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足,則百病不生
06-17
1.是不是有面色蒼白或比較暗淡,以及疲倦無力、頭暈耳鳴、皮膚乾燥、頭髮脫落、指甲易裂等情況發生。2.是不是覺得說話有氣無力或中氣不足,經常覺得疲累,不想說話。3.是不是出現經常性的心悸、胸悶,或陣發性的心胸疼痛,唇色暗淡,舌頭髮紫。4.是不是肢體容易麻木,甚至疼痛,手腳總是發冷或莫名其妙地發熱。5.是不是有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脹腹瀉、嘴角皸裂的情況。6.女性是不是有月經過多過少甚至閉經的情況。7.男性是不是有小腹、會陰、睾丸墜脹不適的感覺。如果你的身體或多或少地出現了上面這些癥狀,那你就要注意了,因為身體已經提示:你氣血不調了!此時,疏通氣血、補足氣血是當務之急。我們應該調整飲食,利用食物的特性來幫助氣血恢復。氣虛者需補氣,補氣的藥物有人蔘、黃芪、党參等;血虛者需補血、養血、生血,補血的藥物有當歸、阿膠、熟地、桑葚子等;氣滯者需通氣,通氣的食物有山楂、玫瑰花等;血淤者需活血,活血的食物有藕節等。 通補五臟氣血,方法各有不同:「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所以,我們要從肝開始調理。中藥四逆散、四君子湯、四物湯、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養肝護肝的效果都非常好。如果中老年人出現了肝經氣血不調的毛病,我還建議他們平時多吃酸味、甜味的東西來補肝養血,比如,枸杞、高粱、牛肉、棗等。我們常說,腎為先天之本,腎中精氣是構*體的基本物質,它與人體生命活動息息相關。人到老年,腎氣逐漸衰微,精不足則化氣無源,無力溫煦、激發、推動臟腑之氣;精不化血或陰血不足,還會導致氣血陰陽虧損,然後諸臟腑、四肢、百骸失其濡養,造成多個臟器的功能損害。所以很多老年人容易有思維遲鈍、言語多誤、健忘痴呆,或多慮多疑、淡漠孤僻、急躁易怒的情況,這些都是腎氣衰的表現。為此,我常常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右歸丸等進行辨證治療。同時,我還建議腎功能出現問題的老人,不要久行久立,避免傷筋動骨,注意保暖避寒,防止寒燥傷腎。在飲食上可多吃點核桃、山藥、芡實等補腎的食物。中醫還認為,脾胃在機體的生長壯老過程中不斷攝取自然界的營養物質,維持人體的正常發育及功能活動,人步入老年之後,作為後天之本的脾胃也會變得虛弱,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的能力開始不足,很多疾病因此產生了。針對脾胃虛弱的問題,我通常使用參苓白朮丸、補中益氣丸等,健脾補氣昇陽。對於此類中老年患者,我的建議是多吃粗食淡飯,以米粥、薏苡仁粥、茯苓夾餅、大棗等健脾養胃之品為主,少吃油膩等不好消化的東西,以免傷及脾胃。心臟的作用更是不能小看,它是全身血脈的總樞紐,負責氣血的總調配。同時,它又是精神、意志、思維活動的總指揮,在人體中,居於絕對的領導地位。如今,心腦血管疾病也成為中老年人最多發,也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因此養心必須提上日程。最通用的方法是吃些蓮子、桂圓、紅棗、西洋參、柏子仁、麥冬等能保養心臟的食物。肺是人體的嬌臟,在五臟中的位置最高,它很容易被寒熱邪氣所侵襲。肺氣不調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的問題,咳嗽、哮喘都是秋冬季節的常見疾病,所以適當地吃一些銀耳、百合、雪梨等古往今來都公認的潤肺食物,才是最佳的保養之道。五臟都需要氣血的滋養,才能正常地工作;而充足的氣血則有賴於健康的五臟來提供。如此說來,你還等什麼,趕快行動吧心悸:用充盈的氣血找回失散的「心神悸是心動的意思;如今最權威的辭典《辭海》釋義:「悸」乃「心跳」,指不因驚嚇,自己感覺心中跳動不安的一種癥狀。心悸作為一種疾病出現在醫學典籍中,是從張仲景的《傷寒論》開始的。張仲景第一個把「心悸」納入醫典,告訴我們心悸是指心跳——一種不正常的心跳,不因驚嚇而自己無法控制的心神不寧的心跳。西醫把它叫做「早搏」如果發生心悸,就用右手拇指稍稍用力按壓左手臂上的郄門穴,然後左手腕向內轉動45度再返回,一分鐘重複30次,做完後,癥狀就能有所緩解。郄門穴,是手厥陰心包經上的郄穴,具有寧心、理氣、活血的功效。在針灸學上,被稱為郄穴的穴位一般都是對付急症的高手,能夠快速緩解疾病急性發作時的癥狀。所以,心悸時我們只要稍按壓一會兒郄門穴,癥狀就會緩解。當然,平常沒事我們也可以按一按這個穴位,對於預防心悸很有幫助。我還要提醒大家一下,郄門穴雖然兩個手臂上都有,但消除心悸有效的是左前臂上的,醫學上稱這種時作時停、不發作時如常人的心悸為「驚悸」。顧名思義,心悸的問題在於「心」。「心」藏魂魄,主神明,由氣血養護。如果氣血充盈,心和心包就會堅固,心神不會輕易受到外界滋擾、刺激,即便「泰山崩於後,麋鹿戲於前」,也可以做到不動心。但如果氣血不足,心失所養,那麼碰到勞累、心情惡劣、飲食刺激等情況,就可能擾動心神,出現悸動。 心悸是臨床的常見病,如果心悸惡化到一定程度,出現了自己感覺心跳突然停頓等心跳不規律,心律不齊的毛病,就不僅僅是心悸,而是中醫學上所說的「忡怔」。怔,是指心跳和脈搏出現間歇、停頓,比如平時我們所說的愣怔、發獃;忡,是突然啟動、加快的意思,比如「憂心忡忡」就是指這種急切、衝動的心情。怔忡兩個字同用,一正一反,心跳忽快忽慢、忽起忽落,正是典型的心神散亂的表現,屬於危重症「喜怒憂思悲恐驚」中,以「驚」最容易導致「怔」,「憂」最容易導致「忡」。對於已經出現怔忡的病人,在調理其情志的同時,還要通過食療來輔助安定心神。在這裡我推薦茯苓餅。茯苓餅的主要原料就是茯苓。茯苓是寄生在松樹根上的一種菌類植物,它性味甘淡,可以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對心悸、氣短、神衰、失眠有很好的作用。當然,有人會問,我這裡沒有茯苓餅賣怎麼辦?沒關係,大家可以自己動手製作。我們把買來的茯苓細粉、精白麵粉、白糖,按2∶2∶1的比例搭配,加入適量的水,調成糊狀,然後用微火在平鍋里攤成薄餅即可。如果有人不喜歡吃餅,我們還可以換換花樣,比如蒸饅頭、包子等麵食時,在麵粉中加入茯苓粉,一起和面;或者用茯苓泡酒,每天喝5~10毫升,同樣具有寧心安神、健脾延年的功效。 健忘,心脾氣虛、心腎不交、肝鬱血淤等臟腑不調都有可能引發健忘,但我認為,這些原因歸結起來就是一點——氣血方面出了問題。因此,調理也必須從通補氣血入手動手指頭治健忘,又提神來又醒腦。怕我不明白,老人還拿出一根繩子來演示,隨手系了一個拴蹄扣,拆掉後,又系了一個翻花扣。十指翻飛,靈巧無比。老人的這一招看似微不足道,其實大有學問。我們的十指連心,兩手的指端是人體六條經絡的起始點,心經、肺經、大腸經、小腸經、心包經、三焦經都源自這裡。而且,十指的指尖都是穴位,中醫叫做「十宣穴」,最能開竅醒神。動動手指頭,不僅刺激了手上的眾多經絡穴位,而且也刺激了我們身體的氣血運行,將淤滯在體內的垃圾統統帶走,促進新陳代謝。因此,我們沒事的時候,就要多動動手指。方法很多,除了繫繩頭,還可以剪紙、轉核桃、織毛衣等,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定。心脾兩虛的,平時多吃平補氣血的食物,如糯米、大棗、龍眼肉等;心腎不交的,宜吃滋補類的食物,如白木耳、蜂乳等;痰淤閉阻者,宜吃化痰祛淤類的食物,如海帶、蘿蔔、橘子等;年老神衰的,宜吃溫補類食物,如羊肉、蝦、核桃仁、黑芝麻等。只要按照以上食譜,堅持服用一段時間,你的記憶力一定會有所改善。中醫也有「吃什麼補什麼」「以形補形」的說法,所以很多人都知道吃豬腦、魚腦、鴨腦等動物的腦,能達到健腦益智的目的。核桃的外殼很像腦的結構,它也是補腦的良藥,超市的芝麻核桃羹一直受望子成龍的家長們青睞。每當考試,爺爺奶奶等長輩也總愛捧出一堆核桃,在門縫裡擠得嘎嘎響,為的是讓孫子吃了能考100分! 失眠:一碗好粥,一晚好眠一把小米,一味叫半夏的中藥,放在一起煮粥,每天睡前喝一小碗。一兩個月下來,睡眠質量就能得到根本的改善;睡眠好了,精神飽滿,心情愉快,神經衰弱症也逐漸消失,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啊!我對小米和半夏重新進行研究配伍:用小米30克,清半夏2克(注意半夏一定要溫水下鍋),煮成粥讓病人每晚服用,如此連續一個月,失眠癥狀多數可以根除。留意周圍經常喝小米粥的人,你也會發現他們之中很少有睡眠不好的。清半夏治失眠的效果最好,煮粥一定要買清半夏。小米與清半夏合用煮粥睡前喝,一般有一兩個月失眠就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當然,如果喝粥的時候適量加入少許白糖,則催眠效果更好。不同類型失眠的食療方癥狀 配料心煩鬱悶型失眠 小米100克,甘草10克,紅棗20克勞心傷神、心血虧虛型失眠 小米200克,合歡花15克,黑豆50 克脾胃虛弱、氣血虛損型失眠 小米200克,紅棗、桂圓各30克,五味子10克陰虛、五心煩熱型失眠 小米、糯米各100克,紅棗、山藥各50克,生薑3片,紅糖適量高血壓失眠 小米200克,黑豆50克,黑芝麻10克,生地黃、地骨皮各10克更年期失眠 小米200克,芹菜、山楂各50克-------盜汗:補心血, 單純的盜汗喝一些補氣排骨湯和滋陰牡蠣湯,就很有效。如果盜汗時間比較長,已經有了心悸的癥狀,那就得諮詢醫生,再搭配我的「甜蜜」葯——烏梅大棗湯。 「盜汗」這個詞很有意思。盜者,偷也,盜汗就是說「汗被偷了」。這個毛病白天不會出現,只有在夜晚睡著的時候,才會神不知鬼不覺地冒出來,讓人出一身大汗,等一醒來,汗又沒了,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似的。盜汗它的根源在於身體的氣血不調。一方面是因為肺氣不足,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勞累過度,陰虛火旺,精血虧損。《黃帝內經》告訴我們,肺主皮毛,司衛氣。如果肺氣不足,我們體表的皮膚就會疏鬆。這時候如果身體過度地勞累,損耗了我們的精血,就會產生虛火,而火是要消耗水液的,這樣它又會耗干我們身體的津液,而體表的皮膚疏鬆,不能有效地固攝住津液,結果就是出現盜汗的現象。盜汗時間一長,必然還會伴有心氣虛的毛病。如果盜汗才出現不久,僅僅表現為睡中出汗、醒後即止、少寐多夢、神疲乏力、易患感冒、形體消瘦、手腳心發熱等,則盜汗還只是停留在肺氣不固、陰虛火旺的階段,那麼平時要多喝補氣排骨湯和滋陰牡蠣湯。所謂補氣排骨湯,是取白果2克、生黃芪15克、炒白朮10克與排骨半斤共同燉煮而成的。其中黃芪、白朮能補益肺氣,白果能潤肺化痰,對於肺氣不固引起的盜汗特別有效。滋陰牡蠣湯要取牡蠣50克與地骨皮5克、銀柴胡5克、生薑3片、紅棗3個一起來煮。地骨皮就是枸杞的根皮,它和銀柴胡都是味甘性寒之物,能涼血降火、清退虛熱;牡蠣清熱、滋陰、補血,補中有清;生薑、紅棗也都是補虛養血的聖品,這個湯最適合陰虛有熱而發生盜汗的人服用。如果盜汗的時間比較長而且時不時地還感覺心悸氣短,那麼你的情況很可能是已經傷到心臟,引起心血不足了。這時可以諮詢醫生吃點歸脾丸,一個月下來,甚至用不了一個月,癥狀就會有所改善。下面我給大家推薦的烏梅茶就是,它可是一種既「甜蜜」又簡單的方法。在超市買來烏梅和大棗,每天取一些來泡茶就好。烏梅生津、大棗補血,這個茶連喝一周,就能看到效果 最後再特別提醒一句,覺得自己出汗後,千萬不能用冷濕毛巾去擦,更不能馬上洗澡,否則很可能會雪上加霜,讓自己感冒的 肺是專門負責呼吸的器官,它每時每刻都在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吸進清氣,呼出濁氣,吐故納新。要是哪天它怠工了,也就是你的身體「氣虛」了,那健康非出問題不可。咳嗽:止咳良藥,甘甜代苦口作為一名醫生,我努力尋求用最簡單的辦法治療最隱晦的傷痛,盡量用甘美的膳食代替苦口的良藥我的方案很簡單——烘烤金橘、白蘿蔔飴、川貝雪梨盅。 說起咳嗽,我相信這是除感冒之外,人們最容易得的一種疾病。它的病因和表現也是千奇百怪,有的人是受涼、有的人是過敏、有的人是偶爾咳嗽幾聲、有的人是一咳起來就沒完沒了。 第一味:烘烤金橘把金橘放在火上烤,烤到橘皮變黑,然後放涼些,將皮剝掉,把烤好的橘子瓣擠成汁。或者家裡有電烤箱的,直接把金橘放入烤箱中烤15~20分鐘,取出後,剝皮取汁。一般3歲以下的孩子,一次吃一個金橘,一天吃兩次,有個兩三天就會好。大一些的孩子,一次多吃一些,吃兩三個都沒有問題。我一個病人的孩子在幼兒園傳染了感冒,用這個辦法,兩天就又生龍活虎了。如果不習慣烤金橘的話,就將金橘洗凈,用牙籤戳三個洞,加水煮沸,再加入冰糖,用小火熬爛,晾涼後給孩子吃,效果也很好。第二味:白蘿蔔飴將白蘿蔔切成1厘米大的小丁,放入乾燥、乾淨的容器中,加滿蜂蜜,蓋緊;浸漬3天左右,白蘿蔔會滲出水分與蜂蜜混合,一起放入冰箱保存;每次舀出少許加溫開水飲用,止咳效果非常好。若臨時要喝沒有時間浸漬,也可將白蘿蔔磨碎,加相當於蘿蔔1/3量的蜂蜜拌勻,再加溫水飲用。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要是家裡有人經常咳嗽,這個白蘿蔔飴不妨常備一些。第三味:川貝雪梨盅把去皮去核的新鮮雪梨加川貝粉3克,用瓷碗蓋好,放在鍋中隔水蒸軟,略微放涼一些食用。也可將新鮮的雪梨去皮,剖開去核,加入適量冰糖,放入鍋中隔水蒸軟。川貝味甘苦、性涼、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散結的功效。雪梨性寒涼,《本草通玄》稱它「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生食去實火,熟食去虛火。這時,可能很多人要問了:你給的三種食療方法,我覺得都不錯,咳嗽的時候我到底該選哪一種使用呢?選用哪一種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說法,只要按照你自己的口味來選擇,自己喜歡吃就好 。--哮喘:手上就有通肺氣的良藥。 哮喘發作的時候,應區別寒哮和熱哮進行治療,寒哮當溫化散痰,熱哮當清熱祛痰,千萬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通常意義上說,哮喘是比較溫和的,只需簡單的治療即可,即使是嚴重的,經過認真調養,也比較容易治癒。哮喘最忌諱的是延誤治療,一旦延誤就有可能發展為肺氣腫、肺心病、呼吸衰竭、心臟衰竭,嚴重的甚至死亡。另外,哮喘病人身邊應該隨時都有人照顧,否則也容易發生不測。 中醫認為,哮喘是由於肺、脾、腎三髒的功能不足,致使體內的津液凝聚成了「宿痰」,潛藏在我們的肺里。如果此時碰到點兒風吹草動,比如外感風寒暑濕等邪氣、疲勞過度或者吃了什麼不合適的食物等,這些潛伏在我們體內、不甘寂寞的「宿痰」,就會找機會一涌而出,阻塞我們的肺氣,導致哮喘發作。也就是說,哮喘的主要病因是「宿痰內伏」,正如《症因脈治?哮病》所記載:「哮病之因,痰飲留伏,結成窠臼,潛伏於內。」中醫認為,肺朝百脈,對血的運行有推動作用。哮喘病人如果肺功能不好,則可導致血淤;哮喘時間長了,肺氣也會被損耗,氣虛血運無力也會導致血淤;痰淤再和它相互糾結,就會使得哮喘反覆發作。因此,肺脾腎三臟氣血失調、經絡淤阻是哮喘反覆發作的主要原因。從類型上看,哮喘有寒哮和熱哮之分,如果把二者混淆了,治療不僅沒有效果,還會加重病情。小姑娘一見到我就帶著哭腔說:「醫生醫生,快看看我爺爺,他喘得不行了!」一邊安慰小女孩,一邊為老人望聞問切:老人舌苔白滑,脈象浮緊,咳出的痰也是清稀白色的,這是典型的寒性哮喘的癥狀。我問小女孩給爺爺吃過什麼葯沒有,她說吃了定喘片。那時她爺爺的備用藥正好用完了,爸爸媽媽又不在家,她便自告奮勇地跑去藥店買葯,售葯員一聽是治哮喘,二話沒說就給了她定喘片。聽完這些,我一下子明白了老人為什麼喘得那麼厲害了,原來是葯不對症。《百病不生》 第一部分 第三章 肺是「氣之本」,它的任務就是製造…我當場給老人灸了脖子後面的大椎穴和定喘穴,並讓他靠在椅子上休息一會兒。半小時後,老人不再那麼怕冷,咳喘也沒那麼厲害了。所以啊,我們在針對哮喘用藥時,還是應該區別好寒哮和熱哮,寒哮當溫化散痰,熱哮當清熱祛痰,千萬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你該怎麼區別它們呢?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如果病人咳出的痰是色淡清稀的,並且有怕冷的癥狀,那麼就是寒哮,應該用射干麻黃丸;如果痰是黃稠或白黏的,並且伴有身體發燙、面紅耳赤,那就是熱哮,要用止咳定喘口服液。當然到底是寒哮還是熱哮,該吃什麼葯,你最好還是去醫院讓醫生辨證診斷一下。很多哮喘病人還會問,如果我們也像那位老大爺一樣,手頭的葯剛好吃完,哮喘又發作了,該怎麼辦呢?我教大家一個應急的方法,就是按揉我們手掌上治療哮喘的特效穴位——咳喘點。咳喘點位於食指、中指分叉處的手掌上約1厘米處,哮喘發作時只要我們用手指用力按一按這個穴位,哮喘便會減輕。如果家裡有艾條,你還可以用艾條來灸。感到燙時,把艾條從穴位上方移開,隔一會兒,再灸一次,灸到癥狀減輕。如果不習慣用艾條,你也可以把四五根牙籤捆成束,刺激這個穴位。另外,三間穴和肺點對平喘也很有效。哮喘發作時,你可以在點按咳喘點的同時,刺激這兩個穴位。當然,在你平常空閑的時候,也要時不時地按壓、揉搓一下這幾個穴位,它們不僅能在哮喘突然發作的時候緊急幫你平喘,更能有效預防哮喘。雖說亡羊補牢,未為晚也,但怎麼也不如你防患於未然。---- 鼻炎:補足肺氣就能好, 鼻炎並不是什麼大病,但卻是一件很難纏的事,《黃帝內經》中說:「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香臭矣。」如果肺臟很健康,肺氣很充足,肺的肅降功能很強大,鼻子對外界的刺激就會很敏感。否則,肺氣虛弱,濁氣無法下降,清氣不能上升,鼻子得不到肺氣的溫煦,就會出現嗅覺障礙。而鼻子不通暢的話,肺的功能也會受影響,時間長了,難免出現病變。因而,想要鼻子通暢必須首先保持肺氣的升降通暢。這其實很簡單,只需要用我們的雙手就能做到。先將兩手的食指外側互相摩擦,到有熱感時,用食指外側沿著鼻翼兩側由上至下按摩30次左右,到鼻子也有微微發熱的感覺為止。然後,再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15~20次。每天不拘時間地按摩3~4遍,就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應對鼻炎了。堅持揉按鼻子,不僅鼻炎不再犯了,而且平時也很少傷風感冒了。並且他把這個方法告訴了幾位同樣患有鼻炎的同事、朋友,他們用了以後,效果也都非常明顯。除了揉鼻子這一招之外,患有鼻炎的朋友還可以喝辛夷花粥來輔助治療。到藥店買一些辛夷花,每次取5克與2兩大米一起煮粥。鼻炎嚴重時連續喝幾天,平時癥狀不明顯,就隔三差五地喝。中醫認為,辛夷花性味辛溫,入肺、胃經,有散風寒、通鼻竅的功效,是治療鼻子問題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頭痛鼻塞等病症的首選之葯。《本草綱目》都稱讚它「辛夷之辛溫,走氣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陽上行,所以能溫中,去面目鼻之病」。曾經有一位鼻炎患者,堅持服用辛夷花粥並按摩鼻翼,鼻炎不久便痊癒了。鼻炎是一種慢性病,在治療的時候也需要慢慢地治,患者在診治過程中一定要有耐心,切不可半途而廢。----- 「腎主納氣」表面上看,腎和氣血好像沒有什麼關係,其實不然,腎負責的是更深層次的呼吸,它能把肺吸進來的清氣潛藏起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腎就好比一個儲存氣的倉庫。------ 尿結石:疏通氣血,盪盡「河道沉沙」正確的辦法是改變結石生長的環境,補足虧虛的腎氣,只有這樣才能是治標又治本,徹底排結石。 尿結石,在中醫學上被稱為「石淋」,由於體內氣血淤滯、下焦濕熱、毒素堆積而成。該病的多發人群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這是因為人過40歲,先天腎氣便會不足,氣血郁滯,邪氣凝結,慢慢化為沙石,才會阻塞尿道。對於尿結石,我主要是採用清熱利濕、通淋排石的方法。常給病人開的藥物是石韋散加減,中成藥有排石沖劑、石淋通片、金錢草沖劑等。我讓他把金銀花、車前草沖水當成茶喝,多吃葡萄、喝大麥薑茶。這個人總共在我這裡治了半年多,尿結石的癥狀就基本消失。你還可以通過穴位按摩來治療尿結石。在我們的腳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有一個穴位——崑崙穴,它就是我們對付尿結石的「有力武器」。每當小腹疼痛時,你就用大拇指用力按這個穴位,按壓時這裡會出現疼痛感,你一定要忍耐,堅持按下去。只要你能這樣持續按摩10分鐘,就可以解除尿道的緊張感,緩解疼痛,並抑制以後尿結石的發作。曾經有位患者,每次上廁所的時候,都會感到一陣劇烈的疼痛,我把按揉崑崙穴的方法教給了他,經過一段時間的按揉,他疼痛的感覺緩解了大半。類似的病例還有很多很多。-------- 尿頻:根在脾腎,治用藥膳 尿頻這個毛病,很多人在開始的時候都不以為然,拖久之後引起其他癥狀,才覺得是個問題,但那時已經不好解決了。其實,從一開始就注意調理,每天做做甩手功、喝點兒芡實糯米粥,很容易就能治好。有次我去朋友家做客,碰到一位三十歲出頭的女士。她一聽說我是醫生,便迫不及待地請我幫她看看困擾她好幾年的尿頻,因為她每天晚上至少要起夜兩三次,起來後再次入睡就特別困難,所以在她印象里幾年來幾乎就沒睡過一次好覺。最討厭的還是出差,坐飛機也就罷了,若是坐火車卧鋪,越擔心尿頻,小便就越多,恨不得背個廁所跟著。她開玩笑說,因為晚上總起夜,所以幾年來總讓丈夫睡床裡邊,搞得老公總嘟囔,哪有男人睡床裡邊的!我問她有沒有看過醫生,她很老實地說沒有。因為她覺得尿頻不是一種病,為這點事去看醫生,好像犯不著。「我倒是吃了不少補腎的葯,人家都說尿頻是因為腎虛,我以前做過人流,所以可能是腎虛的緣故吧。」這位女士的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很多人想當然地把尿頻跟腎虛畫上了一個大大的等號。的確,有些人的尿頻跟腎虛有一定的關係,但你不能認為尿頻的原因就一定是腎虛,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尿頻都與腎虛有關。中醫認為,尿頻多是因為陰盛陽衰,攝納無權,並且脾虛氣弱、血行淤滯。《黃帝內經》說:「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氣化則能出矣。」要是膀胱的氣化功能失調,那麼人體的水道就跟著出問題,導致小便頻急,淋漓不盡。而脾是氣血化生的源頭,脾氣健運,則氣血生化有源,膀胱的氣化功能才能得以正常發揮;脾虛則氣虛下陷,以致膀胱的固攝能力減弱,約束無力,小便就頻繁而量少。因此,如果能夠疏通氣血的阻滯,就會有利於緩解尿頻。正所謂「氣血乃一身之本,淤滯則百病叢生,暢通就病疾自去」。這位女士告訴我,她小便清長,大便稀溏,我又看了看她的舌苔,淡而薄白,脈象緩弱,面色也不太好,這都是脾氣不足的癥狀。 針對她的情況,我現場教了她一套甩手功,讓她每天做兩次,每次10分鐘以上。具體做法:將頭擺正,身體站直,雙手自然下垂,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眼平視,自然呼吸。然後兩手同時向前向後甩動,身體也隨著雙手自然地前後擺動。向後甩時,大腳趾用力抓地,力發於腰,作用於手,落於腳跟,人的重心也隨著身體的擺動而在腳底前後移動。這手甩、身搖、氣鼓盪等有節律的運動,可以將手腳的經脈都調動起來,促進氣血在體內的運行,達到通經脈、活氣血、強五臟、壯筋骨、平陰陽的目的,最終緩解尿頻的狀況。告訴她甩手功的同時,我還讓她每天喝一些芡實糯米粥,把芡實和糯米按1∶2的比例搭配,要是可以的話,一天三頓地喝。芡實味甘性平,入脾、腎、胃經,具有滋補強壯、補中益氣、固腎澀精、補脾止瀉、益腎止渴、開胃進食、助氣培元的功效;糯米性溫、味甘,入肺、脾經,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止汗等效用。兩周之後,我接到這位女士的電話,她說好像尿頻全好了,問我還要不要再吃下去。我對她說,你可以把每天的量減一些,但不要停,最好再過來看看。第二天這位女士就神清氣爽地來了,她說:「醫生,我覺得我的病好像都好了,我來找你不是看病的,而是來感謝你的。」看見這位女士如此的好心情,我打心眼裡替她高興。可是沒想到才幾天,這位女士的電話又來了:「王醫生,怎麼搞的,我前幾天出差,尿頻的毛病又犯了。」我問她是不是特別緊張,尤其是睡覺之前老想著晚上還會不會起夜,於是小便就真的來了。她說:「是啊是啊,我一直想證實自己的病是不是真好了,結果反而越來越糟。」這就對了,我跟她說,尿頻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精神緊張或環境改變,也會造成尿頻,睡覺之前的心理暗示,就是她尿頻的主要原因。這位女士聽從我的勸告,再也不去想其他,還是每天做甩手功、盡量多喝芡實糯米粥,兩個多月,她那尿頻的毛病再也沒犯過,經常可以一覺睡到自然醒。而且到了後來,她竟然迷上了芡實糯米粥,每天不喝就像少了什麼似的,後來這位女士碰到我,我們又聊到了這個話題,我告訴她,幸虧她開始治療得早,才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效果。對於尿頻這個毛病,很多人一開始都不以為然,久拖之後引起其他癥狀,比如一些婦科病等,才想起去治。但那些人尿頻很多年,癥狀虛實夾雜,病因也十分複雜,可能吃再多的湯藥都不能根治了。再回過頭來說這葯膳芡實糯米粥,它不僅可以治療尿頻,長期服用,還可以起到健脾養腎的作用。腎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性福生活」,因此把腎養好了,也就是把你的自信養足了。骨質疏鬆:「腎氣足,骨骼堅」,養腎就相當於養骨 對於骨質疏鬆的病人,我常常會給他們開一些調理脾胃、促進吸收的藥物,同時建議他們多喝牛奶,禁煙戒酒,積极參与適合自己的戶外活動,多曬太陽。 我給他開了滋陰、補肝腎的熟地、龜板、山萸肉、菟絲子、白芍和溫陽益精、養筋潤燥的鎖陽、鹿膠,以及瀉火清熱的黃柏、知母,強腰膝、健筋骨的牛膝,外加溫中健脾的山藥、陳皮、乾薑和益精明目的枸杞等藥物。並且叮囑他要合理安排飲食,多吃一些含鈣、磷、維生素及蛋白質豐富的食品,另外還要適當參加運動,鍛煉身體,調節全身代謝,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環。脾,是血的製造者。因此脾才是血液的真正製造者。同時,脾還控制著血液的運行,讓它時刻沿著規定的路線走。所以,凡是莫名其妙的出血癥狀,十有*都是脾出了問題。便秘:紅薯補氣,一通百通 體虛便秘是當今社會比較常見的一種便秘,一般要通過補氣的方法來處理,肺氣虛的補肺氣,肝氣虛的補肝氣,腎氣虛的補腎氣。要是你分不清是哪裡氣虛也不要緊,因為這裡有一種五臟之氣均能補的神效食物——紅薯。便秘說起來可是一種富貴病。數十年前的粗茶淡飯時代,只是聽說有人腹瀉,很少聽到有人便秘,如今大家的生活都是錦衣玉食了,不用再擔心下一頓吃什麼,而解決排泄的問題,則成了很多人的心頭之痛。 我推薦你喝紅薯粥,而不是單純地為了吃紅薯,這裡面是有講究的。因為粥本身也是一味「葯」。它既能潤腸通便、扶正固本,又易於消化,不加重腸道負擔。煮粥的主料是大米或糯米。大米味甘性平,歸脾胃經,能益脾和胃;糯米甘溫,入脾胃肺經,補虛、調血、潤肺、暖胃、健脾。因此這粥不僅是我們餐桌上的必備之品,更是老天賜給我們的一款絕佳良藥。 另外,吃煩了紅薯粥,還可以換著喝紫蘇杏仁粥。去藥店買紫蘇子和甜杏仁,每次各取一些搗爛,加水調成汁,去掉渣滓後,與10倍量的大米一起煮成稀粥,一天內喝掉,也有潤腸通便的效果。紫蘇子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下氣消痰、潤肺、寬腸的功效。甜杏仁味甘性平,歸脾、肺、大腸經,功效是潤腸通便、消肺化痰。這款粥還特別適用於產婦和病後體質虛弱之人的大便不通。腹瀉:我有一手能讓它「急剎車」的絕活。 腹瀉,在中醫裡面被稱為「泄瀉」,它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疾病。大便稀薄的稱「泄」;大便直下、如水傾注的稱「瀉」。但是對於泄瀉,也還有一個要命的問題,就是那種「如水傾注」的「瀉」,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如何能讓它緊急剎車,延緩時間?合谷穴屬於手陽明大腸經,是大腸經的原穴,正如《黃帝內經》所說的「大、小腸皆屬於胃」。大腸經與胃經相接,那麼按揉合谷穴,就能調和胃腸,治療胃腸道疾病。《雜病雜法歌》里也說:「痢疾合谷三里宜,甚者必須兼中膂。」找到合谷穴也很容易,只要用右手的拇指按住左手的虎口,並將右手緊握,靠住左手手掌,右手拇指所按住之處,就是合谷穴所在的位置了。 雖說腹瀉不必下猛葯,但是適當的調養還是需要的。病人由於突然間排出大量水分,很容易脫水,所以需要採用合理的辨證食療,尤其是多喝一些粥,不僅容易消化,而且可以補充因腹瀉喪失的津液,有利於康復。對於前面所說的傷食引起的腹瀉,有條件的可以喝一些神曲茯苓粥,去藥店買一些神曲、茯苓,把它們和粳米一起按1∶1∶3的比例放在一起煮粥,每天吃一次,連著吃三四天,就能起到消食導滯止瀉的作用。總體來說,泄瀉的發作,是風、寒、濕、熱等外邪內犯胃腸,飲食不節,脾胃內傷,以及腎陽衰微所致。對於寒濕瀉泄,可以吃些乾薑、紅棗、粳米一起熬制的乾薑粥,以起溫中健脾、散寒止瀉的作用。對於濕熱泄瀉,可以吃車前草、茯苓、粳米一起熬制的車前草粥,以清熱利濕止瀉;另外青蒿綠豆湯也很不錯。那麼如何區分寒濕證和何為濕熱證呢?這也簡單,就是看大便的顏色。寒濕證一般是大便清稀、腹痛腸鳴,而濕熱證則是大便黃褐而臭,肛門灼熱,小便黃赤。其實,如果腹瀉不是特別嚴重,多數人是不太在意的,他們認為藉助人體自愈功能,就能達到不治而愈;而有些病人,則要謹小慎微,精心治療,他們基本是臟腑嬌嫩的小孩以及身體虛弱的老人。濕疹:根源在脾胃,吃吃喝喝就能祛頑疾濕疹剛剛出現時,每天用苦參汁塗抹患處,排出體內的濕毒,三五天就能見效。若是比較嚴重的,就採取內外夾擊的方法,外塗苦參汁,配合刮痧,內服薏米綠豆粥,同樣是健脾祛濕,只要你能堅持,濕疹就會被你的耐心所打敗。如同南方人不適應北方的乾燥一樣,在北方生活慣了的人,一到南方,就會感到一股濁重濕熱的氣流撲面而來,尤其是夏天,那股氣又濕又重,弄得人昏頭漲腦的,渾身不舒服。「濕」可是一種說不清的東西,不像寒和熱那麼具體,但是卻比寒和熱更加可怕難纏,凡是因濕而起的病,都是纏綿不去,遷延難愈的,濕疹就是其中之一。提起濕疹,得過這種病的人第一感覺都是恨得牙痒痒,因為它所引起的那種癢,讓人坐立難安,恨不得用火把那塊肉燒了,拿刀把那塊皮剜了,或者把那個地方割開,把血放乾淨了!疹,是皮膚上起的紅色小疙瘩。濕疹,顧名思義,就是由濕邪引起的皮膚上的紅色小疙瘩。發病初期,皮膚上會發癢,出現紅斑、丘疹、水皰,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恰當,皮膚上的疙瘩會滲出膿水,甚至成片糜爛。這種疾病不僅會反覆發作,還會給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現代醫學認為,得濕疹是因為血液感染了毒素,對付它的辦法就是通過吃藥、打抗生素把血液里的毒素清除乾淨,而中醫則會追究更深層次的問題:細菌和毒素為什麼侵入血液?那是因為臟腑器官先出現了問題,毒邪才能趁機侵入。 在中醫看來,濕疹雖然是皮膚病,但根源卻在臟腑。脾胃被稱為後天之本,主氣血生化,能推動氣血在五臟和經絡里運行。脾胃功能正常,則五臟和經絡的氣血充盈。脾臟喜燥惡濕,因此濕毒是它的最大敵人,濕毒過盛容易傷害到脾,導致氣血生化受阻,經絡氣血不能達到體表,時間稍長,皮膚表面就會長濕疹。其實,濕疹就是身體給我們發出的警報,提醒我們體內濕毒過多,該排毒了。每天喝薏米綠豆粥。把買來的綠豆、薏米按1∶1的比例放到鍋里,加入適量的水熬煮成粥就可以了。薏米性涼,味甘淡,入脾、肺、腎經,具有健脾、清熱、排膿的功效;綠豆性涼味甘,入心、胃二經,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利水的功用。因此,薏米綠豆粥在清熱利濕方面,有著不可取代的功效。 朋友們,如果某天你突然發現自己身上出現了密集的紅色丘疹、水皰,同時還滲出水來,並且是成片成片的,伴隨劇烈瘙癢,那麼很可能你是得了濕疹了。不過還好,這時濕毒剛剛入侵,趁著它還沒有深入腠理,趕快祛風清熱,用苦參汁每天塗抹患處,利用它的藥性,將濕毒排出體外,一般患者三五天就能見效。如果很不幸,你的濕疹已經到了中晚期,皮膚被抓爛,並且有了鱗屑,癢得讓人恨不得食之肉寢其皮,那麼就應該從補脾虛開始,內外夾攻,外用苦參汁塗抹患處,配以刮痧,內服薏米綠豆粥,健脾利濕、祛風止癢。這個治療的時間相對較長,所以患者要有耐心,不能剛剛見效就停葯,否則很容易複發,往後的治療會更加困難。所以,對於此種病症,耐心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成功與否。--------- 糖尿病:首要任務是「涵養」身體里的「水源」。消渴總是讓我聯想起國內流行的水景建築。一個建築師朋友曾經對我說,中國搞水景建築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吸引消費者買房,房子賣出去之後,「水景」就成了廢池子。究其原因,一是因為水景的維護成本高,二是因為國內的水景很少考慮到「水源涵養」。「水源涵養」是什麼意思?打個比方,如果水景池裡什麼都沒有,那麼水很快就會蒸發掉,如果裡面種了水草,那麼水草就能把水涵養住大半,不需要人工再往裡面灌多少水;如果水草高出水面很多,那麼需要引入的水就更少了。隔行不隔理,萬事萬物,觸類旁通。其實消渴症就是另一種「水源涵養」問題。情志不調、飲食不節或勞欲過度等原因,導致我們的肺、胃、腎等臟腑陰虛或燥熱,也就是說涵養津液的功能下降,或者水谷津液輸布失常,體內谷津損耗較大,也會出現多飲、多食、多尿等癥狀。身體失去水分,自然會變得消瘦;而谷津輸布損耗太大,自然也就會整天疲憊不堪人體內的津液水谷輸布,由腎、肺、脾三臟共同參與完成,三者之中任何一個出了問題,都可能引起水谷津液輸布失常。而肺主氣,調通水道,輸布津液,肺氣鬱結則水道不暢,體內的津液也會大量損耗。我把他曾教我的「水源涵養」理論反贈回他,他恍然大悟:「這麼說我得改善我身體里的水源涵養系統。」說得沒錯,治療消渴就是要改善津液輸布環境,以消熱潤燥、養陰生津為準則。《醫學心悟》中提出,「治上消者,宜潤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腎」「治下消者,宜滋其腎,兼補其肺」,已經為「疏通河道,涵養水源」提供了不同的方法,他的上消證自然要以清肺去熱為主。於是,我為他開了專門對付上消證的中成藥——玉泉丸。好在朋友發病不久,尚未形成血脈淤滯、陰損及陽的病變,也沒有並發瘡瘍、癰疽、眼疾等,吃了一個月的玉泉丸,病情就有了很大的改善,首先沒那麼口渴了,也不用起夜太多了。他感慨地說:「這玉泉丸真是玉泉啊!」玉泉丸能夠清熱潤肺、生津止渴,不僅能治多飲多尿的上消證,對多食易飢、胃熱熾盛的中消證也有療效,而對腎陰虧虛的下消證就不靈光了。除了玉泉丸,治療中消證還有一服常用的方葯叫「*煎」;而對於下消證,則可以根據陰虛的癥狀,服用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等。不論是玉泉丸、*煎還是知柏地黃丸等,都屬於中藥,你最好別自己在家用,還是諮詢一下醫生,讓醫生根據你的體質來辨證開方更保險一些。你要真想自己動手「涵養水源」,還是用下面這治療糖尿病的「四大金剛穴」——胰俞、魚際、內庭和太溪,更為安全。胰俞是經外奇穴,它是治療消渴(糖尿病)的經驗效穴,位於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路線上,在這個穴位按揉可以有效地刺激胰島素分泌;魚際是肺經的滎穴,按揉它可以滋陰降火;太溪在五行中屬水,肺為金,按揉太溪就是取「金生水,金水互生」之意,而且腎陰是一身陰氣之本,補腎陰也就意味著補肺陰;內庭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滎主身熱」,它最善祛熱邪。刺激這幾個穴位最好是在晚上9點左右。每天晚上,先按揉雙手魚際穴3分鐘,然後按揉兩側胰俞穴2分鐘,最後按揉內庭和太溪各3分鐘。一般來說,3個月後就可以看到很明顯的降糖效果。這個方法可以說是屢試不爽。不少糖尿病患者,在配合服用降糖葯的同時,都使用這個方法,也基本上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由脾製造出來的血液並不是馬上被全部利用起來,有一部分是要貯藏的,以備人體不時之需。這些暫時不用的血液就是在肝中貯藏著。銀屑病:內外兼治,各有一方誰都知道牛皮癬很難治,所以市面上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偏方。有一次歪打正著,我用大蒜治好了牛皮癬,也算是一個奇蹟了。其實奇蹟不奇,稍微解釋一下,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話雖如此,我還是更推崇溫和無害的食療方式,比如花生赤豆粥。銀屑病就是牛皮癬。前者是「象形」,說的是這個紅斑或丘疹上面覆蓋著一層銀白色的鱗屑;後者是「會意」,說的是這種皮膚病像牛皮一樣,病程長,時輕時重,不易根治。記得我學醫之初,觀察到一位看門的大爺,沒事就見他蹲在門口,眼望著來來往往的人群,手卻在腳上做著小動作,仔細一看,是在摳腳上的一個牛皮癬。這牛皮癬也真是牛皮,頑固得很,於是好幾個夏天,都見他以同一個姿勢蹲在那兒。誰都知道牛皮癬很難治,有的甚至是伴其一生。有次和一個同行聊天,說起他父親得了牛皮癬,幾十年反覆發作,至今還備受煎熬。正好我有一個治癬的妙方便告訴了他。一個月後,這位同行忽然打電話來謝我,原來,我的治癬妙方真的緩解了他父親多年的牛皮癬。很多人肯定會好奇,到底是什麼治癬妙方?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我們平時吃的大蒜搗成蒜泥,敷在牛皮癬的上面,用膠布固定,每天換一次新蒜泥,一般半月左右,牛皮癬就會減輕。為什麼大蒜泥能治牛皮癬呢?稍懂藥理的人就知道,大蒜藥性辛溫,入脾、胃、肺經,可行滯、暖胃、解毒、殺蟲,大蒜中的揮發性物質,如大蒜素,對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結核桿菌甚至某些耐葯菌和真菌也有抑制和殺滅的作用,可稱為植物抗菌素。大蒜治牛皮癬,用的就是它的這一藥性。從中醫學理上說,牛皮癬是起於營血虧損、化燥生風、肌膚失養,所以清熱解毒、活血涼血養血,才是治療的根本。中醫治療牛皮癬時,屬血熱型的,經常選用龍膽瀉肝丸、防風通聖散、牛黃清心丸、清熱解毒口服液等來清熱涼血解毒;屬血燥型的,選用潤膚丸、秦艽丸、龜苓膏等來養血潤膚;屬血淤型的,選用皮膚病血毒丸等來活血化淤。用藥需要辨證,所以對於普通讀者難度很大,那我現在就告訴大家一個簡單實用的治癬穴位——足三里。它是足陽明胃經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可以調理脾胃、疏通經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對於這個穴位,我們可以採取兩種方法來刺激。一是用艾條做艾灸,每周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鐘。艾灸時應讓艾條緩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動,以不燒傷局部皮膚為度。如果覺得艾灸麻煩,你也可以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一次,每次10分鐘。按壓時,要使足三里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兩種方法你任選其一,只要堅持2~3個月,各種類型的牛皮癬都會慢慢減輕。牛皮癬患者還可以通過一些食療的方式來調理身體,比如平素注意多吃一些有活血涼血功效的食物,就能從內在清理血液里的廢物,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讓牛皮癬之類的皮膚病,完全失去生存的土壤。花生赤豆粥就是這樣的一劑食療良方-------肝藏血」,暫時不用的血都在這裡… 用帶衣花生仁90克,赤小豆、紅棗各50克,薏苡仁90克,一起洗凈煮粥,早晚分服,5~7天為一個療程。四味合用可養血活血、清熱利濕,常服有利於牛皮癬的恢復。我到過廣西以長壽著稱的巴馬縣,那裡的百歲老人都精神矍鑠,皮膚也非常有光澤,很少有患皮膚病的,原因就是他們經常喝點小酒,把花生、豆類、薏苡仁、紅棗等活血養血之物當成家常零食來吃。此外,烏梅膏可以收斂生津、祛風止癢;橄欖茶清熱利咽、涼血止癢。這些都是很好的養生食物,也是治牛皮癬的不錯食療方。當然,我也聽說過有人用香蕉皮治好了30多年的牛皮癬,這也許是一個奇蹟,但是奇蹟不是沒有可能發生的。中風:把無形之風化解於無形---- 半身不遂,多是由於氣虛血淤、經脈阻滯,如同颱風地震等災難過後,道路往往阻塞,只有打通這些道路,才能使生活恢復正常,因此益氣、活血、通絡才是當務之急,補陽還五湯可擔此重任。半身不遂也可能是由於陰虛陽亢、脈絡淤阻,這種情況則要平肝潛陽、息風通絡,鎮肝息風湯或天麻鉤藤飲加減治療,是不錯的選擇。言語不利,一般是由於風痰阻絡或腎虛精虧,可用解語丹祛風化痰、宣竅通絡,或用地黃飲滋陰補腎。如果病人只是單純的口眼歪斜,那多由風痰阻絡所致,治法以祛風除痰、活血通絡為主,可用牽正散加減治療。凡是用藥都需要辨證,切不可盲目自主,最好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除了藥物外,中風患者病情穩定後都要回家療養,這時一些操作簡單的保健方法對患者病情的恢復是很有幫助的。中風患者的肢體長期得不到鍛煉,因此,為了防止患側肢體肌肉出現廢用性萎縮,我建議家屬每天都要幫助患者進行一些經絡推拿和穴位點揉,對肢體進行經常性的刺激。首選當然是陽明經——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也就是常說的「治痿獨取陽明」,疏通陽經的經氣,然後點揉一些重要的穴位——太沖、豐隆、足三里、梁丘、合谷、手三里、曲池和肩井穴,然後再點一些其他經和陰經中較重要的穴位——風池、三陰交、陰陵泉、血海,每穴每次點揉兩三分鐘即可。飲食上,患者每天盡量以清淡為主,別吃得太咸、太膩,最好適當吃些瘦肉、魚肉,保證營養。在這裡,我推薦中風患者每周吃一兩次獨活黑豆瘦肉湯。這個湯我們自己在家裡都能做。去藥店買些獨活,將它與黑豆按1∶5的比例配好,稍稍浸泡一下,和切成塊的豬瘦肉一起煮一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獨活,《名醫別錄》說它「治諸風,百節痛風無久新者」,《本草通玄》認為它「治失音不語,手足不隨,口眼歪斜」;黑豆可以活血、養血。因而,這個湯主要是具有祛風止痛、通經絡、活血脈的功效,對於輔助治療中風後肢體癱瘓、活動不靈、語言障礙很有幫助。中風真正地體現了「風聲鶴唳」,而佛家認為「風隨心動」,如果心不動,風也就不能作怪,所以你還是要保持一顆沉靜平和的心,病來養病,無病養生,把無形之風化解於無形之中。女人如花,怎能沒有氣血的澆灌。告訴她們去藥店買一些中成藥外,我更強調以一種食療的溫和方式,達到標本兼治。很多年前,曾經有一個長時間不來月經的病人找我,對我講述她的痛苦,我把 「阿膠糯米粥」推薦給她,也就是把阿膠10克、紅糖10克、糯米50克,一起加水熬煮,每天吃1次,3~4天為一個療程。三個療程下來,恰遇這位婦女再來月經。從那以後,我向不少月經不調的病人推薦「阿膠糯米粥」食療法,絕大多數都能收到很好的療效。考慮到在校學生的條件有限,只能採用簡單的食療方式,因此我給她們推薦了金橘水療法。金橘在市場上都能買到,價格也是學生能夠承受的。買上兩斤金橘,最好挑那些沒有斑紋的。用水把它們洗乾淨,每天晚上扔到暖瓶中三五個,泡上一夜,第二天把這些水都喝掉,也就是半個月到一個月,月經不調的毛病都能改善。女人是很嬌貴的,月經也是非常嬌貴的生理癥候。因此在月經期間,女士們切記要把住自己的嘴,不要貪吃那些過於辛辣的食物,以免耗傷陰血,或者讓燥熱迫使血液下行,導致月經先期、經血量過多;也不要吃太多的雪糕、冷飲之類寒涼的食物,以免「寒博於血」,讓寒氣把血凍住,運行不暢,而導致月經後期或量少。 黃褐斑:喝桃花酒,每個女人都能面如桃花桃花酒能行氣活血,氣流了,血動了,臉上的斑斑點點自然就不見了。而且,每天的好心情也相當於一款免費美白保濕霜。有了這兩樣的雙劍合璧,還有誰能擋住你越來越年輕的步伐。現在,女士們聚會談論的話題,除了彼此的老公孩子,就是美容養顏了。也許是因為保養得好的緣故,很多人都說我母親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至少年輕五六歲,因此每次聚會回來,她都會向我炫耀她的朋友是怎麼誇她的。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碰巧混進了女士們的隊伍,這下糟了,所有的女士向我萬炮齊發,追問我是不是給自己母親用了什麼秘方,上帝作證,我母親那可是貨真價實的天生麗質難自棄,我雖然是一個醫生,但從來沒給她用過什麼養顏方子。可女士們不依不饒,尤其是一位臉上有些黃褐斑的女士,非向我討要祛斑秘方。說來也巧,我這兒還真有個能祛黃褐斑的方子。中醫認為,脾胃虛弱、飲食不節、睡眠不足、肝腎陰虛等導致的氣血不調是面部皮膚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其中特別是長期性的脾胃功能失調導致的體內氣血不足,最令面部皮膚失去滋養,鼻樑兩側、兩頰和前額就會出現深褐色成片斑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黃褐斑。一般來說,月經不調的女士非常容易在顏面上留下痕迹,有些在月經前更加明顯,其實這都是氣滯血淤造成的。這類女士平時要喝桃仁蜜飲,把從藥店買來的桃仁、紅花、當歸、川芎、鬱金、白芷、赤芍、白僵蠶各10克,放在一起加水煎汁,然後調一些蜂蜜,當茶來喝。我剛剛把方子說完,女士們就一哄而起:「得買那麼多的藥材,太麻煩了,能不能說一點簡單的!」簡單的也有,那就是喝桃花酒。聽聽,這名字說起來都很浪漫。春天的時候,取盛開的桃花洗凈陰乾,放到酒里浸泡,最好是米酒,以酒面高出桃花為準,15天後就能喝了,每天一小杯。桃花酒在很多的醫典美容秘方里都有記載,這種酒可以疏肝解郁、行氣活血,不僅可以消除黃褐斑,對那些因為肝氣鬱結而導致的脾氣急躁、面色萎黃等情況,也有很好的療效。我認識一位女士,她喝桃花酒已經有五六年了,很多人都稱讚她皮膚好,一點都不顯老,讓人羨慕得不行,然後紛紛向她打聽用的什麼化妝品。其實再好的化妝品,也只能起到「遮醜」的作用,真正從皮膚里透出來的、那桃花一般的紅潤,是桃花酒給她的。這時,那位長黃褐斑的女士又問了:「我這臉上的斑,是懷孕時長的,現在喝桃花酒還行不行啊?」行,太行了!孕婦臉上長斑,那是懷孕期間,氣血運行相對紊亂所致。孩子生下來後,氣血恢復正常,黃褐斑會有一些改善,但僅靠人體自然的調節能力,已經是積重難返了。而長期服用桃花酒,則可以幫助行氣活血,不僅能美容,還對其他很多問題的改善有效果。在喝桃花酒的同時,如果能夠敲敲後背的俞穴和胸腹部的天突、中脘和關元穴,那祛斑的效果會更好。因為背俞穴可以振奮陽氣,排毒祛濕,溫經通絡,舒肝解郁,促進代謝;而天突、中脘、關元穴能激發經氣,疏通臟腑經絡,使各經脈的氣血運行通暢。如果身體內的氣血暢通了,經脈打通了,氣血充足到一定的程度,在頭面部的循環更加通暢了之後,面部的黃氣、色斑就會自然消失。中醫認為,人體的肥胖多數是由氣滯血淤造成的。氣血運行不暢又造成了我們身體的臟腑功能紊亂,體內的垃圾沒有辦法被運送出去,久而久之,積聚在體內越來越多,在這樣的日積月累中,大量的贅肉出現了,於是人也變得越來越胖。既然是氣滯血淤造成了我們身體的肥胖,那我們該明白如何清走身體里的垃圾了吧。答案很簡單,就是打通氣血。只要氣血暢通了,經絡就會跟著暢通,臟腑功能就會恢復,身體里的垃圾就會被帶走,那肥胖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氣血該如何來打通呢?我推薦使用刮痧的方法。刮痧時,我們要首先準備好刮痧板和潤滑油。然後我們在背部膀胱經(主要是肺俞、脾俞、腎俞穴一線),胸腹部任脈(主要是膻中、中脘、關元穴一線),上肢肺經(孔最至列缺穴一線)、大腸經(曲池穴附近),下肢胃經(豐隆穴附近)和脾經(三陰交穴附近)等部位以及我們身體肥胖的局部進行刮痧。每天刮1~2次,力度要適中,若力度大、刮拭時間長,必須塗刮痧潤滑劑保護皮膚。膀胱經是公認的人體排毒通道,其他幾個部位都是贅肉比較多的地方,通過刮拭,疏通局部的氣血,促進毒素排出,就能達到減肥的效果。一次,一位朋友帶著他體重超標的女兒來找我,讓我幫他女兒減肥。這個女孩身高雖只有165厘米,但體重卻達到了160多斤,屬於嚴重超標的那種。我就給她進行了刮痧治療,一個月的時間,這個女孩減掉了20多斤。刮痧之外,最好還要配合一下食療,這裡我推薦菱角。菱角是我國著名的特產之一,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中醫典籍《備急千金要方》里提到,菱角性味甘平、無毒,可以「安中、補五臟、不飢、輕身」。這裡所說的輕身,就是指菱角有減肥健美的作用。而且菱角具有補益五臟六腑的作用,食用後能快速補充因刮痧而瀉掉的精氣,不會讓身體受到傷害。菱角的食用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最簡單的是放到沸水中煮熟,直接吃果肉,或是晒乾後,剁成細粒,熬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搭配。但我要提醒大家一下,菱角不能和豬肉一起吃,吃了會引起肚子疼。而且菱角性涼,一次千萬不能吃太多,吃多了會損傷陽氣,造成體內濕氣增加。如果菱角不太好買,也可以選竹筍、冬瓜、黃瓜、柚子、山藥、魔芋、西瓜、獼猴桃、茯苓、百合、蘿蔔等,它們都有不錯的減肥瘦身功效,各位可以根據喜好自己選擇。 在我看來,更年期的調理最重要的是調氣血,讓身體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我推薦用鮮枸杞榨汁,每次喝一杯,隔三差五地喝。中醫認為,枸杞性平味甘,具有補精氣、堅筋骨、滋肝腎的功能,對於腎氣虧虛引起的更年期綜合征特別有效更年期的病人還可以多吃點能調理氣血的食物,比如棗、核桃、荔枝、桂圓。棗自古以來被列為養生健身的上品之果,營養價值比其他水果要高,同時還具有補益脾胃、養血安神、滋補身體的特殊功效;核桃素有「長壽果」之稱,中醫學對它的養生作用早有記載,認為它有補腎固精、補氣養血、通潤血脈、溫肺潤腸、固牙黑髮等功效;荔枝是民間一向喜用的滋補果品,有生津補氣的作用;桂圓,也稱龍眼,可說與荔枝齊名。明代醫家李時珍曾說:「食品以荔枝為貴,而滋益則龍眼為良。」清代名醫王士雄讚賞其為「果中神品,老弱宜之」。龍眼有開胃益脾、補虛、長智勇的功效,對貧血、心悸、失眠、健忘等症有療效。更年期綜合征的病人,如果有頭昏、失眠、情緒不穩等癥狀,還要注意選擇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小米、麥片、豆類、瘦肉、牛奶等;如果月經頻繁、經血量多,甚至已經引起貧血的人,則選擇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如雞蛋、瘦肉、豆類等,平時還應多吃一些豬肝、蔬菜和水果;如果飲食不好、討厭油膩,則要用紅棗、桂圓加紅糖做成紅棗桂圓湯飲用,或用紅棗、紅小豆煮粥,都可以起到健脾補血的功效。當然,除了吃滋補的食物外,還可以通過揉按穴位來調理氣血。你可以按揉以下幾個穴位:腎俞、三陰交、神門和足三里。如果是煩躁易怒者,加上太沖穴;精神疲乏者,加上關元穴;心悸失眠者,加上內關穴;頭暈耳鳴者,加上風池、聽會穴;五心煩熱者,加上太溪穴;莫名汗出者,加上合谷、復溜穴。其實,患了更年期綜合征的病人,不僅需要醫藥等方面的調理,她們更需要家人的理解和關心,這才是治療該病最好的一劑良藥。一位婦女,在她五十歲生日的那天,一個人悄悄來到一個酒吧感時傷懷,這時候她的丈夫突然手捧玫瑰出現,眾目睽睽下*她的面頰對她說:「結婚這麼多年來,我感覺你今天是最美的。」其實那天那位婦人面容憔悴,精神萎靡,但丈夫的關愛和鼓勵,讓她感覺到衰老的路上並不是那麼可怕。在國外,有很多這樣的故事。國外很多孩子,在母親更年期期間,他們都變得比平時更加懂事,這在中國的教育里非常欠缺。現在,在西方一些國家,如同咱們國內開設的孕前班、育兒班一樣,他們會專門針對更年期綜合征開設培訓課程。當一個家庭的母親即將進入更年期,或者出現更年期癥狀的時候,父親會把孩子們召集起來開會,商量如何關心母親,讓母親順利度過這一時期的辦法。家有一更年期綜合征病人,如同有一個寶。如果全家人一體努力,把各方面的問題處理好了,就能使家庭更加溫馨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季氏療法:補益氣血一招就靈
※十二經氣血多少歌、十二經治症主客原經(楊氏)
※中醫看腫瘤:腫瘤患者屬熱性、寒性、氣血虧虛的飲食各不相同
※胡維勤教授補氣補血食物,氣血不足吃什麼?
TAG:氣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