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王前:「視域」的認識論意義

源於解釋學的「視域」概念近年來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很多學者自覺或不自覺地使用這一概念,但多數是在解釋學和現象學意義上使用的。實際上,這一概念有著更為一般的認識論意義,它不僅涉及認識的廣度、深度和創新性,而且有助於理解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的內在聯繫。所以,筆者認為很值得深入探討「視域」自身的功能和演變的特點。

  一、「視域」的認知功能

  「視域」(horizon)概念的本意是:「一個人在其中進行領會或理解的構架或視野」。文本的意義是在某個視域中被確定的。要獲得對於歷史的理解,必須得到一個歷史的視域,通過歷史存在者本身和過去傳統的視域來進行解釋,而不能只通過當代的尺度和偏見來進行解釋。(參見布爾、余紀元編著,第447頁)視域的變化與解釋學循環密切相關。文本的讀者和作者的視域在閱讀和解釋的過程中會發生融合。解釋學和現象學的「視域」概念關注文本的意義,也注意到了視域的動態特徵,但對視域在一般意義上的認知功能關注不夠。

  從認識論角度看,所謂「視域」也可以稱之為視界、視野、眼界;它不是指眼睛所看到的範圍,而是指思考所涉及的範圍,既包括認識對象,也包括與認識對象有關的知識、經驗、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等背景因素。視域可以看作心靈的窗口。認識主體通過它來選擇認識對象,並將認識對象置於一定的背景之上,考察對象與背景事物之間的各種相互作用,從中發現對象的屬性和意義。「屬性」是認識對象在特定環境和條件下呈現出來的性質,而「意義」是認識對象對於周圍其他事物的作用、價值和影響程度的體現。兩者都要以視域的存在為前提。視域的這種認知功能是人們長期認識活動積澱的結果,在每一項具體的認識活動開始前就已存在,並且成為認識活動得以進行的先決條件。

  同一個認識對象本身的呈現形態具有某種客觀性,但不同認識主體對這個認識對象的屬性和意義可能作出差別很大的判斷。具體說來,視域決定了在看待一個認識對象的時候能夠「想到什麼」,或者說,將認識對象同哪些相關事物聯繫起來,置於怎樣的背景上進行思考。顯然,視域開闊的人會將認識對象同更多的背景事物聯繫起來思考問題,從而發現認識對象更多的屬性和意義。馬克思說過:「憂心忡忡的窮人甚至對最美麗的景色都沒有什麼感覺;販賣礦物的商人只看到礦物的商業價值,而看不到礦物的美和特性;他沒有礦物學的感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6頁)

  視域的不同會影響人們的相互理解。生活經歷、知識結構和心理特徵的不同,使得不可能有兩個人的視域是完全相同的,一個人想要完全了解另一個人的視域也是不可能的。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可能只是由於某些方面有共同的知識結構、價值標準、思想方法,因而其部分視域相同,由此產生一定程度的同情和共識。有些時候,人們即使表述了同樣的觀點看法,也有可能出於不同的視域,對其內涵和意義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因此,人與人的交往很多時候基於不完全的理解,甚至包含將錯就錯的成分,只能看實效如何。

  視域決定著認識的深度和廣度。認識的深度和廣度不完全是就認識對象本身而言的,而是反映了在一定視域中對於認識對象屬性和意義的解讀程度。認識的深度表明將認識對象與背景事物相聯繫的深刻程度,這要求視域具有相當抽象和一般性的層次結構。認識的廣度表明將認識對象與背景事物相聯繫的廣泛程度,這要求視域具有相當大的思維空間,要求認識主體具有很強的聯想能力。視域的存在使視域之外的事物被遮蔽,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想不到」。而視域在思維過程中又不斷變化,這種變化很大程度上可以自覺調整。視域的變化可能成為一個解蔽的過程。由於引入了新的要素,原有視域中的思想衝突得到合理解釋,就會有「想通了」的感覺。新的要素的引進也會帶來創造性的聯想和靈感,發現事物之間新的聯繫。這就是視域特有的認知功能。在數學和自然科學研究中,通過邏輯推理和科學實驗獲得的認識成果是確定的,並不會因人們後來視域的擴展而有所改變。然而人文社會科學成果的創新性往往取決於視域的擴展,後來者只有在更為開闊的視域中考察歷史上和現實中的研究對象,才有可能超越前人。

  以往認識論研究中對視域問題缺乏足夠重視,是因為源於西方的認識論研究的主要方法是邏輯分析,而邏輯分析過程大體上相當於一個不斷「顯微」或「拆零」的過程,這裡認識對象在空間尺度上不斷縮小,並且要與背景分離,相對獨立地加以研究,視域也隨之發生相應改變,總的趨勢在不斷縮小。儘管這一過程中也可能出現視域的某種擴展,比如引入其他學科的新的概念、原理、方法,發現與其他學科領域的新聯繫,但這種擴展並不多見,並且受制於嚴格的邏輯推理需要,視域本身的變化並未成為認識活動的重要因素。視域的變化經常受到非邏輯的認知因素如潛意識、情感、意向性、直覺的影響,這在邏輯分析的認知框架里是很少考慮的。

  二、「視域」演變的特點

  「視域」的演變包括擴展、收縮、轉移和融合。「視域」的擴展指將原來未曾考慮的因素納入思考範圍,發現其與原有認識對象之間新的聯繫。中國有句俗語「退一步海闊天空」:在觀察對象事物時退後一步,就可以將其放在更大的背景上加以考察,從而發現其新的意義和價值。「視域」的收縮是指將一些原來考慮過的相關因素排斥在視域之外,自覺或不自覺地收縮思考範圍。「視域」的轉移是指由原來的視域轉向新的視域。「視域」的融合是指將原有視域同新的視域融合在一起,這裡新的視域可能是引入的前人的視域,也可能是同時代他人的視域。視域的融合在思想空間上也是一種擴展。

  「視域」的演變同人們的經歷和知識積累密切相關。隨著閱歷的增長和知識的逐漸豐富,人們的視域應該不斷開闊。然而經歷和知識積累並不必然導致視域的擴展,這裡的關鍵在於能否將經歷和知識背景與認識對象聯繫起來,真正改變認識活動的進程與結果。

  視域的擴展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能否自覺克服擴展的障礙。很多因素會導致視域的僵化。比如對傳統觀念的迷信和對權威學說的盲從,習慣於用孤立、靜止、片面的思維方式看問題,固守老經驗、老辦法等等,都會使視域僵化甚至收縮。中國傳統思維強調知情意相貫通,「情」和「意」對「知」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視域上。進入視域的往往是人們希望看到的事情,對於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則往往視而不見。意向性會劃定視域和強化視域,而情感和心態會影響視域的擴展。所謂心胸狹隘、眼界狹隘、氣度狹隘,主要表現為在視域的演變上停滯不前,懷疑和排斥不相容的意見。

  由此看來,要自覺實現視域的擴展,必須善於發現自己思維的局限性並有意識地加以超越。超越思維局限性的一條重要途徑,是對認識成果中不合情理、不合邏輯之處進行追問。比如有人突然做出了反常的舉動,很可能是另有隱情。我們時常疑惑某些事情本不該發生卻竟然發生了,或本該發生卻竟然沒有發生。這就很可能是觀察的視域有問題,需要我們擴展視域,發現原來沒有想到的因素。有的理論體系內部存在矛盾,難以得到合理解釋,很可能是因為有些更深層次的問題沒有解決,從而需要調整研究視域,尋找更深更廣的解釋框架。為了尋求合理的解釋而主動搜索視域之外的相關因素,會帶來視域的擴展。

  超越思維的局限性的另一條重要路徑,是主動訓練自己在更為開闊的視域中觀察和思考問題,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往開了想」。在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觀念往往起到自覺引導視域擴展的作用,「胸懷天下」為志士仁人提供了一個極開闊的視域。將人們的日常思考和行為放到這樣一個大背景下進行意義和價值判斷,不僅會增強人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整個社會的凝聚力,而且有助於豐富的聯想和創造。中國古代儒家學者經常談到以「平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如張載所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在這樣的視域中,個人的一時得失和煩惱都變得很渺小,而國家、民族的意義和價值則可以得到充分彰顯。

  視域的擴展能力在一定意義上是訓練出來的。同樣在一個單位或團隊中工作,人們的視域可能差別很大,這裡主觀能動性起了很大作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範圍可能會限制其視域,但對外界知識和信息的了解會有助於不斷突破這種限制。視域的實際擴展需要一定的外界刺激,包括對關鍵信息的了解、他人的點撥和相關領域知識的啟發,「茅塞頓開」說的就是這種情況。當然,視域的擴展並不是任意的。擴展後的視域應該與對象事物有必然聯繫,確實能夠發現其新的意義和價值。視域的隨意擴展得不到任何有意義的結果,反而會顯得不著邊際甚至滑稽。所謂「大話」、「空話」,往往是在不著邊際的視域中談論一個事物或行為的意義,在認知方面並無實際價值。

  還應注意,有些時候視域是有必要自覺收縮的,如儒家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而有些時候,視域則是需要自覺轉移的。停留在過時的、落後的、不健康的視域中,無助於人的身心健康發展。自閉症和抑鬱症患者的視域肯定是成問題的。視域本身的演化也有一個類似新陳代謝的過程,良性的視域擴展應該是開放的、充滿活力的、可持續的。

  三、「視域」與對象的匹配

  視域作為認識對象的背景,與對象之間要有一個適當的匹配。這不僅是指視域中的背景事物與對象事物要有具體聯繫,而且指視域的思想空間尺度與對象的尺度也要有一個適合不同需要的恰當對應關係。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看待對象事物需要怎樣一個視域,是由長期的經驗習得確定的,其認識結果基本上也是平凡的,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庸見」。「庸見」也有其一定價值,這就是從生活實際需要出發,避免不切實際的胡思亂想。然而,學術研究和文藝創作所需要的視域,就比日常生活的視域大得多。如果在一個足夠大的視域中看一件小事或一個普通人物,那麼這件小事或這個普通人物也可能成為哲學、社會科學、歷史學或文學藝術的思考素材。一個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片段,如果在電視屏幕上播映出來,當事者本人看到後會有另一種感覺,這是因為電視鏡頭為觀眾預設了一個比日常生活大得多的視域,使觀眾能從中發現更多的意義和價值。在小說中描寫普通人的生活,在畫面中描繪日常生活中的場景,在舞台上表現小人物的喜怒哀樂,都會有這樣的效果。魯迅寫「一件小事」,是把文中的人物行為放到了社會倫理文化的大背景上;黃仁宇寫作《萬曆十五年》,是把當時的人物命運放到了中國社會歷史變遷的大背景上;馬克斯·韋伯研究新教倫理,是將新教倫理放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形成和發展的大背景上。開闊的視域會使平凡的小事變得不平凡,使一些看來微不足道的事件在社會變化的大背景下顯現出特殊的意義和價值。出於學術研究和文藝創作的需要而擴展視域,首先是在學者和文學藝術家頭腦中完成的,然後要通過媒介的特定表現方式影響讀者和觀眾,使之在閱讀和欣賞時不自覺地擴展自己的視域,這樣才能夠帶來作者、讀者、觀眾視域的融合,發揮思想的影響力和文學藝術的魅力。

  當然,也有相反的情況。如果在一個狹窄的視域中看待重大的事件和人物,則重大的事件和人物也會發生矛盾衝突甚至戲劇性的效果。所謂把人「看扁了」,就是這種狀況。上個世紀70年代初曾出現過「批判」現代物理學中相對論的鬧劇,實際上是因為搞「批判」的人的科學知識視域本身就局限在近代經典力學範圍內,根本沒有讀懂相對論,而應聲附和者的知識視域更為狹窄。

  視域與對象的不適當匹配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當面對複雜事物時,需要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加以考察,因而視域本身也應有其內在的立體層次結構;然而這種立體的層次結構很可能被不自覺地化簡,使得對複雜對象的認識「膚淺化」,變成沒有特性的固定套路。比如講一件事情,常有「既是壞事也是好事」的說法。其實,「壞事」和「好事」本來應分別針對視域的不同層次和場合而言;如果不加區分,籠統地講「既是壞事也是好事」,除了心理安慰之外,不具有更多的價值。

  四、「視域」作為直覺與邏輯的中介

  「視域」的認識論意義的一個更為深刻的方面,是作為直覺和邏輯的中介,可以起到整合兩類思維過程、實現優勢互補的作用。考察視域的這種作用,有助於從新的角度理解中國傳統哲學的意義和現代價值,也有助於全球化時代的文化交流與思想溝通。

  直覺和邏輯一直被看作兩類截然不同的思維過程,彼此不具有通約性。直覺是不通過邏輯推理而直接洞察事物本質的思維活動。在沒有充分了解對象事物細節的情況下,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如果說直覺思維同樣可以洞察事物本質,它是否可以取代邏輯思維?如果說不能取代,直覺思維的特殊價值又在哪裡?在邏輯分析的認知框架里,這類問題往往爭論不休,然而從「視域」概念出發,卻可以給出解決這類問題的一條新思路。

  直覺和邏輯雖然都可以指向對事物的本質認識,但兩者適用於不同的場合,既不是互相排斥的,也不能互相取代。邏輯思維追求嚴格性、精確性,分析的過程伴隨著視域的不斷收縮。可是,當認識對象的信息難以充分獲得、性質和發展趨勢難以準確把握、意義和價值難以確切判斷的時候,不具備邏輯分析推理的充足條件,這時就必須採用直覺思維。直覺思維的價值在於,在人們的認識還沒有完全弄清楚對象事物所有細節之前,就能夠把握對象事物的某些本質特徵並用於決策,這就避免了「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悲劇。直覺思維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正是由於充分利用了視域擴展的作用。在不同的視域中,對象事物與相關背景事物之間具有不同的關係,呈現不同的意義和價值。這些關係的本質特徵作為直覺認知的素材,儲存在人們的經驗和知識積累之中,並且在對未知事物進行解釋和判斷時會被挑選出來,迅速組成解釋未知事物本質特徵的觀念模型。直覺思維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變化視域的能力,包括視域的擴展、收縮、轉移和融合。只有迅速地將對象事物置於一個合適的視域之內,充分調動以往視域中的思想資源,才能夠有效發揮直覺思維的作用,儘快接近對事物本質特徵的認識。

  直覺思維伴隨著視域的不斷擴展,能夠帶來創造性的設想,也可能帶來偏見和謬誤。直覺思維的視域常常是不確定的,可能只是考察了事物的某些方面、某些條件下的屬性、某些時段的情形,這樣就難免犯「以偏概全」的毛病,其成果中甚至可能隱含邏輯矛盾,但常常被情緒化的意向性掩蓋。要發現直覺思維成果的內在矛盾,必須進行邏輯的審視和追問,由此可以提供直覺視域擴展的動力和方向,以提高思維的準確性、全面性和深刻性。應該看到,直覺思維的認知結果確實是通過非邏輯推理的途徑得出的,但其結果不應該是反邏輯的。有些直覺思維成果看上去不合邏輯,很可能是由於視域不當,遮蔽了某些關鍵因素。對直覺思維的成果進行邏輯追問,既是直覺思維深化的需要,也是觀念創新的需要。

  中國傳統哲學基本上是直覺思維的產物,其中有些內容包含內在矛盾,或缺乏明晰的適用範圍。老子講的一些格言,如「柔弱勝剛強」、「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與之能爭」等等,看上去很有道理,也有例證,但並不普遍適用,原因就在於其適用範圍或前提條件被屏蔽在視域之外,這是中國傳統直覺思維的普遍特點。理解和運用這類格言,需要自己補上視域外的前提條件,這就需要視域的擴展。看上去這是一個領悟的過程,實際上卻需要通過邏輯追問發現問題和思維的局限性。在一些人看來,中國傳統哲學只具有文化遺產的價值,很少有能體現在現代生活中的價值,原因就在於以往缺少這種邏輯追問。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的傳統隔閡,使得很多人認為以邏輯分析為主線的科學方法無法用於研究中國傳統哲學,因而遮蔽了其應有的現代價值,這其實也是視域的狹隘所致。

  沿著這一思路可以發現,在中國傳統哲學中,實際上有一套對應於直覺思維機制的概念範疇體系。中國傳統哲學將對象事物與相關背景事物之間的關係,看作以對象事物為核心向周圍伸展的「象」,每個「象」都是一定關係的集合體。這裡的「象」不是西方哲學意義上的「現象」,而是一個兼具「形象」和「象徵」含義的範疇。「形象」具有感性特徵,而「象徵」具有抽象特徵,意味著由眼前的「象」能夠看出與之相關的另外的「象」的本質特徵,如由中醫的「脈象」體察人體內的「臟象」,由生活中的某些跡象體察人的心理活動和人際關係變化趨勢。這些「象」及其關係就是直覺思維的認知素材。(參見王樹人,第2-4頁)

  中國傳統哲學通過「取象比類」揭示對象事物的本質特徵。所謂「取象比類」,是指選擇某個已知的「象」,用來比喻眼前未知的「象」。這兩個「象」可能形態上相去甚遠,但通過深入體驗可以發現它們在某個本質特徵上有共性,所以可比。因而可以將已知的「象」的本質特徵,用於構建未知的「象」的本質特徵的觀念模型。最初構建的觀念模型可能不精確、不全面、不深刻,會被迅速地加以修正和調整,這裡其實隱含邏輯思維的作用,就是用來克服觀念模型中的缺陷和內在矛盾,使思路順暢,只不過這些運作是瞬間完成的。最終完成的觀念模型應該自身沒有矛盾衝突,並且能融入更大視域的知識體系,獲得對眼前事物本質特徵及其意義和價值的全面理解,這就是所謂「立象以盡意」,從而達到「意會而難言」的境界。

  顯然,如果沒有「視域」的概念,就很難理解「象」的含義。因為「象」必然存在於一定視域之中,「取象比類」必然要以視域的擴展為前提。視域的變化展現了直覺與邏輯的內在聯繫。「取象比類」過程中合適的「象」的選擇,需要藉助邏輯思維的隱性作用;而直覺思維成果中偏見和謬誤的消除,需要藉助邏輯思維的顯性作用,兩者的表現形態都是實現視域的擴展。

  視域作為直覺與邏輯的中介,展現了兩種思維相互補充、相互貫通的關係,對於深入認識直覺思維的機制是十分有益的。

  中國傳統哲學的思想成果基本上都是靠直覺思維獲得的。簡單地從邏輯分析的判斷標準出發,很可能對其作出誤讀和貶義評價。以視域為中介整合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可以提出一種理解中國傳統哲學成果的新的認知模式,其中包含以下四個不斷循環往複的環節:

  1.對中國傳統哲學中直覺思維成果進行邏輯追問,發現其中存在的矛盾;

  2.通過擴展視域引入新的相關要素,進行新的解釋以消除邏輯矛盾;

  3.在擴展後的新視域中考察這些認識成果,發現其新的意義和價值;

  4.在此基礎上運用直覺思維開展新的研究,獲得新的認識成果。

  例如,「中庸之道」是儒家基本觀念之一,很多學者作過解讀,但著眼點大都集中於「中」。那麼,「庸」是什麼?張岱年先生指出,漢宋儒者對「庸」的理解,一為「庸者用也」,二為「庸」者常也。(參見張岱年,第175頁)可是為什麼孔子要強調「中庸」而不直接講「中用」呢?如果說「庸」指平常,為什麼要把「庸」上升到「道」的層次而與「中」並用呢?這就是對「中庸之道」理解的邏輯追問。

  要消除這種邏輯矛盾,必須擴展視域,引進新的相關因素,這就是不能僅從智力層面解讀「中」和「庸」,而是要考慮到實踐活動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從現代心理學角度看,「中」涉及智力因素,因為對「中」的把握要靠理性,無過無不及,避免偏向極端;而「庸」涉及非智力因素,「庸」的「平常」、「不易」指的是人們走上「中道」之後應該堅持不懈,持之以恆,這裡需要毅力、恆心、耐力等非智力因素的保證。人們一時選擇「中道」並不難,難的是始終如一,這才是正心和修身的關鍵,才是「中庸之道」的完整含義。其實《中庸》篇本來就在很多地方強調循道不能半途而廢,要堅持到底,要篤行,意在說明毅力和恆心的必要性。問題是出在人們非要在智力層面解讀「庸」的含義,由此造成矛盾重重。

  以這個新的視域看待「中庸之道」,可以發現它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具有新的意義和價值。有些學者認為儒家的「中庸之道」與亞里士多德的「實踐智慧」是一回事,其實兩者是有重要差別的,差別就在於「中」後邊的這個「庸」。「實踐智慧」是一種理性選擇(參見唐熱風),與非智力因素關係不大。可是,一個人如果缺乏非智力因素的保障,很可能找到「中道」卻走不到頭,即使有實踐智慧也未必成功,而「中庸之道」的引導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上述實例表明,如果運用這種新的認知模式分析中國傳統哲學成果,有可能使很多古老的思想命題呈現新的面貌,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展現新的意義和價值。近代以來的中國哲學研究,主要的工作是中國哲學史研究,意在用現代科學方法整理古代思想文化遺產,但其對於全球化背景下現代哲學發展的貢獻卻相對薄弱。然而,通過揭示「視域」的認識論意義,整合直覺與邏輯,用來重新詮釋中國傳統哲學的現代意義和價值,可以使中國哲學逐漸成為現代哲學中獨具特色的組成部分。這是中國哲學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對於中西文化的對話與交流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布寧、余紀元編著,2001年:《西方哲學英漢對照辭典》,人民出版社。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9年,人民出版社。

  [3]唐熱風,2005年:《亞里士多德倫理學中的德性與實踐智慧》,載《哲學研究》第5期。

  [4]王樹人,2005年:《回歸原創之思——「象思維」視野下的中國智慧》,江蘇人民出版社。

  [5]張岱年,1989年:《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推薦閱讀:

認識神煞【天德、天德合、月德、月德合】
蘇州滸墅關文昌閣大運河邊上的碑文,誰認識這字,來翻譯一下
翻錄-對人走動信息的認識
【科普貼】帶你認識7種常見健身補劑
羅盤的認識

TAG:意義 | 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