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圈之理論與實務(轉載)
吳敏而
文學圈的定義
文學圈是一個協同探究和閱讀的團體。它的過程是在每個人選擇讀物之後,先獨立閱讀,再分享個人對文本的回應,然後共同決定探究的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這個定義有幾個重點:
1. 第一是「協同」,即是同儕的平等討論。教師身分特殊,不宜加入討論,只是協助學生學會文學圈的經營而已。
2. 第二是「探究」,所謂探究就是允許甚至鼓勵多元的思維方向,對表面的初步想法保留質疑態度。
3. 另一個是「選擇」。文學圈所用的讀物和討論議題應由學生自己選擇,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學生並非為了固定要被考核的知識而閱讀,而是為了練習閱讀理解和思索而閱讀,因此,應讓學生多點自主。
文學圈的沿革
大約是1982年,美國一位五年級教師Karen Smith的同事離職時留了一箱子書給她,箱子裡有些書是相同的,有些只有單本,多數都是青少年小說。Karen Smith將它擺在一旁忘了,卻被學生發現,自動選書閱讀,並且自發的成立小組討論所讀的故事內容。當時,Karen Smith正在修碩士課程,覺得很有趣,於是告訴她的教授Kathy Short。Kathy Short到教室觀察記錄這個現象,又請她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來參觀。1986年Kathy Short 的博士論文,替這個現象取名叫Literature Circles,隨後,她所出版的書都介紹文學圈在語文教學的應用。
由此可見,文學圈是一個讓學生樂於閱讀的方法。跟朋友聊天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聊天的話題,當然是朋友間共同感興趣的,不是教師所設定的。跟朋友一起看電影或是同看一本小說之後,大家可能說說主角個性,演員長相,逗趣的對白,劇情的迂迴轉折等等。看到特別精彩的書或電影,也會跟沒看過的人說說它的重點,以及個人的評價和推薦。朋友間有了這樣愉快的互動,以後自然就會多多相約看電影、看書了,這就是文學圈的自發性。
再繼續談文學圈的發展。1994年,Harvey Daniels出版一本介紹文學圈的書,他加入任務單,幫助學生做討論前的準備,使得文學圈在教學應用上更具結構,但也同時失去了學生的自由度和自發性。這本書出版之後,文學圈就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演變和擴展,增加了應用範圍和形式。到了今天,已經沒有一種正宗的運作方式,發展成為一種很有彈性的讀書會。
文學圈的相關理論
由以上發展史可知,文學圈並不是從思想家的理論推論出來的。不過,它的成功以及它受到歡迎,跟許多理論都有相關,以下介紹四個相關較密切的理論。
一、 Rosenblatt(1938)的《Literature as Exploration》這本書裡面,有兩個很有影響力的想法。第一個想法是「讀者回應論」(Reader Response Theory)。Rosenblatt 認為文學的詮釋沒有絕對的對或錯,而且每個讀者由於背景和其他特質,對文本的解讀應有不同,所以她不同意教授文學的時候,過於強調文學家或思想家的詮釋。她鼓吹教授文學時讓學生帶入個人的意義,做合理的解讀。文學圈的重要特色,就是開放文學解讀給學生,教師不導讀,而要注意學生推論是否有充分的言論支持。
Rosenblatt的第二個想法叫「交易互動論」(Transactional Theory)。讀者從文本獲得新的意義,閱讀時也把個人的意義帶進文本理解,所以閱讀是個人和文本的交易互動。Rosenblatt鼓勵她的學生閱讀文學時做自由的回應,她認為教師的作用是要協助學生從個人回應發展出更深廣的分析和反思。因此,教師要啟發學生的閱讀策略,而不是把專家的想法傳授給學生。
依照Rosenblatt的理論,學生進行文學圈的討論時,教師需注意學生討論的深度,聽聽學生是否從文本中提出支持自己回應的證據,在文學圈結束之後,協助學生增強討論時的弱點。
二、 Vygotsky的時代和理念跟Rosenblatt的差不多,只是Vygotsky的書《Mind in Society》在1978年才由俄文翻譯成英文。Vygotsky的理論是「社會互動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vist Theory),他認為同儕互動是兒童內化過程的開始,所以教師除了配合學生的發展區進行教學外,還必須讓學生與學生之間有互相協助練習的機會,他說:
兒童文化發展的每種功能進行兩次:第一次是社會化過程,之後才是個人的發展。
Vygotskky的意思是:教師教了一項操作或思想,並不是馬上進入學生的思考系統或有能力去運作,學生可能「知道」這個知識,但是不能發揮作用,它必須透過同儕的互助和影響,反覆使用之後,才能內化成為精熟的自動化能力。
在文學圈裡,同儕的看法、意見和反思,與讀者的回應產生共鳴和激盪,正是Vygotsky推薦的社會化學習情境。
三、 Johnson and Johnson的「協同學習」理論,跟一般的「合作學習」理論有所不同。有些合作學習只是分工,把該做的、該學的,由個人獲得之後再跟小組分享、合併,但是協同學習重視探索和小組成員的想法,他們以學生的想法為核心,所以個人想法比探索的結果重要,也比表達的技能重要,更比共同完成的作品重要;小組互動當中,他們強調彼此的默契、尊重以及和諧運作。文學圈裡,所強調和重視的也相同。
四、 全語言的理念
對於閱讀,全語言認為它是一個猜測、推理、尋求意義和建構意義的過程,文學圈的討論協助學生感受到自己猜測和推理的歷程,把它做得更徹底。在討論當中,希望每名學生都在尋求意義和建構意義。
語文學習方面,全語言重視學習內容的真實性和生活性;文學圈是個生活上終身可以進行的讀書會,不局限在學校和教室的範圍,富含生活性和真實性。
學習評估方面,全語言推動學生觀察(kidwatching),所以當學生進行文學圈討論的時候,假使教師在旁分析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探究情形,從而了解學生想法和能力,也就是使用全語言的教學精神了。
當然,文學圈對於學生思想的尊重與文化的配合,以及學生主控自己的學習,也都是全語言運動所在推動的。
文學圈的經營
接下來介紹文學圈的基本運作。首先要說明,由教師介入的文學圈,有別於學生自發性的讀書會,在正式形成文學圈之前,應有一段準備時間,需要學生養成一些閱讀習慣和策略;把文學圈納入語文教學,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應逐漸帶進平常的教學中。
一、形成文學圈的準備
1. 學生先習慣獨立選書,大量閱讀。教師只需要求學生在筆記簿中寫出簡單的回應,不限長短,不求完整,也不必交給老師批閱。教師如果不信任學生會寫筆記,也可以在課堂上闢出五分鐘給學生寫,讓學生領悟到:不必花很多時間寫,老師是真的不看。
2. 學生需練習協同探究型的討論。協同探究的討論,可以先讓每人閱讀或說一說自己的回應,再由小組挑一個相關的話題來談,逐步練習追問、接說、回應、舉例、延伸等各種討論模式。
在此介紹兩個有效的方法:第一個是全班的示範。教師請幾名學生做示範小組。這個小組討論時,提醒他們面對小組成員說話,而不是面對老師或是觀摩示範的同學。討論大概五至十分鐘後,教師分析學生討論的情形。
第二個方法是拿討論的記錄分析給學生聽,可以用學生的,也可以用其他真實或虛構的討論稿。假使用其他的真實或虛構的討論稿。之後,把這個示範錄音下來,轉成逐字稿,再跟全班做焦點的分析,效果會更好。分析時,幫助學生找出「接說」、「回應」、「離題」等等的例子。
3. 教師本人也要準備,尤其是要形成個人大量閱讀的習慣,最理想是以身作則,跟學生去一起閱讀。此外,教師須練習停嘴,多聽少說,非必要不加入學生的討論,練習觀察,跟學生一樣,寫一些回應和反思。
二、讀物的準備
我建議每個教學單元準備一批圖書,配合單元的主題挑選內容相符的群書。教學單元可以是任何學習領域,不限於語文或文學。圖書的文類應盡量多元,例如書本包含小說、散文、詩歌等,散文包含說明文、記敘文、書信等等,也別忘了各種雜誌、廣告、小冊子和繪本。繪本一直到上中學都可以用,因為閱讀的程度也必須多元,有些學生看得快,有些看得慢,但是很深入;有些學生怕看字多的,有些學生認為繪本太幼稚了。因此,各適其所,教師不必控制內容和程度,只要種類多一點就好了。
此外,圖書的數量要比學生數多,三十人的班級以四十至五十本為理想,五十本當中,大概有十本不同的文本;書的數量和重複文本的多寡,會影響到選擇的自由度和學生挑書的方法。
圖書以原裝出版效果最好,必要時,散文和詩歌是可以用影印的。
三、學生挑書的方法
選書之前,學生需要瀏覽的時間,低中年級不必給太多時間,大概十分鐘,把每本稍微翻一翻就可以了;高年級大概需要多一點時間,展示幾天也無妨。 教師替群書做介紹,對低年級尤其有幫助,低年級學生不會因為教師朗讀過或是已經看過一本書就不願意再次閱讀,所以介紹的好方法是朗讀每本書的一部分給學生聽,來吸引他們的好奇。
教師應張貼書單和書本總數,讓學生自行登記或向教師登記所想閱讀的書,學生看了一小部分之後,若看不下去,可以換一本書,但是開始討論之後,就不能換了。偶爾教師可以指定全班看同一本書(但是數量要足夠人手一本),也可以指定群書中的哪一本是全班都要看的。不過,無論如何變化,教師還是要尊重學生的選擇。
四、閱讀的方式
閱讀以默讀為主,讓學生有機會練習不要逐字讀,並且以一段和一章的意思為重點。朗讀重點放在認字和發音,不是探究式的閱讀,所以多採用默讀。不過,低年級的學生仍可能需要朗讀練習,逐漸建立流暢度,使認字較自動化,因此,低年級學生可以選擇兩、三人共讀。所謂共讀,即輪流朗讀,每人讀一小段或一頁,再輪到下一個小朋友。
教師想把低年級的文學圈重點放在討論小組互動時,教師可以先朗讀給低年級學生聽,再讓他們自己默讀,默讀時,邊看文字邊思考一個問題,例如:你覺得狐狸很聰明還是很笨?你的理由從故事的哪裡可以看得出來?
鼓勵學生一邊閱讀一邊寫回應。回應跟一般筆記不同,回應不是幫助記憶的小抄,回應是閱讀內容激發出來的感情、回憶、聯想、組織、意見、批判等等;平常跟學生練習使用故事網、概念圖、樹狀圖、日誌等方式把想法呈現出來,都是閱讀回應的一種。
學生的筆記,只供討論用,教師不必查閱或批改,但是鼓勵學生互相分享。有些學生喜歡把筆記寫在小紙條或廢紙上,用完就丟。也有些學生很珍惜自己的每一個想法,喜歡寫在漂亮的小本子裡,教師可以讓他們自由選擇筆記的處理方式。等到學生發現筆記很好用,除了幫助短期的記憶,還有回頭參閱和回憶的價值,那時候,他們就會開始把筆記寫在固定本子了。
五、討論的過程
討論是文學圈的關鍵活動。原則上,討論的議題應由學生自行決定,但是,很多教師不放心,或是希望學生能夠均衡的談論各種文學要素,所以就會發任務單給學生。假使由教師提供任務單,應該是多樣的任務,並且數目要超過小組的人數,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挑選任務。
為什麼要有不同的任務?原因很多,其中有一個原因是不要讓學生有機會立即做比較、找答案,有了答案就停止思考。假使每個學生的任務不同,旁人較會聆聽、提問、思索、質疑,進而引發討論;另一個原因是增加話題,任務分享了之後,學生較容易挑出小組要深入討論的議題。
前述小組成員讀相同的書,每人的任務單不同,但是也可以讓每個學生看不同的書,思考相同的問題。老師提出議題給小組,最好是會引起不同意見的,也最好有幾個議題給小組共同挑選。為什麼要不同的書籍呢?其中一個原因是讓學生從多幾個角度來探索相同的議題。另一個原因是要讓學生把自己看了書稍作介紹,誘使同學看書。當然,教室需要有更多不同的書給學生挑選。
無論是教師指定議題或是學生自訂議題,教師都不主導討論,這是文學圈的特色之一。其實文學圈的討論也不一定是典型的討論,有時候偏向分享日誌或筆記,有時候偏向覆述故事大意,只要學生是在研究文本或是相關議題,教師都能接受;逐漸的,學生就會開始提出理由、互相補充,做延伸的推論,形成較典型的討論。
教師不主導討論,但會參加討論,或是旁聽其中幾個小組,必要時替學生做一些澄清或提供進一步探究的方向。不過,教師參加討論時,必須盡量少發言,多聆聽,卸下引導的角色。
文學圈的討論小組跟Johnson & Johnson 提倡的協同學習小組也有點不同,因為文學圈沒有分配角色。總而言之,文學圈的小組結構和討論結構都不強,較接近聊天,所以也有人稱它為book talk或聊書。
六、運作時間和進度
視學生所看書的長度,以及教師希望學生探索的深入程度,一個文學圈的循環可能密集的在半天內完成,也可能斷斷續續的延長一個月。教師不必在意每個學生都有相同的進度;要求學生等待慢的學生或是追上教師指定的進度,都會浪費某些學生的時間,倒不如順其自然。重要的是:不要忽略給每個學生閱讀及發言的時間和機會。
建議每個文學圈的步驟大部分都盡可能在上課時間進行,包括閱讀的時間和寫筆記和反思的時間,如此也讓教師有機會觀察學生運作的過程。部分的閱讀和書寫可以回家補充完成。
此外,以上運作的歷程當中,假如教師注意到大部分學生欠缺文學圈運作時所需要的態度和技巧,可以穿插一些「迷你課」,例如,「如何問個好問題」,「如何讓少說話的人有說話的機會」,「如何做兩個意見的比較」……等等。一般的迷你課只需用十至二十分鐘點出問題和解決方法,或是做一些檢討和提示。
七、全班分享
文學圈運作過程當中的任何時段,都可以做分享,因為全班分享是過程的一部份。為了分享,學生會進一步的去深入探索,所以值得鼓勵。可是,小組全班的分享,是偶然的,不是必然的,而且不必每組都要分享,因為這些報告不是成果發表,也不是讓教師做總結和評估的主要管道,學生的分享,可以視為下一步探究的開始。
八、教師的角色
開始嘗試文學圈時,教師往往會過度的認真,未能擺脫一些根深蒂固的教學行為,因而破壞文學圈自由學習的重點,以下是一些教師不必要做的事:
1. 不要引導小組討論。有些教學方法需要教師介入,但是文學圈的基本原則是放手給學生探索,以養成終身所用的探究模式,所以,教師需要適當的放手。
2. 不要批改、查閱學生筆記或日誌。
3. 不要求「正確」的詮釋。
4. 不要指定討論的問題。最理想的是連開放性的問題也不要指定,需指定的是學生從自己的問題中挑選一個來討論。
5. 不要求每人每次都發言。
6. 不要求每人每次都有書面資料。
不過,教師也不是閒在一旁,可做的事很多,例如:
1. 聆聽和記錄學生的話語,多考慮自己會如何回應,以及不同的回應的效果。
2. 等待,再多點等待,計算自己等待的次數和時間。教師常急著給解釋或解圍的方法,或是衝動的去回應。文學圈是一個讓教師有三思而後行的機會。
3. 多寫筆記,蒐集學生對各議題的有趣想法,不但能多瞭解學生的發展和思維,更能充實自己思想庫,以及給家長報告的素材。
4. 提醒學生多問、多聽、多求澄清、多回應和延伸。
5. 提醒自己少插嘴,多允許學生選擇發言不發言、要寫筆記還是不寫。
總結
綜觀台灣目前的閱讀教學,正在推動讀書會,性質上少見趨向文學圈的方式進行,多半配合國語課本中的單元選材,在結構上較不具美國的彈性,且教師的主導性過強,學生的自主性較低。願意試用文學圈型態讀書會的教師,各有動機和目的,我猜想,教師主要的目的,是要教學生終身閱讀的方法。以往採用閱讀測驗來衡量學生有沒有讀到教師希望他獲得的內容,其間,算不上教閱讀,因為理解力強的學生,只得到讚賞和鼓勵,對於自身的理解力,並沒有提升;而理解力弱的,是得到更多的測驗來勾引他們閱讀,希望他們自己抓到訣竅。
文學圈的閱讀、討論和探索,可能沒有直接教學生閱讀,但是最低限度讓學生學會自行評估個人的理解,跟同儕愉快的分享自己的收穫。觀察顯示他們的收穫包括了建立書與個人的關係、形成團體探索的習慣、養成使用筆記作為思考的工具、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發展自信與自主學習的樂趣。
條條道路通羅馬,種種途徑教語文,引進文學圈的理論和實務,希望能對老師教學有所助益,他山之石僅供參考,如何融入運用於教學之中,可得辛苦現場老師了。
※本文改寫自民國94年12月朗智思維科技有限公司出版之《文學圈之理論與實務》頁8-22
推薦閱讀:
※2013年思想理論領域的熱點問題
※八字命理論「福氣」的種類
※劉昌思:新時代新男女新思想新理論
※「子午流注針法」之理論謬誤
※日本侵華思想理論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