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維《終南別業》:一山溪水,漫天煙雲,水窮雲起,自得雲水禪意

《金剛經》曾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樣的禪理奧義,一般人很難參透。初讀這句話,往往徒增「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煩惱。這般雲山霧繞,其實讀唐詩就能「撥開雲霧見天日,守得雲開見月明」。

而唐詩中最富有佛味的,非唐代田園山水詩人王維莫屬,「詩佛」的美譽也當之無愧。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東坡先生的評價自然精闢,倘若再加上「詩中有禪」則更為精準。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這首《終南別業》,就是解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禪意的最佳詩篇。王維人到中年徒生好道之意,一直蹉跎到暮年,才在終南山安定下來,去過那閑雲野鶴的生活。山林的生活充滿了樂趣,興緻來的時候,他就一人悠哉游哉地前往山林深處自娛自樂。

在山間小路上漫步,任由自己完全融入這山水之間的韻味里。有時不知不覺就走到了溪水的盡頭,似乎已無路可走。於是,索性就坐在山間的石頭上,靜靜地看著青天上的縷縷白雲飄來散去,和著山間的溪水潺潺,忘卻一切塵土與喧囂。

偶爾也會在山間邂逅鄉親父老,就會無拘無束地閑聊起來。每每這時,相談甚歡,自然也就會相談已久,總是忘記了回家的時間。等到自己想起來的時候,或許已經日落西山,或許正是月上柳梢頭,就這樣興盡而歸。

如果能明白這首詩歌的意境,就能明白「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正是參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最佳禪機。詩人在這一刻,眼中已經沒有了塵土,耳中也聽不到喧囂,只有一山溪水潺潺,只有漫天白雲飄散。

心裡不再記掛那些人間的悲歡與榮辱,也不刻意尋幽探禪,只是走到了哪裡便隨遇而安、自得其樂。可就是因為這種隨緣的恬淡,無意中卻讓詩人得到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天人合一之心境。

這樣的「勝事空自知」,不是無人與共的孤獨,也不是無人與歸的寂寞,而是佛家講求的「色即是空」。空,是雲水禪心,是物我兩忘,是眼裡只有山水的純凈,是隨心欣賞自然萬物的悠然。這樣的賞心樂事,怎麼會孤獨寂寞。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白雲依靜渚,芳草閉閑門。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這樣的禪意同樣在唐代詩人劉長卿的《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一詩中頓悟。劉長卿尋隱者不遇,也是如王維般自由徜徉于山水野林的空靈之中。

「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這本是古代江南才子唐伯虎的閨怨之詞。其實與王維的「行動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結合起來解讀,這種坐立難安的焦躁何止是相思之時,現代人面對困境的時候莫不如是。

只不過日夜焦慮的「君」,是每個人在塵世各自的煩惱。同樣是看天觀雲一直行走在路上,為何就不能坦然一些,做好自己該做的,剩下就順其自然。「行動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對於現代人來說,看似遙遠,其實只要願意捨棄,就能得到內心的安寧。

水窮雲起,雲水禪心,此身能修得此心此境,此生無憾。

推薦閱讀:

王維三首千古絕詩膾炙人口,最後一首千古有名
王維——吟詩的禪者
詩佛王維 | 一個人的浮世清歡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李白十首山水詩,可以和王維媲美……
王維與陶淵明,似與不似之間

TAG:王維 | 禪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