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素質教育再解讀

新時期素質教育再解讀

來源:人民教育2011年第7期 作者:北京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 鍾祖榮

素質教育走過這麼多年,在21世紀,我們該如何理解素質教育? 我認為,應站在時代的高度和更大的時空去審視素質教育,進行素質教育再解讀。具體說,就是:放在長時間的跨度中去理解,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人才; 放在全球化的大空間去理解,融合中西方優秀文化去實施素質教育;放在人的素質系統中去理解,突出責任、創新、實踐的核心內容。 擺脫對素質教育的理想化理解 目前,在實施素質教育中存在著兩種傾向,我認為應該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種傾向是脫離時代與社會的特點,單純從個體素質的角度,或「個體本位」的角度理解素質教育。一些人習慣於從字面上去理解和解釋素質教育,認為素質教育就是提高素質的教育,然後把素質加以邏輯上的分解,諸如思想道德素質、知識素質、能力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這樣素質教育就成了一個很虛的概念,是一個超越時代與社會的泛概念。 還有部分人是從個體的角度,以一種理想化的姿態去闡釋「素質」,把一切理想的、美好的用詞都作為目標提出來,諸如全面、和諧、完整,等等。這些邏輯的、字面的、從個體角度的理解,都忽視了素質教育的提出在我國現階段的社會歷史必然性和社會歷史根源,其結果是對素質教育的理想化、抽象化解讀, 導致培養的人脫離實際需要。一旦教育培養的人與社會時代有距離,那教育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功能虛化。出現這種理解偏差的根源,是一些學者或實踐工作者,對社會發展的關注、了解不夠,或者把握不住社會時代的主要特徵與主要問題,只是就教育論教育, 看不到教育的社會制約性和社會功能。 第二種傾向是突出了全面性,忽略了重點和核心。在調研中,筆者曾問許多教師:「素質教育的重點是什麼?」很少有人回答出來。我想,或許他們有自己的見解,或許他們在想「標準答案」是什麼,然而終究沒有清晰的概念。其中很多教師,在被問到自己培養的學生應是什麼樣時,大都會有一個相同的答案:「全面發展。」這引起了我的深思。作為一個教師,在教學時都知道重點、難點的選擇與重要性,可是對於整個教育的重點應該是什麼卻恰恰忽略了,這不能不影響到育人的最終效果。其結果,就是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在重點素質上沒有得到重點培養,沒有突出的表現。 其實 1999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已經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去年頒布的《教育規劃綱要》再次明確了素質教育的重點,是「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於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於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然而,由於在素質教育的實施過程中,對以上重點關注不夠,使得我們的教育從整體上而言,培養出的有創新精神、有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公民不夠。這也是我們一直有「人才危機感」的根源之一。儘管現在教育規模有了很大的擴張,但大家仍感覺教育問題成堆。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從社會與時代的視角,把握素質教育的內涵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要解決「培養什麼人」和「怎樣培養人」兩個問題。而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都要從社會的、時代的視角來把握。只有準確地把握社會和時代的特點,才能正確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才能清晰未來人才所需要的素質。我認為,我們培養的人,應該有如下素質。 ( 一 ) 以長時間跨度為參照,培養持續發展所需要的素質。 持續發展包括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個人的可持續發展,在二者之中,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又具有首要的意義。 要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個人具備哪些素質?我認為,特別需要三種素質:第一種素質,是具有類意識、群意識,有公正心、有愛心、有責任感。一個人不是只為自己活著,更要考慮他人、後代人的生存和發展。相互關照的社會才是可持續的,不公平的社會很難持續發展。目前,不同國家之間、不同群體之間在發展上和生活水平上有很大差距。縮小這種差距需要採取各種措施,但首先需要人的愛心與責任感,所以教育要培養學生的公正意識,讓學生富有愛心和同情心,關注弱勢群體的發展與生活。 第二種素質是節制的品質。節制的品質,本質上源自公正與責任。既然人口多,資源少,那麼就應該節約資源,控制個人的消費,通過分配的調節機制,實現可持續發展。體現在素質教育上,就是要防止消費主義的蔓延,養成學生的可持續消費觀、消費方式和消費習慣,引導學生進行物品的循環使用、節約型消費、環境保護型消費等。 第三種素質是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當不可再生的資源消耗殆盡時,就需要創造新能源、新材料。比如淡水資源不足時,就可以通過科技手段淡化海水,變成飲用水。如果沒有創新,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難以實現。因此,將來社會最需要的人才是有創新能力、能解決可持續發展中的問題的人。 社會要可持續發展,個體也要能夠可持續發展。個體可持續發展,意味著不能只顧升學,考大學,還應考慮大學畢業後的發展,考慮終身的發展。如果把升學看作中間站,把職業生涯的成功看作終點站,那麼到達兩個站點所需要的素質是有所差異的。簡單地說,升學更突出的是學習的能力,而工作更突出的是實踐能力、合作溝通能力等。我想,無論是社會,還是家長,都希望學生能可持續發展,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因此,素質教育的另一個要求,就是培養個體可持續發展的素質。北京四中校長劉長銘曾經把素質教育比喻為馬拉松賽跑,他說:「我們的學生能做出別人做不出的難題,能取得比別人高得多的分數,這表明他們在1000米、2000米甚至5000米的位置上遙遙領先,但是舉目遠望,在2萬米、3萬米和接近終點的那些梯隊中,有多少是我們培養的運動員呢?各位同行,請讓我們反思一下吧,在過去和今天,我們為這些運動員提供足夠的營養、過人的勇氣和持久的力量了嗎?我們認為,作為教育者,當我們把眼光投射到2萬米、3 萬米以外的地方,我們就會做成大氣的教育。」這段話,很值得教育者玩味。 那麼,哪些是「長跑者」所特有的素質?哪些是一個人持續發展所需要的素質? 美國學者喬治?范倫從上世紀40年代起,跟蹤美國400多名男孩,並在他們25歲、31歲、47歲時進行採訪、評分。他發現:兒時幹活多、經歷過挫折磨鍊的人,比一般人與人相處的融洽程度高2倍,工資高5倍, 被解僱的可能性低16倍;反之,幹活少、沒經過磨鍊的人,成年後患精神疾病的比另一組多10 倍。(《挫折教育論》,江蘇教育出版社,第247頁) 美國心理學家推孟對智力超常兒童中最有成就的150人和最少成就的150人進行比較分析,發現成功者與不成功者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人格特徵上,其中有4項差異最大,即「達到目的的堅持性」、「與目標一致,不偏離」、「自信」、「沒有自卑感」。美國心理學家科克斯對 100位傑出人才的個性作評定,發現他們有3個顯著特徵,即動機和努力的堅持性、對自我能力的信心和性格的力量。 一些名人的至理名言也揭示了人才成長的規律。俄國作家高爾基說:「天才是由於對事業的熱愛感而發展起來的,簡直可以說,天才就其本質而論一一隻不過是對事業、對工作過程的熱愛而已。」溫家寶總理認為:理想和思維最重要。他說:「有些東西單從老師那裡是學不來的,就是人的思維、人的理想、人的創造精神、人的道德準則。這些,學校給予的是啟蒙教育,但更重要的靠自己學習。學和思的結合,知和行的結合,對學生來講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維,老師是不能手把手教出來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維決定人的一生。這不是分數能代表的。」( 溫家寶:《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人民日報》2009.1.5)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個體持續發展的素質主要有 6個方面:(1)目標專一與很高的抱負水平;(2)具有旱期的興趣或特長,這些興趣和特長是他們才能發展的起點和強大的動力系統;(3)自信心與自我效能感 ;(4)勤奮、投入、吃苦;(5)較高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6)良好的人際交往與協作能力。 真正的素質教育,就是注重以上非智力因素和核心能力培養的教育。具體說來,素質教育就是理想與目標教育,就是興趣與特長教育,就是自信心教育,就是勤奮吃苦精神教育,就是思維能力教育,就是人際交往與協作教育。在美國,有「4-H(Head,Heart,Hand,Health) 教育」,它是美國提高青少年素質的一種教育理念和實踐。其誓言是:「讓我腦有更清晰的思路,讓我心懷更大的忠誠,讓我手做出更大的貢獻,讓我身健康地生存——為了我的組織、社區、祖國和世界。」其模式是「做中學」,項目集中在科技、健康、公民意識三個領域,有1000多種活動,採用專題活動、夏令營的方式進行。其思路值得我們借鑒。 (二)以大空間尺度為參照,培養融會中西文化的人才。 在全球化的時代,各個國家經濟上相互依存,政治上相互聯合,科技上相互借鑒,文化上相互學習,國際交往十分頻繁,國際合作日益重要。在這樣的背景下,素質教育需要在大的空間尺度上定位,既要堅守民族優秀文化的精髓,又要培養學生的世界意識和國際化視野,培養融會中西兩種文化的新型人才。google公司原全球副總裁李開復曾說,只有「融會中西,完整均衡」的人,才能夠取得大成就。因為他們「有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二者的不同」。前者是西方的進取精神, 後者則是東方的容納態度,只有同時擁有這兩種素質的人,才能成為將來的領軍人物。 人是文化的產物,素質本質上是文化的內化。在全球化的空間概念下,素質教育必定要思考:如何通過融合中西文化精髓,以文化育人。 中西文化有著不同的特點和優勢。中國文化是在農耕社會基礎上形成的,以儒家文化為標誌的文化。特點是世俗型(關注世俗生活)、人倫關係型(以家庭為核心和標誌,強調人際之間的各種關係和倫理規則),綜合思維,內向取向,勤奮型,功利型(學習研究強調功利實用導向)。而西方文化是在航海、工商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基督教文化為標誌的文化,其特點是:宗教型(強調宗教信仰與來世幸福),社會型(獨立個體間建立契約關係和規則),知識型智力型(探索自然界的規律),分析思維,外向取向,內在興趣型(學習研究強調興趣導向)。中國文化的協調性、系統性更強,但技術性比較弱,因而發展相對緩慢;西方文化的進取性、深入性、技術性更強,但協調性比較弱,雖然發展迅速,物質和科技發達,然而各種社會之間、文化之間、人與自然之間衝突比較多。 所以,我們理解素質教育,培養全球化時代所需要的人才素質,就要發揚中國優秀文化的傳統,讓勤奮努力、注重人倫、綜合思考這些取向融入學生的血脈,又能夠把西方優秀文化的精髓,諸如個性獨立、民主合作、講究規則、尊重科學等變成學生的素質。我們今天所需要的人才,應該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是鮮明的民族性與突出的世界性的統一。這種中西文化特點兼具的人,是最有創造性的,最為均衡的。 回顧過去,我國曾經出現的很多傑出人才、創新人才,都是在中西文化融合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像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既受過中國的傳統文化教育,又受到美國典型的研究生教育,他和李政道關於宇稱不守衡的發現,就是這種中西文化結合的結果。《科學美國人》的編輯伽德勒認為:中國文化向來重視不對稱性,這種思想傳統或許早就使楊和李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們比更重視對稱性的西方科學家更容易打破西方科學傳統中保守的一面。而楊振寧自己也說:「中國人研究科學的價值觀和西方人不一樣,而我把兩者最好的部分都擁有了,這是極佔便宜的。」(楊建邱:《楊振寧傳》,第139頁,長春出版社,2004) 如今,信息化浪潮把我們推向了一個文化融合的大時代,既給素質教育創造了條件,也給素質教育提出了挑戰。當此時代,我們培養出的人才的素質應該具有:(1)全球化的國際視野與民族化本土化實踐的結合;(2)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結合;(3)分析邏輯與綜合直覺的結合;(4)積極進取與悟道不爭的結合;(5)個性獨立與群體合作的結合,民主平等的價值觀與人倫禮數互助的價值觀的結合。 ( 三〉以時代需要為坐標,重點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特定的時期、特定的國度,素質教育的內涵是有所不同的。在今日中國,我們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 是培養有社會責任感、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 為什麼這樣說?這是國情所決定的,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所決定的。2010年我們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們的發展仍比較傳統,長期以來主要靠投資拉動,靠廉價勞動力,靠資源消耗,靠別人的技術。有數據表明,我國占固定資產技資40%左右的設備投資中,60%以上依靠進口。70%的數控機床、80%以上的集成電路晶元製造裝備依賴進口;我國經濟的對外技術依存度高達50% ……我國目前最緊迫的任務, 就是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以創新驅動發展,解決資源不足、勞動力素質不高、產品科技含量與價值低等問題。國家發展關鍵靠創新,創新靠創新人才,創新人才靠素質教育,這就是當代中國發展的必然邏輯,也是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人才發展規劃、教育發展規劃三大規劃的內在邏輯。創新是貫穿三個規劃的「紅線」或「軸心」。 我們不僅要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更要培養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這也是解決目前社會和教育問題所需要的。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在功利大行其道的環境下,許多人只考慮個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出國不是為了學習先進技術和文化後為國服務, 而是為了自己的舒適生活,這與范仲淹等古代知識分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境界比,與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的報國情懷比,實在相去甚遠。試想,沒有一大批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一個國家和社會能有希望嗎? 推進素質教育需要意識的覺醒和強力的改革 推進素質教育需要全社會意識的覺醒。沒有意識的覺醒,行動就沒有力量。 這種意識,其一是看重素質的意識。學校領導和教師作為專業人員,應正確理解素質教育,樹立起素質教育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尊重社會規律、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不把學生的升學作為最終的價值目標,而是把建設創新型國家、小康社會、可持續發展社會以及個體的終身可持續發展作為辦學的重要目標;要意識到孩子的前途絕不僅僅是由升學來決定的,更是由其最重要的基本素質所決定的。其二是理解素質的社會時代性的意識。教育者要從社會發展和時代特點的角度,去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特別是應花時間、花力氣,加大對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三種素質的培養,以便在實現教育社會價值的同時,實現每個學生的個體價值。 推進素質教育還需要強力的改革,建立健全機制。對政府而言,最重要的任務和責任是進行制度建設和機制建設,要以素質教育為導向,建立質量標準、課程標準、學校標準和教師專業標準;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進行質量督導檢查;以素質教育為核心,制定相關政策,配備教育資源,把教育系統與其他社會系統進行有機對接。《教育規劃綱要》己對諸多改革做出了全面規劃,現在需要的是落實。 我們認為,在推進素質教育中有兩個重要機制的完善十分關鍵。 首先,在教育外部,要完善社會的用人機制。用人是育人的「指揮棒」。我們需要多元的、平等的人才觀而不是狹隘的等級化的人才觀,要縮小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使各類人才各得其所,防止千軍萬馬過獨術橋一一比如瘋考公務員。選拔人才要重素質,而不是重學歷,要從學歷社會走向人才社會、能力社會,把有真才實學的人挑選出來。 其次,在教育內部,要完善考試評價機制。考試是教育的「指揮棒」。要建立符合素質教育內涵的質量標準,構建科學而有重點的指標體系,要對學生的核心價值觀、社會責任感、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進行重點考核,設計有效的考核方法和工具。目前,我們在學業測試方面是比較成熟的,但在許多素質的測試方面還很滯後,需要加大研發力度。要對考試的內容進行改革,使之更加註重學力和能力;要對考試的方法進行改革,使之更加科學、合理、多元,而不是僅僅用分數和紙筆去考查所有的學生。在多元的標準和尺度下,每個學生都是聰明的,只是他們表現不同。 相信隨著《教育規劃綱要》的落實,素質教育會再創新的成就。
推薦閱讀:

女人的素質與氣質
練武人的心理素質 研究心理健康素質的實踐意義和理論意義
你沒有素質的樣子真丑
自駕車友的素質試金石,有做過兩條的,你就別和這樣的人一起出遊了!

TAG:教育 | 素質 | 素質教育 | 解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