》之一部分,後金庸在修改時刪掉了。倪匡最出名的武俠作品是《六指琴魔》。後拍成了電影,我和老婆搞對象時進電影院看的,印象很深。但倪匡最讓我喜歡的是他的科幻和推理小說,如衛斯理、原振俠、木蘭花系列。倪匡的色情武俠小說也不少,租書的時候老闆要偷偷地拿出來,不過那時候這些書的署名大都是卧龍生,直到後來有了網路才知道原作者是倪匡。

司馬翎,據說金庸自己都坦然承認自己受司馬影響甚多,但我只看過他的《飛羽天關》,確實只能用一個字形容:妙!據傳連古龍自己還沒有開始寫武俠之前,也最愛看司馬翎的小說。但是我上學的時候,書攤上難得看見他的作品,後來工作之後便沒有機會了,故不多言。

獨孤紅,偏愛撰寫以明清宮廷為背景的武俠小說,我看過他的《丹心錄》《滿江紅》《大明英烈傳》《雍乾飛龍傳》,手筆很大,很像是寫歷史傳奇,倒不太像武俠小說了。

至於慕容美、東方英、憶文等,其作品也只是粗略翻閱過幾部,因不合口味,故不曾讀過,在此不敢胡說。

還有一位叫做馬榮成的,很陌生的一個名字。但是他的作品《風雲系列》和《中華英雄》估計人們就不再陌生了。這兩部想像奇詭、懸念叢生的作品,被多次拍成電影和電視劇,步驚雲、聶風、華英雄的名字可謂盡人皆知,如今,《風雲》被改編為網路遊戲,更為無數網路遊戲愛好者奉為經典。不過,馬榮成作品也遭到武俠迷的不少垢病,認為它們不能算作是純武俠。作為讀者的我來說,只要好看,管它正宗不正宗。

接下來我要說的,就是被稱為「武林第一邪派高手」的李涼了。愛好武俠的,大概都知道《楊小邪》三部曲、《妙賊丁小勾》等,主人公張口閉口「哇塞」「我操」,簡直就是對武俠小說的顛覆,我看過不少,但是覺得主人公好像都差不多,最多也就是聊以解悶而已,並未將其放入我的閱讀計劃里。

最後,一定要說說黃易,有人說他根本就算不上是一位武俠作家。我只贊同部分,黃易不同於金古梁溫等新派武俠名家,也不屬於傳統武俠之流,他在武俠小說已經走向末路之時,燃起了一組靚麗的煙花,使黯淡無光的武俠世界陡然一振。應該說,黃易是一位異俠作家,而他的作品也都已異俠作為招牌,他的《覆雨翻雲》中的浪翻雲和太師龐斑,《大唐雙龍傳》中的寇仲和徐子陵、美女綰綰,《破碎虛空》中的大俠傳鷹,《邊荒傳說》中的燕飛、劉裕、拓跋硅,均已深入讀者內心,成為黃迷們津津樂道的對象。此外,黃易對「群戰」的描寫更堪稱一絕,「在其他武俠作品中描寫之群戰場面,多有分割不連貫及各自為戰之弊。然而他卻能巧妙架構出首尾兼顧、氣勢貫穿的氛圍,以及牽一髮動全身的緊密互動關係,在其作品《破碎虛空》中的「驚雁宮之戰」、《覆雨翻雲》中的「血戰花街」等,均是氣勢磅礴、凄烈動人的精彩群戰,令人大呼過癮!」他的作品最異於其他武俠作家的莫過於想像力縱橫於術數丹學、仙道之說、經脈理論、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宗教哲理,尤其是玄學和五行術數之說尤為動人,將讀者帶到了一個更為玄換的江湖之中。不過,黃易的弊病在於作品太過冗長,讀起來費勁,他的《大唐雙龍傳》我從九七年一直讀到04年冬天,才斷斷續續看完,真是看了後邊忘了前邊。《邊荒傳說》我什麼也沒幹,看了近半個月,好多情節羅里羅嗦,耐心差一點就被耗盡。《覆雨翻雲》也很長,而且情色成分很多,讓人難以容忍。他最好看的應該數《破碎虛空》,整篇小說結構緊湊,情節逼人,人物也都栩栩如生,各有特點,值得一看。

相比之下,我們大陸的諸位鍾情於武俠寫作的所謂名家,只能算得上是武俠寫手,還不夠資格與以上諸位名家一爭短長。不過,大陸武俠熱較之港台地區,要晚了很多年,而且大陸文壇多以正統文學、嚴肅文學佔主流,政治環境也相對較嚴,這種大氣候很難使武俠小說有成長壯大的土壤。近年來武俠劇的翻拍和熱播,大底是由於大陸武俠迷們的諸多情結在作怪,而年輕一代也只知道金庸古龍,對於以往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已經不再有興趣。所以,大陸武俠若無突破,另闢蹊徑,恐「復武」無望。


推薦閱讀:

武俠小說中的招式
重讀《碧血劍》:做渣男,挨打要立正
我有一劍
十部最經典的武俠片,沒看過談什麼武俠情
那些年我們的武俠夢

TAG:武俠 | 名家 | 盤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