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都蒙古歷史與歷史名人(四篇)

德都蒙古歷史與歷史名人

2016-07-02可可西里 蒙古智庫 整理:可可西里來源:柴達木日報

1、柴達木的古人類足跡

根據有關專家的科學測定結果表明:2.3萬年前的柴達木是一個氣候溫暖濕潤、淡水湖泊眾多、水生植物豐富的人類生存的極好所在。

考古工作者在柴達木盆地的小柴旦湖湖濱沙礫層中,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沱沱河沿和可可西里地區採集到一批打制石器。經孢粉分析,為距今2.3萬年前舊石器時代遺物,主人稱之為「小柴旦人」,屬於中國遠古文化的「新人階段」。這些史實,充分顯示了柴達木地區不僅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而且有著燦爛的遠古文化,久遠的多民族發展歷史。它將可知的人類在柴達木地區生活的歷史向前推移了2萬年。

2、諾木洪文化

諾木洪文化相當於中原地區青銅器時代晚期文化,距今約3000餘年歷史,遺址和出土文物證明古諾木洪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方面達到一定的水平,徹底否定了柴達木自古無人煙的說法。

青海發現的青銅時代文化遺址很多,其中之一是相當西周時期的諾木洪文化。諾木洪文化主要分布在海西的柴達木盆地。出土文物除毛織品殘物及銅刀、銅斧等銅器外;還發現了翻地用的骨耜,收割用的石刀,以及定居的房屋和牧畜圈欄。表明當時的人們在冶銅、毛紡織技術方面,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經考古研究確認,諾木洪文化是青海的本土文化。從經濟類型來看,農牧業並舉是當時主要的生產活動,在某些地區,以畜牧業為主。根據當時的民族分布來看,諾木洪文化應屬羌人文化。

3、吐谷渾入據柴達木

吐(tǔ)谷(yù)渾(hún),亦稱吐渾,中國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國名。本為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鮮卑族是我國北方阿爾泰語系游牧民族,其族源屬東胡部落,興起於大興安嶺山脈。先世是商代東胡族的一支。西晉末,首領吐谷渾率部西遷到枹罕(今甘肅臨夏)。後擴展,統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區的羌、氐部落,建立國家。至其孫葉延,始以祖名為族名、國號。從公元四世紀到七世紀,曾建立吐谷渾王國354年,它是青藏高原的第一個強大的少數民族政權。

吐谷渾亡國後大部分吐谷渾部族仍留在故地,成為吐蕃王國臣民,吐蕃為了更好的統治吐谷渾,扶持了一個新的依附於吐蕃王朝的吐谷渾政權,使得吐谷渾在青海都蘭仍保留其民族文化,並長期為吐蕃王國供應糧草和兵源,歸屬吐蕃邦國的吐谷渾政權在吐蕃王國強盛期及吐蕃王國崩潰後曾存在長達200多年之久,一直持續到九世紀末,吐谷渾政權才隨著吐蕃群雄分裂割據狀態而逐漸消亡,一部分吐谷渾部族遷移內地融入漢族,其後大部分吐谷渾部族逐漸融入到吐蕃族、蒙古族及青海當地漢族及其他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之中。

柴達木盆地及周圍地區周秦至漢初,屬西羌之白蘭羌牧地。公元4年(漢武帝元始四年),屬漢朝轄區。公元四至七世紀,是鮮卑吐谷渾王朝領地,七世紀被吐蕃兼并,十三世紀(元朝)歸入元朝版圖。

4、成吉思汗

1222年,成吉思汗征服了波斯國蒙古騎兵直奔印度,經過戰爭,統治了印度半島。接著蒙古騎兵抵達西藏,無需強攻硬戰,即由第司角噶和采更多爾等人前來歡迎,舉行盛大宴會,奉獻了阿里至衛藏,以及多康的全部地區,以作蒙古屬民。從此,西藏真真意義上納入到蒙古汗國版圖。

1227年,成吉思汗親自率大軍西征,佔領甘肅的臨洮、河州等地之後,進入青海。蒙古軍隊佔領青海河湟地區後,派附馬章吉鎮守西寧,青海納入蒙古汗國版圖。

5、闊端

窩闊台在位時,把包括青海在內的整個藏區,劃給其子闊端為封地,駐營西涼府(今甘肅武威)。1247年,應闊端邀請,西藏薩迦派領袖薩班,到西涼與之會面。經密切協商,通過薩班大師的影響,吐蕃各部歸順蒙古。至此,蒙古統一了整個青藏高原。

6、奧魯赤

1269年,忽必烈封其第七子奧魯赤為西平王,鎮守青藏地區,整個青藏地區又成為奧魯赤的封地。後來,附馬章吉選西寧所部精兵千人隨奧魯赤從青海出發,進軍西藏,而自己留守青海。

7、卜煙帖木兒

元末時,封卜煙帖木兒為寧王,鎮守柴達木西部。

8、柴達木盆地歸甘肅省

元政府設甘肅行省,轄:7路2州5屬州,其中,柴達木西部屬沙州路。這是柴達木盆地歸甘肅省的開始。

9、八思巴

八思巴,本名羅古羅斯堅贊,號八思巴(聖者的意思),薩班大師之侄。受大汗之託,創製蒙古新字,史稱「八思巴字」,也叫方塊蒙古文,當時主要用在官方活動中。不是現在用的胡都木(舊蒙古文)

10、「和碩特部落」的來歷

和碩特是清衛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原居烏魯木齊一帶,明末遷徙游牧於青藏高原上。是成吉思汗的兄弟合撒兒之後。

合撒兒的七世孫阿克薩噶勒代有兩子,阿魯克特穆爾為內蒙古科爾沁部始祖。次子烏魯克特穆爾居兀良哈地區,與韃靼的呼倫貝爾毗連。瓦剌脫歡太師打敗韃靼後,烏魯克特穆爾前往衛拉特,脫歡稱他們為和碩特,因此得名。他們最遠侵襲至希瓦汗國。

和碩特蒙古的祖先在蒙古高原北部及貝加爾湖西南、我國北方額爾古納河下游和海拉爾河下游呼倫貝爾及科爾沁草原等廣大的森林地帶,同蒙古部落一起游牧生活。據考究:和碩特部落起碼有兩千年的歷史。現在,和碩特蒙古主要分布於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甘肅、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地區及蒙古西部科布多省,俄羅斯聯邦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伏爾加河流域)等地區。

11、固始汗

固始汗(1582——1655)又譯顧實汗,皆「國師」之音譯。名圖魯拜琥,明末清初衛拉特蒙古和碩特部首領。衛拉特汗哈尼諾顏洪果爾第四子。以勇武著稱。據《青海史》載,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僅十三歲,率軍擊敗俄伽浩特之四萬士兵,佔據今巴里坤、烏魯木齊一帶。三十四年(1606),因調解平息衛拉特與喀爾喀戰事有功,備受推重,被東科爾呼圖克圖授以「大國師」稱號。崇禎七年(1634)冬,與巴圖爾琿台吉發動對哈薩克遠征,獲勝。九年(1636),遣使至盛京貢馬匹、方物。同年,為避免內部衝突及另尋新牧地、應西藏班禪羅桑卻吉堅贊、第巴索南饒丹之請,與巴圖爾琿台吉聯兵進軍青海,擊敗卻圖汗,據其地。十一年(1638),至拉薩會見達賴五世和班禪四世,獲「顧實·丹增曲結」(「國師·持教法王」,或作「丹津卻吉甲波」,意「佛教護法王」尊號。蒙語又稱為「顧實·諾門汗」(「國師·護法汗」)。十三年(1640),攻滅康區白利土司頓丹多吉。同年出席蒙古領主大會,參加制定《蒙古衛拉特法典》。翌年,興兵入後藏。十五年(1642),滅藏巴汗,掌握西藏地方政權,命長子達延鄂齊爾汗駐守拉薩。扶持黃教,以前後藏之稅收奉獻五世達賴作為寺院費用。除日常政務由其控制的第巴索南饒丹料理外,西藏高級官員均由其委任,並制定「十三法律」,新添噶倫達本等官職,健全西藏地方行政機構,直接控制西藏軍隊,牢固掌握青、藏地方政權,以黃教護法王自居。屢遣使與清廷聯繫。順治三年(1646),與衛拉特各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奉表貢,清廷賜以甲胄弓矢,命其統轄諸部。十年(1653),受封為「遵行文義敏慧固始汗」。後病故於拉薩。對鞏固西藏地方和清中央政權的關係起了一定作用。

固始汗歷史貢獻

第一,第一次把青藏高原統一併納入中央政府;

第二,加強了中央對藏區的管理,增進了蒙漢藏三地的文化經濟交流;

第三,使得藏傳佛教格魯派在蒙古地區的傳播更加具有影響力;

第四、固始汗制度了蒙古及西藏法典。

12、蒙人馭虎圖並說明

藏地所有格魯派(俗稱黃教)寺院和該派信仰群眾屋宇壁畫中都有這幅稱之為「蒙人馭虎」的壁畫,一般都繪於主寺大殿進門處的牆壁上,十分明顯。畫中一蒙古族勇士用鐵鏈掛著一隻斑斕猛虎,猛虎雖然顯得兇猛無比,但已被蒙古族勇士所制服。這幅畫有一定的歷史內涵,具有特定的意思。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1543-1588)時期,格魯派在西藏的勢力並不大,為了擴大該派影響,三世達賴喇嘛先後去過康區理塘、安多(青海)地方講經說法。後來,他又應蒙古族地方首領俺答汗的邀請,前往蒙古地方傳法。據史料上說,俺答汗一生南征北戰,殺人無數,到了晚年生起悔悟之心,想皈依佛法,於是就與格魯派最高領袖建立了聯繫。實際上,俺答汗是想利用宗教安定民心和部眾,而格魯派則是想利用和依靠蒙古軍隊的勢力,來壯大自己的教派。1578年5月,二人在青海湖東面會晤,之後,三世達賴喇嘛向蒙古族軍民傳法,宣講格魯派教義,還勸說俺答汗廢除了一些落後習俗,如人死後大量殺牲送葬,以及夫死委殉的陋習等。因此,格魯派在蒙古族中有了良好的影響,為後來格魯派在蒙古族地區的傳播奠定了基礎。三世達賴喇嘛圓寂後,俺答汗的曾孫被認定為其轉世靈。

13、一代神弓——哈布圖哈薩爾

成吉思汗背後有一個人,他用神箭為成吉思汗射出了世紀神話,他就是哈布圖哈薩爾。哈薩爾大部分時間幫助哥哥成吉思汗打天下,所以他是成吉思汗時代的第二號人物。神射手哈薩爾驍勇善戰,他輔佐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為建立蒙古帝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哈薩爾是一個有靈性的人。哈布圖哈薩爾生於1164年,他是成吉思汗的二弟,父親也速該巴特爾去世時哈薩爾只有七歲。

14、青海會盟法典

《青海會盟法典》是青海蒙古族文化遺產中最早的一部法律文獻。此文獻對於研究青海省和碩特蒙古族歷史、文化、法律以及蒙古族法律文獻的發展進程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青海會盟法典》現保存於青海省烏蘭縣檔案局。

德都蒙古歷史名人

固始汗(1582——1655)又譯顧實汗,皆「國師」之音譯。名圖魯拜琥,明末清初衛拉特蒙古和碩特部首領。衛拉特汗哈尼諾顏洪果爾第四子,以勇武著稱。據《青海史》載,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僅十三歲,率軍擊敗俄伽浩特之四萬士兵,佔據今巴里坤、烏魯木齊一帶。三十四年(1606),因調解平息衛拉特與喀爾喀戰事有功,備受推重,被東科爾呼圖克圖授以「大國師」稱號。崇禎七年(1634)冬,與巴圖爾琿台吉發動對哈薩克遠征獲勝。九年(1636),遣使至盛京貢馬匹、方物。同年,為避免內部衝突及另尋新牧地、應西藏班禪羅桑卻吉堅贊、第巴索南饒丹之請,與巴圖爾琿台吉聯兵進軍青海,擊敗卻圖汗,據其地。十一年(1638),至拉薩會見達賴五世和班禪四世,獲「顧實·丹增曲結」(「國師·持教法王」,或作「丹津卻吉甲波」,意「佛教護法王」尊號。蒙語又稱為「顧實·諾門汗」(「國師·護法汗」)。十三年(1640),攻滅康區白利土司頓丹多吉。同年出席蒙古領主大會,參加制定《蒙古衛拉特法典》。翌年,興兵入後藏。十五年(1642),滅藏巴汗,掌握西藏地方政權,命長子達延鄂齊爾汗駐守拉薩。扶持黃教,以前後藏之稅收奉獻五世達賴作為寺院費用。除日常政務由其控制的第巴索南饒丹料理外,西藏高級官員均由其委任,並制定「十三法律」,新添噶倫達本等官職,健全西藏地方行政機構,直接控制西藏軍隊,牢固掌握青、藏地方政權,以黃教護法王自居。屢遣使與清廷聯繫。順治三年(1646),與衛拉特各部首領二十二人聯名奉表貢,清廷賜以甲胄弓矢,命其統轄諸部。十年(1653),受封為「遵行文義敏慧固始汗」。後病故於拉薩。對鞏固西藏地方和清中央政權的關係起了一定作用。

羅卜藏丹津達什巴圖爾去世後,羅卜藏丹津承襲親王王位。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清朝廷令羅卜藏丹津與右翼貝勒察罕丹津、達顏等,同領青海和碩特蒙古右翼,以平衡青海蒙古各派勢力,使羅布藏丹津深感不快。這時,因擁立七世達賴喇嘛,青海蒙古各部已經發生了分歧。准格爾部策旺喇布坦趁機派策凌敦多布入藏,殺死拉藏汗並佔據了拉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羅布藏丹津參加了清朝庭護送達賴七世進藏坐床的行動。

伊希巴拉珠爾伊希巴拉珠爾生於1704年(清朝康熙四十三年),卒於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享年84歲,是一位經歷了康、雍、乾三代的著名學者。伊希巴拉珠爾是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學者,精通哲學、文學、佛學、醫學、天文、歷算等多種學問。伊希巴拉珠爾是一個藏蒙文化相融合的偉大學者,更是蒙醫學的源與流相結合的代表人物。16世紀,藏醫學隨著藏傳佛教傳入蒙古地區。17世紀,《四部醫典》被譯成蒙文。在清代皇朝的支持和蒙古地區上層社會的倡導下,一批藏、蒙醫學家將藏醫學和蒙古地區的本土醫學及醫療實踐相結合,漸次形成具有蒙古本民族特色的蒙古醫藥學。其中,伊希巴拉珠爾即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

扎雅班迪達1648年扎雅班迪達在胡都木蒙古文的基礎上創造了托忒蒙古文。托忒蒙古文是原居住在準噶爾草原民族的古老的蒙古文字,來自蒙兀室韋部和克列特部,經過突厥、匈奴人、契丹、鮮卑等民族語言融匯,1648年,經和碩特學者扎雅班迪達的整理和創新,形成了簡潔清晰、明白易懂的托忒蒙古文。主要使用範圍是巴音郭楞的蒙古族人民和新疆各地蒙古族人民。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衛拉特語支。史稱托忒文或扎雅班迪達文。

網路百科:德都蒙古(青海蒙古)

德都蒙古(又青海蒙古)讀:Deedmongol。主要指今青海境內所有蒙古族以及甘肅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的蒙古族。意為:上蒙古,因這部分蒙古族生活的區域地勢高和生活區域離佛教聖地最近而得此名。

語言上操蒙古族三大方言之:衛拉特方言。

因水草豐美歷史上元朝至清朝蒙古族各部落紛紛遷徙至青海住牧,也對整個青藏高原政治文化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先後有唐古特、漠南蒙古、漠北蒙古、西蒙古,往流蒙古,即成吉思汗諸弟系,和碩特的統治者都是成吉思汗大弟哈薩爾之後裔。

1578年,阿勒坦汗(俺答汗)與格魯派藏傳佛教領袖索南嘉措在青海湖畔的仰華寺舉行會談,蒙古正式接受了格魯派藏傳佛教。阿勒坦汗贈給索南嘉措「聖識一切瓦齊爾達喇達賴喇嘛」稱號,「聖」即超凡之人;「識一切」是藏傳佛教對在顯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僧人的尊稱;「瓦齊爾達喇」是梵文,意為「執金剛」,也是藏傳佛教對在密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僧人的尊稱;「達賴」是蒙語大海之意;「喇嘛」是藏語上師之意。索南嘉措得到了達賴喇嘛的稱號,他又向上追認了兩世,自稱三世達賴。

索南嘉措贈給阿勒坦汗「咱克喇瓦爾第徹辰汗」稱號,「咱克喇瓦爾第」是梵文,意為「轉輪王」;「徹辰汗」是蒙古語,意為「聰明睿智之汗王」。蒙藏關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新建立起來了。

17世紀初漠北喀爾喀部卻圖汗入青,控制了青藏地區。

1637年,和碩特部固始汗進入青海,滅卻圖汗,控制青海全境,1640年又發兵西康,滅頓月多吉。此後,他佯稱接到達賴旨意返回青海,實則在1641年突襲西藏,並於1642年攻佔日喀則,滅藏巴汗政權。固始汗尊奉羅桑卻吉堅贊為師,1645年(清順治二年),固始汗授予羅桑卻吉堅贊以"班禪博克多"的尊號,確立了班禪第二活佛的地位,成功地分散了達賴的宗教號召力。順治帝於順治十年(1953年)賜封其為遵行文義敏慧固始汗,承認他西藏法王的地位。固始汗進入西藏後,對全藏、青海和西康地區建立了直接軍事統治,只對清朝政府保持名義上的臣服,但是他並沒有控制統治區域內的經濟賦稅,而將其交給了五世達賴,使得五世達賴確立了在全區域內的領袖地位。

雍正初年和碩特部固始汗後裔羅卜藏丹津反清失敗後,青海厄魯特蒙古被納入了清王朝盟旗制度的統治體系,這一制度隨之也成為清代青海地方行政制度的重要組成之一,將青海蒙古族編為左右兩翼轄於西寧辦事大臣,設二十九旗,會盟於青海湖以東的察汗托羅亥,盟旗制度保持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

現分布於青海省及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青海省境內主要分布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各地、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海北藏族自治州各地,零星分布於全省各地。甘肅省境內主要分布於肅北蒙古族自治縣。西藏自治區內分布於那曲地區。

「德都」:蒙古語deedu,原意為「上部、上邊、高原、雪域」。在此,引(引伸)意於佛教宇宙觀。佛教宇宙觀認為,我們所知的世界只是「一小世界」的一部分。以一千小世界為集,而形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在這個一小世界裡,最中間的是須彌山,周圍環繞四大部洲(南瞻部洲、北俱盧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及九山八海,我們生活的地球就是四大部洲之一的南瞻部洲。

地球處在須彌山的下方--欲界,蒙古語稱作「道爾都世界dorde yertenqi」;日、月、雲、天處在中間--色界,蒙古語稱作「頓都世界domdeyertnqi」;再往上就是最高境界的——無色界即佛界(蒙古語稱作「上部世界deeduyretenqi」)。

「蒙古」:世界人類學,把人類分為三或四大人種,即高加索或歐羅巴人種(白色人種)、蒙古人種(黃色人種)、尼格羅人種(黑色人種),加澳大利亞人種(棕色人種)。因此,「德都蒙古」一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是泛指繁衍生息於青藏高原(佛界、雪域)及其周邊的蒙古人種(即黃色人種或黃種人);狹義的是特指蒙古佛教(藏傳佛教)特別是黃教盛行於蒙古族聚居的各地以後,居住於青藏高原及其周邊的蒙古各部落,至少包括青海蒙古29旗及察漢諾門罕旗、元朝遺留下來的土默特達爾吾等部、明朝遺留下來的火落赤、真相等部之土默特遺民、卻圖汗所屬之喀爾喀部遺民、以及察哈爾阿曲赤馬蒙古、康熙年間徙牧青海的喀爾喀蒙古、西藏達木蒙古8旗及霍爾39族,以及青海省玉樹果洛40族和其他部落中的蒙古部落。德都蒙古文化,是草原文化在青藏高原上的延續和發展。[1]

參考資料

1. 簡釋「德都蒙古」.都蘭新聞網[引用日期2016-01-19]

簡釋「德都蒙古」

作者:來源: 都蘭縣委宣傳部發表日期: 2015-04-07

「德都」:蒙古語deedu,原意為「上部、上邊、高原、雪域」。在此,引(引伸)意於佛教宇宙觀。佛教宇宙觀認為,我們所知的世界只是「一小世界」的一部分。以一千小世界為集,而形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在這個一小世界裡,最中間的是須彌山,周圍環繞四大部洲(南瞻部洲、北俱盧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及九山八海,我們生活的地球就是四大部洲之一的南瞻部洲。

地球處在須彌山的下方--欲界,蒙古語稱作「道爾都世界dorde yertenqi」;日、月、雲、天處在中間--色界,蒙古語稱作「頓都世界domdeyertnqi」;再往上就是最高境界的——無色界即佛界(蒙古語稱作「上部世界deeduyretenqi」)。

「蒙古」:世界人類學,把人類分為三或四大人種,即高加索或歐羅巴人種(白色人種)、蒙古人種(黃色人種)、尼格羅人種(黑色人種),加澳大利亞人種(棕色人種)。因此,「德都蒙古」一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是泛指繁衍生息於青藏高原(佛界、雪域)及其周邊的蒙古人種(即黃色人種或黃種人);狹義的是特指蒙古佛教(藏傳佛教)特別是黃教盛行於蒙古族聚居的各地以後,居住於青藏高原及其周邊的蒙古各部落,至少包括青海蒙古29旗及察漢諾門罕旗、元朝遺留下來的土默特達爾吾等部、明朝遺留下來的火落赤、真相等部之土默特遺民、卻圖汗所屬之喀爾喀部遺民、以及察哈爾阿曲赤馬蒙古、康熙年間徙牧青海的喀爾喀蒙古、西藏達木蒙古8旗及霍爾39族,以及青海省玉樹果洛40族和其他部落中的蒙古部落。德都蒙古文化,是草原文化在青藏高原上的延續和發展。

一、蒙古族源流簡介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大家庭。中華民族勤勞勇敢、樸實智慧,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蒙古民族是中華民族的一個組成部分,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是勤勞的光榮的民族。據內蒙古師範大學泰亦赤兀惕·滿昌教授主編的多卷本《蒙古族通史》(蒙、漢文版遼寧民族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根據前人史料記載、考古學結論和語言學研究成果,詳細論證了蒙古族形成於距今八千年前的青銅器時代,蒙古族創造了舉世聞名的紅山文化、夏家店下層文化、夏家店上層文化、鄂爾多斯青銅器文化和夏商文化,培育了游牧文明,他們對中國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民族形成之際,蒙古族便自稱「monggol(蒙古)」,而中國歷代漢文史料則將其記載為「蠻」、「獫狁」、「狄」、「北狄」、「匈奴」、「東胡」、「胡」、「鮮卑」、「室韋」、「柔然」、「突厥」、「契丹」等不同的族稱,實際上都是指的蒙古族或其中一部。以前,古代蒙古部族居住在黃河、長江流域以及蒙古高原和它周圍廣闊的地區,並曾建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夏、商兩個王朝。後來,他們遭遇從前由中國西南方遷入進來的華夏族先民——周族人的擴張,並逐漸失去黃河以及長江流域,固守蒙古高原及其周圍廣大地區。距今3073年前(公元前1766),周族人推翻了蒙古人建立的商朝,並就地建立了西周王朝。

三皇五帝是中華上古傑出首領的代表。具體三皇是誰,五帝是誰,存在多種說法。基本上,無論是按照史書的記載,還是神話傳說,都認為三皇所處的年代早於五帝的年代。大致上,三皇時代距今久遠,或在四五千年至七八千年以前乃至更為久遠,時間跨度亦可能很大;而五帝時代則距夏朝不遠,在4000多年前(黃帝軒轅氏,公元前2697~前2599年)。

其實,三皇五帝傳說的分歧,是我國多民族發展的產物,它曲折地反映了民族融合的進步趨勢。早在進入文明時代之前,在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就形成了華夏族、苗族以及當時被華夏族稱之為蠻、夷、戎、狄等許多兄弟民族。說華夏族為黃、炎之後,這實際上反映了華夏族是由以黃帝、炎帝為代表的兩個有血緣親屬關係的氏族經過長期發展而成的。夏(kiaod「獫狁」)王朝的祖先禹帝的父親鯀(Kun即昆吾、胡奴、匈奴、昏,均意為「人」也。)滿昌教授主持編著的《蒙古族通史》,填補了成吉思汗創建大蒙古國以前蒙古族歷史的空白,同時,也基本符合現代人類學科學結論和人類基因記錄,在蒙古族史書中堪稱是個劃時代的巨著。該書中,還首次提出了從西邊的芬蘭、匈牙利、土耳其、俄羅斯、哈薩克等國到東邊的中國、蒙古、朝鮮、日本等國,共有100多個民族的語言均屬於蒙古語族(包括目前被劃分為所謂古亞洲語系楚科奇等部分民族語,所謂阿爾泰語系、烏拉爾語系、高加索語系各語族,朝鮮語,日本語)這一新論點。

二、蒙古族在海西的早期活動

海西自古以來是一個多民族活動的地區。在小柴旦湖邊、沱沱河沿、可可西里及昆崙山三岔口等地發現的兩萬多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生活的遺迹,說明古代先民,在嚴酷的自然環境里,從事著狩獵生活,艱辛地開發了這一地區,由此產生了崑崙神話故事(崑崙文化)。

諾木洪文化遺址的發現證明至少在西周時期,這裡的居民已開始了定居的牧業生活,並開始有了農業、手工業、運輸業和建築業,同時還保留著狩獵業。

秦初,匈奴勢力已擴展到海西東北部、北部及西北部,秦始皇曾出兵30萬攻打匈奴並開始修築長城防範。據歷史學家考證,昆崙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柴達木等地名均來源於古匈奴語。

西漢初年,匈奴再度強盛,並與漢朝和親。西漢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奉命出使大月氏的張騫,取道柴達木盆地的羌中道時曾被匈奴俘獲扣留達11年。元狩二年至四年(公元前121~前119)霍去病奉命出兵六次,才攻破匈奴,開闢了西漢與中亞的通道。其後,趙充國、李息等率軍反擊匈奴和羌人貴族的攻擾,推行屯田政策並設郡縣,在柴達木盆地蘇干湖一帶可能有「樂戶」屯墾,匈奴人退出海西地區,羌人退居青海湖地區及鹽池一帶。

魏晉時期,匈奴還在青海東北部活動,一度形成「羌胡雜居」局面。公元四世紀初,慕容鮮卑族吐谷渾部入據青海,吐谷渾王國在今海西地區有伏羅川(今諾木洪)、屈真川(今莫河)和白蘭城(今諾木洪)、伏俟城(今布哈河下游),成為其發展壯大的主要舞台。吐谷渾王朝與南北朝、隋、唐等朝代長期友好往來,開闢和長期經營以白蘭為中心,南通蜀漢、北達涼州沙州、東交北魏、西聯西域的絲綢南道——吐谷渾道,促進了東西貿易的發展,並加速了王國的強盛。唐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王朝破滅吐谷渾國,到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大非川之戰後,吐蕃正式控制了整個吐谷渾牧地。在吐蕃王朝統治下的吐谷渾部還繼續得以繁衍生息,到十五世紀六十年代開始的民族大遷徙中,全部遷出今海西地區,分為兩支:東支遷居陝西甘肅交界,西支遷居若羌一帶。北宋天聖六年(公元1028年)甘州回鶻數萬人越祁連山南下,投奔唃廝啰政權,居住在今海西東北部、北部及西北部,史稱「撒里畏兀兒或黃頭回紇」,元朝封宗室卜煙帖木兒為寧王,鎮守此地。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六月寧王歸附明朝,洪武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375~1392年)明朝相繼設置安定、曲先、阿端、罕東四衛,簡稱「西寧塞外四衛"。他們與明朝有著很密切的經濟文化交往,主要是通過「茶馬互市」和「貢賜貿易」等方式進行交易。明正德年間,蒙古族大批進入海西,撒里畏兀兒遷出海西。

三、明清及以後蒙古族在海西的歷史沿革

明正德初年,漠南蒙古土默特等部陸續遷入海西。蒙古土默特部首領順義王俺答汗(即阿勒坦汗)於1578年在仰華寺(察卜恰勒廟,今海南州府所在地恰卜恰附近)給索南嘉措先後兩次奉獻了無比豐厚的禮品,尊奉為「達賴喇嘛瓦赤喇坦拉」,並贈給重約百兩的金印一顆,刻有五爪龍和蒙文「金剛持達賴喇嘛之印」。達賴喇嘛這一稱號即始於此,索南嘉措的前兩世活佛被後人追認為第一、二世達賴喇嘛。達賴喇嘛回贈俺答汗「法王大梵天」稱號。達賴喇嘛還剃度蒙古王族子弟百餘人出家受戒。1632年四月林丹汗率領所屬10萬之眾,西奔庫赫德爾蘇,經呼和浩特,渡黃河到達鄂爾多斯。林丹汗在成吉思汗陵前舉行莊嚴的儀式,宣稱自己為全蒙古的"林丹巴圖魯汗",遂帶領察哈爾、鄂爾多斯部眾,移動成吉思汗之陵,西渡黃河至大草灘。林丹汗在大草灘永固城一帶擁眾落帳,等待時機,重整旗鼓,準備東山再起。此時,一向堅決支持林丹汗事業的漠北喀爾喀卻圖台吉(土謝圖汗部),於1634年初,率所部4萬之眾,直奔大草灘與林丹汗會合。林丹汗和卻圖台吉通過紅教的關係,與藏巴汗和白利(康區)土司頓月多吉建立了聯繫。1634年夏,林丹汗不幸因病去世於夏日他拉(即大草灘今甘肅省張掖市大馬營草原)或大柴旦。喀爾喀卻圖台吉率部進入青海。土默特部大部分遷回漠南,一部分歸附於卻圖汗,其餘進入今果洛和玉樹地區(玉樹二十五族之「蒙古勒津」部等)一帶。

明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635年)春,格魯派首領人物羅桑卻吉堅贊和五世達賴的強佐索南繞登和第巴吉雪巴·錯傑多傑等人商議決定,派哲蚌寺桑洛康村的幾名僧人捎密信給譯師那欽和山尼卡欽,讓他們化裝通過青海前往衛拉特部,請求固始汗的出兵救援。衛拉特聯盟當即召開「丘爾干會議」,經過討論一致同意派聯軍前去支援。1635年冬,顧實汗和巴圖爾洪台吉一行十人,化裝成香客,到達西藏。他們在甘丹寺與達賴和班禪秘密會見,並周密地研究了整個行動計劃。會談結束後,達賴喇嘛為顧實汗賜「固始徹辰綽爾濟」的尊號,贈予巴圖爾琿吉台「額爾德尼」尊號。1636年初冬,固始汗向青海進軍,進入今甘肅西部布隆吉爾(敦煌市安西西湖一帶)、明甘雅瑪圖(直譯為千羊山,今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野馬山)一帶休整人馬。1637年(丁丑年)正月,固始汗揮軍進到青海上部地區,以一萬餘精兵與卻圖汗三萬(或四萬)軍隊進行一場惡戰,以少勝多,大破卻圖汗軍。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冬攻破白利土司,1641年(崇禎十四年,辛已)五月顧實汗大軍秘密進藏,1642年(崇禎十五年,崇德七年)三月十五日,固始汗登上了西藏的最高王位,建立了以他為首的政教聯合政權。隨後派使團赴盛京,當年十月到達,受到皇太極的隆重接待。1645年(清順治二年)向札什侖布寺法台羅桑卻吉堅贊崇上「班禪博克多」尊號(「班」是梵文班智達(學者)的簡稱,「禪」是藏語大的意思,「博克多」的蒙古語中對智勇兼備傑出人物的尊稱——聖人。合譯為「大學者聖人」),黃教中又一個神王稱號,被西蒙古汗王尊立了起來。1713年,清朝的康熙皇帝正式冊封第五世班禪羅桑意希為「班禪額爾德尼」(滿語意為「珍寶」)並賜金冊金印,稱為班禪五世。為了鞏固後方,顧實汗把青海轄境分為左、右兩翼,延湟水河上游、青海湖、布哈河到額濟納河位界,以東以北為左翼,以西以南為右翼。自西寧西邊的東科爾寺(今青海湟源縣城)起,沿今湟水上游、青海湖、布哈河、布隆吉河迄額濟納河為界的東部和北部為左翼,西部和南部為右翼。左翼長為達延鄂奇爾居西藏,協助顧實汗管理西藏事務,下有次子鄂木布車臣岱青、三子達蘭泰、四子巴延阿不該阿玉什,包括今海北、柴達木西北部、甘肅西部及額濟納河流域;右翼長為六子多爾濟達賴巴圖爾,下有五子伊勒都齊、七子瑚嚕木什、八子桑噶爾扎、九子袞布察琿、十子達什巴圖爾,包括今黃河南部,海南、玉樹果洛及柴達木盆地東南部。成為和碩特的根據地。規定青海當地和川西部的賦稅,全部歸青海和碩特部支用。順治二年(1645)底,固始汗派第六子多爾濟達賴巴圖爾抵達北京「貢馬」,對清朝定鼎北京表示祝賀。順治九年(1652)正月,固始汗「以勸導達賴喇嘛來朝,奉表奏聞」。當年初,五世達賴從拉薩起程,經過青海,同年十一月抵達北京。同時到達的還有固始汗和四世班禪的代表。清廷特在北京安定門外修建一所「西黃寺」,作為五世達賴在北京期間的行宮,給予了曠世特殊禮遇。順治十年正月「世祖賓之於太和殿」。固始汗考慮到五世達賴從高原到北京,可能水土不服,順治九年十一月「固始汗表貢方物,兼請達賴喇嘛還國」。順治十年(1653)四月,順治帝特派禮部尚書、理藩院侍郎二人攜帶金冊金印,冊封五世達賴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喇達賴喇嘛」。由此,清中央政府正式確認了達賴喇嘛的蒙藏地區的宗教領袖地位。這是中國民族史上的重大事件,意義深遠。從此,「達賴喇嘛」封號開始具有政治意義和法律效力。同時,又派專使進藏,以金冊金印,冊文用滿、漢、蒙古三種文字,封固始汗為「遵行文義敏慧顧實汗」。清政府冊封顧實汗,實際上是對和碩特蒙古貴族在西藏建立政權的正式冊封。從此,顧實汗作為清政府的「屏輔」統治著整個青藏高原,實現了他通好中央王朝以自重的夙願。從而清中央政府通過顧實汗間接地統治整個藏區,也順利地實現祖國多民族大家庭的統一。從這個意義上講,它的價值超過了金冊金印的本身。這是固始汗奮鬥了幾十年以後達到的光輝業跡的頂峰。

清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顧實汗逝世後,青海蒙古置為左右兩翼,由顧實汗伯兄哈納克土謝圖、弟色梭哈坦巴圖爾、長子達延鄂齊爾、次子鄂木布、六子多爾濟、七子瑚王魯(王子旁魯)木什、八子桑噶爾札的後裔駐牧海西。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編青海蒙古為二十九旗,授諸台吉為「札薩克」,由「欽差辦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務大臣」管理,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清廷再次分編青海蒙古各旗,僅以黃河以北二十四旗劃分為左右兩翼盟,每盟設正、副盟長各一人。

清代在海西地區設有十個蒙古旗。(一)西前旗,俗稱青海王家旗 由顧實汗第六子多爾濟的後裔承襲。其子策旺喇布坦,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封為多羅郡王;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子額爾克巴勒珠爾襲職;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子朋素克旺札勒降襲多羅貝勒,雍正三年(1725)授札薩克,雍正四年(1726)晉多羅郡王。原定駐牧地在布哈河南岸,東至烏圖起爾河陀羅海,南至西拉庫爾果庫圖爾,西至察罕烏蘇呼魯恭納,北至布哈河濱納令希楞,轄佐領八,初編戶數l200戶。其轄地現為烏蘭縣銅普鄉。(二)西後旗,俗稱柯柯貝勒旗顧實汗第六子多爾濟的後裔承襲。多爾濟的長子薩楚墨爾根,其子達顏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封為多羅貝勒,並分領青海蒙古右翼;康熙五十八年(1719)子旺舒克喇布坦襲職;康熙六十一年(1722)叔噶爾丹岱青諾爾布之子達什車凌降襲貝子,雍正二年(1724)晉封多羅貝勒,詔世襲罔替,雍正三年(1725)授札薩克。原定駐牧地跨柴集河,東至錫喇鹽海子、察罕托羅海,南至合約爾巴爾古,西至布隆吉爾河,北至果圖爾希拉庫圖爾,轄佐領九,初編戶數1350戶。其轄地現為烏蘭縣柯柯鎮。(三)北左末旗,俗稱鹽池札薩旗(蒙古族稱為達布遜戈壁札薩旗)由顧實汗第六子多爾濟的後裔承襲。其孫伊什多勒札佈於雍正三年(1725)授札薩克一等台吉。原定駐牧地在鹽池北,東至柴吉齊沁,南至鹽池,西至哈唐和碩,北至和特克,轄佐領四,初編戶數180戶。其轄地現今為烏蘭縣茶卡鎮。(四)北前旗,俗稱布哈公旗由顧實汗長子達延鄂齊爾的後裔承襲,其季子墨爾根諾顏之長子車凌,清康熙五十年(1711)封為輔國公,雍正三年(1725)授札薩克。原定駐牧地在青海湖西岸(今為天峻縣轄地),東至科依特陀羅海,南至柴吉希巴立台,西至車吉,北至哈達圖,轄佐領二,初編戶數300餘戶。約在咸豐年間該旗北遷至大通縣永安一帶。其轄地今為天峻縣。(五)西右翼中旗,俗稱台吉乃爾札薩旗由顧實汗伯兄哈納克土謝圖的後裔承襲。其四世孫車凌納木札勒,於清雍正三年(1725)授公中札薩克一等台吉。原定駐牧地跨柴達木河,東至諾木罕河,南至諾木罕木魯,西至滔賚,北至希勒沿,轄佐領一,初編戶數1200戶。其轄地現為格爾木市烏圖美仁鄉、郭勒木德鎮,茫崖行政區,都蘭縣原諾木洪鄉。(六)北左翼旗,俗稱柯魯溝貝子旗由顧實汗第八子桑噶子札的後裔承襲。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封桑噶爾札次子索諾木達升為輔國公,雍正元年(1723)封為鎮國公,是年詔封為固山貝子,雍正三年(1725)授札薩克。原駐牧地在布隆吉爾河南,東至哈拉湖,南至庫爾雷克,西至窩果圖爾,北至布隆吉爾河(今疏勒河下游),轄佐領三,初編戶數450戶。其轄地現為德令哈市、大柴旦行政區、冷湖行政區和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七)北右末旗,俗稱柯魯溝札薩旗由顧實汗次子鄂木布的後裔承襲。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其子墨爾根台吉之六子額鱗沁達什封為固山貝子,康熙五十九年(1720)封為多羅貝勒,雍正二年(1724)削爵;雍正三年(1725)次子達瑪鱗色布騰授札薩克一等台吉。原定駐牧地在布哈河源沙爾諾爾之西,北至色爾柯克達巴,東至察汗陀羅亥,南至薩爾魯克,西至科庫爾雷克,轄佐領二,初編戶數350戶。其轄地現為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八)西右翼後旗,俗稱巴隆札薩旗顧實汗第七子湖魯木什的後裔。其孫色布騰博碩克圖初為閑散台吉,清雍正三年(1725)授札薩克一等台吉。原定牧駐地跨柴達木河,東至希昔,南至諾木罕木魯,西至烏拉斯台,北至柴達木,轄佐領一,初編戶數500戶。其轄地現為都蘭縣巴隆鄉。(九)西左翼後旗,俗稱宗家札薩旗由顧實汗季弟色.棱哈坦巴圖爾的後裔承襲。清雍正三年(1725)其孫哈爾噶斯授札薩克一等台吉。原定駐牧地跨柴達木河,東至巴彥陀羅海,西至烏圖爾,南起桑陀羅海,北至瑪尼圖沙納圖,轄佐領一,初編戶150戶。其轄地現為都蘭縣宗加鎮(原諾木洪鄉除外)。(十)班禪商上堪布牧地,俗稱班禪香加旗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建香日德寺,作為宗教活動場所和西藏宗教上層和噶廈政府官員往返內地的主要駐錫地。旗民從各蒙古族王公和藏族千百戶撥出的一部分屬民組成,該旗堪布和官家都由班禪大師委派,三年一輪,官家代理旗務;民國21年(1932)國民政府任命班禪為「西陲宣化使",在香日德設立行轅。其轄地現為都蘭縣香加鄉、香日德鎮。

民國2年(公元1913年),青海蒙古族藏族地區隸屬於中華民國,由「青海辦事長官」管轄,民國4年(公元1915年)起由「青海蒙番宣慰使(後為甘邊寧海鎮守使)」之「都蘭理事公署」管理海西;民國19年(公元1930年)撤銷「甘邊寧海鎮守使」成立青海省,由都蘭縣管理海西。民國初起,民國學者統稱居住在今柴達木盆地及周邊的蒙古族各旗為「柴達木蒙古族八旗」:即「鹽池三旗」,青海王家旗、柯柯貝勒旗、鹽池札薩旗和「柴達木邊五旗」台吉乃爾札薩旗、柯魯溝旗(包括柯魯溝貝子旗、柯魯溝札薩旗)、巴隆札薩旗、宗家札薩旗、班禪香加旗。

四、德都蒙古文化簡介

德都蒙古族文化源遠流長。主要以德都蒙古族語言、民間文學、民間美術、音樂舞蹈、民間手工技藝、人生禮俗、生產習俗、民間信仰、民間知識、遊藝、傳統體育與競技等為表現形式。其中《德都蒙古族那達慕》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是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兩個《那達慕》之一;《德都蒙古剪髮禮》、《德都蒙古祭敖包》、《德都蒙古婚禮》等被批准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德都蒙古的民間文學有史詩、神話傳說、故事、詩歌、諺語、寓言等。《德都蒙古民歌》已經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神話傳說:德都蒙古族的神話傳說如《黃牛的神話》等主要還是通過口耳相傳的形式流傳於民間。其內容主要涉及天地星辰的產生,民族、氏族的起源,以及人與自然的鬥爭、社會習俗的形成等等。

英雄史詩:德都蒙古族的英雄史詩產生於原始社會末期,形成階級社會的前期。代表作有《汗青格勒》、《格斯爾汗的傳說》等。《汗青格勒》以被批准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故事:德都蒙古族的民間故事數量多,內容廣。包括神話故事、生活故事、動物故事、諷刺故事、寓言故事等,主要代表作有《固始汗的傳說》、《丹津洪台吉的傳說》等。

德都蒙古傳統醫學,是蒙古族人民長期總結同大自然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並吸收藏醫、漢醫經驗逐漸形成的。蒙古醫學在診斷方面包括望、問、切,有消、解、溫、補、和、汗、吐、下、靜、養等治療方法。治病多用成藥,並總結出飲食療、灸療、罨療、瑟博素療、皮療、溫泉療、針刺放血療、按摩療等療術。如用燒熱的鹽熱敷,用新鮮畜皮、魚皮裹療,皆有民族醫療特色。蒙古醫對治療腦震蕩和接骨有獨到之處。其中《蒙醫銅銀烙療法》、《蒙醫震動複位療法》等已經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德都蒙古工藝有雕刻、刺繡等。雕刻有石雕、木雕、骨雕等。蒙古族民間刺繡種類很多,有繡花和貼綉兩種。蒙古族的衣食住行中可以見到很多刺繡工藝。銀器的打制也是其傳統手工藝。從首飾、佩飾到一些日常用品均為銀制,其藝術風格質樸而深厚。其中《海西蒙古族木雕》、《海西蒙古族服飾製作工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五、德都蒙古文化含義:

德都蒙古文化在特殊的自然環境、特殊的宗教信仰、特殊的民族語言交流及其游牧生活中產生的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的各種形態表現。即德都蒙古自然形態環境、村落景觀、牧民居住、服裝服飾、節日慶典、表演藝術、語言文字、工藝美術、社會規範、宗教信仰、人生禮儀、生產生活等多種文化形態。

德都蒙古與青海蒙古人

部落可汗 · 2016-03-1402:52

固始汗原名圖魯拜呼,是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圖哈薩爾的十九世孫。17世紀中期衛拉特蒙古和碩特首領,西藏軍事領袖,並將當時內蒙、新疆的部分蒙古牧民族遷移到青海草原,建立牧業基礎。

青海蒙古族,是融合最完全的蒙古族之一,他們的血液中已經充分融合了漠南蒙古、漠北蒙古、西蒙古、唐古特蒙古、往流蒙古等許多部族的血。雖然這中間有許多血腥,但蒙古人必須面對歷史事實,牧風將以「倒敘」的方式來介紹這為外界所知不多的蒙古族簡歷。

一、融合最完全的蒙古族

建國後,資料太容易查,暫不敘述;

  民國時,學者稱青海「南番北蒙」(番指藏族),不涉及大的部落融合;

  清時,提到青海蒙古族源流,人們自然會想到清時的青海蒙古29旗。青海蒙古族的組成,在清時相對固定,雖然有蒙古八旗軍來此屯駐,但相比之下畢竟是少數。

  清時的青海蒙古29旗:和碩特(在史料中也有譯「霍碩特」)20旗、土爾扈特4旗、綽羅斯2旗、輝特1旗、喀爾喀1旗,另有一察漢諾們罕旗。

  人們見旗名,習慣認為青海蒙古族大部分為西蒙古人,其實並非如此。青海蒙古人組成之全,當非其他地區所能比。只是在顧實汗之後,西蒙古和碩特部一直居領導地位。

  顧實汗入青之前,青海蒙古族藏巴汗失勢。漠北喀爾喀部卻圖汗入青,控制了青藏地區。顧實汗入青關鍵一役是1637年春的「血山戰役」,顧實汗所率西蒙古聯軍打得很成功,顧實汗以1萬兵力大勝卻圖汗3萬精兵,卻圖汗也在退卻中被擒殺。對此役之勝敗,牧風認為有三方面原因:首先、顧實汗是非常有謀略的領導者;其次、卻圖汗雖擁有精兵三萬,但大部分是從剛剛征服的青海蒙古各部中強征來的,軍心不穩,難於協調統一;第三、是宗教因素,顧實汗是青藏黃教喇嘛請來維護黃教的,卻圖汗是排擠黃教的,而卻圖汗所轄軍隊中信仰黃教的部眾又極多,導致在思想上顧實汗比卻圖汗更有號召力。

  1萬西蒙古兵大勝卻圖汗3萬精兵,決定了西蒙古在青海蒙古族中的統治地位。但這一數字也反映出,西蒙古人在青海蒙古中頂多佔四分之一左右。至此,以和碩特部顧實汗為首的西蒙古聯軍中「和碩特」、「土爾扈特」、「綽羅斯」、「輝特」四部融入青海蒙古族,戰敗的卻圖汗的漠北喀爾喀嫡系也融入了青海蒙古族中。隨後,顧實汗在襲殺藏巴汗後,又控制了唐古特四部。那麼青海蒙古族中除上述漠西蒙古、漠北蒙古與唐古特外,還融有哪些蒙古部族呢?

  上文提到,卻圖汗所轄軍隊中信仰黃教的部眾極多。這要追溯到1578年,蒙古右翼領袖「俺答汗」請黃教「索南嘉錯」大師到青海蒙古各部中傳教開始,到卻圖汗入青的半個世紀之間,黃教在青海蒙古各部之中已經牢牢紮根了。卻圖汗之前,要說一下蒙古右翼控制青海的部族。

  蒙古右翼是與明直接對峙的蒙古政權,在東北長城邊外的烏梁海三衛被蒙古右翼領袖「俺答汗」所征服並控制;在中部沿長城自東至西是俺答汗弟兄控制下的喀喇沁十大營、十二土默特、鄂爾多斯部;甘青地區是俺答汗之子「斌圖」率喀喇沁一支和永謝布一支控制下的青海,此二部勢力在發展中曾擴展到今甘南、臨夏地區。蒙古右翼一直在明的東北、北、西北、西部的邊疆壓著打,逼明與蒙古進行貿易互市(漢文史料多載為「求貢」,即蒙古要求進貢,明政府不答應而不斷打仗)。

  蒙古右翼也就是漠南蒙古族進入青海,早在俺答的爺爺達延汗統一蒙古各部之前。青海地方史料載:十五世紀中期,東蒙古「亦卜剌」與「鄂爾多斯」兩部入青。鄂爾多斯部在俺答汗時為俺答汗長兄所主,多數人對此都較熟悉。那麼「亦卜剌」部是哪一部呢?

  查達延汗統一蒙古各部的史料:十五世紀中期,達延汗打敗了永謝布一名領主「亦卜剌太師」和鄂爾多斯領主「滿都賚阿固勒呼」及西蒙古瓦剌等部,統一了蒙古各部。

  結合上文可見,「亦卜剌」領原永謝布貴族集團退到青海後,以自己名為所部之名,但實際上此部應該是「永謝布」。

  俺答汗繼承祖業,最終控制了青海,留下了所屬的喀喇沁一支和永謝布一支,「亦卜剌」部應該又回到了本源的「永謝布」之中。俺答汗之孫順義王扯力克時,青海蒙古仍在蒙古翼俺答系控制之下。史載,1590年俺答汗之妻三娘子與扯力克護送三世達賴的骨灰進藏之時,青海蒙古攻明,明請三娘子約束青海蒙古,蒙古右翼聯盟為維護開通20年的「明蒙互市」,讓青海蒙古退還了攻明的戰利品並且停戰。

  當扯力克與三娘子在17世紀初相繼辭世,富足的蒙古右翼成了蒙古兄弟部族爭食、欺凌的對象。蒙古左翼林丹汗是始作倀者,借明支持為害兄弟部族,蒙古右翼敗林丹的「趙城之戰」所消滅的軍隊中有上千明送錢糧的援軍。當然中原政權一貫如此,利用新興起的游牧民族勢力,來夾攻直接敵對的游牧政權;雖然當時明自身難保,還是給「林丹」幾千兵,做象徵性的援助(明不但指望用「林丹」牽制後金,還指望「林丹」把威脅自己整個北部邊境的「蒙古右翼」徹底毀滅,這也許是蒙古右翼在明與其走狗的夾擊下,都紛紛倒向後金的原因)。蒙古右翼的青海部分自然先為漠北卻圖汗所並,後又為固實汗所並。

  由上文,青海蒙古族中先後已經有唐古特、漠南蒙古、漠北蒙古、西蒙古的融入;所謂的往流蒙古,即成吉思汗諸弟系,和碩特的統治者都是成吉思汗大弟哈薩爾之後裔。

二、青海海西蒙古族旗名與俗稱

青海蒙古族在1725年設旗之初,海西境內有蒙古九旗,都屬於和碩特部(或霍碩特部)。

歸青海蒙古左翼盟所屬:

青和北左旗俗稱可魯溝貝子旗

青和北右末旗俗稱可魯可扎薩旗

青和北前旗俗稱布哈公旗

青和西前旗俗稱青海王家旗

青和西後旗俗稱柯柯貝勒旗

青和北左末旗俗稱鹽池扎薩旗

青和西右中旗俗稱台吉乃爾扎薩旗

歸青海蒙古右翼盟所屬:

青和西右後旗俗稱巴隆扎薩旗

青和西左後旗俗稱宗家扎薩旗

清末民國時期,這一地區還有蒙古八旗,也就是上述九旗中「青和北前旗」之外的八個旗。因為1858年後,黃河南的藏族汪什代海千戶部落遷入布哈河流域(今天的天峻縣境內)駐牧,原駐此的蒙古族北遷到了祁連山(應該進入了今天的甘肅肅北地區)。

蒙古族左右兩翼的劃分要追溯到固實汗時期。

三、近八百年中蒙古人在青海活動簡表

1229年,也就是蒙古太宗元年,海西歸窩闊台次子闊端管轄。這表明蒙古族形成上升時期,青海地區就是蒙古族的主要牧地。

1253年,蒙哥汗在河州置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海西東部歸其管轄。

1269年,忽必烈封其第七子奧魯赤為西平王,海西為其封地之一。

1374年,駐牧在海西與新疆諾羌等地的元寧王卜煙帖木爾,為了商貿與經濟,遣使到北京,明政府封其地為阿端、阿真、若先、帖里四部。1375年封卜煙帖木爾為安定王,轄地上形成了「罕東四衛」,也就是永樂時的「塞外四衛」,在以後的百多年中,這些蒙古部落與明政府多次發生戰爭。

1509年,蒙古永謝布部落酋長亦不剌與鄂爾多斯貴族反對達延汗失敗,率部一萬多人進入青海湖與海西地區,不久曾返回寧夏、河套地區。隨後1512年他們二次入青,青海湖周邊的「西寧衛」和海西地區的「塞外四衛」都為其所統治。東蒙古開始大規模入青,至少永謝布與鄂爾多斯部的貴族集團一萬多人來此。

1559年,蒙古右翼俺答汗部進佔青海,更多的東蒙古右翼部族也開始大規模入青。

1634年,因為佛教派爭,漠北(今蒙古國)喀爾喀部卻圖汗入青,統一青海蒙古族。

1636年底至1637年初,同樣是因為藏傳佛教的教派之爭,固實汗率西蒙古聯軍入青,以一萬兵勝卻圖汗三萬兵,殺卻圖汗統一青海,並進控西藏。

1645年,固實汗統一了唐古特四大部之後,將青海分為左右兩翼,分給其十個兒子做領地。

也就是說自固實汗開始,海西蒙古族,統治者主要是和碩特部固實汗後裔,普通蒙古人融合了元時留守的蒙古族、東蒙古各部蒙古族、漠北喀爾喀蒙古族、西蒙古聯軍中的各衛拉特蒙古人,還有唐古特蒙古族。當然這麼多年融血下來,已不可分。

固實汗後的清初,青海蒙古分封的各子,沒有更強有力領導核心。清政府與准格爾葛爾丹的戰爭中,青海蒙古族也捲入其中,青海蒙古族站在清准兩方的都有。

1723年,羅布藏丹津起兵反清,失敗後青海蒙古族開始走向末落。

1725年,清政府正式把青海蒙古族納入統治,將其編為29旗。並在每年秋季出3000蒙古兵在柴達木防禦准格爾。

1735年,青海蒙古族實力仍有,每旗每年能依清政府令出兵200,以防准格爾。

1838年(道光18年),雍希葉布族(永謝布)與蒙古爾津族、年措族、卡納族等被清政府安置在南柴達木諾木布塘駐牧,現屬玉樹州。

1931年,牧區流行瘟疫,牧民死亡甚多。

1934年,200多戶哈薩克開始遷入青海,至1950年進入青海的哈薩克有2320多戶。

1946年,都蘭瘟疫和麻疹蔓延,不足300戶的和碩特西左翼後旗(俗稱宗加旗)就有300人死亡,其中60戶全家死絕。

總之,民國時期青海的蒙藏牧民連遭瘟疫、自然災害和戰爭破壞等,導致人口銳減。

四、1735年以後的百年中青海地區蒙藏矛盾

青海蒙古族本來在黃河南有蒙古六旗,河北全為蒙古族牧地,乾隆末年,到嘉慶年間,青海蒙古勢力很弱,河南蒙古族多數都退入黃河北,而且此時藏族汪什代海部落陸續遷到黃河北岸駐牧。嘉慶、道光年間,番(藏族)蒙矛盾日益加深,蒙古族一直處於劣勢,清政府把黃河南原蒙古族牧地奪回,蒙古族不敢去駐,在河北沿線派兵防守,蒙古各旗出不起人。

番(藏族)蒙矛盾起因是多方面的,唯恐天下不亂的一些人造謠生事,說俺答汗、固實汗等入主西藏維護黃教、打擊紅教說成是在藏區進行血腥黑暗統治,不提他們是虔誠的黃教信徒那一面。許多書更說俺答汗、固實汗等的進藏是後來番(藏族)蒙矛盾的火種。又說是清政府「以夷制夷」,故意讓番(藏族)蒙有矛盾,而便於統治。

查歷史上的清時奏摺還有一個當時被稱為「漢奸」的因素。一些漢、回投機商販和遊民冒充藏民,搶掠蒙古。製造番(藏族)蒙矛盾,如「提到奎舒遵旨審擬折」中所述:

至龍神廟碑碣,上年十二月,據伊什達爾濟稟報「青海龍神廟碑碣被賊推倒」。因思番子雖素性獷悍,尚信神佛,推倒碑碣有何益,恐其中另有別故。

所幸今天,終於有人寫相關史料時說「番(藏族)蒙矛盾」是因蒙古衰弱的情況下,奸人趁機把水攪渾。而從下段也可看出「漢奸」實在是一亂由:

嘉慶年間,那彥成採取清理牧地和搶劫糾紛,先清內地,酌安卡隘,嚴拿「漢奸」(金庸《書劍恩仇錄》中所載「紅花會」進入回族區參與回民反清活動,也許以此為背景,那彥成酌安卡隘,嚴拿「漢奸」也是為了防範此等對抗政府的勢力四處扇風添亂)等措施後,藏族的北渡之勢才得以緩和。

咸豐年間,太平天國兵亂,清政府無力他顧,藏族再度北渡,漢族也開始進入青海。青海的蒙古族除與藏族關係較好的察漢諾門汗部仍在黃河南外,其他多退入海西守著鹽湖駐牧,至1949年,進入海西的藏族也已經與蒙古族人數相當。但清末民國戰亂,蒙藏兩族已能更和平的相處。

1949年,海西蒙古族占人口的40%多,藏族也佔40%多;而1990年,這兩族所佔的人口比重都已經不足10%,漢族人口已經佔70%多。

今天的青海蒙古族主要是在海西州與河南蒙古自治縣。

五、青海海西地區的墾殖與環境破壞

1918年,民國7年,在都蘭募民開荒,出告示勸藏民種燕麥。1923年設都蘭墾務局,舉辦放墾事宜。因蒙古族不願放墾,未及一年,停辦。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組織墾殖,形成小塊農業區。

1949年,青海解放;1951年,解放軍在阿拉爾地區開荒;1954年德令哈勞改農場創建,劃耕地5萬畝,以後又相繼創立了香日德、諾木洪、賽什克等勞改農場。

隨著50年代中期,境內農業的開發,全區先後共開墾耕地125.9萬畝,因水源和熱量不足而棄耕達68.5萬畝,優良草場遭到重大破壞,草場退化面積達400萬畝。

1950年後,大量內地人口的遷入,人口劇增,常年累月地挖掘植被充當燃料,全區每年約有2萬噸荒漠植被及其根莖被挖,植被破壞速度每年約100萬畝,全區原有沙生植物3000萬畝,已破壞2016萬畝,致使原來已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又開始向東南移動,全區新增沙化面積9萬畝,境內植被覆蓋率已不足13%。

青海境內的蒙古族與內蒙古、新疆的蒙古族風俗習慣基本相同。但因長期與藏、漢、回、土等民族雜居,風俗習慣既有蒙古族的特點,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優點。他們信奉藏傳佛教,住傳統的蒙古包,也有受藏族影響,住牛毛帳篷的。

穿長大襟長袍,頭戴氈帽或皮帽,腰束各色腰帶,足穿長統靴。婦女頭上梳長辮,脖子上戴金銀、珠寶、珊瑚等首飾。蒙古族的飲食與藏族基本相同,喜食炒麵和牛羊肉。用鮮牛奶和酥油曬「曲拉」,用馬奶造酒,馬奶酒芳香純正,味道獨特,是招待客人的佳品。在盛大喜慶的日子,按照傳統習慣,把煮熟的整隻羊擺到宴席上,作為最珍貴的食品敬奉長者或貴賓。蒙古族熱情奔放,喜愛歌舞和文化活動,每年夏、秋季節,人們按照傳統習慣,舉行祭山活動,屆時殺牛宰羊,喝酒唱歌,還要舉行射箭打靶、賽馬等活動。現在雖然不再舉行祭山活動,但每年都要舉行一次那達慕大會,歡慶豐收,進行物資交流和賽馬、摔角、射箭等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蒙古族的祭海和祭俄博活動在青海頗有特色。這裡的海是指青海湖。自從清朝有組織地召集青海一帶的蒙古族頭領們,到青海湖邊祭海立碑時起,現在已經變成蒙古族牧民們自發的群眾活動。俄博,是指草原上蒙古牧民用石頭堆起高高的石堆。蒙古族牧民對俄博十分崇拜,凡是經過俄博的牧民,都要圍著俄博轉上幾圈,再取來幾塊石頭堆在俄博上,於是俄博越堆越高。

青海的蒙古人也過春節,其風俗習慣與漢族沒有多大差別,只是他們之間互贈送禮品~而且節日的氛圍更濃一些。春節時每家都會待客,邀請自己的親戚朋友來家中過年,基本是一天一夜,白天是長輩及比較清閑的人來家中(因為有些人即便是過年也需要去看護羊群),而晚上是青年或孩子們,大家會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渡過一個祥和的春節。


推薦閱讀:

土爾扈特部渥巴錫東歸證明了中華文化的凝聚力
神風之外,蒙古對日本第一次入侵實錄(3)
準噶爾汗國史略
古代金帳汗國語言不通怎麼溝通?

TAG:歷史 | 名人 | 蒙古歷史 | 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