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性學家如何評價中國男人

那小兵:蘇三,讓我非常驚訝你這麼一個紅髮碧眼女子如何能打入中國人這個奇怪的圈子,你是如何開始從事這方面研究的?

蘇:我原名是蘇珊,但到了這個圈子中就去了個古典名字「蘇三」。我從高中就開始學中文,後來大學來中國留學,那是常常有人問我「你覺得中國男人如何?」,這讓我對這個話題產生了想法。那是我讀過王小波小說中的性描寫,覺得非常有氣魄,簡直是神采飛揚,於是也不斷關注李銀河老師的研究主題。我選修了社會學作為主修,通過社會調查開始關注外國女性在中國賣淫的事情。剛開始研究廣州的一些特殊群體,比如在塘下西路一帶專做黑人生意的各國娼妓,其中最多的是中國女性,之後還混入俄國娼妓中進行調查,收集了無數第一手資料。我正在寫兩本書,一本是《做個中國美女有多難》,另本是《中國男人的性形象》,其中主要從行為心理學角度探討娼妓現象在中國社會文化背景中的種種是是非非。

那:我非常好奇,中國男人和美國男人真的有性心理區別嗎?

蘇:心理學是沒有民族區分的,但社會學則專門研究不同社會與文化背景中的特定人群同異。比如,中國男人如何看待中國女人,中國男人如何看待比自己落後國家的女人,中國男人如何看待西方強國和日本及韓國女人,更主要的是中國男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性形象,這都是非常有趣的分析比較內容。這類話題曾經在美國關於種族隔閡時代不斷爭議過,從偽命題變成了真主題,甚至在藝術作品中也出現不少。我在某個大城市的夜總會當過「表演主持」,是個賣藝角色,絕對不涉及賣出肉體,讓我把紐約百老匯演藝給用上了不少,客人們欣賞我並非如同他們欣賞其他人,這點我非常確定。美國男人在美國基督教社會文化大背景下其實比中國男性更保守,但有那種自由派的也更極端開放,歐洲男性就更加開放些。中國男性的性行為更傾向於「等級觀念」,從一個男人的自我角色出發,從這種性關係中得到認證自我存在感。值得注意的是,這類人與上級和同僚同去做這類事情的占很大比例,西方人則不會這樣。通俗一點講,西方男人糾結於靈與肉之間取捨,而中國男人糾結與地位與肉體之間。

那:我讀到你《做個中國美女有多難》,這是一部報道文學體中文小說,你把「美女」看成一個當今中國社會中的特殊人群,他們比普通女性承受了更多社會歧視和壓迫,你如何解釋呢?

蘇:在中國做女人不容易,做美女更難。我們從《金瓶梅》到如今的《甄嬛傳》都可以看到這種社會心理。美麗被從這個女人身上剝離出來,成為一種為男人利用的工具,失去了獨立人格,這種心理狀態依然普遍。中國美女在現實生活中充滿了誘惑與威脅,而她們卻無法從法律上找到保障,面對誹謗,面對潛規則,面對妒忌,要經受比常人多的多的考驗和壓力。也正因為如此的社會角色,她們更脆弱和依賴他人,這和電影中的女強人恰恰相反。當今中國文學作品中的美女大都是些沒有人格和意志力的肉彈,都是男主角的花瓶,或是些虛張聲勢的假女強人,根本無法形成女人魅力。反而我覺得古典作品中的柳如是和薛濤等更具有真實個性,甚至遠比孟姜女這類正經人更有感召力。包括李銀河老師的虐待性作品,女性都是肉體而不是人格載體。其實,我發現這些地方工作的女性並非都是這類文學作品中的那種,她們也有許多道德和誘惑的糾結,而且費盡心機堅守自己的價值觀,有許多感人故事。愛情,意氣,關愛這些人類基本價值不斷被侵蝕,但有些人就是可以守住自己,這在此類工作中難能可貴。相比之下,西方女性可以選擇的餘地更大,在西方做個美女不會太難。從這點上講,我更喜歡江青主導的革命樣板戲中的女性角色。

那:最近中國東莞再次掀起掃黃風暴,有人提出「性產業非罪化」,你如何看待?

蘇:我認為這種產業是不道德的,僅此而已。但是,讓人消滅慾望就真的道德嗎?顯然也不是,至少現代自由主義不如此認為。如果硬把美國新教保守主義用到中國人頭上恐怕很殘酷,從洪秀全的男女分居到毛澤東時代的男女分居,這兩位農民領袖都向基督教學習了禁欲主義,這與他們鼓吹「上帝選民」和「社會優秀分子」都是緊密相關的,表面上是解放女性,但實際上是製造男女對立。近代自由主義讓西方人明白了這種道理,基督教也相應更加人性化了。也許非罪化比合法化更加容易被社會接受,讓國人慢慢從中找到妥協辦法。從歷史角度看,性開放的時期也是中國最強盛的時期,先秦,漢代,唐代就是例子,明代清代男性角色也最脆弱和乏味。日本人在這方面為中國人提供了某種啟示,風月場合如何減少性交易?提供「無性娛樂」是一條出路,把肉體接觸減少,改變成心理安慰形態,這種方式在中國古代有,而且很流行。其實在目前中國有一部分風月場所是提供「女性關愛」的,並非性交易,日本和美國也有這類「擁抱服務」和「角色扮演」服務,大大減少了性的罪惡感。你如果作為一個心理醫生去問中國男人是否為了性才去風月場所的,他們大多回答不是,他們甚至害怕性尷尬,他們要的是扮演被關愛者角色,被想像中的那個「女性」關愛而已,因此,他們甚至喜歡找領導用過的女人,同僚用過的女人,找到自己在這個群體中的自我定位,消除孤獨感,找到存在感。以人為本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出路所在。

那小兵:謝謝你再次接受採訪,祝你的新書早日出版。


推薦閱讀:

西方青年女性眼中的中國男人形象實證研究
誰搶走了中國男人的老婆?
30年中國男人精子少了3/4!請避開生活中這10個「殺精兇手」!
日本女人嫁給中國男人時的感覺
中國男人與俄女人是絕配

TAG:中國 | 女性 | 美國 | 中國男人 | 女性學 | 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