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簡史」尼加拉瓜運河往事
近來關於中國商人慾開挖尼加拉瓜運河的傳聞,令一段塵封一個半世紀之久的往事浮出水面。故事的主角是赫赫有名的有著美國「第一大亨」之稱的航運和鐵路大王科尼利厄斯·范德比爾特。在他面前,後來的摩根、卡內基、洛克菲勒等都是小字輩。
1848 年的加利福尼亞淘金熱令開挖一條運河以聯結大西洋與太平洋航線的需求瞬間變得迫切起來,因為傳統的從大西洋海岸繞過合恩角再沿太平洋沿岸到達加州的旅程需要大約 6 個月的航程。
第一條航線很自然地圍繞中美洲最狹窄的部分巴拿馬地峽展開。人們從紐約出發經新奧爾良和哈瓦那來到巴拿馬港口查格雷斯,然後再經陸路來到太平洋沿岸,然後北上前往加利福尼亞和俄勒岡的海岬去找尋他們的黃金夢。儘管在後人的影像記憶中,風塵僕僕的馬車隊賦予了淘金熱一種傳奇和浪漫主義色彩,但在實際情形中,蒸汽船才是加利福尼亞和美國東海岸之間通商和通行的主要方式。
巴拿馬航線看似不可戰勝,不僅因為巴拿馬地峽的狹窄,還因為美國國會決定給予這條航線以巨額補助。沒有搶到航線經營權的范德比爾特不甘心成為局外人,每年數以萬計的人決意前往舊金山,長長的旅程意味著龐大的市場,他決意在其中分一杯羹。
范德比爾特把目光放到了更北面的尼加拉瓜。他認為穿越尼加拉瓜地峽的路線與借道巴拿馬相比,要更快速、更容易、更安全、也更舒適。從距離上來說,這條路線可以在大西洋上節約483 公里的航程,在太平洋上可以減少 1287 公里逆水而行的航程。當然後來證明這條路線只是更快速,談不上更安全,更舒適更是無從談起。
范德比爾特的設想是用蒸汽船搭載乘客沿流向大西洋的聖胡安河逆流而上,然後穿過尼加拉瓜湖,最後再通過運河將乘客運到太平洋沿岸。當然,在運河挖通之前,最後這段19公里的路程需要乘坐馬車經陸路來完成。
到 1850 年,美國人如潮水般地前往舊金山或從那兒返回,同時大量的黃金被從山間開採出來。大多數人員和所有黃金都需要蒸汽船作為交通運輸工具,而且都要借道巴拿馬地峽。礦工、商人和銀行家們無一例外地渴望有一條更加便捷的路線。當時的媒體普遍認為,只要被證實可行,即使需要在水路和陸路中間來回更換和折騰,尼加拉瓜路線也必定會吸引大量的前往加利福尼亞的交通運輸。
在排除了包括英國人的反對和競爭對手的阻撓等在內的種種人為障礙後,范德比爾特於 1850年底啟動了尼加拉瓜航線,並親自指揮了試航。一路上經歷的風暴、湍灘、中暑以及尼加拉瓜河流中的鱷魚和鯊魚,強化了他在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也再次證明那個時代的企業家與後來安坐豪華裝修辦公室的企業家是兩種不同的生物。
1851 年 7 月 14 號,尼加拉瓜航線正式開通。雖然首航(這次范德比爾特也參與了)遠非成功,由於蒸汽船經常擱淺,乘客們不得不乘坐尼加拉瓜的獨木舟來完成部分航程,但通過不斷的改進,這條線路終於大獲成功。尼加拉瓜距離美國更近,這讓范德比爾特擁有了一個巴拿馬路線永遠都無法超越的優勢。旅程速度更快自然會吸引更多的乘客和黃金託運人,而由於旅途時間更短,船隻所需的供給也會更少,尤其重要的是所消耗的煤也會更少。而在運營成本中,煤所佔據的比例最大,因此僅僅在太平洋上的那段航程,尼加拉瓜路線就能比巴拿馬路線節約至少5000 美元,而這又為費率的下降打開了空間。
後來雖然因為尼加拉瓜國內政治動蕩等種種原因,尼加拉瓜運河始終未能開挖,但尼加拉瓜線路的成功運營推動了淘金熱,促進了太平洋沿岸美國文明的發展。范德比爾特大幅削減運費,縮短路程耗時,從而加大了移民往西和黃金往東的流動速度,從而對整個美國的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這一過程中,范德比爾特不僅沒有得到聯邦政府的任何補貼,還迫使得到補貼的巴拿馬線路的航運企業削減費用,加快巴拿馬鐵路的修建,並對巴拿馬運河的開挖提供了動力。歷史再次證明,野心勃勃的企業家和市場競爭是一個國家最寶貴的資產。
推薦閱讀:
※[原創]《美國往事》:沒有特色的「美國特色」 【影視評論】
※日哈:薩拉迪坡往事
※橫濱往事(一)
※往事隨風去,相思難忘【情感美文】
※如今獨看雲過,往事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