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藏雕塑(三)北齊隋

 

故宮藏雕塑(三)北齊隋

雕塑是造型藝術的主要門類之一,是雕刻與塑造的總稱。雕刻多施於木、石、金屬等材質之上,塑造則以泥土為主要材料。中國古代雕塑源遠流長,不同時期、不同地域風格各有差異。新石器時代的陶塑與玉石雕刻,夏商周三代的青銅器鑄造,秦漢陶俑、陵墓石雕與畫像磚石,魏晉南北朝石窟造像等各具特色,隋唐各灰雕塑臻至大成,呈現出全面繁榮狀態,宋元明清注重意趣的表現,雕塑面貌更加多樣化與個性化,並湧現出一批傑出的雕塑藝術家。

北齊隋

1.【吳子漢造石雙觀音像】

  吳子漢造石雙觀音像,北齊太寧二年(562年)造,高45cm,寬26cm。  兩觀音跣足立於圓形蓮花座上,左面觀音右手舉至肩部,左手垂於腰際。右面觀音動作正好相反。觀音像身態自然,神情安寧。背面為舟型背光,背光上方有兩飛天,手托方形寶塔,挺健飄逸,迎風飛舞。  雙觀音像下為一長方形基座,高9cm、寬13cm、長26cm。其正面雕一博山爐,爐兩邊各有一獅、一弟子。基座兩側及背面陰刻銘文「太寧二年五月十五日,佛弟子吳子漢,為亡父造白玉像一軀,願賜考與佛同會」。  1954年河北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

2.【石菩薩像】

  石菩薩像,北齊,高388cm,寬98cm。  菩薩頭戴三葉寶冠,正中飾圭形物,寶繒摺疊下垂至耳側。圓形臉,雙目微睜俯視,嘴角內收,一幅悲天憫人的神態。雙肩圓形飾物垂下兩條飄帶,帔帛挎肩在腹前穿璧,垂至膝部上折繞臂。佩項飾,內著僧衹支。右手殘缺,左手持桃形玉環。下身著長裙,裙腰前後正中各垂兩條長帶。赤足,立覆蓮座上。

3.【石菩薩像】

  石菩薩像,北齊,高385cm,寬93cm。  菩薩頭戴三葉寶冠,正中飾寶珠火焰,寶繒摺疊下垂至胸前。圓形臉,雙目微睜俯視,嘴角內收,一幅悲天憫人的神態。雙肩圓形飾物兩條束帶自然垂下。帔帛挎肩在腹前打結,垂至膝部上折繞臂。外佩X形瓔珞,內著僧衹支。左手殘缺,右手持桃形玉環。下身著長裙,裙腰前後正中各垂兩條長帶。赤足,立覆蓮座上。

4.【石佛像】

  石佛像,北齊,高232cm,寬186cm。  佛像肉髻光素低平,長方臉龐,面頰豐腴,五官端莊,嘴角內收含笑。外披袈裟,內著僧衹支,袈裟領口低垂,露出胸前打結系帶。腰部以下部位已遺失。此佛像與新177718、新177719兩件菩薩像據傳是從陝西三原地區運來,1949年6月霍志明先生捐獻給中國歷史博物館,1966年4月1日中國歷史博物館轉撥給故宮博物院收藏。

5.【陶彩繪武士俑】

  陶彩繪武士俑,北齊,高29.5cm,寬12.5cm。  武士俑戴頭盔,四方面龐,怒目圓睜,張口作叱吒狀。雙手一上舉,一手貼身扶盾牌。人物塑造比例稍顯短粗,但更顯魁梧英俊。

6.【陶彩繪武士俑】

  陶彩繪武士俑,北齊,高43cm,寬13.5cm。  武士俑頭戴護帽,帽前部尖出,護耳處可活動。粗眉圓睛,閉口,嘴角微垂。身穿明光鎧,一手握拳,一手持盾,直立於方板之上。盾牌中央起脊,正中為一鋪首。鋪首出現在盾牌上可能是藉助鋪首猙獰之形象威嚇敵人。明光鎧也稱明光甲,是甲胄中的一種,其胸甲分左右兩片,中間縱束甲絆,胸甲中央各有一弧形凸起的圓護,閃閃發光,故稱明光鎧。它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隋唐間,不僅武士,甚至佛教中的護法神衹也穿此裝束,以突出其威武雄壯之氣概。

7.【劉遵伯造石西方三聖像】

  劉遵伯造石西方三聖像,北齊天統四年(568年),殘高27cm。  阿彌陀佛身穿垂領式袈裟,結跏趺坐於束腰蓮座上,圓形頭光,左右有盤龍之樹,龍爪朝下,龍頭向上,口吐嘉蓮。兩側的脅侍缺失,依據發願文推測當是觀音、大勢至二菩薩。基座上刻有北齊時期常見的童子、博山爐、獅子、力士(金剛)組合。基座側面各有3個供養人,有的合十,有的手持香花,有的端持香寶子。基座後部刻發願文:「天統四年十二月廿九日,弟子劉遵伯為過見父母、亡姉並眷屬怡(以)及含識造彌陀玉像、觀音、大勢二菩薩,願使存亡,並生安樂,俱登佛果。且文殊、文慧、文欣、尼曇銀、曇□、妻張□、父始興、母蓋回、遵伯。」

8.【李神景等造石無量壽像】

  李神景等造石無量壽像,北齊天保六年(555年),殘高27cm。  佛頭已失,身穿垂領式袈裟,衣紋起伏自然,線條流暢,下擺處疊褶,結跏趺坐於須彌座上。兩側龍樹、脅侍與須彌座上的供養人殘缺。基座上刻有化生童子、博山爐、獅子、力士(金剛)。基座背後刻發願文:「天保六年正月廿三日,上曲陽縣人李神景兄弟等仰為皇帝陛下、亡父母敬造白玉無量壽像一區(軀)並二菩薩,願使亡父母舍此身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又願法界眾生,居眷大小,遠離苦津,速登正覺。」

9.【高市慶造石雙思惟像】

  高市慶造石雙思惟像,北齊天統二年(566年),殘高37cm,寬28.5cm。

10.【曇藉造石雙思惟像】

  曇藉造石雙思惟像,北齊河清元年(562年),高49.5cm,寬30cm。

11.【靜藏造石釋迦像】

  靜藏造石釋迦像,北齊天統二年(566年),殘高24cm,寬26cm。

12.【石思惟像】

  石思惟像,北齊,殘高37 cm,寬43.5cm。

13.【石二立佛像】

  石二立佛像 ,北齊,殘高25cm。

14.【高修陀造石菩薩像】

  高修陀造石菩薩像,北齊武平六年,(575年) ,殘高33.8cm。

15.【僧理造石思惟像】

  僧理造石思惟像,北齊,殘高30cm。  思惟菩薩面相清秀俊雅,頭戴三葉狀冠,系寶繒,繒帶下垂肩部,胸蝕瓔珞,半跏趺座於筌蹄上,左右的龍樹與脅侍殘缺。基座外側為力士,中間為童子托爐,托爐童子與外側站立力士之間是雙獅。座內底部鑿空,獅子等圖像為透雕。基座背後刻發願文:「天保五年二月八日,比丘尼僧理為見存父、亡內親、亡弟二人,敬造白玉石思惟一區(軀),一切含生,普蒙正覺。」

16.【法練造石雙思惟像】

  法練造石雙思惟像,北齊,殘高33cm。  本尊採用雙思惟基本造型形式,左右對稱,其中一思惟頭部已缺。有脅侍卻無龍樹,且脅侍與主尊連為一體。基座圖像分上下兩層,底部為一童子、兩獅子,上層為童子所託之爐和兩個供養人,供養人作禮拜狀。外側兩力士跨越上下兩層。基座兩側雕刻三龕,一上二下,龕內各坐一人。基座背後發願文:「河清三年十一月廿日,佛弟子法練造玉像一區(軀),上為皇帝(缺「陛」字)下,下為師僧父母,過去見在,願直(值)先(西)方妙洛(樂)國土,一時成佛。」

17.【陳思業等造石釋迦多寶像】

  陳思業等造石釋迦多寶像,北齊太寧二年(562年),殘高35cm。  釋迦、多寶二佛並列,皆一手施禪定印,一手施無畏印,結跏趺坐(身軀部分殘缺)。二佛身後為一桃形背屏,下為長方形須彌座。像外側有盤龍立柱及二脅侍(已殘失)。基座正面中間為二地神托舉博山爐,地神之間夾有獸面,其旁是二護法神,左側為持骷髏的鹿頭梵志,右側為持鳥的婆藪仙,二者相對,半跏趺坐,身穿窄袖袍服,足著靴,護法神的外側有獅子和力士各一。基座背面發願文為:「大齊太寧二年二月十五日,佛弟子陳思業、弟僧會、比丘法巽、弟輝賓等,為亡□並祖親、又為亡父□□母、己身眷屬,敬造白玉釋迦父母像一區(軀),因沾斯得,願令居家大小、亡過現存、七世先亡,往生西方無量壽佛國,又□興康延,兄弟□□,共登正道,無邊法界,一時成佛。」此白石造像出土於河北曲陽。  有關鹿頭梵志與婆藪仙之題材在與此件作品一同出土的兩件白石造像上也可見到。一件為北齊思惟菩薩像,其基座題材與此件相同,鹿頭梵志與婆藪仙頭罩巾狀物,著靴,形象較上述者更為清晰。另一件為北齊乾明元年(560年)釋迦、多寶像,鹿頭梵志與婆藪仙介於獅子和力士之間,側身面向中間,雙手持鳥與骷髏。鹿頭梵志與婆藪仙形象在雲岡石窟、敦煌莫高窟及一些造像碑中均有發現,有些學者將其視為釋迦的守護神,認為它是伴隨釋迦而出現的,但曲陽出土的石造像上鹿頭梵志與婆藪仙卻是與釋迦、多寶及思惟菩薩等組合成一組。顯然,其護法範疇應更為廣泛。另外,其它地區的婆藪仙與鹿頭梵志多為頭髮捲曲、高鼻深目的胡人形象,而曲陽所出3件雖著胡服,卻是漢人形象,這也是此一題材的地方特色之一。

18.【張雙卧造石彌勒菩薩像】

  張雙卧造石彌勒菩薩像,北齊天保二年(551年),高47.5cm。  彌勒菩薩頭戴三葉冠,系寶繒,身著袒胸衣,肩披披帛,下垂至座,項下飾物,左手施與願印,右手持蓮苞狀物,雙腿相交,坐於覆蓮座上,下有二帝釋天相托。素麵背光。底為素麵長方形基座。基座刻發願文:「天保二年五月一日,清信士女佛弟子張雙卧為亡夫楊早造彌勒下生像一區,舉高尺八,願使亡夫舍穢託生,得妙凈果,並及眷屬,居得常樂。」  彌勒是佛教造像中的主要神祇之一,以交腳菩薩裝形象出現多集中在敦煌莫高窟、雲崗石窟、龍門石窟等大型石窟中,北魏時期居多。但在河北定州一帶,北魏時期的卻較少,直至北齊時期才成為造像的主要題材之一,反映出河北定州地區彌勒信仰的獨特性。該像1953-1954年出土於河北曲陽修德寺遺址。

19.【張茂仁造石阿彌陀像】

  張茂仁造石阿彌陀像,隋開皇十一年(591年),高30cm。  此像舟型背光,正面為一佛二弟子跣足立於基座上。阿彌陀兩頰豐滿圓潤,雙目向下俯視,神態莊嚴,手施無畏印和與願印。袒右肩,半披式袈裟,衣紋自然流暢,極富質感。兩弟子雙手合十,神態恭謹。  雕像基座為長方形,上刻 「開皇十一年二月八日,佛弟子張茂仁為亡父母敬造白玉彌陀像一區(軀),七世先亡,現存眷屬,一時作佛」。

20.【常聰造銅鎏金觀世音像】

  銅鎏金觀世音像,隋開皇三年(583年)常聰造,高18.5㎝。  菩薩頭微前傾,戴寶冠,寶繒垂肩。深目高鼻,面容端莊慈祥。腦後有插榫,原應有項光已失。右手上揚持楊柳枝,故又稱楊柳枝觀世音菩薩像,左手下垂提凈瓶。菩薩頸佩項圈,身掛瓔珞。披帛跨肩,一端由左肩繞腹纏右臂垂下,另一端從右肩繞膝纏左臂垂下。下身著長裙,裙腰外翻,跣足立於束腰仰覆蓮圓座上。座下沿陰線刻銘文:「開皇三年歲次癸卯九月廿八日,佛弟子常聰為息明汪敬造觀世音像一軀」。此像鑄造精良,是隋代觀世音像中藝術水平較高的作品。

21.【石菩薩像】

  石菩薩像,隋,高116cm,寬40cm。  菩薩袒裸上身,佩戴項飾,身掛X形長纓絡。肩挎帔帛在腹、膝部纏繞呈弧形。裙腰外翻,腰間垂掛帛帶。河北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

22.【石菩薩像】

  石菩薩像,隋,高114cm,寬36cm。  菩薩袒裸上身,佩戴項飾。身披上下雙弧形帔帛,佩戴纓絡。下身穿長裙,裙腰外翻,一條玉帶從腰間垂下。河北曲陽修德寺遺址出土。

23.【石武士像】

  石武士像,隋,高134cm,寬52cm。  此石像與故宮博物院所藏一件石文吏像為一對,推測是墓室的門柱。武士頭戴鶡冠,身穿裲襠,雙手籠袖相交,拄劍直立。足下刻有虎形獸。採用剔地淺浮雕方法,人物輪廓更加清晰。  此種題材多出現在隋至初唐時期,以山東考古發現最多,起守護墓室的作用。

24.【石文吏像】

  石文吏像,隋,高134cm,寬52cm。  此石像與故宮博物院所藏一件石武士像為一對,推測是墓室的門柱。此為文吏像,頭戴襆頭,身穿窄袖翻領胡服,腰中系帶,雙手交拱胸前。身前有一細長之物,不明其名稱與作用。足下刻有虎形獸。  東漢王充《論衡·亂龍》:「故今縣官斬桃為人,立之戶側,畫虎之形,著之門闌……刻劃效象,冀以御凶。」 所謂門闌,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門柱。它起的作用就是保護門扉。墓室正面一般較寬,由於石材與美觀方面的要求,門扉不可能太寬,從而給門柱提供了足夠的表現空間。這類門柱圖像的題材以門吏、四神、東王公、西王母等為主,間以花草圖案為裝飾。含有嚴防凶神惡煞入侵,期冀墓主人上升天國、長生不老之意。東漢時期的這一表現方法,在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開始簡化,只將門吏題材保留下來,衍變而成文武對稱,一左一右形式。

25.【青龍畫像石】

  青龍畫像石,隋,高84cm,長104cm。  青龍形象與原始星辰崇拜有直接關係,是遠古人類崇拜的主要神祗之一。古代神人如祝融、顓頊、黃帝多乘龍而行。此畫像石青龍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須、犄角似鹿。前爪向前騰躍,後爪用力蹬踏,足下有祥雲。御龍之人,頭戴高帽,面龐清瘦,身穿寬袖大衣,飄帶在雙肩處纏繞後向上飛揚。雙手一持韁繩,一持便面。畫像石採用浮雕方法,形體有飛動之感,明顯帶有魏晉南北朝藝術風尚的影響。

26.【陶醬黃釉牛車】

  陶醬黃釉牛車,隋 ,高41.5cm,長53cm。  牛四足直立,昂首前行。牛車以醬黃釉為主基調,車身塑造寫實,給人真切之感。底座、車輪、車篷、牛均為單獨製成後粘接而成。  魏晉南北朝及隋至初唐,陪葬明器中既有馬也有車,前者多是為男性提供的,後者則是為女性準備的。為女性提供的牛車,取其行駛穩健,無顛簸勞頓。此外,魏晉時期文人士大夫以牛車為清玄高遠的標誌,乘坐牛車遂為時尚。墓室中牛車的大量出土既是墓主人出行的生活寫照,也是社會思潮的具體物化。

27.【陶黃釉牛】

  陶黃釉牛,隋,高9.5cm,長22cm。  此牛表面施黃釉,身體及五官的處理簡潔明快,動物的卧姿和憨厚溫順的性格刻劃得栩栩如生。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關注世界的目光不僅放在人類自身,還體現在動物身上。牛是中國農耕社會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是古代犧牲中的主要祭品之一,無論是在意識形態方面還是在社會生產、生活中均佔有重要地位。隨葬明器中牛的大量出現既體現了當時的葬俗,也表明人們對其關注程度的提高。

28.【陶黃釉文吏俑】

  陶黃釉文吏俑,隋,高 60cm,寬17.5cm。  文吏俑頭戴冠,雙眉略蹙,細眼,蒜頭鼻,唇上蓄八字鬍,頜下有捲曲的鬍鬚。上身穿右衽寬袖衣,下著裳,足下為圓形立板。  隋唐時期的文吏俑多作器宇軒昂狀,類似這樣取材於一般民眾形象的尚屬少見。此俑所用陶土較細,燒窯溫度較高,可能受到這一時期燒瓷技術的影響。

29.【陶黃釉文吏俑】

  陶黃釉文吏俑,隋,高58.4cm,寬18cm。  文吏俑頭戴冠,細眼略向下垂,蒜頭鼻,唇上蓄八字鬍,頜下蓄鬚。上身穿右衽寬袖衣,下著裳,雙手拱於胸前,足下為圓形立板。隋唐時期的文吏俑多為器宇軒昂之態,此種形象尚屬少見。

30.【深黃釉卧豬】

  深黃釉卧豬,隋,長13.2cm、寬4.5cm、高4.5cm。  豬卧於地上,二目如閉非閉,似正在休息。長嘴前伸,露出獠牙,雙耳上豎,彷彿對四周的情況仍保持著高度的警惕性。造型生動寫實,屬於在陶胎上直接施釉而成的釉陶豬。  隋代的陶匠塑造了這尊生動的野豬形象,其應當屬於墓葬中家畜類的陪葬明器。

31.【陶黃釉畫彩彈琵琶騎馬女俑】

  陶黃釉畫彩彈琵琶騎馬女俑,隋,高31.5cm。  女俑盤發,外束巾,並在頭前部繫結,上穿窄袖衫,施紅彩,下著高腰長裙,裙腰系帶飄於胸前。跨坐於馬背,雙手持曲頸琵琶作彈奏狀。馬施黃釉,身佩橋形鞍,下鋪障泥,馬腿粗壯,直立於底板之上。馬頭向下,眼圓睜,神態似欲奮力前行。此俑當屬墓中隨葬儀仗俑中的伎樂俑之一。  此俑為鄭振鐸先生捐贈故宮博物院之物,女俑手中所持琵琶原曾脫落,修復時被粘反,幸被袁荃猷老師發現,並找來《中國古明器陶俑圖錄》進行對照,使之得以復原。然「鄭振鐸捐獻陶俑特展」開展前數月,袁老師忽然仙逝,未及見到此俑修正後的形象,令人深感遺憾,謹此向袁荃猷老師表達深深的敬意。

32.【旃通造銅菩薩立像】

  旃通造銅菩薩立像,隋大業三年(607年),高20.5cm。  菩薩頭戴花蔓冠,寶繒向兩側呈銳角下垂至肩部,面形略長,眉目低垂。披帛於腹前呈X形交叉後反折於肘復下垂,裙擺兩側略外侈。菩薩右手施無畏印,左手施願印,跣足立於寶相覆蓮圓形座上。身後頭光為橢圓形火焰,身光附有雕飾蓮花及荷葉等紋樣的蓮瓣紋頭背光。背光頂端尖銳,邊有郭。座為四足床趺,床趺正中有分鑄組合的蓮花、蓮蕾雕飾,四足略外侈。床趺鐫刻「大業三年四月廿三日佛/弟子/信都/旃通/為法界眾生普/同利益敬造像一軀」銘文。該像造型精巧別緻,極富時代特徵,是六世紀時金銅佛造像中的主流形式像例。

推薦閱讀:

故宮的城牆到底有多高
一幅名為「雙喜」的傳世名畫,背後卻是個愛而不得的悲劇
台北故宮博物院繪畫典藏精品 (三)
故宮的十個未解之謎是什麼?
故宮選址融入了河洛八卦精髓

TAG:雕塑 | 故宮 | 北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