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漢字里的中國》:漢字的前世今生
世界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種語言文字?地域、風土、人種、民族、文化各種因素造成的。但《聖經》里還有另一個有趣的說法,很久以前,人類本來都說著同一種語言,於是大家就商量建造一座巴別塔,爬上天堂去。結果這樣一來,上帝害怕了,就施法讓人類說不同的語言,使用不同的文字,這樣大家就沒法對話了。
漢語和其他語言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漢字和其他文字不同。漢字最大的特點就是形象化、能夠直接傳達涵義,這是方塊字和字母文字最大的區別。看到一個漢字,我們就知道它的意思,至少是一部分意思,但看到一個字母,我們不知道它的意思,只能讀出它的發音。
學習漢字有多重要?中國古人把一切學問分為「小學」和「大學」。小學包括文字、音韻、訓詁,也就是認識漢字的音、形、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德需要讀書,讀書首先得識字,所以說小學是大學的基礎。
漢字起源
漢字是怎麼來的?中國古代主要有兩個傳說。
第一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見於《周易》。伏羲氏、神農氏這些上古明君的時代,也就是原始社會末期,人們用在繩子上打結的方式記錄事情,後來,聖人改造了這種做法,繩與結就演變成漢字的筆畫。甲骨文里有一些彎彎曲曲像繩子的圖形,還有一些小點,好像繩結。
第二個,「倉頡作書」,見於《荀子》《呂氏春秋》《韓非子》等文獻。上古時期有一個叫倉頡的人創造了漢字。他是一個奇人,黃帝的臣子,有四隻眼睛,創造漢字時「天雨粟,鬼夜哭」,感天地而動鬼神。倉頡是如何創造出漢字來的呢?《說文解字》說:「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其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倉頡觀察動物的活動軌跡,模仿它們的動態和形狀創造了漢字的樣子,這就是「文」,「文」有了發音,能讀出來,才是「字」。
漢字的發明不是一步到位,最初人們模仿繩結和「鳥獸蹄迒之跡」而發明的文字和我們今天所使用的漢字長得很不一樣,從今天的角度來說,它們只能叫作原始文字,或者記號、符號。比如西安半坡遺址一些陶器上的刻劃記號,距今六七千年,有人推測是表示數字的原始文字,也有人推測是表示天干地支,還有人說是表示族群。又如山東大汶口文化晚期陶器上發現的象形符號,和日、月的關係非常緊密。這些都是漢字的萌芽。
字形變遷
一、商代的甲骨文
比較成熟的、成體系的漢字,以甲骨文為最早,距今三千多年。也就是說,從漢字萌芽到甲骨文,經歷了三千多年的歷史,從甲骨文到今天通行的漢字,又經歷了三千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是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出土於安陽殷墟。殷墟甲骨文有多少?十幾萬片,不同文字元號四千六百多個,目前能認出來的有三分之一。這些甲骨文的內容大部分是占卜記錄,所以又叫「甲骨卜辭」,上至天文星象,下至凡間瑣事,包羅萬象。
甲骨文保留著不少早期文字的特徵。第一,文字的圖畫意味很濃,很多字都和實物長得非常相似,比如「龜」「鹿」「車」「鼎」「毓」。第二,文字寫法自由多樣,形式不固定,比如「龜」「車」。
二、西周至春秋的金文
金文是鑄刻於青銅器上的文字,又叫鐘鼎文,也叫青銅器銘文,距今兩三千年。目前出土的帶有金文的青銅器有一萬六千多件,著名的有《毛公鼎》《史牆盤》等,共包含文字約四千個,已經認出來的有三分之二。
和甲骨文相比,金文在字形上有了明顯的進步。首先,象形成分減弱,偏旁意識增強,圖畫組合逐漸被偏旁結構所取代,比如「保」。其次,構字方式趨於規範,字形越來越整齊、固定,比如「田」。
三、戰國時期的各國文字
戰國時期,由於諸侯各自為政,文字的地方差異就表現出來了。比如一個「馬」字,在秦國、楚國、齊國、燕國和晉國的寫法都不一樣。除此之外,由於戰亂的關係,文字書寫要提高效率,出現了大量簡化、草率的字體,比如「禮」「麗」,這兩個字戰國的時候就已經有簡化的寫法了。
四、秦朝的小篆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標準字體,就是小篆,距今兩千多年。小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推行文字規範化,對漢字的定型影響巨大。
小篆的特點,第一是簡化,比如秦國的「秦」字。第二,線條化,小篆把之前文字的象形因素完全線條化處理,筆畫圓轉均衡,粗細如一。第三,定型化,小篆把每個字的寫法和布局結構基本固定下來,整齊劃一,比如「心」字。為了推行小篆,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寫了《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寫了《爰歷篇》,這些都是當時教兒童識字、寫字的課本。
除了小篆,秦代還有一種字體,叫作篆隸。隸者,篆之捷也——把小篆寫快了,有些圓筆改為方筆,有些連筆變為斷筆,就成了篆隸。篆隸是後來隸書的基礎。
五、漢代的隸書
西漢中晚期,距今兩千多年,隸書在篆隸的基礎上成熟起來,字體由豎伸變為橫展,圓形變為方塊。具體而言,首先,篆書的圓轉線條改為方折筆畫,使字形顯得平直方正,再也看不出原來的象形面貌,比如「月」「衣」「犬」。其次,篆書繁複的筆畫和字形構件被合併和簡化,比如「左右耳刀」。第三,有些本來一樣的偏旁因位置不同而變異為不同形體,比如「然」「光」「赤」。第四,有些不同偏旁因變形、省略而趨同,比如「春」「秦」「奉」。
漢字的方塊結構是在漢代定型的,這個時期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至關重要,中國文字被稱為漢字,與漢朝也有一定淵源。隸書寫快了,又形成一種新字體,叫作草書。漢代的草書叫章草,當時有一篇著名的書法作品《急就章》,章草因此而得名。
六、漢代以後的楷書
漢代以後,隸書的扁橫逐漸趨於正方,筆畫的波折也逐漸收斂,因為這樣更利於書寫的連貫、快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楷書。楷書又叫真書、正書,意思都是指規範的正體字。楷書萌芽於漢末魏初,成熟於晉唐。唐代的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都是舉世聞名的楷書家,形成各自的書體,對後世的書法藝術和書籍印刷有很大影響。
楷書寫快了,也是一種草書,但與漢代的章草不同,所以叫作今草。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十七帖》,用的就是今草書體。後來,草書寫得太過潦草,甚至發展為狂草,漸漸失去了文字交際的功能,就連書法家自己也認不出自己的字跡。這種情況下,為平衡漢字的表達功能與藝術效果,人們又研究出一種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字體——行書。行書中偏草書的叫作行草,偏楷書的叫作行楷。王羲之的《喪亂帖》就是一篇行書名作。
繁簡之辨
總結起來,自文字起源以來,中國漢字的歷史上,有幾個重要的變革,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離我們最近的,還有一個,就是簡化字的推行。事實上,從甲骨文到小篆,從小篆到隸書,從隸書到楷書,或多或少都有一個簡化的過程。但是,這種簡化是被動的、個別的,也是非強制性的、非規定性的。而我們今天所說的簡化字一般是官方主動推行的、大規模的、規範的漢字體系。
近現代的漢字簡化運動,與社會革命關係很大。最初的簡化字運動始於太平天國,為了提升軍民識字率,太平天國的玉璽及官方文件都有使用簡化字的傾向。有人統計太平天國總共使用過一百多個簡體字,其中80%為當代中國採用,比如將「國」改為「國」,不過太平天國滅亡後,文字簡化運動也隨即停止。
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許多學者提出,要提升國人知識水平,就要先提升識字率,要提升識字率就要將複雜的中國字簡化。學者的建議引起國民政府的關注,委託北京大學教授、著名語言文字學家黎錦熙主持這項工作。
1935年,中華民國教育部正式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由官方大規模推行簡化漢字。但當時戴季陶等文化元老強烈反對,於是,1936年,教育部就奉行政院令,廢止了《第一批簡體字表》。後來退守台灣的國民黨於1952年再次提出文字改革。但再次遭到學者們極力反對。他們說,漢字是漢文化的載體,是中國文化之根,簡化漢字就是破壞中國文化。所以,台灣至今還在使用繁體字。
大陸方面,1949年,黎錦熙聯同多所高校的語言文字專家,成立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想重新開始漢字的整理和簡化。但當時,人們對於新文字的熱情遠遠高於漢字簡化,希望創立一種拼音化新文字以取代漢字。1950年,簡體字的研究和選定工作才真正開始。
1952年,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漢字整理組成立,著手擬定《常用漢字簡化表草案》,選定了比較流行的700個簡體字,擬出第一稿。1954年,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改組為文字改革委員會。漢字整理組在第五次稿的基礎上編成《漢字簡化方案草案》。1955年,印發《漢字簡化方案草案》30萬份,徵求意見,全國參加討論的人數達20萬,其中贊成的人數佔97%。
1956年1月1日全國報刊實行橫排,使用簡化字。
簡體字是怎麼簡化出來的呢?第一,生造,比如「趙」「風」「東」「書」。第二,古代就有的簡化字,比如「禮」。第三,古代本來完全不同的兩個字,現在成了一組繁簡字,比如「板」「表」「丑」「廠」「沖」「斗」「豐」「個」「後」「幾」等等。
漢字簡化到底好不好?這個問題見仁見智。簡化方案減少了漢字的筆畫數目,原來的繁體字平均筆畫是16畫,簡化後平均筆畫是10.3畫,同時減少了通用漢字的字數,這樣就降低了記憶難度,有助於提高識字率。但另一方面,文字在發展過程不斷通過增加筆畫、偏旁實現類化,增加表意的明確性,人為地簡化漢字,必然導致表意混亂。推廣漢字簡化之後,現代中國人無法再直接閱讀古代的典籍。很多媒體如報紙、網站等被迫同時設立繁體和簡體兩種不同的版本或相關的繁簡轉換工具,造成了浪費。
推薦閱讀:
※復旦教授震撼講述:中國人,你對今天的國家了解多少?(深度好文,強烈推薦)
※如圖 中國得一汗血寶馬 系土庫曼總統 所贈
※達磨祖師到中國傳法
※河圖洛書——中國文化之源
※北京部隊大院撐起了中國半個娛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