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喪葬風俗

民間喪葬風俗

舊時辦喪事有多道程序,要做道場、燒靈屋、唱夜歌等等,還要用白紙寫對聯,所以在民間辦喪事也俗稱「白喜事」。中國人向來把死與生看得同等重要,民間相信人的靈魂不死,死人能投胎轉世還有來生。人死之後家人進行隆重的喪葬儀式,不但對生者有利,對死者也有利。新中國成立之後提倡移風易俗,辦喪事逐漸簡化,火葬的方式逐漸被人們所認可,但是在我國農村的一些邊遠地區,人們仍然還是相信所謂「入土為安」的「古訓」,因此傳統的喪葬形式仍然比較流行。傳統喪葬禮俗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

送終 當老人生命垂危之時,老人的子女等直系親屬守護在其身邊,準備聽取遺言,直到親人去世,這在習俗中稱為「送終」。送終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能為老人送終表明子女盡了最後的孝心,未能為老人送終常常成為人們一生中的一大憾事。有沒有子女送終是不是所有子女都來送了終又是老人是否有福的一個判別標準。在老人臨危之時,家人要將其從卧房移到正庭中臨時鋪設的板床上,板床在較窮的地方就用臨時卸下的門板做成。因為民俗以為人若在床上死,靈魂就會被吊在床中無法超度。有的地方也把死者是否在板床上死看做是子女是否盡了孝道的標準。家裡老人在床上咽的氣,子女往往會受人非議。夭折的人,家人雖不會將其移入正庭,但也會將其移至床前地上。如果死者之上還有長輩,死時也不移入正庭。在許多地方人死之後,家人都會燒紙錢稱為「燒倒頭紙」,有的地方更明白,叫「燒落氣紙」。此外還要鳴放鞭炮,一是表示死者歸西,二是向鄰居報喪。人死之後家人要圍在死者身邊慟哭,人未死時通常是「禁止」哭泣的。

報喪死者咽氣後家人應當儘快地向親友發出報喪帖,或登門通報死訊,對於遠方的親友,要告訴其開弔下葬的日期。報喪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別人家不能進門,當有人來迎接時,無論長幼都要叩首。

入殮 死者在入棺前要為之整容,如剃頭、刮臉、換髮、擦洗身、穿壽衣等,然後再用白綢(有的地方也用紙錢)掩面。民俗認為,不能給死者穿皮衣皮褲,否則死者會轉世為獸。為死者穿衣時,不要將眼淚滴到死者身上,否則以後做夢就見不到死者。有的地方要求為死者配木梳一把鏡子一面。在死者死後的二十四小時內,要由專人選擇好時刻,正式將屍體移入棺中,入棺時,死者一般是頭朝里而腳朝外。

守鋪死者家人在老人死後到正式放入棺材期間,要晝夜輪流守護在死者鋪側以示服孝,這叫做「守鋪」。死者入棺之後,家人守護睡卧在棺旁,叫「守靈」,也叫「困棺材」,傳統當中,守靈也是表達對逝者尊重。

擱棺因為要選擇吉田吉地安葬死者,因此,可能要停棺在家,稱為「擱棺」或「停棺」。「擱館」的風俗,在古代常見,一般要擱七天,有的甚至擱棺十幾天甚至幾個月,現今則不常見,即使擱棺,時間也不會太長。

居喪居喪是指死者家人後輩自死者斷氣時起服喪。男子不穿華麗的衣服,穿草鞋(現在已不常見);婦女則要脫去身上的裝飾品,脫下彩色衣服。男女各依其與死者關係的遠近,穿孝服,戴孝帽。孝子在居喪期間(一般為一月或百日)不能理髮,不能同房,不能會晤親友、參加宴會、進寺廟等。尤其是在安葬之前,這些習俗必須嚴守,否則就會不吉利。

吊 唁 弔唁是喪葬禮俗中比較重要的內容,弔唁的方式因各地風俗不同而有區別。弔唁時,其禮數、方式由與死者關係的遠近而決定。死者子女在接到訊息以後,首先要哭悼,然後問明死因,盡一切努力儘快上路奔喪。臨到家時要「望鄉而哭」,出嫁的女兒,有的甚至一路哭來。到家後,先要在靈前跪叩,哭悼,直到有人安慰才停止。逝者親朋友鄰雖不至於和孝子一樣悲痛,但也要盡量表現得比較哀痛一些。親友前來弔唁的時候,孝子要迎接陪同。比較親近的親友,一般要在靈前正式舉哀哭悼,直至有人勸慰。如果不是較親近的親友,則可以在靈前燒化幾張紙錢即可。

親友前往弔唁時,一般都要攜帶禮品或禮金。禮金用黃色、藍色簽封好,在正中的藍簽上寫上「折祭×元」、「尊敬二元」的字樣。禮品有匾額、輓聯、挽樟、香燭、紙錢等。

接三民俗認為,人死了三天,他的靈魂要正式去陰曹地府,或者被神、佛或神、佛的使者迎接去了。並不是每一個人死後都能進入天堂,但若在死者去世三天靈魂離去的時候,為他請僧眾念經禮懺或者放焰口救度惡鬼,就能使死者贖罪積德進入天堂。相對於神來說,是迎接死者的靈魂進入天堂;相對於死者親友,是送別死者的靈魂進入天堂。因此,這個儀式叫「迎三」,也叫「送三」。送三時要用紙紮一些車馬,以供死者上路時用。

放焰口是接三中最重要的禮俗。據說焰口就是餓鬼,在地獄受苦受難。民間舉行儀式,擺放三寶,即佛、法、僧,便可以讓餓鬼得到救助,脫離苦海。焰口有佛教的《瑜伽焰口》,比較常用。還有道教的《缸罐焰口》。在喪葬禮儀中還有做道場的。其作用與放焰口類似,這種道場常由僧人、道士一起做。放焰口和做道場目前已不多見。

出 殯 出殯即「出山」,出殯要先請陰陽先生選擇吉日吉時,叫做「開殃榜」。出殯之前,先要辭靈。先裝「餡食罐」,把最後一次祭奠的飯食裝在瓷罐里。出殯時,由大媳婦抱著,最後埋在棺材前頭。然後是「掃材」,即把棺材頭抬起,孝子放些銅錢在棺下,然後用新簽帚、簸箕掃棺蓋上的浮土,倒在炕席底下,取「捎財起棺」的意思。

以下為出殯的程序:

先轉棺,將棺材移出門外,再抬起棺材頭,備好祭祀用品,由禮生主持禮儀,喪主跪拜,禮生讀祭文後,由僧道引導孝男孝婦「旋棺」,在棺材周圍繞行三圈之後,再用繩索捆好棺材,蓋上棺蓋。抬棺即將起行,送葬隊伍也要準備好,一般是長子打幡在前,次子抱靈牌,次子以下的孝屬們持裹著白紙的「哭喪棒」,大兒媳抱「餡食罐」。準備妥當後,即可起杠,伴隨起杠,起杠之際還有兩項禮儀:

第一項是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頭拆開,把裡邊的蕎麥皮等和枕頭套一起燒掉;另一項禮儀是「摔盆」,即把靈前祭奠燒紙所用的瓦盆摔碎。這個盆叫「陰陽盆」,俗稱「喪盆子」,不過也叫「吉祥盆」。這個儀式十分重要,摔盆者一般是死者的長子或長孫,或是關係非常近的人,如果無兒無孫,而不得不由別人來摔盆,這一儀式就會使摔盆者與死者的關係變近,甚至確立財產繼承關係。摔盆講究要一次摔碎,甚至越碎越好,因為按習俗,這盆是死者的鍋,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攜帶。瓦盆一摔,杠夫起杠,則為正式出殯。送葬隊伍隨行。

出殯的順序一般為:

草龍——銘旗——孝燈——吉燈——放生籠——銘旌——香亭——像亭——魂轎——紙轎——樂隊——靈樞——遺族——僧道——金童玉女——送葬親友。

當然,各地風俗不同,出殯的隊列、形式也是有區別的。富裕人家儀式隆重講究,冥器齊全;窮人家的葬禮,則可能要簡單得多,講究也會少一些。在傳統喪禮出殯器上,還有幾項禮儀。如揚紙錢、擺茶桌路祭等。揚紙錢是揚撒由白紙做成的狀如銅錢的紙錢,一般由專人在孝子前面揚撒。在起杠後遇有路祭,經過十字路口、河沿、橋樑、街廟、城門以及下葬時都要揚撒紙錢。

茶桌和路架棚多為喪家的親朋擺設,對喪家表示哀悼和慰問。茶桌供孝子和親友飲水,孝子要跪下叩謝。路祭是指在出殯隊伍所經之路設供桌或祭棚,祭奠亡靈,遇有路祭,送葬隊伍一般要停棺進行祭奠和答謝,祭奠完畢即起棺繼續前行。

落葬到達墓地後,再次整理基坑,把隨葬的餡食罐、長明燈放在墓坑壁上龕內,掃去腳印,然後將棺木徐徐放下,由陰陽先生用羅盤儀矯正方向,由喪主鏟土掩棺,並堆土成墳堆。

喪禮在親人去世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其家人必須在生活的許多方面進行節制,以表示對親人的哀悼和思念。這就是居喪。居喪之禮節,對於孝子要求更嚴。在古時候孝子要居喪三年。為什麼是三年呢?因為按慣例小孩子在出生以後三年不離母親的懷抱,父母死後,孝子應服喪三年,以示回報。三年之間還會有很多小的禮儀,禮儀繁多,要求嚴格。在現代,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工作繁忙,但有人仍要居喪,只不過比古時短得多了。傳統喪葬禮儀在人們心目中已經日益淡化了,舊時的很多喪葬禮儀,人們已不再遵循。但老人的去世仍會繼續,作為家庭的一件大事,喪葬也必須還有一定的禮儀,那麼新式喪葬禮儀又有哪些呢?新式喪禮一般有以下程序:

(1)移屍——確認老人已經死亡,可將其遺體移到廳堂或靈堂中,一般仍要燃放鞭炮,點上香和燭。

(2)報喪——死者家人在親人去世後,應當儘快通過各種渠道通知親友,通知的方式可以是電報、電話、訃告或親自登門通報。

(3)整容——為死者擦洗身子,梳好頭髮,換上比較整潔的衣服,並將其移入棺材。

(4)訃告——用訃告的形式向親友近鄰進行通報。

(5)開追悼會——追悼會一般要在喪家所設的靈堂里舉行。靈堂要莊嚴肅穆,在正後方牆壁上要扎「花牌」,一般以深綠色為底色,配上黃色花朵圖案。花牌正前方放靈桌,靈桌後方正中央放死者遺像,周圍放黃色鮮花,靈桌上可置備素色鮮花,中間放靈位。會場中央懸掛黑色或藍色橫幅,用白紙黑字書寫「×××追悼會」字樣,遺像正後方花牌上掛孝家的輓聯,靈堂兩邊的牆壁上則可掛客人送的輓聯挽幛。花圈、花籃則放在屋內門口兩側。靈堂內左右可擺放長桌子,並配座椅桌子,可放置茶水,以備弔唁者休息時使用。在靈堂門外兩邊分別放一長桌,一處用來收禮,另一處用來簽名。

追悼會一般在原設靈堂舉行,但也可另找場地,死者的骨灰盒要擺放在靈堂中間的桌子上,如果遺體未火化的,可放於靈堂中間。在追悼會儀式上,親屬一般站左邊,主要親屬在前排,弔唁者站正中,面向遺像或遺體。主持者站前排左邊,側身,一半向著死者家屬,一半向著弔唁者。

追悼會的儀式大致過程為:

(1)在會場門口迎候親友和來賓,並發給白花或黑紗。迎候者一般為喪家委託的親友。

(2)宣布追悼會開始奏哀樂。

(3)宣讀悼詞。

(4)來賓致哀辭或發言,宣讀唁電、唁函。

(5)眾人繞遺體一周,向遺體告別。

(6)慰問逝者親屬。

(7)追悼會結束。

弔唁者要注意自己的穿著和談吐,不可穿紅戴綠,濃妝艷抹;不可三五成群,竊竊私語;不可漫不經心,東張西望,行禮時動作要真摯自然。

喪服現在喪葬不提倡穿白戴孝,帶孝者只在左胳膊上帶一黑布,上面寫一「孝」字,表示老人去世,自己正在孝期,還表示對亡者的哀思懷念。一般黨政機關領導幹部去世後,舉行追悼大會時,在場的同志左胳膊上也都套戴黑布,表示對亡者哀悼,但不寫「孝」字。最後要強調的是現在大力提倡火葬,因此一些傳統的喪葬儀式有些變化。

推薦閱讀:

小談民間殯葬禮儀 
【民間秘方】《晒黑後迅速變白的方法》不想變黑,不想留曬斑就學起來吧!
【南京的民間故事】
民間流傳秘傳之六十四卦分金爻線吉凶斷及二十八宿天星分金斷
民間定婚禁忌

TAG:風俗 | 民間 | 喪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