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30枚銀質錢幣--遼代珍稀銀錢12枚

遼代當前評級綱目的年號錢二十個。我的遼代銀質錢十二枚,8個年號。我按先後順序展示。

1981年內蒙林西縣(遼上京附近)又出土一枚,更確證為遼錢無疑。因其未用年號而援五代南唐「永通泉貨」例,且書隸體,可推為遼太祖阿保機(916—926年)時代或其前,後所鑄。「通行泉貨」四字旋讀,拙樸富遼錢風,僅見數品而版式不一,有大「通」小「通」之別,亦有光背或背上仰月之分。徑2.3厘米,重4.4克。錢體渾厚,色澤淳古,為古泉中大珍之品。直徑24毫米。和我的小平母錢、銅錢風格一致。歷經歲月滄桑,面上傷痕纍纍。?

?黑色鏽蝕入骨。

遼國聖宗皇帝統和年間(公元983-1012)鑄造。為小平錢,直徑在22.5----24.5毫米之間。現有小字版、大字廣穿版、背星月幾種。均傳世稀少。相關介紹遼錢,製作多粗糙,背多錯范,簡陋不工,工藝不高,早期遼錢均極罕見;但物以稀為貴,價值不菲。這兩枚統和,均系隸書,和我的銅錢風格一致。?

?背面。兩種地下環境,兩種包漿。

?遼興宗耶律宗真重熙年間(1032—1055年)所鑄。「重熙通寶」四字隸書,旋讀,光背無文。徑2.4厘米,重2.7~3.4克。重熙錢傳世稍豐,且不斷有小批量出土.已見版式較多,錢文有大字、小字之別,「通」字又有「隸通」(走之從「?」)「楷通」(走之從「辶」)之分。其間「隸通」較少,大字錢尤少。重熙通寶的鑄行是遼錢史上一座分水嶺:重熙前出錢甚少,此後遼錢便逐代豐富起來。幣值穩定,「斗粟六錢」。

?直徑24毫米。重量3.98克。

遼道宗耶律洪基清寧年間(1055—1064年)鑄。錢文「清寧通寶」為楷書,唯「寶」字尚留隸韻,旋讀,光背無文。此錢有大樣小樣之分,大樣筆畫質樸,小樣四字清奇,「寧」字寶蓋下從「下」而不從「心」,「通」字「甬」頭為「丷」,製作亦較粗疏,想為清寧後期所出。徑2.2~2.4厘米,重2.7~3.4克。此錢傳世較多,歷年均有出土。我的清寧折十大母錢,折五母錢都有。網上常見清寧。但因錢肯定稀少。直徑 24毫米。?

?厚厚的包漿,告訴你,我是很真的。

?這是遼錢的大安通寶。和小平銅錢一樣,也有長安、短安。這可是兩個版別我都有了,可是難得。

遼道宗耶律洪基壽昌年間(1095—1101年)鑄,為道宗五泉之最後一品。此錢製作粗劣,因文字漶漫不清,《遼史》及舊泉譜上曾誤載為「壽隆元寶」。面文「壽昌元寶」四字楷書,旋讀,以闊緣長「昌」者少見;光背無文,然可見錯范或八角菱花穿者。徑2.3厘米,重2.7~3.9克。壽昌錢在遼故地時有出土,然與大康元寶一樣,同為遼錢中品相最差者。?其實詞條有時候是不確切的。錢幣鑄造初期都是好的,只是經歷百年千年,才破相。這枚壽昌銀錢22.5毫米。

?後邊接近磨平了。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統年間(公元1101-1125)鑄造。有小平和折十大小型。一般小平錢稍微多見。折十大錢極其珍罕,無定價。直徑23毫米。?

?穿口一角磨痕。乾統元寶,小平多。折五及折十罕見。當然,銀質的是罕見的了。

壯國元寶 錢文"壯"書作"牡",舊譜稱為"牡國元寶",歸屬未定。今據此錢形制大小及書體結構,皆與助國元寶雷同.錢文除一"壯"字,餘三字幾同助國元寶如出一模,故此錢可與助國元寶同隸為後晉宣武節度使楊光遠鑄,時在天福二年(937年)左右。傳世壯國元寶亦甚少,舊譜多未載。?

?銅錢,華夏古泉評級六級。這枚銀質當然要加上幾級。
推薦閱讀:

元朝的銀錠與錢幣
中國古錢幣審美與發展史
神宗皇帝來了,也帶來了「宋金剛」——熙寧錢幣
【錢幣知識】淺談分析「北洋造光緒元寶三十四年庫平七錢二分」
錢幣知識▕  北歐五國

TAG:錢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