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讓寶寶在體態律動中感受音樂的結構和元素

讓寶寶在體態律動中感受音樂的結構和元素 (2008-09-01 21:11:43)

標籤:音樂早教音樂教育早教親子教育音樂親子教育育兒教育

(文章轉自「聶巧樂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nieqiaole)

體態律動最早是由著名的音樂教育家達爾克洛茲提出的。他強調從音樂入手,讓孩子在聆聽音樂的同時,引導孩子通過身體去接觸音樂的各個要素,並且主張音樂教育應從身心兩個方面同時入手訓練。培養兒童不僅學慣用聽覺去感受音樂,同時學慣用自己的整個肌肉和心靈去感受音樂,表現音樂的節奏的疏密、旋律的起伏以及情緒的變化等。這種在音樂伴奏下所做的身體大小肌肉動作不同於舞蹈動作和表演動作,而是一種自然、放鬆狀態下的身體律動。達爾克洛茲認為這種身體的律動充滿了生命的節奏與動感之美,故稱之為體態律動。

有關的觀察和研究證明:單獨的聆聽式教學(即以傾聽音樂為主的音樂教學模式)並不利於孩子之間的眼神、動作、語言交流,使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降低孩子相互間交流的機會;更不有利於小組與小組之間、孩子之間的互相激勵與凝聚,削弱了集體的凝聚力;而且不便於孩子在欣賞音樂時的交流與共享,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也會受到影響;而音樂活動中加入多通道參與,可讓孩子處於課堂的活躍地帶,便於同伴間的交流,既活躍了課堂,還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更容易增強孩子們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音樂教學和音樂活動應該是一個積极參与,主動體驗的過程。因此,無論是在學校的音樂教學,還是在嬰幼兒的音樂早教課程中,都應該強調讓寶寶在體態律動中感受音樂、參與音樂。

三歲以下的音樂早教課程,一般是由媽媽或爸爸帶著寶寶一起參與和體驗的。在音樂親子體驗課程中,應盡量多的鼓勵和運用體態律動式音樂教學來促進親子關係和加強寶寶智能的開發。

在體態律動式音樂教學中,寶寶可以在家長的帶動下跟著音樂的節拍彈跳,同時用自己的身體在前後、上下等運動中體會和感受音樂的旋律、節奏、高低等元素的變化,還可以通過重複及變化的身體動作來體會和感受音樂的結構。

通過這種訓練,寶寶們可以很好的感知音樂,同時還可以有效的促進寶寶的注意力、反應能力、空間智能等方面的發展。

推薦閱讀:

律動的本質揭破
律動的秘密(一)
● 幼兒園早操、律動、舞蹈、手指操等幼兒園資料全集!太實用了!
幼兒園律動,幼師學會這10個就OK了!
快樂的律動

TAG:音樂 | 寶寶 | 感受 | 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