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美國兩黨制及其對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啟示

淺析美國兩黨制及其對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啟示

高雪松(機關一總支)

一、美國兩黨制的歷史與發展趨勢

(一)美國兩黨制的歷史回顧 當今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輪流執政的格局,不是在美國建國時就已經存在的,而是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演變發展而形成的。輝格黨和托利黨的說法早在醞釀和進行獨立戰爭的時候就有,但這兩個派別沒有黨的綱領、黨章和黨的組織,算不上現代意義的政黨。在圍繞1787年憲法批准的鬥爭中出現了聯邦派和反聯邦派,但也沒有形成正式的政黨,且在新憲法被各州相繼批准後就消失了。

美國有組織的全國性政黨,是在最初幾屆聯邦政府時期,圍繞財政政策和經濟政策的爭論而出現並發展起來的。1789年聯邦政府成立,在華盛頓政府中擔任財政部長的漢密爾頓主張建立國家信貸、建立國家銀行、徵收進口稅以保護美國工業,並要求集中權力於聯邦政府,要求從寬解釋憲法賦予聯邦政府權力。而擔任國務卿的傑斐遜卻反對漢密爾頓的財政政策,並主張各州和地方政府能夠分享到更多的權力,因而從反面要求從寬解釋憲法。其中以漢密爾頓為代表的自稱聯邦派,後改稱聯邦黨,此外還有約翰?亞當斯、約翰?傑等。傑斐遜和麥迪遜另成一黨,原名民主黨,後為避免被誤認為同情法國雅各賓黨,1794年改名為民主共和黨。民主共和黨在1800年大選勝利後保持了較強政治影響,但其政治主張卻逐漸轉向以前聯邦黨的立場。而聯邦黨由於組織鬆散、內部傾軋而一蹶不振,終於瓦解,此後美國歷史上出現了民主共和黨一黨統治的政治局面。

這種民主共和黨一黨統治的政治局面一直維持到19世紀20年代。此時,民主共和黨已無反對黨,但在其執政期間,執政總統常有獨斷專行的事發生。因而其內部開始分化,追隨約翰?昆西?亞當斯的一派被認為是聯邦黨的繼承者,自稱青年共和黨。支持安德魯?傑克遜的一派則仍為民主共和黨。1824年總統選舉中,青年共和黨人約翰?昆西?亞當斯當選。此後,民主共和黨公開分裂,青年共和黨開始稱國民共和黨。以安德魯?傑克遜為代表的一派則在1828年改稱民主黨。並在1840年舉行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正式定名為民主黨。而國民共和黨在1828年和1832年的兩屆總統選舉中失敗,此後便逐漸湮沒無聞。1828年,傑克遜當選為總統。1834年,國民共和黨的一些人和某些反對傑克遜的勢力結成鬆散的聯盟,成立輝格黨,因英國輝格黨長期擁護議會反對王權而命名,並於1840年贏得總統選舉後成為一個全國性的主要政黨。但由於輝格黨是因為反對傑克遜而結成的暫時同盟,其內部並不穩定,總統選舉後其共同利益消失,18世紀50年代便瓦解了。

在輝格黨與民主黨對立期間,西部土地歸屬問題和黑奴問題日益成為政治上的重大問題。民主黨和輝格黨本來就有南、北兩大派別。此時終於因為這些問題而公開分裂。1854年,美國國會接受堪薩斯州和內布拉斯加州加入聯邦,准許兩州居民自行決定該州是蓄奴州還是自由州。南部奴隸主為了在新州強制實行奴隸制,組織武裝匪徒進入這兩個州,導致了1854—1856年的堪薩斯戰爭。在此期間,代表工業資本家利益的北方輝格黨人、主要反映農民渴望獲得土地的要求並主張在新加入聯邦的州禁止奴隸制的自由土壤黨人以及其他廢奴主義組織成員聯合起來,於1854年建立了共和黨。在這個過程中,共和黨在北方各州取代了輝格黨,而北方民主黨人也大都站到共和黨的旗幟下。南部輝格黨人卻轉向民主黨。而民主黨的分裂,促成了1860年共和黨在總統競選中獲勝。林肯當選為總統。這時,主張維護種植園奴隸主利益、鞏固和擴大奴隸制的南方民主黨人製造武裝叛亂,南部十一州相繼宣布脫離聯邦,於1861年4月組成南部聯盟,導致南北戰爭爆發。南北戰爭的結果是先進的北部資本主義工業戰勝了落後的南部奴隸制種植業,奴隸制被廢除。戰爭結束後,南部經過重建,民主黨逐漸恢復了在聯邦政治生活中的作用。1884年格羅佛?克利夫蘭當選為內戰後第一位民主黨人總統,結束了二十多年來共和黨單獨掌握政權的局面。美國兩黨制由近代走向現代,從此開始了共和黨與民主黨輪流執政的歷史。

1880年以來,美國的兩黨政治基本經歷了三個周期。從1884到1932年為第一個周期。這48年間,共和黨居優勢,在十二次選舉中獲勝八次,傳統的保守主義佔了主導地位。中間雖存在一段時間短暫的威爾遜政府的「進步改革」,但隨著一戰的結束,美國的政治鐘擺又擺回保守主義一邊。1932年羅斯福擊敗胡佛,開始了美國兩黨政治的第二個周期。這個周期大約持續到60年代末。由羅斯福「新政」開始的社會改良政策,在進行社會福利、擴大公民權利等社會改革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而共和黨僅依靠艾森豪威爾的個人聲望贏得了兩屆總統職位。1968年,尼克松贏得選舉,開始了美國政治潮流的又一次轉變,美國兩黨制進入了自19世紀80年代以來的第三個周期。尼克松所進行的只是「溫和的」、「斷斷續續」的保守主義改革。到70年代末,整個西方世界普遍轉向保守主義,美國才開始了里根的保守主義「革命」。里根政府在經濟方面確實取得了明顯的成就,維持了連續6年的低通貨膨脹下的低速增長。然而,由於在大量減稅的同時增加軍費開支並緊縮貨幣供應,里根政府不僅未能實現所許諾的預算平衡,反而使預算赤字和聯邦債務猛增。雖然老布希在外交上取得了輝煌成果,但由於拜里根所賜,在1992年還是被民主黨人柯林頓擊敗。柯林頓入主白宮後提出了所謂的「第三條道路」的主張,自由主義抬頭。

(二)美國兩黨制的發展趨勢

通過對美國兩黨制的歷史回顧,我們認為美國的兩黨制在現實的運作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其發展趨勢必將是逐步走向終結。例如,在2000年,小布希和戈爾競選,在佛羅里達州選票統計問題上引發了前所未有的大選爭端。在最高法院裁決下,在全國範圍內贏得選民票最多的民主黨候選人戈爾沒有成為美國總統,當選的共和黨候選人小布希被稱為「由法院判決出來而非選民選出來的總統」。此外,美國的兩大政黨走向空洞化。具體表現為;無黨派選民日益增加;基層組織作用越來越小;分裂投票現象日益嚴重;第三黨或獨立候選人影響力不斷上升,對兩黨制威脅越來越大。政黨凝聚力下降,內部一致性不復存在。

1、從兩黨各自的內部來看

(1)在政黨綱領方面,美國的兩大政黨制定的綱領不過是為了競選而炮製的臨時性文件,不要說對其普通黨員沒有約束力,就是對作為本黨黨員的議員甚至總統都沒有多大約束力。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階級、階層、社會群體、利益集團和個人不是出於作為政黨成員所必須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紀律,而是出於自身的利益和權力慾望而從事政治活動,如果他們還宣稱自己屬於某個政黨的話,該政黨也只不過是他們出於功利目的而藉助的一面旗幟而已。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兩大政黨的政策界限進一步模糊,政治主張和政治立場日益趨同,兩黨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疑。過去兩黨制各自代表的政治觀點和政策截然不同。民主黨長期堅持自由主義政治觀。共和黨則是保守主義的代表。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兩黨的政治主張差別越來越小,人們更多的只能在選舉期間從其本身的黨派色彩而非政治主張來劃分誰是民主黨誰是共和黨。在1994年的國會中期選舉中,民主黨打出「變革」旗幟,而共和黨也提出了「美利堅革命」的競選口號,而在共和黨宣傳攻勢中,共和黨成了改革者,柯林頓卻被指責為「竭力維護過時了的體制」。

(2)在組織方面,美國兩黨內部的組織中只有少數職業黨員真正為本黨服務。其他黨員都是在選舉時的選民登記中統計出來的,選民只是在投票時宣布一下自己是屬於民主黨還是共和黨,而投票時卻並不受黨派的身份限制,一個宣布為民主黨的選民可以投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票,而在國會中期選舉中還可以再投民主黨的票,反之共和黨的黨員也可如此。這樣的跨黨現象不僅在普通選民中時有發生,在總統或國會議員候選人中也屢見不鮮。例如艾森豪威爾在1952年參加總統競選前一直是民主黨人,但在選舉中卻以共和黨人的身份出現併當選為總統。再如前共和黨總統里根,早年就一直是一位共和活動分子和民主黨人,曾支持羅斯福和杜魯門,1950年還積極幫助民主黨眾議員海倫?道格拉斯與尼克松競選參議員的席位,但在50年代加入了支持艾森豪威爾的民主黨候選人的行列,1960年支持尼克松競選總統,1962年把自己的選民登記正式改為共和黨人,1967年成為加利福尼亞州的共和黨州長。

(3)在職能方面,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通過全國代表大會提出本黨總統候選人,通過大選的競選綱領。總統大選結束組建政府後,本來就不太集中統一的執政黨組織,實際上成了以總理、總統為代表的所謂「總統黨」和議會為代表的「議會黨」和「全國委員會」三個部門。對此,1986年底,鄧小平在《旗幟鮮明的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談話中說:「我們講民主,不能照搬資產階級民主,不能搞三權鼎立那一套。我經常批評美國當權者,他們實際上有三個政府。當然,美國資產階級對外用這一手來對付其他國家,但對內自己也打架,造成麻煩,這種辦法我們不能採用。」

2、從兩黨的外部來看

適應工業社會的兩黨制在信息社會其作用已大大下降。美國的兩黨制是複雜的種族、宗教、利益集團多元結構中主流價值理念相對一致的產物,而隨著冷戰時代的結束,美國的科技、社會、政治等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簡單化的兩黨制越來越無法反映多元化的美國政治現實,更不能滿足選民要求更多政治選擇餘地的呼聲。而隨著大眾傳媒的發展和利益集團作用的上升,兩黨制的影響已越來越小。因此它的日漸衰落也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二、中美政黨制度之比較

通過對美國兩黨制的歷史回顧和發展趨勢展望,不難看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與美國兩黨制有著本質區別。這一區別體現在:兩種政黨制度形成的歷史條件及其社會性質和階級性質不同;社會經濟基礎不同;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和最高綱領不同。

(一)中美政黨制度形成的政治基礎之比較

中國近代現代以來歷史已經證明,資產階級的三權分立制度在中國行不通。早在19世紀70年代,中國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一些早期代表人物就開始介紹西方國家的民主制度,主張中國效法西方的三權分立制度。此後從維新變法到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都試圖按照三權分立學說來改造中國,但在中國卻全都破產了。中國政黨政治始於民國。民國肇始,黨禁大開。一時政黨及政治團體林立,各界競相立黨。辛亥革命勝利後,孫中山個人的推誠讓位,獨顯華盛頓之風範,但很難確保繼承人是亞當斯或傑斐遜。那時的軍閥普遍是一些較為典型的新舊思想兼備的人物,其封建意識、皇權思想一直佔主導地位,革新思想只不過是他們通向巔峰的面具,一旦步入權力的塔尖,即撕去面紗,盡顯本來面目,置現代的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則於不顧,恣意踐踏近代民主志士用鮮血換來的共和國。袁世凱是他們中的典型代表。轟轟烈烈的政黨政治在袁世凱的高壓下最終瓦解。其根本原因就是:那時的中國是一個沒有獨立和民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即在外部受帝國主義侵略,沒有民族獨立;在內部受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壓迫,沒有民主可言。因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沒有議會選舉和工人罷工的合法權利,合法的議會道路行不通。

近代中國人民災難深重,反帝反封建的一次次失敗使廣大人民迫切希望有一個新的領導核心來解放中國,而這個新的核心就是無產階級的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歷史發生了轉折。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中國共產黨始終遵從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的原理,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發展。

與美國相比,中國反動統治結構的專制化程度和政治發展任務的艱巨性,是中國黨派合作的基本政治背景。美國的兩黨制的發展有比較寬鬆的政治條件。一是沒有中國這樣的反帝反封建的艱巨政治任務,其任務可由資產階級獨立完成。二是,美國沒有中國這種長時間的封建專制社會的歷史,它的政治結構彈性係數比較大,可以吸收不很偏激的政治反對派。而中國的政治任務是雙重的,但統治階級又不肯讓步,因而把反對派和溫和力量都趕到一條道路上來。另一方面中國又有著錯綜複雜的階級結構,這是多黨現象的物質基礎。中國的社會階級結構異常複雜。傳統社會的階級成分與現代社會裡的階級成分同時並存。中國是人口大國。人口基數大,某一階級或階層,哪怕只佔總人口的一個百分點,也就意味著將擁有數百萬成員,完全可以形成一支頗有威勢的政治勢力。特別是在政治急劇變革的時期,各階級都要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因此中國應實行多階級合作。

從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經驗來看。1923年6月,中共三大決定,加速國共合作統一戰線建立,推動國民革命的發展,由於國共兩黨結成統一戰線,實行在一定綱領上的合作,創立了廣東革命根據地,取得了北伐戰爭的勝利。抗日戰爭時期,中共竭力維護包括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在內的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才使得國民黨一直堅持抗日,中華民族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勝利。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反動派損壞國共合作,悍然發動內戰,使民主黨派認清事實,拋棄中間道路幻想,接受新民主主義,一心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建國後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國共產黨依靠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逐漸成為中國多黨合作的主導力量,這是我國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政治基礎。

(二)中美政黨制度形成的經濟基礎之比較

政黨政治受經濟基礎制約。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至民國初期已有一定規模,但資本主義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還很低,資產階級力量還不足以締造一個由資產階級掌權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民國初期的政黨多半是鬆散的政治聯盟,充其量不過是資產階級的間接代言人。不成熟的經濟註定產生不了成熟的政黨政治。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建立在公有製為主導、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基礎上的。它是為社會主義的鞏固、完善和發展服務的。公有制是各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社會經濟基礎。美國的兩黨制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私有製為基礎的社會之上的。它是維護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制度最好的政黨體制。這種制度反映和體現了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經濟關係以及通過權力分割調整壟斷資本不同利益集團的內部關係。而我國實行的以生產資料公有製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全體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這一經濟基礎決定了中國必須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權,決定了人民的權力是不可分割的。經濟制度決定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又維護其所賴以建立的經濟制度服務,這一原理是改變不了的。

(三)中美政黨制度的理論基礎、最高綱領及其組織紀律之比較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指導思想是一馬克思列寧主義為理論基礎的。它的最高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在具體的行動過程中,又根據不同時期的社會經濟結構、階級結構和由此而決定的革命和建設任務,制定具體的現實綱領、方針、政策和路線,爭取和團結一切可以爭取和團結的階級、階層和其政黨,來實現本階段的革命和建設任務。黨的第十六次代表大會新修訂了黨綱,其中將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改為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更是擴大了黨的階級基礎。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是與時俱進的政黨。而美國政黨的綱領其基礎是唯心主義的西方哲學。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實用主義和自由主義。這些理論看似是合理的,其實卻是很荒謬的。無論怎樣掩飾,它的最終的實質都是唯心主義的。正因為如此美國政黨制定的綱領只是一紙空文,對其黨員、議員甚至總統都沒有約束力。黨的綱領政策和政治信仰只不過是個人權力慾望的工具。

三、美國的兩黨制給我們的啟示

辯證的來看,美國以兩黨製為基礎的政治體制雖然不適合我國的國情,但有很多東西還是值得借鑒和吸收的。在民主和法制方面,拋開其為資產階級服務的本質不談,民主作為一種廣義的文化,具有繼承性和開放性。民主發展同其他一切文化發展一樣,是對前人創造的優秀文化借鑒、批判和吸收。不能否認,經過幾百年時間,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在民主參與、民主監督、權力制衡、政黨與政權分開等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備的制度和完善的運行機制,實現了資產階級民主的法制化。

(一)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在我國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所決定,我們進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首先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這個前提,同時又必須面對以下現實:人口多、底子薄,地區發展不平衡,教育文化落後,生產力不發達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社會主義政治體制還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成熟,民主法制還不夠健全;歷史上缺乏民主法制傳統,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和小生產習慣勢力在社會上還有相當影響;黨內民主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民主監督制約機制尚未健全;文盲半文盲人口較多的情況依然存在,民主主體的文化素質、思想素質、道德觀念、法制觀念、權利意識和參政議政能力等都亟待提高。而民主與法制的發展水平總是受到這些社會因素的制約。就直接選舉而言,我們黨和國家一直是很重視的,並根據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逐步擴大直接選舉的內容和範圍。我國選舉法已把公民直接選舉人民代表的範圍擴大到縣一級。我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對村委會成員進行直接選舉。從國家制度上看,我國目前實行的「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香港和澳門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有著極大的優越性。我們可以說「一國兩制」就是最大的民主。實踐證明,這是符合我國實際的。可以相信,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化進程也會逐步走向完善。

(二)依法治國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需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也需要法制化。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不可偏廢。從美國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政黨及其領袖人物的表率作用,是政黨領導作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建國初期,聯邦黨、民主共和黨在遵守憲法和法律方面都發揮了極好的表率作用。華盛頓、傑斐遜、麥迪遜等人都主動的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傳統的國家元首職務終身制劃清了界限。他們從國家的大局出發,從建設現代民主和現代法制的神聖目標出發,都在政治上的盛年時期放棄了第三屆總統競選。這種作法對美國的法制建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另外,在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在最高法院裁決下共和黨候選人小布希當選為新一屆的美國總統,他雖被稱為「由法院判決出來而非選民選出來的總統」。但從另一個側面我們也可以看到,美國的法制體系是強有力的、完善的。除此之外,美國還有對執政黨健全的司法監督和輿論監督。雖然其政黨之間的監督在主觀上總有互相傾軋直嫌,但在客觀上確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國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中國共產黨開始了轉變領導方式的探索,逐步告別了舊的領導方式,初步確立了法制化的領導方式,從而有力促進了國家的穩定、繁榮和富強。但是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立足於自身實際不斷的探索同時借鑒人類一切值得借鑒的文明成果才能取得成功。

通過對美國的兩黨制和以兩黨製為基礎的美國政治制度的一些分析,我們認為,我國的政治制度具有自身的獨特優勢,因此在中國的政治進程中應該堅持和完善這些制度,而不能照搬美國或西方的「三權分立」制度和多黨制。但是在保持我們的優勢的同時,還應該大膽借鑒作為人類共同文明成果的美國政黨制度的某些形式,促進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進一步發展。

 


推薦閱讀:

部編版:八下歷史第8課《經濟體制改革》
馬懷德解讀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
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程的回顧
秦前紅: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憲法設計 丨 中法評
十五、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改革

TAG:美國 | 政治 | 體制 | 改革 | 體制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