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針灸快速取穴一夜通,不通你砍我

針灸·取穴

zhen·jiu

在上學的時候,為了應付考試,我們不得不把許多東西記下來。但是考試已過,許多東西忘記了。因為僅僅限於死記硬背,何況不是針灸專業的。畢業後,要獨立臨床面對患者,不得不從新把針灸拾起來。

但是看回課本,複習複習,許多穴位以及功效都很快記回來。但是臨床根本不會用,特別是如何根據病人情況取穴、配穴。根本無從下手,特別是在幾分鐘診完病立刻處方。例如:治療頭痛的穴位太多了,取那幾個穴位最適合,還是都用呢?針灸不會像用中藥一樣,辯證準確,然後有對應的方劑治療。針灸要自己配穴。對於沒有多少臨床經驗的我來說,針的很困難。

直到有一天,看婁紹昆的《經方人生》這本書,看到一個章節,是作者分享的,他遇到一個好老師,一夜的交談使得他快速得入針灸之門。這個章節的乾貨總結、都是學習筆記來的,分享給大家:

我把它總結為:針灸取穴的五大要點秘訣。

學習中醫,我們雖然不提倡快速入門的訣竅方法等,但學習以下方法,對一個針灸的初學者來說,起碼可以起到撥開雲霧見天明的效果:

針灸的要點:一是辯證,一是取穴,第三則是必要的手法。

做到如上三點,針灸的效果我想不會差到哪裡去。但是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辯證需要深厚的積累,手法也不是一兩天可以練成。那在取穴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定的規律,從此入手,則可以少走很多彎路。也就是婁紹昆老師分享的經驗:

針灸取穴的秘訣要領

二羊歸納針灸取穴的五大要點如下:

第一,八總穴;

第二,八會穴;

第三,局部取穴;

第四,背部督脈尋找阿是穴;

第五,病位交叉對應取穴。」

首先是第一「八種穴」

古書有歌訣: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

現總結增加歌訣如下:

頭面合谷,頸項列缺,胸脘內關,脘腹(足)三里,

腰背委中,胸脅陽陵,少腹(三)陰交,顱腦太沖

例如:眼睛紅腫。眼睛所在的部位和頭面與顱腦有關,於是就在太沖與合谷穴位上扎針;

胸悶心煩失眠,胸悶心煩所在的部位和胸部有關,與顱腦有關。於是就在內關與太沖穴位上扎針;

嘔吐胃痛,嘔吐胃痛所在的部位和胃脘有關,於是就在內關與足三里穴位上扎針;

頸項強痛,頸項強痛所在的部位和頸項與肩背有關,於是就在列缺與委中穴位上扎針等

其他的大家發揮,舉一反三。

第二八會穴

「八會穴是指臟、腑、氣、血、筋、脈、骨、髓等精氣所會聚的腧穴。

它們分別是

一、腑會中脘;二、臟會章門;

三、筋會陽陵泉;四、髓會絕骨;

五、骨會大杼;六、血會膈俞;

七、脈會太淵;八、氣會膻中。

八會穴的使用一般『男左女右』,初學者用0.5寸的毫針,切記勿忘。」

針體不會太長,可以確保安全,安全第一,療效第二!我身邊有朋友把別人紮成氣胸的,特別是胸和後背的穴位尤其要小心。

另外建議有三個部位初學者先不要針刺,最好在老師知道下治療有經驗後再獨立操作:

  • 「一是枕骨下面的區域,如風府、瘂門、風池等穴位,它們與延髓靠得很近,一不小心就會出大事故。深刺風府治精神病,但是初學者不容易操作。

  • 古語云:『刺胸腹者,必避五臟』,『刺頭,中腦戶,入腦立死

  • 一個就是眼睛以及它的周圍的區域;進針可沒問題,出針不小心就會讓病人變成熊貓眼,眼周淤青腫脹。

  • 一個就是肚臍眼。另外一個地方初學者也先不要針刺,就是天突穴。」

  • 雖然有專門的一門學派是臍針,但也不是亂針。初學者不建議操作。

    第三局部取穴

    就是在發病的部位的體表取穴或者發病部位的鄰近取穴。也就是說,哪裡不舒服就在哪裡針灸。這種取穴的方法是最原始的方法,也可能是先人最早發現的一種取穴的方法。如面部局部長痘,可以用火針在局部點刺,被毒蟲蛇咬可以在局部點刺加拔罐治療等。

    注意事項還有以下二項:

  • 一項就是在胸背部與腹部初學階段針刺深度不超過0.5寸;

  • 一項就是對於體弱者、因勞累而體能消耗過多者,一定都要平卧在床上針刺,以免「暈針。

  • 第四、阿是穴

    「取穴方法中,少不了在背部督脈尋找『阿是穴』。『阿是穴』就是出現在人體體表的敏感的壓痛點,在這些壓痛點上針灸能夠取得非常滿意的療效。一般在背部督脈尋找『阿是穴』。」

    例如:

  • 第七頸椎棘突下的大椎穴是一個重要的穴位,對頭部、頸部、肩部的疾病與發熱的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 第七胸椎棘突下的至陽穴是一個重要的穴位,對胃部、胸部、脅部的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 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命門穴是一個重要的穴位,對腰部、下腹部與婦女的胞宮部的疾病有很好的療效。臨床上任何疾病,只要發現脊椎骨上有壓痛,就要在這裡取穴。

  • 第五、病位交叉對應取穴

    「針灸取穴第五個方面的內容就是『病位交叉對應取穴』。」這種取穴法在《內經》中叫做『繆刺』,日本針灸家稱之為『天平療法』,對肢體與關節疼痛的療效比較顯著。它可以分兩種

    一種是左右對稱取穴,一種是左右、上下、前後大交叉取穴。」

    譬如,你的左手腕疼痛,如果使用左右取穴法,可以在右手腕與左手腕相對應的部位用一寸的毫針針刺。針刺後,快速地左右捻轉與上下提插三十秒左右。」這種方法,其實是一種很笨但卻十分有效的方法。幾遍不懂穴位,可以在交叉的對策按壓找壓痛點,下針按壓都可以。

    例如:

    「對於痛經的診治,」 「急性發作時腰骶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的『腰陽關』穴出現壓痛的機會最大,日本針灸家稱之為『上仙穴』,它是治療痛經的首選穴。

    當然種取穴的最高原則還是『以痛為穴』



    推薦閱讀:

    中醫針灸穴位定位順口溜
    針灸探秘7
    臨床上點穴結合麥肯基療法(Mckenzie)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
    自然力的智慧——五行針灸提高班分享(一)
    針灸三通法在腦中風不同階段的應用

    TAG:針灸 | 一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