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的分類
特定穴是指若干類具有特殊治療作用的經穴。由於它們的主治功能不同,因此各有特定的名稱和含義。共有十類。
1.五輸穴 五輸穴即十二經脈分布在肘、膝關節以下的井、滎、輸、經、合穴,簡稱「五輸」,其分布次序是根據標本根結的理論,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古代醫家把經氣在經脈中運行的情況,比作自然界的水流,以說明經氣的出入和經過部位的深淺及其不同作用。如經氣所出,象水的源頭,稱為「井」;經氣所溜,象剛出的泉水微流,稱為「滎」;經氣所注,象水流由淺入深,稱為「輸」;經氣所行,象水在通暢的河中流過,稱為「經」;最後經氣充盛,由此深入,進而匯合於臟腑,恰象百川匯合入海,稱為「合」。 《難經·六十八難》:「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輸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概括了五輸穴的主治範圍。十二經各有一個井穴,因多位於赤白肉際處,故井穴具有交通陰陽氣血的作用,多用於急救,有開竅醒神,消炎鎮痛之效;各經滎穴均可退熱;輸穴多用於止痛,兼治身體沉重由水濕所致者;經穴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合穴治六腑病,如嘔吐、泄瀉、頭暈、頭脹,可將上逆之氣向下引。 井穴還用於診斷:井穴是各經的「根」穴,日本針灸家用燃著的線香熏烤井穴,分析井穴對熱的敏感程度,以確定各經的虛實,此法叫知熱感度測定法。 古人根據臟腑的不同作用,把其分屬五行,即肝、膽屬木,心、小腸屬火,脾、胃屬土,肺、大腸屬金,腎、膀胱屬水。又將五輸穴也分屬五行。《難經·六十四難》指出:「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輸土,陽輸木,陰經金,陽經水,陰合水,陽合土。」據此,又根據五行的相生規律及疾病的不同表現,制定出「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的治療方法,即補母瀉子法。具體應用又有本經補母瀉子法,子午流注納子法和異經補母瀉子法。
2.原穴、絡穴 「原」即本源,原氣之意。原穴是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經脈在四肢各有一個原穴,又名「十二原」。在六陽經,原穴單獨存在,排列在腧穴之後,六陰經則以輸為原。「絡」即聯絡之意,絡脈從經脈分出的部位各有一個腧穴叫絡穴。絡穴具有聯絡表裡兩經的作用。十二經的絡穴皆位於四肢肘膝關節以下,加之任脈絡穴鳩尾位於腹,督脈絡穴長強位於尾骶部,脾之大絡大包穴位於胸脅,共十五穴,故稱為「十五絡穴」。 2.1.原穴 一、用於診斷:《靈樞·九針十二原》:「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源,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目前,應用經絡測定儀,測量各經原穴的導電情況,分析各經的虛實,以協助診斷臟腑疾病。其讀數與井穴知熱感度的讀數相反,數字大表示臟腑實證。 二、用於治療:《靈樞·九針十二原》:「五臟有疾也,當取之十二原」。原穴可調整臟腑經絡的功能,既可補虛,又可瀉實,原穴對臟腑疾病有很好的療效,可單用,亦可與相表裡的絡穴配用,叫原絡配穴法。因此法是以病經的原穴為主,表裡經的絡穴為客,所以又叫主客原絡配穴。 2.2.絡穴 一、用於診斷:《靈樞·經脈》:「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當經脈有病時,有時會在絡穴所在的絡脈上出現酸痛、麻木、硬結及顏色改變,可幫助診斷疾病。 二、用於治療:一是絡穴主治絡脈病,如手少陰經別絡,實則胸中支滿,虛則不能言語,可取通里穴治療。(詳見絡脈病候)。二是一絡通二經,即絡穴不僅治本經病,也能治其相表裡經的病症,如手太陰絡穴列缺,即能治肺經之咳嗽、氣喘,又可治大腸經的牙痛、頭項強痛等症。三是絡穴治療慢性病,特別是臟腑的慢性疾病,古人有「初病在經,久病在絡」之說,即指久病不愈時,其病理產物氣血痰濕等常由經入絡,故凡一切內傷疾病或臟腑久病均可取絡穴治療。對於絡脈之實證,用淺刺放血的方法治療。
3.背俞穴、募穴 背俞穴是臟腑之氣輸注於背腰部的腧穴;募穴是臟腑之氣匯聚於胸腹部的腧穴。它們均分布於軀幹部,與臟腑有密切關係。 3.1.背俞穴 一、用於診斷:《靈樞·背俞》:「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難經·六十七難》:「陰病行陽,俞在陽。」指出五臟有病常在背俞穴上出現反應,按壓背俞穴可以協助診斷。 二、用於治療:治五臟病。《素問·長刺節論》:「迫臟刺背,背俞也。」是說明背俞穴對於五臟病針刺具有直接作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病治陽」也說明五臟有病可以取相應的背俞穴進行治療。背俞穴不但可治與臟腑有關的疾病,還可治療與本臟腑有關的五官九竅、皮肉筋骨病。如肝俞既能治肝病,又治目疾(肝開竅於目)、筋脈攣急(肝主筋,肝藏血);腎俞治腎病,又可治與腎有關的耳聾耳鳴(腎開竅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陽痿(腎藏精、主生殖)及骨髓病(腎主骨生髓)。背俞穴可單用,亦可配募穴,叫俞募配穴法。 3.2.募穴 一、用於診斷:《難經·六十七難》「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提出六腑有病(陽病)常在胸腹部的募穴上出現異常,指壓募穴,可協助診斷,亦可與背俞穴互參診病,即所謂「審募而察俞,察俞而診募」。 二、用於治療:募穴可治本臟腑病及陽經經絡病症,《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病治陰」即指六腑病及陽經經絡病可取募穴治療,如胃脘痛取中脘;腹痛、腹瀉取天樞;膀胱經之坐骨神經痛取中極等。
4.八會穴 「會」即聚會之意,八會穴即臟、腑、氣、血、筋、脈、骨、髓的精氣聚會的八個腧穴,故稱八會穴,分布於軀幹部和四肢部。 用於治療:八會穴與其所屬的八種臟器組織的生理功能有密切關係,各治療與八者相關的疾病,尤其是八者的慢性虛弱性疾病。如臟會章門主治五臟疾患,尤以肝脾多用;腑會中脘主治六腑病,尤以胃及大腸效優;筋會陽陵泉主治筋病,半身不遂、肩臂疼痛、拘攣癱瘓、痿痹多用;髓會懸鐘主治下肢癱瘓、痿軟無力、貧血、疼痛等;骨會大杼主治骨病,以周身骨節疼痛,尤其是頸肩背及四肢骨痛效佳;血會膈俞主治血病,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痔血、尿血、崩漏、貧血以及外傷出血、瘀血等;氣會膻中主治氣機不利的各種疾患,如胸悶、氣短、噎膈、哮喘、郁證、嘔逆噯氣等;脈會太淵主治脈管病,如脈管炎、無脈症、動脈硬化等。
5.郄穴 「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經經氣深集的部位。十二經脈、陰蹻、陽蹻、陰維、陽維脈各有一個郄穴,共十六個郄穴。多分布於四肢肘、膝關節以下。 一、診斷:臟腑有病可按壓郄穴,以協助診斷。 二、治療:因郄穴為氣血深藏之處,一般情況下,邪不可干,如果郄穴出現異常,說明病邪已深,表現必然急、重,故郄穴可用於本經循行和所屬臟腑的急症、痛症、炎症以及久治不愈的疾病。陰經郄穴有止血作用,如孔最止咯血。中都止崩漏、陰郄止吐血衄血等。陽經郄穴偏於止痛,如急性腰痛取養老,急性胃脘痛取梁丘等。郄穴可以單用,亦可與會穴合用,叫郄會取穴法,如梁丘配中脘治療急性胃病;孔最配膻中治氣逆吐血等。
6.下合穴 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陽六腑之氣下合於足三陽經的六個腧穴,故稱下合穴。主要分布於下肢膝關節附近。 下合穴是治療六腑病的重要穴位。《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曰:「合治內府。」如足三里治胃脘痛;下巨虛治泄瀉;上巨虛治腸癰;陽陵泉治蛔厥;委陽、委中治三焦氣化失常引起的癃閉、遺尿等。
7.八脈交會穴 八脈交會穴是指奇經八脈與十二經脈之氣相交會的八個腧穴,故稱「八脈交會穴」。它們分布於腕踝關節上下。
8.各經主要交會穴: 一、肺經: 中府:手、足太陰之會 二、大腸經 肩髃:手陽明、陽蹻之會 迎香:手、足陽明之會 三、胃經 承泣:足陽明、陽蹻、任脈之會 地倉:陽蹻、手足陽明之會 下關:足少陽、陽明之會 頭維:足少陽、陽明、陽維之會 四、脾經 三陰交:足太陰、少陰、厥陰之會 大橫:足太陰、陰維之會 腹哀:足太陰、陰維之會 五、小腸經 顴髎:手太陽、少陽之會 聽宮: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 六、膀胱經 睛明:手足太陽、陰陽蹻、足陽明之會 大杼:手、足太陽之會 風門:督脈、足太陽之會 七、腎經 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商曲、石關、陰都、腹通谷、幽門:足少陰、沖脈之會。 八、心包經 天池:手厥陰、足少陽之會 九、三焦經 翳風:手、足少陽之會 角孫:手、足少陽、手陽明之會 十、膽經 瞳子髎:手太陽、手足少陽之會 陽白:足少陽、陽維之會 頭臨泣:足太陽、少陽、陽維之會 風池:足少陽、陽維之會 肩井:手足少陽、陽維之會 日月:足太陰、少陽之會 帶脈:足少陽、帶脈之會 環跳:足少陽、太陽之會 十一、肝經 章門:足厥陰、少陽之會 期門:足厥陰、太陰、陰維之會 十二、任脈 承漿:足陽明、任脈之會 廉泉:陰維、任脈之會 天突:陰維、任脈之會 上脘:任脈、足陽明、手太陽之會 中脘: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 下脘:足太陰、任脈之會 陰交:任脈、沖脈之會 關元:足三陰、任脈之會 中極:足三陰、任脈之會 會陰:任、督、沖三脈之會 十三:督脈 神庭:督脈、足太陽、陽明之會 水溝:督脈、手足陽明之會 百會:督脈、足太陽之會 腦戶:督脈、足太陽之會 風府:督脈、陽維之會 啞門:督脈、陽維之會 大椎:督脈、手足三陽之會 陶道:督脈、足太陽之會
凡不可針刺的腧穴,稱禁刺穴;凡不可灸治的腧穴,稱禁灸穴。兩者統稱為刺灸禁穴。一、禁刺穴 凡腧穴近於臟腑,或在大的血脈之上或附近,或居於特殊位置,皆屬古人認為不可刺者,而定為禁刺腧穴。如腦戶、囟會、神庭、玉枕、絡卻、承靈、顱息、角孫、承泣、神道、靈台、膻中、水分、神闕、會陰、橫骨、氣沖、箕門、承筋、手五里、三陽絡、青靈、乳中、人迎、缺盆、肩井、沖陽、雲門、極泉、天池等。 考禁刺穴的實質,基本屬於行刺的深淺問題。「病有浮沉,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過之則內傷。」「過之」即是指刺之過深。可見古人亦認識到禁刺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故舉凡禁刺穴,除居特殊部位的神闕、乳中不宜針外,其它腧穴皆可進針,但務取毛刺、浮刺、沿皮刺等到淺刺法,切勿超過生理限度。 二、禁灸穴 凡接近五官、前後二陰及大動脈的腧穴,均不宜用灸法施治。如腦戶、風府、啞門、五處、承光、脊中、心俞、白環俞、絲竹空、承泣、素髎、人迎、乳中、淵腋、鳩尾、經渠、天府、陰市、伏兔、地五會、膝陽關、迎香、巨髎、禾髎、地倉、少府、足通谷、天柱、頭臨泣、頭維、攢竹、睛明、顴髎、下關、天牖、周榮、腹哀、肩貞、陽池、中沖、少商、魚際、隱白、漏谷、陰陵泉、條口、犢鼻、髀關、申脈、委中、承扶等。 這些都是古人的經驗之談。近代針灸臨床認為,除了睛明、素髎、人迎、委中等不宜灸外,余穴均可適當採用灸治法。
推薦閱讀:
※金口訣分類預測口訣 求 財 財爻旺相財可求。 財坐空地空手謀。 財動求財動本得, 財旺身弱勞神憂。 財空只宜雙牽線, 財旺身弱官非愁。 財休年月日時生, 合助宜速急可求。 課旺歲月日時絕, 刑
※雲山人689的【待分類】
※錦鯉的分類(二)
※印度占星術基本分類與構成--葉飄然
※銀屑病具有頑固性和複發性的特點?銀屑病常見圖片?病情分類?
TAG: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