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上墳有什麼規矩?
宋代詩人高翥在《清明日對酒》中寫道: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這首清明掃墓詩中就道出了清明上墳時要燒紙錢的習俗。其實清明掃墓始於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沿襲到現在,每年的4月5日清明節前後進行祭祖掃墓,已經成了一種固定的風俗。在民間,清明上墳各地有不同的規矩,但大都大同小異,小編本地有這些規矩:
一、時間上的規矩
清明節氣共七天,清明節前三天和清明節後四天為祭祖時間。祭祖當日宜早不宜遲,一般下午是不祭祖的,下午祭祖是沒有誠意的表現。
二、飲食上的規矩
祭祖當日早上一定要吃素食,就如平時去寺廟敬香一樣不能夠吃葷菜,不小心吃了葷菜也應該刷牙後再去祭祖,這是對神明祖先的尊重。
三、服飾語言上的規矩
清明掃墓祭祖時衣著要整齊,最好不要穿得太妖艷,掃墓時可佩戴上玉器,振作精神。在墓地時神情要肅穆,不要高聲喧嘩,更不要嬉笑打鬧,否則是對死者的大不敬。掃墓時要聚精會神,不要在墓地拍照留念,人是不可以和墳墓同框的。
四、掃墓程序上的規矩
來到墓地首先是把以前裝過祭品的盤碟清洗乾淨,擺上新帶去的祭品:茶、酒、飯、肉、雞蛋、水果,以及死者生前喜歡吃的東西,有時候還會帶上鮮花,放於墓碑前方。
接著在墓碑前方點燃兩支蠟燭兩柱香,在墳墓的正前方點燃一柱香,還要在的側面的左邊點一柱香,祭祀山神土地,然後開始向先祖祈禱,就像和先祖聊天似的,告訴他們清明節到了親人們都來看望他們了,請求先祖護佑,全家大小平安,事事順利。
如果有什麼心事心愿還可以向祖先求助,然後是「飄墳」——把帶去的燒紙放置在墓門的上方,利用土塊壓住,左側的山神土地旁也要壓燒紙。
壓好燒紙後,要用刀砍除墳墓上的柴草,除去墳地旁的雜草,然後在遠處挖一些土,用手捧著土往墳上撒,說是給墳蓋被子,千萬不要把東倒西歪的石塊扔掉,而應該只加不減。
最後是焚燒紙錢、冥錢、紙幣、金首飾、各種衣物、手機、手錶等,一邊焚燒一邊祈禱,呼喚祖先前來拿取金銀財寶,並且鞠躬作揖,帶去的茶、酒倒於焚燒的東西的四周,等所有東西燃燒完畢,點燃爆竹,以示告辭。
注意事項:
1、一定要清理乾淨現場,不要留下半絲火星,安全第一!!!
2、孕婦及七歲以下小孩一般不去掃墓。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人們清明節祭祖掃墓主要是寄託對先祖的哀思,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同時修整一下墳墓,給漏洞或坍塌的地方修補好,加上一些土,加固墳墓,清掃一下雜草、枯枝敗葉,讓先祖的庭院煥然一新。
現代人主張在網路上拜祭英烈、先祖,寄託哀思,表達敬意,這也是一種很好的祭掃方法,文明又安全,既表達了懷念和敬意,又用文字記錄下了當時的心情,或者留下傳承萬代的文學作品。祭掃習俗也應該因時而異,與時俱進。
正如宋代詩人高翥所詩「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逝者已矣,沒有一滴酒能流到九泉之下的!只要誠心祭奠,心中有先祖,祭掃的方式並不重要。
推薦閱讀:
※清明節掃墓供祭絕不能「前後顛倒」的3件事,否則會「靈氣」纏身
※(原創散文)清明
※又逢清明
※曆課十九——清明
※易百科:四大"鬼節"之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