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國哲學方法指導了漢字的大規模創立(下)

說漢字的大規模創立,主要是指漢字在象形文字的基礎上,以中國哲學方法為指導,突破象形文字的束縛,發明了「六書」造字方法為前提的漢字體系的建立,因此,在漢字之前還應有一個象形文字階段。考古發現證明,在6000年前漢字確有一象形文字階段,在這個階段有關中國哲學方法已經形成,《易經》中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數字卦和古人對龍向上精神的推崇等等,也是這個階段的產物。這個階段正好和相傳的伏羲時代相符合,文字已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湖北省考古工作者1994年在宜昌楊家灣遺址發現我國最早象形文字,把文字起源推到6000年前。楊家灣遺址是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考古隊員從該遺址中發掘出大量石器、玉器,還發現170餘種刻劃在陶器上的符號。這些符號記錄當時人們對生活中事物的複述和描繪,代表固定的含義,有一定的規則;從筆畫運用看,不僅有直筆,還有大量運用圓筆,殷虛甲骨文的許多符號與之十分接近。專家們認定,這些符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我國最早的象形文字。這些文字元號是從遺址中一處直徑10米、文化層厚度3米多的大灰坑出土的陶器上發現的,均刻畫在陶器的圈足底外面,其象形性可劃分多種類型,有的如水波、閃電、太陽升起等自然景觀,有的似谷穗、垂柳、花瓣、大樹等植物,有的像長蛇、貝殼等動物,有的像魚鉤、漁網、弓箭、叉具等生產工具,還有的反映了房屋建築和人類勞作的情景。」【注1】6000年前的這些象形文字,證明了漢字在大規模創立之前,的確有一個準備階段即象形文字階段。所謂象形文字,是說它還無法記錄和表達抽象的、情感上的、無形可狀的語言和認識,是屬於還無法完整記錄語言、但是可以表達簡單事物的文字階段。象形文字的數量是有限的,被認為是世界最古老的居住在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其數量也只有兩百多個,宜昌象形文字的被發現,世界最古老的文字頭銜應讓位給中國了。值得注意的是,此時人類語言早已存在有百萬年以上了。中國著名的考古學家賈蘭坡先生在對河北省陽原縣發現的大批160萬年前的石器和骨器即當時人類使用的工具,屬於迄今所知最早的細石器文化時期文物的研究後認為:「160萬年前有如此進步的石器,從加工如此精細的石器來看,當時的人已具有相應的語言,否則,石器製造過程中,傳授技術,模仿打制,改進提高,沒有語言交流是不行的。」【注2】另,據考古發現,迄今中國最早的契刻符號出現於距今約8000年的斐李崗文化墓葬中隨葬的龜甲骨器上,「這些符號同後世甲骨文在某些方面頗有近似之處。」【注3】迄今最早的象形文字是在宜昌楊家灣發現的距今約6000年前人類使用的陶器上,有170餘種象形文字刻劃符號。可見從語言的產生到象形文字的出現經歷了漫長的160萬年,而此時的文字還不是可以完整記錄語言的文字,說明能夠完整記錄語言的文字其創立是多麼的艱難。而在6000餘年前,影響中華文明最重要的中國哲學方法已經形成,並已應用滲透於文明創建階段的各個方面,在現今發現的這個時期里許多刻劃符號中,還有記數的純數字刻符和屬於《易經》的刻劃符號--數字卦刻符。最早的純數字刻符,是距今約6000年的我國新石器時代的陶器上出現的:「從考古發掘材料看,在距今四千年到六千年的我國新石器時代的陶器上,已出現了數字的刻符。如『一』(1)、『二』(2)、『X』(5)、『ù』(6)、『?』(10)、『??』(20)等等。更有趣的是,有的陶片上有形如『?=』的刻符,有人認為這是表示數字12的。此說如果正確的話,則是人類發現的最早的十進位書寫法的證據。」【注4】最早的數字卦刻符是距今約6000~5500年之間在江蘇海安青墩出土發現的,它們也屬於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刻劃符號之一。這些發現已經證明,在距今約6000年的時期,漢字大規模創立的所有條件均已具備,因而在2000餘年後的商代,漢字終於衝破象形文字的束縛被大規模創立了,這就是甲骨文。此時漢字的結構即造字方法上,已經是「六書」具備了。最早的甲骨文出現於夏代,一般認為到了商代得以完善。從迄今發現最早的刻劃符號(距今約8000年)到象形文字(距今約6000年)約用了2000年時間,從象形文字到商代甲骨文(距今約3600年),約用了2400年之久,可見由最早的刻劃符號到象形文字,由象形文字再向「六書」具備的漢字過渡所費時間是相當長的,但這段時間相對於語言到契刻符號誕生的時間又是相當短的,說明了語言的發展也是由低級向高級、由表達具體事物到抽象事物的過渡所需時間是漫長的。但是,語言能夠表達的抽象事物,象形文字是無法將它記錄下來的,當社會發展到必須用文字記錄或表達抽象事物時,即哲學方法得以形成之後,象形文字就不能適應這種狀態,必然要向前發展為能夠與人類思維能力相符和的文字。同時,語言也在擴展,因為它也要表達思維所產生的各種想法和意圖。有了哲學方法,又有了象形文字,加上語言的不斷擴展,就為漢字的大規模創立準備好了條件。當古人運用中國哲學方法在語言和文字的長期使用和發展中,逐步把握到了語言與文字之間的宏觀--即表意的要求,「六書」這個區別於象形文字單一造字法的宏觀造字法應運而生,終於衝破象形文字的束縛,使漢字得以大規模創立,成為今日世界上獨樹一幟的、與象形文字一脈相承又高於象形文字的、形聲意三者兼備的優秀文字。由此,對漢字可以總結為「由象形始,到六書歸」。哲學與語言、文字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在中國文化中更顯出其特殊性。中國哲學指導了漢字的大規模創立這一事件的確是要大書特書的。因為在此之前,對漢字的研究均僅僅局限在字形的繼承上,而忽視了對漢字的宏觀認識。既然文字界將象形文字等同於表意文字,那麼,就應該在漢字的表意功能上做文章,真正找出漢字為什麼能由象形文字得以大規模創立的原因。對此,古人是十分清楚的。而今人卻由於受西方哲學與文化的影響,非但沒有從漢字的表意功能入手去找它大規模創立的原因,有些學者反而一味追求將漢字改換成拼音文字,並認為漢字只有走拼音文字的道路才是唯一的出路,才是文字發展的必然規律,這個結論的確將漢字研究引向了歧途,如果按此觀點走下去,中國文化將被破壞致盡。文字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但絕不是只有拼音文字一條路,否則漢字就不會到今日還在被使用。漢字在中國的發生、發展到大規模創立,是有其深厚的文化與哲學根源的。漢字是怎樣在中國哲學方法的指導下大規模創立的,這在文字界、哲學界還是個空白,這個問題不講清楚,漢字以及中國文化的前途的確令人十分擔憂,在中國哲學方法論與思維方式的內涵被揭示出來後,對以它為指導方法創立的中華文明中的各個學科進行詳細闡述,是必不可少和十分重要的事情。所以,從哲學的意義上去理解漢字,學習漢語,是提高中國人智慧的第一步;當中國人能自覺應用中國哲學方法進行觀察事物研究事物時,這才達到第二步,即中國哲學得以復興;第三步,則是在前兩步的基礎上,將使中國再次成為世界科技文化的中心。真可謂:漢字興,中國興!注釋:1.《字的基本知識60題》第39頁,王鼎吉編著。中國和平出版社1996年4月版。2. 同1。第5頁。3.《中原文物》雜誌,1992年第3期:「中外文明起源問題對比研究」馬世之撰文。4.《中國的一百個第一》第3頁,張大衛著。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
推薦閱讀:

【轉載】中國書法字典大全 收藏!
搞笑GIF:中國大學裡面的女生宿舍,杠杠的,任何國家不能比
中國男女光棍均泛濫的五大原因

TAG:中國 | 漢字 | 哲學 | 方法 | 中國哲學 | 指導 | 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