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之後,陝北文學期待新「高峰」

陝北籍著名作家路遙的史詩性巨著《平凡的世界》持續暢銷的基礎上,近日,由此改編的同名電視連續劇正在熱播,甚至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人代會上海代表團與代表交流時也提及該劇:「好幾個頻道都在播」,還說:「我跟路遙很熟,當年住過一個窯洞」;傳記作品《路遙傳》今年元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後不僅熱銷,還即將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連播;連日來,路遙及《平凡的世界》更是成為微博、微信上的熱點話題。面對這一現象,對比陝北文學後勁乏力的狀況,不禁要問——20多年前,正值盛年的路遙、陳忠實、賈平凹各自攜一部部地域特色鮮明的扛鼎之作馳騁中國文壇,並鼓舞帶動陝北、關中、陝南三列文學縱隊向文學高地發起衝鋒,從而形成了奇峰並列、氣象萬千的「文學陝軍」景觀。20多年後,陝西文學卻出現了「後勁乏力、後繼無人」的隱憂,特別是因路遙不幸英年早逝受到嚴重影響的陝北文學板塊,這種狀況尤為明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代表性作家,文化就難以彰顯;同樣,一個地域沒有代表性作家,文化影響力就會減弱。陝北,一個無論從地理上還是文化上都相對獨特的區域,在路遙之後,理應出現新的「高峰」!「旗杆」倒了,「旗幟」永在1992年11月17日,以小說《人生》、《平凡的世界》而享譽文壇的陝北籍著名作家路遙被無情的病魔奪去了生命,陝北文學的「旗杆」倒了!20多年來,雖然路遙的音容笑貌隨著歲月的流逝變得越來越模糊,但他那恢弘大氣、經久耐讀的作品,卻給越來越多的人傳遞著正能量;他那「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的創作態度,卻越來越顯得珍貴;他和他的作品一起凝結成的進取精神,卻越來越值得我們去弘揚。據權威調查機構近年來對中國在校大學生的一次次調查,路遙作品在大學生中的閱讀率多次高居中國當代作家榜首;《中華讀書報》曾對20世紀全世界最受歡迎的文學作品進行過一次調查,進入前百名的中國當代作家僅路遙一人;《新京報》「書香榜」發布的由北京圖書大廈、王府井書店等十多家實體或網上書店提供的銷售數據顯示,路遙的長篇巨著《平凡的世界》在暢銷、常銷書排行榜中經常位列前十名。在浩如煙海的當今書市,能如此長久地位居排行榜前列,堪稱奇蹟!為何斯人早已去,作品更受寵?是因為路遙「將苦難體驗升華到人生哲學的境界」,是因為路遙「寫出了震撼心靈的歷史與現實」。正如路遙在延安大學上學時的同班同學王志強所說:「路遙的作品就是中國社會發展軌跡和他心路歷程的完美融合,能抓住時代特徵,能激勵一代又一代青年積極向上。」一位文學青年說:「我是在高一時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讀第一遍就哭了,反覆閱讀時依然會淚流滿面。我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家境貧寒,在書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因為這部書的影響我才能步入大學的殿堂,因為這部書我戰勝了貧窮,也正是這部書讓我覺得世界是如此美好,生活是多麼快樂。」地產界大腕潘石屹說,《平凡的世界》是對他人生影響最大的一部小說,他將這部小說反覆看過七遍,正是這部小說帶他走出了大山,成長為企業家的。就連阿里巴巴總裁馬雲也感慨地說:「對我影響最大的人是路遙。是路遙的作品改變了我,讓我意識到不放棄總有機會,否則我現在還在蹬三輪車呢。」正是因為路遙作品的這種巨大影響力,20多年來,每逢路遙的忌日或誕辰,無論在陝北,還是其他一些地方,人們都要以各種方式紀念這位把文學視為生命的著名作家。路遙,不只留下了將被一代又一代人傳讀下去的經典作品,更留下了一種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遺產。對於陝北文學而言,路遙雖然倒下了,但路遙的精神就像一面永遠飄揚的旗幟,依然會鼓舞一代又一代陝北作家在文學道路上砥礪奮進,攻佔一個又一個高地。「高原」雖在,「高峰」難現 20多年的時間,早已讓陝北的文學氣候隨著大環境而改變,但適合文學藝術生長的黃土地未變,黃土地上的父老鄉親對人生和世界的美好夢想未變。陝北獨特的地理環境、多民族融合的文化基因,使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和頑強的創造力,使他們天生具有一種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氣質,進而使陝北的文學愛好者層出不窮、文學創作隊伍雖受商品經濟大潮衝擊而不散。在路遙精神的鼓舞下,無論是「土著」的陝北作家,還是從陝北走出去的作家,都堅持筆耕,力求創作出對得起這塊土地、對得起路遙的作品。和關中、陝南相比較,生長信天游的陝北在詩歌創作上有著天然的優勢,陣容整齊、實力強勁的詩歌創作隊伍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在谷溪等老一代詩人之後,閻安、遠村、尚飛鵬、劉亞麗、李岩、成路、霍竹山、宗霆鋒、李光澤、惠建寧、韓萬勝、閆秀娟、羅至、山石、肖鋒、夢野、破破等眾多詩人,以一首首優秀的詩歌構成了陝北文學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閻安更是以詩集《整理石頭》獲得魯迅文學獎,創造了陝西的第一。散文方面,在至今仍堅持筆耕的劉成章、師銀笙等老作家之後,史小溪、梁向陽、龍雲、塞北、狄馬、楊葆銘、馬建緒、蘇世華、高寶軍、單振國、劉志成、祁玉江、林蔭、高安俠、李艾平、曹潔、北城、王馨、李亮、黃浩、朱小林等人,也都佳作迭出,各具特色。遺憾的是,小說作為衡量一個地域整體文學創作實力的最重要類別,陝北卻在柳青、路遙等大家之後持續乏力。雖然近年來陝北作家也創作了不少長篇小說,但還沒有出現一部扛鼎之作;雖然陝北作家不時也有一些小說發表在《當代》、《十月》、《中國作家》等國家級文學刊物上,但都沒有產生大的反響;雖然侯波、龐文梓、倪泓、高鴻、喬盛、李子白、姬曉東、蘭一婓、單振國、畢華勇、王青春、常勝國、張金平、呂政軒、惠雁、秦客等許多頗具實力的作家都憋足一股勁潛心創作著,但他們中間,能不能出現大家,誰能成為大家,現在還很難說。被認為目前陝北小說創作隊伍中勢頭最好的侯波,近年來厚積薄發,有多篇小說先後被《小說選刊》、《中篇小說選刊》、《作品與爭鳴》等轉載,併入選多種年選本及年度小說排行榜,受到文壇廣泛關注。而倪泓的黃河畔百姓生存狀態系列小說也引起一定的反響,個別作品不僅入選《小說選刊》,還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總體看來,陝北文學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所說的,存在著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陝北文學要達到路遙作品所達到的高度,陝北作家要想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成為新的高峰,需要群體的力量,更寄望於個體的突破。正在埋頭創作長篇小說的陝北作家龐文梓就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路遙離世後,陝北文學界的朋友說:一個路遙倒下了,會有多少個路遙站起來。但時間過去了二十多年,陝北,依然沒有一個作家成為全國著名作家。難道這不是我們從文者的悲哀嗎?」多年來默默搞路遙研究、曾出版《黃土地的兒子——路遙論》等評論專著的榆林學院文學院院長賀智利說:「我一直盼望陝北能再出現路遙一樣的大作家,但至今沒有看到明顯的跡象。我們正在編撰一本有關榆林作家群的書,過去的作家可以獨立成章,但現在的作家卻找不出有影響的代表作,真不知該如何成書。」「癥狀」明顯,「癥結」何在 為何近年來陝北的經濟強勢增長,文學創作卻明顯處於弱勢?為何這塊有厚重文化底蘊的土地遲遲收穫不到厚重的文學成果?刨根究底,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都有。客觀方面:首先,陝北近年來的礦產資源開發潮將原本相對濃厚的文學創作氛圍沖淡了,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對文化資源的開發有所忽視,整個社會產生了一種急功近利的浮躁氣,許多文化人經受不住金錢的誘惑投筆淘金了,即使那些至今依然熱衷文學的人也常常心有旁騖、難以沉靜。同時,有好幾位曾寫出優秀小說、散文的作家棄文從政,也使陝北文學創作隊伍有所削弱。其次,由於陝北距省城西安遠,導致陝北文學在中國文學邊緣化的「新常態」下再度被陝西邊緣化。近年來,陝北成為陝西經濟增長的第二極,但文學地位卻與經濟地位極不相稱,陝北作者獲得的文學信息相對較少,參加省上有關機構組織的文學活動更少。雖然省作協黨組書記蔣惠莉去年夏天到榆林開座談會時表示,今後要多關注陝北的文學創作隊伍,但地理上的距離是難以拉近的。再次,陝北評論家隊伍建設滯後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除了走出陝北、無暇更多關注陝北文學創作的李建軍、李震等著名評論家外,雖然有堅守在本土的龍雲、梁向陽、賀智利、魏建國等評論家持久地關注著陝北文學、扶植陝北作者,但總體看,與龐大的文學創作隊伍比起來,陝北的文學評論力量薄弱,嚴重製約了陝北文學創作水平的整體提升。主觀方面:一是心浮氣躁,格局太小。文學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學,作文首先要做人,只有具備獨立、高尚的人格才能造就吸引讀者的文學品格,只有存大氣才能成大器。可在陝北,一些寫作者醉心於在小圈子裡互相吹捧,滿足於在當地報刊上發點小詩短文,痴迷於對「小我」的抒發和詠嘆,心裡根本沒有路遙那種把握時代、立於高端、剖析社會、思考人生的大格局和大境界,對當今世界文學和中國文學的發展動態也不甚了解。還有一些青年作者功夫在「詩外」,習慣於拉關係走捷徑,還沒寫出什麼有分量的作品就到處請評論家點評、吹捧,一些所謂的評論家也習慣於拔苗助長,殊不知苗拔得越快,枯萎得越快。這種現象,正如趙正永書記在省作代會上所講:「現在,社會上很多行業的人顯得浮躁,有的人腳步還沒走穩就想邁開大步跑,恨不得一夜暴富、一舉成名。有的作者剛做出一點成績、有一定社會影響,馬上就想著商業化運作,急不可耐地把名氣兌現為經濟效益。對此,社會是不認可的。」其實,讀者的眼睛大多也是雪亮的。榆林讀者孟子清就曾寫道:柳青、路遙之後,榆林文壇再無出類拔萃的人物,死氣沉沉了好些年,為什麼?是因為多數人苦於鑽營「心靈雞湯」,耗盡了他們的才華;個別文人小打小鬧,充其量算是個「文學商人」,難出精品是自然。二是身在寶山不識寶,容易跟風跑。好多外地的作家、詩人一到陝北深入生活,就文思泉湧,能夠寫出好作品,而陝北的一些作者,卻不是想著怎樣把根深深扎入腳下這塊厚重的土地,而是這山望見那山高,總想跟風跑。就像當年陝北人坐守煤油氣鹽資源這個「金飯碗」討吃一樣,一些陝北作者至今依然坐守陝北題材這個「金飯碗」而去像別人乞食。他們總是不明白,為什麼陝北民歌能夠遠走高飛?是因為歌手腳踏實地;為什麼有人抓起一把黃土就有繼續生長的衝動?是因為黃土很厚,根能扎得很深。《延安文學》雜誌社社長魏建國說:「路遙最大的特點就是歷史意識、政治意識很強,能夠感知社會發展方向,他不盲從,不跟風。但一般作家容易跟風跑,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他們與路遙等大作家的差距。」雖說大樹底下不長草,但陝北文學在路遙這棵「大樹」離去20多年後,依然「草木」不旺,大致是由上述諸多原因造成。 (轉)
推薦閱讀:

王高峰_全國首個「80後」正廳任職公示
寶寶智力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一次!父母們千萬別錯過!
胎兒在媽媽腹中最重要的一次大腦發育高峰期,錯過難以彌補
13日起6000輛的士高峰期只接揚招電調
浙江省七大最高峰!再也不擔心爬錯山了!

TAG:文學 | 路遙 | 高峰 | 期待 | 陝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