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蒙德人類大歷史三部曲之三——《崩潰》讀書筆記
上周讀完戴蒙德人類大歷史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但因為外出,沒有做讀書筆記,在這裡拖後三天補上。
戴蒙德的這本書由三部曲的第一部《第三種黑猩猩——人類的身世與未來》之第五部分演繹而來,探討的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歷史上諸多人類社會(文明)的衰敗,乃至最終崩潰的問題。
在書中的前言,戴蒙德首先定義了崩潰的含義:指在相當大的地域範圍內,歷經一段時期,人口數量和/或政治/經濟/社會複雜性的遽減與衰敗。人類社會的衰敗有多種形式,溫和的衰敗形式包括正常意義上社會財富的減少,某個社會在小規模範圍內政治/經濟/社會的重組;也包括在未改變總人口規模或整個區域社會複雜性的前提下,某個社會被其相鄰的社會所征服,或者由於強鄰的崛起而導致自身的衰敗;同時也包括統治精英的更替和改朝換代。戴蒙德在書中探討的例子,如北大西洋格陵蘭島維京人社會的消亡、南太平洋復活節島波利尼西亞人類社會的大倒退,中美洲瑪雅文明的消失等等,都非前述幾種溫和衰敗形式中的某種,而是人類社會極端衰敗的表現,即人類社會的崩潰。
接下來,戴蒙德開宗明義地提出五點因素可用來解釋任何類型的社會崩潰:一、生態破壞;二、氣候變更;三、強鄰在側;四、友邦援助的減少;五、社會如何回應。
第一點涉及的是人類對環境的無意破壞。戴蒙德把自然環境分為兩種,一種為脆弱型(易受破壞,難以復原),一種為復生型(遭破壞後復生能力強)。某些社會經歷環境的崩潰,可能是人們的肆意妄為,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所在的環境異常薄弱,或者兩者相互作用造成。
第二點涉及氣候變化。如果氣候良好,一個社會所耗掉的環境資源就可以被補足。如果氣候變得更為乾燥、寒冷、炎熱、潮濕或更變化多端時,一個社會就更可能處於崩潰的邊緣。往往是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和氣候的變化兩個因素共同導致人類社會的崩潰。事實上,如果不是一個社會已經部分地耗盡環境資源,那麼它就有可能在氣候變化所引發資源枯竭的情況下存活下來。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再加上氣候變化這一因素,兩者結合後產生的影響才是真正致命的。
第三點是強鄰在側。歷史上,絕大部分社會的地理位置都離其他社會不遠,多少有些相互接觸的機會。與鄰國的關係要不是處於暫時的敵對狀態,就是長時期的仇視。實力強大時,社會尚能禦敵自如;若變得弱小,任何原因都能使其兵敗如山倒,這其中包括了由環境破壞而引起的衰敗。由此可見,表面看起來引發崩潰的原因在於被軍事征服,但究其終極誘因,要屬導致實力變弱的那些因素。如羅馬帝國滅亡的例子,人們普遍認為是蠻族的入侵導致了帝國的滅亡,事實上正是因為羅馬的經濟、政治、環境等方面的衰弱使其無法抵禦蠻族的進攻。
第四點因素是友邦援助的減少。歷史上大多數社會的鄰國往往包括敵鄰和友好的貿易夥伴。鄰邦的角色也有可能在敵友之間變化。大多數社會對鄰邦都存有一定程度的依賴性,往往需要從鄰邦進口必需的貿易商品。如果一個社會的鄰邦(貿易夥伴)變得衰敗,如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也會給一個社會帶來一些風險,甚至導致該社會的崩潰。
第五點因素是面臨問題時,社會如何回應。即便是類似的問題,不同社會採取的回應之道也往往有所不同,這最終會導致了不同的結局。一個社會面臨問題時的應對之道往往取決於其政治、經濟、社會制度和文化價值觀,這些制度和價值觀影響到社會能否解決其面對的問題,或者影響到社會是否嘗試去解決問題。
戴蒙德詳細地回顧了歷史上五個人類社會崩潰的過程,這五個社會分別是南太平洋的復活節島,皮特凱恩島和漢德森島,北美印第安人的阿納薩茲,中美洲的瑪雅文明,北大西洋格陵蘭維京社會。戴蒙德根據自己所提出的五點因素,詳細地分析了它們崩潰的原因。
其中維京人(指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居民,泛指北歐海盜。)在格陵蘭的命運最為典型,戴蒙德所提出的五大導致人類社會衰敗的因素,都在他們身上一一得到驗證。
歐洲文明起源於10000年前亞洲西南部的「新月沃地」,範圍包括現在的約旦北部到土耳其東南部,往東至伊朗。世界上最早的作物、家禽、牲畜和帶輪子的運輸工具都出現在這裡,最早的冶銅、冶鐵技術也在這裡被發明出來,最早的城鎮、部落、國家以及有組織的宗教也從這裡崛起。公元前7000年,以上的種種文明開始傳入歐洲。
斯堪的納維亞位於歐洲的西北部,離新月沃地最遠,是歐洲最後開化的地區,一直到公元前2500年前後這裡才開始出現農業。同時斯堪的納維亞也是距離羅馬文明最偏遠的角落,羅馬商人的足跡從未踏上斯堪的納維亞,這裡也從不曾與羅馬帝國比鄰而居過。在中世紀以前,斯堪的納維亞一直是歐洲的蠻荒之地。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海岸線曲折綿長,海運便捷。不過在最初,斯堪的納維亞人只有無風帆的槳划船。公元600年左右,斯堪的納維亞人從地中海引進了帆船技術,這成為他們後來對外擴張的重要條件。
中世紀暖和的氣候和犁具的改良使糧食產量得以提高,斯堪的納維亞的人口出現大爆炸。但由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大部分地區陡峭多山,只有3%的土地可以用來發展農業。到公元700年,斯堪的納維亞面臨人口增長的壓力,這一情況在挪威西部特別嚴重。隨著人地矛盾的加劇,斯堪的納維亞人藉助他們從地中海學來的航海技術開始向海外擴張。
斯堪的納維亞人駕駛帆船劫掠從西歐到南歐海岸邊或靠內河的城鎮,他們甚至還劫掠過拜占庭帝國的君士坦丁堡。斯堪的納維亞人由此變成維京(海盜)人,成為歐洲大陸談虎色變的北歐海盜。
在駛向歐洲大陸的航程中,維京人的船隻曾經被吹離航道來到北大西洋。維京人因此發現了法羅島、冰島。公元900年左右,他們發現了格陵蘭。
公元978年,維京人開始在格陵蘭定居。到公元1000年,格陵蘭的維京人總數已達5000人,他們建立起一個繁榮的維京人社會。但是公元1435年左右,維京人在格陵蘭消失了。現代的格陵蘭人與當年的維京人已經沒有直接關係。
歷史學家大多都偏向於寒冷惡劣的氣候是維京人最終無法在格陵蘭堅持下去的主要原因。但是戴蒙德指出寒冷的氣候不是格陵蘭維京人社會崩潰的主要原因。因為在公元1300年以前,格陵蘭曾出現過幾次寒冷期,但維京人都熬過來了。公元1400之後,格陵蘭出現了幾次溫暖期,但是維京人卻敗下陣來。而他們的鄰居,因紐特人卻在格陵蘭寒冷的氣候里,一直堅持到現在。所以格陵蘭維京人社會的崩潰,不能簡單歸結於酷寒的天氣。
維京人發現格陵蘭之後,把原先自己的文明模式也帶過去,在島上發展農業和牧業。他們一到格陵蘭就開始焚燒樹林,開闢牧場和農田。隨後由於木材和柴薪之需,又將剩餘的樹林也砍伐殆盡。牲畜的啃噬和踐踏,惡劣的氣候條件,使得被砍伐的樹林無法再生。
嚴寒的格陵蘭冬天面臨取暖的問題,維京人與因紐特人不同,他們不懂得用鯨脂來取暖和照明。樹木用完之後,維京人為了取暖又開始燃燒草皮,而燃燒草皮又無異於摧毀牧場,相當於破壞掉自己一個重要的生活來源。
濫伐森林、燃燒草皮,過度的開墾和放牧導致了嚴重的土壤侵蝕,最終使農業和牧業無以為繼,維京人進一步失去自己的生活來源。
濫伐森林的另一個嚴重結果是導致鐵產量的減少,因為沒有木材可以用來製造冶鐵和鑄鐵時所需要的木炭。雖然可以從挪威進口鐵錠,但鑄鐵仍需要木炭。鐵產量的減少使格陵蘭極度缺鐵。由於缺乏鐵制工具,農業和牧業的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如開墾農田、收割農作物或牧草、宰殺牲畜、剪羊毛都受到嚴重的影響。最為致命的是,格陵蘭人失去了與因紐特人對抗的軍事優勢。
維京人最終在格陵蘭消失了,但是因紐特人卻生存了下來。因紐特人沒有農牧業,靠漁獵極地的動物為生。他們在陸地上獵殺馴鹿、海象和大型陸鳥,捕殺海里的鯨魚、海豹。維京人由於缺乏木頭而無法蓋房、取暖和照明。因紐特人則用冰塊蓋屋、用鯨脂或海豹脂做燃料和照明。由於缺乏木頭用來造船,因紐特人用海豹皮覆在船的構架上做成皮舟。
因紐特人代表極地人類數千年來克服惡劣環境、在文化上所達到的制高點。如果維京人能夠向因紐特人學習,那麼他們就有可能在惡劣的環境中堅持下來,但是他們沒有。考古證明,維京人與因紐特人處於緊張的敵對狀態,雙方之間沒有通婚,沒有貿易,沒有文化上的交流。
是什麼原因使維京人無法向因紐特人交流與學習?
戴蒙德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文化原因,作為基督教徒,維京人和中世紀大多數歐洲人一樣,對因紐特人(他們把因紐特人看作異教徒)充滿蔑視;另外一個原因是,維京人認為自己是格陵蘭本地人,公元1200年因紐特人進入格陵蘭之前,他們已經在這裡狩獵橫行了幾百年,他們把因紐特人看作入侵者,這導致雙方關係處於緊張的敵對狀態。
每當海外移民開始建立新家園的時候,他們往往會將原來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等文化資本帶過來,這種文化資本包括知識、信仰、生存方式和社會組織。
維京人也是如此。他們在格陵蘭發展農業、牧業,而不像因紐特人以漁獵為主。他們繼續保留他們的基督教信仰,把因紐特人看作異教徒,敵視因紐特人,拒絕和他們貿易、交流,拒絕學習他們的生活方式。
格陵蘭的維京人過度砍伐森林、燃燒草皮,過度發展農業、牧業,造成土壤侵蝕,自然環境遭到破壞,他們又沒有學習因紐特人的生活方式以應對惡劣的環境和氣候,同時又因為遠離歐洲大陸,在瀕臨崩潰和面臨因紐特人的進攻時,無法得到來自歐洲大陸的支援,所以維京人最終消亡在格陵蘭的冰天雪地里。
在饑寒交迫之中,男人坐在家中等死,女人、孩子則走進敵對的因紐特人部落乞活。
這是一個怎樣絕望與凄涼場景!
格陵蘭維京人社會的崩潰符合戴蒙德提出的導致一個社會走向崩潰的五點因素。維京人破壞了格陵蘭的自然環境,當環境和氣候變得更加惡劣時,沒有有效應對的辦法(堅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未能向因紐特人學習),同時面臨強敵的進攻(因紐特人的進攻),又得不到友邦的援助(遠離歐洲大陸)。
書中讓人震撼的還有關於盧安達種族大屠殺的分析。戴蒙德指出這場人間慘劇不是因為種族仇恨,而是因為自然資源不足而引起的廝殺!
戴蒙德在書中提出了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古代的人類並非像我們平常想像的那樣具有天人合一,注重環保的思想。從50000年前智人發展了狩獵技能,提高了狩獵效率開始,對環境資源的破壞就開始了。隨著農業的興起,人類的自然環境的破壞又進一步加劇。只是相比較現代工業出現後對環境的破壞而言,古代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要小得多。不過,古代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雖然比現代人類小,但是古代人類在自然環境遭到破壞後,應對能力也較差,所以歷史有諸多文明因為自然環境遭破壞而最終走向崩潰的例子。除了格陵蘭的維京人社會、南太平洋的復活節島,中美洲的瑪雅文明因為環境的惡化而崩潰之外,人類文明最早的發祥地,亞洲西南部的「新月沃地」也在耗盡各種自然資源之後而走向衰落,至今無法恢復昔日的榮光。
戴蒙德在書中列舉了多個人類文明崩潰的例子,也就是說這種人類社會的失敗一再上演。為什麼人類社會會犯這種錯誤?戴蒙德提出了一個觀點,是群體的決策失誤所導致的。戴蒙德把群體決策失誤分成四種情況:首先,群體可能在問題確實發生之前無法預測它;其次,問題發生後,群體有可能仍然無法察覺問題的實質;再則,他們看到問題,可能沒有辦法去解決它。最後,他們可能努力解決問題,但沒有成功。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戴蒙德通過對人類歷史上諸多文明因為環境遭到破壞而走向崩潰的例子的詳盡分析,目的在於對現代人類所面臨的環境問題提出預警,並試圖提出解決的辦法。
戴蒙德的這本書更加學術化。一開始就開宗明義的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後舉出多個例子進行詳細而反覆的論證。如果缺乏耐心,看到後來會覺得比三部曲的前邊兩部《第三種猩猩》《槍炮、病菌和鋼鐵》更加啰嗦,可讀性很差。但如果有耐心仔細看下去,會發現戴蒙德的論證過程邏輯嚴密,一環扣一環,整本書是一個嚴密而完整的體系。
儘管在書中,戴蒙德多次重申環境因素並非人類社會衰敗的唯一原因,但是他還是因為過多地強調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而遭到很多同行的批評。但不可否認,戴蒙德在書中的觀點看起來是合理的,是成立的,並且也能夠引發現代人類對目前自然環境日益惡化這個嚴峻的問題的思考。
推薦閱讀:
※揭開人類繁衍的秘密(上)
※萌狗,都是為人類而進化的
※日本一條狗因為長得太像人類無人敢領養
※「男八女七」——人類生命周期的變化規律
※你需要多少朋友?人類的擇偶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