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敬仲完世家
06-17
在桂陵大敗魏軍。 於是齊國勢力在諸侯中最為強大,自稱為王,號令天下。 三十三年,威王殺了他的大夫牟辛。 三十五年,公孫閱又對成侯騶忌說:「您何不讓人拿十斤黃金到街市上去占卜,讓他說『我是田忌的人。 我們三戰三勝,聲威震天下。 想作大事,是吉利還是不吉利?』」等占卜的人卜完走後,就令人逮捕那個占卜先生,當著威王的面驗求卜人的話。 田忌聞訊後,就率領他的部下襲擊攻打臨淄,要抓成侯,沒有獲勝,只好逃走了。 三十六年,威王去世,兒子宣王辟瞗繼位。 齊宣王元年,秦國任用商鞅。 周王室送給秦孝公伯的稱號。 二年,魏國攻伐趙國,趙國與韓國親善,一同反攻魏國。 趙國戰事不利,在南梁交戰。 齊宣王召回田忌恢復他以前的職位。 韓國向齊國求救。 齊宣王召來大臣商議說「:早去救援韓國好還是晚去救援好?」騶忌子說「:還是不去救援好。」田忌說「:不救韓國,那麼韓國被挫敗後將歸於魏國,不如早去救援。」孫子說:「在韓國、魏國的兵力尚未疲敝時去救援韓國,這是我們去代韓國承受魏軍的攻擊,反而要聽從韓國的指揮。 況且魏軍有攻破韓國的意圖,韓國眼看要滅亡,必定東來向齊國求救。 我們趁機可以和韓國結交深厚的感情,又可以在戰役晚期趕上魏軍的疲敝,那就可以獲得重大的利益和尊貴的名聲。」齊宣王說「:很好。」於是暗中告訴韓國的使者說齊國出兵救援而讓他回去。 韓國於是靠著齊國,與魏國交戰,五戰不勝,而向東投靠齊國。 齊國趁機出兵,派田忌、田嬰為將,孫子為軍師,援救韓國、趙國,攻打魏國,在馬陵大敗魏軍,殺死魏軍大將龐涓,俘虜魏太子申。 打這以後三晉各國君王都通過田嬰到博望朝見齊王,結盟而去。 七年,齊宣王與魏王在平阿南邊會晤。 第二年,又在甄城會晤。 魏惠王去世。 再過一年,與魏襄王在徐州會晤,諸侯互相稱王。 十年,楚國包圍齊國徐州。 十一年,與魏國一同攻伐趙國,趙國決開黃河堤岸引水淹灌齊、魏聯軍,齊、魏兩國退兵。 十八年,秦惠王稱王。 齊宣王喜愛文學遊說的士人,聞聲而來的騶衍、淳于髟幾、田駢、接予、慎到、環淵之流七十六人,都賜給府宅,拜為上大夫,不擔任官職而讓他們自由議論。 因此齊國稷下學者又多起來,將近數百上千人。 十九年,齊宣王去世,兒子盡王地繼位。 齊盡王元年,秦國派張儀與諸侯中執掌國政的大臣在砫桑相會。 三年,齊王將田嬰封在薛地。 四年,到秦國娶回史記公主。 七年,與宋國一同攻打魏國,在觀津打敗魏軍。 十二年,齊軍攻打魏國。 楚國包圍了韓國雍氏城,秦軍打敗楚將屈..。 蘇代對楚臣田軫說:「我想拜見先生,陳告一件十全十美的好事,使楚國給先生帶來利益,能成功是福,不成功也是福。 今天我站在門口,聽到有人說魏王告訴韓國韓馮、秦國張儀道:『煮棗將被攻佔,齊軍又不斷進逼,先生來援助我就有望了;不能援助我,我的城池就都要讓齊軍攻佔了。』這只不過是傳說。 但秦國、韓國的軍隊如不東出救魏,十多天時間,魏國就會投靠韓國服從秦國。 秦國聽從張儀的計策,與韓、魏兩國聯手對付齊、楚兩國,這正是先生成功的好機會啊。」田軫說「:怎樣才能使秦國不向東出兵呢?」回答說「:韓馮援救魏國的話,必定不會對韓王說『我是為了魏國』,必是要說『我將要用秦、韓兩國的兵力向東擊退齊、宋兩國的軍隊,我再統領三國的兵力,乘著楚將屈..已被秦軍擊敗的機會,向南奪取楚國的土地,以前的失地必將全部收復。』張儀援救魏國的話,必定不會對秦王說『我是為了魏國』,必定要說『我將要用秦、韓兩國的兵力向東抵拒齊、宋兩國的軍隊,我將統領三國的兵力,乘著屈..被打敗的機會,向南奪取楚國的土地,名義上是保存將亡的國家,實際上是攻伐韓國三川地區而歸,這是稱王天下的事業。』先生讓楚王給韓國土地,讓秦國從中講和,對秦王說:『讓楚國割給韓國土地,然後秦王陳兵三川,韓國的部隊不動用就可以從楚國得到土地。』韓馮調兵向東的事又怎樣對秦王交代呢?必定說:『秦國不用出兵就能得到三川,攻伐楚國、韓國以逼迫魏國,魏國不敢向東和齊國聯合,這就孤立了齊國。』張儀請兵向東的事又作何解釋呢?必定說『:秦國和韓國都想以屯兵相威脅,聲威震播到魏國,魏國不想失去齊國楚國就是為了以它們作靠山。』魏國轉向秦國韓國又爭著侍奉齊國楚國,楚王想要得到魏國而不把土地給韓國,先生讓秦國韓國不出兵就能得到土地,您對這兩國就有大的恩德了。 秦王和韓王被張儀、韓馮所脅迫,向東出兵救魏,使魏國臣服,先生卻穩操勝算貢獻於秦、韓,這將使秦、韓喜愛先生而憎惡張儀的勞師費力了。」十三年,秦惠王去世。 二十三年,齊國與秦國在重丘打敗楚國。 二十四年,秦國派涇陽君到齊國作人質。 二十五年,齊國將涇陽君交還給秦國。 孟嘗君薛文到秦國,將任秦相,後又因故逃走。 二十六年,齊國與韓國魏國共同攻打秦國,到函谷關駐軍。 二十八年,秦國割讓河外土地給韓國求和,三國才罷兵。 二十九年,趙國殺害主父。 齊國幫助趙國滅亡了中山國。 三十六年,齊盡王自稱東帝,秦昭王自稱西帝。 蘇代從燕國來,到齊國,在章華東門謁見齊王。 齊王說「:啊,好啊,先生來了!秦王派魏冉把帝號送給我,先生認為怎麼樣?」回答說「:大王對我的提問太倉促了,我認為患難都是從細微處產生的,希望大王接受帝號但不要馬上稱帝。 秦王稱帝之後,如果天下人都不反對,大王再稱帝,不為遲啊。 再說辭讓爭稱帝名,沒有損害。 秦王稱帝之後,如果天下人反對他,大王就可以不稱帝,以收買天下人心,這是一大資本啊。 況且天下出現兩個帝,大王認為天下人是尊崇齊國呢?還是尊崇秦國呢?」齊王說:「尊崇秦國。」蘇代說:「放棄稱帝,天下人是喜愛齊國呢?還是喜愛秦國呢?」齊王說「:喜愛齊國而憎惡秦國。」蘇代說「:兩國共立盟約,攻伐趙國有利,還是攻伐宋國的暴君有利?」齊王說「:攻伐宋國暴君有利。」蘇代說:「相約稱帝是一樣的,但與秦一起稱帝而天下人卻只尊重秦國而輕視齊國,放棄稱帝則天下人喜愛齊國而憎惡秦國,攻伐趙國又沒有攻伐宋國暴君有利,所以希望大王明智地放棄稱帝以收取天下人心,背棄與秦國的盟約而抗拒秦國,不要爭天下的尊崇,然後大王抓住時機攻佔宋國。 佔有了宋國,衛國的陽地就危險了;佔有了濟水西岸,趙國的東阿就緊急了;佔有了淮河以北,楚國的東部就受到威脅;佔有了陶地、平陸,魏國的大門就不敢打開了。 放棄稱帝而代之以討伐宋國暴君的行動,國家受到看重,名聲被人尊崇,燕國和楚國因而被迫臣服,天下人不敢違抗齊國的號令,這是商湯、周武王當年的義舉啊。 敬重秦國稱帝的虛名,然後使天下人都憎恨它,這就是所謂以卑為尊的方法。 希望大王仔細考慮這件事。」於是齊王去掉帝號又稱王,秦王也放棄了帝號。 三十八年,齊軍攻伐宋國。 秦昭王發怒,說:「我愛護宋國與愛護韓國的新城、衛國的陽晉一樣。 齊國的謀士韓聶與我友善,卻攻打我喜愛的地方,這是為什麼?」蘇代替齊國回答秦王說「:韓聶攻打宋國,這是為了秦王您啊。 齊國強大了,再加上奪取了宋國,楚國和魏國必定害怕,害怕就必定向西臣事秦國,這樣大王不費一兵、不傷一卒,不必費心就使魏國割讓安邑,這就是韓聶為大王所祈求的啊。」秦王說:「我擔心齊人的心意難測。 一時搞合縱,一時搞連橫,這又怎麼解釋呢?」蘇代回答說「:天下各國的心意又能讓齊國知道嗎?齊國攻打宋國,是因為它知道臣事秦國就要用萬乘之國的力量來裝備自己,不向西事奉秦國,宋國就不得安定的。 中原各國老奸巨滑的遊說之士處心積慮想離間齊、秦兩國的交情,駕著車子奔到秦國的人中,沒有一人說齊國的好話,駕著車子奔到齊國的人中,沒有一個說秦國的好話。 為什麼呢?都不希望齊國和秦國聯合啊。 晉國、楚國是多麼明智而齊國、秦國是多麼愚蠢啊!晉、楚聯合就必離間齊、秦,齊、秦聯合也必定離間晉、楚,請大王憑這道理明斷事情。」秦王說「:好。」於是齊國就攻伐宋國,宋王出國逃亡,死在溫城。 齊國向南割取了楚國的淮河北岸土地,向西侵犯三晉,想要吞併周室,自稱天子。 泗水流域諸侯鄒、魯等國的國君都向齊國稱臣,其他諸侯也都恐懼。 三十九年,秦國來攻打齊國,奪取齊國九座連城。 四十年,燕、秦、楚、三晉合謀,派出各自精銳部隊來攻伐齊國,在濟水以西打敗齊軍。 齊王的軍隊瓦解後退。 燕軍大將樂毅於是進入齊國臨淄,全部掠走齊國的珍寶珠玉。 齊盡王出國逃亡,到衛國。 衛國國君讓出王宮給齊王住宿,自己稱臣而侍候齊王。 齊盡王傲慢不遜,衛國人侵襲他。 齊盡王逃走,到鄒、魯,仍有驕傲神態,鄒、魯國君都不收容他,於是逃往莒地。 楚國派氵卓齒領兵援救齊國,因此就作了齊盡王的相。 氵卓齒終於殺死了齊盡王,並與燕國共同瓜分了侵佔的齊國領土和搶來的珍寶玉器。 史記齊盡王被殺害後,他的兒子法章改名換姓在莒城太史敫家作傭人。 太史敫的女兒覺得法章狀貌奇偉,認為絕非平常之人,因而憐憫他,經常偷來衣食給他,而且與他私通。 氵卓齒離開莒城後,莒城人民和齊國逃亡的臣子匯合在一起尋找齊盡王的兒子,想擁立他為君。 法章害怕他們誅殺自己,很久,才敢自己申明「我是盡王的兒子」。 於是莒人共同擁立法章,這就是襄王。 據守莒城而布告齊國各地說「:齊王已經在莒城繼位了。」齊襄王繼位後,立太史家的女兒為王后,這就是君王后。 生了兒子建。 太史敫說:「女兒不因媒人介紹而自己嫁人,不配做我女兒,玷污了我祖宗名聲。」終生不見君王后。 君王后賢德,不因為父親不見她就失去作兒女的禮節。 齊襄王在莒城五年,田單以即墨為基地攻破燕軍,到莒城迎接襄王,回到臨淄。 齊國以前的領土全部收復歸於齊國。 齊王封田單為安平君。 十四年,秦國攻打齊國的剛邑和壽邑。 十九年,齊襄王去世,兒子建繼位。 齊王建繼位六年,秦軍攻打趙國,齊國、楚國援救趙國。 秦王計議說:「齊、楚援救趙國,他們能緊密協作我們就退兵,不然我們就攻打他們。」趙國沒有了糧食,向齊國借糧,齊國不給它。 齊國謀臣周子說:「不如答應借糧以使秦國退兵,不借糧秦軍就不會退,這樣秦國的計謀就能實現而齊、楚的計謀就失敗了。 而且趙國對於齊國楚國來說,猶如屏障,就像嘴唇對於牙齒一樣,嘴唇沒有了牙齒就寒冷。 今天趙國滅亡,明天禍患就輪到齊國和楚國了。 再說救趙的事情,就像捧著漏水的缸去救燒焦了的鍋一樣急切。 救援趙國,是高揚道義,打退秦軍,是顯明聲威。 以道義解救將亡的國家,以聲威打退強大的秦軍,不致力於此種大事而斤斤計較糧食,這樣為國家作打算可就錯了。」齊王不聽從。 秦軍在長平大破趙軍四十多萬,接著又包圍了邯鄲。 十六年(前249),秦國滅掉了周王室。 齊君王后去世。 二十三年,秦國設置了東郡。 二十八年,齊王到秦國朝拜,秦王嬴政在咸陽設酒招待。 三十五年,秦國滅亡韓國。 三十七年,秦國滅亡趙國。 三十八年,燕國派荊軻刺殺秦王,被秦王發覺,殺死了荊軻。 第二年,秦軍攻破燕國,燕王逃到了遼東。 再過一年,秦國滅亡魏國,秦軍駐紮在齊國曆下。 四十二年,秦國滅亡楚國。 第二年,俘虜了趙代王嘉,殺掉了燕王喜。 四十四年(前221),秦軍攻打齊國。 齊王聽從國相後勝的計策,不抵抗,帶著軍隊投降了秦國。 秦軍俘虜了齊王田建,把他遷往共地。 於是滅掉齊國作為秦國的一個郡。 天下全部被秦國兼并,秦王嬴政立號為皇帝。 當初,君王后賢德,與秦國交往十分謹慎,與諸侯交往講求誠信,齊國又處在遠離秦國的東海邊上,秦國日夜攻打三晉、燕、楚,五國在秦國的進攻中忙於自救,因此齊王田建繼位四十多年未經受戰爭。 君王后去世,後勝任齊國相,接受秦國間諜大量的金銀,派許多賓客到秦國,秦國又給予許多金銀,賓客回來都反為秦國充當間諜,勸齊王放棄合縱朝奉秦國,不修治攻擊作戰的軍備,不幫助五國攻打秦國,秦國因而得以消滅五國。 五國已經滅亡,秦軍終於攻進齊國臨淄,人民都不敢進行反抗搏鬥。 齊王田建終於投降,被遷往共地。 所以齊人怨恨齊王田建不早點與諸侯合縱攻秦,聽信奸臣賓客之言以致滅亡了他們的國家,因而編出歌謠說:「是松樹?還是柏樹?使田建遷往共地,還不是賓客招來的禍?」這是痛恨齊王田建不詳察賓客的真正面目啊。 太史公說:孔子到晚年而喜歡讀《易》。 《易》這門學問,深奧悠遠,不是通曉事物的人和非凡才幹的人,誰能對它探幽發賾呢!所以周王室太史為田敬仲完占卦,推算到十世之後;到田完逃奔到齊國,懿仲卜筮的結果也是一樣。 田乞和田常之所以接連殺害齊國兩個國君,專擅齊國政權,未必是形勢漸漸影響所造成的,也好像是遵循著卜筮的預兆啊。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衛康公世家3
※巴黎世家簡介
※吳太伯世家5
※隴西世家(一)
※巴黎世家告訴我們,隱忍只能換來更多的欺辱
TAG: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