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周文王與周公

周文王是武王和周公的父親而周公是武王的弟弟.這裡有詳細的解說你可以看一下 對於周公這個名字,可能我們大家都不會陌生,熟語中說的「周公解夢」等等確實是耳熟能詳,但是歷史上的周公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很多人可能並不是太清楚。 周公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叫姬旦。史書上叫他周公或周公旦。他一生經歷了商末周初這樣一個王朝更替的歷史時期,有這樣的經歷,為他成為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奠定了基礎,同時他也是一個具有軍事和文藝才能的、多才多藝的歷史人物。他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的事迹。 協助周武王滅商和鞏固勝利成果。 約在公元前1027年,周公參加了武王領導的伐紂滅商的戰爭,在牧野一戰,打敗商紂王,周軍進入商都,商紂王自焚而亡。宣告商朝滅亡。 滅商以後,在如何處理商王朝遺臣的問題上,周公向周武王建議:採用分化利用和武力監督的辦法,封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為諸侯,仍留住在商都,同時又封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三人同駐商都和周圍地區,以便監視武庚,叫做「三監」。 周武王滅商兩年後就病死。武王的兒子成王繼位。但是成王當時年紀尚小,不能管理國家政事,於是就由周公代管國家政事。在周王室中,召公奭等大臣,對周公代管政事產生了懷疑。管叔、蔡叔也造謠說:周公想謀害成王,篡奪王位。武庚看見周王室起了內訌,就乘機扇動管叔、蔡叔同他一齊造反,還聯合了一些東南地區忠於商王朝的殘餘勢力起兵反周。面臨這樣內外交困的局面,周公首先向召公等人作了解釋,消除了疑忌,安定了王室內部。然後調動大軍,以成王的名義,親自率領大軍舉行東征,討伐武庚。花了三年時間平服了武庚和東南地區的叛亂;殺了武庚和管叔,將蔡叔叛處流放。由於東征的勝利,就擴大和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為西周奴隸社會進一步的發展掃清了道路。 為了加強控制,消滅後患,修建了東都——成周 周公東征勝利以後,感到對於商朝的殘餘勢力不採取徹底解決的辦法,他們就會隨時糾集起來進行復國活動,對周王朝始終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東征時,周公將商王朝奴隸主貴族全部都俘虜了,稱他們為「殷頑民」。周公對商王朝的歷史十分熟習,從中吸取了許多統治經驗。對於「殷頑民」不能採取完全殺掉的方法,也不能再將他們留在商都。要徹底制服這些「殷頑民」,必須嚴加控制。於是,周公決心將他們向西邊遷移,遷往距周都鎬京較近的東都。 周公曾發動了商朝原來屬國的力量,在今天河南洛陽,修築城垣、建造宮室房屋,修建好以後,叫「成周」,又叫東都。於是,叫原來的鎬京為「宗周」,自此周王朝有兩座都城。同時又在成周西面三十里的地方修築了一座城,叫王城,管轄成周。又派了八師(一師為二千五百人)兵力駐守成周,監視「殷頑民」。 周公將「殷頑民」遷居到成周以後,告誡他們說:「你們本來應當受到上天的懲罰,全部殺死。但是我還保留著你們的生命,讓你們給周朝當臣子。現在分給你們房屋住,分給你們田地種,你們必須要安心謀生。今後如果再要反抗周朝,不聽天命,我不但要收回房屋田地,還要殺死你們。如果你們安居樂業,你們的子孫也會興旺發達的。」周公就這樣地用控制、監督的辦法,使這些「殷頑民」逐漸臣服於周王朝的統治,沒有再反抗,周王朝此後也就得到了鞏固。 為了加強統治區域的控制,擴大分封制 周武王滅商以後,就分封過一些諸侯。周公東征勝利以後,為了加強對廣大征服區域的控制,將分封制進一步擴大,凡是當時周王朝勢力能達到的地方,都分封諸侯去加以控制。據說武王、周公、成王三人分封的諸侯就有七十一個,其中有十五個都是周公的兄弟,和周公同姓的(姬姓)有四十個,其他的大多是周族的親戚。這些分封到全國各地區去的諸侯控制著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掌握著軍隊,共同的捍衛著周王室,維護周王朝的統治。 周公擴大分封制,是一種順應歷史發展趨勢的必然產物。因為在商朝,雖然統治區域很大,但是,方國、部落遍布全國,時而臣服,時而反叛,連年征伐,人民固苦不堪。商王朝對於臣服的一些方國、部落雖也加有侯、伯等封號,但沒有一套控制辦法,始終沒有形成完整的制度。周武王滅商後,統一於一個「共主」的歷史條件已基本成熟。所以周公擴大分封制,結束了商朝那種小邦林立的局面,在我國歷史上說來,是一個進步。 為了加強對分封諸侯的控制,而制定「禮樂」 史書上說:「周公制禮作樂」。就是周公為了鞏固周王室的統治、加強對分封諸侯的控制,從政治到文化方面制定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周公從商王朝的歷史教訓中吸取了不少的統治經驗,特別是利用了商王朝統治階級的迷信上帝鬼神,相信天命的思想。因此首先確立了周王是天上上帝的兒子,是天下的共主,叫做天子。又以周天了為大宗;與周天子同姓的諸侯,因為都是周天子的叔伯、兄弟,叫做小宗。這就形成一種以血緣關係為聯繫的「宗法制」。對於異姓諸侯,仍然通過宗法關係來加以控制,因為異姓諸侯大多是周族的親戚,在宗法上有間接聯繫。這們,就完全可以利用宗法關係把各個諸侯控制在周天子之下。 既然周王是天子,是共主,諸侯是臣屬,就有個君臣、上下之分,諸侯中還有親疏之別。在諸侯內部也有君臣、上下之分,親疏之別。諸侯之間還有爵位大小、高低之分;諸侯之下還有卿、大夫、士的等級。這樣,就形成一種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階梯式的等級制度。 由宗法制和等級制結合起來,就產生了一套完整的、嚴格的君臣、上下、父子、兄弟、親疏、尊卑、貴賤等禮儀制度。 根據史書記載,商周兩朝都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就是祭祀;戎,就是征伐。周朝的祭祀雖然不象商朝那樣天天舉行,事事占卜。但舉行祭祀時的儀式也很隆重,有樂有午。出征打仗有不同的儀式,有不同的樂午,會盟、飲宴、婚娶、喪葬等,都有不同的儀式,有不同的樂午。這些大概就是周公作樂的內容。後人所謂「周禮」,已經是經過充實發展的,而不是周初周公當時所制定的了。但是,周公為了維護其統治秩序、鞏固周初王室的政權,在吸引了商朝文化思想的基礎上,所制定的禮樂措施,對後來各王朝統治階級,確實起了很大的影響。 周公代替成王管理國家政事七年之後,成王已長大,周公還政於成王。這時,周王朝的政權基本上鞏固下來。此後,西周這個奴隸制文明大國,開始進入一個發展時期。
推薦閱讀:

文王到底生於哪兒?
上帝之手-----周文王
《周易》古經為周文王所作嗎?

TAG:周文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