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中國霧起霾濃之時,我都會想到北京城裡這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四川日報近日發布了下面的照片,成都的霧霾竟然消滅了太陽,把它變成了月亮。白夜行,人真的就像是在白夜裡行走。
2017年1月3號霧霾再度來襲,中度污染,重度污染...霧霾灼心,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
而我每當看到中國霧起濃霾之時,總是內心會情不自禁地想到他。
60多年前,有人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對他說:" 希望將來從這裡望過去,要看到處處都是煙囪。" 他大吃一驚,他認為北京是古代文化建築集中的城市,不應該發展工業。最好像華盛頓那樣,成為政治文化中心。
60多年前,他提出了著名的「梁陳方案」,主張「從整體上對老北京進行保護」。然而方案沒有被採納。
60多年後,他半個多世紀前所說的話,正在一一兌現……
他是誰?
他是聞名世界的,
中國建築歷史學家和建築教育家,
他是戊戌變法領袖梁啟超的長子,
是民國才女林徽因的丈夫,
他曾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等作品的設計,
他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
是新中國首都城市規劃工作的推動者,
建國以來幾項重大設計方案的主持者。
他,就是梁思成。
梁思成生於1901年4月20日,
因他的父親梁啟超,
當時為躲避清政府迫害而在日本流亡。
所以梁思成是在日本東京出生。
童年時代的他,
在日本的華僑學校上學,
在父親的影響和督促下,
自幼就攻讀《左傳》、《史記》等古籍,
使他對中國古文化有良好的基礎。
當時中國屢受外國欺凌,這種環境下,
培養了他濃厚的愛國主義和民族意識。
梁啟超曾經送給他一副對聯: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這是他的父親希望他能,
做人清清白白,
做事勇往直前。
11歲時,他從日本回到北京,
14歲進了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
這是一所留學美國的預備學校。
他是學校里的風雲人物,
不但學業優秀,而且興趣廣泛。
他愛好美術和音樂,
經常為校刊畫插圖,被聘為美術編輯,
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畫鋼筆畫,
他參加學校的合唱隊、軍樂隊,
他還愛好體育,是個足球健將。
他非常關心政治和中國的未來,
是個激情滿滿的熱血青年。
1924年,
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期間,
他刻苦好學,常到圖書館裡,
把著名的古建築一個個默畫下來。
1928年, 在回國前,
他跑遍歐洲參觀了,
希臘、義大利、法國等地的著名古建築。
親眼看到國外的古建築所受到的妥善保護,
他開始深思,對比中國,
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的中華民族,
大批千年的古建築卻危立在風雨飄搖中,
得不到妥善的保護,
而且少有學者研究。
中國人想學習自己祖先的文化遺產,
還要依靠國外編著的書刊,
這是多麼地令人心痛啊!
他下定決心:
中國人一定要研究自己的建築,
中國人一定要寫出自己的建築史。
抱著壯志與理想回國後,
他先到了東北大學任教,
在那裡創立了,
中國現代教育史上第一個建築學系。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
他舉家遷到北平,
參加中國營造學社,
擔任法式部主任一職。
這是專門從事,
對中國古代建築研究的學術機構。
他明確提出:
「近代學者治學之道,首重證據,
以實物為理論之後盾,
俗諺所謂『百聞不如一見』,適合科學方法。」
他堅持研究古建築,
要進行實地的調查和測繪。
當時中國百姓生活困苦,
他外出調查要經受不少困難。
1932年,他去河北寶坻縣,
途中必須要下車,
背著幾十斤重的儀器過河。
下車後還要換乘騾車才能到縣城,
再步行幾十里才能到達山中寺廟。
白天和和尚一起吃素齋,
到了晚上和蚊子、虱子為伍,
只能把報紙壓在薄被上禦寒。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
他對測繪工作的要求卻一絲不苟。
建築從正面到側面,
從內到外都要攝影記錄;
所有碑文、史料都要抄錄無誤。
有一次,他把年輕的助手叫到房中,
拿出幾本當時最高水平的國外建築書刊,
指著上面的圖對他說:
「這就是現在的世界水平,
我們的圖就要達到這個水平,
你畫的圖也要達到這個水平」。
工作的同時,
還要時刻擔心時局的變化,
他要趕在日寇入侵前撤離。
為了搶時間,
他每天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
1934年,在調查應縣木塔時,
為了攝取塔頂照片,
他登上60多米高的塔頂,
兩腳懸空地攀登塔剎,去丈量尺寸;
又退到塔頂邊緣去拍攝塔剎的全景,
才終於得到了寶貴的資料。
這些古老的建築,述說著歷史的故事,
在梁思成的眼裡,
這些建築美的存在,
都能引起特異的感覺,
使他能感到一種『建築意』的愉快......」
說到梁思成,就不能不提林徽因。
林徽因是民國才女里名氣最大的,
是世間少有的女子,
她聰慧可人,機思巧辯,
腹有詩書氣自華。
是大寫的白富美,
真正的女神!
近代最具影響力的大詩人徐志摩,
對她痴迷無比,念念不忘。
20世紀中國最有成就的
哲學家,邏輯學家,傑出的教育家金岳霖,
為她終身不娶,
到死也是孑然一身。
就是這個讓世上無數男人瘋狂的,
大才女林徽因,
卻最終選擇嫁給了了梁思成。
他和林徽因在長輩的安排下相識,
青梅竹馬,相知相伴。
其實梁思成之所以走上建築之路,
其中有著林徽因不少的功勞。
那時林徽因就告訴他,
她以後準備去學習建築。
他大感意外,他從未想過,
文弱的女孩子要學蓋房子。
右一:林徽因
「當我第一次去拜訪林徽因時,
她剛從英國回來,在交談中,
她說到以後要學建築,
我當時連建築是什麼都還不知道。
徽因告訴我,那是合藝術,
和工程技術為一體的一門學科。
因為我喜愛繪畫,
所以我也選擇了建築這個專業。」
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和泰戈爾一起合照
在梁思成的人生軌跡中,
林徽因一直相伴左右。
梁思成清華大學畢業後,
為了不拆散這兩個人的感情,
梁啟超也安排林徽因,
和兒子一起去美國留學,
圓了林徽因學建築的夢。
1925年,
林徽因的父親不幸中流彈身亡,
她痛不欲生,想趕回國奔喪,
不料自己卻也生病倒下了。
在這個時候,是梁思成,
給予了她安慰和照顧。
而梁啟超在國內料理了他父親的後事。
也讓林徽因能安心留在美國繼續完成學業。
1927年,林徽因和梁思成,
以優異的成績,
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
1928年3月21日,
兩人在加拿大渥太華的,
中國總領事館舉行了婚禮。
這對,
「梁上君子」,「林下美人」
的天作之合,
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
婚後兩人赴歐洲蜜月旅行。
1928年8月回國與親人團聚。
赴歐洲蜜月旅行
林徽因是世間少有的女子,
不僅有著令人沉醉的美貌,
還有著大丈夫的豪情,
普通女子所難及的才氣,
和為國可以寧死不屈的剛烈品性,
都在她的身上呈現出來。
她是中國著名的建築師、
也是著名的詩人和作家。
徐志摩對她痴心不改,
金岳霖為她此生不娶。
多少才子拜倒在她石榴裙下,
她卻絲毫不為所動。
許多女人都嫉妒她,
卻又不得不佩服她,
就連張幼儀都評價她,
「是一位思想更複雜、
長相更漂亮、
雙腳更自由的女士」。
許多人還是想不通,
為什麼林徽因會最後選擇了梁思成?
他沒有徐志摩的才情,
也沒有胡蘭成的浪漫,
更沒有金岳霖的痴心。
但他,是胸懷大海的男人。
再看看梁思成的手繪,
你也許就會得到答案了。
唐代,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遼代,河北薊縣,獨樂寺觀音閣
宋代,四川宜賓縣舊州壩,白塔
清代,北平西山碧雲寺,金剛寶座塔
隋朝,河北趙縣,安濟橋(大石橋)
清代,四川灌縣(今都江堰市),安瀾橋
宋代,河北正定縣,龍興寺轉輪藏殿
遼代,山西大同縣,善化寺大雄寶殿
清官式三孔石橋做法要略
敦煌石室畫卷中的唐代建築部分詳圖
宋代,山西榆次縣,永壽寺雨華宮
歷代梁頭演變圖
歷代斗拱演變圖
這些都是梁思成用手,
繪製而成的珍貴圖稿,
構圖精準,細緻。
他僅僅用鴨舌筆和墨線等,
簡陋的製圖工具,
就繪製出了達到世界水平的圖紙。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所有人關心的是生死存亡的問題,
而他卻在炮火聲中,
沖向這些或許,
會因戰亂消失的中國古建築,
留下它們的肖像,
為中國的子孫後代們留下這些念想,
證明了中國建築曾經的輝煌。
而就在梁思成準備好了,
為中國古建築事業,
奉獻一生心血的時候,
林徽因也毫不猶豫地跟隨著他,
一起記錄下這些,
可能將面目全非的寶貴中國古建築。
林徽因陪著梁思成四處奔波,
還為梁思成育下了:
女兒梁再冰和兒子梁從誡。
可以吸引人一時的是外貌,
能吸引一段時間的是聰明,
而能維繫一生的卻是品德。
一個真丈夫,一個好女人,
當得起互相彼此的生死相許。
他和林徽因是那麼地般配,
他們都熱愛建築事業,
並願意一輩子投入其中。
他們都有著寧死不屈的氣節,
梁思成不願意為日本人工作。
兒子問林徽因日本鬼子來了怎麼辦,
她淡淡地說:「門外不就是揚子江么」?
婚前,梁思成也曾問林徽因:
「有一句話,我只問這一次,
以後都不會再問,為什麼是我?」林徽因答:
「答案很長,
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
準備好聽我了嗎?」
林徽因在漫漫的時光里,
向他述說了一個深情的答案。
我愛你,願用我一生,
心與你相隨,身與你相隨。
一切勝過千言萬語,
道盡了無盡的愛意。
也只有在流逝的時間裡,
才能細細品味其中的纏綿悱惻……
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
梁思成收到日方主辦的,
「東亞共榮協會」的請柬,
邀他出席會議,
他堅決不與侵略者同流合污。
帶著全家長途跋涉去了昆明。
1939年,又搬到四川省南溪縣的李庄鄉下。
當時,營造學社的經費來源斷絕,
妻子林徽因患了嚴重的肺病,卧床不起,
他自己也得了脊椎軟組織硬化症,
全家陷入了艱難的境地。
當時美國好幾所學校和機構,
都邀請他全家去美國工作和治病,
但他卻和林徽因一致表示:
祖國正在受苦,
要與祖國一起經受苦難。
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
他們依然堅持研究建築。
鄉間的民房就是他們的工作室,
晚上靠著小油燈照明,
從報告的內容到繪製的圖紙,
都保持著很高的學術水平。
他們堅持在抗日戰爭後方,
繼續古建築的調查研究工作,
直至抗日戰爭的勝利。
從1930年到1945年,
他們夫婦二人和營造學社同仁,
一起走了中國的15個省,
190多個縣,考察測繪了2738處古建築物,
很多古建築就是通過他們的考察,
才得到了世界和中國的認識,
從此加以保護。
比如像河北趙州大石橋、
山西的應縣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
也正是由於在山西的數次古建築考察,
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國古建築結構的奧秘,
完成了對《營造法式》這部「天書」的解讀。
1942年,梁思成開始撰寫《中國建築史》。
這時多病的身體折磨著他,
脊椎軟骨硬化病,
使他不得不穿戴著鐵馬甲工作。
十分短缺的物質條件,
使他只能靠線描圖來代替照片的不足。
終於,一部由中國人自己編寫的,
《中國古代建築史》,
在一個小山村裡完成了。
在這部著作中,
他根據大量的調查和文獻資料,
第一次按中國歷史的發展,
將各時期的建築,
從文獻到實物,從城市規劃、宮殿、
陵墓到寺廟、園林、民居都作了敘述,
並對各時期的建築特徵作了分析和比較。
這些論述和分析都遠遠超過了,
過去外國人對中國建築的研究水平,
達到了前人所沒有達到的高度。
接著他為了向外國人介紹中國建築文化,
又用英文寫了一部《圖象中國建築史》。
美國學者費正清對他,
作了極高的評價:
「二次大戰中,我們又在中國的西部重逢,他們都已成了半殘的病人,卻仍在不顧一切地,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致力於學術,在我們的心目中,他們是不畏困難,獻身科學的崇高典範。」
梁思成夫婦與費正清夫婦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取得勝利。
1946年10月,
美國耶魯大學邀請他去美國講學,
他攜帶著《中國建築史》
和同時完成的《中國雕塑史》的書稿和圖片,
作為一個中國人,
將中華民族的文化珍寶,
展示在國際學術界面前。
他贏得了國外學術界的敬佩和讚揚。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為此,
贈授他以名譽文學博士的學位。
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教授,
稱他是「研究中國古建築的宗師」。
後來,作為北京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的他,
全身心地投入到首都建設工作之中。
他根據北京作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性質,
參照世界其他國家城市建設的經驗,
預見到古都北京與新首都之間的矛盾。
新中國成立後,要把古都改造成,
從天安門城樓上望去到處是煙囪的新北京。
梁思成大吃一驚,
處處都是煙囪的城市太可怕了!
於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北京是個古代文化建築集中的城市,不宜發展工業,最好像華盛頓那樣,是個政治文化中心,風景幽美,高度綠化,而北京的大批名勝古迹可以發展成為一個旅遊城市。
在他心目中,南起永定門,
北至鐘鼓樓,全長7.8公里的南北中軸線,
是全世界最長、最偉大的,
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
就由這條中軸線的建立而產生。
從南往北依次為永定門、正陽門、
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
乾清門、神武門、地安門,
9個門代表著長久吉祥。
這條「龍脈」上的宮殿城門及其周邊的,
數十處皇家園林和民宅四合院,
流淌著特有的文化意蘊。
像天法地,坐北朝南,九經九緯,
左祖右社,面朝後市,方正對稱,
恢宏嚴謹,典雅飄逸,
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典範,
世界城市史上的奇蹟。
1950年2月,
他和曾留學英國的建築家陳占祥,
一起提交了著名的「梁陳方案」:
建議在舊城外的西側另闢新區,一條便捷的東西幹道連接新舊二城,如扁擔一樣擔起中國的政治心臟和中國的城市博物館。
「梁陳方案」被否定批判。
當舊城無論如何保護不成時,
他發出最後的吶喊,
退而求其次,
希望保住舊城的城牆和城樓,
護城河可以引進永定河水,
夏天放舟,冬天溜冰……
「浪費人力,
毀掉環繞著北京的一件國寶文物,
一圈對於北京形體壯麗,
有莫大關係的古代工程,
對於北京衛生有莫大功用的環城護城河,
這不但是庸人自擾,
簡直是罪過的行動了。」
北京內城九門都是由,
箭樓和城門樓構成的雙重城樓的巍峨建築,
門樓為三檐雙層的巨大樓閣或殿堂,
包括外城和皇城的城門城樓、
箭樓、角樓等曾多達47個。
他下盡功夫,上書、遊說雙管齊下。
「城牆上面,平均寬度約10米以上,
可以砌花池,栽植丁香、薔薇一類的灌木,
或鋪些草地,種植草花,再安放些園椅。
夏季黃昏,可供數十萬人的納涼游息。
秋高氣爽的時節,登高遠眺,俯視全城,
西北蒼蒼的西山,東南無際的平原,
居住於城市的人民可以這樣接近大自然,
還有城樓角樓等可以闢為陳列館、
閱覽室、茶點鋪……」
他說,
這樣一帶環城的文娛圈、環城立體公園,
全長將近40公里,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
如果當初採納了
「梁陳方案」和梁思成的建議,
那麼北京會是連巴黎、羅馬
也難以企及的保留最完整、
規模最宏偉、氣勢最磅礴的歷史文化名城。
可惜,「砸爛舊世界、建立新世界」
的狂想曲是勢不可擋的主旋律。
不破不立、破字當頭。
1950年,
拆除了東公安街和司法部街牌樓。
1952年,
拆除了長安左門、長安右門。
1953年,
中央批准北京市委的請示:
擬拆掉朝陽門、阜成門城樓和瓮城,
交通取直線通過;
東四、西四、帝王廟牌樓一併拆除。
他與當時北京市副市長吳晗,
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他認為,城門和牌樓、牌坊,
構成了北京城古老的街道獨特景觀,
與西方都市街道中雕塑、
凱旋門和方尖碑等有著同樣的效果,
是街市中美麗的點綴與標誌物,
可以用建設交通環島等方式,
合理規劃,並加以保留。
與夫君一起致力於,
古建築研究和保護的溫柔女子林徽因,
竟也氣的指著吳晗的鼻子痛斥:
「你們真把古董給拆了,將來要後悔的!
即使再把它恢復起來,
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當時肺病已重的她,憂心如焚,
喉音沙啞,如杜鵑啼血,句句深情。
這位歌詠人間四月天的才女,
再也不忍卒睹這毫無美感的世界,
最終在抑鬱中病逝。
盲目改造,粗暴肢解,
大卸八塊,隨意糟蹋。
幾年間,
中軸線的永定門城樓及瓮城、
天橋、正陽橋牌樓(前門五牌樓)、
正陽橋、中華門、
北上門、地安門均被拆除。
二戰中,他向美軍建議保護日本京都和奈良,
使盛唐遺風的木結構建築保存下來。
他能保住日本古都免遭戰機轟炸,
卻保不了北京的樓牌和城牆,
經歷了千百年滄桑、
逃過朝代兵禍的傳統建築藝術精華,
竟然就那麼荒謬地毀於一旦。
他為民族文化遺產的毀滅而失聲痛哭。
他說拆一座門樓是挖他的心,
拆一層城牆是剝他的皮。
他想的是「今後數十百年」的事啊!
他所作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保護,
北京這一座世界上僅存的,
規模宏大的中國封建時代的古城,
即使在整體上難以保住,
也力爭在局部保住古城的,
一些帶有標誌性的建築,
以求古都北京不致於,
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消失。
他說:
「一個民族的自大和自卑,
都源於對於本民族歷史文化的無知,
只有了解自己的過去,
才能站在客觀的立場上,
產生深層的民族自尊」
1966年,他的人生開始走向盡頭。
他沒有想到他自己精心培養的學生,
會將矛頭指向他。
清華大學建築系的造反派們,
還貼出了攻擊他的大字報
《梁思成是彭真死黨,
是混進黨內的大右派》。
他被勒令一遍遍地「交待」自己的「罪行」。
1966年7月,
他被造反派們從建築系館推了出來,
胸前掛著一塊巨大的黑牌子,
上面用白字寫著「反動學術權威梁思成」,
「梁思成」三個字還打了一個大大的叉。
他踉踉蹌蹌地站在大門口,
劇烈的疼痛幾乎使他直不起腰。
之後,
只要他出門就必須掛上那塊黑牌子。
工作幹不了,工資停發了,
住處被勒令一搬再搬,
全家老少被趕到清華大學北院,
一間沒有水暖供應的小平房中生活。
造反派們肆意查抄、勒索梁思成的家,
他多年以來收藏的藝術珍品損失殆盡。
他遭到了慘烈的批判,
但他說:
寧願被打倒踏上千萬隻腳,
也要死在祖國大地上。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
覺得他有點兒迂,因為很多人都跑了,
但是他就是這樣的坦然。
1972年1月9日,
一代建築巨匠梁思成,
含恨病逝於北京。
他將中國古建築,
有質量地記錄下來。
第一受益人就是我們中國人,
當我們看到那些精緻的圖紙時,
是一場時空的穿梭之旅,
是一次與古建築之間的靈魂對話,
是能在世界高喊自己是炎黃子孫的豪情!
一個真正的有良知的學者,
即使離開了這個世界,
在幾十年甚至百年以後,
仍然有人驚嘆他當初的見識和理論,
仍然會有人永遠記住他的名字:
梁思成
本文為原創文章,允許媒體轉載
但務必附帶下面二維碼
違者必究,法律顧問│中國柯傑事務所
推薦閱讀:
※超級火的雪花毛線帽,大人小孩都適合,做成聖誕款的更有愛哦
※姐妹共用三條腿 能夠成長為一個完整的大人
※八大人覺經略說.155(志願出家)
※他發明的兇器沒有引來警察,反而拿下戛納獎,還推動了國家立法,而最初他只是想提醒大人們管住嘴
※青鯉君:噁心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