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必備:如何回答孩子的問題
每天吃完晚飯後,五歲的樂樂都要讓媽媽帶他到離家很近的青年宮廣場轉轉,因為一到晚上那裡的人特別多,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跳舞的、練太極的、散步的,非常熱鬧,而且那裡還有他非常愛玩的盪鞦韆、滑滑梯,蹺蹺板等。 今天也不例外,吃完飯樂樂和媽媽就直奔了廣場。玩了一會兒蹺蹺板之後,樂樂突然像發現了什麼新大陸似的,非常好奇地問媽媽:「媽媽,你看那兩個人在做什麼?」 隨著樂樂手指的方向,媽媽看到一對年輕人正摟在一起親熱。 「他們在那說話呢!」媽媽想了想,只能這樣回答。 「那他們怎麼抱在一起說話呢!」樂樂繼續問道。 「因為他們在說悄悄話啊,就像有時候你對媽媽說悄悄話不想讓爸爸聽見一樣,他們也不想讓別人聽見!」媽媽給樂樂解釋道。 樂樂若有所思地哦了一聲,繼續玩他的蹺蹺板去了。 叔叔阿姨在幹什麼? 爸爸和媽媽親過嘴嗎? 現代社會是一個縮小了的社會,因此,孩子在人與人的交往、電視、電影、網路等大眾媒介中看到許多父母不想讓孩子看到的東西,甚至動畫片里都會有男女接吻擁抱的鏡頭。有些父母在電視上出現男女親熱的畫面時,會急忙蒙上孩子的眼睛或者是急忙調換頻道,但這樣做會讓孩子更加感到好奇或誤認為這種做法是罪惡的。更重要的是面對「防不勝防」的現實,您不可能永遠「蒙」下去。 「堵」不如「疏」,對孩子放棄「蒙」、「堵」的想法,而對其進行適當的教育和引導,無疑是優秀父母應有的舉動。 「那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管。」 往往事物受到的壓力越大,反抗力就越強,對待孩子的一些敏感問題,有時候只能採取順水推舟的方式,稍微改變航向,引開他的注意力就行。如果一味的敷衍孩子,反而會增強他的好奇心。 「小孩子家,瞎看什麼,看什麼不好,非看這個?」 這樣怪孩子其實是不公平的。孩子走在路上東張西望,本來也是對外部世界的一種了解和學習。看到什麼不是孩子的錯,孩子有問題要問更不是錯。家長應付不了,倒把孩子當成替罪羊,雖然擺脫了自己的困境,卻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兩個非常相愛的人才可以接吻和擁抱,他們用這樣的方式表達親熱。不過,這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的,你明白嗎?」 「爸爸和媽媽也親過嘴,那是爸爸和媽媽表達相互喜歡的一種方式,但是這種方式只能大人使用。」 如果電視里出現性愛鏡頭,就會令父母更加尷尬。如果孩子問您「叔叔阿姨在做什麼」、「他們在打架嗎」,為了不讓孩子形成錯誤的印象,建議您可以按照上述方式實話實說,但不必過於具體。
兵兵在爸爸媽媽的房間里找前幾天他剛玩兒過的玩具,但是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最後竟然在床頭櫃里翻出一個紙盒子,打開一看裡面有一串連在一起的小塑料袋。 兵兵好奇地打量著那些小袋子,問正在客廳看電視的媽媽:「媽媽,這裡怎麼有那麼多袋子啊?裡面裝的是什麼呀?」 突然兵兵發現盒子上畫著一個氣球的模樣,而一摸小袋子,裡面竟然是光光滑滑的,不禁感嘆道:「真的是氣球呀!」於是拿著盒子非常高興地跑進客廳,說:「媽媽,你怎麼有這麼多氣球啊!是買給我玩的嗎?」 爸爸媽媽那麼大了怎麼還玩氣球呢? 大人也玩氣球嗎? 避孕套、避孕藥以及一些娛樂工具、敏感光碟等父母應該將其置於孩子難以找到的地方,以避免他們過早地接觸這些東西。而一旦不小心被孩子發現這些東西,父母也不應該過分慌張,可以簡單解釋一下它的作用,告訴他們這是為了健康才使用的,而且是成年人才能使用的東西。 「你怎麼亂翻媽媽的東西?不像話!」 斥責只能讓孩子更加好奇,他們會在你不在的時候偷偷地翻看。 「孩子,這種氣球只能爸爸玩。」 這種回答仍是對孩子進行搪塞,並沒有解釋那是成人用品。孩子仍會想:為什麼只有爸爸才能玩? 「寶寶,翻看爸爸媽媽的東西是不對的。因為爸爸媽媽也有自己的空間。你翻看的那些東西是大人才可以用的,它可以防止媽媽懷孕再生小寶寶;你現在用不著,所以,爸爸媽媽把它藏了起來,你可以把它放在原來的位置。」 這一回答在讓孩子明白這些東西的作用的同時,也讓他明白尊重別人(縱使是最親密的父母)隱私的道理,是一語雙關的回答。 「寶寶,那些是成人用品,只有爸爸媽媽才能使用,是爸爸用來防止媽媽懷孕和生病的。」 這一回答告訴了孩子那些東西是什麼,又讓孩子樹立了成人用品只有父母才可以使用的概念。如果孩子年齡較大,父母也可以趁機向孩子介紹一些簡單、正確的避孕和性健康常識。
早上,品品被鬧鐘吵醒,他很懂事地自己洗臉、刷牙,但是爸爸還沒起來送他,爸爸真懶!品品想著便去了爸爸媽媽的房間。他用手一推,門就輕輕地開了,這時,他看到了爸爸、媽媽正在親熱…… 品品生氣地沖了進去,大聲地對爸爸說:「爸爸你為什麼欺負媽媽?」 爸爸媽媽在幹什麼? 爸爸為什麼欺負媽媽? 面對孩子的這個問題絕對不要矢口否認,因為這是他親眼目睹的事實,簡單的搪塞或否認,只會引起孩子更大的好奇心。 父母的反應不可太過激烈,否則,會讓孩子聯想這是一件不好的事,小一點的孩子或許會以為爸爸在欺負媽媽。這時,你可以考慮怎樣措辭,要適度讓孩子了解一個事實,即父母之間存在著特殊的關係和行為,同時必須讓孩子明白這幾點: 首先,這是爸爸媽媽相愛的結果,他們這樣會幸福。 第二,這是做了爸爸媽媽之後才會有的事情,小孩子太小,不能這麼做。 第三,看起來媽媽好像受欺負了,其實媽媽感到很高興,因為爸爸愛她。 可由和孩子較親近的一方告訴孩子,消除他的恐懼和疑慮。並且要使孩子在生活中樂見父母適度親熱行為,如擁抱、接吻、牽手等。但此後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特殊行為的時間和方式,避免尷尬場面的出現,不給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教育孩子尊重父母的隱私時間和空間,在父母休息時盡量不要干擾他們,養成進房前敲門的良好習慣。 「誰讓你進來的!滾!」 這種場景使父母尷尬、難堪,有些家長通常會在尷尬發生後惱羞成怒,責罵孩子,即使回答了孩子也往往十分粗暴。而這時孩子的問題其實還是存在著,並沒有得到解答。 「你媽媽不聽話,爸爸教訓她!」 「爸爸在幫媽媽做人工呼吸呢!」 父母有時會顧左右而言他,企圖對孩子掩飾以避免自己的尷尬。但是孩子並沒有消除自己的猜想,他們仍認為爸爸在欺負媽媽,對於父母的親情也許會受到影響。 「好孩子,這是爸爸媽媽相愛的表現,沒什麼奇怪的。」 父母的親昵行為被孩子偶然看到,父母一定很尷尬和驚慌,但是,孩子不是成年人,他們並不了解你們在做什麼。因此,應該大大方方地告訴孩子,這是爸爸媽媽相親相愛的表現。但是務必向他們說明,這是有了愛情或是家庭才能做的事情,小孩子不能模仿。 「這是做愛,是爸爸媽媽相互表達愛的一種方式,爸爸愛媽媽才會這樣的,媽媽喜歡爸爸這樣的愛撫!這不會傷到媽媽,你不必擔心。但是,你不能不敲門就進爸爸媽媽的房間,這是不對的。」 這種說法向孩子解釋了自己的行為,又消除了孩子的擔心,同時對於孩子的行為也作了一個評價,能讓孩子在了解到事實的同時,對自己的錯誤行為也有了認知。 專家認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看見父母親熱時的心態是不同的: 3~4歲的孩子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措,但是並非特別關心; 5~6歲的孩子覺得好奇,想探究,有的還會假裝熟睡,窺視父母,有些孩子會在與玩伴的遊戲中效仿; 7~8歲的孩子常將這種行為視為父親欺負母親; 10~12歲左右的孩子,往往把父母的某些動作和影視中某些鏡頭聯繫起來,認為父母是「流氓」; 13~15歲的孩子進入了青春期,他們看到父母的性行為後,往往在與異性的交往中模仿,對性進行探究和嘗試。 對此,父母應該注意自己性愛的環境,力圖讓孩子看到的機會減到最小。如果不小心被孩子撞見,不能驚恐失措,更不能粗蠻訓斥孩子,而應該表明這三點: 1、這是父母之間互相表達愛意的行為,是做愛,不是爸爸欺負媽媽; 2、這是成人之間的行為,孩子不能模仿; 3、父母也有自己的空間,孩子也需要尊重父母的隱私,進房間的時候應該敲門。
媽媽在幫5歲的貝貝剪指甲,而貝貝呢,則急著想到外面和小朋友玩耍,於是有些不耐煩地問媽媽:「人為什麼會長指甲呢?長了指甲,還要剪,多麻煩啊!」 我們為什麼會長頭髮呢? 身上為什麼會長毛? 孩子常會給父母出難題,提出一些在父母看來是「常識」、「公理」的問題,且常常讓父母猝不及防。而此時,父母可以採取反問的方式,初步緩解當時的困窘局面,亦可鍛煉孩子的自主思維;而不可斷然予以拒絕。 「這是常識,你見過哪個人沒有指甲,以後這樣的問題不要問了!」 從某種意義上說,成長的過程便是發問的過程,上述父母的回答無疑在阻礙著孩子的正常成長!即使是常識和公理,也需要父母耐心地給孩子解釋,一般來說,孩子對於這類問題,一旦你給他解釋清楚了,他不會問你第二遍。 「那貝貝想想為什麼會有指甲呢?」 「如果沒有指甲就會滑,可能是為了要抓東西吧!」貝貝答道。 正是因為母親的反問,孩子才有了進一步思考的機會,因而有這麼好的回答。這時,媽媽應該褒獎孩子說「寶寶真了不起,就是這麼回事」。然後,媽媽還可以繼續鼓勵孩子:「我們再來想一想,指甲還有其他的作用嗎?」 「因為有了指甲的保護,我們的手指就不會受傷,我們還可以用指尖用力,把東西撕開,拿鉛筆、做家務、縫衣服。」 在孩子容易理解的情況下,舉些例子來說明。接著,還可以追加說明「當指甲變長後,很可能會劃傷自己或者小夥伴。所以當你的指甲長長了,就要讓媽媽幫你剪短。等你再大一點,還要學會自己剪指甲。」 孩子對世界最初的認識是對自己身體的好奇。他們可能會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在成人看來都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對這種理所當然,父母仍要給予孩子耐心、科學的解釋。與性問題相比,這類問題不那麼敏感,父母如果事先了解了一些這方面的科學知識,只要耐心地對孩子進行解答,相信並非困難。
5歲的姍姍在和媽媽一起看電視,看到電視節目中漂亮的電影明星,姍姍問道:「媽媽,我長大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會不會像她一樣漂亮呢?」 我長大了會像明星一樣漂亮嗎? 我會長得像爸爸這樣帥嗎? 我長大了不會像那個人一樣丑吧? 也許孩子與別人比較時發現了自己的不足,而感到有些自卑;或者是孩子看到別人的優點,而感到一些羨慕。事實上,5歲的孩子已經開始設想、幻想自己的未來了,在這方面,父母千萬不能讓她有悲觀的念頭,要鼓勵她,讓她對未來充滿希望。 「媽媽怎麼知道你能長成什麼樣子呢!」 孩子對於未來的渴求是正常的,父母不要打擊孩子的這些良好的願望,應盡量鼓勵他,讓他在成長面前充滿信心。 「該變成什麼樣就變成什麼樣。」 「你現在什麼樣,以後就會變成什麼樣子。」 孩子對未來一般抱有幻想,父母不要對孩子這些幻想予以打擊,而要溫和地給孩子以希望。 「你是小公主,當然長得像小公主一樣啦!」 「長大以後,大家都會改變,就像媽媽一樣。」 當孩子發問的時候,要仔細地觀察孩子的行動、行為以及當時的情形和前後關係等,然後再回答。這是非常重要的。在這裡,孩子問這些是因為她注意到了自己的皮膚有些黑,而不是像電視里的明星一樣白白嫩嫩,因此孩子會從父母那裡尋找安慰。而父母此刻就要告訴孩子這樣一個道理:事情是變化發展的,每個人都有成長的機會,都可能變得更漂亮
4歲的男男一不小心打破了碗,媽媽剛一說他,他就哭起了鼻子,於是媽媽便對他說:「像你這樣動不動就哭,怎麼成為堂堂正正的男子漢啊!」 於是男男問爸爸:「真討厭,我不想成為大人,是不是可以不要成為大人呢?」 成為大人有什麼好的呢? 我不想長大,可以嗎?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這個問題也經常被孩子提起。在孩子看來,小的時候可以貪玩、享受父母和其他人的照顧而不必付出什麼,這些都是很愜意的;而他們眼中的大人們整日忙忙碌碌,卻很少有時間去玩。所以他們的小腦袋中可能會生出這樣的念頭:做大人不好,最好能一直不長大——「我要拒絕長大」。其實,這也是父母培養孩子的一個困境。每個孩子都必須明白自己要長大,並擔負起大人的責任;目前沒有多少責任是因為他們還未成年,不足以擔負一些責任。 關於此問題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從心理學上來說,孩子更動物性、更自我中心一些。而在其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就要主動地向孩子傳輸責任、義務、付出等這些更為「成年」的觀念,以促使孩子的心智發育成熟,不至於變成自私、狹隘、沒有付出與合作精神的失敗的一代。 「這是不可能的。不論任何人,一旦時間到了,不想變為大人也要變為大人。」 這位父親在回答4歲孩子的問題時,簡直可以用「冷酷」來形容。這時候,其實應該考慮到孩子的心理,要讓孩子對未來抱有希望。 「你擔心什麼?爸爸又不是要你現在馬上成為大人。」 對於孩子的憂慮,父母要給予關心和安撫,一味地斥責只會加重孩子的憂慮。 「長大以後,必須要做很多事;所以就要從小學起,這樣長大就會了。但是,你距離長大還有很長的時間,所以現在你不用太擔心。」 像這樣告訴孩子就很好。對於成為大人,孩子可能在心理上有很多的負擔,這時還可以採用我們提到的常用的方式——試著反問孩子:「為什麼不想成為大人呢?」問孩子的感覺,除了可以幫助孩子消除相關困擾,也可以藉此給予較適當的回答。 「成為大人也很好啊,你會有更大的力氣和能力來幫助別人,會懂得好多好多的知識,還可以自己掙錢花,這多好啊!那時候,爸爸媽媽也會很高興的。」 這樣的回答會讓孩子對未來充滿期望,同時這種回答也給了孩子一些責任感、付出感的意識,不失為一種回答問題的好方法。
雪兒的姑姑剛剛生了一個小寶寶,人們(包括雪兒的母親)去探望她時,都不斷地點頭說「真可愛啊」,「多漂亮的小傢伙啊」,不少人還帶了禮物去,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嬰兒身上。 雪兒拉了拉媽媽的衣服,說:「媽媽,如果我越來越小,就會成為嬰兒嗎?」 「雪兒,你在剛出生的時候就是嬰兒。然後逐漸地長大,今後,還會繼續長大,所以不會變成嬰兒。」 「真沒意思。」雪兒撅著嘴說。 我還能回到小時候的樣子嗎? 媽媽我還能變小,坐到那個漂亮的小車裡嗎? 敢於求異思維,富有想像力和創造精神是一個人成才的必備條件。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動腦筋,從不同的角度去尋找不同的答案,而不要限制孩子,阻礙孩子開闊視野。成人在考慮問題時,常要受到許多潛在因素的限制,但孩子卻不同,他們可以讓思維插上翅膀盡情翱翔,他們常常會想出出人意料的答案,這是很可貴的。 「你怎麼會問這麼傻的問題呢?」 願意思考、喜歡探索是孩子的一種天性。每個健康的寶寶都會這麼做的。但是,有些孩子漸漸地對事物探索的興趣減少了,到了上學的年齡,他們不愛學習,馬馬虎虎,這又是為什麼呢?究其原因,恐怕同父母對孩子的提問採用錯誤的回答方式有關。 「別煩媽媽了,自己玩一會兒,我忙著吶!」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小,沒必要告訴他那麼多、那麼細,告訴他他也不懂。於是,往往三言兩語打發了孩子,或用糊弄的態度支吾過去。孩子雖然尚不懂事,但他們也能從父母的態度上感覺到媽媽和爸爸對他的做法是否贊同。父母總是敷衍,孩子的熱情自會日減。孩子的積極性受挫,久而久之,就不再喜歡提問了。 「嬰兒不能夠和小朋友一起做遊戲,也不能夠溜滑梯,更不能夠去商場買玩具。雪兒,你就是因為長大了,才能做到這些嬰兒無法做到的事。」 對於一個3歲的孩子而言,已經具有了某種程度的獨立性。她已經可以獨自走路,有時候還會撒野,有時甚至會反抗父母,不聽話時,還會挨罵。看到嬰兒受到大家的嬌寵,她十分羨慕,希望也受到同等的待遇,因而提出了這樣的問題。不要像剛才那位母親一樣,只給孩子事實上的說明,應該告訴她,還有很多樂趣是嬰兒無法享受到的。這樣告訴孩子,就能夠有效地讓孩子擺脫想要成為嬰兒的想法。
晚上的時候,勞累的媽媽躺在沙發上休息。 4歲的洋洋偎在媽媽身邊問道:「媽媽,你會不會變成老奶奶?」 爸爸媽媽也會變老嗎? 媽媽,你可以永遠這麼年輕漂亮嗎? 爸爸將來也會像那個老爺爺一樣嗎? 我不想變老,可以嗎? 這個問題其實需要考慮孩子提出問題的背景。孩子可能看到媽媽很累,很憔悴,就擔心媽媽會很快變老。對此,父母應給孩子一個比較確切的時間概念。 「大概是在你上大學的時候吧。不過,如果你總是很頑皮,一直讓媽媽煩心,媽媽可能會更早成為老奶奶了。」 其實,孩子的意思是怕媽媽過早地變老,心裡非常害怕,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他希望媽媽更有活力、更有精神。另外,媽媽回答問題時用「在你上大學的時候」這種說法也是不確切的。 「沒辦法,這是自然規律呀!誰也逃不掉的。」 生老病死的問題其實太過沉重,成年人尚不能完全承受,孩子稚嫩的心靈更無法擔負。這樣回答,會讓孩子覺得未來一片黑暗,甚至對於未來產生一種恐懼感,更會本能地拒絕長大、拒絕變老。這樣,一方面沒有得到理想的答案,另一方面也會變得消沉。 「媽媽也不明白,回家問問爸爸吧。」 如果媽媽回家後和孩子以及爸爸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效果會很好,但是如果媽媽將此作為推託、逃避的話,孩子會感到失望,並認為父母不守信用。而他們對於此問題還會從別的渠道尋求答案。 「沒事的,媽媽不會那麼快就成為老奶奶的。媽媽今天稍微累了一點,休息一下就會好的。謝謝寶寶對媽媽的關心。」 這麼回答孩子,孩子很快地就不會擔心了。而且,父母常常對孩子的鼓勵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很愛他,會促進親子關係的融洽。 「等你長大後結婚,也生了一個像你這樣可愛的小寶寶後,媽媽就會做奶奶了。那時候,你的小寶寶就會叫我『奶奶,奶奶』啦。不過那還要等上十幾年呢。」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希望母親年輕又美麗。他們並不希望母親有像奶奶一樣滿是皺紋的臉。一個憔悴的母親並不是孩子所期望的。因此,應該告訴孩子,自己要變成老奶奶還很早,孩子就會得到安慰了。 「寶寶,來,看看花園裡的這棵樹,這是桃樹。你看,一粒樹種子發芽了,這就是出生;樹苗慢慢長大,變得高大挺拔、枝繁葉茂,這就是桃樹的青春和壯年;它偶爾也會生蟲子或者葉片變得枯黃,這就是生病;後來,樹上結出了桃子,這些桃子的核也會發芽生長成新的小桃樹,這就是它們在養育後代;到後來,樹皮越來越粗糙,枯枝也越來越多,這是它變得越來越老了。而這時,越來越多的小桃樹們卻長大了,他們比自己的樹爸爸樹媽媽更加高大茁壯,它們需要更多的地方生長。這時候老樹就會枯萎,它們把地方讓給小樹們,自己變成肥料,進入泥土中,哺育著小樹。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就是這樣養育了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會這樣養育寶寶。你想想,是不是應該尊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爸爸媽媽啊?」 這種通過比喻的方法,形象地告訴了孩子成長、衰老的全過程。衰老、死亡也是一種正常現象,不必恐懼;同時還會告訴孩子,衰老是一種奉獻,是讓生命得以延續和輝煌的前提。這一教育方式,無疑讓孩子在得到答案的同時,還會對老人油然生出一股尊敬之情,可謂一舉多得。 「寶寶,我們上次看的那本書你還記得吧。人的身體是由很多細胞構成的。這些細胞不斷地複製製造新的細胞,而舊的細胞就不斷地老去了——就像你的皮膚老是有一些死皮啊什麼的。就這樣,我們的身體逐漸地長大。但是,年齡大了以後,細胞就不那麼有活力了,它們生長新細胞的力量就逐漸變弱了。這時候,老細胞也就會越來越多,於是,人也會變得衰老了,皺紋越來越多,力氣越來越小,頭髮也會白的,更容易得病。如果有一天,體內的細胞不再生長和活動了,我們的身體就會停止運轉,而死亡就來臨了。但是如果我們經常運動,吃飯睡覺又比較規律地話,這些細胞的活力就會增強,人就能老得慢一些。所以,要從小養成運動和按時休息按時吃飯的好習慣。當爸爸媽媽不注意時,寶寶也可以提醒我們哦!」 這是一種科學型的回答方式。對於較大的孩子而言,他們已經初步了解了人體的一些科學知識,因此,對他們講述一些具體的成長科學,他們也會理解的。同時又教育了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讓他們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有益身心的運動,來增強身體的機能,延緩衰老的到來。
爺爺一個月前去世了,每周都要見一次爺爺的年年忍不住問爸爸:「我們怎麼還不去看爺爺啊?」 爸爸告訴他:「寶寶,爺爺去世了,我們看不到了,他也不能來看我們了。」 年年好奇地問:「爸爸,什麼是去世呀?」 奶奶為什麼那麼長時間不來看我呢? 外公去了哪裡? 為什麼外婆躺在那裡不說話也不動,外婆是睡著了嗎? 爸爸媽媽也會死嗎? 我什麼時候會死啊? 很多孩子最初了解死亡是從《獅子王》之類的電影中得到的。當孩子看到辛巴的父親穆法沙一動不動地躺在山谷里,辛巴在一邊悲傷地站著,孩子這時候也許會向你發問:辛巴的爸爸怎麼了?這時候你可以舉一些自然界其他的例子:樹葉由無到有,由綠變黃而後凋零。或者你也可以將你的解釋更具體些:「當某種生命已經結束,他不會再有感覺,不會感覺到飢餓、炎熱或寒冷;他不會再移動,不會再走路、呼吸、說話和吃東西。」 相對電影來說,書里的情節更容易被孩子領會。當書中的某個角色死掉了,這是一個與孩子交流「死亡」的好機會。你可以試著問他:「你知道『死亡』是什麼意思嗎?」 假如你已經與孩子談論過死亡,那麼孩子就更容易理解身邊的人已經逝去是怎麼回事了。 不過,孩子在5歲以前是很難真正理解死亡的含義的,它們對於死亡的感知也是很表面化的。但是這種表面化對於孩子的心靈卻是一種保護作用。所以,父母不要讓孩子過多地思考這些父母尚無法真正弄懂的問題。 「人老了都會死,爸爸媽媽和你也不例外。」 由於孩子還缺乏有關時間的概念,從一個幼兒園孩子的視角來說,一個初中生就已經「很老」了。因此,當孩子問及父母是否會死的時候,父母若回答「老了就會死」,會讓孩子覺得死亡離自己的親人很近,他會對死亡很恐懼,擔心失去自己的親人。 「爺爺走了。」 「他睡著了。」 這些回答有些含糊不清,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沒有真正回答自己的問題,還會從別的途徑進行了解。此外,有心理學家指出,不要將死亡描述成睡著了或長眠不醒。如果你這樣做一定會造成孩子的睡眠障礙,使他不能很好地入睡或者害怕睡眠。 「爺爺去天堂了,生前做好事的人死後都能進天堂的,那裡很美很美;壞人就進不了天堂,只能進地獄。」 這樣回答乍一看很好,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還讓孩子日後能「向善」。但是事實上,這種回答卻更阻礙孩子的心性發展。因為孩子日後在學校中、書本里會受到種種科學的教育,當學校的教育與家庭教育出現衝突時,孩子就會對父母的教導懷疑乃至抵觸了。所以,回答問題時,要考慮孩子日後的發展,從一開初,就給予孩子正確的、科學的回答。 「死了就是死了,什麼也做不了了。」 孩子的心靈是稚嫩的,儘管上述說法比較科學,但是語氣卻如斥責孩子一般。與孩子交流不僅需要正確的語言說服,亦需要語氣、姿勢的和緩舒坦,讓孩子覺得和爸爸媽媽交流、向爸爸媽媽提問是有意思的、能得到結果的。 「小孩子別問這麼多。」 一般來說,由於孩子的心智還未發育完全,因此父母最好不要主動向孩子說起死亡的事情。但是,一旦孩子問起,父母也不能逃避、推諉或以含糊不清的語言敷衍了事。因為孩子的心性是對越不知道的東西越是好奇,父母不跟他正面講,他會因此更好奇,在通過別的方式了解到死亡的含義時,會感到恐懼或者認識出現偏差。 因此,當孩子問到時,必須正面回答,但是,父母對此問題應該點到則止,滿足了孩子想知道的東西後就可以立即結束談話。 「爺爺去了一個很遠的地方,但我們現在還去不了。」 在孩子很小、對衰老和死亡還沒有什麼概念的時候,這種回答起碼會給孩子一個安慰。但是如果孩子大了,或者是孩子喜歡刨根問底,那麼還是較為正面的回答較好。 「去世就是說永遠離開你了。爺爺年齡大了,年齡大了就會去世的。但是你也不要太悲傷,因為爺爺是微笑著離開你的。」 在孩子問及死亡的問題時,父母首先需要客觀地告訴孩子人老了都會死的,但是也要給孩子這樣一種意識:死亡距離我們還很遙遠,我們還會相處好長一段時間。這樣就會使孩子覺得時間還很長,不會因為受到死亡威脅而焦慮不安。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生老病死都是需要面對的重大人生問題。但是,這些問題有些父母尚不能完全明白,更何況一個幾歲的孩子。因此,在面對這些問題時,父母更應該小心翼翼。一方面不能打消孩子渴求答案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又不能讓孩子背負過重的心理負擔。
父母首先要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觀,才能以正確的語言和行為方式引導孩子們面對這些人生難題。在面對此類問題時,要在衡量孩子的認知能力、年齡、心理因素的基礎上,在孩子可以理解的範圍內小心回答。一般說來,父母可以從周圍的環境入手,讓孩子明白這是一種自然規律,是很正常的,也是不令人害怕的。萬不可忌諱回答這些問題。當孩子問及時,家長如果避諱或顯示出恐懼,孩子就會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受歡迎的題目。然而他的問題並沒有得到回答,他也不知道到什麼地方去解開這些疑慮。 孩子第一次主動發問死亡問題一般在4~5歲。此時,孩子並不太懂「死」這個辭彙的含義。 6~7歲的孩子一般不認為死亡是一個生命的終結,多數會認為「死」只是暫時的離開,不久就會歸來。 7~9歲的孩子則對死亡已經有了較客觀的認識,知道死亡是永久的離別。 研究指出,孩子面對親人去世,往往恐懼大於哀傷,產生嚴重的失落感,認為失去了一個重要的依靠,甚至幻想著自己也即將死去。一方面,他們很難接受死亡造成的既成事實,另一方面死亡帶來的驚恐會造成情感上的長期困惑。因此,父母在面對孩子提出的這些問題時,一方面要正面地告訴他死亡的含義,另一方面要告訴他死亡離我們還很遠,不至於讓他陷入死亡的恐懼之中。
又到吃飯的時間了,咪咪津津有味地吃著媽媽做的紅燒排骨,但對於蔬菜卻毫不理睬,於是媽媽夾了一塊蔬菜放到咪咪的小碗里,說道:「寶寶,蔬菜也要吃哦。」 「可是,我只喜歡吃肉,為什麼一定要吃蔬菜?」咪咪不解地問。 我不喜歡吃芹菜,為什麼還要讓我吃呢? 為什麼要吃雞蛋? 為什麼要吃肉和海鮮? 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類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在孩子小的時候早一點給孩子吃蔬菜可以避免日後厭食蔬菜。但是我們常常看到有的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或者不喜歡吃某些種類的蔬菜。 孩子不喜歡吃蔬菜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一是不喜歡某種蔬菜的特殊味道;二是由於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不容易嚼爛,孩子的咀嚼能力差,難以下咽;三是孩子有挑食的習慣。 父母可以針對不同的原因,採取相應的辦法。 對於那些不喜歡吃蔬菜的孩子,父母不妨經常給他們吃些帶餡的食品,例如:餃子、包子等,因為這些食品大多以青菜、肉、蛋等做餡,便於兒童咀嚼吞咽和消化吸收,且味道鮮美、營養也比較全面。 如果孩子不喜歡吃炒菜、燉菜等做熟的蔬菜,父母可以讓孩子適當吃一些生的青菜,例如:黃瓜、西紅柿、水蘿蔔等,這些菜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做成涼拌菜吃。 除此之外,父母可以盡量變些花樣,比如做帶餡食品時加入一些蔬菜,使孩子慢慢適應。 「蔬菜也好吃啊,你為什麼不吃呢?」 「雞蛋多好吃啊,你為什麼不吃呢?」 父母永遠不要想著強迫孩子吃什麼東西,因為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最沒有效果的! 「蔬菜裡面有肉沒有的營養,如果不吃蔬菜,會影響寶寶的身體,會生病,還要打針吃藥噢!」 「孩子,吃東西不僅講口味,最主要的還要看營養,偏食會造成營養不良,不但會影響你個子的長高,而且也會讓你變笨的!」 這種回答比較適當。如果舉出孩子切身的例子來說明,例如:「如果不吃蔬菜就會生病,不能去幼兒園,就不能和小朋友玩了。」也許會更具有效果。父母平時應向孩子多講解吃蔬菜的好處,不要隨口批評某個蔬菜不好吃。因為對於尚未具備獨立判斷能力的孩子來說,父母的話常常成為他們判斷某種蔬菜吃與不吃的依據。 「寶寶要是不吃蔬菜就不能像藍貓(孩子經常看的動畫片中的人物)那麼聰明了,那爸爸媽媽就不喜歡你了啊!」 藉助孩子比較熟悉的動畫片中的人物進行教育,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寶寶,你嘗一下這個菜,媽媽做得可好吃啦!不信你嘗嘗看!」 在吃飯前,父母可以先吃一點,而且得表現出「味道好極了」的樣子,讓孩子眼饞,甚至有時父母可以採用「連哄帶騙」的方式,但是不能要求孩子一次吃得太多,否則會造成孩子對吃蔬菜的反感。父母可以在生活中逐步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當爸爸吃炒青菜或喝蔬菜濃湯時,經常都不吃胡蘿蔔,而把胡蘿蔔剩出來。 4歲的莉莉看到這種情形,就問道:「媽媽,你為什麼讓我吃胡蘿蔔,卻不讓爸爸吃呢?」 為什麼媽媽可以不吃菠菜? 為什麼你們都不吃的東西,卻讓我吃呢? 孩子的模仿性很強,其飲食習慣與父母早期的教育以及父母自身的表現有很大的關係。要想自己的孩子不偏食、挑食,父母首先應該發揮好模範作用。即使父母一方或者雙方有挑食、偏食的現象,也應及時克服;如實在克服不了,可以採取適當的方法,不要讓孩子發現父母有偏食的現象,例如前面提到的事例中,媽媽在盛飯菜的時候,可以在爸爸的碗里少放或者不放胡蘿蔔。 而且在吃飯的時候,除了應保持輕鬆、愉快的情緒和氛圍之外,父母不要挑剔飯菜,也不要說孩子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以免給孩子造成負強化。 總之,家長要以身作則,帶頭嚴格要求自己,對孩子的全面發育和健康成長是非常有益的。 「其實挑食、偏食都是不好的習慣,但是你爸爸就是改不掉!」 這種充分在孩子面前暴露了父母缺點的回答方式,只會讓父母失去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孩子會認為爸爸竟然都有壞習慣,那他們自己的不良習慣也是可以原諒的。 「媽媽花了那麼多工夫做的飯菜,你必須多吃一些!否則以後媽媽就不給你做好吃的啦!」 吃飯的時候,父母不要一味勸孩子多吃,更不要在飯桌上訓斥孩子,或用強制、粗暴的手段來威逼孩子吃東西,否則會影響孩子的情緒,降低食慾,而且容易導致孩子產生對立情緒或恐懼心理,後果往往適得其反,影響孩子的健康。父母可以在吃飯時,適當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或有意識地與孩子比賽,或運用「激將法」,使孩子產生興趣,克服偏食、挑食的習慣。 「爸爸覺得胡蘿蔔不好吃,所以就不想吃啊!」 生活中,父母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自己不偏食、挑食,更不要講什麼好吃、什麼不好吃等之類的話,對各種食物應表現出十分喜歡吃的情感,在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你看,因為爸爸討厭吃胡蘿蔔,所以才會長鬍子。你如果也不吃胡蘿蔔的話,也會像爸爸一樣長鬍子的!」 到底這樣的回答是否有效呢?也許由於孩子非常害怕像爸爸那樣長鬍子,連爸爸剩下來的胡蘿蔔都吃完了。但是這種具有教訓和強制性的回答,並不是很好的回答方式。而且,「不吃胡蘿蔔會長鬍子」本身就是錯誤的說法,當孩子到朋友家玩的時候,看到朋友的爸爸也長鬍子,會說:「叔叔也是討厭吃胡蘿蔔,才會長鬍子嗎?」等孩子長大明白真相後,很可能會對父母產生不信任感。 「胡蘿蔔中含有豐富的營養,吃了之後,能使你的身體更強壯,能使寶寶快快的長大啊!你看,爸爸媽媽就是因為小時候吃了很多的胡蘿蔔才長得那麼健壯的啊!」 很多孩子都盼望著自己快快長大,長得像爸爸媽媽一樣高大,所以一旦媽媽告訴他吃什麼東西能讓他長得更快的話,他也就有了動力。 「爸爸昨天在外面吃了太多的胡蘿蔔,所以今天不想吃了。來,媽媽陪寶寶一起吃好嗎?」 父母挑食偏食的習慣,常常會影響到孩子,因此父母要儘早克服不好的飲食習慣,帶頭吃多樣化的食品,幫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一天,媽媽對5歲的蒙蒙說:「寶貝,我們早上的時間非常緊張,你必須要按時起床,按時吃早飯。只有這樣爸爸媽媽才能準時上班,而你呢,也才能準時到幼兒園。如果你不按時起床的話,媽媽會認為是你放棄了你的早餐,你已經是一個小男子漢了,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媽媽說完後的幾天,蒙蒙都表現得比較優秀。但是今天蒙蒙起床太晚,超過了規定的時間。當他來到餐桌前時,發現餐桌上已空空如也,媽媽早已把他的早餐收走了。蒙蒙看著媽媽非常委屈地說:「媽媽,我餓了,你為什麼收了我的早餐呢?」 雖然,早餐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應該讓孩子知道,規矩就是規矩,雙方約定好的,是必須遵守的。高效能的父母,必定是講原則的父母。 父母必須懂得,影響孩子最成功的手段就是掌握那些對孩子來說很重要的東西。絮叨的討論和空洞的威脅只能對孩子產生很小的作用,甚至一點作用也沒有。這個結論已在無數家庭中得到驗證。在那些家庭中孩子會把一個家長推到忍耐極限的邊緣,而在另一個家長面前卻像甜蜜的小天使。 「蒙蒙餓了,那媽媽再給你準備一份。」 既然定了規矩,那雙方都應該遵守。如果父母這次遷就了孩子,那孩子以後就會對已約定的規則產生懷疑,甚至他會以為以後定的規矩也是可以不遵守的。 「對不起,蒙蒙,我們有約在先,媽媽不能隨意破壞它,我想你也不想破壞它。你餓了卻吃不到早餐,這隻能怪你自己不遵守約定。」 所謂講原則就是一旦立了規矩,就必須執行。鑒於孩子容易忘記預先的約定,也沒有成熟到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慾望,父母需要不時地提醒以幫助孩子記住。但是,提醒只是提醒,一旦孩子破壞了規矩就要按照規矩來辦事。必須讓孩子懂得他的一舉一動能產生不同的後果,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就會知道無論什麼事都不能馬虎,從而形成什麼事都認真的習慣,也就不需要父母的催促和監督了。 謹記:當你平和地要求孩子服從卻被孩子置之不理時,你要用行動,而不是空洞的威脅,去獲得期望的行為。
飯桌上,侖侖看著滿桌子好吃的飯菜,一轉眼工夫,他的小碗里已經是滿滿的一碗了。剛吃了一半,侖侖就將碗往媽媽面前一推。 媽媽知道侖侖又吃不完了,看著他嚴厲地說道:「侖侖,飯要吃乾淨。」 侖侖撅著小嘴說:「為什麼要把飯吃乾淨呢?」 我不想吃了,可不可以扔掉? 節約是一個人良好的生活習慣、高尚的道德品質、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綜合體現。節約是對勞動的尊重,是對社會可持續發展應盡的責任,也是為子孫後代謀福利。 但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點菜時要適量;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回家等。 作為父母,要從小培養孩子節約的好習慣。 首先,父母自身要勤儉節約,做好孩子的榜樣。其次,指導孩子如何用零花錢。家長給孩子零花錢要有計劃,要限制數額,不要有求必應。應根據孩子年齡大小、實際用途和支配能力,定時定量給予。第三,要經常給孩子講勤儉持家的故事和道理。第四,要讓孩子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上時刻教育孩子節約。第五,要讓孩子學會利用廢舊物品。 節約要在現實的生活中從點點滴滴做起。 「如果不吃乾淨,眼睛會看不見,就看不見爸爸媽媽了。」 這位母親自小就被如此教導,但是這種回答方式是具有強迫性和強制性的。現代是科學時代,切勿用這種恐嚇方式。如果和孩子講道理,孩子是能夠接受的。 「你自己盛的飯必須吃完。」 父母的強硬態度可能會使孩子暫時屈服,但是不可能杜絕類似事情的發生。只有讓孩子真正懂得人們獲得勞動成果的不易,他才會嚴格要求自己節約起來。 「寶寶,我們吃的米飯是農民伯伯辛勤播種、種植秧苗,經過除草、施肥、收割而得來的。農民伯伯拚命的工作所收穫的稻米,是不可以浪費的。此外,世界上有些地方的人沒有米飯吃,甚至因此而死去。由此可知,對人類而言,米是多麼重要的食物。我們要把多餘的米,拿來救濟那些窮苦的人。」 從小教育孩子節約的美德,養成節約的習慣,讓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都來之不易,都是人們辛勤勞動換來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行為以及心理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作用,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偏食、挑食是不好的飲食習慣,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都是不利的。年幼的孩子正處在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各種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孩子偏重於一種或少量幾種食物,是不能獲得全面而又均衡的營養的。造成孩子偏食、挑食的原因有很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當孩子任性、不想吃或只想吃某種食物的時候,很多家長往往會出於過分疼愛而遷就他們,如此一來,孩子便找到了「救命稻草」,經常以哭鬧、絕食等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這是導致偏食、挑食的一個方面。另外,3~6歲的孩子將父母視為權威,在任何事情上都會觀察以及模仿父母的語言和行為,因此,日常生活中父母對飲食的態度以及不經意的言談,都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影響。 所以,父母應以身作則,發揮好榜樣作用,要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父母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避免在孩子面前偏食、挑食,成為孩子模仿的良好榜樣。
已經晚上九點半了,但是4歲的容容看起來精神還是那麼好,樂此不疲在客廳里玩著她的一堆小玩具,特別是對於媽媽今天剛從商場買的那個布娃娃,一直拿在手裡捨不得放下。 「容容,趕快去睡覺。」正在看電視的媽媽對在一旁的容容命令道。 「媽媽,為什麼你還不睡呢?」容容非常不滿地問媽媽。 為什麼媽媽可以睡那麼晚呢? 媽媽,我可不可以不睡覺,再玩會兒呢? 即使大人睡得晚,早上也能夠早起嗎?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會逐漸發現自己和爸爸媽媽的權利有所不同,很多事情大人可以做,自己卻不能做;大人做了好像順理成章,自己做了就是不合規矩。這樣的「不公平」會讓孩子產生很多疑惑。雖然由於在家庭中父母與孩子所處的地位不同,享受的權利也不同,權利上處於強勢的父母往往支配著權利上處於弱勢的孩子。但是當孩子提出疑問時,父母要耐心地給孩子解釋說明,而在解釋說明的同時,也要檢討一下自己的行為:自己的一些行為是不是太過分?是不是給孩子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 「媽媽是大人,所以就可以啊。」 這種過於簡單的回答不但沒有解答孩子心中的疑問,而且還會讓孩子產生大人有「特權」、父母對自己不公平的心理。 「大人與小孩不同,大人的肚子里有個時鐘,它會幫媽媽安排時間。」 這種說法對4歲的孩子來說很難理解,這時,父母倒不如向他說明「大人的身體已經成長發育健全了,比孩子有更強的自製和約束能力」。 「大人的身體條件和小孩子的不一樣,大人需要的睡眠時間比較少;而小孩子呢,正處於身體成長和發育階段,需要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證身體生長的需要。其實,媽媽也不看到很晚,寶寶睡了之後媽媽一會兒也就睡了。」 跟孩子講解大人與孩子之間身體的差異,從而讓孩子理解大人與孩子之間存在行為標準的差異。 「寶寶明天還要到幼兒園,如果晚上不早點睡覺的話,就沒有精力聽老師講課,也沒有精力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了。」 告訴孩子不按時睡覺的後果以及嚴重性,而且平時父母也要培養孩子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 「媽媽現在關掉電視,和寶寶一起睡,好不好?」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只給予口頭上的回答,有時候孩子在心理上是無法接受的。這時,父母最好還是關掉電視,給孩子創造一個容易入睡的好氣氛。在孩子養成早睡的習慣以前,每個家庭成員都要早早就寢。
推薦閱讀:
※媽媽愛
※還在計劃生完孩子去旅遊嗎,你想多了~準的想哭,生娃前的六大幻覺
※分享:孩子說:「媽媽,您願意嚷,就跟我嚷吧,就當給我消業了!」
※喜歡曬娃的明星媽媽們,可以稍息了,向這位曬娃第一媽咪敬禮吧
※有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孩子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