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匯·微雜誌 | 『?徽風京韻』郭公達:天人相諧,山水方滋
郭公達,1931年生,安徽蕭縣人。1961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現為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安徽省政協書畫社常務副社長、北京市京徽畫院院長、安徽省黃山畫會會長、安徽省中國畫學會名譽會長。漸江畫院名譽院長、黃賓虹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文化部國韻文華書畫院副院長、中國軍誼詩書畫院副院長、中國五老書畫院藝術總顧問、中國畫學會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南海、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全國政協禮堂都收藏和陳列了他的山水畫作品。
《黃山之晨》124x246cm
《湖光山色》124x247cm
《春風又綠時》34×34cm
諸 家 評 說 郭 公 達
郭公達先生筆下特別沉厚老辣,他的線剛柔虛實運用得特別恰當,所以他的山水在境界上非常深入。不是一般性的追求形式。郭先生的畫,一看就覺得傳統深厚,同時他對生活的體驗很有情感,按照中國傳統理念「師造化,得心源」這一點郭先生做得很到家。他的山水畫里的山,石,樹木,包括雲水,都非常簡練概括,生動,又有生活氣息,又有傳統功力。墨用的也很好,乾濕濃淡的對比關係以及虛實的處理都非常好。
郭公達先生的山水畫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大幹和大濕,濃墨和淡墨,墨和色的對比,這幾個大的關係處理的非常好,很大膽,很厚重,但是又很潤。畫畫特別結實,特別豐潤,但又不失靈動。郭公達先生1961年從浙美畢業後,他在藝術上的探索和修鍊,方向一直很明確,精力一直很集中。看了他的山水,應該說他在藝術上達到了理想的目的和高度。我覺得在當代畫壇或者說從中國畫的傳承到發展,他都有非常典型的意義的。他不愧為當代具有突出成就的山水畫家。
——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立辰
《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
郭公達先生的山水,得益於新安山水的啟示,力求黃山風光之變,筆意虯勁,鬱郁乎有混沌之境界。
——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部副主任 梅墨生
《落日鄉關遠,孤村煙水迷》34×34cm
現在所謂創新的山水,實際上是流行音樂。郭公達兄山水應該是交響樂,他追尋的是傳統,但也有自己的筆墨,有新意但不刻意標新。他的大畫很豐富但不堆砌,他的小畫空靈但不空洞。說真的像他這樣吃透了傳統又不拘泥於傳統的山水畫家,當今畫壇並不多見。
——西安中國畫院副院長江文湛
《高原秋》34×34cm
郭公達的畫一是有民族特色,一看而知是中國的繪畫,而不是摹仿嫁接外國的;二是有時代特色,不是陳腐的,不是抄襲古人的,也不是重複明清的「四王」、「四僧」的,而有很強的現代感,他的畫固然也研究了石濤、石溪、黃賓虹並有所借鑒,也吸收了一些李可染的畫法,但都融化為自己的了。宋代李公麟作畫「乃集眾所善,以為己有,更自立意,專為一家。」郭公達的畫也是如此,故有個人鮮明的特色。
——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教授 陳傳席
《微雨濕黃昏》
郭公達的山水畫作品立意清新,筆墨深厚,煙雲流泉飄然欲出,所作小品尤為精到,尺幅之間騰挪跌宕,疏密得體,簡約有神。
——原上海書畫院院長 呂蒙
《暮雨瀟瀟》34×34cm
郭公達作品的風格有如燕趙壯士,雄渾蒼勁,但有些作品又有江南騷人之秀雅清逸。他的作品很有博大沉雄的大家氣度。
——安徽省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郭因
《天山果子溝》34×34cm
郭公達的山水畫就題材而言有兩方面的擷取:一種是描繪江南的貢獻;一種是直攝黃山的現實。他描繪江南的作品保留了寫生式的氣息,在立意布局上殫精竭慮,他根據江南空氣濕潤,山石大都有多泥帶草的特點,重墨色而簡約線條,取之潤澤,求之霧氣,江岸堤壩施以重墨、潑墨甚至積墨,而岸邊的樹木竭於干筆,江面不著一墨一筆,白帆簡筆概括,使江南的麗景概括典型化。他直面黃山的作品是群峰拱峙,危崖競秀。那雲海蜷繞,煙霧渺渺,蒼松霧柏直插天際,神韻天成,組成了蔚為壯觀的景緻,也顯示出他不倦的創作激情。
——美術評論家 汪為勝
《高山流水》69×137cm
綜觀郭公達先生的大量水墨山水畫,其畫面透出的氣質與氣韻均給人以樸厚而靈動的心理體驗。自然山水的形與勢、意與境通過畫家的美學和人格修養得以理想化的營構和升華,給人顯現出仁厚、堅毅、空靈、放達而又俊美的視覺意象。顯然,郭公達先生堅實的筆墨功失和傳統文化的積澱,以及6 0餘年來繪畫及人生的歷練都為他當今的藝術成就奠定了基礎。
在郭老的畫中不僅能夠使人感悟到中國傳統山水畫的藝術精神及雋永的人文意蘊,更能看到畫家持之以恆地對自然神韻的親歷的觀察和探究,看到屬於他自己的藝術理想和人格意志。因此他的繪畫是屬於東方藝術傳統鏈條上的環節,也屬於畫家自身藝術探索與心路歷程的結晶,並具有鮮明的現代審美意識。我以為,要真正讀懂一個畫家的藝術是很難的事,猶如你難以完全走進另一個人的生活和心境,但是,我卻相信通過藝術之緯,我們可以更加彼此貼近並藉以分享人生中值得追慕和崇仰的真、善、美的偉大境界。我們在前輩郭公達先生的藝術中正可以領略到這種超越了凡俗境界及一己格局的藝術情境——山魂水魄的生命禮讚。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翁劍青
《深山幽居》69×137cm
郭公達的山水畫從形態上看,有兩大突出特點,其一是筆墨松秀、靈動、渾厚、蒼潤,如行雲流水,既有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又不乏時代氣息和視覺張力的動態美感;其二是圖式朴茂深邃,情景交融,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充滿了「天人相諧,山水方滋」的詩化意境。
——美術評論家 曹玉林
《峽谷秋》 68×136cm
他深知筆墨的意義和價值。用筆追求老拙沉厚,重骨法。「生死剛正謂之骨」,郭公達先生用筆剛正暢達,有時柔中見剛,很得黃賓虹老人用筆「秘訣」。黃賓虹提出「平、圓、留、重、變」五字訣,是體現中國畫審美規律的總結。平、圓、留、重加在一起就是「金剛杵」的用筆效果。刀和槍傷人都有銳器留下的創口,而金剛杵作兵器,皮膚無損,骨折臟器碎裂。王蒙就追求這個效果。王原祁誇讚他是「叔明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這個能扛鼎的金剛杵筆法便是中國畫用筆的最高境界。郭先生是深得其間三昧的。
——中國美術出版總社總編輯 程大利
《黃山朝暉》68×136cm
《青城天下》45×68cm
推薦閱讀:
※當領袖必須要玩狠心權術?坦誠真誠真的不行嗎?
※李光耀:西式教育下華人精英
※用這9招,蝸居也能有明星衣帽間 | 精英消費指南 | 果庫
※小米品牌能否完成屌絲逆襲,成功佔領高端市場?
※我的「得到」專欄:《萬維鋼·精英日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