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居安思危——蘇共亡黨的歷史教訓

序 言

20世紀90年代之初,在人類歷史上,發生了這樣一件震驚世界的重大事件:蘇聯,這個有著2400多萬平方公里的橫跨歐亞兩洲龐大疆域的大國、強國,在沒有外敵入侵和特大自然變故的情況下,頃刻之間解體覆亡。

震驚之餘,世界各國及政黨、相關國際組織、各類學術團體乃至不少個體,都在紛紛思考「蘇聯解體」這一前所未見的巨大謎團,力圖借鑒這份不可多得的豐厚遺產。 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湯因比曾說:「從文明衰落所造成的痛苦中學得的知識可能是進步的最有效的工具。」[1]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高度重視對「蘇聯解體」原因的研究。毫無疑問,認真研究、正確認識這一重大問題,對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建設,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偉大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各種不同的研究觀點試圖向世人解讀 「蘇聯解體」的原因:「經濟沒有搞好說」、「斯大林模式僵化說」、「民族矛盾決定說」、「軍備競賽拖垮說」、「戈氏叛徒葬送說」、「外部因素決定說」等等,等等。我們看見不同的人得出的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結論。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呢?*同志告訴我們:「任何過程如果有多數矛盾的話,其中必定有一種是主要的,起著領導的、決定的作用」。[2]

鄧小平同志在其1992年那個著名的南方談話中明確指出「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內部」。[3]

1991年12月,*同志指出:蘇聯東歐的變化,並不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失敗,而是放棄社會主義道路的結果。

2000年12月,*同志也指出:蘇聯解體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從赫魯曉夫丟掉斯大林這把刀子,到戈爾巴喬夫公開背叛馬克思列寧主義。

本片從以下八個方面對蘇共內部問題的產生、發展和變化展開剖析:

一、 蘇共興衰的歷史軌跡 二、 蘇共的基本理論及指導方針 三、 蘇共的意識形態工作 四、 蘇共的黨風 五、 蘇共的特權階層 六、 蘇共的組織路線 七、 蘇共的領導集團 八、 蘇共對西方世界西化、分化戰略的應對 第1集 (1) 蘇共興衰的歷史軌跡 序 「親愛的朋友,我們都愛列寧山 讓我們迎接黎明的曙光 從高高山上我們遙望四方 莫斯科的風光多明亮 工廠的煙囪高高插入雲霄 克里姆林宮頂紅星照耀 世界的希望,俄羅斯的心臟 我們的首都,莫斯科……」 凡是上了年紀的中國人,都會熟悉這首令人懷想而又憧憬的旋律,也會熟悉這座曾經深刻影響過中俄兩國乃至整個世界的標誌性建築。這裡,是列寧和十月革命的故鄉,也曾經是我們無數革命先輩浴血奮鬥建立新社會的榜樣。

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進程中,儘管中蘇兩黨之間曾經有過嚴重分歧,甚至發生過激烈的爭論,但是,在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的心中,都始終牽埋著對列寧和十月革命故鄉深深的情結。

蘇聯共產黨是一個具有光榮歷史傳統的無產階級政黨,創建於世界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的歷史轉折時期。

1898年3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明斯克秘密召開。代表大會宣告了黨的成立,這具有很大的政治意義和革命宣傳的作用。但這次大會沒有制定黨綱,被選出的3中央委員中的2名不久即被逮捕,實際上黨並沒有真正建立起來。[4] 為了創建無產階級的新型革命政黨,列寧和普列漢諾夫等人於1900年創辦了《火星報》,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制定了一份綱領草案。

1903年7月至8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先後在布魯塞爾和倫敦舉行,會上出現了激烈的爭論。列寧用多達上百次的發言,闡述和捍衛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學說。在選舉黨的領導機構時,列寧及其支持者取得了多數。於是擁護列寧主張的人便被稱為「多數派」,俄文為「布爾什維克」;而反對列寧主張的人則被稱為「少數派」,俄文為「孟什維克」。

黨的二大通過了體現馬克思主義革命路線的黨綱,明確提出了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任務,選出了以列寧為首的執行革命路線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領導機構,從而揭開了俄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歷史上嶄新的一頁。 列寧是這一新型革命政黨的主要締造者。

1917年2月,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在布爾什維克黨組織的積极參与和領導下,俄國人民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但是,革命的果實卻落到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手中。 這,就是第二屆臨時聯合政府總理克倫斯基。由於這個政府對外堅持參與帝國主義戰爭、對內繼續鎮壓革命群眾而很快陷入了嚴重的危機。 列寧對形勢做出了準確判斷,及時提出了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號召,並領導布爾什維克黨果斷地發動了震驚世界的彼得格勒十月武裝起義。 20萬工人赤衛隊員和革命士兵參加了起義。 列寧在起義者的歡呼聲中走向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主席台,宣告十月革命的偉大勝利。世界上第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誕生了。 面對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國內外反動勢力發動了武裝進攻,企圖把它扼殺在搖籃里。

在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英勇的蘇俄人民和剛剛組建的紅軍粉碎了資產階級和地主的瘋狂反撲,擊敗了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的武裝叛亂,擊退了英國、美國、法國、日本等14個帝國主義國家聯合的武裝干涉,捍衛了無產階級的革命成果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1922年底正式成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亦簡稱蘇聯。 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領導布爾什維克黨先後實行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對如何在俄國這樣的落後國家建設社會主義問題進行了艱辛的探索。

在創立無產階級政權的艱苦歲月中,列寧積勞成疾,特別是加上國內反動勢力行刺的槍傷,1924年1月21日,這位年僅54歲的偉大領袖,在開始探索如何鞏固紅色政權和建設社會主義的關鍵時刻,過早地離開了他無限熱愛的人民和土地。 斯大林接過了繼續探索鞏固新生政權和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重任。

蘇聯*和斯大林領導蘇聯人民,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社會主義制度極大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1929年~1937年,蘇聯工業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向前發展,蘇聯1937年的工業總產值比1913年增長了7倍,而同期資本主義國家只增長0?3%。通過第一、第二兩個五年計劃,蘇聯工業總產值從歐洲的第四位,一躍成為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蘇聯,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在短時期內奇蹟般地變成了舉世公認、雄視世界的社會主義工業強國。

1939年,希特勒點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國悍然向蘇聯發動了進攻。在戰爭初期,蘇軍遭受了重大損失。

但是,蘇聯人民在蘇共和斯大林的堅強領導下,依靠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迅速轉入戰時體制,調動和集中全國的人力物力,同德國法西斯展開了英勇頑強的鬥爭。 1941年10月14日,德軍突進到距莫斯科僅幾十公里的地方。在首都面臨威脅的最危急最嚴峻的時刻,斯大林和國防委員會仍然堅守在莫斯科。1941年11月7日,是十月革命24周年;冒著敵機輪番狂轟的危險,盛大的節日慶典和紅場的閱兵式照常在莫斯科舉行。這一切,極大地鼓舞了首都居民和蘇聯人民,他們一致發出了「誓與祖國共存亡」的誓言。

蘇聯紅軍的後備師一邊整編,一邊進行閱兵訓練,在通過紅場檢閱後,這些威武之師以視死如歸的英姿和無堅不摧的信念,直接開赴前線! 在整個衛國戰爭中,先後累計有300多萬名蘇共黨員前仆後繼,在戰鬥中光榮犧牲,或在戰爭年代的艱難環境中獻身。

1945年4月,蘇軍攻入德國,5月2日攻克柏林,終於取得了反法西斯衛國戰爭的最後勝利。 蘇聯的國民經濟在戰爭期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在戰爭中,德軍破壞了1700多座城鎮和70000個村莊,摧毀了32000座工廠,65000公里鐵路,1135口礦井,2700萬軍民死於戰爭。[5]

戰爭勝利後,蘇聯*立即領導蘇聯人民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 1946年,蘇聯開始實施發展國民經濟的第四個五年計劃。 1949年,蘇聯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到1950年,蘇聯工業已恢復和超過了戰前的水平。這一年蘇聯的工農業總產值比戰前增長73%。[6]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享年74歲。*親自到蘇聯駐華使館弔唁,並失聲痛哭。

從1923年4月到1953年3月,斯大林擔任蘇共總書記和國家主要領導職務長達30年。這是蘇聯共產黨和蘇維埃國家歷史進程中一個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時期。在這一時期,蘇聯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增長的速齲蟠蟪筆鋇淖時局饕騫搖?953年與1913年相比,蘇聯的國民收入增加了12.67倍,而同期美國只增加2.03倍,英國增加0.71倍,法國增加0.54倍。斯大林時期的蘇聯就是這樣向全世界宣示了社會主義制度這一新生事物的無比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的。

英國首相丘吉爾,這個斯大林的合作者也曾是對手,以這樣敬畏的口吻評價斯大林:當他接過俄國時,俄國只是手扶木犁的國家;而當他撒手人寰時,俄國已經擁有了核武器。[7]

親身經歷過斯大林時期的蘇聯人民,充分肯定了斯大林偉大的歷史功勛,但也親身感受了他在肅反擴大化,以及他在工作作風方面不夠民主甚至作風粗暴所犯錯誤而造成的苦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拂去歷史的塵土,人們更加感到,斯大林的錯誤,決不應當影響他作為一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歷史地位。

第1集 (2)蘇共興衰的歷史軌跡序

斯大林逝世後,赫魯曉夫逐漸掌握了蘇聯黨、政、軍大權。

1956年2月14日,蘇共二十大在莫斯科召開。會議閉幕的當天深夜,代表們卻又被突然召集到克里姆林宮,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作了題為《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秘密報告。

在秘密報告中,赫魯曉夫將斯大林的錯誤無限擴大化,開展了對斯大林的尖銳批判。蘇共二十大後,蘇聯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場批判斯大林的運動。

赫魯曉夫在1961年召開的蘇共二十二大上再次掀起批判斯大林的高潮。大會決定將斯大林的遺體遷出列寧墓。全蘇各地都出現了拆毀斯大林的紀念碑和紀念像的不正常情況。

在赫魯曉夫執政的11年中,大反斯大林導致否定斯大林時期黨和國家的歷史,導致否定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原則,這就必然帶來了一系列嚴重後果。

正如毛澤東所說,從此蘇共丟掉了斯大林這把刀子。

蘇共黨內一批不熟悉黨的革命傳統、對社會主義缺乏堅定信念的青年人,正是在蘇共二十大和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的思想影響下開始成長起來。他們後來被稱作「二十大的產兒」。正是這其中的一些人,成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瓦解蘇共、埋葬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骨幹。

1964年10月,以勃列日涅夫為首的蘇共大部分主席團成員密謀推翻了赫魯曉夫。它標誌著赫魯曉夫執政時期的完結和長達18年之久的勃列日涅夫執政時期的開始。

勃列日涅夫執政以後,蘇共調整了某些政策,糾正了赫魯曉夫時期一些草率改革的措施,同時也採取了一系列符合當時蘇聯國情的正確改革舉措,使蘇聯在世界成了可以與美國相匹敵的工業、科技、軍事超級大國。

但是,這時的蘇共領導人也因襲著赫魯曉夫時期的一些原則錯誤,並因所取得的一些重大成就而自滿自大起來。他們對內維持現狀,對外擴張爭霸。這種情況在70年代中期以後顯得尤為突出。這也使得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進一步陷於僵化和停滯。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病逝。

此後的蘇共兩任總書記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在總共不到3年的時間裡相繼去世。

1985年3月,戈爾巴喬夫當選為蘇共中央總書記。

1986年2月,蘇共召開第二十七次代表大會。這是戈爾巴喬夫上台後召開的第一次黨代表大會。此後不久,戈爾巴喬夫即正式提出了「民主化」、「公開性」和「輿論多元化」的口號,並以此作為其「打開改革阻礙機制的突破口」。

當時,人民希望改革,擺脫停滯,但是還沒有弄清楚甚至尚未來得及思考戈爾巴喬夫在改革的名義下提出這些口號的真正含義。

1988年6月,蘇共舉行第十九次全國代表會議。

戈爾巴喬夫在報告中有這樣一段自白,他說:蘇聯政治體制改革的主要方針不僅是倡導「民主化」、「公開性」和「輿論多元化」的問題,而是要放棄蘇共是蘇聯政治體制核心的問題,是要把國家權力中心從*手中向蘇維埃轉移的問題。

1990年7月,蘇共舉行第二十八次代表大會。這是蘇聯解體前蘇共歷史上最後一次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的綱領性聲明和其他一些決議。

從此,多黨制和議會民主制以及意識形態多元化也正式成為黨的指導方針。

各種反共組織乘機大批建立和發展壯大,用各種方式向蘇共展開鬥爭。

據俄共中央副主席庫普佐夫在1991年2月28日說,修改憲法僅僅一年,聯盟一級的政黨就有約20個,共和國一級的政黨就有500多個。其中絕大多數,成為最終促使蘇共下台和解散的政治力量。

在戈爾巴喬夫「民主化」、「公開性」和多黨制方針的鼓動下,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的地方民族主義情緒不斷高漲,狹隘民族離心傾向日趨嚴重,各加盟共和國黨組織也日益脫離中央。

從1989年開始,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等一些加盟共和國的*提出脫離或獨立於蘇共的要求。立陶宛*不顧蘇共的勸阻和反對,於1989年12月20日在立陶宛*二十大上通過了《立陶宛*宣言》和《關於立陶宛*地位的決定》,宣布立陶宛*脫離蘇共,與蘇共保持「平等的夥伴關係」。戈爾巴喬夫對此節節退讓,蘇共出現聯邦化傾向。

黨內所謂「民主派」利用這一形勢,與黨外民族分離主義相互呼應、緊密配合,進行分裂蘇共、解體蘇聯的活動。

1991年3月17日,蘇聯舉行了全蘇人民公決。其中贊成保留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票數佔76.4%,反對的佔21.7%。但喬治亞、立陶宛、摩爾達維亞、拉脫維亞、亞美尼亞和愛沙尼亞6個加盟共和國拒絕進行公投。

1991年4月23日,戈爾巴喬夫繞過蘇共中央和最高蘇維埃,與俄羅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哈薩克等9個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舉行會晤,發表了《「9+1」聲明》,提出要儘快簽訂新的聯盟條約,新建的聯盟將把「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更名為「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取消了「社會主義」幾個字樣,但這就從法律上破壞了國家統一,特別是改變了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和發展的方向。

此時,作為聯盟中最大的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的葉利欽,為奪取最高權力,已不惜瓦解蘇聯了。

8月20日,是蘇聯新的聯盟條約簽署的日子。以副總統亞納耶夫為首的一批蘇聯黨政軍高級領導人,為了保留社會主義蘇聯,同時阻止所謂的「民主派」上台,於8月19日,宣布在國內一些地方實行為期6個月的「緊急狀態」,並成立以副總統亞納耶夫為首的「緊急狀態委員會」,這就是震驚蘇聯國內外的「8?19」事件。

這是蘇共內部一些力圖挽救社會主義蘇聯的領導人,為避免國家走向災難深淵所作的最後嘗試。但他們既沒有明確而又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在實際鬥爭中又缺乏堅強的政治意志,這是導致其失敗的根本緣由。在外地休假的戈爾巴喬夫對這一行動,採取的先是騎牆、後是背叛的態度,也加快了這一事件的失敗進程。

「8?19」事件以失敗而告終。蘇共中央在戈爾巴喬夫的逼迫下自行解散。蘇共的4228座辦公大樓、180個社會政治中心、16個社會政治研究所等設施都被俄羅斯當局查封和沒收。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俄羅斯各地區的共產黨組織和原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的共產黨組織,很快被解散,或被禁止活動。

一個有著將近2000萬黨員的大黨,就這樣在執政74年之後丟掉了執政地位,整個黨也隨之潰散。迄今為止,無論是在中央還是地方的歷史檔案中,人們都沒有發現在敵對勢力取締*時遇到來自黨的各級組織進行抵抗的記載,沒有發現蘇共黨員們有組織地集合起來為保衛自己的區委、市委或州委而舉行任何大規模抗議活動的記載,也沒有發現人民群眾為支持、聲援蘇共而採取任何有組織行動的記載。當然,在飽嘗了蘇聯解體10多年悲劇性的苦果之後,他們中的不少人對此開始了反思。

亡黨必然亡國。

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作為蘇聯總統的最後一天,也是蘇聯存在的最後一天。

上午10時,戈爾巴喬夫來到克里姆林宮總統府,「精心」準備他將於當晚宣讀的辭職書。

晚19時,戈爾巴喬夫通過架在總統辦公室的蘇聯中央電視台和美國有線新聞電視台的攝像機,同時向蘇聯全國和全世界發表了告人民書。戈爾巴喬夫宣布,他懷著「不安的心情辭職」,並「停止自己作為蘇聯總統職務的活動。」

19時32分,克里姆林宮頂上那面為蘇聯幾代人,乃至全世界人民都懷有深情的鐮刀鐵鎚圖案的蘇聯國旗,在寒風中悄然下落……

19時45分,一面俄羅斯聯邦的三色旗取而代之。

1991年12月26日上午,蘇聯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會場空空蕩蕩,冷冷清清。主席台上只有共和國院主席阿利姆扎諾夫一人。代表們以舉手表決的方式通過一項宣言,宣布蘇聯停止存在。

從此,蘇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這兩個曾經輝煌了幾十年的名字,就這樣黯然退出了歷史舞台。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按照美國人設計的「休克療法」,在經濟領域強制實行私有化改革,結果,很快導致嚴重的經濟蕭條和衰退。

國家急劇貧困,社會陷於混亂,犯罪大量湧現。據俄羅斯內務部的材料:全國出現了8000多個有組織的大型犯罪團伙。葉利欽在他1996年的國情咨文中也承認:現今的俄羅斯己超過了義大利,成為國際社會最大的黑手黨王國。

從1991年蘇聯解體,到20世紀末,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比1990年下降了52%,而1941年至1945年戰爭期間僅僅下降了22%;同期工業生產減少64.5%,農業生產減少60.4%,盧布貶值,物價飛漲五千多倍。從1992年起,俄羅斯人口一直呈下降趨勢。1990年全俄羅斯人均預期壽命為69.2歲,而2001年為65.3歲,幾乎下降了4歲,而一些地區男性人均壽命降低了整整10歲。[8]

蘇共亡黨、蘇聯解體,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災難性後果,遠遠不是這些數字和情況所能表達的!

2005年,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年度國情咨文時,痛心地慨嘆:「蘇聯的解體,是20世紀最嚴重的地緣政治災難;對於俄羅斯人民來講,它是一場真正的悲劇。」

很多俄羅斯學者也得出這樣的結論:蘇共垮台蘇聯解體,使俄羅斯經濟、社會發展倒退了幾十年。

一個由列寧親手創建的黨;一個曾經領導俄國工人階級推翻沙俄反動統治,成功地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黨;一個抵禦了14國武裝干涉,勝利地捍衛了革命成果的黨;一個在偉大衛國戰爭中戰勝了德國法西斯,並為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做出巨大貢獻的黨;一個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輝煌成就,並率先把人造衛星送上天的黨,為什麼在執政的74年之後竟喪失了執政地位?

蘇聯共產黨在擁有20萬多名黨員的時候,領導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

在擁有35萬多名黨員的時候,取得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並執掌了全國政權;

在擁有554萬多名黨員的時候,領導人民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德國法西斯,為結束二次世界大戰立下了不朽功勛。

而在擁有近2000萬名黨員的時候,卻喪失了執政地位,亡黨亡國。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就出在蘇聯共產黨黨內。

第2集 蘇共的基本理論及指導方針

世紀之交,在資本主義的故鄉,接連爆出四則震驚世界的新聞:

一是1999年,由英國劍橋大學發起,評選「千年第一思想家」,結果是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已被習慣公認為第一的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卻屈居第二。

二是緊隨其後,英國BBC廣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題,在全球互聯網上公開投票,結果仍然是馬克思第一,愛因斯坦第二。

三是2002年,英國路透社又邀請政界、商界、藝術和學術領域的名人評選「千年偉人」,結果是馬克思以一分之差略遜於愛因斯坦。但這並不影響馬克思作為「千年偉人」的地位。

四是2005年7月14日,英國廣播公司(BBC)廣播第四頻道以古今最偉大的哲學家為題,調查了3萬多名聽眾,結果是:共產主義理論奠基人卡爾?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榮登榜首,居於第二位的蘇格蘭哲學家大衛?休謨得票率僅為12.6%,遠遠落在其後。西方著名的思想家柏拉圖、康德、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等更是望塵莫及,黑格爾甚至沒進入前20名。

這充分表明,在當今世界上有許多人堅持認為,我們這個時代仍然需要馬克思的理論,就像自然科學需要愛因斯坦的理論一樣。

只要不帶任何偏見,人們都會作出這樣的結論:馬克思是一位為人類社會和精神的發展作出了不朽貢獻的歷史偉人!

以馬克思和列寧的名字命名的馬克思列寧主義,一直是工人階級政黨指導思想的理論基礎。

1848年,當共產主義還被比喻為是一個徘徊在歐洲的「幽靈」時,馬克思和恩格斯就為當時德國工人的秘密組織、後來成為國際工人政黨的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了第一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的綱領——《共產黨宣言》。

《宣言》中始終貫穿著這樣一個基本思想:每一時代主要的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精神和歷史的基礎;因此,從原始土地公有制解體以來的全部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而這個鬥爭現在已經達到這樣一個階段,被剝削被壓迫的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和壓迫,就不能再使自己從剝削它壓迫它的那個資產階級的控制下解放出來。

馬克思和恩格斯,這兩位偉大的思想家,第一次揭示出工人階級和整個人類獲得解放的真實條件,並且宣告了如下真理——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人堅定地遵循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原理,結合當時國際國內面臨的一系列新形勢,極大地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列寧科學地剖析了帝國主義的經濟基礎、深刻的矛盾和危機,揭示了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規律,提出了社會主義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國或數國取得勝利的新論斷。他還對帝國主義時代的民族與殖民地的特殊地位作了精闢闡述,指明了民族解放運動的方向。

他及時總結十月革命前後階級鬥爭的經驗,繼承、捍衛並大大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和國家學說。他深刻闡述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必然性及其形式、無產階級專政的實質和任務、無產階級的領導力量和工農聯盟的基礎、必須徹底發展民主和強化人民監督等重大問題。

他明確指出,要進行無產階級革命,實現和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頭等重要的是無產階級要建立自己真正革命的政黨,即*。這個政黨,是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起來的黨。

他還指出:由於其它資本主義國家還存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鬥爭將是持久的,它將包括整個歷史時代。社會主義國家隨時都應當警惕帝國主義侵襲的危險,並竭盡全力來防止這種危險。

在列寧的領導下,俄國工人階級和布爾什維克黨,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了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建立起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第一次把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通過革命實踐在一個國家變成了現實。

列寧主義認為,在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整個歷史時期,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同時無產階級政黨要根據實踐和形勢的變化適時調整自己的階段性任務和發展戰略。

十月革命勝利之初,列寧清醒地看到,俄國無產階級的中心任務已由「奪取俄國」轉變為「管理俄國」。[9] 蘇維埃政權的主要任務不是「繼續用赤衛隊進攻資本」,不是繼續進行國有化,而是大力發展國家資本主義。[10]

與此同時,還要建立對產品生產和分配的全民計算和監督。這是布爾什維克黨在十月革命後不久,從本國國情出發對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初步探索。

然而,這一計劃剛剛開始付諸實施,蘇俄國內外敵對勢力就發動了國內戰爭。

戰爭中,國內糧食極為短缺,城市饑荒嚴重,奸商哄抬糧價,投機倒把、大發橫財,嚴重擾亂了市場,威脅著新生的革命政權。

由於在戰爭環境下物資奇缺,布爾什維克黨適時採取了後來被稱為「戰時共產主義」的一系列的政治、經濟政策。比如,強行徵集農民糧食,甚至包括生活必需的所有糧食,以「供給軍隊和養活工人」;在城市擴大國家所有制;甚至在流通領域試圖取消貨幣,實行實物分配製等。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對粉碎外國武裝干涉、保衛十月革命的勝利成果發揮了重大作用,因而被列寧稱作「是一種功勞」。[11]

但是,這一政策也暴露出嚴重的弊端:它引發了不少農民和工人的強烈不滿,甚至激發了一些部隊的嘩變。

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再次面臨著嚴重的危機。

1921年3月,俄共(布)及時召開第十次代表大會。列寧在政治報告中總結了黨在領導國家從戰爭向和平建設過渡中出現的錯誤和教訓。他坦然承認,現實生活說明以前我們錯了,「我們現在正在用『新經濟政策』來糾正我們的許多錯誤,我們正在學習怎樣在一個小農國家裡進一步建設社會主義的大廈而不犯這些錯誤」。[12]

1921年,俄共(布)開始實行以實物稅代替餘糧收集制、允許多種經濟成份並存、實行租讓制、租賃制等為主要內容的新經濟政策,蘇聯經濟很快取得了明顯的恢復和發展。這無疑是俄共(布)從實際出發,對在當時俄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成功探索,也是列寧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貢獻。

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到新經濟政策的轉變決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政策轉變,而是列寧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戰略思維的轉變。列寧在實行新經濟政策時實際上已經將社會主義建設問題與如何實行利用市場作用的問題結合在一起加以探尋。

列寧逝世後,斯大林繼任蘇聯黨和國家的主要領導人,他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革命勝利和內戰結束後,托洛茨基認為,在「落後的俄國」是不可能建設社會主義的;只有西方進行革命才能夠挽救俄國革命,應該用盡全力去促進、點燃西方革命。

斯大林認為這種理論的真正本質是鄙視俄國人民,「不相信俄國無產階級的力量和能力」。他說,取得勝利的俄國無產階級不能踏步不前,不能坐等勝利和來自西方無產階級的幫助而無所作為。斯大林斬釘截鐵地說:「我們比先進國家落後50年~100年。我們必須在10年內縮小這個距離,或者我們作到這一點,或者被人家擊潰。」[13]

關於發展工業的方針,斯大林認為:必須使蘇聯從一個輸入機器和設備的國家變成生產機器和設備的國家,要不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附庸,就要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堅持重工業優先發展的原則。

在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方面,斯大林提出了生產資料公有制、計劃經濟、農業合作社等構成了蘇聯社會主義國民經濟的基礎;提出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是「用在高度技術基礎上使社會主義生產不斷增長和不斷完善的辦法來保證最大限度的滿足整個社會經常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求」。[14]

由於這些理論和指導方針緊密結合了當時國內外的發展變化的實際,蘇聯*和斯大林帶領黨與人民很快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使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蘇聯確立起來,並為在反法西斯戰爭中贏得勝利和後來實現經濟騰飛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在取得一個個勝利的同時,由於時代的局限和把個人作用誇大到不適當的地步等諸多原因,斯大林的思想方法,在一些問題上,離開了辯證唯物主義,陷入了形而上學和主觀主義,因而有時脫離了實際情況,脫離了群眾,也使自己的一些思想和行為偏離了自己曾信奉和捍衛過的馬列主義的某些基本觀點。比如,在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理論上,他曾否認社會主義社會還存在矛盾和階級鬥爭,過早提出社會主義「已經取得完全勝利」。

在商品關係理論方面,一方面他首次承認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存在商品生產」,從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但卻又提出「一步一步地縮小商品流通的活動範圍,而擴大產品交換的活動範圍」,不顧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狀況,實行單一的公有制和單一的分配方式。他忽視輕工業特別是農業的發展。在有的時候和有的問題上,他還嚴重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等。

斯大林去世後,赫魯曉夫全盤否定斯大林,並進而否定列寧,逐漸脫離、背離乃至最終背叛了馬列主義的一系列最基本的理論。

在1961年10月舉行的蘇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會上,他提出了一整套違背馬列主義無產階級革命、無產階級專政和無產階級政黨等學說的所謂新的理論。這套鼓吹「全民國家」和「全民黨」的理論,集中體現在這次大會通過的新的蘇共綱領中。[15]

這個綱領說:「無產階級專政在蘇聯已經不再是必要的了。作為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而產生的國家,在新的階段即現階段上已變為全民的國家」。[16]

馬克思主義的國家學說,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列寧指出,「國家的特徵,就是存在著把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的特殊階級」。[17] 任何國家只要存在階級對立或在一定範圍內存在敵對勢力與階級鬥爭,那麼這個國家就不可能是超階級的、全民的國家。

赫魯曉夫的「全民國家」和「全民黨」理論的一些消極後果是,它導致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誤以為蘇聯社會已不存在反共反社會主義勢力,不再存在階級鬥爭,因而失去了對資本主義復辟應有的警惕性。

在政治上全盤否定斯大林的赫魯曉夫,在經濟上雖然試圖進行某些有利於發展生產力的政策調整,但在具體做法上卻仍然完全因襲過去的辦法,不顧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比如,不顧二戰結束的現實,依然是堅持優先發展重工業,尤其是軍事工業,而忽視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沒有對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進行及時而有效改革,反而對這一體制進一步強化亦即僵化,結果使生產效率低下、浪費驚人,嚴重地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生活。

1961年,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二大上宣布:蘇聯已進入「全面展開共產主義建設的時期」,要在「20年基本建成共產主義社會」。赫魯曉夫所說的「共產主義」根本不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設想,而且完全脫離了蘇聯當時的國情。直到赫魯曉夫下台,他的所謂「共產主義」,依然是虛無縹緲的「仙山瓊閣」。

勃列日涅夫執政以後,對赫魯曉夫的一些錯誤理論和實踐作了修補。

1967年6月,蘇共中央通過了《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五十周年提綱》,強調「全民國家」仍然具有階級性,它將「繼續無產階級專政的事業」。

同時,勃列日涅夫對「全民黨」理論也作了修補。

1976年2月,勃列日涅夫在蘇共二十五大強調:「在發達社會主義的條件下,在*已成為全民黨的時候,它決沒有失去自己的階級性。就其性質而言,蘇共過去是,現在仍然是工人階級的政黨。」[18]

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理論問題上,勃列日涅夫把赫魯曉夫的「共產主義」調整為「發達社會主義」,但他仍死抱著馬列主義的個別的具體結論不放,不能一切從實際出發,在關於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等重大理論上依然固守僵化的思想,固守戰時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在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在軍事力量上達到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地位,勃列日涅夫據此在對外政策上提出了「勃列日涅夫主義」。儘管這一主義其中也有抵禦美國爭霸世界的因素,但其中所包含更多的是要與美國爭霸,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大國主義和大黨主義,並不惜粗暴地武裝干涉別國內政,這同樣違背甚至是背叛了馬列主義的根本原則。

在20世紀60年代~70年代,資本主義世界的電子、信息、生物等高科技有很大發展,但蘇聯對世界科技革命的發展缺乏及時了解,始終重視不夠,因而應對乏力。這同樣是造成蘇聯經濟逐步走向停滯的十分重要的原因。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情況看,蘇聯必須進行改革,但改革的目的也必須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更好地適應當時國際國內出現的新形勢,不斷健全和完善蘇聯社會主義經濟、政治體制,不斷提高蘇共自身的執政能力,鞏固執政地位,進而不斷提高蘇聯社會主義的綜合國力,不斷改善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如果執政的*能夠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路線,適時正確地解決積累的問題和面臨的矛盾,勇於糾正錯誤,那麼,就有可能使蘇聯黨和國家轉危為安,把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戈爾巴喬夫於1985年上台後,開始給人們一種似乎他要以「改革」來振興蘇聯的印象。但事實很快證明,他在背離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問題上,走得比赫魯曉夫更為遙遠。

這位號稱馬列主義理論專家、能成段地引用列寧著作的戈爾巴喬夫,卻是這樣評價馬克思主義的,他說:「共產主義是一種空想社會改良說。也就是說,那是一種幾乎不可能實現的口號。」「實質上,馬克思據以建立其『科學社會主義』世界觀大廈的全部具體經濟結論中沒有一個是在實踐中得到證實的」。[19]

戈爾巴喬夫在其世界觀的演變中,逐漸接受了一整套資產階級的思想觀念和資本主義的基本制度,這導致他最終背叛了馬克思主義,成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徹頭徹尾的叛徒。

1987年11月,戈爾巴喬夫正式出版了他的新著《改革與新思維》,書中以「公開性」、「民主化」、「多元化」和「全人類的價值高於一切」等所謂「新觀點」取代了馬克思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原理。1988年6月,他在蘇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會議上第一次明確提出改革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個與現實的社會主義制度(他稱之為「極權社會主義」)根本不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一理論,正是其「民主化」、「公開性」、「多元化」和「全人類的價值高於一切」的理論基礎。[20]

他的「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究竟是一套什麼樣的理論呢?

按照「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理論來改造黨的指導思想,就是用西方社會民主黨的那一套舊理論來替代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1988年6月,戈爾巴喬夫在蘇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會議上作報告,充分肯定赫魯曉夫的「全民國家」理論。1990年2月,蘇共中央全會在向二十八大提出的「行動綱領草案」中進一步強調:「全民的法制國家排除任何一個階級的專政」,其實質是特指要「排除」無產階級的專政。

1990年7月2日,戈爾巴喬夫在蘇共二十八大的政治報告中說,要考慮「一切理論的局限性」,其實質是說,要考慮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局限性」。1991年7月25日,戈爾巴喬夫在蘇共中央全會上強調:「過去,黨只承認馬克思列寧主義是鼓舞自己的源泉」,「現在,必須使我們的思想庫內包括國外社會主義和民主思想的一切財富」。說穿了,這些表述的本質就是要以西方社會民主黨的思想作為其指導思想。

按照「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理論來改造黨,就是要最終取消黨的執政地位。這正如戈爾巴喬夫在其回憶錄中所說,他要改革的核心,可以概括為「將政權從壟斷地掌握它的*的手裡,轉交到依據憲法應該擁有它的人們的手裡。」[21] 說透了,戈爾巴喬夫就是要依照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制多黨制、三權分立的議會制等模式,來改造社會主義的政治體制。就是使蘇聯共產黨放棄執政地位,變成像資產階級性質的社會民主黨那樣的議會黨,使黨的作用僅限於組織議會和總統選舉,這就從根本上拋棄了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原則。

按照「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理論來改造社會制度,就是把社會主義改變成資本主義。戈爾巴喬夫反覆強調,社會主義制度是集權的、專橫的制度,他推行改革的目標就是要消除權力壟斷,克服異化。他的具體辦法就是取消*的領導,實行多黨制,同時實行私有化,全面拋棄社會主義制度,從而達到全面恢復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制度的目的。

在蘇聯所謂改革的實踐中,戈爾巴喬夫不斷地充實和完善著「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的理論。

在1987年,他便提出:黨不應「干涉蘇維埃的事情」。此後不久,他公然拋棄黨的領導,提出「還權於蘇維埃」的口號。

後來,戈爾巴喬夫在其回憶錄《生平與改革》中說:「如果試圖簡潔地概括政治體制改革的思想,那麼它所思考和實施的東西,可以說是——將政權從壟斷地掌握它的*的手裡轉交到依據憲法應該擁有它的人們,即通過自由選舉產生的人民代表組成的蘇維埃的手裡。」[22]

1917年9月~10月間,布爾什維克黨曾提出「一切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這是因為當時彼得格勒和莫斯科兩大城市的蘇維埃已全部轉到了布爾什維克的手中,提出這一口號是布爾什維克黨要在全國各地進一步奪取和確立屬於工人階級和人民的國家政權。而在這之前,當社會革命黨和孟什維克控制蘇維埃之時,列寧則決定暫時不支持「全部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所以,這裡的關鍵在於誰領導蘇維埃。戈爾巴喬夫在80多年後重提這一口號,是要全盤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引入其多黨制,從根本上取消蘇聯*的執政地位。

1989年5月25日,第一屆蘇聯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按照戈爾巴喬夫新改革方案,以葉利欽為代表的一大批黨內外政治反對派人士當選為蘇聯人民代表。1989年6月9日,持不同政見者薩哈羅夫提出動議,要求廢除蘇聯憲法第六條中關於保障蘇共執政地位條款的規定。就在這次會議上,黨原定的議程和內容被修改,黨的領導方針受到全面抨擊,黨的中央領導人遭到詰問和責難,蘇共的領導地位受到公開威脅。

戈爾巴喬夫要改變的決不僅僅是蘇聯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及其意識形態,他更加重視改變蘇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在社會主義建設理論上,戈爾巴喬夫一方面否定幾十年來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把西方經濟理論視為他所謂改革的「聖經」。

1991年4月,自由派經濟學家亞夫林斯基與美國哈佛大學的教授共同制定了蘇聯經濟改革綱領。這個被稱之為「哈佛計劃」的綱領,其基本思路就是:在西方的援助下,進行激進的經濟改革,建立以私有製為基礎的市場經濟和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實際上,這正是從80年代開始大肆推銷的西方所謂「新自由主義」的翻版,它強調完全自由的市場機制,反對國家調控,主張私有制,反對公有制。這個「哈佛計劃」完全不顧蘇聯的實際情況,企圖通過500天的「休克療法」,迅速轉向西方自由市場經濟體制。這個充滿了新自由主義理論色彩的「哈佛計劃」,受到了戈爾巴喬夫的特別青睞。在戈爾巴喬夫的全力推動下,1991年7月,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私有化法》。戈爾巴喬夫在寫給西方七國領導人的信中說,頭兩年將把蘇聯80%的中小企業賣給私人,第二步將對大型企業實行私人經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有制領域向私有化方向的急劇演進,進一步加劇了思想理論領域的混亂。

列寧對他心中的社會主義,曾經開列出這樣一個形象的公式:蘇維埃政權+普魯士的鐵路管理制度+美國的技術和托拉斯組織+美國的國民教育等等、等等的總和=社會主義。在這一公式中,「蘇維埃政權」是至關重要的前提和根本保證,它決定著國家和社會的根本性質和發展方向。幾十年後,戈爾巴喬夫只要後面幾個選項,唯獨拋棄了至關方向、性質的第一項,這樣做的結果就使蘇聯的社會主義徹底改變了性質。

列寧為蘇共奠定的正確的理論基礎,就是這樣慢慢地被從赫魯曉夫特別是到戈爾巴喬夫所歪曲、閹割、篡改和背叛的。

應該特別指出的是,戈爾巴喬夫打著「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旗號,從根本上取代馬列主義和社會主義,這比葉利欽赤裸裸鼓吹的資本主義更具有欺騙性,因而也更具有更大的危險性。

根基不牢,地動山搖。失去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基礎,蘇共的瓦解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第3集 蘇共的意識形態工作

1988年3月13日,《蘇維埃俄羅斯報》發表了列寧格勒工學院女教師尼娜?安德烈耶娃的一封讀者來信,題為《我不能放棄原則》。信中尖銳地指出,社會上涌動的一股股所謂「反思歷史思潮」,實則是主張全盤西化的逆流。她還說,當前報刊上轟動一時的文章只能使人迷失方向,是給社會主義的蘇聯抹黑。文章提出了當時輿論界許多不正常的現象:如國內外敵對勢力支持的各種非正式組織的空前活躍,各種媒體和研討會上拚命鼓噪的西方議會制多黨制、徹底否定*和工人階級的領導地位、惡毒攻擊蘇聯歷史和社會主義制度的論調,等等。

這封信即刻在全蘇聯引發了軒然大波。

尼娜?安德烈耶娃的信很快被一些州的報刊轉載,一些黨組織就社會上颳起的「反思歷史、翻歷史舊帳、醜化歷史」的現象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所謂的「改革派」,則將其視為「保守勢力和蘇共舊勢力」的反攻倒算。

蘇共中央政治局接連兩天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目的就是要制止和反擊這股所謂的「反對改革的勢力」。結果戈爾巴喬夫將堅持馬列主義原則的、原主管意識形態的政治局委員利加喬夫調整為主管農業,取而代之的是中央書記雅科夫列夫。

在雅科夫列夫的直接授意下,《真理報》於4月5日發表了反擊文章——《改革的原則:思維和行動的革命性》,對安德烈耶娃給予全面反擊和打壓。

《真理報》將尼娜?安德烈耶娃的信稱為「反改革分子的宣言」,把尼娜?安德烈耶娃稱為「改革的敵人、斯大林主義分子、保守派、機關官僚、黨的權貴代表」。

此後,各種攻擊、謾罵蘇共和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論、文章紛紛出籠,反馬克思主義思潮泛濫,整個蘇聯歷史都被描述得一團漆黑。由此,已經被撕開裂口的蘇共思想和意識形態工作的大堤,急劇滑向崩潰的邊緣。

亞歷山大?雅科夫列夫,1923年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他是二戰後蘇聯第一批被派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留學的四名學生之一。

1985年7月,戈爾巴喬夫提議雅科夫列夫為蘇共中央宣傳部部長的候選人。過了幾個月,雅科夫列夫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並開始負責大眾傳媒工作。

雅科夫列夫對「社會主義」這個字眼似乎有著特殊的仇恨。他否定十月革命,否定蘇聯建設的成就。在他的眼裡,蘇聯有的只能是罪惡,能獲得的只能是詛咒。

雅科夫列夫後來在其代表作《一杯苦酒》中說:馬克思主義在「現實生活中是站不住腳的」;十月革命「踐踏了通向民主的運動」,在蘇聯搞改革就是要「退回去」。[23]

那麼,雅科夫列夫要退到哪裡去呢?他對資本主義讚不絕口、頂禮膜拜。他說,「資本主義帶來了實用主義的倫理。在資本主義的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中體現了崇高的理想主義,它依據的是清醒的、腳踏實地的現實考慮。」[24]

戈爾巴喬夫讓雅科夫列夫這樣的所謂「改革派」進入蘇共的領導核心,並掌管意識形態工作,難道僅僅是用人不當和失誤嗎?

蘇共主管的意識形態的閘門向反共反蘇勢力開放,是從戈爾巴喬夫提出「公開性」的那一刻開啟的。

「公開性」一詞是列寧開始使用的,其本意是為了進一步密切同群眾的聯繫渠道,及時了解社會輿論和勞動人民的意願。而到了戈爾巴喬夫那裡,其本意和性質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1986年初,戈爾巴喬夫提出「公開性」的口號。

1986年3月,戈爾巴喬夫邀請大眾媒體批評蘇聯黨政機關。他對新聞媒體說:「在當今社會發展階段,我們的報刊可以成為獨特的反對派。」

1987年1月,戈爾巴喬夫在蘇共中央全會上提出了改革舊體制的方法:即思想方面的「公開性」和社會變革的「民主化」。

所謂的「公開性」,再加上所謂的「民主化」,便成為策動全蘇聯各種反對派大肆聲討蘇共的總動員令。

閘門一旦被打開,形形色色的反蘇反共反社會主義的思潮便如洪水般地奔涌而出。

戈爾巴喬夫所謂的「公開性」和「民主化」的實質,是要對親西方的反蘇反共反社會主義反馬克思主義的勢力和思潮「公開」、「民主」,而對安德烈耶娃這樣表達了捍衛蘇聯*、蘇聯社會主義和馬列主義的言論和思想則要進行「專政」和毀滅性打擊。

「公開性」首先引發的最主要的思潮是所謂的「反思歷史」。

1987年1月,戈爾巴喬夫提出,在蘇聯歷史中「不應該有被遺忘的人物和空白點」。

結果,重新審視乃至全面清算蘇共和社會主義蘇聯歷史的風潮蓋地鋪天般地掀作開來。全盤否定斯大林的思潮,如死灰復燃,洶湧成勢。他們大肆渲染斯大林在肅反中被殺害的人數,成幾十倍地誇大當時被錯殺的人數有上千萬,甚至幾千萬之多;他們把斯大林搞的國家工業化貶損得一無是處;他們把衛國戰爭初期斯大林的失誤肆意歪曲、擴大,甚至否定衛國戰爭的勝利是蘇共和斯大林領導的結果。[25]

這股清算思潮自1987年底開始,到1988年達到高潮。批判的矛頭由針對斯大林個人進而指向了20年代至50年代蘇聯的社會制度,把曾經造成蘇聯歷史輝煌的整個國家的社會主義制度,說成是「極權主義」,是萬惡之源。[26]

1989年以後,對斯大林的批判,逐漸轉變為對十月革命對列寧主義和列寧本人的批判與否定。1989年,蘇聯有關部門頒布命令,取消學校中馬列主義這門必修課,中學的馬列主義課程,改為《社會與人》。一些文章或明或暗地提出,斯大林的錯誤實際上與十月革命和列寧主義,乃至列寧本人有著直接的聯繫。

在官方鼓勵下,意識形態領域的這場批判,進而像一股巨大的龍捲風席捲整個社會,而且越刮越猛。

一些對「反思歷史」特別激進的報刊如《星火》畫報和《莫斯科新聞》逐漸暴露其真面目:借否定過去,否定蘇共歷史,否定社會主義,進而公然打出向資本主義方向「改革」的旗號。

一些大型刊物靠揭露歷史、暴露「隱蔽」材料,刊登所謂的反思小說等,發行量劇增——

《人民友誼》雜誌1989年刊登了雷巴科夫醜化斯大林的小說《阿爾巴特大街的兒女們》,這部被稱為「文學炸彈」的作品一經刊登,發行量即突破了100萬份。

《新世界》雜誌1989年借刊登索爾仁尼琴反映勞改營和流放地的小說《古拉格群島》,發行量從42萬份猛增至250萬份。

此後,各種非正式出版物紛紛登台,蘇共報刊輿論陣地逐漸被蠶食。

1990年上半年,蘇聯境內各種「非正式」出版物多達上千種。

1990年6月12日,《蘇聯出版法》正式頒布,反對派和私人辦報合法化。

蘇共在意識形態領域失去了主導權,造成了十分嚴重的惡果——

蘇聯共產黨的思想被搞亂了,蘇聯人民的思想被搞亂了:斯大林成了惡魔,列寧成了無賴,整個蘇共和蘇聯的歷史除了罪惡還是罪惡,十月革命和社會主義帶來的只是災難,而資本主義則成了人們心目中自由和富足的理想天堂。有人想退得更遠,要求回到沙俄時代的君主制。

1994年,俄羅斯著名作家邦達列夫在回顧這一時期的情景時說:「在6年當中,報刊實現了歐洲裝備最精良的軍隊在40年代用火與劍侵入我國時未能實現的目標。那支軍隊有第一流的技術設備,但缺少一樣東西——這就是千萬份帶菌的出版物。」[27]

不僅報刊成為反馬克思主義、反社會主義的陣地,電視台也不甘落後。反對派極力擠進電視台並且要求直播,以便擺脫控制和剪輯。幾位年輕記者在電視一台創辦了直播政論性節目「視點」、「第五車輪」,公開抨擊和批判蘇共。

1989年春天,根據修改後的憲法,全蘇進行人民代表選舉。反對派抓住競選活動這個機會,通過電視直播,合法地將各種反蘇反共的聲音傳遍全國。

蘇共的黨代會和後來全程電視直播的人民代表大會也成為反對派的重要舞台。

實際上已呈壟斷之勢的所謂開放傳媒和自由競選運動,進一步加劇了蘇共的信任危機,並由此成為政治上和組織上全盤否定蘇共的開端。

蘇聯知識界也呈現出一片混亂——

原先所謂「堅定的列寧主義者」搖身一變成為反對所謂「極權主義」的鬥士;蘇聯知識分子隊伍中的「激進思潮」急速蔓延;大學裡馬克思主義哲學課成為被嘲笑的對象;全國眾多的科學共產主義教研室彷彿在一夜之間都變成了傳播西方政治學的基地。相當一批人文知識分子對西方模式頂禮膜拜,對俄羅斯的歷史和現狀心存不滿;其中少數的知識精英成了瓦解蘇共、摧毀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吹鼓手」和「先鋒隊」。

1988年中期,蘇聯出版了一本由歷史學家尤?阿法納西耶夫主編、以倡導西方政治經濟體製為主旨的政治論文集《別無選擇》,當時在蘇聯被稱為「改革力量的宣言書」。這部風行一時的文集的作者都是當時蘇聯知識界的名人,他們中有經濟學家波波夫,政治學家布爾拉斯基,哲學家弗羅洛夫等。

這些知識界的名流批判斯大林、批判蘇聯的制度和體制,把從西方所謂的「治世良方」照抄照搬過來,推進著蘇聯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遠。

那些僅能說出英文或幾句晦澀難懂西方辭藻的人,往往被捧為知識高深的大家,不但受到媒體的推崇,而且不少人一步登天,由研究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或實驗室主任一躍成為人民代表乃至部長、副總理。

莫斯科大學經濟學教授波波夫,以炮擊「蘇共官僚機構」和徹底否定蘇聯舊體制著稱。他後來當選首屆蘇聯人民代表和首任莫斯科市蘇維埃主席,與葉利欽、薩哈羅夫等人共為「民主派」的領頭羊,並和雅科夫列夫、葉利欽等人同被稱為所謂的俄羅斯「民主之父」。

葉戈爾?蓋達爾,市場改革派核心人物,莫斯科大學經濟學研究生畢業,崇尚資本主義制度。1986年,他和一夥意氣相投的經濟學家在列寧格勒郊外組織了一次經濟學研討會,並形成了一個政治團體——青年改革派。

這是一群完全接受西方政治經濟理論的年輕學者。

蘇共多年精心培養的理論隊伍和思想精英一夜間掉轉了槍口,同一些黨政官員、經濟管理幹部、灰色經濟勢力以及犯罪黑勢力一起,成為蘇共和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掘墓人!

蘇聯思想戰線上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是複雜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從蘇共在意識形態領域解除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封印開始的,結果便放出了毀滅自身的魔鬼。

思想的陷落使蘇共面臨滅頂之災。

在奪取和鞏固政權的革命年代,布爾什維克和革命的工人、士兵們,滿懷創造一個新世界的革命理想、滿懷對黨的領袖的信賴,奮不顧身地投入血與火的鬥爭。

在偉大衛國戰爭的歲月,英勇的蘇共黨員、紅軍戰士和蘇聯人民,高喊著「為了斯大林」、「為了祖國」,冒著法西斯的槍林彈雨、陷陣衝鋒,不惜流盡最後一滴血。

等到1991年,當主流輿論千百次地重復甦共和蘇聯的社會主義實踐是失敗的,當各種媒體把黨的領袖的形象抹得漆黑一團,當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把這些謊言和謬論誤認為真理之後,面對敵對勢力宣布解散共產黨、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危急時刻,還會有誰站出來捍衛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呢?

對於一個馬列主義執政黨來說,強有力的思想意識形態工作就是它凝聚黨心、凝聚民心、率領自己的黨和人民,統一步伐、邁步前行的理想、意志和號角。當它的號角被奪取、當它的理想和意志被摧垮的時候,這個黨還能夠存在嗎?


推薦閱讀:

明治天皇駕崩前後照片以及清日不同道路的教訓 
又一個寶寶用命換來的教訓,還覺得分床睡沒必要嗎?
婆媳孕期相處,眾多姐妹的經驗教訓
社評:汲取邢台教訓,中國應有勇氣和能力
袁南生:中國三次抗日援朝的經驗教訓

TAG:歷史 | 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