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是讓人重新完整 | 斌斌有理
各位同仁早安!今天的「斌斌有理」,我們回到一本經典教育名著——《愛彌兒》。
年末歲尾,總是喜歡用周末的閑讀,效法「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把自己帶入「我在做什麼」的形而上思考。
也許是受家裡的氛圍影響,昨天早上,高一的女兒果果妹突然問我:爸爸,我是不是應該讀一點哲學方面的書?我想了想,給她推薦了法國思想家盧梭的《愛彌兒》。
《愛彌兒》是一部集文學、教育、哲學價值於一體的作品,探討的是個人如何在趨於墮落的社會中保持理想與善良。翻開第一頁,本書開宗明義就說到了全部指向:我們身患一種可以治好的病——時常行惡卻生來向善;如果我們願意改正,就得到自然的幫助。
我慢慢翻閱這本書,結合三十年前的閱讀記憶,內心流動著複雜的情感。放下書,開始讀「周末共讀夥伴」推給我的這篇文章:《做一個理性的教育理想追求者》,來自公眾號「優教育」,曹永國老師的文章。讀完後發現,在12月的今天,似乎特別值得分享給每一位教育領域的心靈反思者:
文章說,人們常常沉浸於《愛彌兒》所描繪的教育之美好與浪漫,卻忘記了《愛彌兒》的另一種教誨:要成為一個理性的理想追求者,有責任地去追求教育理想。《愛彌兒》不僅是寫給那些世俗主義者的,更是獻給那些教育理想主義者的。後者更需要認真地去了解現實世界,嚴肅地思考俗世生活,並完整地衡量個人的生活以及學生的教育。
文章藉此有四個方面的討論:
第一,重新審視我們的教育理想
愛彌兒的教育使他愛好自由,不讓自己被社會惡俗、他人的偏見所支配。在學習與早期社會生活中,他的慾望簡單、自然,心地善良、正直,也樂意承擔個人所嚮往的完整使命。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教育的確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讓他生活在理想之中,順應理想安排自己的一切;同時理想的追求又高於生活,甚至可以犧牲幸福愛好,以及現實利益。
但是在《愛彌兒》刊行幾年後,盧梭本人又為本書加上了一個附錄,回應對愛彌兒教育的各種誤解。在這裡,盧梭向我們透露了隱藏在《愛彌兒》書中的另一層信息:教育理想必須獲得全面的反思,才能成為一種值得去發現、配得上追尋的教育。
盧梭寫道,生活的實踐將愛彌兒推向了危險的境地,讓他從幸福的頂峰跌落到苦難的深淵。理想與現實落差如此之大,促使我們去思考,《愛彌兒》留下的智慧只能是:如何真正、全面地實現教育理想。這需要我們面對現實、思考現實;直面多元價值衝突,直面對理想的質疑。
第二,討論教育理想的脆弱性
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德性是脆弱的,它需要諸多外在的條件,如好的運氣、財富、健康的身體等等。因為缺乏那些資源,我們很難堅持做高貴的事情。」
在書中,盧梭並沒有讓愛彌兒夫婦永享幸福平安,而是讓「厄運常常光顧好人」。這些都使得他開始懷疑自己所受的教育。書中的這些描述也讓我們認識到理想的脆弱性,並透過愛彌兒去認真思考,「追求理想與現實的代價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二律背反」。
在本書附錄中,愛彌兒經歷了諸多變故之後,相對於自己以前所受的教育,他甚至漸漸有些喜歡上了俗世的教育。在後者,個人的存在是生意式的,是自由市場中的「商品」,無愛、無詩、無痛苦,並夾雜著各種享樂主義的混亂。愛彌兒的變化讓我們正視這樣的事實:一個狂熱的理想主義者,常常也更容易變成一個犬儒主義者。
盧梭似乎藉此想讓我們明白, 實際上,一個不能讓人更好地去過俗世生活的教育,並不能成為一種好的教育。如果我們想要完善自己,就必須學會理解這個世界的習俗和邏輯。我們要學習這些東西,但又不是在社會面前俯首稱臣。因為「對社會的唯一防衛,就是徹底地了解它。」
第三,直面可怕的「完整性的鬥爭」
也許在盧梭那裡,教育理想的追求者,唯有通過生活的考驗才能自我完善。無疑,這當中包含了可怕的心靈鬥爭。
我們在書中看到了一個「哈姆雷特式」的愛彌兒。他努力使自己逃離這種心靈鬥爭的折磨,但卻發現怎麼也逃離不了。
愛彌兒的鬥爭,是為了給德性保留空間。「德性」的原意,就是「一種鬥爭」,一方面會產生巨大的力量,一方面德性也是恰好的代名詞,是中道的同義語,在過度和不及之間。因此,「德性」讓人明白的是德行之難,惡行之易。盧梭在告訴我們:儘管我們每個人都可自詡為一個有德性的人,但或許只是「沉睡的」道德。就像處在「自然狀態」下的愛彌兒,一旦進入社會情境,幾乎完全敗下陣來。
盧梭認為,我們不能通過培養慾望的單一化,去驅除心靈鬥爭,因為鬥爭才是尋求完整的行為。所以他的愛彌兒,是要成為一個生活在現實中的追求理想的人,並要跳出理想主義為自己所設的妄自尊大的藩籬。生活有著許多不同的面相,保護常人的幸福是追求理想的一種義務。愛彌兒有著諸多常人的真實需要,而這,又使得他在身上體現出一種對自我生活進行反思與超越的品性。
鬥爭著的愛彌兒,也許並不十分堅定,但一定更真實、更複雜,並且不斷地尋求完整。完整性也許是教育理想追求的「常識」,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注意其中的可怕與殘酷。
第四,教育要塑造擔當生活的勇敢品性
盧梭把我們帶入了追求理想生命的美好境界,卻又讓我們見識了它的荒謬與恐懼。他攪渾了我們對問題的清晰認知,使我們不再覺得興奮、輕鬆和舒服,而是產生心靈的戰兢和理性的謹慎。
所以我們不背棄生活,因為每一種生活都有一種善。然而,它又斷乎不是「怎麼都行」。愛彌兒並沒有為苦難而放棄理想。他只是要更加理性、勇敢、坦然、成熟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他的心靈在整個世界周遊了一圈,然後得著安順,回到理想。在盧梭看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有所理解、有所堅持;理想的追求才能獲得一種「厚重之力」。
也許,經歷磨難後的幸福永遠大於無痛前的幸福,是一種苦盡甘來的超越。儘管盧梭讓自己的學生清楚俗世的嚴酷性,但卻沒有教導他們離棄它。愛彌兒歷經了很長的時間,才有了真正理想主義者的信心、擔當和勇氣。
推薦閱讀:
※兒童繪畫心理學,孩子畫你知 | 育兒心理學
※專家稱中國小孩缺乏生存教育 小孩內向膽小
※一般新老師備一節課花費多長時間是合理的?該如何提高備課效率?
※為什麼那麼多彈鋼琴的人中只有少數出名了?
※野外生存的9大謠言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