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去誇張,用史實還原袁崇煥
有人說他是偉大的民族英雄,是百年難得的優良將領,最後卻慘遭凌遲是千古奇冤;有人說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為了功名不惜犧牲軍民,實為大明的叛徒;有人說他是東林黨的餘孽,有人說他是投筆從戎的豪傑……無論如何,袁崇煥這個名字與「爭議」和「傳奇」是分不開了,自明末至今,關於他的話題真是沒有斷過。袁崇煥的故事也在百家之口中百折千轉。
今天看來,多數的票似乎都投給了「民族英雄」的正面形象,因為《明史》是向著他的,無數嘆惋歌頌之辭為其昭雪哀悼。而也有一些觀點堅持說袁崇煥是個叛徒,滿清修的《明史》說服力好像是差了那麼點,條條框框列舉得也很理直氣壯。閱讀不同的觀點時可能會或多或少受些影響。我記得在我初中時候,讀了幾篇類似「哭崇煥」這種的文字,立刻也喚起一絲悲愴矯情的共鳴,還為這個根本弄不清怎麼回事的古人洋洋洒洒了一篇習作,被老師當作範文朗讀。想起來都慚愧,其實那時的我只以為袁崇煥是明朝的一個將領,為大明抗清打了好多勝仗,卻因為遭人陷害竟被千刀萬剮,這昏庸的皇帝啊,可憐的袁大英雄!直到後來開始專學歷史,認真去看史料去思考,才發現,歷史的客觀真相是很曲折的,袁崇煥遠遠不是單純的「叛徒」「英雄」可以概括,借個別例子一言即蔽之的那應該說是文學藝術作品,要叫「歷史」嚴謹性就不足了。
因此,一直以來在百口眾說下的袁崇煥,誇張成分實在太多。那麼真實的袁崇煥究竟是怎樣的呢?我們先盡量撇去誇張虛構的成分,用客觀分析還原這個傳奇。
明軍在廣寧戰役後,算是被努爾哈赤悉數趕進了山海關,我們那有種的天啟直接急哭了,因為此時舉國上下只有滿口空言的言官,沒一個能坐鎮前線的武將。袁崇煥就是在這個時候華麗登場的,時任邵武令(從七品文官)的他果敢地站出來,表示願意赴任遼東以身報國。這對於一籌莫展的天啟來說無異於上主的福音,破格提拔他為兵部職方司主事(秩六品)。剛上任的袁主事為感知遇之恩,馬不停蹄便趕去了山海關實地考察,不久後回來了,考察心得是:「予我兵馬錢糧,我一人足守此!」——這對於朝廷來說簡直是太棒了,朝野上下談遼色變,這小子不管是吹牛還是真有本事,敢說這話就是相當可貴的。因而朝廷立刻提拔他為兵部僉事,給了他一筆銀子送去了關外。
一介書生,小小文官……有多少人是認定了袁大人是有去無回的啊。
但是袁大人是打算自己回來、而且把遼東也帶回來的,他花了很長時間研究遼東的實際。請大家回憶下上次我們的內容,明廷在因為保守山海關還是擴擊關外而爭論。那些比較了解形勢的軍官大都同意留守山海關,當時主事的王在晉就持這個觀點,他主張在距山海關很近的八里鋪修築一道「山海重關」,打個比方,就像我們家裡木頭門外面再加一道防盜門一樣道理。但是他的屬下袁崇煥不太同意,因為袁大人覺得山海關已是險要重地,根本不是什麼「木頭門」,這個防盜門加得相當沒必要,而且關外的廣闊領土就這般拱手相讓,真真是極窩囊的。於是袁大人以此反對意見上書彈劾他的上司王在晉,他說,駐守之地不應該在八里鋪,而是應該在二百里以外的寧遠。結果,袁大人贏了。因為他得到了一個大咖的支持。這個大咖叫孫承宗。
孫承宗是天啟的老師,在朝中地位是很高的,身為東林黨人的他,在魏忠賢橫掃天下的時候竟可以獨善其身沒被扳倒,可見天啟對他的看重。此次孫承宗從內閣出面,調任遼東經略,還得到了天啟御賜的尚方寶劍,他十分欣賞袁崇煥固守寧遠的看法,所以一到遼東就開始著手修築寧遠城。寧遠這個地方地形很特殊,環山環海,易守難攻,這裡築城只要不是豆腐渣工程,防個四五次應該沒什麼問題。事實證明滿清的軍隊就到進了北京城的時候都沒破了這道壁壘(他們是繞過去的)。然而在寧遠城修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孫大人有麻煩了。還是黨爭那攤子破事,因為他是向著東林黨方向的,魏公公自然看他不順眼,但是天啟護著孫老師啊,魏公公也沒什麼辦法,只好拿出一貫的黨爭策略:罵。要說晚明這言官是威力真不小,一波一波閹黨黨員輪番在中央BB孫大人的壞話,而能幫孫老師罵回去的東林同志早就被魏公公鏟得乾淨了,雖然天啟沒具體表示什麼,但是受到多方排擠的孫承宗在此逼迫下,不得不提出了辭呈,告老還鄉。走的時候,他表示很相信袁崇煥,但也有一分馬蹄南去人北望的憂慮,從此這裡就剩下袁大人了。因為新上來的遼東經略是閹黨的高第大人,高大人不會打仗也不同意築守高危的遼東,事實上他也根本不想來遼東,但是迫於中央安排不得不赴任,他剛來就以「關外必不可守」為由,把孫承宗苦心安排好的寧遠以內的據點能拔的拔掉,打包帶走,夾著屁股撤回了山海關。
高第的撤退自然帶動了寧遠的騷亂,寧遠城的駐軍在人心惶惶之際,袁崇煥出現了,並且擲地有聲地向著城內渙散的軍民喊出了他那句著名的宣言:
「我為寧前道也,官此當死此,必不去。乃一人,願獨卧孤城。」
這句話是很振奮人心的,我一定不會離開,哪怕只剩我一個人。不過他不是一個人,寧遠城還有一萬士兵駐守,這裡註定孤獨且危險,不僅因為高經略跑了而且沒有給他留援兵的打算,而且關鍵是,努爾哈赤要來了。那時候東北缺糧,努爾哈赤蠢蠢欲動,幾次出動要來搶大明地盤上的物資,他們知道那傢伙要來了。
講到這裡,這一段事實就列完了,下面我們可以試著分析一下。我個人持有的觀點是,時值此,袁崇煥還真是一個一心想報國守土的有志青年,他固然有著作為書生文官的意氣倔強,但是這倔強不是什麼壞事。對袁崇煥持負面看法的觀點是這樣的——這種想法覺得重修八里鋪退回山海關才是留得青山在的長遠打算,而築寧遠城純屬袁崇煥和孫承宗急著要功名立業而勞民傷財的自私愚蠢,袁崇煥不過是一介書生,目光短淺,而孫承宗則這隻老狐狸知道他修寧遠是扯淡之舉,他告老還鄉不是魏忠賢逼的,是因為努爾哈赤要來了,走為上計。並且後來的寧遠大戰也是袁崇煥為自己掩敗為功的(這是後話之後再說)。
一開始我還有點信了。後來越看越覺得扯,因為這說法甚至沒法自圓其說。我不懂軍事,不太清楚當時那個戰況退山海關好還是駐寧遠好,但是我知道山海關是北京最後的防線,而寧遠袁崇煥修得關寧防線堅守到了大明滅亡的時候。另換言之,以明朝那種寧折不彎的主流態度,是很難接受退到家門口不抵抗的,這種隱忍做法倒是讓我想起滿清在甲午戰爭後把北洋水師都縮回威海衛的慫樣,這對於大明是屈辱的,它選擇了擴駐寧遠才是正常。至於孫承宗和袁崇煥純粹為了個人建功立業,這說法太狹隘了,要知道當時全國也不過二十位總兵,在遼東掛掉的就有四分之三,危險至極,這倆人要就尋思著功名利祿這點胸懷,是不可能到那鬼地方玩兒命的。且不說袁崇煥,單說孫承宗,貴為內閣大臣天子之師,若早已認定寧遠之舉是錯誤而在努爾哈赤來之前跑路,他犯得著遠跑到遼東往那渾水裡再攪一把嗎?閑得去東北觀光?至於袁崇煥,我認為他能說出「官此必死此」的話,就可以推翻了上文那種陰暗的推測了。
說到這裡,我們有理由相信,袁崇煥是抱著一顆保家衛國的心走上遼東這個危險重重的舞台,他把希望寄托在寧遠,他願意用生命守衛這片屬於大明的土地。在天啟名下無數只會噴口水的草包子中,袁崇煥顯得更為可貴,而且更因為他有著超乎尋常的勇氣和決心,有「官此必死此」的精神,這是當時許多人都在說、但只有袁崇煥做到了的,這點我們必須敬佩他。
目前為止,袁崇煥充其量是個勇氣非凡的修城工程師,還不足以稱英雄或叛徒。下一次我們就要迎來他的成就與敗筆了,之後的袁崇煥會出現怎樣的轉折呢?
推薦閱讀:
※蔣介石日記中未被揭露的釣魚島史實
※巴都仁波切:第十六世噶瑪巴的史實
※解析李過日記,探索闖王李自成殉難通城史實真相
※馬忠文:丁未政潮後梁鼎芬參劾奕劻、袁世凱史實考訂
※韓國古裝戰爭片吹過哪些牛? 從歪曲史實到誇大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