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護理基本常識

新生兒卧室應安靜清潔,布置優雅,陽光充足。有條件的話,寶寶室內溫度可控制在21度—24度之間,濕度為60度—65度左右。新生兒護理基本常識「新生兒期」主要是是從母親子宮內到外界生活的適應期,由於這段時期新生兒各系統臟器功能發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體溫調節功能較差,因而易感染,護理起來必須細心、科學、合理。專家們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給予指導。溫度和光線新生兒對外界溫差的變化有些不適應,適宜的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5℃~28℃,盛夏要適當降溫,而冬天則需要保暖,但均應注意通風時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而室內的光線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長認為新生兒感光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歡掛上厚重的窗帘,其實這是不宜的,應讓寶寶在自然的室內光線里學會適應,而避免陽光直射眼部。衣服和尿布新生兒的內衣(包括尿布)應以柔軟且易於吸水的棉織品為主,最好不要用化纖或印染織品;衣服的顏色宜淺淡,便於發現污物,並防止染料對新生兒皮膚的刺激;衣服盡量寬鬆,不妨礙肢體活動且易穿易脫;由於新生兒頭部散熱較大,氣候寒冷或室溫較低時應該戴小帽子,同樣要柔軟舒適。尿布用柔軟吸水性好的棉織品,做到勤洗勤換,通常白天要換4次以上,晚上應換2次以上,每次更換時均應清洗小屁股,並外塗適量護膚油劑;尿不濕則選擇質量較好且透氣性能好的,在家裡時盡量用尿片,出門或睡覺時則用「尿不濕」;注意尿片或尿不濕包裹不宜太緊,以便四肢自由伸展。睡眠和睡姿睡姿影響呼吸,且新生兒頭顱比較軟,良好的睡姿有利於頭顱的發育。建議有個舒適、厚度為1~2公分的小枕頭,中間稍微下陷,兩頭微起。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側卧,以避免壓迫胸肺部,建議在餵養後多採取側睡,以免溢奶或嗆咳造成窒息;在採取仰卧位時,應當經常變換體位;足月兒因活動力較強,出生頭幾天可以適當採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嘔吐物倒流入氣管,但俯卧必須拿去枕頭,頭側向一面,此時要有家長在一旁監護。新生兒通常每天要睡18~20個小時,但未滿月的寶寶不宜長時間睡眠,家長應該每隔2~3個小時弄醒一次,以方便餵養。哺乳和餵養新生兒餵養是門很大的學問。專家的觀點是出生後母乳餵養越早越好,一般為出生後半小時左右。如果媽媽暫時沒有分泌乳汁,也要盡量讓新生兒吮吸乳頭,以促進乳汁分泌,並增進母嬰的感情利於母體因分娩造成的產後傷口的癒合。母乳餵養時應採取「豎抱位」即頭部略抬起,這是最理想、最符合自然規律的餵奶方式。在這種姿勢下新生兒和父母親相對而視,還可增加相互間的親密感;母乳餵奶前應先洗手並將乳頭清洗乾淨,母親如有呼吸道疾病餵養時應戴口罩,如乳房上皮膚有破裂或炎症,應諮詢醫生後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繼續哺乳。哺乳的時候最好是一邊乳房吸空餵飽後下一次再換另一邊乳房,以防殘奶淤積在乳房內,如一邊乳房一次餵飽後仍有多餘的乳汁,則最好將其擠掉,以促進乳房的正常泌乳並避免乳汁淤積或繼發感染。人工餵養盡量不要直接喂服新鮮奶,因為其中所含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不適合新生兒;混合餵養(母乳餵養和代乳品餵養相結合)時,應先以母乳餵養為主。人工餵養時奶嘴洞大小應適中並注意溫度,奶嘴餵奶時盡量不要讓寶寶吸進空氣,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後可輕拍寶寶背部,以免積氣。此外要對奶瓶、奶嘴嚴格煮沸消毒。餵養不需太講究定時,一般情況下3小時左右喂一次,每次以吃飽吃好為原則:即寶寶吃奶後不哭不吵,且體重正常增長。預防感染護理新生兒時,要注意衛生,在每次護理前均應洗手,以防手上沾污的細菌帶到新生兒細嫩的皮膚上面發生感染,如護理人員患有傳染性疾病或帶菌者則不能接觸新生兒,以防新生兒受染。如新生兒發生傳染病時,必須嚴格隔離治療,接觸者隔離觀察。產母休息室在哺乳時間應禁止探視,以減少新生兒受感染的機會。皮膚護理出生不久的新生兒,在臍帶未脫落前,盡量不用盆浴,而採用乾洗法為新生兒擦身。臍帶脫落後,則可給予盆浴,宜用無刺激性的嬰兒專用香皂,浴後要用干軟的毛巾將身上的水吸於,並可在皮膚皺褶處塗少許香粉。每次換尿布後一定要用溫熱毛巾將臀部擦乾淨,有時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膚髮紅,這時可塗少許無菌植物油。寒冷季節臀紅明顯時,還可用電吹風在紅臀局部吹烤,每日3~4次,每次5~10分鐘(電吹風不可離皮膚太近,以防燙傷)。五官護理應注意麵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處的清潔,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由於口腔粘膜細嫩、血管豐富,極易擦傷而引起感染,故不可經常用勁擦洗口腔,更不可用針、特別是不潔針去挑碾牙齦上的小白點——上皮小珠(俗稱「馬牙」或「板牙」),以防細菌由此處進人體內而引起敗血症。護理要點一新生兒的護理需要特別細緻周到,護理新生兒初步要注意以下要點:清理口腔胎兒娩出時應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誤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生兒口腔粘膜薄嫩,易受損傷。如果出現「鵝口瘡」─—口腔粘膜出現點片狀的白膜,可輕輕塗擦制黴菌素藥水。保溫新生兒出生後應立即將其全身輕輕擦乾,用潔凈溫暖的棉毯包裹。室溫不能低於23℃。新生兒體溫應保持在36~37℃。生後第一天每4小時測一次體溫,體溫穩定在36.5℃左右時,可改為每6~12小時測一次。若體溫低於36℃或高於38℃時,應查找原因,進行處理。滴眼初生後即用0.5%新黴素或0.25%氯黴素滴眼,以防新生兒眼炎。眼睛分泌物多時,可用生理鹽水或2%硼酸棉球拭凈後再滴眼藥。體位除媽媽抱起餵奶外,新生兒整日卧床休息。應保證有足夠睡眠時間,每日在20小時以上。最好採取側卧位,尤其餵奶後應向右側卧,平時採取左側卧。經常變換體位,可防止睡偏頭。仰卧不安全,此種體位,如漾奶時,可引起窒息。可不必枕枕頭,如枕時枕頭的高度應大致同肩寬,更不能用硬枕頭來矯正頭形。護理要點二注意居住環境。注意冷熱護理。因為新生兒體溫調節機能差,因此,冬天要保暖,夏天要防暑降溫,平時要根據氣溫的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注意皮膚護理。新生兒皮膚嬌嫩,容易損傷,因而接觸動作要輕柔,衣著要寬鬆,質地要柔軟,不宜釘扣子或用別針。要用溫水擦洗皮膚皺摺處,每次大小便後清洗,並用毛巾擦乾。注意臍帶護理。在新臍帶未脫落時,每天用75%的酒精擦洗臍部一次,然後用消毒紗布蓋上,不要放盆內洗澡。臍帶脫落後,可以不用紗布,但必須保持臍部乾燥清潔。發現臍部有紅或有膿性分泌物,則應進行消炎處理。要保證充足睡眠。經常變換新生兒的睡姿,以防止頭顱變形。正確處理好特殊生理現象。如所謂的新生兒「馬牙」、女嬰出生後數天內陰道有粘液或血性分泌物,紅尿、乳房腫大、紅斑、色素斑以及生理性黃疸(出生後2-3天出現)等,這些過幾天後就會自然消失,不必特殊處理。如果時間較長或有其它不良反映,則應去醫院檢查。護理誤區生理性黃疸誤認為肝炎新生兒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黃疸,4~5天後最明顯,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況良好,無不良反應,稱「生理性黃疸」。如果10天內黃疸消失,就不是病態,更不是肝炎,叫「生理性黃疸」。它一般在生後第4~5天出現,一周左右消失。早產兒黃疸可持續到14天消失,產生原因:(1) 孩子體內紅細胞破壞增加,使血中間接膽紅素增加,使皮膚髮黃。(2) 新生兒肝臟發育不成熟,肝細胞產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不足,不能有效的將間膽轉化為直膽而由膽道排泄,間膽在血中濃度增高,引起皮膚黃染。總之,生理性黃疸屬正常生理過程,不需要治療。擠壓乳腺新生兒的乳房在生後第4~5天出現輕度腫脹,並有少許乳汁溢出,7~10天達高潮。這是因為母親在妊娠後期體內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致使胎兒通過胎盤吸收了較多的激素所造成的乳腺一時性腫脹,無論男孩、女孩都可有,屬於生理現象,2~3周即可消失,千萬不要擠壓,它的惡果就是患「乳腺炎」。錯棄初乳初乳是指產後12小時以內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顏色太黃,比較清淡,所以有的人認為「初乳」是「壞乳」而白白擠掉,甚為可惜。因為初乳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乳糖、礦物質,同時還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殺死破傷風桿菌、百日咳桿菌、肺炎雙球菌及引起腹瀉致病的大腸桿菌,且能抵抗麻疹、小兒麻痹等病毒。實踐證明:產後開奶時間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產乳越多。正常溢乳誤為嘔吐新生兒胃賁門括約肌鬆弛,幽門括約肌相對較緊張,胃容量小(約為30~60毫升),胃呈水平位,故易發生溢乳。喟奶後應將豎起,輕拍後背,排出咽下的空氣,然後取右側卧位,枕頭高3~4厘米即可。少量溢乳屬正常現象,不應按嘔吐治療。誤擦胎脂胎脂有保護皮膚、防止細菌感染及保溫的作用。除胎脂較厚,皮膚皺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處,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膚而發生糜爛外,其它部位的胎脂不宜擦去。脫水熱誤為感染少數新生兒出生後的第3~4天有一過度性發熱,體溫驟升,有時可達39℃左右,但一般情況良好,夏季多見。若補足水份後,體溫可於短時間內恢復正常,不需治療。有人誤為感染,給予抗生素治療是不必要的。新生兒脫髮有些新生兒出生的時候頭髮很好、很黑,過些日子有的地方會脫髮,這不是病態,屬正常現象,俗稱「奶禿」,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頭髮也會越長越好的。不過造成新生兒脫髮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四肢抖動是不是抽瘋了因新生兒大腦發育不夠完善,對下級中樞的抑制能力較弱,常出現不自主和不協調的動作或睡眠時會因突然抖動而驚醒,父母不必擔心,這不是病態,是正常現象,慢慢可以隨孩子的增長而消失。[1]新生兒護理方面的禁忌細節決定成敗,要把新生兒護理好,不但需要經驗,更需要新父母們無微不至的細緻。以下是新生兒護理的5大類常見禁忌匯總。逗樂禁忌(1)睡前不宜逗樂 嬰兒神經系統尚未發育成熟,興奮後往往不容易抑制,會不肯睡覺或上床後動個不停,影響睡眠質量;(2)吃奶不宜逗樂 嬰兒吞咽和咀嚼功能還不完善,逗樂可能會引起嗆奶,甚至發生吸入性肺炎;(3)不要搖晃或拋起嬰兒 嬰兒的頭頸發育不全,大力的搖晃逗樂很容易傷到寶寶,甚至有生命危險。哄睡禁忌當寶寶哭鬧不睡時,父母會想出各種方法來哄睡寶寶,但有些不正確的方法卻會給寶寶的健康帶來不利。(1)搖睡:因為搖晃使嬰兒的大腦在顱骨腔內震蕩,造成腦組織表面小血管破裂,輕者發生癲癇、智力低下、肢體癱瘓,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腦水腫,腦疝危及生命。(2)陪睡:媽媽熟睡後不注意就可能壓住寶寶,造成孩子窒息。TIPs:哄睡妙招(1)輕拍寶寶: 寶寶睡下後,如果他的情緒還是不太安定,媽媽可以邊哼兒歌,邊輕拍寶寶,給他一個愜意的心情和絕對的安全感。(2)輕柔的音樂:可以選擇一些輕柔的音樂幫助寶寶睡眠。要知道,寶寶對音樂具有天生的鑒賞力哦!(3)背光而睡:寶寶待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適應了黑黑的睡覺環境。所以可以讓寶寶朝著背光的方向睡,讓他慢慢適應。新生兒護理小技巧小寶寶出生了,面對這個軟綿綿的小寶寶,很多新手媽媽都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護理新生兒,下面介紹幾種新生兒護理方面的小技巧,希望大家喜歡。皮膚的護理新生兒不需要肥皂。肥皂是一種脫脂劑,而嬰兒的皮膚很嬌嫩。他需要保留所有的天然油脂,所以6個星期前只能用水洗。6個星期後,可以用你選擇的任何一種肥皂。你也許想要試試一種特別的液體肥皂,這種肥皂只需加到洗澡水裡就行,無須沖洗。一定要用沾有肥皂的手指好好地擦洗過所有的褶皺,然後再沖洗乾淨。將皮膚徹底揩乾,潮濕的褶皺部分非常容易導致發炎;絕不要使用爽身粉。眼睛的護理給嬰兒清洗眼部的時候,先把幾個棉球在濕水裡沾濕,再擠干水分,擦每一隻閉上的眼睛的時候都要換一個新的棉球,從內眼角向外眼角擦。鼻子和耳朵的護理:鼻子和耳朵是具有自凈功能的器官,所以你不要試圖往裡面塞什麼東西或者以任何方式干擾它們。往鼻孔里或者耳朵里塞棉球大小的東西只會把原來就在那兒的東西推到更往裡的位置去。讓裡面的東西自然掉出來的辦法要好得多。除非有醫生的指導,否則絕不要往嬰兒的耳朵或者鼻子里點葯。即使你看到了,也不要試圖從嬰兒的耳朵里往外掏耳垢。耳垢是外耳道里的皮膚的天然分泌物。這種東西是抗菌的,它還能防止灰塵和細小的砂石靠近耳鼓。有的嬰兒的耳垢比別的嬰兒多,但是掏出來只能使耳朵分泌出更多的耳垢來。掏耳垢會使耳朵發炎,所以不要管它,如果你對此感到有些擔心,那麼可以向醫生諮詢一下。肚臍的護理嬰兒一出生臍帶就會被夾住並立刻剪斷,只留下5-8厘米的根部。過幾天,臍帶就乾枯了,然後它會脫落。醫生或許會建議你每天用消毒酒精和消毒棉球輕擦臍帶部位,然後用消毒紗布蓋好。盡量多讓這一部位通風,因為這樣有助於加速收縮和痊癒。如果你發現有發紅,液體流出或者其它感染的癥狀,請向健康顧問或者醫生諮詢。不必等到臍帶痊癒之後才給嬰兒洗澡,只要洗澡後把它徹底揩乾即可。有的嬰兒患有臍疝,但一般一二年內就會痊癒。如果你的孩子患了臍疝,而且還不斷擴大或者總不見痊癒,那麼請看醫生。新生兒皮膚濕疹護理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病因複雜的皮膚炎症,是嬰兒期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和慢性期。病因一般認為與遺傳、過敏體質、神經功能及物理因素等有關。護理不當,如過多使用強鹼性肥皂、營養過剩、以及腸內異常發酵等也可引起本病。母體雄激素通過胎盆傳給脂兒,致使新生兒皮脂增多,亦易致脂溢性濕疹。新生兒頭頂部的「胎垢」處理有些新生兒出生後不久,在頭頂部前囪門部位即漸出現黑色鱗片狀融合在一起的硬痴,不易去掉,稱為「胎垢」。這是由於皮脂腺分泌的油脂類物質堆集而成,一般不癢,對孩子健康無任何影響,但看上去很臟,而且新生兒自身亦可能會感到不舒適,因此,應該將其去掉。最好的方法是用消毒過的植物油或石蠟油局部塗擦後予以包好,讓胎垢充分軟化,一般在12小時以後即可用紗布輕而易舉地擦掉,這樣既不會對皮膚產生任何不良的刺激,亦不會擦傷皮膚。新生兒皮膚生痱子護理在炎熱的夏天,由於天熱及小兒大哭,出汗較多,加之新生兒皮膚細嫩,常易生痱子,由於痱子可形成小膿皰,甚至發生敗血症而危及生命,所以,應預防痱子的發生。1.炎熱的夏天應避免新生兒大哭,置小兒於陰涼處,以防出大汗。2.用溫熱水及小兒專用香皂給寶寶洗澡。待皮膚擦乾後,再撲上少許嬰兒爽身粉,始終保持皮膚乾燥。3.如頭部生痱子,可將頭毛全部剃掉,以減少出汗。4.如痱子形成小膿皰,則須立即處理,切不可用手隨意擠壓,以防酸液擴散而引起全身感染,或發生敗血症。早期可用75%的酒精棉簽將小膿皰擦破後,再添上0.5%碘酒或1%龍膽紫,必要時還可使用一定量的抗生素或清熱解毒藥。如出現高熱、拒奶、精神萎靡、不哭等異常情況,則可能發生敗血症,這時必須立即予以相應的檢查及治療,以防發生不良後果。濕疹多見於頭面部,如額部、雙頰、頭頂部,以後逐漸蔓延至頸、頸、肩、背、臀、四肢,甚至泛發全身。初起時為散發或成簇的小紅丘疹或紅斑,逐漸增多,並可見小水瘤、黃白色鱗屑及痴皮,可有滲出、糜爛及繼發感染。病兒常煩躁不安、到處搔抓、夜間哭鬧,影響睡眠。寶寶長了濕疹後除查找誘發因素,予以糾正外,還應採取全身、局部綜合治療。另外,乳母可暫停吃雞蛋等富含異體蛋白質的食物,濕疹可能會逐漸減輕。患濕疹的新生兒不可使用肥皂或用熱水燙洗,並避免太陽照曬,避免毛線衣或其他化纖織物與皮膚直接接觸,局部皮膚不要隨意用藥。不同時期可採取不同的處理:急性期可用1%~4%硼酸液濕敷或用雷佛諾爾氧化鋅軟膏外塗;亞急性期每晚用溫水洗澡1次,然後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消炎;慢性期用溫水洗凈皮膚後,外用0.5%可的松冷霜類藥物或糠餾油軟膏。如患兒搔癢較劇,可適量使用撲爾敏、賽庚啶、苯海拉明等葯,予以鎮靜、止癢、脫敏。新生兒頭顱血腫護理分娩時胎兒在子宮中,顱頂蓋和產婦骨盆間接地相摩擦,或因產道強韌而胎頭受壓,致使顱骨膜下的血管破裂,血液積於患處,形成頭顱血腫。頭顱血腫一般不需治療,只須保護皮膚,使之不受感染。切不可穿刺抽血,因半凝固的血液既不易抽出,又易誘發感染,危險性極大。如偶爾血腫發生化膿感染,則應切開排膿、同時使用有效抗生素,儘快控制感染,以防止化膿性腦膜炎及敗血症的發生頭顱血腫較大時,有並發高膽紅素血症或核黃疸的可能,應及時輸新鮮血20~3Oml,同時使用維生素K1治療。新生兒硬腫症護理新生兒硬腫症主要由寒冷、早產、感染、窒息缺氧等多種因素引起,常發生在寒冷季節。但如由於早產或感染等因素引起者,亦可見於夏季。主要表現為體溫低至31℃~35℃,甚至26℃左右,哭聲低或不哭,不能吸吮,動作少,四肢發涼,皮膚暗紅色或伴黃疽。嚴重者蒼白或青紫,皮膚及皮下組織變硬如硬橡皮樣。輕症病兒可在家中治療護理。以下是護理方面的幾個要點。1. 復溫 採取逐漸復溫方式,切忌加溫過速導致病兒肺出血而死亡。一般輕者可用溫暖棉襁褓包裹,置24℃~26℃室溫中,加置熱水袋,熱水袋溫度一般為50℃左右漸升高至70℃左右為宜,逐漸復穩。每小時測體溫一次;重者可先置26℃~28℃室溫中,一小時後連同棉褪褓置入27℃~28℃暖箱中,每小時提高箱溫1℃,逐漸升至30℃」~32℃,使病兒皮膚濕度達到35C~36℃,每4小時測體溫一次。一般要求在12~24小時內使體溫逐漸恢復正常,並使體溫維持在36℃~37℃之間。2.餵養 復溫至34℃時,為了供給寶寶足夠的熱量,應開始餵奶。如病兒虛弱、吸吮力差,則可用滴管餵奶或予以鼻飼餵奶,待吞咽功能恢復後可用小勺試喂母乳,或讓寶寶自己吸吮母乳。如一般狀況好轉,則可逐漸增加奶量。3. 病兒硬腫的肢體常常活動受限,所以要勤給病兒翻身,以防局部壓傷或局部缺血而導致組織壞死。4. 重症者可酌情輸血或血漿,以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5.注意環境的衛生和用品的消毒,預防繼發感染及併發症的發生。促使病兒早日恢復健康。新生兒臍帶出血護理新生兒臍帶出血常分為兩種情況。1.臍帶脫落後局部肉芽組織的滲血較為多見,常繼發感染,並伴有少量膿性分泌物。可用1%硝酸銀燒灼肉芽組織,或用1%碘酒消毒處理。必要時可使用抗生素、維生素K等葯,以利於儘快恢復。2.臍動脈出血較少見,由於臍帶粗大,干縮後線結鬆脫,易致出血,此種出血多在生後24小時內發生。有時因臍帶剪除過多,線結鬆弛而自行脫落,還可因為扎臍的線過細、過緊,將血管扎斷而致出血。這種出血應在臍凹處重新處理,結紮臍帶,縫扎斷裂血管,以防出血過多而發生貧血。嚴重出血者可給予輸血。新生兒臍炎護理新生兒臍部有粘液或膿性分泌物,帶有惡臭味,臍窩周圍皮膚髮紅時,稱之為臍炎。由於臍炎可引起腹壁蜂窩組織炎、腹膜炎、敗血症、肝膿腫等嚴重疾病,所以,預防臍部發炎顯得更為重要。如已經發炎時,應及時用雙氧水清洗臍部,再用75%酒精消毒處理,並給予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如經過家庭處理後仍無好轉;且病兒出現精神萎靡、拒奶、發燒等情況時,應立即住院檢查、治療。新生兒發熱護理新生兒體溫一般在37。5℃以下,如超過這個溫度說明新生兒發熱,新生兒發熱的原因很多,但常見於以下幾方面。1.環境溫度過高而致的發熱 如熱水袋、室內生火爐而致室溫過高。由於新生兒體溫調節功能不健全,不能維持產熱和散熱的平衡而發熱,這種發熱只需調整環境溫度即可,不需治療。2.脫水熱 在炎熱的夏天出生的新生兒,由於大汗、進奶少等因素而發生脫水,隨之出現體溫升高達38℃~40℃不等,但新生兒一般情況好,精神反應正常,給予喂水或補液後體溫會迅速下降,發熱很少超過一天以上,稱為「脫水熟」。這種發熱只須補充足夠的液體即可。不須採取其他特殊處理。3. 感染性疾病所致的發熱 常分為產前感染、產時感染及產後感染。產前感染(不潔的***檢查、羊水早破、第二產程延長)及產時感染,一般在產後1~2天開始發熱;產後感染一般發生在產後1周左右,常因呼吸道感染、敗血症、膿腫、皮膚膿皰等因素而引起發熱。這種類型的發熱最主要的是找出發熱原因,然後再對症治療。當發熱超過39℃以上時,可用物理方法降溫(如溫水擦浴)效果較好,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退熱葯,切不可濫用藥物而發生不良後果。新生兒肺炎護理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一種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無典型的癥狀與體征,主要表現為一般情況較差,哭聲低、少哭或不哭,吃奶少或拒奶,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嗆奶,咳嗽,嘔吐或口吐白沫,呼吸淺短或不規則、雙吸氣、甚至呼吸暫停,很難聽到細小濕羅音和捻發音。以下是護理方面的要點。1.得了肺炎的新生兒應置身於空氣清新、陽光充足、室溫約22℃~24℃的環境中,並經常在地面上洒水以使室內保持一定的濕度。由於肺炎時易發生嗆奶,所以,在餵奶時應每吸吮4~5口便拔出奶頭,以便讓病兒休息片刻後再吃奶,這樣將會減少嗆奶的發生率。由於病兒吃奶少,加之氣喘、發熱等因素,體內水分常消耗較多,所以,此時應增加餵奶的次數,儘可能地讓病兒多吃奶,以增加水分的攝入,防止發生脫水。如已發生脫水,而通過增加餵奶不能糾正時,應予以靜脈補液以糾正脫水。100732. 如體溫超過39℃,則可在物理降溫(溫水擦浴)的同時給予退熱葯,但應防止因使用退熟葯而致出汗過多發生虛脫或脫水熱。對營養不良兒或消瘦兒,單用物理降溫效果亦很好。另外,病兒衣服應穿得適中,不可過厚而影響散熱。3. 給病兒喂葯應在餵奶前半小時左右為宜,不應在餵奶後馬上進行,以防嘔吐。新生兒無尿護理新生兒無尿可由於先天性腎缺如或尿路畸形所致,亦可由於腎臟泌尿較晚所致。一般情況下,99%的新生兒在出生後36小時內即初次排尿,但若超過36小時尚未排尿,可給予口服糖水或靜脈注射5%葡萄湯液,如經過上述處理後有利排出。則可能是腎臟泌尿教晚,如仍無尿,則可能是腎缺如或尿路畸形,須進一步檢查。新生兒白眼球發紅護理新生兒血管脆嫩,在出生時,由於受到產道的擠壓,致使眼鞏膜的小血管破裂出血,所以,新生兒出生後鞏膜(白眼球)上即有鮮紅色的小片狀出血灶,這種出血一般不須任何特殊處理,數日後可自行吸收消失。新生兒護理-新生兒突然憋氣是怎麼回事?新生兒出生後2~20天內常出現突然憋氣現象。特別是早產兒或足月小樣兒。主要表現為突然呼吸停止,面部發紫,四肢軟弱無力。如憋氣時間超過15~30秒鐘,醫學上稱之為「呼吸暫停」。其原因主要是由於新生兒大腦發育不成熟,當遇到寒冷刺激或患肺炎等疾病時,就可發生憋氣現象。由於憋氣時肺內血氧交換停止,而導致體內缺氧,如缺氧時間過長,就可能發生生命危險。所以,一旦發現這種現象,如無醫務人員在場的情況下,家長應立即採取人工輔助呼吸(將手放於小兒背部,然後按每分鐘40次左右的頻率輕托、輕放小兒或拍打小兒足底,以刺激呼吸,並注意保持室溫在26℃~28℃。如經過上述處理仍無好轉或頻煩出現憋氣現象,應立即送醫院治療。護理新生兒紅臀紅臀主要是由於新生兒柔嫩的皮膚受尿液的刺激而致,嚴重時可致臀部破潰。因此,新生兒使用的尿布應具有清潔、柔軟、吸水力強等特點,而且不能在尿布下墊放塑料布或橡皮布,因為塑料布與橡皮布均不透氣,使用後可使小兒臀部始終處於濕熱的環境中、而更易發生紅臀。洗尿布時應將尿布中的皂液或鹼性成分洗凈,用開水燙洗後在陽光下晒乾,以備再用。如出現紅臀,則應採取相應措施,除勤換尿布及每次換尿布後用溫熱水將臀部皮膚洗凈外,尚須塗以治療紅臀的紅臀膏(用魚肝油滴劑與凡士林混合配製的軟膏)或塗以經過消毒的植物油。還可用燈泡或電吹風局部烘烤,以促使紅臀部位的皮膚乾燥、局部血管擴張,促進局部血供,加快紅臀的癒合,每天2~4次,每次10~15分鐘。但須注意,烘烤應離臀部皮膚有一定的距離,以防燙傷。男嬰隱睾處理男嬰隱睾是怎麼回事?胚胎兩個月時,睾丸開始形成,到3個月時,睾丸漸下降,大約在胚胎7~9個月時,睾丸可降入陰囊中。但由於某些因素的影響,少數胎兒至出生時睾丸仍未降入陰囊,而滯留於腹腔或腹股溝的某個部位,這種情況稱之為隱睾或睾丸下降不全。阻礙睾丸下降的原因有精索過短、腹膜後纖維性粘連、垂體功能不全、睾丸引帶終止不正常或腹股溝發育異常等。少數下降不全的睾丸可在5~6歲前自行降入陰囊,而絕大多數不能自行下降。睾丸下降不全對身體是有害的。因為睾丸的生精過程受許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對濕度的變化非常敏感。正常情況下,陰囊中的溫度低於腹腔溫度約1.5℃~2℃,正好適合於精子的產生及雄激素的分泌,如睾丸留於腹腔中,則精子的產生及雄激素的分泌將受到很大的影響。至成人時,如一側睾丸未下降,尚不致於形成不育症;如雙側睾丸均未下降,而留於腹腔中,則可導致終身不育。另外,若睾丸留於腹股溝處,由於該處位置淺表,還易導致睾丸受傷。若睾丸長期滯留於腹腔中,還可發生睾丸癌變。男嬰隱睾如何處理?嬰幼兒隱睾仍有下降的可能,可暫時觀察,如5~6歲前仍不能下降時,則需進行治療。單側隱睾多有局部因素,大都需手術治療。雙側隱睾時,可試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每次500單位,每周注射2次,一療程用量為4000~5000單位;必要時可重複1~2個療程,大多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如效果不滿意,可行手術治療。手術年齡一般於6~7歲為宜。如延至青春期手術,占於曲細精管萎縮,可致精子生成能力喪失。所以,對隱睾兒,應密切觀察動態變化,以把握治療時機。男嬰陰囊大是怎麼回事?男孩陰囊的大小有明顯的個體差異。但如過大,則可能為病態,一般與下列三種因素有關。1. 陰囊鞘膜積液 新生兒鞘膜積液較多見,一般於1周歲以內可自行吸收,不需手術治療。如至成人期仍未吸收,但如果不影響生活、工作,亦不需手術治療。如鞘膜積液較大並引起相應的癥狀,影響生活、工作,則需作鞘膜翻轉或切除術。2.腹股溝斜疝 腹股溝斜疝在嬰兒咳嗽時有衝擊感,透光試驗陰性,無波率。如嬰兒平卧、不哭時腫物可還納入腹腔,陰囊恢復正常。這種情況一般在幼年時期不需手術治療,待年長後視病情而定、如腫物嵌頓於陰囊中而不能還納入腹腔,則需急診手術治療,以防腸管壞死等併發症的發生。3.睾丸腫瘤 睾丸腫瘤較少見,它表現為質實而硬,以手撐托之有沉重感,透光試驗陰性。如遇有這種情況,應及時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新生兒洗澡護理新生兒出生後便可洗澡,洗澡前應先將乾淨的衣服與尿布準備好,室溫控制在24℃~26℃,水溫應接近新生兒的體溫或37.5℃左右。洗澡宜在吃奶前進行,以防在洗澡的過程中發生吐奶現象。一般先洗頭和臉,接著洗前身、後背、手和腳。洗頭面時,用左手掌心托頭,用拇指和中指分別將兩側耳廓折向上方堵住外耳道口,以防洗澡水流入耳內、引起耳內感染。然後用柔軟的浴巾輕輕擦洗新生兒的面部、眼角及耳廓內。頭面洗好後,若新生兒臍帶未脫落,仍將新生兒托於手中,用柔軟的浴巾擦洗身體,但不要讓臍帶沾水,以防感染。如臍帶已脫落,可將新生兒放在浴盆中,下面應墊一塊柔軟的浴巾或海綿,用手掌支起頸部,手指托住頭後部,讓頭高出水面,然後再由上而下輕輕擦洗身體前面的每個部位。如皮膚皺褶處有胎脂,應細心地輕擦,若不易去除,可塗以植物油後再輕輕擦去。前面洗好後,用手掌托住胸部,手指分開托在雙側腋下,清洗背部及肛門周圍。最後清洗四肢,包括腹股溝及腘窩。身體所有部位都洗好後,立即將新生兒包在乾淨的干浴巾中,輕輕地拍拍,把新生兒身上的水吸干,然後再把眼角、鼻、耳廓等處擦乾。適量地撲些香粉後給新生兒穿上早已準備好的衣服,墊上尿布。這樣寶寶將會睡得又香又甜。剛剛開始時,由於不熟練,可兩個人共同完成上述的所有操作過程,其中一個人托住寶寶,另一個人給寶寶洗澡。多長時間給新生兒洗一次澡?從醫學角度講,應每天給新生兒洗澡,但有時由於條件有限,洗澡時室內溫度難以保證,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所以,可根據氣候來選擇兩次洗澡間隔的時間。炎熱的夏天,由於環境溫度較高,可給新生兒每天洗1~2澡;洗後在頸部、腋下、腹股溝等皮膚皺褶處擦少許香粉,但不可過多,以防出汗後結成塊而刺激皮膚。身體的皺褶處應每天檢查,以防褶爛、破潰。春、秋或寒冷的冬天,由於環境溫度較低,如家庭有條件使室溫保持在24℃ 26℃,亦可每天洗一次澡,如不能保證室溫,則可每周洗1~2次澡或常用溫水擦洗頸部、腋下、腹股溝等皮膚皺赭處,並在每次大、小便後,用溫水擦洗臀部及會陰部,以保證新生兒舒適、乾淨。冬天洗澡或擦洗時動作要輕快、以防新生兒受凍而生病。什麼情況下不宜給新生兒洗澡?由於新生兒抵抗力低,當患某些疾病時,則不宜洗澡。1.發熱、咳嗽、流涕、腹瀉等疾病時,最好別給新生兒洗澡。但有時病情較輕、精神狀況及食慾均良好,也可適時地洗一次澡,但動作一定要輕快,以防受涼而加重病情。2.皮膚燙傷,水泡破潰、皮膚膿皰瘡及全身濕疹等皮膚損害時,應避免洗澡。3.肺炎、缺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嚴重疾病時,更應避免洗澡,以防洗澡過程中發生缺氧等而導致生命危險。新生兒不宜洗澡時怎麼辦?如新生兒因病暫不宜洗澡,為了讓新生兒身體乾淨舒適,可用柔軟的溫濕毛巾或海綿擦身。但由於新生兒病期需要更多的休息,所以擦浴時動作一定要輕,從上到下,從前到後逐漸地擦乾淨。如某處皮膚較臟,不易擦乾淨,可蘸嬰兒專用肥皂水或嬰兒油擦凈皮膚,而後再用溫濕毛巾把肥皂水或嬰兒油擦乾淨,以防皮膚受到刺激而發紅、糜爛。總之,擦浴時動作要輕柔,不可用勁搓,防止把新生兒細嫩的皮膚擦破而導致感染。新生兒喂葯護理由於新生兒對藥味的反應輕微,所以給新生兒喂葯較大小孩相對容易,儘管這樣,也應十分慎重對待。首先用手固定新生兒的頭和手,不讓其過度活動,然後用小勺將藥液放在舌根部,讓其自然咽下,切勿捏鼻灌藥,以防藥物吸入氣管而發生嗆咳、窒息。喂葯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如藥液過濃、過苦,可在藥液中加適量白糖,以增加口感;②不可將藥物與乳汁攪拌後同時喂服,因乳汁中的蛋白質可使許多藥物的藥效降低;③喂葯後要注意觀察小兒10分鐘左右,以防因藥物刺激胃部而發生嘔吐;④一定要按醫矚給葯,不可隨意增減藥量和品種。防止新生兒燙傷由於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健全,對外界溫度的變化很敏感,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所以,常常用熱水袋幫助取暖,但如果保暖方法不當或水溫過高,則容易導致新生兒燙傷。最好的方法是將室溫提高,一般使室溫保持在24℃~26℃最好,在這種溫度下,不用保暖,新生兒亦能維持正常的體溫。如室溫低於20℃時,可用熱水袋保暖,水溫為20℃左右(成人用手背試後不覺燙),用毛巾包好後放在兩足部的棉被外。要經常查看熱水袋是否漏水或水是否涼了,以便及時更換。新生兒燙傷後怎麼辦?如因不慎將新生兒燙傷,則應立即予以治療。當僅有皮膚髮紅時,則可塗些花生油或凡士林後用乾淨紗布包裹燙傷的局部,一般4~6天就好了;如燙傷起泡,可在起泡處塗油後包裹,讓水泡自然吸收。當水泡破潰並繼發感染時,應立即到醫院予以定期換藥,同時使用有效抗生素,以防敗血症等感染性疾病的發生。新生兒屁屁的護理寶寶的皮膚非常幼嫩,特別是小屁屁,護理不當非常容易長尿布疹,所以一定要細心護理才行:給寶寶擦屁股要輕輕的,不可太用力。寶寶大便了,如果擦屁屁用力太大,會破壞皮膚的角質層。男寶寶和女寶寶各有自己的身體特點,在清洗的時候也要注意採用不同的手法。男寶寶屁屁清洗法(1)男寶寶常常就在你解開尿布的時候撒尿,因此解開後仍將尿布停留在陰莖上方几秒鐘。(2)打開尿布。用紙巾擦去糞便,扔到尿布上,然後在他屁股上面折好尿布。用溫水或者清潔露弄濕棉花來擦洗,開始時先擦肚子,直到臍部,擦洗的時候要避免寶寶著涼。(3)用乾淨棉花徹底清潔大腿根部及陰莖部的皮膚褶皺,由里往外順著擦拭。當你清潔睾丸下面時,用你的手指輕輕將睾丸往上托住。(4)用乾淨棉花清潔嬰兒睾丸各處,包括陰莖下面,因為那裡有尿漬或大便。如果必要的話,可以用手指輕輕拿著他的陰莖,但小心不要拉扯陰莖皮膚。(5)清潔他的陰莖,順著離開他身體的方向擦拭:不要把包皮往上推,去清潔包皮下面,只是清潔陰莖本身。在男寶寶半歲前都不必刻意清洗包皮,因為男寶寶大約4歲左右包皮才和陰莖完全長在一起,過早地翻動柔嫩的包皮會傷害寶寶的生殖器。(6)舉起嬰兒雙腿,清潔他的肛門及屁股,你的一隻手指放在他兩踝中間。他大腿根背面也要清洗。清洗完畢即除去尿布。(7)擦拭你自己的手,然後用紙巾抹乾他的尿布區。如果他患有紅屁股,讓他光著屁股踢一會兒腳,預備些紙巾,如果他撒尿時可以用。(8)在陰莖以上部位(而不是陰莖上面)、睾丸附近及肛門、臀部上廣泛擦上防疹膏。在給男寶寶換尿布的時候要注意:因為男寶寶尿尿一般都是往前的,所以在給寶寶換尿布時要把寶寶的陰莖壓住,以防寶寶尿濕尿布的圍腰。女寶寶屁屁清洗法(1)用紙巾擦去糞便,然後用溫水或潔膚露浸濕棉花,擦洗她小肚子各處,直至臍部,擦洗的時候要避免寶寶著涼。(2)用一塊乾淨棉花擦洗她大腿根部所有皮膚褶皺裡面,由上向下、由內向外擦。(3)舉起她雙腿,並把你的一隻手指置於她雙踝之間。接下來清潔其外陰,注意要由前往後擦洗,防止肛門內的細菌進入陰道。不要清潔陰道裡面。(4)用乾淨的棉花清潔她的肛門,然後是屁股及大腿,向里洗至肛門處。洗完即拿走紙尿布,在其前面用膠紙封好,扔進垃圾箱。洗你自己的手。(5)用紙巾擦乾她的尿布區,然後讓她光著屁股,玩一會兒,使她的臀部暴露於空氣中。(6)在外陰四周、肛門、臀部等處擦上防疹膏。女寶寶一般不建議用爽身粉,因為爽身粉中的滑石粉會進入卵巢,因為女性的盆腔與外界是相通的,外界環境中的粉塵、顆粒均可通過外陰、陰道、宮頸、宮腔、開放的輸卵管進入到腹腔,引發病變。如果氣溫適宜,無論是女寶寶還是男寶寶,便後都可以直接用溫水清洗陰部。這樣既快捷又清洗的乾淨徹底。新生兒鼻子堵塞實用護理新生兒鼻子堵塞怎麼辦其實,新生兒發生鼻腔堵塞是事出有因的,這是因為新生兒的鼻粘膜柔軟而又富含血管,遇到輕微的感冒就容易充血、水腫,使原本狹窄的鼻腔更加狹窄和閉塞,同時,不斷出現的鼻腔分泌物也是鼻阻塞的常見原因。另外,母親孕期若服用利血平等降壓藥,也會間接影響新生兒而出現鼻堵塞。新生兒鼻子堵塞了怎麼辦呢?若是鼻粘膜充血、水腫引起的,可用0.5%麻黃素溶液點鼻,每側鼻孔點一滴葯,兩個鼻孔點葯的間隔時間為3-5分鐘。一般可在睡覺前或餵奶前點葯。但需注意的是,點葯時應使小兒頭部略為後傾,以保證將藥液能完全滴入鼻腔而發揮作用。如果是由於鼻腔分泌物造成的阻塞,則可用棉棍將分泌物輕輕地卷撥出來。若是乾性分泌物,應先塗些軟膏或眼藥膏,使其變得鬆軟或不再粘附在粘膜上時,再用棉棍將其小心翼翼地撥出;或用棉花毛刺激新生兒鼻粘膜引起打噴嚏而促使鼻腔的分泌物的排出,從而達到鼻腔通暢的目的。新生兒前囟門科學護理寶寶的前囟門人的頭顱是由兩塊頂骨、兩塊額骨、兩塊顳骨及枕骨等骨組成。嬰兒出生時,這些骨骼還沒有發育好,骨縫沒有完全閉合,在頭頂前有一個菱角空隙,為前囟門,又稱大囟門。在頭頂後還有一個「人字」形的空隙,為後囟門,又稱小囟門。前囟門出生時約為2.0×2.0厘米大小,隨著嬰兒生長,一般在一周歲至一周半時閉合。後囟門出生時就很小,一般在2~4個月時就閉合了。囟門是人體生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用手觸摸前囟門時有時會觸到如脈搏一樣的搏動感,這是由於皮下血管搏動引起的,沒什麼可緊張的,未觸及搏動也是正常的。觀察寶寶囟門異常我在此提醒家長,囟門同時是一個觀察疾病的窗口,如果囟門飽滿或隆起時,則表示孩子有顱內高壓的疾病,如腦膜炎、顱內出血、腦瘤等;如果囟門過度凹陷,可能是由於進食不足或長期嘔吐、腹瀉所造成的脫水引起的。像老人說的摸了前囟門,寶寶就會啞,這種說法完全沒有科學依據,是錯誤的。前囟門的清洗新生兒的囟門特別嬌嫩,但囟門的清潔護理又往往關係到小寶寶的健康發育,所以這一定要注意。首先,前囟門的清洗可在洗澡時進行,可用寶寶專用洗髮液而不宜用強鹼肥皂,以免刺激頭皮誘發濕疹或加重濕疹。還有,清洗時手指應平置在囟門處輕輕地揉洗,不應強力按壓或強力搔抓,更不能以硬物在囟門處刮劃。如果囟門處有污垢不易洗掉,可以先用麻油或精製油蒸熟後潤濕浸透2~3小時,待這些污垢變軟後再用無菌棉球按照頭髮的生長方向擦掉。我還要提醒各位家長,注意家中傢具,避免尖銳硬角弄傷寶寶的頭部。如果寶寶不慎擦破了頭皮,一定要立即用酒精棉球消毒以防止感染。
推薦閱讀:

詩詞格律基本常識(二)--揚州正昌
道教的基本常識
黑社會的基本常識
一文讀懂中國佛教發展史(圖文介紹,附佛學基本常識)
艾灸基本常識

TAG:護理 | 新生兒 | 常識 | 新生 | 基本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