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例研究報告《選准切入點,提高讀寫結合的有效性》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把從閱讀中學到的基本功,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見「讀寫結合」是語文能力訓練的必由之路。葉聖陶先生說得好:「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閱讀是作文的基礎,閱讀好像蜜蜂採花,作文好像蜜蜂釀蜜。讀和寫是相輔相成的,智慧地把握兩者結合的策略,學生的作文能力才會逐漸提高。筆者認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一定要找准切入點,只有這樣讀寫才能結合起來,我們的教學才會是有效教學。一、研究問題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實現讀寫結合,如何找准讀寫切入點,提高讀寫結合的有效性?是我們在本次課例研究所要探討問題。二、研究前課堂分析今天結合小課題來說,我們研究的小課題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讀寫結合的課例研究》。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經常聽見身處一線的高段語文教師感嘆:現在的語文越來越難教,閱讀課教師是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學生往往來不及細細品讀文本,來不及認真思考,就站起來回答問題,自然「說」得表面。而學生習作更讓教師們傷腦筋,幾年下來,學生們名家名篇學了不少,循環日記、小練筆也練得不少,但是一碰到大作文,學生們或無從下筆,或洋洋洒洒卻離題萬里。長此以往,教師們多有這樣的感覺,語文教學中的「讀」與「寫」之間像隔著深壑,無法引導學生逾越。課題成員經過前期的問卷調查,我們發現:教師對讀寫結合的認識比較深刻,都有在自己課堂上進行實踐的願望,而且很多老師經常進行讀寫結合的課堂訓,但是老師們也談到讀寫結合訓練的效果不是很好,讀寫結合的切入點找的不是很準確。如何閱讀訓練和寫作訓練有機結合起來,在什麼時間進行讀寫結合的訓練是我們老師最困惑的問題,也是我的語文課堂最大的問題。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大部分學生對在課堂上寫幾句話或一段話的寫作行為不怎麼感興趣,缺乏思考有時只是對課文內容的複述。課題組成員討論認為,只有選擇正確讀寫結合切入點才是進行讀寫結合訓練是否有效的關鍵,是提高學生課堂練筆有效性的關鍵。基於以上的因素,我們課題組在這個大主題的引領下,決定由課題負責人金偉老師進行了「選准切入點,落實讀寫結合訓練」的課題研討課活動。三、改進措施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這次課例研究選擇的是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組第三課《桃花心木》這篇課文。《桃花心木》是我國台灣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文章寫了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的成長有重要的意義。設計的思路:首先讓學生從總體上把握文章的內容,讀了課文說說你都讀懂了什麼?讓學生反覆讀種樹人給樹木澆水的句子,使學生從心中產生了疑問,出現了矛盾的心理,種樹人這樣做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從種樹人的一番話中不僅使作者悟出了道理,也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使它們在實際生活中認識本課告訴我們的這個道理。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從讀中體會種樹人的一番話,讓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而不是我來講他們聽,教師只起到一個牽針引線的作用,為了更好地落實「三維目標」,教師在教學中盡量打破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課堂模式,處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給他們質疑、朗讀、釋疑等發表自己想法、見解的機會,也讓他們真正在學習上獨立自主。(一)第一次備課時,我把設計讀寫訓練點的時候,安排在學習第四自然段的學習過程中,抓住「奇怪」一詞,激發閱讀興趣。設計過程如下:1.師:讀了第四自然段,你能說說作者奇怪的是什麼嗎?(生:作者奇怪的是,種桃花心木的人來得沒有規律,澆水的量也不一定。作者奇怪的是,種桃花心木的人一會兒隔三天澆水,一會兒隔十幾天澆水,澆水的量有時候多,有時候少。讓桃花心木一會兒喝得肚子脹,一會兒又乾渴難忍,好像故意刁難桃花心木的成長。)師:是啊,這樣沒有規律的來,有沒有規律的澆水,讓作者感到很奇怪。讀讀下文,我們會發現作者越來越奇怪了,為什麼呢?請自己讀讀第五自然段。(生:而種桃花心木的人又是早上來澆水,有時下午來澆水,澆水的時間不確定,讓作者越來越奇怪。)師:接著往下讀,我們發現作者更奇怪了,這是為什麼?(生: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然後讓學生讀讀8-10自然段,說說自己的理解。師:種樹人真是奇怪,說他勤也不是,懶也不是,忙也不是,空也不是。不僅作者感到奇怪,我們也感到奇怪。2.學生完成以下練習:種樹人讓作者感到奇怪的是讓作者感到越來越奇怪的是讓作者感到更奇怪的是反思和行動:試講以後,課題組老師反饋這個地方前期讀的訓練比較紮實,學生自主探究,從心中產生了疑問,出現了矛盾的心理,有問題才是探究的基礎,學生積極的學習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這裡安排的寫的訓練有些簡單,學生沒有創造性的、個性化的語言的產生,在這個地方進行讀寫結合訓練意義不大。課題組成員建議改成教師小結,以接讀的形式完成,讓學生反覆讀種樹人給樹木澆水的句子,再次激發學生學習文章的興趣,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經過改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於是重新選擇讀寫結合的切入點成了新的教研問題。於是,本著趁熱打鐵的目的,以及在「讀寫結合訓練」的教學模中探尋一些可供借鑒的方法,尋找一些切實有效的訓練途徑,我們課題小組把下一次的研討確定為「小學語文讀寫結合點選擇」研討。通過試講、研討、思維碰撞,課題組成員對於「如何在閱讀教學中確立讀寫結合訓練點」有了新的認識,尋找到了新的方法。(二)在進行討論交流後,我們對《桃花心木》 這篇課文有價值進行讀寫結合訓練的地方進行了重新的設計:1.針對重新設定的切入點進行設計:讀第14自然段,聯繫生活實際,思考這裡的「不確定」具體指什麼?你能想到哪些「不確定」? (聯繫實際,感悟道理。)生自讀14自然段找關鍵詞理解句子意思,抓住:獨立自主、轉化 、不確定來理解。從「不確定」這個關鍵詞入手,理解在這段中出現了兩次不確定含義是否相同?小組交流生活中有那些不確定呢?學生舉生活不確定的例子,並把它寫下來。(明白文章蘊含的道理,突破難點。)反思與行動:「不確定」這個詞在文中具有提綱契領的作用,抓住這個詞語進行研讀,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體會種樹人的用心和育人的道理。理解「不確定」是讀懂課文的難點。在這裡安排的讀寫結合的訓練點是小組交流生活中的不確定,並把它寫下來。目的是讓學生結合生活來理解「不確定」的含義,懂得「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的深刻含義。然而我我發現學生理解只是停留在便面,大部分學生寫的不好,有的寫的自己的考試的事,有的寫的是天氣變化的事,還有一部分學生無從下筆。究其原因:這個地方設計不夠合理,學生交流不夠充分,教師評價環節不準確不及時。讀寫結合要取得這成功有六大要素:1.恰當;2.合理;3。運用;4.交流;5.評價;6.發展。要提高讀寫結合的有效性教師就要關注這六大要素的正確運用。此時也有老師提出為什麼非要進行讀寫結合,這節課也可以不要這個環節?如果非要說找一個點進行寫寫就可以了,達到謝的目的就行了。可是於永正老師對讀寫結合的認識引發了大家的深思。於老師認為,語文能力最重要的標誌是「會寫」,寫的遷移就是重視讀寫結合,語文課堂就要重視寫的訓練。在教研員的幫助、指導下,我們重新梳理思路,執教老師重新調整教學設計,再次進行修改和完善。2.第二次重新設計這個環節:深化哲理,實踐生活(1)深入道理 師:林清玄聽了這番話,非常感動,我聽了種樹人說的這番話以後,悟出了這樣一段人生的哲理:屏幕出示: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深化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在不確定中,我們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師:但是,怎樣才能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是什麼意思?如何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你們知道嗎?生:(思考)師:這些問題要同學們來回答,的確難度係數有點大,但是有難度的才有挑戰!(2)故事輔助理解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志氣!這樣吧,我們來讀兩則小故事。看看大家是否有所觸動,有所領悟。出示:大學生因生活不能自理退學的故事;一個是張海迪身患脊髓病而奮鬥成才的故事。師:同學們緊盯著屏幕,一邊看錄像,一邊閱讀文字,神情十分專註,眼睛裡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想必心靈受到了震撼,會有不少感受、感想、感觸吧?請用一段話寫下來。也可以結合課文的學習來寫。生寫感受。(3)交流感受(4)師點撥小結:生活是自己的事,學習也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否則就會被社會淘汰;張海迪是一位高度癱瘓的殘疾人,不能上學,不能到圖書館,不能隨便走動去觀察世界,在小小的生活圈子裡,她所獲得的養分的確很少,但就這樣少的養分,她將其轉化為巨大的力量,成為這次了一位作家,為人們奉獻了精神的糧食,的確了不起!這就是——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力量!3.學生的感悟片段展示:樊彧豪:雖讓張海迪身體殘疾,但是他不屈命運,努力生活,這種精神是我們沒有的。所以我現在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遇到困難要敢於拼搏,擁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內心。王睿晨:不經歷風雨,無法成功。人生中的風風雨雨,挫折困難是無法預料的,所以我們應該擁有一顆獨立自主的新。不去依靠、不去依賴,在風雨來臨之時,能夠充滿勇氣的去從容面對,做一個堅強、獨立有思想、有作為的人。黨一童:而枯萎的桃花心木是因為沒有克服這些坎坷、曲折、磨難,是因為它們不去努力,因此,本來,可以長成百年大樹,可是卻給枯萎了,正是因為這樣,就失去了最美好的機會。杜天慧:讀完這篇文章後,文章的意思在最後的話里一目了然,就是要告訴我們一定要多經歷一些坎坷、曲折、磨難,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長成參天大樹,就像桃花心木一樣,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激發出內心的潛能,比如,父母不在的時候,要自己試著自己做一做,因為失敗乃成功之母;還有如果這次成績下降了,我們應該想想是不是粗心大意,是不是因為題太難,找到這些原因後,及時的改正,不能依賴別人,說別人沒教好,因從我們身上找原因,這樣,才可以從失敗的隱影里徹徹底底走出來。反思: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相等,努力拉近文本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聯繫個人生活實際或補充典型事例來與文本再度展開對話,讀寫結合的訓練使原來遠離學生的深刻道理變得鮮活生動,真實可及。四、研究後課堂情況分析最終呈現的一節展示課教學效果整體來看還是有較明顯進步的,課堂上學生主動思考,小組交流,聯繫生活、樂於動筆,課後檢測效果較好。五、成功經驗1.讀與寫的「結合」究竟在哪裡?就在那些文質兼美的文章里。閱讀文本的過程,不能僅僅關注寫了什麼,更要關注文章是怎麼寫的?為什麼要這麼寫?假如要我寫還可以怎樣寫?如此,就將閱讀的目光聚集在「寫」上了。在領悟到了文章那點點滴滴的寫作方法和表達特點的基礎上,學會遷移、學會運用,做到讀寫結合,從讀中學寫。2.「讀」和」寫」是一個整體,讀讀寫寫,寫寫讀讀,這是一種最自然的寫作狀態。沒有閱讀的作文課與沒有作文的閱讀課一樣,都是不完整的語文課。在進行讀寫訓練的切入點上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捕捉學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寫的空間,讓學生樂於動筆。我們課題組認為,讀寫訓練點的準確把握,就是文本中的描寫動情處、詞句優美處、生動有趣處、思維創新處。這些興奮處可以成為讀寫訓練點,即是讀寫訓練的切入點。這次課例研究我們最終把切入點放在理解難點後在品讀到精彩的地方時寫,並結合故事輔助理解,深化哲理,實踐生活,從學生課後檢測的效果上來還是有較大的成效的。3.找准讀寫結合點是提高隨文練筆有效性的關鍵,小學語文教學要緊扣課文,深入挖掘每篇課文的讀寫結合點,在閱讀教學中落實遣詞造句、句式仿寫練習、布局謀篇、選材、多種手法表現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實現讀與寫的協調發展。六、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在課堂末尾選的兩篇較好的作品作為範本讓學生來讀,學生很感興趣,但是有一少部分同學在進行寫的訓練時候能結合課文所明白的道理來完成。於是這兩個實例充其量也就起個引領作用,此法雖能使部分學生有所收穫,但遠不能實現全員受益並且大大降低了課堂上時間運用的有效性,語文學習的後進生在習作練習方面效果不好,將大好的課上時間白白浪費。怎樣把這部分學生身邊的事和課文的內容聯繫起來,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讀寫結合的有效性?這將是課題組教師下一步思考的問題。總而言之,我們的閱讀教學時「既要書聲琅琅,也要靜思默想,還要妙筆生花」。只有抓住「讀寫」這兩條線不放,按照教語文的規律去做,就會把語文較好,學生的語文素養才會提高,這樣的教學才是完整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
推薦閱讀:

找准切入點,巧解卦中意08
【實務研討】貪污受賄犯罪中從重情節的適用——以《貪污賄賂解釋》為切入點
乘生氣:平原風水的切入點
十個切入點,助你擺脫窮忙狀態!(理清頭緒)

TAG:研究報告 | 提高 | 有效 | 報告 | 切入點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