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食品安全」透析中國社會價值觀

從「食品安全」透析中國社會價值觀

——在西方文化衝擊下重拾傳統文化根基

作者:捷盟諮詢顧問 呂穎

有毒豆奶、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豬肉、地溝油油條、蘇丹紅鴨蛋和雞翅、細菌水餃、福壽螺、海南毒豇豆毒節瓜、塑化劑飲料、絕育黃瓜、染色饅頭……每一個觸目驚心的字眼,背後都承載著多少無辜人健康的損害甚至生命的消逝。「民以食為天」,這個天,誰能傷得起?現實的滿目瘡痍敦促著現代人舉起文化的鏡子,在縱深的歷史長河中,回溯飲食文化的原點,復活那些千百年前中國飲食文化中傳統精神財富的根基。

孔子對中國飲食文化的貢獻可謂婦孺皆知,但孔子的飲食文化觀念本身卻是個自相矛盾的悖論。一方面,孔子主張對慾望的節制既簡樸的飲食觀念。譬如,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這種清貧的生活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被竹林七賢發展到了極致。而孔子也曾稱讚家境貧寒、簞食瓢飲、居住陋巷、手不釋卷、苦中作樂的弟子顏回,曰:「賢哉回也!」而另一方面,孔子對於食品的色香味等味蕾滿足的追逐卻令人嘆為觀止,飲食文化在孔子眼中已然具備了藝術的雛形。在《論語·鄉黨》中,孔子說道:「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孔子主張吃飯時,食品儘可能做得精細,烹制時,肉要切得細緻。

看似悖論的兩個截然不同的論述實則統一於儒家思想講求「中庸」的世界觀中。子曰:君子中庸。(《中庸》)何謂「中庸」?朱子在《集注》中給予了自己的解讀:「中者,就是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用更通俗的話來講,中庸強調的是平衡,思想的平衡,價值觀的平衡。在孔子那裡,「中庸」之道登到了道德的頂點了。而孔子所倡導的飲食文化中,對食慾的「禁」與「縱」,看似矛盾的統一體,恰恰體現出了「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何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中和」的方法論和「中庸」的世界觀。

《論語·鄉黨》中有這樣一句話:「魚餒而肉敗不食。」有人這樣解讀這句話:孔子的「道」體現在飲食之「禮」中,因而,「敗」、「餒」、「色惡」及「臭惡」,實指「無道」,而「不食」體現了「正道」的追求。觀古論今,食品安全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是否可以理解為「無道」的表現?而黨和國家相關職能部門的重拳打擊是否能看做「正道」與「無道」之間一場背負了百姓的生命與健康重任的博弈?

論語中多次提及的「義利觀」亦可關照這場博弈的深層內涵。何謂「義」,道義?義氣?此「義」絕不能如此狹隘的解釋。「義」在儒家思想中是具備社會屬性的概念,可以理解為一種對社會秩序的尊崇,孟子在《孟子·盡心上》中說:「親親,人也;敬長,義也。」正是如此,「義」在儒家思想中,是一種社會倫理道德。而何謂「利」?「利」,這個概念,相對更為人性,或者乾脆可以等價於「慾望」。叔本華曾把慾望比作為一個永遠吃不飽的「胃」,或是一張巨獸之口,這個比喻非常經典。慾望如人性的宇宙中未知的黑洞,無休止地吞噬著;慾望如每個人心裡肆虐的洪水,澎湃洶湧卻悄無聲息。慾望是人類發展和生存的原動力之一,慾望是人類的本能,若無慾望,人類歷史的車輪將永遠停滯於文化最為天真蒙昧的遠古時期,若無慾望,社會進步的步伐也將永遠擱置於荒草凄凄的黃河岸邊。掩卷沉思,捫心自問,只要是正常人,誰能沒有慾望?慾望之於人類,是罪惡之源更是發展之源。也許是東方曾經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中心,絲綢之路輝煌的年代也正是東方文明主宰世界的歲月,而在那時,中國古代的先賢已然認識到了慾望洪流的可怕,於是東方倫理道德文化的構建更大程度上倡導的是對慾望的約束。然而可悲的是,東方文明在慾望一詞上矯枉過正,導致了千年以來中國封建文化精英階層養成了對於物質的需求極度蔑視。有西方哲學家笑言:東方毀滅於物質之冬,西方毀滅於慾望之夏。這並不是笑談。孟子曰:「天降將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小的時候,我們都曾背誦,並用其激勵自己。用現代的語言一解釋就是,如果你心志痛苦,筋骨勞累,身體髮膚餓的都不像樣子了,身上沒有半分錢了,甚至心志都亂了套了,別著急,這是上天要賦予你大責任了,要忍住!從積極的層面看,這句話是告訴人們,套用新東方俞敏洪的一句名言: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鑄就輝煌。但是,從另一方面,我們能從中看出這句話中暗含的對慾望的壓抑。

儒家思想對於慾望的解讀其實也是頗具中庸之道的。儒家認為,慾望是人的本性但是要節制。孔子認為慾望乃是人的天性使然,「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另一位儒家先賢荀子曾說說:「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肌理好愉快,是皆生於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向生之者也。」然而孔子將「節慾」的觀點亦表述得十分清晰。子曰:「君子好色而不淫。」這裡的色是指人類一切一切的慾望而不僅僅局限於性慾,而「不淫」是指合理的節制,按照一定的社會環境下的道德與法律去節制。儒家對道家的「去欲觀」是持批判態度的:「凡語治而待去欲者,無以道欲而困於有欲者也。」對於人的慾望,儒家講究的是「教化」,拿什麼去教化民眾、約束慾望呢?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處於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把持著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規範。在中國封建社會,儒家思想為封建君主制度所用,三綱五常就是道德規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倫理,而這樣的道德理論體系本身就是為封建階級統治和等級秩序的神聖性和合理性而辯護,成為中國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的基本理論,為歷代封建統治階級所維護和提倡。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者絕對服從於君、父、夫;為君、為父、為夫者為臣、子、妻做出表率。這種絕對的服從是服務於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是本身就是對慾望的壓制,對人權的踐踏,對平等的蔑視。於是,原本對「慾望」持中庸之道的孔子絕然想不到,在其離開人世後其被封建統治者奉為經典的慾望觀和其初衷已然背離了那麼遠,他無意間關上了中國人心中的慾望之門,而且這一關就是上千年。然而,孔子更無法預料,千年之後,「天賦人權,平等自由」這句魔咒如同一把鑰匙,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中開啟了中國人心中塵封已久的那扇慾望之門,門後那壓抑了千年的洪流一發而不可收拾泛濫至今。誰能否認,有毒豆奶、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豬肉、地溝油油條、蘇丹紅鴨蛋和雞翅、細菌水餃、福壽螺、海南毒豇豆毒節瓜、塑化劑飲料、絕育黃瓜、染色饅頭……這些罪惡的產生不是由慾望失去了道德的約束而走向了歧途?儒家另一位先賢荀子曾提出「中理」這一標準,即人的慾望要遵從社會的道德規範。如果封建社會道德規範的不合理導致了中國人物質的貧乏和慾望的壓抑,社會道德規範的不合理性造就了「在人與社會道德規範之間,難道人永遠只能服從後者,而後者就不能服從前者?」這樣的疑問和思潮。那麼也許正是這種思潮間接導致了當前的一些社會問題,譬如「食品安全」問題。追本溯源,當「利」與「義」的博弈,「慾望」與「道德」的角逐在中國的市場經濟進入攻堅階段、社會主義小康建設邁入新時期的舞台一隅不斷上演,拿什麼來解決這亂象呢?——價值觀管理。

捷盟的價值觀管理「三導」模式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的探索,能否為社會價值觀管理提供借鑒?一切還在探索中,我們期待著。


推薦閱讀:

王學典 | 中國社會科學高速發展的局面正走向終結
談談「富不過三代」和「階層固化」
為什麼我們出身社會後差距越來越大
日本二戰軍裝照背後是中國社會原則缺失
《專制權力與中國社會》

TAG:社會 | 中國 | 安全 | 食品 | 食品安全 | 價值觀 | 價值 | 中國社會 | 社會價值 | 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