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總結——災難報道的特性和人文情懷

於中國媒體來說,災難報道還存在過度煽情、二次傷害、缺乏個體敘事等不足。隨著互聯網等新媒體的崛起,媒體在災難報道中要運用新技術,做到去煽情化、減少宏大敘事、關注後續及深層次報道、嚴防採訪二次傷害等

1

內涵與特性

【內涵】

所謂災難即由自然界或者人為的禍害所引起的苦難。比如颱風,地震;又比如恐怖襲擊、車禍等。此類新聞具有事發突然,社會影響巨大,民眾關注度高等特點。

【新媒體與災難報道】

(一)新媒體傳播及時性與災難性事件突發性相契合

突發性是災難性事件的一個重要特點,它的發生往往具有不可預測性,新媒體傳播擁有4A( 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元素流動式網路傳播裝置,其以樹狀傳播結構構築單中心、多中心、去中心和混合型傳播模式,具有第一時間發布和傳播災情信息和滿足公眾對災情信息的需求優勢。

(二)新媒體傳播靈活性與災難性事件多變性相契合

新媒體擁有災難新聞事件播報靈活性、高容量傳播優勢,能第一時間對災難事件動態信息進行更新,滿足公眾對災難信息的需求,增進政府、媒體和公眾三者之間的良性互動,達成有效的政策執行、情緒疏導和輿論引導,有效搭建政府和民眾之間的溝通橋樑。

比如,天山網的一篇報道《精河縣地震震區全面進入重建》既表現了政府的有所作為,也安慰了災難中的村民們,穩定了震後慌亂的社會群眾。

「當天,在精河縣托里鎮葉里斯南也肯村救災安置點,村們在排隊接受免費體檢,精河縣衛計委提前調配醫務人員、設備及試劑,做好了體檢準備。

(三)新媒體傳播多元性與災難性事件公共性相契合

公共性是災難事件的又一個重要特徵。自媒體時代,當災難事件發生時,公眾可以將自己身邊所發生、所看到的場景或事物以及觀點上傳網路,成為網路信息的發布、評論和傳播者,災難新聞報道不再局限於權威機構及傳統主流媒體,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災難信息傳播源。

(四)新媒體傳播交互性與災難性事件公眾性相契合

重大災難事件發生常伴有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給受災群眾帶來沉重的悲痛,使人們產生巨大的心理衝擊,引起公眾的高度關注。新媒體憑藉其獨特的網路介質主動選擇、過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並通過相同的媒介方式與其他受眾產生互動、交流、反饋信息。新媒體的高度交互性,增加了公眾參與信息的渠道,滿足了公眾對災難信息的需求。

2

【災難報道的問題】

一、煽情式報道替代客觀敘事

從汶川地震開始,媒體走出了原先冷的報道方式,加入了更多人物故事類的報道,過於放大其中的情感因素也會導致新聞報道中的有效信息不足,比如受眾迫切需要了解的有關災難的發生原因、災難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如何避免類似災害的發生等信息則被忽略。

比如來自《華商報》的一篇報道《地震後可能遇哪些法律問題》就在感性的煽情之中探討了震後各方關係處理的問題,類似1)單位直接從員工工資中扣錢捐款是否合法? 2)上班時因地震傷亡是否按工傷處理? 3)商品房在地震中滅失 誰承擔後果? 。此次報道就挖掘了震後恢復中與受眾關係密切的問題。

二、媒體採訪中新聞倫理缺失

各個地方台趕赴災區,競相報道災情,掀起一輪宣傳報道的競賽。

在這些數量眾多的記者中,也不乏經驗不足、資歷尚淺的記者,而恰恰因為他們的不專業直接導致了給當地災民造成二次傷害。

比如,在汶川地震的直播採訪中曾經出現這樣的一幕:記者在廢墟中發現了一位中年女性和一位老大爺,救援人員擋住了攝像機鏡頭,現場的女主持人要求救援人員讓開,讓攝影師先拍。救援人員說救人要緊,主持人堅持說,「只要五分鐘就好」。當時,倖存者身體上方有一塊隨時可能坍塌的預製板,救援人員準備把它搬開,主持人為了追求電視畫面的效果,要求「就保持那樣別動」。

三、個體層面的缺失

中國的災難報道因報道傳統的原因,更加註重宣傳報道,弱化災難。因此,中國的災難性報道中通常能看到這樣的報道模式:某年某月某時,某地發生了什麼災害;災害發生後,政府部門高度重視,投入多少人力物力進行搶險救災;國家領導人親筆批示,親赴災區;救援隊伍所做的工作和各地民眾乃至企業的捐贈,而個體因素則成為缺失的一環。

關注宏觀、忽視個體造成的另一個影響就是報道流於表面,追求英雄事迹,而缺乏調查和探究的精神——,天災的背後也往往存在著人禍,比如汶川地震中的豆腐渣校舍、舟曲泥石流中城市的無序擴張、生態惡化等,但是大多數媒體只是將報道對準了更為熱鬧的救援層面,而沒有對這些問題進行大規模的深挖和反思。

3

【原則(要求)】

一、時效性。災難新聞其無法預知的突發性,超強的傳播性,非常高的關注度及社會影響使其更加需要注重新聞的時效性,媒體應在第一時間奔赴事發現場,記錄和報道所見所聞,事件的來龍去脈。這既是對受災後人們對信息的巨大需求,也是對混亂心理的有效安撫。

例如,在這次四川九寨溝的地震災害報道中,人民網就第一時間發布,傳播信息、既能以正確的消息穩定人心,也保護了受眾的知情權。

二、真實客觀性

在災難新聞的報道中,真實客觀更加體現為寫作者的思想態度等是否求真求實,而非製造感情上的噱頭,災難新聞的真實性原則也具體體現在行文措辭的乾淨,少議論,多例子上等等。應該由政府部門提供權威信息,如實反映新聞現場。不能編造虛假信息,欺騙領導和群眾,欺騙受害人,事發後會造成更加惡劣的社會影響。

如,2017年8月8日和9日,我國西部四川九寨溝和新疆精河先後發生強震,引發了公眾對地震活動頻率、地震是否與水利工程有關等問題的關注。多位地質領域專家11日接受記者採訪,對此問題進行解釋,「短時間連續發生強震,在歷史上並不是一個罕見事件,不能因此判斷我國地震活動進入活躍期。」

三、引導性

記者報道災難新聞要對黨和國家的相應政策有所了解,在選擇事實,確定主題的時候以黨的方針政策為大局出發點,注意政策的變化,以及擁有法律意識。 記者在具體報道中,首先應該思考一下會對受眾產生的影響。

媒體是政府和大眾溝通的橋樑。受眾對信息的依賴不僅依靠新聞本身的真實性決定,還依賴媒體是黨和政府的代表這一深層涵義,所以,在災難新聞報道時,媒體要有一個政府代言人的引導意識。

例如,報道《九寨溝地震,一個國家的反應》中——而僅僅震後20分鐘,中國移動四川公司已經為3682戶停機用戶恢復通訊功能。應急保障車、應急通信車、搶險隊徐徐開進震區,攜帶型微型設備和衛星電話早已發揮強大功能,中國聯通開通的應急熱線已經為一名用戶聯繫到家人報平安。在震後不到兩小時,九寨縣城和黃龍景區便已經恢復供電!可以想像,黑暗中,當身旁的燈瞬間點亮,那溫暖的燈光,不僅僅刺透了黑暗,更點燃了災區群眾對生命和未來的深深期許。"

該條新聞在穩定人心的同時,也起到了黨的耳目喉舌的效果。

四、平衡性

災難新聞報道的平衡性涉及政府,媒體,受眾三方。

政府要放寬對媒體的行政干預,做到權利在陽光下運行。

媒體是把握並運用這一原則的主體和重點。在報道災難的時候,首先要保證口徑一致,主流媒體及政府做出最及時最真實同時具有一致性的發聲,穩定社會情緒。

媒體記者要把握好報道災難時的情緒。記者不能成為災難報道的主角。拒絕作秀,拒絕矯情,拒絕打著人文關懷的幌子用悲傷的文字吸引眼球。這都是對遇難者的不敬。也要特別注重公眾的知情權和被採訪者隱私權保護之間的平衡。

最後,對於受眾而言,多傳遞真實有效的信息就是最大的幫助。不要助長謠言,更不要製造混亂,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貢獻。

比如,不要在發生地震的時候轉發一些令人心惶惶的謠言。

五、建設性

建設性的報道可以幫助社會減少損失,理清思路,及時致力於救援工作,同時提升政府在情緒波動較大的群眾面前的威信。把更多的,有用的,不為人知的信息及時提供給政府,這也是建設性的體現。

災難新聞的報道具有建設性,很大一部分工作要花在災難發生後的重建或「恢復」工作上。比如災後的理賠問題,三孤問題,災後特定環境的違法問題,受災個體的心理問題,城市或地區的管理問題,大部分問題都是民生問題。

4

總結

造成媒體災難報道人文關懷缺失的原因有:

(1)新聞倫理道德的淡忘;

(2)社會責任的缺失;

(3)經濟利益的驅動;

(4)西方新聞娛樂理念的教條式追捧。

應從以下幾點實現災難報道中的人文關懷問題(加上原則和要求)

(1)提高媒體從業人員的素質,包括提高思想水平和理論修養,以及提高業務能力,恪守「最小傷害原則」。

(2)提高媒體的社會責任和公信力,學會尋求新聞真實和人文關懷的平衡點。

(3)營造媒體從業人員和媒體履行社會責任義務的良好環境,重點加強職業道德建設

END

推薦閱讀:

余光中 「望鄉牧神」的家國情懷
薰衣草情懷
仁,家國天下的博大情懷
天地情懷
風起雨落,情懷便悠遠揚長

TAG:人文 | 災難 | 情懷 | 人文情懷 | 總結 | 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