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長治歷史

長治市古為「上黨」、「潞州」地域,殷商時為黎國,屬冀州。春秋時,曾為潞子嬰兒國,後並於晉國。戰國時,屬韓國。周顯王二十一年(前348)韓首置上黨郡,後歸趙國。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分天下為36郡,上黨郡即為其中之一。

  東漢沿用秦制,上黨郡屬并州。建安十八年(213),上黨郡入冀州。

  三國魏黃初元年(220),上黨郡復歸併州。西晉永興元年(304),上黨郡屬前趙,建興中(313~317)歸後趙。後上黨郡歸西燕。太和5年(370),苻堅滅燕,上黨郡入後秦。太元十一年(386),慕容永稱帝於長子,上黨郡歸之。北周建德七年(578),分上黨郡置潞州(是為潞州建置之始),上黨郡屬焉。州得名,因潞子之國。

  隋開皇三年(583),上黨郡廢,移潞州於壺關。大業元年(605),改潞州為上黨郡,隸冀州。

  唐武德年間(618~627),改上黨郡為潞州,並置都督府。開元十七年(729),以玄宗歷試嘗在潞洲,置大都督府,並置上黨郡。開元二十一年(733),潞州、上黨郡屬河東道。大曆元年(766),置昭義軍。

  五代後唐庄宗初,置潞州。梁末帝時(913~914),改為匡義軍,歲余,唐滅梁,改為安義軍。後晉(936~947),復為昭義軍;後漢、後周(947~960)因之。

  宋代,太平興國初(976為元年),改昭義軍為昭德軍,後為潞州。元豐年間(1078~1085),為隆德府、大都督府、上黨郡、昭義軍,隸河東路。建中靖國元年(1101),昭義軍改為威勝軍。崇寧三年(1104),復為隆德府,後為昭德軍。

  金代(1115~1234),潞州隸河東南路,天會六年(1128),置潞南遼沁觀察處。

  元代(1206~1368),潞州屬晉寧路。初為隆德府(行都元帥府事)。太宗三年(1231),復為潞州,隸平陽路。

  明洪武元年(1368),沿用元制。初,潞州隸行中書省布政使司;洪武二年(1369),隸山西中書省,九年(1376),隸布政司。嘉靖八年(1529)二月,升潞州為潞安府,設潞安兵備,分巡冀南道,治潞安。

  清代(1616~1911),沿用明制,潞安府治今長治城。

  中華民國元年(1912),實行省、道、縣3級制,廢潞安府,原潞安府所領各縣均屬冀寧道。同年4月,於今長治市置潞澤遼沁鎮守使署;民國5年(1916)改為潞澤遼沁營務處。民國13年(1924),撤銷營務處。民國19年(1930),撤銷冀寧道,各縣直隸山西省。民國26年(1937),山西省政府(閻錫山政權)置第三、第五專區。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以太行、太岳山為依託,建立了抗日根據地。

  1945年10月8日,長治解放。當月中旬,長治市(縣級)建立,隸太行四專區。1946年6月,長治市升格為地級市,直隸太行區。1950年3月,長治市改為長治工礦區(縣級)。1952年3月,工礦區復為長治市,並恢復為地級市,由長治專區代管。1953年7月1日,長治市改由山西省直轄。1958年,長治專區改為晉東南專區,代管長治市。1971年,晉東南專區改為晉東南地區。1975年,長治市復由山西省直轄,設城、郊兩區。1983年9月,長治市轄城、郊兩區和長治、潞城2縣。1985年5月,晉東南地區撤消,晉東南地區所轄平順、壺關、黎城、屯留、長子、武鄉、沁源、襄垣、沁縣,劃歸長治市領屬,長治市轄2區11縣(市)。

  城 區

  長治市成立後,1950年3月成立長治工礦區。1952年9月成立城郊區公所。1954年7月劃分為城郊與市區兩區。1956年兩區合併為市郊區,恢復和擴展原黃碾區。1957年撤消兩區建制。1961年劃為城區公社。1976年2月1日國務院批准城區成為縣級行政區。

  郊 區

  1950年3月,長治工礦區成立。1952年9月成立城郊區公所。1954年7月劃城郊與市區兩區,1956年兩區合併為市郊區,恢復和擴展原黃碾區,1957年撤消兩區建制。1961年劃為城區公社。1975年山西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成立長治市郊區。1976年2月1日國務院批准郊區成為縣級行政區。

  長治縣

  明嘉靖八年(1529)2月,潞州升為潞安府,附郭置長治縣。清康熙六年(1667),屬冀寧道潞安府。民國元年(1912),廢府(潞安)存縣,直屬冀寧道。民國16年(1927),直屬山西省。民國29年(1940)4月,屬太行區第四分區第四行政專員公署。民國34年(1945)10月,屬太行行署四專區。民國35年(1946)1月,屬華北三專區。民國38年(1949)5月,屬山西省長治專區。1949年10月,屬山西省長治行政專員公署。1954年7月,長治、潞城兩縣合併,置潞安縣,屬山西省長治行政專員公署。1958年9月,撤潞安縣,併入長治市。1961年9月,市縣分設,復置長治縣,屬山西省晉東南專員公署。1967年4月,屬晉東南地區。1983年9月,屬長治市。

  潞城市

  商屬微子封地,稱微子國,春秋時為潞子國,秦置潞城縣。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改刈陵縣,縣址在今縣城東北25公里處的古城村,後遷今黎城縣古縣鎮。隋開皇十六年(596),黎、潞分設,置潞城縣。唐天佑二年(905)改名潞子縣。五代後仍稱潞城縣,宋、元、明、清沿用。1940年5月,為適應抗日戰爭形勢需要,以邯(鄲)長(治)公路為界分設潞東縣、潞西縣。1941年5月合併,乃稱潞城縣。1954年7月與長治縣合併,稱潞安縣。1958年劃入長治市。1961年,市、縣分設,恢復潞城縣建制,屬晉東南行政公署所轄。1983年10月改歸長治市管轄。1994年4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消潞城縣,設立潞城市(縣級)。

  屯留縣

  殷商時為余無戎,西周時為徐。春秋時赤狄邑謂留吁,魯宣公十六年(前593)晉滅潞子國後稱「純留」,戰國始稱「屯留」。西漢置屯留、余吾兩縣,屬上黨郡;東漢余吾併入屯留。北魏倚氏併入屯留,北齊廢,仍屬上黨郡。隋開皇十六年(596),划出倚氏,復置屯留。唐屬潞州,五代因之,宋屬隆德府,金屬潞州。元至元三年,併入襄垣;至元十五年(1278)恢復原建制。明、清屬潞安府。民國初年至1937年屬冀寧道。抗日戰爭時期為太岳抗日根據地,新中國成立後屬長治專區。1958年與長子縣合併稱屯長縣,晉東南專區管轄。1961年恢復屯留縣。1985年歸長治市轄。

  長子縣

  秦、漢時,長子縣屬上黨郡,曾為郡治。三國時,為魏國屬縣。晉屬上黨郡。北魏初屬上黨郡,建明元年(531),劃長子西部與寄氏一部建樂陽縣(治岳陽村),樂陽與長子同屬上黨郡。隋開皇九年(589),長子縣改為寄氏縣;開皇十八年,復為長子縣。唐時長子縣屬潞州。宋、元時,仍屬潞州(潞州曾稱隆德府)。明代為潞安府轄。1919年長子縣屬冀寧道,1925年,直屬山西省。抗日戰爭初期,直屬山西省第五專員公署。1941年秋到1958先後歸太岳專署、晉冀魯豫邊區七專署、太岳行署第一專員公署、第二專員公署和長治專署管轄。1958年8月,長子、屯留合併為屯長縣,歸晉東南專署管轄。後撤銷屯長縣,併入長治市。1959年6月,恢復屯長縣。1961年,屯長縣分治,長子復為縣,屬晉東南專署管轄;1985年5月,歸長治市管轄。

  壺關縣

  商、周時,壺關屬黎侯國,為冀州域。春秋,屬晉。戰國初期,屬韓上黨郡,後為趙所有。秦統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壺關屬上黨郡。漢高帝元年(前206),始置壺關縣,縣治在今長治市區,屬上黨郡,因古壺關口山形似壺,縣在此置關,故名壺關。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500),移治於穎陽崗(今常行鄉北行頭村)。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壺關更名上黨縣,屬上黨郡。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壺關屬潞州。開皇十六年(596),析壺關西部置上黨縣(今長治縣),東部仍歸壺關縣。至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壺關併入上黨縣。唐復置壺關縣。至高祖武德四年(621),壺關屬河東道上黨郡潞州,並移縣治於高望堡(今韓村山)。至太宗貞觀十七年(643),又移縣治於清流川(即今縣城)。後歷代未變。抗日戰爭爆發後,壺關屬山西省第五專區。1939年屬太行分區。1940年又屬太南專區。194 1年8月,晉冀魯豫邊區成立,壺關屬太行區第四專區。抗戰勝利後又分別屬三、二和長治專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壺關縣屬長治專區。1959年,屬晉東南專區。1974年後,屬晉東南地區。1985年5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壺關縣屬長治市管轄。

  平順縣

平順古為黎(城)、潞(城)、壺(關)縣地。明嘉靖八年(1529),陳卿起義失敗後,割黎城、潞城、壺關地31里設平順縣。乾隆29年(1764),裁縣為鄉。1912年縣恢復,1915年又裁,1917年再復。1940年1月13日,成立平順縣抗日民主政府。7月,平順分為平順(南)、平(順)北兩縣,屬太行區太南專區管轄。1941年8月,隸屬太行四專區。1942年2月,平順(南)、平(順)北兩縣合併。1945年11月,平順屬太行三專區。1949年5月,屬長治專區。1958年長治專區改為晉東南地區,11月,與壺關縣合併,稱壺關縣,縣府設在平順縣城,1959年9月,壺平分置。1985年5月撤銷晉東南地區後歸長治市轄。

  黎城縣

  商、西周時為黎國,漢、三國迄兩晉為潞縣地。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廢潞縣,置刈陵縣,縣治設於今李庄鄉故縣村,是為黎城境內立縣之始。隋開皇十八年(598),更名黎城縣,此為黎城縣名之始。自唐代起屬潞州。天佑二年(905)改為黎亭縣。五代後唐複名黎城縣。宋天聖三年(1025)遷縣城於原縣治東南4公里處的白馬驛,即今縣城。熙寧五年(1074)併入潞城,元佑元年(1086)復置黎城縣,此後縣名歷代未改。1943年10月31日分黎城為黎城、黎北兩縣;1945年11月5日複合為黎城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長治專區。1958年9月10日,潞城縣的石樑、西流兩鄉的曹庄、安樂、南馬庄、井峪、紅土坡5村劃入黎城,1961年11月1日復歸潞城。1985年5月黎城縣隸屬長治市。

  武鄉縣

  武鄉縣西周為皋狼之地,春秋時有甲氏國的傳說。戰國時稱涅,先屬韓,後屬趙。秦屬上黨郡,西漢置涅縣,屬并州上黨郡。西晉武帝泰始年間分為武鄉、遼陽、涅縣3縣。十六國時武鄉縣、涅縣屬前趙(漢)。東晉大興二年(319),後趙置武鄉郡,治社城(今榆社縣北),轄治、涅、武鄉、遼陽4縣。北魏延和二年(433),武鄉郡改為鄉郡,武鄉縣改為鄉縣,鄉郡轄涅縣、鄉縣、銅鞮、襄垣4縣。東魏、北齊時,鄉郡一度稱南垣州、豐州、戎州。北周復稱鄉郡,遼陽縣併入鄉縣。隋開皇三年(583)廢鄉郡,鄉縣屬上黨郡。隋大業元年(605),撤甲水縣,一部分併入鄉縣。唐初,鄉縣屬河東道韓州。唐武則天天授元年(690),恢復武鄉縣名稱。唐神龍元年(705),又改稱鄉縣。唐景雲元年(710),再次恢復武鄉縣名至今。抗日戰爭時期,因戰時需要,武鄉縣分為武東縣和武西縣,抗戰勝利後,恢復武鄉縣建置。1949年8月歸長治專區(晉東南地區)。1958年,武鄉縣和榆社縣合併,稱武鄉縣,屬晉東南地區。1959年7月,兩縣分治,榆社縣歸屬晉中。1985年5月,武鄉歸屬長治市轄。

襄垣縣

  襄垣夏時屬冀州,商初屬上黨國,後併入黎國。西周復屬上黨國。春秋時期,周桓王二十一年(前699)地屬魯大夫黨氏食邑,後被赤狄所奪,地歸潞子嬰兒國。周定王十三年(前594)晉景公滅赤狄,地歸晉公族食邑。周敬王十二年(前508),地屬平陽。

  戰國周貞定王十四年(前455),歸晉侯趙襄子領地。襄子築城於甘水之北取名襄垣。周安王姬驕二十六年(前376),韓、趙、魏三家分晉,韓首置上黨郡,郡治襄垣城。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2),秦伐韓,割斷上黨與韓都聯繫,上黨守馮亭以郡歸趙,地又屬趙。趙王遷十四年(前222),趙被秦滅,地歸秦轄。

  秦置襄垣縣屬上黨郡。二世胡亥二年(前208)為戰國七雄之餘魏王豹所據。

  西漢新王莽始建國元年(9),改襄垣為上黨亭。東漢光武建武元年(25),易亭為縣,復稱襄垣,屬并州上黨郡。

  東漢建武四年(28),屬匈奴族郝散領地。西晉永嘉二年(308),劉琨遷都尉張倚領上黨據襄垣,在城北12里(今堡底村一帶)築安民城。

  東晉咸和三年(328),為後趙石勒轄地。昇平二年(358),上黨郡治安民城,地屬前燕。太和五年(370)符堅滅燕,地屬後秦。太元十一年(386),地歸後燕。太元十九年(394),北魏割上黨置襄垣郡,領屯留、長子、壺關、寄氏、樂陽五縣。

  北魏泰常五年(420),廢郡復縣,屬鄉郡。北魏建義元年(528),復治襄垣郡,領五原、建義、刈陵、襄垣四縣,屬并州。北齊廢郡為縣。北周宣政元年(578)改襄垣為潞州,開皇三年(583)罷州。十六年(596)於襄垣置韓州,隋大業初罷州為縣,屬上黨郡。

  唐武德初,復置韓州於襄垣,因漳水浸城,築新城於甘水之南(今址)。領襄垣、銅鞮、黎城、涉縣、武鄉等五縣。貞觀十七年(643)廢韓州,以縣屬潞州。五代梁開平三年(909),地屬梁。龍德三年(923)屬五代唐。五代唐清泰三年(936)屬五代晉。五代漢天福十二年(947)屬五代漢。五代漢乾三年(950)屬五代周。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屬隆德軍,後屬隆德府。靖康初,屬金河東路潞州屬縣。元至元八年(1271),廢屯留縣併入襄垣,為潞州轄縣。至元十五年(1278)屯留、襄垣分置。明嘉靖八年(1529),襄垣屬潞安府。清襲明制。

  民國元年(1912),襄垣直屬山西省,民國3年(1914),屬冀寧道。民國6年(1917)廢道歸省。民國26年(1937),山西在省、縣間設政治區(稱行政專員公署)襄垣屬第三政治區(政治區設沁縣)轄縣。民國29年(1940),屬太行區第二辦事處轄縣。民國30年(1941)8月,屬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太行二專署轄縣。民國35年(1946)6月歸太行二專區轄縣。民國37年(1948)9月,屬華北人民政府太行二專區轄縣。民國38年(1949)5月,屬左權專區轄縣。同年8月改屬山西省長治專區轄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沿襲前制。1954年5月,屬晉東南專區轄縣。1958年9月,襄垣與沁縣合併,改稱襄沁縣,後又與沁源合併,又稱沁縣。1959年9月,三縣分治,襄垣仍為晉東南專區屬縣。1985年5月,晉東南地區行署撤銷,襄垣歸長治市管轄。

  沁 縣

  春秋初,沁地為赤狄所居。晉人滅狄余部,置銅邑,從此銅鞮為縣名入史。春秋周靈王十二年(前560)被封為晉大夫羊舌氏食邑之地。晉借故滅羊舌氏,將原地析為銅鞮、平陽、楊氏3縣。秦滅趙,銅鞮屬上黨郡。漢始稱縣,析置涅氏、襄垣、谷遠3縣。北魏屬并州鄉郡。隋初分甲水縣,後歸銅鞮、武鄉。唐初改隸韓州,復置甲水縣,6年後分歸銅鞮、武鄉。宋在亂柳石圍中建威勝軍,不久改軍為州,又復稱威勝軍,後升節鎮,稱義勝軍,隸河東南路,領銅鞮、武鄉、綿上、沁源4縣。元復稱沁州,隸晉寧路,領銅鞮、沁源、武鄉3縣。明初省銅鞮入州,直隸山西布政司,領武鄉、沁源2縣。清沿明制,仍稱沁州。民國初廢州改縣,始稱沁縣,屬冀寧道。1937年為山西省第三行政區首府所在地。1940年10月,在漳東置沁東縣。1946年7月,漳東地區回歸沁縣。1949年,沁縣歸長治專員公署(晉東南地區)。1958年9月,襄垣、沁縣2縣合併為襄沁縣。不久沁源併入,復稱沁縣,治所設在沁縣城。1959年11月,恢復3縣建制。1985年5月,實行市管縣,沁縣屬長治市。

  沁源縣

  西漢始置縣,名谷遠縣;西漢末改為谷近縣;東漢復谷遠縣。北魏孝庄帝建義元年(528),因縣境地處沁河發源地始名沁源縣。隋文帝開皇十六年(596)置沁州,州北置綿上縣。太平興國二年(977),州治遷往沁縣,復稱沁源縣。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置谷州。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廢州,復沁源縣。抗日戰爭時期為抗日根據地。1942年,於朱鶴嶺以北建綿上縣。1945年綿上縣撤銷,其地回歸沁源。1958年,與沁縣、襄垣合併為襄沁縣;次年復沁源縣至今。1985年5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沁源歸長治市轄。


推薦閱讀:

龐統——歷史上的龐統究竟是何人?
【懸案系列】戴笠的死是暗殺陰謀么?
為什麼秦始皇陵和乾陵到現在還沒有打開?
列文虎克為什麼被稱為好奇的看門人?
東漢最有名的自媒體月旦評是如何來的?

TAG:歷史 | 長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