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要造佛像呢?

為什麼要造佛像呢?照佛教的說法,「釋迦摩尼佛正法世五百年,象法一千年」。所謂象法,就是以形象(或繪佛像或雕佛像)教人,又稱「象教」,造佛像就是源於此說。我國佛教造像成為一種藝術,是從東晉末年戴逵、戴父子雕塑佛像開始的。東晉末年正是佛教勃興的時代,許多佛教界的著名人士都是產生於這個時期,如大翻譯家鳩摩羅什、空宗大師釋道安及其弟子釋慧遠,第一個西行取經的名僧法顯等。佛教的勃興帶來了佛教造像藝術的興盛。除了戴氏父子的雕像藝術外,還有以史稱「三絕」的大畫師顧愷之為代表的繪像藝術,佛教豐富了他們藝術創作的題材和技巧。戴氏父子開創的是寺廟佛教造像藝術,佛教造像藝術的另一種形式是石窟造像。我國最早的石窟造像是建於東漢末年的新疆佛教石窟,而作為我國古代佛教藝術瑰寶流傳至今的,是最著名的三大石窟: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封建統治階級為了擴大佛教的影響,在人民群眾心目中樹立佛的高大形象,以達到宣揚君權神授的目的,除了興建寺廟外,同時還動員大批民工石匠,劈山削崖開鑿了許多石窟,雕刻了許多佛像。這些佛教石窟雖起因於統治階級的統治需要,但它們同時也是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歷代雕刻工匠和畫匠們留下的極其珍貴的藝術遺產。由於南方佛教發展的重點是在義理方面,不大重視佛教的「象教」,即形象教人,因此,佛教造像(主要是寺廟佛教造像)遠不如北方的石窟佛教造像規模巨大,技術精湛。著名的三大石窟就是見證。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開鑿於北方十六國前秦苻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位於甘肅敦煌縣城東南25公里處鳴沙山東麓斷崖上,開創人為樂尊和尚。相傳一天黃昏,樂尊西遊來到敦煌與鳴沙山相交接的三危山下。忽見鳴沙山峰頂金光萬道,好像千萬個佛。他認為這是聖地,就募人在鳴沙山東麓岩壁上開鑿了莫高窟。後來的1000多年裡,各朝各代相繼在此開鑿洞窟千餘龕。現保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壁畫和塑像的洞窟492個,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1415尊。由於敦煌的石質比較鬆脆,不適於雕刻,所以石窟佛教藝術為極其細膩精美的大型壁畫和塑像。壁畫構圖精細,栩栩如生;塑像色彩誇張,神態各異。窟內金碧輝煌,絢麗奪目。有人計算過,若將畫面按兩米高排列,可構成長達25公里的畫廊,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石窟藝術寶庫。雲岡石窟是北魏第5代皇帝文成帝拓跋浚在位時開鑿的。文成帝的祖父太武帝拓跋燾曾發動過一次廢佛運動,當滅除佛門的烏雲籠罩北魏上空時,篤信佛教的太子晃暗地裡保護下了許多佛經佛像和佛門弟子。拓跋燾拓跋晃父子相繼死後,拓跋浚一繼位,就立即下詔恢復佛教。他把父親拓跋晃的生前好友、名僧曇曜請進皇宮,尊為法師。文成帝恢復佛教的第二年(公元453年),曇曜上書文成帝,說北魏歷代皇帝祈福禱雨的平城西郊武州塞是座靈山,應該在這裡劈山鑿壁,開拓石窟,弘揚佛法。文成帝大喜,馬上准奏,並請曇曜負責監造雲岡石窟。曇曜經過精心籌劃,歷時33年,終於開鑿出了號稱雲岡石窟群中開鑿時間最早、氣勢最雄偉的著名石窟--曇曜五窟。各窟中鐫造主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者六十尺」。主佛像均模擬北魏王朝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世皇帝的形象,象徵北魏皇帝是如來佛的化身。其中一尊大佛的臉上和腳部都各嵌一黑石,據說與文成帝身上的黑痣部位完全吻合。曇曜顯然是在告示世人,文成帝就是佛的化身,君權神授,不可動搖。在大佛周圍還雕刻有許多大小不等的佛像,簇擁著大佛,它們是群臣的象徵。此外,還配有許多形狀如

侏儒的矮小人像,象徵民眾和奴隸。石窟頂部為巨型浮雕,刻有手執樂器、凌空飛舞的飛天,把大佛襯托得更加雄偉莊嚴,更突出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權位。整個洞窟儼然是一幅封建統治的圖象。儘管北魏統治者建造石窟的本意是神化自己的統治地位,但是當時造型藝術家高超精湛的技藝、超凡的膽量和偉大的氣魄卻不能不令世人驚嘆。依山開鑿的佛像大者可與山比高,小者僅有幾厘米。佛像表情各異,姿態萬千,有的面目清秀,有的容貌莊嚴,有的高大魁偉,有的體態安祥。曇曜五窟中有一尊高達137米的巨型露天坐佛,面部豐滿,造型雄偉,為雲岡石窟的象徵。另一尊釋迦立像,身披千佛袈裟,東壁為諸弟子造像,雕鑿技法嫻熟,堪稱佳作。一尊高達167米的釋迦佛坐像,為雲岡石窟中第二大佛像。倚坐於須彌座上的交足彌勒佛,身著菩薩裝,衣紋特殊,別具一格。自曇曜之後,後人又在曇曜五窟周圍繼續開鑿,從隋唐到明清,雲岡石窟在不斷擴建。現存洞窟40多個,雕刻的大小佛像、菩薩、飛天、供奉者等石像近10萬個。還有不計其數的飛鳥異獸、樓台寶塔、樹木花草等浮雕圖案。洞中所雕內容有佛的本像,有佛的生平。畫面有天上幻境,也有人世凡間。迄今保存最為完好、最為壯觀的第六窟,開鑿於孝文帝時期,全窟約60平方米,是雲岡石窟群中最大的一窟。此窟中刻的是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佛的佛教故事,由33幅雕刻精美的連環畫式畫面構成。第八窟中雕有一隻口銜小珠、爪趾雄健、半蹲半立的神鳥,狀似孔雀,佛經中稱之為「那羅延夫」,是印度人想像中的神靈異禽。石匠採用了秦漢以來我國固有的雕刻手法雕鑿出這隻異國神鳥,將中國的傳統藝術與外來藝術的巧妙地融於一體,展示出1500多年前我國古老的雕刻藝術已達到了極高的水平。「雕飾奇偉,冠於一世」(《魏書》)八個字,最精闢地點明了雲岡石窟乃是藝術史上綻開的一朵奇花。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魏孝文帝遷都洛陽。隨著北魏統治中心的轉移,石窟藝術也從平城轉移到洛陽。與雲岡石窟同為雕刻佛像藝術傑出代表的龍門石窟應運而生。龍門石窟始鑿於宣武帝景明元年(公元500年),歷經東西魏、北齊、隋、唐、北宋400年的擴建,共鑿佛龕幾千個,雕刻佛像97360尊,其中北魏所鑿占約三分之一。龍門石窟坐落在今洛陽南25里處的龍門山上。龍門山的兩座石峰東西對峙,遠看猶如巍峨壯麗的天然門戶。灘多湍急的伊水河婉若一條矯健的游龍穿「門」而過,故此地得名「龍門」,又稱「伊闕」(闕為缺的美稱)。幾千座石窟和露天佛龕點綴在兩岸峭壁上,尤其是西岸,石窟群一去約二里,壯觀無比。龍門石窟與山水美景相映成趣,雕刻藝術與自然景觀絕妙結合,令人無比神往,引得歷代文人墨客神遊此地,吟詩作賦,讚嘆不已。龍門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陽洞和賓陽洞。二洞窟均為北魏時期的產物。古陽洞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後。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規模宏大、內容豐富的洞窟。古陽洞內兩壁鐫有三列佛龕,佛像雕琢得富麗精巧,圖案紋飾豐富多彩。供奉者像姿態虔誠持重,生動逼真,頗具運動感。古陽洞左側洞壁上,有一個房屋形狀的佛龕,對於研究北魏時期房屋建築具有寶貴的參考價值。佛座前的一頭威武雄壯的石獅子,肌肉強健,野性畢露,體現出北朝石像雕刻藝術的粗獷風格。古陽洞內的造像題記,書法質樸古拙,所謂「龍門二十品」,十九品都在此洞窟中。因此,古陽洞在龍門石窟中素有集北魏雕刻、繪畫、書法、建築、圖案藝術之大成的美喻。賓陽洞分中、北、南三洞,又稱「三龕」。其中以中洞最為古老最為著名。中洞開鑿於北魏景明元年(公元500年),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建成,歷時24年。主佛像釋迦牟尼和兩個弟子、菩薩,面相清瘦略長,衣紋折迭規整稠密,體現了北魏造像的藝術特色。南北兩壁為一佛、二菩薩,洞頂雕刻蓮花寶蓋和10個迎風飄逸的伎樂飛天。洞口內壁兩側是兩幅大型浮雕,其中一幅表現魏孝文帝和皇后禮拜佛祖的隆重場面,叫《帝後禮佛圖》。雕刻得異常精美。可惜這幅雕刻藝術珍寶解放前被帝國主義分子盜往了國外。賓陽洞的南北兩洞始刻於北魏,完成於唐初。龍門石窟還保存了歷代碑銘題記,總計約3680件,是研究我國歷史和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其中中外馳名的「龍門二十品」,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質樸,是魏碑書法藝術的精品。與雲岡石窟相比較,我們不難發現,龍門石窟在佛像造形、雕刻手法等方面與雲岡石窟有許多不同之處。比如,雲岡石窟的雕像都是直眉、長目、高鼻、厚唇,表情威嚴肅穆,衣著為右袒或通肩式。而龍門石窟中所雕佛像眼若纖月,眉作半弧,鼻翼豐滿,嘴角微翹,若含微笑,身穿褒衣博帶式袈裟,毫無胡服痕迹。這顯然是孝文帝遷都洛陽,力行改制後漢化的反映。從古陽洞和賓陽洞壁上的浮雕上我們可以看到,不少模仿東晉名畫家顧愷之的手法之處,如《帝後禮佛圖》。可見,龍門石窟的雕刻已是南北藝術藝技融會交流的結晶。北朝,尤其是北魏時期,佛教的興盛,帶來了我國佛教石窟造像藝術的蓬勃發展。敦煌莫高窟的雕塑藝術和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石刻藝術,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寶庫,它們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才能和勤勞智慧,是我國乃至全人類的璀燦珍貴的文化遺產。


推薦閱讀:

【心得】▕ 造佛像非常利於戒邪淫
【聖佛圖】難得一見的佛像
【佛像】菩提迦耶釋迦佛成道等身像
即心即佛——張星亮刻佛像印選

TAG:佛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