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機緣開始接觸學習心理學和佛法

曾有個小姑娘問我是誰把你引上這條路的。我一時卻不知該如何回答她。

《甄嬛傳》中沈眉庄被誣陷禁足染上惡疾,若不是溫太醫相救險些丟了性命。她在甄嬛流產傷心時問道「真正灰心該是什麼樣子,那個人涼薄不可依靠,可有可無不十分在意。真無心意,根本不會為事、話而傷心。今喜歡你多一些,明喜歡他多一些,從無定性。真死心不會浪費時間在這兒傷心了」。沈眉庄經過那件事後是真的看透了,大徹大悟了。

自認為是個很認真的人,不論什麼事都會儘力而為,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而且還是個典型的理想主義者,活得太努力太認真太累了。在上研之前我根本不相信有所謂的命運這回事,覺得只要努力就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然而所有的努力所有的認真,換來的回報是「傷痕纍纍的天真的靈魂早已不承認還有什麼神」。自以為努力會給自己今後多一些的主動多一些的自由多一些的選擇,然而不論怎麼努力還是沒有掙脫命運的擺布業力的束縛。自己像一個提著線的木偶任由業力的擺布而無能為力。

像甄嬛反省自己而說「以一般之心待人,只求榮華富貴,不求一絲真情」。我若能早一點懂得「慧極必傷,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和隨遇而安的道理,就不會對自己的際遇,對於感情,對很多事過分執著和苛求,也不至於此。也是自己沒有智慧,世間的聰明可以學習,但智慧卻需要悟性,聰明只屬於世間,而智慧適用於入世和出世。若二者只能選其一,我寧願做個有智慧的「傻子」。

這個世間就像那個皇帝一樣,變幻無常不可依。「生在這個時代里,個人的遭遇,和世事的動亂,真是瞬息萬變,往往使人茫然不知所之。整個世界和全體人類,都在惶惶不可終日的夾縫裡生活著。無論是科學、哲學和宗教,都在尋求人生的真理,都想求得智慧的解脫。世間一切學問,大至宇宙,細至無間,都是為了解決身心性命的問題。」(南懷瑾楞嚴大義今釋)。

「經歷了一段人生的旅程,嘗到一些人生的況味。深覺世人的紛擾與鬥爭,皆因金錢與愛情的矛盾而起;而人生如朝露,轉瞬即逝,壽命無常。縱殫精竭力,辛勞一生,亦毫無所得,最後只落得個空苦、悲切與失落憂傷的情懷抱憾終去。真太冤苦,太不值得。深感世人為滿足一己物慾之私,貪得無厭地追逐摶取,造業受報,冤冤枉枉地受六道輪迴之苦,實在太愚蠢、太悲苦!應及早回頭,放舍一切空幻的求取,集中心力,擇一適合自己個性的法門,勤懇修習以恢復光明的本來佛性而脫離生死苦海。從而喚醒世人的迷夢,同出苦輪,才是人生的真義,才是人生的價值所在。」(母音老人)

一部分人沒深刻體會過人世的艱辛,世事的無常,人生種種的苦和無奈,依然活在世間的美夢中。一部分人掙扎在生活的邊緣天天為生計苦苦奔波,身陷其中無暇顧及這些。還有一部分人明知是美夢卻不願從中醒來。

如一網友所說,沒有痛徹心扉的苦直接就進入雲淡風輕的階段那不是凡人。曹雪芹若不是經歷了人世的繁華和悲涼,估計也不會寫出紅樓夢。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這樣的方式才能走上這條道路。有福報的人投生在有正見的家庭,從小受到熏陶,正知正見深植心中。

當有一天有力量跳出來,仰望著璀璨的星空,浩瀚的宇宙,看著萬物的繁衍與衰變,感覺自己是如此的渺小,那些心痛心酸也變得微不足道。

如《通靈日記》中所寫「如果我們隨著業力而轉,無數次輪迴,此生經歷的一切都不太重要了,最終的目的不是為了此生過得更好,而是為了最終的自由和解脫」。

「只要這條解脫之道沒有妨礙,沒有被其他什麼染污,沒有走偏,那麼其他的,無論是賺了還是虧了,得到還是失去,快樂或不快樂,都不那麼重要了」(宗薩欽哲仁波切)

初觸心理學

11年的時候因為一件事很難過很痛苦,具體什麼事就不在這裡複述了(空間最近發的一篇日誌里描述過)。以前公司的一個同事介紹給我武志紅的博客。

開始看他的博客,微博還有一些他推薦的書。遇到一些不懂專業術語在網上搜索學習。開始觀察自己對一些事物的反應、情緒,包括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開始剖析自己,性格、特點、優點、缺點,如何形成的,換句話說就是自省。慢慢發現這個世界上最難了解,最不了解的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因為身在其中,因為離得太近,反而看不容易看清楚。

啟蒙老師靠譜嗎?

後來也看過一些素黑,張德芬寫的東西,但還是武志紅的影響最深。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武志紅靠譜嗎?」。

引用一位知乎的回答

「武的文章有過度解釋和過度演繹之嫌。武的文章當中經常流露救世主情結,眾人皆醉唯他獨醒,並且一旦說到「中國式」、「家庭」等字眼,就有戾氣。他的炮火一旦指向掌權者(尤其是家庭中的掌權者),就語帶怨毒。他在輸出價值觀的過程中,也有當教主的傾向。

武先生談不上是「完美」,卻也算是「足夠靠譜」的一位心理學普及者。我敬重他的為人,理解他的缺陷,欣賞他的貢獻,也批判他的不足。這不是非黑即白的問題。」

很多人因為他接觸到心理學,開始了解一些家庭和自身的問題。「他讓許多中國人更關注心理學,讓人們將習以為常的陋習抽出思考。他的理論和解釋有參考價值,可以在某些事件的分析里起到作用,但不要全信。」

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們不可能指望有個完美的人給出標準答案,或是帶你走上一條康庄大道,路是要自己走的。

那些傷和痛

這個娑婆世界中這有太多的缺陷、太多的無奈、太多的傷痛。如何面對傷痛可能是我們每個人必修的課題。一部分人面對傷痛,本能是抗拒、排斥、否認、逃避,因為太痛苦難以承受,比如選擇遺忘。一部分人在此基礎上採取了種種的預防機制和反應,如人格分裂。還有人在傷痛上遮蓋了一層又一層的東西,遠離傷痛。

心理學上悲傷的五個階段:拒絕、憤怒、彷徨、消沉、接受如果能直面傷痛,也許反而傷害會最小。

從小生長的生長環境對於我們的內心世界、性格等有很大的影響。然而能投生於什麼樣的家庭不是我們能決定的,況且人無完人,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所以有些東西就不可避免。

豆瓣大名鼎鼎的Anti-Parents (父母皆禍害小組,十幾萬80後加入小組,若50後的父母們看到,估計首先是震怒,然後是傷心。十月懷胎,含辛茹苦,悉心養育,還養出仇了),裡面很有網友吐槽自己的童年創傷和經歷,有網友說看得淚流滿面,我也看的眼眶濕潤。

其實父母也是被自己原生家庭、所處的時代傷害的一代。但是他們很多被洗腦了教條,非黑即白,身上有很多時代的烙印,沒有自省能力,也沒有反轉自身束縛和局限的能力。

心理學沒有給出的答案

一網友寫到「如果我們在童年時沒有得到完美的照料,就從那時起註定不能成為一個好媽媽了嗎?人類是這樣運行的嗎?完美的家庭生產完美的孩子?有缺陷的家庭,孩子只能把缺陷累積下去嗎?從常識來說這肯定是錯的。

一層層一次次剝開創痛,卻只是晾在那裡,並未告訴我怎麼辦,往哪裡去。除了沉浸於痛苦難以自拔,並沒有得到一絲療愈。陷入無邊的痛苦,以為自己曾在噩夢中成長,並將永遠徘徊在自己心靈的絕境中。但是回過神來想所經歷的真的有那麼糟糕嗎?自己成為一個一無是處,沒有出路,徹底冷漠的人了嗎?

看清問題,尋求知識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不是為了怨恨和傷害別人,尤其是自己的家人。」

心理學認為一個人只有被愛過才懂得什麼是愛才能好好去愛別人。而世間的愛有太多的條件、限制、缺陷、不完美,因為我們都有一個自我,都會在自我基礎上去愛別人,換話說我們都是凡夫。

而且被愛依賴於給予者太被動。世間的愛需要太多的因緣又變化無常不能長久。還有一條路是獨自經過漫長的歷程也能達到與前者一樣的效果但過程極其痛苦。 一直覺得這是個心理學的悖論,也覺得自己就一直這樣下去了。卻沒想到在不經意間突破了還有第三條路可走。

一位網友寫道「心理學讓人更好地認識自己、告訴你問題所在。不看清問題,怎麼找解決方法呢?然後開始接觸哲學、佛學、道學,有些人算是指出了怎麼解決的路,但是依然有一個問題:就是哲學、佛學、道學也只是指路,不能給你鋪路,更不能代替你走路」。

心理學雖指出了問題但還不透徹,佛法中認為痛苦是因為執著於無明與自我,無明是因為迷惑,沒有正知正見,換句話說就是沒有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就像一面鏡子蒙著灰怎能呈現清晰的影像,像有色鏡片或過濾鏡。

有個地方你去敲門就會有人開門,你去提問就會有人解答,你去祈請就會有人給予,無時無處,不論你在世界的哪個角落,不分膚色種族不論貧富老幼貴賤。在他們眼中眾生平等與自己無二無分別,那是清凈無染污的無我慈悲心。無條件無私的大愛,至真至純。。

當有一天接觸了佛法了解了輪迴、命運、業力,自己對一切就認了,並因此而原諒了他人,最終會發現那個最該責怪的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怨自己沒有福報,有這樣的業力和宿業因緣。

淺說心理學與佛法之異同

1)自我與真我

衝破小我的束縛和局限,恢復圓明清凈,至真至純,至清至潔,本性,柔軟光明安樂清靜,充滿了愛和智慧,這就是人人所具有的佛性,也就是心理學上的真我。

心理學將自我分解為本我(本能需求慾望)、自我(介於二者的平衡)、超我(道德標準下管理約束)

佛法中認為若有真實的自我(獨立的,不依賴於其他而存在,不會變化)存在,執著與它也沒什麼錯。但自我是附著於完全沒有根基的和合現象上,加以重要性,然後拚命保護它,從而導致痛苦和傷害。

換句話說,佛法中認為自我是虛幻的(會變化,依賴於其他事物而存在)。身體、情緒、思維、觀念、行為、意識所有這些東西組合起來,也從來不是真是的你。

2)八識

佛法中有9識,據我了解,現在心理學只到7識,也就是前七識基本是一致的。眼、耳、鼻、舌、觸感官前五識,前五識的基礎上產生的心理活動,意識,第七識是潛意識。佛法中在七識之後還有,八阿賴耶識,九阿摩羅識。

3)情緒

二者對於情緒的產生原理基本一致。心理學上認為任何情感變化都可以從價值變動找到原因,情感表達其實是相認展示自己的價值關係。

委屈,利益正向先關的人對於自己的評價低於實際水平。嫉妒,與他人比較,發現自己在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別人而產生的一種由羞愧、憤怒、怨恨等組成的複雜的情緒。

佛法中認為「情緒都生起於自私,它們都與執著於自我有關」。「當某些特定的因與緣聚合在一起的時候,情緒就會生起。例如當你突然認為某個人在批評你、忽視你,或者剝奪你的利益時。然後,相對應的情緒就會接著生起。」

心理學上認同情緒的存在,認為它有一定的意義,並提倡去感受它體會它。佛法則認為「我們「被情緒鼓動」,就失去了覺知和清明。如果想要根除痛苦,你必須培養覺知,並且學習如何避免被鼓動。」。

如憤怒,心理學認為他是自身防禦機制,如我們受到攻擊和或利益損害會產生憤怒。佛法則提倡忍辱(為了訓練無我)。因為別人的五蘊與你無關,自己的五蘊也與你無關。別人要怎麼對待你那是他的事,你不會因為他怎麼對待你就因此變成什麼樣子。他把你看成一坨屎,你不會真的就因此變成一坨屎,而其實是他的內心是一坨屎。

4)唯心

佛法中的萬法唯心是這樣講的,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這裡說的心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如佛性。而往往被人曲解了。如六祖那句「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和尚的心動」。意思是說和尚的心識(眼識、耳識、意識)若沒有起作用,又怎會知道風動或幡動呢?

若世界上有個地方若發生了地震而我們並不生活在那又何以而知呢,可能是聽人說或者看新聞報紙之類的,總之是自己的五根意識參與才得以知道。像我們內心的事物與影像,若不是自身去感知,它何以會反應在我們心中呢而知道它的存在呢?若有一天我們的身體死亡了,我們的身體對於事物的感知就此關閉了,但事物依然存在於他人的心中。

值遇佛法

那些路標

紅樓夢剛在電視上播時,我那時才幾歲,因為有時老把它說成胡羅夢,家人還有時故意逗我。印象最深的片頭很長的「啊」,還有紅紅的太陽和大石頭。

小時候不一定能看懂,但對我來說喜歡林黛玉從來不需要理由。應該是上研一的那年,陳曉旭出家了曾轟動一時。當時的我理解不了生病了為何不去醫院而要出家,而且她的遺作電視劇,了凡四訓,我當時也理解不了,一個人能否考取功名與他的德行有什麼關係。

09年剛畢業工作,看到一條新聞,北大數學系高材生柳智宇放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選擇出家遁入空門在北京西山龍泉寺出家。我也是學數學的,不是名校也不是高材生,但當時多少會有些感觸。柳智宇的父母是老師,從小參加奧數大賽屢屢獲獎,建模大賽的前一天晚上還在看莊子。不論什麼學科研究到一定境界都會與哲學接軌。

機緣巧合讀到了釋戒嗔的《小和尚的白粥館》系列。這位小和尚曾在天涯紅極一時,也曾因他而引起雙方激烈的辯論,最後他申請關閉論壇的帖子風波才得以平息。開始讀他的文章是因為好奇山裡的小和尚所過的生活是怎樣的,後來被裡面的小故事和平靜的氛圍所吸引。

宗薩欽哲仁波切

佛法的啟蒙老師是宗薩欽哲仁波切。很可惜他來國內時在北大的兩次演講我都沒趕上。接觸到他是因為看過一本職場小說《米婭,快跑》,一本很溫暖的職場小說,裡面更多的是心理和人性。看到它的作者秦與希的專訪中提到了宗薩欽哲仁波切,當時對我來說是個很陌生的名字,因為好奇搜索時看到了他第一次在北大的演講,一看不要緊後面就一發不可收拾。

在我眼中他是一位謙虛、慈悲、智慧、幽默的仁波切。他出生在不丹的宗教世家。

《南方人物周刊》有一篇他的專訪,和他合作過的一個男演員(仁波切拍佛教題材的電影)財旺說「在不丹,每個人家裡一般會掛4幅畫像,一個是佛像,一個是國王,—個是女神,一個就是宗薩仁波切。在不丹,電視里只要在有宗薩仁波切的節目播出,任何時間都是黃金時間,哪怕是午夜兩點大家都會看」。他在採訪中提到喜歡看中國女演員周迅和舒淇拍的電影,還喜歡姜文拍的《太陽照常升起》。他說很欣賞朱鎔基在接受時代雜誌採訪時的回答。

仁波切的弟子沒有人敢問他到了什麼樣的修為,即使問了估計也只能得到很有趣的答案,而他自己向來閉口不言。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他和文殊師利菩薩有什麼聯繫,就是一種感覺說不出為什麼。而且在網上不只有我一個人這麼覺得,但他向來矢口否認。修行,從凡到聖的52個階位。據我猜測,他至少是大乘菩薩的果位。因為阿羅漢果需要入定用般若智,快速入定快速出定。而菩薩階位不用入定便能做到,以及他的慈悲心和智慧。若仁波切知道,肯定會說修行依法不依人,佛教不崇尚個人崇拜。

以為可以追尋他的腳步。後來才看到,不丹的上師完成使命後會往生到蓮花生大師的銅色山凈土。極樂世界是凡夫最容易往生的凈土。其實佛國凈土都是平等的,極樂世界是因有阿彌陀佛大悲願力的加持,凡夫才得以往生。其他凈土需要修為和功德。而我就算拼盡了全力也不知能否夠得上極樂世界的下品下生。累劫勤苦精進也趕不上他的腳步,但是至少在一個方向上。

如果死亡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誦的第一個咒是蓮花生大師的七句祈請文,讀的第一部經是蓮花生大師的《西藏渡亡經》(中陰聞教得度)。生死攸關的事每個人都會關心,那是我們共同的宿命,誰也逃不了。克服對死亡的畏懼,不知道什麼時候以什麼樣的方式,那一刻會到來,這些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但那一刻到來之前我們不能毫無準備。

如果死亡不是結束,不是終點,不是畫上句號,不是解脫,而是一個新的開始,你會因此欣慰還是會感到不安?曾有那麼多人費盡心思尋找長生不老的方法,假如生命沒有期限而永遠活下去,那該是多麼無望而痛苦的一件事。

死亡更像一場旅行。獨自一人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開始陌生的旅途,離開了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事物,突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周圍的一切都失去了參考點,以前所積累的一切經驗都用不上。在旅途上遇到突發事件遇到種種危險該怎麼辦,怎樣去應對。顯然我們在開旅行之前需要一本指南,流行語就是旅遊攻略或**必備。《西藏渡亡經》就是我們那段旅程的指南。生前《西藏渡亡經》讀兩遍以上,在中陰時刻肯定能記住。也可以在那時請別人幫你讀,這就是佛教中超度的意義。

說到這就不得不說說七輪,根輪,腹輪,臍輪,幻海,心輪,喉輪,額輪,頂輪。一般人的能量集中在下三輪,滿足基本的需求。臨終時,水(身體中的液體)地(身體中堅固的東西如骨頭)火(體溫等)風(遊走的氣呼吸等)一層層融入分離,白菩提與紅菩提結合後,神識要從身體中出去,像脫一件衣服或蠶脫繭一樣的痛苦(臨終時幾天內最好不要觸碰搬動對方的身體,也不要哭鬧)。

要選擇從七輪中的一輪出去,能從哪一輪出去要看平時的修為,而且從哪一輪出去會影響到投生於哪一道。有修為的大德都會從上三輪走。神識出去時,身體哪個部位是熱的,其他地方沒有溫度由此判斷從哪一輪出去的,也可藉助有面像好壞講判斷投身於哪一道。

同時腦波要從終點回到起點,在回溯的過程中,此生所有的記憶會如三維立體畫面一樣同時在空中展現而且速度極快。這點在西方寫瀕死的很多書中都會提到。

在這兒班門弄斧了,說的不一定對,感興趣的可以看看《西藏度亡經》,裡面講的很詳細也很清楚。想走的平靜些輕鬆些容易些,需要平時的修為。美國有本書叫1000種死法,曾很想讀一下,後來漸漸給忘了。

所謂的封建迷信

上高中的時候,有一個學期考哲學當時拿了90多分,因此引來議論和關注。當時覺得很不習慣也不喜歡被人關注,覺得令自己很不舒服,而且也沒什麼好議論的。在我看來沒費多大的力氣所以沒什麼好驚訝奇怪的。

就像有人天生擅長繪畫,有人擅長寫作,有人擅長音樂,這種所謂的稟賦或天分是與生俱來的。看過《通靈日記》(也叫看見真相的男孩)的會知道,書中寫到,此生所學的一些東西(那些在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打下烙印的)並不隨著身體的消亡而一起消失,而是會寫進靈識帶到下一世。其實此生所有的記憶也為消失,而是存貯於阿賴耶識中(潛意識後的那一識)。

心理學中的冥想和催眠能使一部人看到自己的前世。這個在布萊恩魏斯四部曲中

《前世今生》、《前世輪迴》中寫有很多案例。順便說一下布萊恩魏斯是美國耶魯大學醫學博士,曾任耶魯大學精神科主治醫師。究竟唯物唯心,是不是封建迷信由諸位自己判斷吧。包括discovery (探索發現)的記錄片中也有很多類似的報道,如胎記是前世的致命傷留下的痕迹。

阿羅漢果位可以看到前五百世,菩薩可以看到更久遠前的,佛陀的法眼可以看到無量劫前的。但世尊在世時呵斥,慎用神通。所以很多佛教徒不敢輕言妄言神通,有的甚至乾脆閉口不談。神通只是修行的附屬品,若沒有慈悲心沒有智慧,毫無意義。猶如頑童拿著槍或原子量反而更危險。

估計一提到前世轉世超感等東西,很多人就會覺得這是封建迷信。當前的科學若能解釋所有的東西就不會有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麥田怪圈等世界未解之謎了。在我看來所謂的封建迷信,是固步自封,不敢接受未知的領域,毫不了解的情況下妄下結論直接否定,這才是真正的封建迷信,核心是對未知不確定性的恐懼和不安。

真正的科學應該是開放的,敢於接受種種挑戰種種未知和一切可能性,沒有這種開放和勇於探索的精神又談什麼科學呢?所謂的唯物也好唯心也罷不過是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一種手段,何必要涇渭分明,甚至對立排斥呢?那些看不見的東西是不是就可以視為不存在,肉眼可見的光波的頻段有限,耳所能聽到的聲波頻段有限,人類自身有太多的局限,若被禁錮在這種局限中去認識世界,坐井觀天一葉障目又該多麼的可悲、可笑啊。

況且唯物研究到一定境界也會與唯心接軌。現代物理學之父愛因斯坦這樣評價佛教「任何宗教如果可以和現代科學共依共存的,那就是佛教。」

香港大學腦神經科學專家蘇國輝教授說「但很多事情科學是無法解釋的,很多重要的問題,佛法可解釋其他宗教所不能解釋的,甚至幫助解決這些問題,這是佛法最吸引我的地方!」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清時先生,不無幽默地說:「科學家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佛學大師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

為什麼而學佛

為什麼而學佛,開始只是為了減輕自己的痛苦和煩惱。至於了生死,脫輪迴,證本心,度有情,那是後來漸漸深入才有的發心和覺悟。

開始接觸時,只是覺得佛理講得很好很有道理但好遙遠,而眼前的生活才是實際的現實的。沒能把佛法和修行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所謂的皈依,皈是依靠接受認同,依是照著去做,練慣用佛的角度體驗生活。佛法不是教人消極、逃避,而是教人放下,放下了才能更好的在這個世間生活,才能真正完完全全的活著。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賈寶玉最討厭這句話,賈寶玉的父親把它掛在書房。賈寶玉最後明白了,做到了也就出家去了。世間的事明白了透徹了,出世間的也就通了。

時間久了,就會覺得眼前這個看似實在的世界其實無比的縹緲。若是有人跟你說,夢裡和醒著二者是等同的一樣的,你開始肯定接受不了,覺得現實是真實的夢裡是虛幻的。其實在某種意義上說,兩者都是變化無常的都是依賴因緣的都是瞬息萬變的,區別在於一個是表意識一個是潛意識。

有人估計會問,學佛能帶來怎樣的利益和好處?我只能說顯而易見的比比皆是,附帶的潛在的無形的利益不可盡數。

可以免除種種痛苦煩惱(因具有正知正念),可以改變命運(不再受業力擺布),可以消業障免災難(斷惡修善不造惡業自然不受惡果),可以衣食無憂獲得種種福報(佛力加持),可以免墮三惡道(佛力加持,地藏經中所寫),可以了生死脫輪迴,其中當然包括生老病死(生死輪迴是因業力的牽引,不再造業或者往生凈土或者證得空性即可了脫),可以所求遂意(這個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做到至少也要幾年或更久)……。

溺水時苦苦掙扎,這時突然伸來一雙手會像救命稻草一樣僅僅抓住,漆黑的夜晚突然的出現一道光緊隨其後唯恐消失。當一天被業力困苦所迫,被業力打擊的束手無策精疲力竭,叫天不應叫地不靈時,讀到下面這樣的一段話怎會叫人不感動。

「願我行菩薩道的時候,若有眾生遭受到種種苦惱恐怖等事,退失了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墮落到沒有光明的大黑暗處,身心不安憂愁孤獨貧窮困苦的時候,沒有可以求救保護的人,沒有依靠也沒有房屋。如果他能夠憶念著我,稱念我的名號,而那個求救的音聲被我天耳所聞,被我天眼所見,如是一切苦難眾生,若我不能為其免除如此種種痛苦煩惱者,終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佛果。

大部分人沒有能力改變業力,而是被業力牽引束縛。當有一天被妄念業力打擊的束手無策精疲力竭時,別忘了藉助佛力。走投無路危險關頭,你相信他能夠念及他,即使有一天身處地獄陷於刀山火海之中,只要你能想到他求助於他,他就會帶你脫離苦海。

傳說中的高富帥

藉此說說有修為的人在世間的形象吧。他們在我眼中是傳說中的高富帥。阿難的女難非常多,原因之一就是長得帥,舉止優雅,出生王族,富有同情心。佛有三十二相阿難有三十相。

世尊面如滿月,清秀圓滿(令人見了歡喜仰慕容易接受正法),身材修長手臂過膝(累劫布施修來的),聲音婉轉動聽(為了傳法說法),夠帥吧?而且很有愛,心中滿滿的大愛(慈悲心),很有智慧(佛具有一切種智,累劫修行斷我執、法執、塵沙惑)。具足一切福報,若按福報應該投生在王室貴族。名副其實的高富帥吧?!印象中台灣佛光山一部10集動畫片《佛陀的一生》裡面的佛陀形象最接近經文中描述的。

佛陀還是聚寶盆(阿彌陀佛,這麼說佛陀不知是不是罪過),親近供養的人能得到種種福報,是眾生的福田。佛陀已經涅槃了(法身存在但凡夫肉眼看不到),而下一尊佛彌勒菩薩出世據說還要56億年(佛經中所用的時間與現在的時間計算方法不一致),那時地球應該已經不存在了(太陽還有50億年的壽命),而那時你我在何方就更不可知了,所以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話說修到這種程度自身具足了一切已經不需要什麼了,受供養是為了眾生得到福報。如普門品中,無盡意菩薩摘下自己勁上的瓔珞供養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不肯受。無盡意菩薩說請愍我等眾生,觀世音菩薩才受瓔珞,受後分作兩份,一份奉釋迦牟尼佛,一份供多寶佛塔。

無盡意菩薩在清凈蓮華目如來時代為羅漢(地藏經中入定幫助光目女的那位羅漢)。無量劫過去了,當時的羅漢在釋迦牟尼佛時代已經是菩薩,當時的光目女是現在的地藏菩薩。無盡意菩薩將是賢劫的十六尊佛(釋迦牟尼佛是賢劫第四尊佛),可見成佛是件很難的事情,要經過無量億劫。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宗薩欽哲的文章對我有一種魔力,心煩時讀會讓自己平靜下來。有一度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會讀而且只讀他的,如在各地的開示,講座和他寫的書。後來才慢慢看南懷瑾,宣化上人,夢參法師,母音老人等講經說法。

仁波切的要求,大禮拜和靜坐是每天必修的功課,靜坐每天至少5分鐘以上。

其實靜坐是為了禪定修止觀做準備,因為目前階段還達不到。

大家都知道凸透鏡聚光的作用,把凸透鏡放在陽光下,地上的紙片時間長了會燃燒。靜坐是一樣的道理,平時身上的能量很散亂妄念紛飛,靜坐下來將所有注意力集中於一點,這時的能量很集中。類似於心理學的冥想,散亂和集中時,大腦分別有α、β兩種不同的腦波發射。

人身體的氣大部分時間在左脈和右脈遊走,很少能入中脈。說俗點有點像武俠中什麼打通任督二脈之類的。但禪定的意義絕不僅僅局限於此,而是為了修止觀定慧雙修。

佛法的智慧—無常

他在書中寫的一段話,我花了好幾年時間才漸漸讀懂。他舉了個例子,大概意思是說有個人把地上的領帶看成了蛇嚇得不輕,另一個人進了房間打開燈告訴他那是領帶不是蛇。這個例子是來說明空性的。當時讀的似懂非懂,後來才明白,他想說的是我們把世間的一切包括痛苦煩惱看成了實的,其實它是依賴於因緣的,是會變化的,是可以改變的,是無常的。

「我們通常只想要無常的一半過程,只要生而不要死,只要得而不要失,真正的解脫來自領受整個循環,而不是緊緊抓住自己喜歡的部分」。

「當我們感到無比的失落,痛苦和絕望時,記住無常,也就不會再有絕望的理由,因為讓你絕望的這個原因,讓你絕望的這個情緒,也都將會改變。」

他在書中說「當你能夠覺察不確定性,當你確信這些不可能保持恆常與不變時,就能生起無畏之心。你會發現,自己真正能準備好面對最壞的狀況,同時又能容許最好的發生。你會變得高貴而莊嚴。這種特質能增強你的能力,不論是在工作、作戰、談和、組織家庭,或是享受愛和情感關係。知道下個轉彎處就有某件事等著你,接受從此刻起有無限的可能存在,你將學會運用遍在的覺性和預見的能力,如同英明的將軍一般,胸有成竹,毫不驚慌。」

「如果沒有盲目的期待,就不會有失望。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無常,不會攀緣執著;如果不攀緣執著,就不會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著。」。

這就是佛法的智慧,但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因為具有正知正見而減少痛苦煩惱獲得無畏與勇氣。我因此而著迷。並藉此,鄭重推薦宗薩欽哲仁波切的《正見》一書,其實它值得反覆研讀咀嚼,網上有在線閱讀。

不可推卸的責任與義務

平時寫感受想法多些,其實不太喜歡寫自己的具體經歷,不想赤裸裸把自己展示在別人面前,特別是熟悉自己的人面前。另一方面又怕一些人不信而傍佛傍法,沒給他帶來利益反而因此造下罪業。

其實佛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在意別人的目光怎樣來看待它,它毫不在乎,而且它的教徒也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從這個層面來說佛教徒撿個金子或發現個寶藏自己沒事偷著樂就好了。但佛教的宗旨是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而不只是自身的解脫和安樂。接引一切有可能導向善果的人,使更多人接受佛法並從中受益是一個佛教徒不可推卸的責任與義務。

心經最後四句秘咒,翻譯過來的意思是「去,去,去到生死的彼岸,與眾生一起去到生死的彼岸」。大悲咒的境界太高,覺得自己一句也做不到。然而如何接引,佛理太深很難入,只能現身說法,從自己的經歷受益體會來說。

一路走來像是早已被安排好了,像《火影》中的鼬對佐助說,我已經更改了路上的指示牌。走什麼樣的路雖是自己選的,但路標的指示足以影響左右你的選擇。

如果這是我的宿命,我會欣然接受,此生能值遇佛法,在遇到它的那一刻生命就已經變的不同了。

如果你看到了這裡,我非常感謝你能在百忙之中有耐心來聽我啰嗦。我不敢奢求看到此文的人能立刻對佛法生起信心,若能對佛法有些許的正視和改觀,它在你心中不再是傳說中的迷信和牛鬼蛇神我就已經十分滿足了(費勁心思的想這萬字該怎麼敲,所有的努力就沒白費)。如若能在諸位心中熏習個種子,等到因緣成熟時它早晚會開花結果。

順便說句題外話,作家那行業真不是容易做的,太費心費力。有點理解遇到盜版抄襲侵權時,為何如此憤怒,裡面融入了作者太多的心血。但佛教中的很多作者是不要版權收入的,為了把佛法發揚光大,為了法布施。

因鄙人才疏學淺,見識淺薄,在文中的一些觀點表述若對您造成了誤導,請見諒。

願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推薦閱讀:

釋迦牟尼之後有沒有人修行成佛?為什麼?如何判定一個人是否修行成佛?
有為法為什麼不如無為法?無為法普通人怎麼做到?
受過三規五戒,違反戒律後會怎樣?
我師父說丨「隨緣」和「攀緣」的不同
「人為什麼要這樣活?」讀胡遷微博有感

TAG:心理學 | 學習 | 心理 | 佛法 | 開始 | 學習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