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詳解造型光的各種類別

詳解造型光的各種類別  對不同天氣的用光分析,我們懂得了光線的軟硬;對水平角度和垂直高度的太陽分析,我們收穫了光位的概念;光比及影調的詮釋,總結了用光對畫面的造型;而上章節中的戶外補光,你抽象出了什麼概念?

  我想起碼明白了在行為上,打光是什麼樣的。攝影很大程度上屬於藝術學科,和很多藝術學科一樣,其中不乏理性抽象的概念定義。攝影的初中期學習完全可以是證明化、邏輯化的。我認為這是優勢,邏輯化、證明化的學習起碼比國學容易多了。

  戶外用光時,我們討論過多雲天氣是非常好的人像攝影時機。在一定角度光位選擇下,太陽光與天光(雲層散射光)構成的光比不至太大,也不會像陰天那樣沒有。如此既能獲得相當的畫面細節,還能保留足夠的立體層次。對於攝影師的效率而言,還很大程度上節省了補光的人力物力。我曾說過,選擇戶外光線也是打光。上述的事例中,天光、環境反射光形同晴朗天氣時的反光板。相同作用不同來源的光線,有個抽象性的概念——輔光。

  在造型打光中,光線又按地位抽象型的分為——主光、輔光、背景光、輪廓光、修飾光。

前側光主光塑形

  主光,即照明中起主要作用的光源。用於顯示拍攝對象的基本形態,表現畫面的立體空間和物體的表面結構,它的主要功能是表現光源的方向和性質,產生明顯的陰影和反差,塑造人物和景物的形象,有些文獻中將其稱之為塑型光。一般來說,它需要形成一定的明暗反差以突出立體感和質感,通過硬光使被攝主體表面產生光斑和閃光。但不絕對,軟光也能作為主光使用,它能產生豐富的中間影調,但對戲劇化造型有所缺失。

  大部分情況下,主光是整體照明方案中最亮的光源,但不可絕對。如在逆光時拍攝,非塑造剪影畫面,需要從正面給以補光,這時候的補光才是對被攝主體起主要塑形作用,補光可以通過不同角度去實現鏡頭迎面的影調分布。該類情況下,最亮的光線起到輪廓光作用,而補光的地位才是主光。

  主光可採集於自然(太陽、環境反光),也可以是人工創造,這不是討論重點。問題在於,如何選擇主光的軟硬、水平角度和垂直高度。人們最常面對的、最熟悉的照明效果是戶外陽光,在審美經驗上喜好的是太陽於側上方,並具有明顯方向性(該點在分析午間頂光時已做詳細討論)。電視攝影的審美藝術性一般要求不是太高,攝影師通常將主光設置在被攝對象的上側前方,即攝像機光軸向上30°~45°的位置上,達到符合大眾審美情趣的畫面。

  它當然不是固定不變的,按照我們在垂直角度、水平角度分析中所指出的,更改常規主光照明方式能獲得多種畫面造型。規律如下:主光越高上亮下暗愈加明顯;主光與鏡頭光軸角度越大,亮區越少,立體空間感越強;逆光時環境空間感極強,主體陷入簡潔的暗區,形成極具戲劇化的效果。

順光主光

側光主光

逆光主光主體剪影

  畫面布光(即打光)遵循嚴格的步驟(經驗主義者除外),在確定主光造型後,需從攝影的角度評估亮暗區在畫面中的表現。我數次提到過,人眼和攝像機的動態範圍存在極大的不同,在攝像機的液晶取景器里能觀察到即將的攝影效果,表現出的反差要遠遠大於人眼的視覺識別,人眼能分辨的暗區細節極可能會丟失。

  除此以外,單一主光塑造的畫面往往並非完美。如高位光會直接導致鼻樑、下巴下的投影,上亮下暗的對比超越了人眼,有時會覺得生硬,特別是影棚攝影中,有時光源會在畫面內留下主體投影,而投影不是任何時都該被強調的。按照布光順序,攝影師將使輔光介入。

  輔光,用於減弱主光造成的明顯陰影,以增加主光照不到位置的畫面層次與細節,減少陰影的密度。輔光不可選用硬光,那會形成畫面多個角度的高光點,這不符合視覺規律。選用柔和的無明顯方向的散射光或反射光。

  通常情況下,輔光位於主光相對應攝像機軸的另一邊。但一般不建議對稱處理。特別是側光為主光時,在另一側使用輔光會造成上述那樣的多高光點,照明混亂,理想的畫面明暗分布應是以高光(距離主光最近)為起點,逐步過渡到最暗區,使用另一邊接近順光位置的輔光才能幫助實現。

側光主光,側光輔光

側光主光,偏順光輔光

  如果你喜歡兩邊高光,夾著中部陰影的造型,打破常規的布光也無傷大雅。

  比位置更需要考慮的是輔光的發光強度,它絕對不允許比主光強。輔光的亮度決定著畫面反差,與主光比例越大,畫面反差越大,反之則越小。完全不用輔光的畫面形成極硬的影調,曾經發過的光比對比例圖,最後的1:16畫面做了極端處理,不僅未予以輔光,更是用黑布懸於主光另一邊,環境反光盡被消除,形成極強烈的戲劇化風格。

圖片說明

  你在戶外也可以這麼干,當主體為人物時,讓其靠近暗色環境一邊,前一章節中所提的「吸光板作用」。

  即使在戶外,輔光的亮度也不么那麼難以控制。影棚中可以調節作為輔光的燈體輸出功率,常用反光板做輔光的戶外,調節反光板與被攝主體的遠近就能調節主輔光比。

舞台背景光

  主輔光照明法是攝影中最常用的打光方案,當畫面還需考慮背景與主體的關係時,就需要介入背景光了。這隻能在人工照明環境下實現。背景光的種類按影調劃分為高、中、低調。高調利用比主光更加強烈的光源照明背景,使其曝光過度,低調則不使用背景光並讓主輔光不能到達背景,形成嚴重的曝光不足。中間調背景,即對背景常規用光,使用一定角度的軟光照射背景,讓其出現明顯的亮暗漸變。特殊情況下,還可使用聚光筒在背景上營造出舞台效果。

  室內拍攝為更好的突出主體,當背景為深色調時,攝影師會創造性的從主體背後打出一道硬強光,勾勒出被攝者的輪廓,使之高光溢出。該束照射範圍極明確的光線稱之為輪廓光。在戶外表現為對逆光的運用,此時為亮背景處理,主光的強度應比輪廓光更暗才能突出。使用輪廓光時,攝影師一定要注意鏡頭是否會因進光產生令人生厭的光暈,當光暈出現時需要更改拍攝角度或使用遮光罩。

戶外輪廓光

  背景光和輪廓光都不能影響被攝主體的主輔塑形。至於修飾光,那是用小型的筆燈去強調主體的某一具體部位,我就不去詳細解釋了。


推薦閱讀:

聖誕節最美的糖果組合造型
【古裝造型】
漂亮的鉤針羊毛花朵帽,粗針編織凹造型太實用了!(附圖解)
有了這些雙肩包,我的夏日造型可以變得更靈巧呢!
老年人怎麼選擇服裝造型

TAG:造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