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食品營養標籤

中國即將開始強制標註「食品營養標籤」。實際上,世界上多數國家和地區早已實施這一制度,所以有媒體把這個法規稱為「遲到十年的營養標籤」。在評價這個規定的具體內容之前,先介紹一下美國的「營養標籤與教育法案」,簡稱NLEA。

在1990年代之前,美國的食品也不要求營養標籤。隨著人們對飲食健康的關注,FDA開始考慮通過食品標籤來實現三個目標:減少「自願標籤」的混亂;幫助公眾選擇健康飲食;促使食品企業改進配方,開發更健康的食品。

經過徵求公眾意見、公開聽證討論,FDA在1990年7月拿出了NLEA法案的初稿,當年的11月被國會通過,然後得到總統的簽署從而成為法律。

標籤的核心是標註哪些信息。NLEA法案要求把「膳食指南中強調並且有推薦量」或者「對公眾健康有重大影響」的營養成分進行強制標註。前者比如蛋白質、脂肪等,後者比如鹽和膽固醇。經過後來的修訂,美國目前強制標註的有15項:總熱量、來自脂肪的熱量、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膽固醇、鈉、總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糖、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鈣、和鐵。除此以外,生產者還可以自願標註一些其他項目,比如單與多不飽和脂肪、可溶與不可溶膳食纖維、其他維生素與礦物質等。

這是一個很全面的標註要求。根據這個標籤,可以相當準確地了解一種食物在營養組成上的優勢與不足。這對於公眾選擇食物、制定合理食譜,確實如法案的名字所說的那樣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這樣的標籤所用的「每日參考量」是針對全體人群平均的。4歲以上的美國人群平均每天的熱量攝入是2350大卡,但是不同的人所需要的熱量並不相同。有許多人呼籲FDA降低熱量「標準值」,向容易受到高熱量危害的那部分人傾斜。比如有人建議用針對老年女性的1900大卡作為熱量參考值。膳食指南推薦來自脂肪的熱量佔總熱量的30%。如果依據這個基準,那麼每天的脂肪攝入量是60克。而如果採用全體人群平均的2350大卡,則是75克。

考慮到這些爭議,FDA最後採用了2000大卡作為基準。各種營養成分的「推薦量」中,脂肪、飽和脂肪、膽固醇和鹽中有些是「健康上限」,實際攝入越少越好。有一些成分推薦攝入量跟總熱量有關,比如脂肪和膳食纖維;而有一些跟總熱量無關,比如膽固醇和鹽。為了「教育」消費者,NLEA法案還鼓勵在標籤後面加上「營養圖譜」。這個表格分2000大卡和2500大卡分別列出「應該低於」的脂肪、飽和脂肪、鹽和膽固醇的量,以及「推薦達到」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的量。

食品生產者從來都是「投公眾所好」,當消費者關注食品標籤的時候,生產者也就會根據它來開發產品。反式脂肪的標註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反式脂肪對健康沒有價值,多了還有害。但基於食品市場的現實,FDA並沒有禁用它,而是強制要求標註含量。因為消費者會追求反式脂肪含量「低」甚至「沒有」的食品,食品公司就有了壓力和動力去避免反式脂肪的使用。從2006年這一標註實施以來,市場上迅速出現了許多技術革新,比如低反式脂肪脂肪的氫化油工藝、高油酸的豆油等。

相比於之前「不要求標註」,中國將要實施的制度當然是一大進步。不過目前的「1+4」標籤只強制要求總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提供的信息還是單薄了一些。


推薦閱讀:

成長的「精神營養」 知多少
常見的營養缺乏病之——缺鐵篇(一)
學會看食品營養標籤 讓你購選起來更放心
五大超級適合男人的食品 生活百科之成人營養知識
4個月寶寶的一日營養方案

TAG:美國 | 食品 | 食品營養 | 營養 |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