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之所至 筆馳墨涌」|王興印國畫作品欣賞

藝術家簡介

王興印號正山堂,1973年出生於山東鄆城。民革會員。先後畢業於菏澤學院、山東藝術學院,師從張志民教授,獲藝術碩士學位。

現為中國國家畫院張志民工作室畫家,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山東美術家協會山水畫藝委會委員,山東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理事,唯品正道藝術館藝術顧問,上北下南中國畫會秘書長,濟南市青年書畫院常務副院長,山東省首批齊魯文化之星,享受省政府創作津貼。北京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畫家,藝評網簽約畫家。

藝術履歷

2012年

參加山東泰山文藝獎中國畫預選展·山東省圖書館;

2013年

參加「藝術的張力」全國研究生學術展獲一等獎·西安美術學院美術館;

參加山東省中國畫雙年展·舜耕國際會展中心;

參加「為中國畫」中國高等藝術院校山水畫教學研討會暨師生展·中央美院美術館;

參加十藝節「齊魯畫風」山東中國畫大展·山東省博物館;

參加十藝節「全國美術優秀作品」展獲山東優秀獎·山東省博物館;

2014年

「觀化心跡」-2014王興印中國畫作品展·濟南市美術館;

參加山東藝術學院研究生優秀作品展獲「學院晨光獎」作品被留校·山東省文化館;

參加十二屆全國美展獲山東創作獎·山東省美術館;

2015年

參加中國·首屆全國青年藝術家水墨作品邀請展·北京宋庄美術館;

作品入選首屆「陸儼少獎」中國畫展·浙江畫院;

參加山東省第二屆青年美術作品大展·山東書城;

2016年

參加菏澤市李榮海藝術基金美術獎全國美術作品展·李榮海美術館;

參加山東省宣傳部主辦的建黨95周年山東省優秀作品展·山東省美術館;

參加山東省文聯主辦的建黨95周年山東名家作品展·山東省藝術館;

參加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首屆作品邀請展·北京李可染畫院;

參加《北山雲起》張志民師生全國巡迴展·山東省委宣傳部;

參加《唯品正道》上北下南中國青年畫家學術邀請展;

度榮獲山東省優秀青年藝術家年度優秀獎·山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

2017年

國畫作品入選「藝彩新峰」—山東美術新人新作展·山東省文化廳;

作品欣賞

《秋山餘暉》 200 X 145cm 2016

《東溪暮雪》 200 X 200cm 水墨紙本 2016

《溪山林壑》 180 X 97cm

《晚溪煙棹》 200 X 200cm 水墨紙本 2016

《和美境地》 140 X 180cm

《餘霞散稱綺》 248 X 248cm 水墨紙本 2015

《秋水煙霞》 180 X 97cm 水墨紙本

《山道》180 X 97cm 水墨紙本 2016

《民貴泰山》 180 X 97cm 水墨紙本 2013

《坐看紅樹不知遠》 136 X 68cm 水墨紙本 2015

《餘霞散成綺》 138 X 68 cm 水墨紙本 2013

《溪山無盡》 180 X 97 cm 水墨紙本 2015

《大溪秋生》 120 X 248cm

《冬荷之美》 60 X 48cm 水墨紙本

《荷韻》 60 X 48cm 水墨紙本

情之所至 筆馳墨涌

——讀王興印的山水畫

文 / 侯弟坤

早在劉宋之際,王微在其《敘畫》中指出,欣賞山水畫應有「望秋雲,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的想像愉悅,要使欣賞者達到這般暢神的地步,需要創作者在創作作品時「明神降之」。強調了創作構思和創作時情感投入的重要性,從而指出了山水畫抒情達意的本質。「以情入畫」是山水畫創作的主線。歷代山水畫家都把山水畫作為抒發自己對人生所感所嘆的載體。「觀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心如春江水,心隨江花起」……

多年來,一直執著于山水畫創作與研究的王興印對山水畫「以情入畫」的本質有著深刻的認識,他說「如果是思想的壓抑,我會去畫畫,如果是思想的苦悶,我還會去畫畫。」的確,王興印在創作時,就是在或急或緩的一點一划的抒寫與潑灑中,慢慢將自己內心的情感與思緒表達出來。比如,他的《秋水寒鴉》系列,畫面上那黑黑的密林、奮飛而起的鳥兒、陰晦的天空都在暗示著某種壓抑性。畫家自己認為那正是他當時心境的真實寫照,他說「我更得意於我所表現出來的那片山林,以及透過密林的狹縫所呈現的鳥兒,黑乎乎渾然一體,我為之清醒。我以為繪畫首先是為了滿足自己,然後再去打動別人,取得欣賞者的同感和共鳴,其同感的獲得取決於我內心情感表達的程度。」由此可以看出,王興印的創作是根據其內心情感的需要來建構的,畫面上的筆墨、色彩、造型等的語言符號,會隨著情緒的變化、情感的起伏而不同。如他的《寫心山水系列》,在情思表達上就與《秋水寒鴉》系列不同,它表現的是畫家輕鬆愉悅、忘情于山水間的心態。因此,畫面上水墨淋漓、筆致鬆動、色彩亮麗、生活氣息濃厚。再如《山光》《庭院》等作品則給人以美好喜悅的感覺,這種感覺是通過田園式的構圖結景與明麗柔和的色調來實現的。當然,其構圖上的變化也是多樣的,因著心境的不同,畫面上時而高山大水、時而小橋流水、時而山野農戶、時而亭台園榭……變化甚是豐富。真可謂是情變景變境亦變!

王興印在傳統與創新這兩方面都是頗下了一番功夫的。首先,他篤愛傳統,無論上學時候還是工作期間,他都未間斷過對傳統的研究學習,不斷向傳統的腹地推進。他不但臨摹過大量的歷代山水畫經典作品,還研讀了許多經典專業書籍,在掌握豐富的傳統山水畫技法的同時,更從理論的高度來解讀傳統、領悟傳統。所以,他對傳統的學習不是表面的,而是以悟得深層次的傳統山水精神宗旨。在明白了山水畫「所變者體貌,不變者精神」的主旨後,王興印更渴望能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藝術來源於生活,對於已從事山水畫學習創作多年的王興印來說,是深明白這個道理的。大量的學習研究後,他領悟到山水畫寫生要「對景造意」。傅抱石先生曾說過「對景造意,不是無景造象,也不是對景造形,造意而後,自然寫意。」是由景而至情、由情而至境、由境而至畫。所以,好的山水畫寫生不是死記硬背,也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畫家觸景生情,進而概括提煉,進行藝術加工,從而訴諸於筆端形成作品,這也是中國山水畫寫生——創作的基本規律。王興印的寫生作品是符合這種藝術規律要求的。比如,他畫《秋水寒鴉》,就是來源於太行山寫生所感,他說「在細雨綿綿的太行山中,我看到一群群黑色的鳥兒,它們扇動著沉重而有力的翅膀,有時緩慢而富有節奏。透過濃重的雨霧和疊積的煙靄,沖自己喜愛的樹林飛去,這是它們的棲息地。它們有目的,是一群不離不散的鳥。對著望著,誰也不願意離開這片山林。隨時能調節人們的疲憊身心,給山林裡帶來了無限歡樂,它們就像一個個激昂而閃爍的音符在山間穿行。而那樹就像黑色的火焰在燃燒,熊熊不息,令人激動不已。」作品飽含了作者的真情實感,所以感人至深。王興印其他的寫生作品也如《秋水寒鴉》一樣,蘊含著畫家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體驗以及濃濃的情意。

在對傳統與生活進行深研的同時,王興印更注重於山水畫新形式的探索,他堅信「筆墨當隨時代」,並積極主動地向同時代的優秀畫家學習。他研究過姚鳴京、張捷、王興堂,吸收他們繪畫語言的某些特點同自己的繪畫結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東西,表達一種新的意境。在跟隨張志民先生讀藝術碩士後,王興印又吸收了導師的豪放大氣、潑墨淋漓、自由奔放的特點,其作品也隨之越來越有韻味,境界更大、筆墨更放、畫面更厚、自主意識更強。藝無止境,相信王興印從藝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推薦閱讀:

美國藝術家michelle.murray油畫作品欣賞
明 沈周繪畫作品彙集(1)
【國畫】鄭午昌山水繪畫作品欣賞(12)
【油畫】美國藝術家James.Bama繪畫作品(1)
【油畫】美國藝術家Glenn.Harrington繪畫作品(2)

TAG:國畫 | 作品 | 畫作 | 王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