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與業壯遊】 流行音樂系是名堂還是靈藥?——《大學的藝術》之十一 | 想想論壇

據報載,有幾個學校在明年將成立流行音樂系,成立不久的「流行音樂產業系」在這幾年也是學生選系的熱門。

今日,英美兩國和幾個歐洲國家,能把他們的流行音樂產業推往全世界,跨越語言隔閡;日本流行音樂在東亞素有實力,而南韓近年來成為後起之秀。台灣雖然流行音樂起步甚早,也曾經極為耀眼燦爛,現在卻呈現頹勢。

台灣只有周杰倫、張惠妹、五月天等較資深歌手在華人圈還有較廣的知名度,要能有跨國境、跨語言知名度的歌手,真的是很少。愛黛兒(Adele, 27歲)、泰勒絲(Taylor Swift, 25歲)、小賈斯汀(Justin Bieber, 21歲)這些歌手,能在這麼年輕就享譽世界,在我們看來簡直不可思議。

台灣的大學設置流行音樂(產業)系,會成為台灣流行音樂的強大助力嗎?或者,比較近似招生名堂?

流行音樂,其實有根基有學問

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對於歐美流行樂、台灣流行樂都有深入研究,這樣的人可謂鳳毛麟角。針對爵士與流行樂已有大量著述、而且在多所大學音樂系任教的謝啟彬老師,是對這個問題有極深見解的人之一。

啟彬老師有極為扎實的古典基礎。到了大學就讀音樂系之後,謝啟彬老師開始認真學習爵士,畢業後又到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音樂院深造爵士及流行小提琴演奏。

另一方面,在他高中的時候,正是台灣流行音樂黃金時代,他也對流行音樂產生興趣,開始進行詞曲創作、自學吉他,並且在流行樂界工作。他曾經幫童安格,張清芳、費玉清的發片曲、演唱會編曲及演奏。他也在劉若英、金城武都在當陳昇助理的時候,跟這些人一起在錄音室裡穿進穿出。

身跨古典、爵士、流行,並且大量跨國學習、工作、巡演,啟彬老師愈來愈清楚在歐美,流行音樂是一個有根底、有系統的培育體系,這套體系日本和南韓學了去,但是在台灣,流行音樂人才還是在打游擊戰。

啟彬老師音樂教學(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流行音樂靠天分?也需要沃土和澆灌

你以為流行音樂就是靠歌手的天分、對音樂的熱愛?那就錯大了。

其實歐美流行樂界一直有藝術傳承與根源,其中重要之一就是爵士樂,而爵士樂開枝散葉衍生的各種風格:放克、藍調、雷鬼、搖滾、嘻哈??都形成今日歐美流行樂的重要骨幹。熟知歐美流行樂的人都知道,幾手所有優秀的音樂人是多年鑽研某種音樂風格的專家。例如前面提到的,泰勒斯在出道之前花許多年鑽研鄉村音樂的演唱以及作曲,愛黛兒則擅長靈魂、藍調。

啟彬老師順手舉了幾首近年的歐美流行名曲。在他的分析之下,這些曲子承襲的風格與創新的關鍵點可謂「一耳瞭然」。

2014年最熱單曲之一Bruno Mars的《Uptown Funk》,節奏、和絃、結構,都和 70年代的放克舞曲一模一樣,連他在MV中的穿著打扮都向當時借鏡。因為是兩個世代前的風格拿出來舊瓶裝新酒,所以可以再次讓人耳目一新,成為流行。

2013年法國團體Daft Punk所唱的《Get Lucky》葛萊美獎最佳單曲、最佳專輯,也是承襲70年代的放克風格。

「同樣的音樂人才培育模式,後來被日本仿照,近年韓國又學去了,」啟彬老師說,「2008年韓國女子團體唱紅了Nobody這首歌,我曾經和它的製作人見到面談天,原來它的主題絃律與和絃進行來自古典樂曲Vivaldi的《四季─冬》,再以摩城之音(Motown)的風格加以改頭換面。」

許多人看到韓國對流行音樂的行銷包裝作的好,但比較少人看到,它的流行音樂一條根扎在古典音樂裡,一條根扎在爵士樂裡,吸收養分因而茁壯。

如果流行音樂也是一個有傳承、有源流的藝術,它當然就該有教育的機制。

流行音樂人才培育,優劣比一比

如果流行樂是爵士樂結的果實,歐美一流音樂學院對流行樂可謂也有澆灌之功。許多聲名卓著的古典音樂學院,例如美國的茱莉亞音樂院、英國的皇家音樂院、芬蘭的西貝流士藝術大學,都有爵士音樂主修,培養功力與學養均深厚的爵士樂人才。

另一類音樂學校,是專門培養流行音樂人才的,美國極負盛名的伯克利音樂學院就是這樣的學校,爵士作曲、流行作曲、表演技能,都是學校的核心課程。這類的學校,在北美和歐洲各有十幾個以上。愛黛兒就曾在英國演藝學校受到完整的栽培。日本也有類似的學校,例如日本東京的洗足學園音樂大學,平原綾香(日本歌手、薩克斯風演奏家)就是從那裡畢業。

鏡頭轉回台灣,我們的情況如何呢?

古典音樂的教育在台灣做得很深,有18所音樂系,但每個都差不多,就是非常純正的古典音樂系,認為流行樂沒有資格進入學院大門,連爵士樂都看不上眼。因此,台灣極少成氣候的爵士樂教育機構。東華大學音樂系研究所這幾年終於增設了爵士組,但專任兼任教師中,只有一個爵士小號師資而已。

「事實上,很長的一段時間,台灣不但缺乏爵士樂人才,爵士樂的發展甚至在政治上被打壓,」啟彬老師和我說了個祕辛,「在民國初年的上海租界,其實有不少爵士樂創作及演奏者,創造了夜上海、等著你回來等爵士風格濃厚的歌曲。但是在國共戰爭時,這些音樂人同情左派,投共留在大陸,國民政府教育文化界來到台灣後和爵士樂一直疏離陌生。」

台灣現在雖然有流行音樂產業系,教學重心卻並不在音樂本質上,而是在錄音工程、包裝行銷、舞台設計上。即使也有演唱、演奏、舞蹈技能的訓練,但是以培養「國際水準的音樂人」來說,可能是遠遠不夠。

台灣流行音樂曾經有粗糙的師徒製作為培訓方法,但現在已經瓦解。對於有意走流行音樂的年輕人,現在非常缺乏夠深度、有系統的學習管道。許多人是在社團學吉他,並聽 Youtube 盲目摸索怎麼做音樂。

西方流行音樂的根在爵士樂,但是台灣的流行音樂卻沒有根,古典音樂排拒它、而爵士樂一直沒有發展茁壯。

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的流行音樂界將會出現大量人才,整體騰飛上升,或是墮入萎靡暗淡?我們心裡該有個底。

啟彬老師音樂教學(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只看到整容,沒看到音樂內容?

「創意很少是憑空發明,通常是將原來知道而熟悉的風格,用想像不到的方式呈現出來,」因此,啟彬老師多年在大學教課、做師資培訓來不斷找外國音樂家辦工作坊,並在網路上累積數百萬字的著述量,就是希望把台灣爵士樂的土壤培養起來。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台灣的流行樂為什麼近年來不斷退縮,打出本島的作品與歌手愈來愈少?這不是多砸點錢做行銷,或是叫歌手整形漂亮/帥氣一點,就能解決問題。

根本原因是,我們沒看見歐美日韓的流行音樂產業對於人才及培育的重視。說到底,「音樂內容」只能從人而來,只有培養夠水準的人,才會有好音樂,才會有產業擴張,這個簡單的道理是根本。


推薦閱讀:

3.18話題丨有哪幅畫是你深入了解後,完全顛覆了對其初印象的?
一次意外之旅--與江南結緣【鋼筆畫】
《紅樓夢》的藝術結構
書法家苗偉亭 伊尹書法學堂創始人

TAG:音樂 | 大學 | 藝術 | 流行音樂 | 流行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