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方法與思想方法·賀麟
讀書即交友和思想交流的過程,現實中的交友與思想交流有很大的局限性,即只能與活著的人交流,且範圍很小,思想會受到很大程度的束縛;讀書則不同,讀書的交流範圍浩瀚,歷史幾千年的文化沉澱浩如煙海,好書多多,良師益友多多。然而讀書也是講究方法的,否則就是讀死書、死讀書。已故哲學家賀麟(就任於北京大學)作「讀書方法與思想方法」一文,很哲理告訴我們如何讀書,如何讀好書。
此文被收編於《百年美文---讀書卷》季羨林主編。
。。。
關於思想的方法,可分三方面來討論:(萬事皆有關聯,讀書與做股票不是沒有聯繫,萬事皆在心、在思考、在舉一反三、在融會貫通。)
一、邏輯的方法:邏輯與數學相依為命,邏輯的方法大都采自數學方法,特別是幾何的方法。邏輯方法即是應用數學方法來研究思想的概念,來理解自然與人生的事實。邏輯方法的目的在能給我們有普遍性、有必然性、有自發性的知識。換言之,邏輯方法要給我們堅實可靠、顛撲不滅、內發而非外鑠的知識。必定要這種知識才夠得上稱為科學知識。
邏輯方法與數學方法一樣,有一個特點,就是只問本性,不用效用如何、目的何在、或結果好壞、滿足個人慾望與否等實用問題,只問理論的由來,不問事實上的由來。譬如,有一三角形於此,數學不問此三角形有何用處,不問畫此三角形之人的目的何在,不問此三角形是誰畫的,是什麼時候畫的,更不問畫三角形、研究三角形有何利益,有何好的結果等。數學只求證明三角之和必等於兩直角,就是三角形之所以成為三角形的本質或本性,就是一條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真理。所以一個人是否用邏輯方法思想,就看他是否能掃除那偶然性的事實,擺脫實用的目的,而去探討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質。
(在研究股市技巧的道路上,許多人是為了研究而研究,急功近利,藉助於指標,但卻不問指標的使用方法和指標的使用要點,比如,一些平滑參數的指標並不適用於短線,它們都是針對於結果的、形而上的、急功近利的、投機取巧的研究,而不是由市場本質入手、旨在長遠的研究,多數指標對處於拉升段的品種始終是鈍化的、無效用的,真正對價格能起到實效分析和針對性分析,還是價格本身,即K線,而直接影響價格的本質性因素是供求關係。)
中國人平日已養成只重一物的實用、目的、效果,而不去研究一物之本性的思想習慣。這種思想上的成見或習慣如不打破,將永遠不會產生科學知識。譬如,《大學》上「物格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一大串推論,就不是基於只是本質的推論,而只是由效果推效果,由功用推功用的方法。這種說法即使是對的,但這只是效果的研究。而效果是無必然性的,所謂成敗利鈍的效果,總是不可逆睹的。由不可逆睹的效果,推不可逆睹的效果,其所得的知識之無必然性與普遍性,可想而知。但假如不去做效果的推論,而去做本性的探討,就可以產生純學術知識。譬如,對於格物的「物」的本性,加以系統的研究,可成物理學,或自然哲學;對於致知的知的本質,加以研究,可成為知識論;研究心或意的本性,可成心理學;研究深的本性,可成生理學;研究家國天下的本性,可成社會哲學或政治哲學。由此足見要求真學問,求純科學知識,需注重研究本性的邏輯方法,而不可採取只問效果的實用態度。
(經過加工的技術指標所反應的僅僅是事物表面現象之一種,且在加工過程中會遺失掉許多重要的細節,這與其計算方法有關,換言之,它是僅限於眼睛所能看到的、沒有必然性關聯的效果進行的研究,它很難深入事物的內核,像在水面上的水黽,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就指標進行研究的人常常比較恐懼主升段或主跌段,因為主升那個時段的指標都是鈍化的,提示賣出,而主跌段開始時指標就已經鈍化了,提示買入,所以,很可能是賣在剛剛啟動之時,買在剛剛下跌之始。我們常常聽說到某某剛剛賣掉股票之時,賣掉的股票就開始大幅上漲,這個人就很可能是深受指標毒害的人,或者是聽了以指標看盤的人的話而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因此,做任何事情時,都要從本質入手,不要只看錶象,更不要抓著表象去研究,若此,即使時間再長,也都是在門外徘徊,永不得入,青春空逝。)
依原則而求知;不以原則作指導而得的事實,或未經理智整理不符合原理的事實,那就是道聽途說、虛幻無稽、模糊影響的事實,而不是有學理根據的科學事實。先從特殊事物去尋求解釋此事實的普遍的原則,次依據此原則去解釋其它同類的事實,就叫做依原則而求知。。。。單研究事實而求不出原則,或不根據原則而任意去盲目的嘗試,胡亂的堆積事實,均不能獲得科學知識。
二、體驗的方法:體驗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體察外物,去反省自己。要了解一物,需設身處地,用同情的態度去了解之。體驗法最忌有主觀的成見,貴忘懷自我,投入認識的對象之中,而加以深切沉潛的體察。體驗本身是一種生活,一種精神的生活,因為所謂體驗即是在生活中去體驗,離開生活更無所謂體驗。體驗法即是教人從生活中去用思想。體驗法是要人虛心忘我,深入事物的內在本質或命脈,以領會欣賞其意義與價值,而不從外表去加以粗疏描寫或概觀。體驗是一種細密的、深刻的、親切的求知方法。體驗即是「理會」之意。所謂理會即是用理智去心領神會。此種方法,用來體察人生,欣賞藝術,研究精神生活或文化創造,特別適用。宋儒最喜歡用體驗。宋儒的思想可以說是皆出於體驗。而朱子尤其善於應用體驗方法以讀書。他所謂「虛心涵泳」、「切己體察」、「深沉潛思」、「優遊玩索」皆我此處所謂體驗方法。
三、玄思的方法:所謂玄思的方法,也可以說是求形而上學的知識的方法。此種思想方法,甚為難言。最簡易的講來,可以謂為「由全體觀部分,由部分觀全體」之法,也可稱為「由形而上觀形而下,由形而下觀形而上」之法。只知全體,不知部分,則陷於空洞。只知部分,不知全體,則陷於支離瑣碎(對於事物的細節更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一個整體是由無數個細節組成,僅僅外觀想像的事物,其內在的構造不一定會相同,因此,僅依靠表象去判斷二者的結果一定相同,就難免落入陷阱。且不論指標,就是K線輪廓相同的兩個品種,若不仔細了解其細節,盲目套用,必然會遭遇失敗的結果)。必由全體以觀部分,庶各部分可安其分,各得其所,不致爭執矛盾。必由部分以觀全體,庶可見得部分的根本所寄,歸宿所在,而不致執著一偏。全體有二義,一就復多的統一言,全體為萬殊之一本。一就對立的統一言,全體為正反的綜合,矛盾的調解。全體與部分息息相通,成為有機的統一體。
。。。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而達到豁然貫通的境界,事物之本末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就是能用部分而達全體,由支節達貫通,由形而下的一事一物而達形而上的全體大用,。。。觀一事一物之理,而發現本末精粗,條理井然,「枝枝相對,葉葉相當」。這就是由全體觀部分而得到的境界。
總結起來說,三種思想方法,第一種邏輯的方法,可以給我們條理嚴密的系統,使我們不致支離散漫;第二種體驗的方法,可以使我們的學問有親切豐富的內容,而不致乾燥空疏;第三種玄思的方法,可以使我們有遠大圓通的哲學識見,而不致執著一偏。
推薦閱讀:
※讀書人,今天你讀的是什麼書?
※讀書優越論,不過是腐儒的營銷騙局!
※收藏!10所美國頂尖大學必讀書單
※{聖賢書屋}小雪推薦的五本好書。
※讀書||拖延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