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轉載]《文殊菩薩所說般若波羅蜜多經》及其注釋
注釋者尚不知何方高手。
文殊菩薩所說般若波羅蜜多經:
本經有二種譯本,一是扶南國三藏曼陀羅仙所譯,名「文殊菩薩所說般若波羅蜜多經」。二是扶南國三藏僧伽婆羅所譯,亦名「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二種譯本,頗有參差之處。
曼陀羅仙所譯本,並列入《大寶積經》四六,名曰文殊說般若會。今試解此經,依據《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載於《大正藏》般若部。
六波羅蜜是菩薩大乘相,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然而前五種波羅蜜,須依般若智慧,始得稱為波羅蜜。若無般若智慧,只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不得稱為布施乃至禪定波羅蜜。因為前五種若不依般若智慧,只成人天福報,不能獲得解脫。所以唯有般若得稱為「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在聲聞心中,名曰道品,聲聞人但能觀苦空無常,厭生死取涅盤。般若在菩薩心中名陀羅尼,能持一切善,能遮一切惡,經身不失,雖歷劫數,愈見增明。般若在佛心中名薩婆若,過盡德圓,十號具足。
般若明真空義,所謂真空義者,即如實空,如實不空。如實空如實不空,即是真如法性。諸法緣起,幻現假有。假有幻現,故無自性,既無自性故曰性空。以性空故,所以能隨緣建立諸法。故曰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歸畢竟空。
畢竟空能建立一切法,故性空即是「真」義「實」義。既然一切法皆歸畢竟空,故一切法皆不二不異,不二不異謂之如。如果約性空緣起而言,則曰「真如」。如果約緣起性空而言,則曰「如實」。
性空即緣起,故性空不可得。緣起即性空,故緣起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曰如實空。然此不可得亦復不可得,故曰如實不空。所以修小乘法者,觀苦空無常。而菩薩修般若波羅蜜多,則觀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
所以於不可得中,不得以空不空分別一切法。若以空不空分別一切法,即落有所得中。若人落有所得中,是人則不知般若。
如實空即是如實不空,如實不空即是如實空。如是真空,說為法界。即此法界,名曰無上菩提。法界菩提,俱離性相,同是不可得義,由此緣故,說一切法空。
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如一切智、一切種智、實際、真如、實性、無性、自性、法性、法界、法定、法住、法無我、法相等,皆般若之異名也。
釋經題
「文殊師利」
文殊譯為「妙」,師利譯為「德」或「吉祥」。所以文殊師利譯為妙吉祥。此菩薩常侍釋迦牟尼佛左方,於大菩薩當中,智慧最為第一。住首楞嚴三昧,以三昧力故,化現十方度化眾生。
「所說」
此經系文殊師利,承佛神力而說。《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佛言「我滅度後,令阿難陀受持所說素呾纜藏。其鄔波離受持所說毘奈耶藏。迦多延那受持所說阿毘達磨藏。曼殊師利菩薩受持大乘般若波羅蜜多。其金剛手菩薩受持所說甚深微妙總持門。如是教門,能除有情生死煩惱長夜黑暗,速能出離證解脫果。」
「摩訶般若波羅蜜」
摩訶譯為大。前文說過,其餘五度,皆因般若波羅蜜始稱波羅蜜。般若者如實空,其餘五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若不入如實空,皆是著相行,只成有為的人天福報,不得究竟解脫。依般若智慧,始能獲得解脫。故前五度不名摩訶,唯般若始稱摩訶。
我們說過,摩訶譯為大。不過此非因小之大,因小之大是有所大,有所大實不得謂大。此之大絕待無際,雖絕待無際而周遍一切,周遍一切而絕待無際。雖假言說以明,而實不可思議。此之大者,即一切法,離一切相。故所謂大者,即般若之如實空義也。即此「大」之一字,亦是假名而已。
般若譯為智慧,若人知如實空即如實不空,是名智。若知如實不空即如實空是名慧。易言之,若人於「無」知是「有」,則名智,於「有」知是「無」,則名慧。於無相知是一切相名智,於一切相知是無相名慧。於空知一切名智,於一切知空名慧。故般若智慧不同於世間智慧,世間智慧皆是取相妄立的,而般若智慧卻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的。如如不動,不動如如。不動則妙湛空寂,如如則萬法繁興。妙湛空寂而萬法繁興曰智,萬法繁興而妙湛空寂曰慧。此之謂般若智慧。此是今經所宣之義,如以體相用分別之,可分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文字般若言其相,觀照般若言其用,實相般若明其體。
所謂實相無相,故實相般若者,離一切相。何謂一切相?一切相不外四種,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離我人眾壽相,即自性清凈心體。
所謂文字般若,清凈心無名,借名以顯清凈心。文字是能詮,般若是所詮,所詮既明,文字亦離。
所謂觀照般若,即行人依教奉行,於修行時離我人眾壽相,念念觀照,即是觀照般若。如此觀照,便可念念與清凈心相應。習久功深,自然與實相冥合矣。
波羅蜜是梵語,譯曰彼岸到,即一切事究竟之謂。
「經」
梵語修多羅,(素呾纜)譯曰契經,契者契合。上契諸佛果德,下契眾生因心。上契諸佛果德者,契理也。下契眾生因心者,契機也。
經有線義,線有貫穿義,如貫花結鬘。貫穿者,以理貫文也。文者言教也,以無上佛道貫之則曰理教。佛所宣之言教必合於理,故曰教理。理教者俗諦,教理者真諦。真諦者契理,俗諦者契機,佛以二諦說法契理應機,故曰契經。
如果分別言之,經有五義,即一、出生義,能出一切法故,能出生一切聖果故。二、湧泉義,出法不竭故。三、顯示義,顯示種種法義故。四、繩墨義,去邪顯正故。五、結鬘義,以理貫文故。
「梁扶南國三藏曼陀羅仙譯」
曼陀羅仙,扶南國人。扶南國即今暹羅一帶。三藏者,言此法師精通經律論三藏也。於梁初大齎梵本遠來貢獻。上◎與僧伽婆羅(亦扶南國人),共譯《寶雲》,《法界體性》,及《文殊般若經》等。(詳見《續高僧傳》)
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滿足千人。菩薩摩訶薩十千人俱。以大莊嚴而自莊嚴。皆悉已住不退轉地。」
自「如是我聞,至菩薩摩訶薩十千人俱」,此有六種因緣,亦曰六種成就。如是為信成就,我聞為聞成就,一時為時成就,佛為能說法的主成就,在某處為處成就,與大比丘及菩薩眾俱為眾成就。
此為結集經人之語,非是佛語,故曰證信序。世尊將入涅盤,阿難請問世尊,結集經時,經首應安何語。佛答一切經首,皆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些大眾宣說此經。
舍衛譯曰豐德,系波斯匿王所都之國。祇樹是言園中之樹,系波斯匿王的太子祇陀所布施的。給孤獨即悉達長者,以周給孤獨故得名。此園系給孤獨長者所施,故名給孤獨園。
祇qí〈名〉(形聲。從示,氏聲。本義:地神)
同本義 [the god of theearth]
祇,地祇也。——《說文》
天神曰靈,地神曰祇。——《屍子》
又如:神祇(天神和地神);祇園(祇洹,祇林,祇苑。祇樹園。印度佛教聖地之一。後用為佛寺的代稱)
比丘有三義,一、乞士:上乞法以養慧命,下乞食以養色身。比丘托缽乞食清凈自活,於己可除其我慢、精進佛道,於眾生可除其慳貪令修布施為作福田。二、破惡:比丘出家受具,破身口七支惡。三、怖魔:比丘出家,佛眷屬增盛,故魔生恐怖。
比丘系梵語,因其多義故不翻。
大比丘是讚歎意,大有大多勝三義。大者,言是等比丘,人天所敬,有學小乘中至尊。多者,言是等比丘,博學多聞,強記廣識,遍通內外經典。勝者,言是等比丘,知見殊勝,出過九十六種外道。
菩薩摩訶薩,翻譯為大菩薩。有人說是地上菩薩,有人說是八地以上菩薩。
菩薩魔訶薩具雲應為菩提薩陲摩訶薩陲,薩陲者譯為有情。《大般若經》雲,菩薩摩訶薩,於大有情眾中,定當為上首,故複名摩訶薩。
又雲,「大有情眾者,謂住種性,第八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地,及初發心乃至不退轉地菩薩摩訶薩,是名大有情眾。」
所謂種性有五,一、習種性,是十住位菩薩。二、性種性,是十行位菩薩。三、道種性,是十迴向位菩薩。四、聖種性,是十地位菩薩。五、等覺性,等覺位菩薩。今雲住種性,便是從住位以上菩薩便是大有情。
第八預流,便是四雙八輩之聖人。從第八預流向算起,歷經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從阿羅漢果算到預流向,故曰第八預流,這些聖人都是大有情眾。
再向上乃至獨覺地,獨覺地便是辟支佛。若准前文,應包含獨覺向。
初發心乃至不退轉地菩薩摩訶薩,初住位菩薩名發心住菩薩,故即從初住算起。不退轉地菩薩摩訶薩,是八地菩薩。因為八地以上入無功用道,故名不退轉地。
故八地以還之菩薩及二乘聖人,皆為大有情眾。若准這段經文,菩薩摩訶薩應為八地以上的大菩薩。
大莊嚴者,福慧二種莊嚴也。因為這二種莊嚴能圓滿無上佛道,故名大莊嚴。欲圓滿福莊嚴,應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五種波羅蜜。欲圓滿慧莊嚴,應修般若波羅蜜。這些大菩薩,都以六度萬行而自莊嚴。
皆悉已住不退轉地。就一般而言,不退有三,即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依《彌陀要解》,位不退,入聖流不退墮凡夫。行不退,恆度眾生,不退墮二乘。念不退,心心流入薩婆若海。今約地上菩薩言,初地至六地,習行有時不進,名為行退。七地名遠行地便無行退,然猶是有功用道,或起愛習氣,故名念退。八地以上入無功用道,永絕三種退,故名不退轉地。
「其名曰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無礙辯菩薩。不舍擔菩薩。與如是等大菩薩俱。」
略舉菩薩名。
「文殊師利童真菩薩摩訶薩。明相現時從其住處來詣佛所。在外而立。」
童真菩薩,自然一於真如法性,不假功用也。童真又曰童子,在明入於無功用道也。
明相現時,即黎明時分。黎明時分文殊師利菩薩,來到佛所在外而立。
「爾時尊者舍利弗。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大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拘絺羅。如是等諸大聲聞。各從住處俱詣佛所。在外而立。」
次列聲聞,余經多是先列聲聞,後列菩薩。今經以文殊菩薩欲宣般若大法,故先列菩薩,次及聲聞。
於聲聞人中,舍利弗智慧第一。於大菩薩中,文殊師利菩薩智慧最為第一,故經中先表此二人。
諸大聲聞,言舍利弗等皆回小向大之聲聞也。略說聲聞,有其四種。第一決定聲聞,又曰定性聲聞。此輩人久習小乘,今世遇佛,聞小乘教,道熟證果。今諸大聲聞,皆非定性聲聞。第二增上慢聲聞,此輩人我慢甚重,薄有所得,謂為證果。實是未得言得,未證言證。第三退大聲聞,此輩人本是菩薩,只為厭苦情深,中途心生厭畏,以至退大取小。舍利弗便是退大聲聞。第四應化聲聞,此乃佛及菩薩,以大悲心權巧示現,內秘己德,外現聲聞。
諸大聲聞,亦各來至佛所,在外而立。
「佛知眾會皆悉集已。爾時如來從住處出。敷座而坐。告舍利弗。汝今何故。於晨朝時在門外立。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師利童真菩薩。先已至此住門外立。我實於後晚來到耳。」
今欲明般若精微,須是大智慧者應機。文殊菩薩及舍利弗尊者,分別於菩薩及聲聞眾中,智慧最為第一,故世尊先問此二人。
非佛不知文殊菩薩先到,不過故意先問舍利弗耳。欲令舍利弗自示謙德,舍利弗雖於聲聞眾中智慧第一,然較文殊菩薩卻是遠遜不如。故曰我實於後晚來到耳。
「爾時世尊問文殊師利。汝實先來到此住處。欲見如來耶。文殊師利即白佛言。如是世尊。我實來此欲見如來。何以故。我樂正觀利益眾生。我觀如來如如相。不異相不動相不作相。無生相無滅相。不有相不無相。不在方不離方。非三世非不三世。非二相非不二相。非垢相非凈相。以如是等。正觀如來利益眾生。」
欲見如來者,是見法實相也,非是以色相取佛。色相隨乎生滅,不能為眾生作皈依,不能利益眾生。故《金剛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諸法實相,亦即諸法如義,若人如是見,是為真見如來。實相即是諸法,諸法皆是實相,非是法有二,只怪眾生見有差別而已。眾生根機不同,所以同樣面對佛,有見如來,有不見如來也。
諸法實相是佛法身,所謂法身者,非是報化以外另有法身,而是報化即法身也,故曰報法身化法身。故大菩薩以機圓故面對報化即見法身。小機凡夫以鈍根故,雖是法身,卻見化佛。故報化即是法身,眾生有見不見而已。若謂報身化身以外另有法身,則法身當有生滅,既有生滅豈是法身?
法身常住盡於未來,故能為眾生作無盡皈依。《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雲,眾生當皈依法身佛。因為報化幻現,法身為實,唯有真實始能為眾生作無盡皈依而利益眾生。故經雲我樂正觀利益眾生。
所謂正觀者,是觀諸法空相。若人能正觀諸法空相,便知諸法假相幻有。若知諸法假相幻有,便知諸法如如不二不異。即此諸法空相,名為菩提,名為法界,名為如來。若不如此觀者,便是邪觀。
諸法空相者,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者,成就一切事功也。離一切相者,不著一切虛妄也。以離一切相,故諸法如如不二不異。故經雲我觀如來如如相,不異相。
以諸法不異相離一切相故,所以說不動相,不作相,無生相,無滅相,不有相,不無相。若謂有動相作相生相滅相有相無相,皆是著相,皆是差異相。
在方離方,是著於空間相。三世非三世,是著於時間相。若不著空間相亦不著時間相,則一切法無二相,亦無不二相。無垢相亦無凈相。如是一切相皆離,是如實空義。如實空即菩提,即法界,即如來。如果稍著於相,應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著相之人,必住有法。住於有法,故有生死輪轉無窮。為度有情生死流轉,故必須正觀諸法空相。正觀諸法空相,便是見於如來。故曰我實來此欲見如來,何以故,我樂正觀利益眾生。以如是等正觀如來利益眾生。
「佛告文殊師利。若能如是見於如來。心無所取亦無不取。非積聚非不積聚。」
佛告文殊師利菩薩說,若能如是見於實相而見如來,則心於諸法無所取亦無不取了。一切法皆空,故無所取。而此「空」亦空,故無不取。
一切法即空是真諦,空即一切法是俗諦。真諦即俗諦,俗諦即真諦,不二不別。真諦是體,俗諦是用,體為用之體,用為體之用。約「體用」,則不二二。約「用體」,則二不二。故若壞俗諦,即壞真諦。所以佛印證善現說「具壽善現,智慧甚深,不壞假名而說法性。」法性者無所取,不壞假名者無不取。
十二因緣,緣受生愛,緣愛故取,緣取故受後有。如果沒有無明愛煩惱為因緣,則雖行而不受後有。故菩薩摩訶薩,以實智故,於一切法無所取。以權智故,入生死度一切眾生。此等菩薩,皆是破無明證法性深達實相的大菩薩。
所謂積聚是蘊相,亦即因緣和合相。如《華嚴經》雲法非和合不和合。何以故?於諸法空相當中,無有和合,亦沒有不和合。若說和合是增語,若說不和合還是增語。故《大般若經》雲「一切法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空相)。謂變礙為色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領納是受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取相是想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造作是行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了別是識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苦惱積聚是蘊相,如來如實覺為無相。」
修道證滅原無苦惱積聚,然而造集受苦,六道不爽,故曰非積聚非不積聚。眾生迷惑,於畢竟空中妄受六道輪迴,實可憐憫。永嘉大師說迷時分明有六道,覺後空空無大千。空空無大千,焉有積聚?六道分明,焉得不積聚?以是之故,眾生應力求如實覺知,得見如來也。
「爾時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若能如是如汝所說。見如來者甚為希有。為一切眾生故見於如來。而心不取眾生之相。化一切眾生向於涅盤。而亦不取向涅盤相。為一切眾生髮大莊嚴。而心不見莊嚴之相。」
為一切眾生故見於如來者,即是文殊師利菩薩所說「我樂正觀利益眾生」之意。雖為利益一切眾生而求見實相,而心不取眾生之相。何以故?因為於實相中,無有眾生相可得也。一切相入於實相,同是一相,所謂無相。故《金剛經》說「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因為眾生者只是假名,自性本空而無有實法故。
涅盤即是無性,以無性故,故能盡虛空遍法界。以橫遍豎窮故,所以是常住之法。常住而無性,無性而常住。故《大般涅盤經》略雲,涅盤亦名無生,以無因緣故(因為因緣性空)。亦名無出,以無為故。亦名無作,以無造業故。亦名無相,以離妄故。以涅盤有如此義,所以化一切眾生向於涅盤,而不取向於涅盤相。
大莊嚴者,是福慧二莊嚴。菩薩摩訶薩為度一切眾生故,上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滿足慧莊嚴;以度眾生故,復滿足福莊嚴。故曰為一切眾生髮大莊嚴。此二種莊嚴是第一義空,及至滿足第一義空,故亦不見有莊嚴相,知所謂莊嚴只是假名。故經雲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菩薩雖為眾生髮大莊嚴,而心不見莊嚴之相。
「爾時文殊師利童真菩薩摩訶薩語舍利弗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雖為一切眾生髮大莊嚴心。恆不見有眾生相。為一切眾生髮大莊嚴。而眾生趣亦不增不減。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過一劫。如此一佛世界。復有無量無邊恆河沙諸佛。如是一一佛若一劫若過一劫。晝夜說法心無暫息。各各度於無量恆河沙眾生。皆入涅盤。而眾生界亦不增不減。乃至十方諸佛世界。亦復如是。一一諸佛說法教化。各度無量恆河沙眾生。皆入涅盤。於眾生界亦不增不減。何以故。眾生定相不可得故。是故眾生界不增不減。」
舍利弗既贊文殊師利菩薩已,文殊菩薩印可曰如是如是,如汝所說,雖為一切眾生髮大莊嚴心恆不見有眾生相。何以不見有眾生相呢?因為眾生者,只是假名,實無有法名為眾生。
何謂眾生?眾生者即是眾因緣和合而生。然而因緣和合併不能生法。如果因與緣能生法,應是未和合時即能生法。如果因不能生,緣亦不能生,則因緣和合亦不能生法。所以《中論》說「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四緣生諸法,更無第五緣。」
如果四緣和合能生諸法,應該有第五緣乃至余緣生出來。今四緣和合卻沒有第五緣生出來,是知四緣和合實無有生。故曰「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生滅是因緣,於法無所有。」
《不增不減經》雲「眾生者,即是無生。」既然一切法不生,所以佛說一切法空。
佛法所謂的空,是因緣義。若人不知因緣義,則此人不知真空義。所謂真空義者,即是第一義空。既然眾生相皆空,那麼於空中焉有增減?若人謂空有增減,豈非戲論?
所謂「趣」是因緣相。因緣相幻有非實,猶如鏡花水月。既是幻有非實,故曰性空。空非幻外之空,而幻有當下即是真空。法爾如是,名曰法界。眾生迷惑執六根,緣六塵,生六識,由十八界虛妄分別法界。於無界中妄見諸界,於無生中妄落生死,以至於成眾生界。而此眾生界幻有非實,故不增不減。
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過一劫。釋迦牟尼佛住世不過八十年,而住世一劫,則較世尊住世久矣。若過一劫,是言多劫。即是說假使一佛住世,若一劫若多劫。像這樣一佛世界中,復有無量無邊恆河沙諸佛,亦各住世一劫或多劫。晝夜說法,心不暫息。同時各個皆度無量恆沙眾生入於涅盤,而眾生界亦不增不減。總之,諸佛建水月道場,行如幻佛事,於畢竟空中,焉有增減?
乃至十方以下,是更進一層演說不增不減義。不但一佛世界如此,縱令十方諸佛世界亦復如此,於眾生界猶是不增不減。為甚麼原因呢?因為眾生定相不可得故。眾生隨緣幻現,故無定相可得。假使眾生有定相可得,則是常法,既是常法,即無因果。今眾生相不定,隨其因緣果報而幻現,幻現之法,非是實有,故不增不減。
「舍利弗復語文殊師利言。若眾生界不增不減。何故菩薩為諸眾生。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行說法。文殊師利言。若諸眾生悉空相者。亦無菩薩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眾生而為說法。何以故。我說法中。無有一法當可得故。」
這段文是文殊菩薩明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者,是菩薩摩訶薩,以不可得為方便而行甚深般若波羅蜜也。
為何舍利弗發問,而文殊師利菩薩卻向佛回答呢?此有二意,一、此義甚深,非舍利弗智慧所能知,故不直接作答。二、向佛作答,有請佛印可意。
菩薩摩訶薩具大智慧,能以無所得為方便善巧而行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若以無所得為方便行般若波羅蜜多時,能成就一切功德而不取一切相。是為菩薩甚深智慧。
故《大般若經》雲「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五蘊等差別相轉,是為法智;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蘊界處及諸緣起,若總若別是無常等,是為類智;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一切法假設名字,是為世俗智;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他有情心心所法,及修行證滅,是為他心智;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集應永斷,是為集智;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苦應不生,是為苦智;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滅應作證,是為滅智;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道應修習,是為道智;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貪瞋痴盡,是為盡智;若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知有趣復不生,是為無生智。」
所以菩薩智以無所得而為方便善巧,圓凈一切事功。雖成一切事功,而不著一切相。不著一切相,故曰諸法空相。是諸法空相,即一切法,泯一切相,故曰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乃至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若無眾生云何說有眾生及眾生界。文殊師利言。眾生界相如諸佛界。又問眾生界者是有量耶。答曰。眾生界量如佛界量。佛又問眾生界量有處所不。答曰眾生界量不可思議。又問眾生界相為有住不。答曰。眾生無住猶如空住。佛告文殊師利。如是修般若波羅蜜時。當云何住般若波羅蜜。文殊師利言。以不住法為住般若波羅蜜。」
佛為利益大眾,乃與文殊菩薩反覆問答。佛問若無眾生,云何說有眾生及眾生界?文殊菩薩答言,眾生界相如諸佛界。佛界者,法界也,法界者無界也。以無界故,所以無有一法不入法界。故眾生界相如諸佛界。
眾生界相是因緣幻現,幻現非實,仍是無界,故曰如諸佛界。
此地之「如」字,不作如同解,而是如如義,如者不二不異也,眾生界諸佛界不二不異,是一真法界義。一真法界者,即是不二。故法界不二,諸佛不二,菩提不二,乃至一切法不二,是為一真法界。不二即是如實空,故佛說諸法一相,所謂無相。是知不是於「二」以外另有不二,而是一切差異法緣生無性,以無性故,於「二」當體即是不二。所以佛以無分別智,能知一切差別法。
假使我們把「如」字作如同講,既說如同,自然是有二法了。既然得於二法,怎能說「我說法中無有一法當可得。」呢?
佛又問眾生界有量無量,答曰如佛界量。一真法界,非有量非無量。如實空非有量非無量,以一真法界如實空不可分別故。分別者,乃眾生見,妄於無分別中見有分別。如果不生於見,便不見有量亦不見無量了。不見有量不見無量,是諸法畢竟空。而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雖建立一切法,而一切法緣生無性皆歸畢竟空。所以不得於畢竟空中妄生邪見,分別有量無量。故曰一切法既然不二,是無一切法。如此諸法空相,空相諸法。
佛又問眾生界量有處所不?文殊菩薩答言不可思議。在心曰思在口曰議,不可得法言亡慮絕,故不可思議。既然言亡慮絕,何得謂有處所無處所?
佛又問眾生界相為有住不?文殊菩薩答眾生無住。眾生界自性不可得,焉得有住?由此可以例知一切法悉皆無住。上文講到不可思議,即此不可思議亦不可得,若有「不思議」,便是住了。如此方名般若波羅蜜多,所以接著文殊師利菩薩回答佛說,不住法為住般若波羅蜜。
「佛復問文殊師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羅蜜。文殊師利言。以無住相。即住般若波羅蜜。佛復告文殊師利。如是住般若波羅蜜時。是諸善根。云何增長云何損減。文殊師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羅蜜。於諸善根無增無減。於一切法亦無增無減。是般若波羅蜜性相亦無增無減。世尊。如是修般若波羅蜜。則不舍凡夫法。亦不取賢聖法。何以故。般若波羅蜜不見有法可取可舍。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涅盤可樂生死可厭。何以故。不見生死況復厭離。不見涅盤何況樂著。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不見垢惱可舍。亦不見功德可取。於一切法心無增減。何以故。不見法界有增減故。」
佛復問文殊菩薩,云何不住法名住般若波羅蜜?因為文殊菩薩曾說「我說法中,無有一法當可得。」既然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法焉有住與不住?若謂不住於法,是說明有法可以不住了,如此說來,豈非前後矛盾。所以文殊師利菩薩答言,以無住相即住般若波羅蜜。所謂不住法者,是言不住於法相。法相是虛妄的,不住虛妄的法相,即是住般若波羅蜜。
佛又問文殊師利菩薩,若不住於相,則善根云何有增有減?一般說來,善根有三,即不貪不瞋不痴。行人修道,即是損貪慾而取不貪,損瞋恚而取不瞋,損愚痴而取不痴。故若修三種善根,即有善根相及增減相。若不住相,則善根怎會有增減呢?
經雲清凈心,為眾德本,換句話說清凈心即是善根之本。何謂清凈心?離一切相即清凈心。所謂一切相者,總說不出四種,即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若離四相,則一切相皆離。清凈心即名般若心,故般若心即一切善根之本。此即眾生本覺地,於本覺中本來清凈,既無相亦無增減。貪瞋痴是眾生不覺位,假修習力而達不貪不瞋不痴,是眾生始覺位。所以於不覺與始覺時,可言有善根增減,然而本覺,則是廓然大凈,無相無增減了。所以文殊菩薩言,若能如是住般若波羅蜜(即不住一切相),於諸善根無增無減,於一切法亦無增無減,乃至於此般若波羅蜜亦無增無減。
無增則無取,無減則無舍,故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不舍凡夫法,亦不取賢聖法。因為凡夫法賢聖法皆是假名相,無一法可得故。既無一法可得,故不見有法可取可舍。
因為這種道理,所以亦不樂涅盤不厭生死。為甚麼呢?因為不見有生死,何況厭離?不見有涅盤,何況樂著!乃至亦不見垢惱可舍,亦不見功德可取。於一切法心無增減。
何以故?不見法界有增減故。因為法界者一界,一界者無界。既然無界,何有增減?故曰不見法界有增減。
世人多是執著增減見,常聽人說,現在作戰死這麼多人,鬼界一定多得住不下了。其實一切法只是假名幻有,其性本空,本無生滅垢凈增減,所以經雲一切法空本不生。若人執有增減,便是於無生中妄落生死了。
「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羅蜜。世尊。不見諸法有生有滅。是修般若波羅蜜。世尊。不見諸法有增有減。是修般若波羅蜜。世尊。心無悕取不見法相有可求者。是修般若波羅蜜。世尊。不見好醜不生高下不作取捨。何以故。法無好醜離諸相故。法無高下等法性故。法無取捨住實際故。是修般若波羅蜜。」
世尊,若能如是,是名修般若波羅蜜。此是總括以下所說,自不見諸法有生有滅,直至住實際故,皆是名修般若波羅蜜。
何故說是「名」修般若波羅蜜多呢?原來所謂般若波羅蜜亦是假名,實無有法名般若波羅蜜,修般若波羅蜜之「修」,亦是假名。《大般若經》雲,菩薩摩訶薩遣一切法,亦遣此修,是修般若波羅蜜多。
以一切法空,故無有生滅增減。《大般若經》雲,「一切法空,說為法界,即此法界,說為菩提,法界菩提,俱離性相,由斯故,說一切法空。」既然一切法空,空中焉有生滅增減?
心無悕取,心有悕取便是有所得心。既然無有一法可得,故心無悕取。
不住一切相,即住般若波羅蜜,故不見法相有可求者。這樣便是修般若波羅蜜。所以修般若波羅蜜須是看破放下,看破一切法如實空不可得,放下一切法不生悕取貪求,當下便是般若波羅蜜了。
不見好醜,因為一切法皆離相故。諸法因緣生,故我們所見者是因緣相,而非法相,因為因緣和合而法未生故。而此因緣復是因緣相,故知一切因緣當下即是空相。既是空相,焉有好醜可辨?
不生高下,因為等法性故。一切法不生不滅,故其性平等。一切法不二不異,故其性平等。一切法自性寂滅,故其性平等。一切法空,故其性平等。既然其性平等,焉有高下?見有高下者,是眾生之見,豈是法性也。
不作取捨,因為住實際故。實際者,亦名真際、本際、無際、真如、法界、畢竟空等等。故實際者離我人,絕能所,是故無有取捨。
「佛告文殊師利。是諸佛法得不勝乎。文殊師利言。我不見諸法有勝如相。如來自覺一切法空。是可證知。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來正覺自證空法。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是空法中。當有勝如而可得耶。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如汝所說是真法乎。佛復謂文殊師利言。阿耨多羅是名佛法不。文殊師利言。如佛所說。阿耨多羅是名佛法。何以故。無法可得名阿耨多羅。文殊師利言。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不名法器。非化凡夫法。亦非佛法非增長法。是修般若波羅蜜。複次世尊。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有法可分別思惟。」
佛對文殊師利菩薩說,如此說來,是諸佛法豈非很殊勝嗎?佛如此說,是欲使文殊菩薩更說般若深義。
文殊菩薩答言,我不見諸法有勝如相。勝如之如字,是語助詞。即是說我不見諸法有殊勝相。如來自覺一切法空是可證知。一切法唯心所造,唯心所現,唯是一心。所以如來應等正覺,非依他語,而是自覺。相反地如有微塵許法從心外來,便是魔說。
所以如來證無上菩提不從外來,而一切眾生所得凈智,亦不從外來。甚至一切染法亦不從外來。為甚麼呢?因為心外無法故,一切法唯心所造唯心所現唯是一心故。眾生迷惑,自心還取自心所現之相。相由心現已是虛妄,而自心還取,是妄上加妄。且由此復生煩惱,豈非顛倒?
所以覺迷唯心,不關他物。若人向心外求覺,心外除迷,皆如愚人捕風捉影。故眾生迷是自迷,諸佛覺是自覺。所以學佛人求無上佛法,如果不細究自心,只知向文字上求,境緣上求,實猶痴人捉影,只益自迷,無助正覺。
今此般若如實空義,即我真心。我此真心具有二用,曰不變,曰隨緣。我心不變,歷長劫而寂然,故曰豎窮三際。我心隨緣,周法界而歷然,故曰橫遍十方。今我順此心不變之性而稱念彌陀名號,是上體無量壽也。今我順此心隨緣之性而稱念彌陀名號,是上體無量光也。既曰光壽無量,體即橫遍豎窮,十方諸佛,無非無量光無量壽。故我此真心即法界圓因,無量光壽即法界滿果。南無法界藏身阿彌陀佛。
故一切法空義,唯佛自覺聖智究竟。所以文殊菩薩言,我於一切法,不見一切相,這種法空義,佛自覺聖智可以證知。
修行人切忌心外求法,只作文字功夫,逐文索句。應至誠痛切低下頭來向自己心性上下功夫。須知凡夫墮入六道輪迴,二乘取證有餘涅盤,皆由不識自心之過也。
佛立即印可曰,如是如是,如來正覺,自證空法。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問曰,既然一切法空,那麼空法中當有勝如可得嗎?佛既已印可,故讚歎文殊師利菩薩說,善哉,如汝所說,是真法啊!
接著佛又問文殊菩薩說,阿耨多羅是名佛法不?阿耨多羅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略稱,翻譯為無上正等正覺。「阿」譯作無,「耨多羅」譯作上,「三」譯作正,「藐」譯等,「菩提」譯作覺。
所謂無上,千萬莫作「最高」會,若作最高會便是有所得。須知無上便是不可得義,便是第一義空義。既是不可得第一義空,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名無相。是以佛問文殊菩薩曰,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否亦是「名字」佛法呢?文殊師利菩薩答言,如佛所印可一切法空,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是假名的佛法。
因為甚麼呢?因為無法可得,「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於然燈佛以前,曾值遇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並皆承事供養無空過者,但是未蒙佛授記得證無上菩提。何故未蒙佛授記?因為彼時是以有所得心供養故。佛供養然燈佛,即蒙佛授記,當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因為佛以無所得心供養故。因為不得於法,即得無上菩提,故蒙然燈佛授記。
文殊師利菩薩言,如是修般若波羅蜜,不名法器。如果照這樣以不可得心修般若波羅蜜,便不能名為法器。如果名之為法器,便是有所得心。
既然一切法不可得,所以亦沒有化凡夫法,亦沒有無上佛法,亦沒有增長法。既然沒有這一切法,當然亦沒有所謂法器了。所以實無有法名為阿羅漢,實無有法名為菩薩,實無有法名為佛。
大家千萬莫聞一切法不可得即作斷滅會。應知一切法不可得者,是畢竟凈義。如此便是心凈即法凈,法凈即心凈矣。
複次世尊下,是文殊菩薩說明以不可得為方便修般若波羅蜜時,便不見有法可分別思惟了。所以《大般若經》說,若以不可得為方便修般若波羅蜜時,即離言語相文字相心緣相。若眾生起分別思惟,只是分別思惟假名相而已。
「佛告文殊師利。汝於佛法不思惟耶。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如我思惟。不見佛法。亦不可分別是凡夫法是聲聞法是辟支佛法。如是名為無上佛法。」
佛每每教諸眾生,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何得於佛法不思惟,如果不思惟便是愚痴法。不過須是善思惟,莫作不善思惟。云何謂善思惟?云何謂不善思惟?善思惟者,以無所得為方便。以無所得為方便故,所以思惟一切法,不起分別想,如是名為善思惟。如果以有所得心,於諸法起分別想,便是不善思惟了。為甚麼呢?因為以有所得心起分別想,則有貪有恚有痴。以有貪恚痴故,便造十種惡業。以惡業因緣,便墮三塗受苦。所以以有所得心,於法起分別想便是不善思惟。
佛問文殊菩薩,汝於佛法不思惟耶?文殊師利菩薩馬上答不也世尊。如果於佛法不思惟,豈非落入愚痴法嗎?不過文殊師利菩薩說,我思惟卻是不見佛法,亦不分別這是凡夫法,這是聲聞法,這是辟支佛法。這樣不得一切法,於法不起分別想,是為無上佛法。因為無上佛法,即是不可得義。
「複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凡夫相。不見佛法相。不見諸法有決定相。是為修般若波羅蜜。複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欲界不見色界不見無色界不見寂滅界。何以故。不見有法是盡滅相。是修般若波羅蜜。複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作恩者不見報恩者。思惟二相心無分別。是修般若波羅蜜。複次修般若波羅蜜時。(《大寶積經》於此處有不見般若波羅蜜。複次修般若波羅蜜時等十六字)不見是佛法可取。不見是凡夫可舍。是修般若波羅蜜。複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凡夫法可滅。亦不見佛法而心證知。是修般若波羅蜜。」
前言不見於法不分別於法,今言不見諸法有決定相。因為一切法不二故,所以不見於法不分別於法,是修般若波羅蜜。因為一切相如幻故,所以不見於法不分別於法,是修般若波羅蜜。因為一切相如幻故,所以不見於相是修般若波羅蜜。
若一切法究竟,即無一切法分別相。因為一切法究竟,即盡諸幻。而一切諸相皆是如幻,故法若究竟,便無分別相。一切法相隨緣幻有,皆無決定相可得。凡夫法若究竟,則無凡夫相。故《大般若經》雲,若色法究竟,則無色相,若受想行識法究竟,則無受想行識相。佛法亦復如是,因為佛法究竟即是無相法。修此無相法,即是修般若波羅蜜。
欲界色界無色界稱為三界,此三界皆依凡夫妄心所現,故曰三界如空華。既如空華相,故智者不見欲界,不見色界,不見無色界。
不見寂滅界,寂滅界即是涅盤界。涅盤界是對三界而立,今三界如幻,故涅盤界亦非有。何以故?因為法不二故,一法界故,畢竟空故,不可得故。所以說不見有法是盡滅相。
小乘人於三界外別求涅盤相,大乘人知三界如空華不可得即是涅盤界。故曰生死即涅盤,因為生死性空,性空即是涅盤。
不見作恩報恩者,作恩與報恩者皆是我人相。菩薩修般若波羅蜜,離我人眾壽相,心無分別想,故不見作恩者與報恩者,因為思惟二相(我人)心無分別故。諸法不可得故無分別,諸法畢竟空故無分別,諸法如幻故無分別,諸法不二故無分別,諸法無決定相故無分別。
不見佛法可取,不見凡夫法可舍。佛法曰菩提,凡夫法曰煩惱。二乘人修行,是斷煩惱證菩提,故有取有舍。菩薩摩訶薩知煩惱性空即是菩提,所以說煩惱即菩提。所謂煩惱即菩提者,不是說虛妄的煩惱即是菩提。要是那麼講,我們這煩惱的眾生,現在就是佛了。這種說法,是執性廢修,無有是處。須知煩惱究竟,即無煩惱相,妄相既離故曰菩提。而菩提究竟,亦無有相。故曰不見凡夫法可舍,不見佛法可取,是修般若波羅蜜。
不見凡夫法可滅,亦不見佛法而心證知。法本不有,故無有滅。佛法空寂,而心如幻,焉有如幻心能證空寂法哉?故經雲,無上菩提,非是身證,亦非心證。因為身如木石,心如幻故。如是是修般若波羅蜜。
「佛告文殊師利。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善說甚深般若波羅蜜相。是諸菩薩摩訶薩所學法印。乃至聲聞緣覺學無學人亦當不離是印而修道果。」
佛贊文殊菩薩言,善哉善哉,汝能如是善說甚深般若波羅蜜相。
何謂甚深般若波羅蜜相?據《大般若經》雲「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用空為相,無著為相,無相為相,寂靜為相,遠離為相。」遠離者,遠離生滅垢凈增減相也。
所以若論甚深般若波羅蜜相,即諸法真如(即諸法究竟)。法界、法性、不虛性(能持諸法,故曰不虛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等,皆是甚深般若波羅蜜相。
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妙法,能隨順一切法,都無有礙。故甚深般若波羅蜜以無礙為相。
此甚深般若波羅蜜,是三世諸佛母。甚深般若波羅蜜,能示現世間諸法實相。
是諸菩薩所學法印,菩薩所學法印者,即實相一法印也。
何故說乃至聲聞緣覺學無學人,亦當不離是印而修道果呢?因為小乘三法印或是四法印,皆是實相一印的分別說。所以總說是實相一印,別說則曰三法印。如果實相一印外另有三法印,便成二法,非是佛法矣。所以聲聞緣覺學無學人,亦當不離是印而修道果。
莫道聲聞緣覺學無學人不離實相,即一切眾生亦悉不離實相。不過凡夫為無明所覆,不能得見而已。因為凡夫雖具實相而不見,故在凡夫僅名曰佛性。
聲聞依教,緣覺因理。然而教以理而立,理以教而明,故正確地說,應該是聲聞依於理教,緣覺因乎教理。理教者出於佛之言教,聞言教而證道果,故名聲聞,此論通乎小乘大乘,不過此處所指之聲聞是專約小乘講,此人久修四諦法,今聞佛說四諦而證道,故名聲聞。教理者有佛無佛此理常存,有一輩人久修十二因緣,後遇佛世聞十二因緣的道理證果者,名為緣覺。於無佛世理固猶存,悟而證道者,名曰獨覺。
學無學人亦有大乘小乘之不同。緣真之心,更有增進名學人。緣真之心已滿,不復進求名為無學。如約大乘判,復有二種,一、約果上判,二、約因上判。約果上判,佛為無學,登地以上的菩薩稱為學人。如果約因上判,八地以上的菩薩入無功用道,名為無學,七地以還是功用道,稱為學人。
依本經所說,學無學人是指小乘而言。若依小乘說,三果是學人,四果是無學人。
「佛告文殊師利。若人得聞是法不驚不畏者。不從千佛所種諸善根。乃至百千萬億佛所久植德本。乃能於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
此文為佛稱讚聞法不驚之功德。所種諸善根,善根有三,即不貪不瞋不痴。久殖德本,清凈心是眾德之本。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今更說般若波羅蜜義。佛言。便說。世尊。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法是應住是不應住。亦不見境界可取捨相。何以故。如諸如來不見一切法境界相故。乃至不見諸佛境界。況取聲聞緣覺凡夫境界。不取思議相亦不取不思議相。不見諸法有若干相。自證空法不可思議。如是菩薩摩訶薩。皆已供養無量百千萬億諸佛。種諸善根。乃能於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複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縛不見解。而於凡夫乃至三乘不見差別相。是修般若波羅蜜。」
文殊菩薩欲更說般若義,先請於佛,佛聽許曰,便說。因為佛未聽許,未敢便說也。
菩薩摩訶薩,應以無住為方便安住般若波羅蜜。如果見法是應住,固然是有住了。見法是不應住,依然還是有住。一切法相不可得,所住能住亦不可得,故曰不見法是應住是不應住,為修般若波羅蜜。
亦不見境界可取捨相,因為一切境界,唯是心現。故唯識雲,唯識無境。一切似境,皆是識現,所以不見境界可取捨相。
如諸如來不見一切境界相。既然無一切境界相,故諸佛自性清凈第一義心離諸相。佛以離相心說離相法,故一切法即是心。而心亦離相,離相即是無相,無相亦離。到無所離處,即是諸佛自性清凈第一義心。此第一義心,建立一切法,泯絕一切相。一切法境界相皆不可得,乃是自心所現。故諸如來不見一切法境界相。
既泯絕一切相,所以乃至不見諸佛境界。諸佛境界都不見,更何況聲聞緣覺凡夫境界。此是應乎上文「乃至聲聞緣覺學無學人,亦當不離是印而修道果。」文殊師利菩薩更泯聲聞緣覺學無學人境界相,復泯道果境界相。
不取思議相下,是說明此實相空法之印,不因相得,不依他語,而是無師自證者。如果此實相空法由外在的境界相證得,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由虛妄而證得者,怎會是自覺聖智?所以此實相空法不可思議。
如是菩薩摩訶薩下,稱讚這種菩薩的善根深厚。像這樣的菩薩,皆已供養無量百千萬億諸佛種諸善根,方能於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
不見縛不見解。縛解由心,非關余物。縛是心妄,解是心真。一心本來清凈,無真亦無妄,故不見縛亦不見解。須知有解有縛,皆是法縛。既然解與縛的差別相俱空,當然亦無凡夫離縛得二乘解脫,二乘離縛得大乘解脫了。甚至無凡夫三乘的差別相可得。正如《法華經》雲,唯有一佛乘,無二亦無三。所以得旨者便是觸目皆道,無有微塵許法而非實相,又何需實相法印呢?若謂有實相法印,豈非以實相印實相嗎?若人不能得旨,不見實相固是妄,縱見實相亦是錯。所以龍樹菩薩有偈雲「若人知般若,是則得解脫,若不知般若,是亦得解脫。若人知般若,是則被法縛,若不知般若,是亦被法縛。」
「佛告文殊師利。汝已供養幾所諸佛。文殊師利言。我及諸佛如幻化相。不見供養及與受者。」
佛問文殊菩薩,既然聞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是供養無量百千萬億佛所種的善根,那麼你已供養幾所佛呢?
文殊菩薩答言,一切法皆同幻化,我及諸佛亦如幻化相。所以不見供養及受供養者,如是不著相供養,是為法供養。
「佛告文殊師利。汝今可不住佛乘耶。文殊師利言。如我思惟不見一法。云何當得住於佛乘。佛言。文殊師利。汝不得佛乘乎。文殊師利言。如佛乘者。但有名字非可得亦不可見。我云何得。佛言。文殊師利。汝得無礙智乎。文殊師利言。我即無礙。云何以無礙而得無閡。佛言。汝坐道場乎。文殊師利言。一切如來不坐道場。我今云何獨坐道場。何以故。現見諸法住實際故。佛言。云何名實際。文殊師利言。身見等是實際。佛言。云何身見是實際。文殊師利言。身見如相。非實非不實。不來不去亦身非身。是名實際。」
佛問文殊師利菩薩,難道你現不住佛乘嗎?文殊菩薩回答說,如我思惟不見一法,怎得住於佛乘呢?因為不住一切法即住般若波羅蜜。一切法空,焉得有住?一法尚不可得,何況能住所住的二法呢?
佛問文殊師利菩薩,你不得佛乘嗎?文殊菩薩回答,佛乘者但有名字,如幻如化,畢竟皆空。所以不可得,亦不可見。若我有可得心可見心,便如愚痴凡夫,唯知分別假名了。
佛問文殊師利菩薩,汝得無礙智嗎?因為於一切法無得無見,便是無礙智呀。文殊菩薩答言,我即無礙,云何以無礙而得無閡(礙)?一切法唯是假名如幻如化,如是知一切法皆空,是故一切法悉是無礙。一切法無二,是故無礙。一切法不可得,是故無礙。一切法無相是故無礙。我文殊即是無礙,豈以無礙而得無礙呢?
佛問你坐道場嗎?道場便是諸佛成等正覺的地方。釋迦牟尼世尊的道場,便是尼連河邊,菩提樹下的金剛座。其餘凡弘揚聖道的地方,亦名道場。所以寺廟亦稱為道場。
文殊菩薩回答說,一切如來不坐道場,我今云何獨坐道場?原來一切如來以法界為道場。云何法界?一切法空謂法界,一切法無相為法界,一切法不二謂法界。一切法空、無相、不二,又曰菩提。所以佛證無上菩提之處名道場。既然無上菩提是空,道場亦是空,所以無佛亦無道場,亦無佛坐道場。這便是甚深般若波羅蜜。
何以故?現見諸法住實際故。文殊師利菩薩言,如我以現量智慧所見,諸法皆住實際。實際者無際,無際者畢竟空也。於畢竟空中,焉有如來坐道場?
佛又問,云何為實際?文殊菩薩答言,身見等是實際。所謂身見等,是五種邪見,即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今略說身見以例其餘,故曰身見等。身見者即是我我所見,眾生以此身見落入生死。《大寶積經》舍利弗問文殊師利菩薩曰「若一切法皆法界體性,眾生何處有污染凈。法界體性無污凈故。文殊菩薩言,是諸眾生見身顛倒,安住我勝我所勝。是凡夫人發起我想,是眾生等執著我想,及著他想,起心心數法。是心心數法,造作諸業,若業不善,是諸眾生,行業因故,獲得果報。」
佛又問,云何身見是實際?文殊菩薩答言,身見如相,非實非不實,不來不去,亦身非身,是名實際。
本來五陰皆空,於此空相中,無六根六塵六識。而眾生迷惑,虛妄執著色為身,受想行識為心。以如是虛妄分別,墮入迷倒受生死苦。
然而眾生之身見虛妄不實,以五陰皆空故。而此空相即是無際,故與實際不二不異。所以身見如相,即身見與實際不二不異相,亦即與空不二不異相。是以非實非不實,不來亦不去,亦身亦非身。何以說亦身亦非身呢?因為五陰幻有故曰亦身。幻有即是性空故曰非身。因為這種原因,所以身見等即是實際。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於斯義諦了決定。是名菩薩摩訶薩何以故。得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相。心不驚不怖不沒不悔。」
舍利弗亦稱讚說若於這種道理確實了解決無疑惑,便是大菩薩了。因為唯有大菩薩,才能聞這種甚深般若波羅蜜相,不驚不怖不沒不悔。不沒是不迷,不悔是不疑。
「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得聞如是般若波羅蜜具足法相。是即近於佛坐。何以故。如來現覺此法相故。」
彌勒菩薩白佛言,假使有聞此般若波羅蜜具足法相,是即近於佛坐。聞此具足圓滿法相,即有不驚不怖不沒不悔意。何謂具足法相?即是圓滿空相無相也。
如來現覺此法相故,是說如來成等正覺,便是覺此空相無相也。所以若有如此覺者,便是近於佛坐。意即不久亦當坐道場也。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得聞甚深般若波羅蜜。能不驚不怖不沒不悔。當知此人即是見佛。」
文殊菩薩總結文義,若人聞此般若不驚怖沒悔,此人便是見佛。
「爾時復有無相優婆夷白佛言。世尊。凡夫法聲聞法辟支佛法佛法。是諸法皆無相。是故於所從聞般若波羅蜜。皆不驚不怖不沒不悔。何以故。一切諸法本無相故。」
在家受五戒的女眾,稱為優婆夷。此優婆夷深達無相義,故稱其為無相優婆夷。
凡夫法,聲聞法,辟支佛法,佛法,乃至一切法皆是無相。既是無相,而名凡夫法聲聞法辟支佛法佛法者,皆是假名。既是假名,故知名此一切法者實際皆空。所以經雲說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
既然這一切法皆是無相,皆是假名,皆是空,所以聞此般若波羅蜜,皆不驚不怖不沒不悔。
「佛告舍利弗。善男子善女人。若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心得決定不驚不怖不沒不悔。當知是人。即住不退轉地。若人聞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信樂聽受歡喜不厭。是即具足檀波羅蜜屍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亦能為他顯示分別如說修行。」
佛告舍利弗,便是表示普告大眾,所以佛接著說善男子善女人。
心得決定,便是說聞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心生決定信凈信者。心得決定便是信而不疑的意思。乃至不驚不怖不沒不悔,當知此人即住不退轉地。
不退轉有三,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
位不退者。入聖流不退凡夫,此約小乘說。若約菩薩,萬劫修行,入於住位為位不退。
行不退。有謂第八住至十向終為行不退。有謂入初地為行不退。依《彌陀要解》,恆度眾生不墮二乘曰行不退。其餘各家判教分際不一,故不詳述。
念不退。有謂登地菩薩是念不退。有謂八地以上入無功用道,任運而進為念不退。《彌陀要解》謂心心流入薩婆若海名念不退。在因名般若,在果名薩婆若。
若依《觀無量壽佛經妙宗鈔》曰,破見思名位不退,伏斷塵沙名行不退,破無明名念不退。
《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經》說「不退轉菩薩畢竟不墮諸惡趣,……」
……
「佛告文殊師利。汝觀何義。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殊師利言。我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不住佛乘。云何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我所說即菩提相。佛贊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汝能於是甚深法中巧說斯義。汝於先佛久種善根。以無相法凈修梵行。文殊師利言。若見有相則言無相。我今不見有相。亦不見無相。云何而言以無相法凈修梵行。」
此一段文是文殊師利菩薩說明無所得即是無上菩提,無所住即住無上菩提。佛言汝觀何義為得無上菩提,為住無上菩提?文殊菩薩答言無得無上菩提。空即菩提,空即無上,焉有得於空者?故文殊菩薩言我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無得無住,卻正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不住佛乘,乘有運載義,可至無上佛果,可因而得無上菩提,故曰佛乘。菩薩乘何法而證無上菩提?一切諸菩薩摩訶薩皆乘甚深般若波羅蜜,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此甚深般若波羅蜜無生無滅無相無為,故無所住。所以不住一切法,即假名住般若波羅蜜。故文殊師利菩薩言,我不住佛乘,云何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我所說的無得無住,便是菩提之相。
佛讚歎文殊師利菩薩,汝能於甚深法中,善巧宣說此義。汝於過去佛所久種善根。以此無相法修此梵行。梵行照一般說來斷淫慾修清凈行便名梵行。修梵天之法即名梵行,因為梵天即斷淫慾法。修慈悲喜舍可生梵天,故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亦名四種梵行。但是佛贊文殊師利菩薩久修梵行者,非是言修梵天行也。菩薩為利他故,能為一切不善行之對治,而修離過清凈故名梵行。
文殊師利言下,明不見一切相即見般若波羅蜜。以甚深般若波羅蜜故,所以不見有相,不見無相。既然如此,怎能說以無相法凈修梵行呢?
「佛告文殊師利。汝見聲聞戒耶。答曰見。佛言汝云何見。文殊師利言。我不作凡夫見不作聖人見。不作學見不作無學見。不作大見不作小見。不作調伏見不作不調伏見。非見非不見。」
此一段文,明不見一切法即見般若波羅蜜,故於聲聞戒不作凡夫見,不作聖人見,不作學見無學見。因為聲聞乘人,即作凡見聖見學見無學見。甚至菩薩於聲聞戒不作大見不作小見,不作調伏見,不作不調伏見,乃至非見非不見。如此離一切見而見聲聞戒,是菩薩以般若智慧觀聲聞乘。
「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汝今如是觀聲聞乘。若觀佛乘當復云何。文殊師利言。不見菩提法。不見修行菩提及證菩提者。」
舍利弗是聲聞乘人,所以問曰,你既以般若智慧如此觀聲聞乘,那麼你觀佛乘又當如何?文殊菩薩答言,不見菩提法,不見修行菩提及證菩提者。六波羅蜜是菩提法,菩薩修六度萬行是修菩提行,佛是證菩提者。換句話說,若以般若波羅蜜觀佛乘,便不見菩薩法,不見菩提行,不見佛。
「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云何名佛。云何觀佛。文殊師利言。云何為我。舍利弗言。我者但有名字。名字相空。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如我但有名字。佛亦但有名字。名字相空即是菩提。不以名字而求菩提。菩提之相無言無說。何以故。言說菩提二俱空故。複次舍利弗。汝問云何名佛。云何觀佛者。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非名非相。是名為佛。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唯有智者乃能知耳。是名觀佛。」
舍利弗聞不見證菩提者,於是問文殊師利菩薩說,那麼怎樣名佛?你又怎樣觀佛呢?
文殊菩薩反問舍利弗說,我先問你,怎麼樣是我?舍利弗回答說,「我」者但有假名,而無實法,所以這個假名字相是空的。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說,是的是的,和「我」一樣但是假名,佛亦但有假名。如此名字相空,即是菩提。如此說來一切皆空,所以無菩提法,無菩提行,亦無有佛。故無有證菩提者,如經雲「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彼諸眾生是計著見。何以故?如來不二,菩提亦不二,不二者不能覺悟於不二。故一切法空即是菩提。」
故曰不以名字而求菩提,菩提之相無言無說,因為言說菩提二俱空故。
複次舍利弗下,是文殊師利菩薩回答舍利弗云何名佛,云何觀佛。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非名非相,是名為佛。此之名佛者,是名法身佛。由法身而有報身,由報身而起化身。所以報身即報法身,化身即化法身,既然法身不生不滅,故報化佛究竟,亦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非名非相。
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眾生五陰身相,皆幻有假相。若論究竟,則是五陰皆空。如是空相,即是五陰實相。如此實相,即是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非名非相,故曰觀佛亦然。像這種觀佛,唯有具甚深般若智慧者,乃能知耳。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非初學菩薩所能了知。文殊師利言。非但初學菩薩所不能知。及諸二乘所作已辦者亦未能了知。如是說法。無能知者。何以故。菩提之相。實無有法而可知故。無見無聞無得無念。無生無滅無說無聽。如是菩提。性相空寂。無證無知無形無相。云何當有得菩提者。」
舍利弗白佛言,如文殊師利說這麼深的般若波羅蜜,不是初學菩薩所能了解的。文殊師利菩薩言,不但初學菩薩不能了解,就算是二乘所作已辦的人,亦不能了知。
二乘人所作已辦,是證得五分法身的人。此時子縛已斷,果縛猶存名得有餘涅盤。如果灰身滅智,便名入無餘涅盤。五分法身者,是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解脫法身,解脫知見法身。解脫知見法身便是自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為甚麼說所作已辦的人亦未能了知呢?因為如是說諸法皆空的菩提相,是無有能知者。何以故?如此菩提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實無有法而可知故。這種菩提之相,無見無聞,無得無念,無生無滅,無說無聽,何以故?因為菩提相空故。故曰如是菩提性相空寂無證無知無形無相,云何當有得菩提者?
「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佛於法界。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文殊師利言。不也舍利弗。何以故。世尊即是法界。若以法界證法界者即是諍論。」
舍利弗問曰,佛於法界難道就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如果那樣說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佛,那麼一切眾生亦於法界,亦未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豈不眾生亦可稱為佛了嗎?
文殊師利菩薩回答說,不也舍利弗。因為世尊即是法界,佛與法界不二,焉有以法界證法界的道理?如果以法界證法界,便是諍論。
一切法空,於空中無有諍論,若起諍論即是有法。一切法無相,於無相中無有諍論,若起諍論即是名相。一切法不二,於不二中無有諍論,若起諍論便是二法。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故無諍論,若起諍論即落有所得。
「舍利弗。法界之相即是菩提。何以故。是法界中無眾生相。一切法空故。一切法空即是菩提。無二無分別故。舍利弗。無分別中則無知者。若無知者即無言說。無言說相。即非有非無非知非不知。一切諸法亦復如是。何以故。一切諸法不見處所。決定性故。」
法界之相即是菩提,法界之相,緣起相也。而緣起相如幻非實,所以即是空相,而空相即是菩提,故曰法界之相即是菩提。以下是文殊菩薩自作解釋。何以故?是法界中無眾生相。因為眾生相者,緣起幻有皆是空相,故曰無眾生相。如此一切法空相,即是菩提,皆無二無分別。
既是無二無分別,所以無有知者。因為若有知者,必有能所,若有能所,即是有二有分別。今法界無二無分別,所以無有知者。
若無知者即無言無說,因知始有言說。今無知者,豈有言說?無言說故無諍論。
無言說相,即非有非無,非知非不知。說有說無,說知說不知,皆是言說,皆是諍論。今法界菩提俱空,故無言說無諍論。一切諸法皆是如此,所以說一切法悉空。
一切諸法不見處所決定相,是因為一切諸法幻有非實,體性皆空,故不見處所決定性。
「加(如)逆罪相不可思議。何以故。諸法實相不可壞故。如是逆罪亦無本性。不生天上不墮地獄亦不入涅盤。何以故。一切業緣皆住實際。不來不去非因非果(《大寶積經》作非因果非不因果)。何以故。法界無邊無前無後故。是故舍利弗。若見犯重比丘不墮地獄清凈行者不入涅盤。如是比丘非應供非不應供。非盡漏非不盡漏。何以故。於諸法中住平等故。」
逆罪有五種,即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噁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此五種逆罪又名五無間業。因為犯五逆人,定墮無間地獄。
逆罪相不可思議,何謂不可思議?空則不可思議,離名相則不可思議,無所得則不可思議。在心曰思,在口曰議,空無相不可得法,悉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曰不可思議。換句話說,逆罪相亦是空,無相,不可得的。
但是我們要知道,所謂逆罪不可思議,不是說造了五逆罪不受報,而是說法界畢竟空中,本無逆罪亦無地獄罪報,而是眾生妄造罪業妄受果報。雖然妄造罪業妄受果報,而法界依然湛寂。譬如大海水因風起浪,雖然波浪滔天,而水性不動。但是水性不動,並非大海不起波浪。故水隨波動,波原是水。眾生妄造罪業妄受苦報亦復如是,有妄因必有妄果,若不受虛妄果報,須是不造妄因。若造罪因,必受苦報,雖受苦報而法界湛然。所以一念妄心起,法身隨六道。輪轉六道,而法身未動,何以故?法身空寂故,諸法實相不可壞故。
如是逆罪亦無本性下,是約空相而論,亦即約實相而論。我們千萬不可執妄為真,以為無有罪因苦報。如果執妄為真,便是顛倒妄執了。
若以實相而論,則逆罪亦無本性,亦無生天上,亦無墮地獄,亦無入涅盤,因為一切皆空故。所以說一切業緣皆住實際,不來不去,非因果非不因果。實際即是空相,故不來不去,非因果非不因果。若說有因果,或者說無因果,皆是落入有法。
何以故?法界無邊無前無後故。有邊有前有後,皆是有際,而實際者無際。法界即是實際,所以法界無邊無前無後。
舍利弗下明一切法住於實際,故犯重比丘不墮地獄,清凈行者不入涅盤,如是比丘非應供非不應供,非盡漏非不盡漏。因為諸法住平等故。所謂平等,即是性空義,如幻義,不二義,無相義,不增不減義,無生無滅義,無分別義,無所有義。
「舍利弗言。云何名不退法忍。文殊師利言。不見少法有生滅相。名不退法忍。」
不見有少法生滅,即是無生法忍。所謂忍者,即是安住不動,不為外境所壞也。
小乘人證得分段無生,亦得謂證無生法忍,然分段無生有生滅相。大乘菩薩入中道義,證得變易無生,變易無生者無生滅相,故文殊菩薩回答舍利弗說不見少法有生滅相,名不退法忍。
「舍利弗言。云何複名不調比丘。文殊師利言。漏盡阿羅漢。是名不調。何以故。諸結已盡更無所調故名不調。若過心行名為凡夫。何以故。凡夫眾生不順法界。是故名過。」
不調之調字,是調伏義,調和身心伏諸煩惱是名調伏。舍利弗問何為不調比丘,文殊菩薩答言是漏盡阿羅漢。因為漏盡阿羅漢諸結已盡,更無所調故名不調比丘。
漏是煩惱異名,生於三界皆名為漏。漏盡即是煩惱斷盡再不生於三界。
阿羅漢有三義,一、應供,二、殺賊,三、無生。此三因人而有差別,有阿羅漢,大阿羅漢,佛,三者的不同。阿羅漢應供是應受人天供養。大阿羅漢應受人天及界外聖人供養。阿羅漢殺賊,是破見思煩惱。大阿羅漢則破見思塵沙漸及無明。阿羅漢無生,是證分段無生。大阿羅漢既無分段生死,同時漸了變易生死。
佛是真正大阿羅漢,福被九道眾生是名應供。斷盡五住煩惱是名殺賊。於二邊無所著是名無生。
諸結已盡之結,即煩惱異名。
若過心行是名凡夫,所謂「過」,下文自作解釋,謂凡夫眾生不順法界是故名過。法界者空義,不順法界則落於有法,落於有法則起惑造業受苦,故名為過。
眾生落於有法,其心行便有十種過。於心則有貪,瞋,痴。於行則有殺,盜,邪淫,惡口,妄言,綺語,兩舌。阿羅漢諸結已盡,不復再生於三界,所以無此十種心行之過。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汝今為我善解漏盡阿羅漢義。文殊師利言。如是如是。我即漏盡真阿羅漢。何以故。斷求聲聞欲及辟支佛欲。以是因緣故名漏盡得阿羅漢。」
這一段文中,文殊菩薩寓有褒大貶小之意,故曰我即漏盡「真」阿羅漢。聲聞緣覺雖不漏於分段生死,卻漏於變易生死。雖不漏於三界,卻漏於偏真。文殊師利菩薩斷求聲聞欲及辟支佛欲,二死已盡,涅盤四德已圓,故是漏盡真阿羅漢。
文殊師利菩薩,原已成佛,號龍種上尊王如來。為輔佐世尊弘化,故來此娑婆世界示現菩薩身耳。
「佛告文殊師利。諸菩薩等坐道場時。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文殊師利言。菩薩坐於道場。無有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如菩提相。無有少法而可得者。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相菩提誰能坐者亦無起者。以是因緣不見菩薩坐於道場。亦不覺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問文殊師利諸菩薩等坐道場時,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文殊菩薩答言,菩薩坐於道場無有覺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甚麼呢?因為菩提相空不可得,如菩提相,一切法亦空不可得,這種空不可得,假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空不可得即是無相,這種無相菩提,既無能坐,亦無起者。以是因緣,所以不見菩薩坐於道場,亦沒有覺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吾人應知,所謂菩薩坐道場證菩提者,皆是水月道場如幻佛事,於第一義中,無如是諸事。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菩提即五逆五逆即菩提。何以故。菩提五逆無二相故。無學無學者(《大寶積經》為無覺無覺者)。無見無見者。無知無知者。無分別無分別者。如是之相名為菩提。見五逆相亦復如是。若言見有菩提而取證者。當知此輩即是增上慢人。」
文殊菩薩言,菩提即五逆,五逆即菩提,為甚麼呢?因為一切法悉是空相,空相無有差別。故曰菩提五逆無二相故。我們平時分別逆相與菩提相者,皆是迷於因緣幻相,而非實相。
無覺無覺者下,是說無能覺與所覺,無能見與所見,無能知與所知,乃至無能分別與所分別。如果有能所之分別便是二相。如果不分別二相,便名菩提。見菩提相不二,見五逆相亦是不二。甚至見一切法相,皆悉不二,所以說菩提即五逆,五逆即菩提。
如是論說,是約實相言,非約世流布言。若約世流布言,即是不壞一切相,即是法性空。
若言見有菩提而取證者,當知此輩即是增上慢人。菩提相空,無能得見無能取證者。若言見有菩提而取證者,便是增上慢人。
增上慢人是未得言得,未證言證。如人未得禪定,謂得禪定,未證果位,謂證果位,此皆增上慢人。而此地所謂之增上慢人,是於無所得中,以我慢心妄見有所得也。菩提涅盤皆無所得,以其無所得故,名菩提涅盤。而二乘凡外,皆以有所得心求證菩提,是名增上慢人。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汝言我是如來。謂我為如來乎。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謂不是如來為如來耶(此句文字《大寶積經》寫作「我不謂如來為如來耶」)。無有如相可名為如。亦無如來智能知於如。何以故。如來及智無二相故。空為如來但有名字。我當云何謂是如來。」
佛說你既稱我是如來,莫非你謂「我」釋迦牟尼就是諸法如義的如來嗎?
文殊師利菩薩答言,不也世尊,我所說的意思,不是如來(此如來二字,是稱謂釋迦牟尼)為如來耶,第二個如來,是諸法如義的如來。這句話的意思是「不也世尊,我稱你是如來,不是說你就是諸法如義的如來,因為你是假名,是空的。如來亦是假名,是空的。空與空原來不二,我怎能說你就是如來呢?若謂你就是如來,豈非承認有你,又承認有如來了嗎?」
文殊菩薩對佛未敢直呼為「你」,用「如來」代之,以至文句難明。
《大寶積經》〈文殊說般若會〉寫作「不也世尊,我不謂如來為如來耶」,文字便比較明白。意思是不也世尊,我不是說你就是如來也。
古德有謂「曼陀羅仙雖預譯席,然未能深諳梁語,致文句有不明之處。」可能便是指這些地方而言。
無有如相可名為如,所謂如相,便是空相。因為「如」便是不二不異,不二不異便是空。故曰無有「空相」,可名為空。如果有空相可名為空,那麼這個空,便是「有」了。故曰若人執空相,空相便為有。
亦無有如來智能知於如。如來智是能知,「如」是所知,既然二者俱空,所以無有能所。
何以故?如來及智無二相故。無二相便是空相,故曰空為如來,但有名字,我當云何謂是如來?我當何謂你釋迦牟尼,即是如來呢?
世尊為能知之智,如來為所知之理,然而於無二相中,能所俱空,故我怎能說你證得如來呢?
「佛告文殊師利。汝疑如來耶。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觀如來無決定性。無生無滅故無所疑。」
疑是不信,佛問文殊菩薩,難道你不信有如來嗎?文殊菩薩答言,不也世尊,我不是不信,而是如我思惟觀如來無有決定性。皆是隨緣而現,既是隨緣幻現,所以究竟即是畢竟空,即是不二,即是無相,即是不可得,即是無決定。如是無有定法,即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名如來。若有定法,即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非如來。如此無有定法,即不生不滅,不來不去,故名如來。我如此信,所以無有疑。
「佛告文殊師利。汝今不謂如來出現於世耶。文殊師利言。若有如來出現世者。一切法界亦應出現。佛告文殊師利。汝謂恆沙諸佛入涅盤耶。文殊師利言。諸佛一相不可思議。佛語文殊師利。如是如是。佛是一相不思議相。」
前文已說「我觀如來無決定性,無生無滅」,所以佛問,你不謂如來出現於世嗎?法界一相,無生無滅,焉得謂如來出現於世?所以文殊菩薩回答說,如果如來出現於世,那麼法界如來無有二相,所以一切法界,亦應出現於世。
一切法是指十法界言,即佛法界,菩薩法界,緣覺法界,聲聞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羅法界,鬼法界,畜生法界,地獄法界。此十法界隨業因緣幻現,無有決定。若有決定,眾生便永不成佛。何以故?決定中,無有因果輪轉故。
十法界無有決定,故構成因果輪轉,隨緣而成十法界。所以無有決定,即是十法界性空。以性空無決定故,於是能隨緣成事而現十種法界。一切法界既是隨緣而現,故知無有定性,無決定故,所以一切法界畢竟空寂,是故法界一相無有生滅。如是一相無有生滅,假名曰佛一真法界。既是一相無有生滅,怎麼會有如來出現於世?所以文殊師利菩薩言,如果有如來出現於世,一切法界亦應出現。
佛又問文殊菩薩曰,汝謂恆沙諸佛入涅盤嗎?文殊菩薩回答說,諸佛一相不可思議。一相無有生滅,既無生滅即是涅盤相,怎會以涅盤入於涅盤呢?故曰不可思議。
《大般涅盤經》雲「當知如來亦不畢定入於涅盤,何以故,如來常住不變故。」
云何為常住之法?常住之法無有因緣。所謂無有因緣者,是說因緣無有自性,以無自性故,說無有因緣。而此無自性,即是不生不滅不可思議,常住不變之法,所以無性之性即是涅盤。即此無性,隨緣成事,而事隨緣成,即無自性,無有自性即是常住之法。故曰常住之法,無有因緣。
所以無性之性,即是不生不滅,不老不死,不可破,不可壞,無有入,無有出。以如是義故,假名如來入涅盤。而實在說來,如來是盡未來際常住不變的,這種盡未來際常住不變即是涅盤。而常住不變,即是一相不可思議。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佛今住世耶。佛語文殊師利。如是如是。文殊師利言。若佛住世。恆河諸佛亦應住世。何以故。一切諸佛皆同一相不思議相。不思議相無生無滅。若未來諸佛出興於世。一切諸佛亦皆出世。何以故。不思議中無過去未來現在相。但眾生取著。謂有出世謂佛滅度。佛語文殊師利。此是如來。阿羅漢。阿鞞跋致菩薩所解。何以故。是三種人。聞甚深法。能不誹謗。亦不讚歎。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如是不思議法。誰當誹謗誰當讚歎。」
文殊師利菩薩問佛言世尊,你現在住世嗎?佛故意答,如是如是,我現在住世。
其實佛住世者,是示現世間行如幻佛事,於第一義中,無佛住世亦無不住世。所以文殊師利菩薩言,若佛住世,恆沙諸佛亦應住世。為甚麼呢?因為法界一相,一切諸佛亦是一相不可思議。此是言諸佛法身,一切諸佛同一法身,所以若謂世尊住世,恆沙諸佛亦應住世。
佛以報化二身應世,報化二身者權也。故報化二身應世者,權現也,非實也。實則法身,而法身如法界,法身如世間,不二不異,故無出現世間不出現世間。
不思議相者無生無滅,不思議相即諸法幻相,諸法幻相即第一義空,故不生不滅。因為這種道理,亦無未來諸佛出興於世,以不生故。上文言不住,今文言不生。
若謂未來諸佛出興於世,一切諸佛亦應皆出現於世。為甚麼呢?因為一相不思議中,無過去未來現在相。若有過去未來現在相,便是二法,便是可思議相。
但是眾生迷惑,不知過去未來現在相皆是因緣幻現而非實有,於是取著過去現在未來為決定實有。因而謂佛滅度,謂佛出世。
何以說過去現在未來,皆因緣幻現而非實有呢?例如「過去」是現在未來因緣的幻現,而非有決定的過去。如果「過去」有決定法,則應沒有現在沒有未來即有過去。現在亦復如是,是過去與未來的因緣而幻現的。若無過去與未來的因緣,怎會有現在?故知現在非決定實有法。未來亦復如是,若決定有未來,應是無有過去,無有現在,應單獨的就有個未來。故曰不思議中,無過去未來現在相。
佛語文殊師利下,世尊讚歎此法甚深不可思議,以不可思議故,所以不能誹謗亦不能讚歎。唯有如來,阿羅漢,阿鞞跋致菩薩能解此不思議法。故曰是三種人聞甚深法,能不誹謗亦不讚歎。
若准經意,所謂阿羅漢者,應如文殊菩薩之漏盡真阿羅漢,非是愚法小乘。
阿鞞跋致譯為不退轉,是言菩薩念不退也。
文殊師利菩薩補充言,像這樣不可思議,誰能誹謗,誰能讚歎呢?
以上說明一切諸佛不出世亦不涅盤,因為一切諸佛一相故。由於一相,所以不可思議。由於不可思議,所以無能誹謗亦無能讚歎。
「佛告文殊師利。如來不思議。凡夫亦不思議。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凡夫亦不思議耶。佛言。亦不思議。何以故。一切心相皆不思議。」
前文所言不思議是言佛不思議,佛接著說凡夫亦不思議。
何以故?一切心相皆不思議。凡所有相,皆非是實,故一切諸相,悉皆空相。既是空相,何以吾人見有諸相呢?原來一切諸相皆是本識之相分,本識自己現相,而以自己的見分還取自心。《大乘唯識論》雲「實無有外塵,似塵識所生。」既是本識自現自見,故曰一切心相皆不思議。
「文殊師利言。若如是說。如來不思議。凡夫亦不思議。今無數諸佛求於涅盤徒自疲勞。何以故。不思議法即是涅盤。等無異故。」
文殊師利菩薩言,如果如世尊所說,如來與凡夫俱不思議,那麼現在無數諸佛求於涅盤,都是空自疲勞了。為甚麼呢?因為不思議相即不生不滅,而不生不滅即是涅盤。如此說來,一切眾生本自涅盤,如果再求於涅盤,豈不是徒自疲勞嗎?
不過一切眾生本自涅盤,是約理性說,故稱理性涅盤。雖具理性,然為無明所覆,不能自見自覺,必假功德因緣除去無明,方能自見。此理性涅盤亦名第一義空,亦名菩提,亦名中道,亦名佛性。無始劫來常恆不變,無明覆故,令眾生不能自見。所以未成佛時本是佛,已成佛後還是佛也。非是妄外另有真,妄盡本空即是真,不增不減無得失,衣底之珠妄受貧。
「文殊師利言。如是凡夫不思議諸佛不思議。若善男子善女人。久習善根近善知識乃能了知。」
文殊菩薩讚歎說,這種凡夫與佛俱不思議的道理,必須久習善根近善知識,乃能了知。善根便是不貪不瞋不痴,而貪瞋痴三毒便是煩惱的異名。因為被這些煩惱所覆,所以不見佛性。是故言善男子善女人,必須久習善根近善知識,才能了知這種甚深道理。
「佛告文殊師利。汝欲使如來於眾生中為最勝耶。文殊師利言。我欲使如來於諸眾生為最第一。但眾生相亦不可得。」
如來問文殊菩薩言,汝欲使如來於諸眾生為最勝嗎?文殊菩薩答言,是的,我欲使如來於諸眾生為最第一。因為眾生雖具佛性但不名為佛,何以故?以不具功德法也。如來過盡德圓,福慧兩足,所以於眾生中為最第一。
但是眾生相即是無相,若執無相為相,即非如來。如來既是過盡德圓福慧兩足,定不著於眾生相,所以說眾生相亦不可得。
「佛言。汝欲使如來得不思議法耶。文殊師利言。欲使如來得不思議法。而於諸法無成就者。」
這段文義與上段相同,佛已證得不思議法,但是一切法皆不思議。為甚麼呢?因為一切法緣成性空亦不可得故。既是緣成性空不可得,故曰於諸法無成就者。
「佛告文殊師利。汝欲使如來說法教化耶。文殊師利白佛言。欲使如來說法教化。而是說及聽者皆不可得。何以故。住法界故。法界眾生無差別相。」
佛問文殊師利菩薩,你認為如來說法教化眾生嗎?文殊師利菩薩回答,是的,不過說法和聽法的人,皆不可得。為甚麼呢?住法界故,法界一相無有分別,所以說及聽者皆不可得。佛即法界,而法界與眾生亦無差別,所以無說者亦無聽者。
「佛告文殊師利。汝欲使如來為無上福田耶。文殊師利言。如來是無盡福田是無盡相。無盡相即無上福田。非福田非不福田。是名福田。無有明闇生滅等相。是名福田。若能如是解福田相。深植善種亦無增減。佛告文殊師利。云何植種不增不減。文殊師利言。福田之相。不可思議。若人於中如法修善亦不可思議。如是植種名無增無減。亦是無上最勝福田。」
福田之田,以生長為義。言種德能受福報,所以名曰福田。佛為無上福田,若人供養,能得無量福。
約有二種福田,三種福田,四種福田,和八種福田。二種福田:一、悲田,布施貧病困苦之人。二、敬田,供養三寶。三種福田:一、報恩福田,父母師長。三、功德福田,三寶。三、貧窮福田,貧窮困苦之人。四種福田:一、趣田,施於畜生。二、苦田,貧窮困苦。三、恩田,父母師長。四、德田,三乘賢聖。八種福田:一、佛。二、聖人。三、和尚。四、阿闍黎。五、僧。六、父。七、母。八、病人。
諸福田中,佛為無上福田。所謂無盡福田,因為佛不生不滅,常住不變,盡未來際為眾生作良佑福田,故曰無盡福田。以佛盡未來際,為眾生作無盡福田故,能令眾生得無量福,所以是無上福田。無盡相者,即是一相,即是無相,即是空相,即是不思議。以如是相為眾生作福田,便不著一切相,能成一切功德,故曰非福田非不福田。若人能如是無住相修福,其福德亦不可思議。
無有明闇生滅等相,是名福田。同樣是說明福田者,是一相不思議相無盡相。
若能如是解福田相者,是能如是以無相智慧空相智慧一相智慧不思議智慧解福田相,則能深植善種,而亦無增無減。何故無增無減?因為不思議故,不受福德故。若人種福以思議心望報,便是大貪著,非是真修福者。若人深植善種而無取於相不受於福德,於是其福德不可稱,非所稱故;不可量,無有限量故;不可數,過諸數故;不可思議,滅諸籌量故;無等等,如虛空故。如是福德,焉有增減?而無增無減者,即是無盡義也。
所以文殊菩薩答佛所問曰,福田之相不可思議,若人於中如法修善,亦不可思議。所謂如法修善,是無住於相而修善,雖修善而無住於相,如是便可深植善種,而無增無減福德無盡矣。
若能無住於相修善,雖植善種而不受福德,像這種人亦不可思議。亦不可思議便是與佛同為一相,與佛同為一相當然亦是入法界了。故曰如是植種名無增無減,亦是無上最勝福田。
「爾時大地以佛神力。六種震動現無常相。一萬六千人皆得無生法忍。七百比丘三千優婆塞四萬優婆夷六十億那由他六欲諸天。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凈。」
六種震動者,即動起涌震吼覺,亦曰動涌震擊吼爆。此六種各有動,遍動,等遍動。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覺,遍覺,等遍覺。現無常相者,警醒六道眾生。
得無生法忍。即得無所得,得無所得者即是無增無減,是故言得無生法忍。若以位判,《法華論》謂無生法忍是初地。有依圓教判者,謂是十住位。總之破無明證法性者,是得無生法忍。若論大小,復有不同。小乘人證得分段無生,名得無生法忍。大乘人證得變易無生,名得無生法忍。
六欲諸天,是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等。
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凈,是證得初果。
卷下
「爾時阿難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如是大地六種震動。佛告阿難。我說福田無差別相。故現斯瑞。往昔諸佛亦於此處。作如是說福田之相。利益眾生。一切世界六種震動。」
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是明弟子請法之儀。弟子請法,不敢輕率,故從座起立,整理衣服,互跪合掌然後啟請。
佛告訴阿難,我說無上福田無差別相,所以有動地瑞相出現。過去諸佛亦於此處說無上福田無差別相利益眾生,亦感一切世界六種震動。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師利是不可思議。何以故。所說法相不可思議。佛告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舍利弗言。汝之所說實不可思議。」
舍利弗聞法後,向佛稱讚文殊師利菩薩。佛亦讚歎文殊師利菩薩說,是的,如舍利弗所言,你所說的實不思議。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不可思議不可說。思議亦不可說。如是思議不思議性俱不可說。一切聲相非思議亦非不可思議。」
文殊師利菩薩欲明不可得義,因為一切法皆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所以一切法皆不可說。若有法可得即是有相,若法有相,即非法界一相。故曰思議不思議俱不可說。
一切聲相者,即是一切「名」相也。一切法本來無有,而眾生妄取其相,復因相立名,以著名相故,於是生諸妄想。因為妄想分別,而起煩惱造業,於是受諸苦報。
一切聲相非思議,亦非不可思議。思議者世諦,不思議者真諦。然一切法不二,故真諦即世諦,世諦即真諦。以真諦即世諦故,所以真諦不可得。世諦即真諦故,所以世諦不可得。真諦不可得,故不礙世諦。世諦不可得,故不礙真諦。所以一切法無非實相,實相即是一切法。故曰一切聲相非思議,亦非不可思議。所以經雲,若於一切法,起不思議想,便是有所著有所得了。
所以若知一切法唯是假名,無有實法可得,便是菩薩摩訶薩有方便行般若波羅蜜。因為一切名相,唯假施設,不可得故。
「佛言。汝入不思議三昧耶。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議。不見有心能思議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議三昧。我初發心欲入是定。而今思惟。實無心相而入三昧。如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我亦如是。初學不思議三昧繫心一緣。若久習成就。更無心想恆與定俱。」
佛問文殊菩薩,你入不思議三昧嗎?文殊菩薩答言,我即不思議……。
何謂三昧?《大智度論》雲,善心一處住不動曰三昧。三昧譯為正受正定,簡言之就是定的意思。
佛問你入不思議定嗎?文殊菩薩答言,我即不思議,因為法界一相不可思議,焉有我和不思議定的分別呢?我的心即不思議,不見不思議以外另有心思惟不思議,亦不見另有不思議,能為心作緣,引心思惟。怎麼可說我入不思議三昧呢?
我初發心欲入是定下,是文殊菩薩追述自己修習時的經驗。我初學此不思議三昧時,尚是繫心一緣。而現在想想,實無心相而入三昧。
以下是譬喻說,好像學習射箭一樣,初學時尚須端正己身瞄準目標。但學習久了,自然熟能生巧,縱然不假功用,亦能箭發皆中。這是說明菩薩久習佛法,入於無功用道,任運而進不假作意了。八地以上菩薩入無功用道,不假心想,便可恆與定俱了。
「舍利弗語文殊師利言,更有勝妙寂滅定不。文殊師利言,若有不思議定者,汝可問言,更有寂滅定不。如我意解,不可思議定尚不可得,云何問有寂滅定乎。」
舍利弗問文殊師利菩薩說,還有比不思議定更勝妙的寂滅定沒有?文殊師利菩薩答言,假使有不思議定,你可以問更有勝妙的寂滅定不。現在不思議定尚不可得,怎能問更有勝妙的寂滅定沒有呢?
舍利弗如此問法,已經落有所得心了。卻不知不思議定即是不可得,若有所得便是思議法。不思議定都不可得,怎會有比不思議定更殊勝的寂滅定呢?
「舍利弗言。不可思議定不可得耶。文殊師利言。思議定者是可得相。不可思議定者不可得相。一切眾生實成就不思議定。何以故。一切心相即非心故。是名不思議定。是故一切眾生相及不思議三昧相。等無分別。」
舍利弗問文殊菩薩言,不思議定不可得嗎?文殊菩薩言,思議定可得,不思議定是不可得相。因為不思議定無相,所以不可得。
一切眾生實成就不思議定者,因為一切眾生皆幻化相,幻相非實原來本空,本空故不思議,所以說一切眾生實成就不思議定。
一切心相即非心故。一切心所現相,皆是虛妄。而心者離一切虛妄相,無有諸相是名為心。換句話說,無有虛妄名之為心,虛妄幻現名之為相。故曰一切心相,即非心故。一切眾生皆虛妄相幻有非實,迷人執眾生相為實有,而實在非是真實。如果證入真實,則是盡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既離諸相,故名不思議定。是故一切眾生相及不思議三昧相,平等而無有分別。何以故?因為不思議三昧相者即是空相,而眾生相者如幻本空,所以二者等無分別。
「佛贊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汝於諸佛久植善根凈修梵行。乃能演說甚甚深三昧。汝今安住如是般若波羅蜜中。」
佛故意贊文殊菩薩,令其更能發揮般若波羅蜜深義。佛言你於諸佛所,久植善根凈修梵行,乃能演說如是甚深三昧,你現在已經安住般若波羅蜜中了。
「文殊師利言。若我住般若波羅蜜中。能作是說。即是有想便住我想。若住有想我想中者。般若波羅蜜便有處所。般若波羅蜜若住於無。亦是我想亦名處所。離此二處住無所住。如諸佛住安處寂滅非思議境界。如是不思議。名般若波羅蜜住處。般若波羅蜜處。一切法無相。一切法無作。般若波羅蜜即不思議。不思議即法界。法界即無相。無相即不思議。不思議即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法界。無二無別。無二無別即法界。法界即無相。無相即般若波羅蜜界。般若波羅蜜界即不思議界不思議界即無生無滅界。無生無滅界即不思議界。」
文殊師利菩薩言,如果我能作如是說,「我住般若波羅蜜中」,便是有般若波羅蜜想,和有我想了。如果住有般若波羅蜜想,和有我想,那麼般若波羅蜜便有處所了。般若波羅蜜若有處所,便是有所得,可思議,有二有相了。
般若波羅蜜不但不住於有,同時亦不住於無。如果住於無,依然是有我想,有處所想。所以還是落入有所得,可思議,有二有相。
所以《大般若經》雲,菩薩摩訶薩應以無所住為方便,圓滿般若波羅蜜,云何以無所住為方便圓滿般若波羅蜜?以一切法性空故,一切法性相不可得故,一切法無所有故,一切法無生故,一切法無二故……。
離此二處者,即離我想,及離法想(般若波羅蜜),離此二處,則住無所住。住無所住,則如諸佛住,因為諸佛皆是住無所住,住無所依。此無所住處,便是寂滅不思議境界,而諸佛安處其中。
以下解釋不思議。「如是不思議,名般若波羅蜜住處,般若波羅蜜處,一切法無相,一切法無作,般若波羅蜜即不思議。」。此段文說不思議即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即不思議。
所謂不思議,即是般若波羅蜜境界。因為般若波羅蜜境界,即是一切法無相一切法無作。既然無相無作,所以寂滅非思議。故說般若波羅蜜即不思議。
第二段文說不思議即法界,法界即不思議。「不思議即法界,法界即無相,無相即不思議。」
不思議即是法界,因為法界無界,無界故無相。而無相即是不思議。如此說來,法界即是不思議。
下面一段文說明般若波羅蜜與法界無二無別。「不思議即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法界無二無別。無二無別即法界,法界即無相,無相即般若波羅蜜界。」
既然法界無相不思議,而無相不思議即般若波羅蜜界。所以般若波羅蜜與法界無二無別。
以下總結,說明般若波羅蜜即不思議界。「般若波羅蜜界即不思議界,不思議界即無生無滅界,無生無滅界即不思議界。」
無生無滅即是法界也。既然般若波羅蜜界不可思議,而不可思議即是無生無滅,與法界無二無別,所以般若波羅蜜法界皆不可思議。
所以文殊師利菩薩說,我不住於有我有法,亦不住於無我無法,怎能說我安住於般若波羅蜜中呢?須知若人不住一切法,亦不住此「不住」,假名安住般若波羅蜜。
「文殊師利言。如來界及我界即不二相。如是修般若波羅蜜者則不求菩提。何以故。菩提相離。即是般若波羅蜜故。」
如來界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界即是修行者,亦即是修般若行者。修般若波羅蜜可以成佛,可以證無上菩提。故《金剛經》雲,此法可出生三世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界及我界即不二相,不二相者,即一真法界也。即是一相,一相不求於一相,故修般若波羅蜜者,不求菩提。
菩提相離,即是無相,而無相即是般若波羅蜜。故曰菩提相離,即般若波羅蜜。
「世尊。若知我相而不可著。無知無著是佛所知。不可思議無知無著即佛所知。何以故。知體本性無所有相。云何能轉法界。若知本性無體無著者。即名無物。若無有物是無處所無依無住。無依無住即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即是有為無為功德。若如是知則無心想。無心想者云何當知。有為無為功德無知即不思議。不思議者是佛所知。亦無取無不取。不見三世去來等相。不取生滅及諸起作。亦不斷不常。如是知者是名正智。不思議智如虛空。無此無彼不可比類。無好惡無等等無相無貌。」
經雲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云何四相?因為法界無相不可思議,無相不可思議即是般若波羅蜜。故經雲不見一切相,即見般若波羅蜜。今以般若智慧觀一切法,則知一切法無相。則知一切法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我相即是無自相,無人相即是無他相,無眾生相即是無共相。一切法既無自相他相共相,是一切相空,一切相空,焉有可著?故曰知我相而不可著。
無知無著,是無所知無所著也。所既不有,故能亦不立。無能無所,亦無無能無所。此法非自相,非他相,非非自相,非非他相,非自他共相。無知無著,是佛所知。故曰佛為無所著等正覺。佛以無知能知一切知,以無著能知一切著。故曰不可思議,無知無著是佛所知。
譬如凈鏡能現諸像,諸像歷歷而鏡無所著。諸像若泯,鏡凈依然。鏡凈依然,故能復現諸像。故般若智慧能燭照一切法而無知無著。正因其無知無著,故能燭照一切法。
知體無性無所有相,云何能轉法界?知體無性者,如鏡凈空寂,無有自性,隨緣顯現相有萬差。雖然相有萬差,而鏡體空寂,原本無所有相。眾生迷惑執著亦復如是,妄於畢竟空中見一切相。雖然萬相雜陳,而體終無性空寂。
佛以大圓鏡智知行惡眾生,妄於畢竟空中見有三塗法界。行善眾生妄於畢竟空中,見有人天法界。證空眾生妄於畢竟空中,見有聲聞緣覺法界。乃至大道心眾生妄於畢竟空中,見有菩薩法界。於是於畢竟空中隨法界而流轉,不知一切法界原是畢竟空。於畢竟空中妄起擾動。此事不可思議,唯佛能知。
若知本性無體無著者,即名無物。本性無體無著者,畢竟空也,若人知一切法悉畢竟空,即名菩提。即此菩提,名無所著等正覺。故本性無體無著,即名無物。即名無物者,是一切法皆歸畢竟空也。
若無有物若皆歸畢竟空,即是無處所無依無住。若無依無住,即是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即是有為無為功德。
凡有所修皆是有為功德,凡有所證,即是無為功德。所以五戒十善,四諦十二因緣,乃至六度萬行皆是有為法。無上菩提究竟涅盤即是無為法。
本來有為法有生有滅,無為法無生無滅。今謂無生無滅即有為無為功德者,此之「無生無滅」是畢竟空義。本來無為便是畢竟空,因為凡夫多是對有為始立無為,若無有為,亦不立無為,如是方是畢竟空義。平時我們所說的無為,是對有為而立的,所以說無生無滅的畢竟空,即有為無為的功德。自度曰功,度人為德。易言之即是無生無滅畢竟空,才能自度度人。
這仍是說一切眾生,都是於畢竟空中妄見有差別。其實這一切差別相,皆是畢竟空。只為眾生機有高下,以致於畢竟空中見有差別。所以經雲,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若如是知下,是說若以畢竟空知一切法,以無上菩提知一切法,無知無著,便無心想,以心想空故,無知無著故。如無心想,怎麼會知有為無為功德呢?換句話說,知有為無為功德者,即眾生心想分別也。不著有為無為相,即無依無住無生無滅,乃至無知無著,是佛所知了。
無知即不思議,不思議者是佛所知。是說所謂「無知」者,是言不思議智也。佛之知即不思議知也。
以上從不思議即般若波羅蜜,不思議即法界,不思議即無生無滅,不思議即無二無相,不思議即無知無著,一直說到不思議即佛所知。
亦無取無不取以下,明既然一切法空,一切法無性,一切法無相,一切法無二,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不思議,所以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於一切法無取無不取,不見三世去來等相,不取生滅及諸起作,亦不斷不常,如是知者,是名正智。
如是不思議智,猶如虛空一般,無此無彼,不可比類。無好無壞無等等,亦無相無貌。
《小品般若經》說,如虛空故名無等等。無等等即是畢竟空義,無性義,無相義,無二義,不可得義,不思議義,性空緣起緣起性空義,一法界義,乃至甚深般若波羅蜜義。
「佛告文殊師利。若如是知名不退智。文殊師利言。無作智名不退智。猶如金鋌先加錘打方知好惡。若不治打無能知者。不退智相亦復如是。要行境界。不念不著無起無作。具足不動不生不滅。爾乃顯現。」
所謂不退智便是無生智,無生無滅故名不退。文殊師利菩薩言,無作智名不退智。因為在因曰無生,在緣曰無作,故曰無作智名不退智。
金鋌者,銅鐵等粗具型態尚待精治者曰鋌。所以土器的粗型名坯,木器的粗型名朴,銅鐵器的粗型名鋌。金鋌者,尚待精治錘打也。故曰先加錘打方知好惡,若不治打,無能知者。不退智亦是如此,必須先歷諸境緣,經過一番考驗,然後才能知其退不退。所以說要行境界,若能不念不著,無起無作,具足不動不生不滅,方能算是不退智。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言。如諸如來自說己智。誰當能信。文殊師利言。如是智者。非涅盤法非生死法。是寂滅行是無動行。不斷貪慾瞋恚愚痴。亦非不斷。何以故。無盡無滅不離生死亦非不離。不修道非不修道。作是解者名為正信。」
佛問文殊菩薩,如諸如來自說己所證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智,誰能夠相信呢?佛所證的菩提智,亦名一切智智。如《大般若經》中佛言,「我雖證得一切智智,然無所住。」
一切智智略有三種,謂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智者,謂共聲聞及獨覺智。道相智者,謂共菩薩摩訶薩智。一切相智者,謂一切如來應等正覺不共妙智。
如來以無所住無所得為方便,得證如是妙智。所以文殊師利菩薩答,無住無得者,能正信如是妙法。
非涅盤法非生死法,是不住涅盤不住生死也。是寂滅行是無動行者,本來無動行者,是禪定行,寂滅行者是解脫行。不過此處應作無所得解為宜。無所得故寂滅,無所得故無動。不斷貪瞋痴,以貪瞋痴不可得也。亦非不斷,是不可得亦不可得也。若人得於不可得,便是住著了。何以故?無盡無滅。無盡無滅即是無所有不可得。
不離生死,亦非不離,不修道非不修道,同樣是不可得的道理。若人能作如是解者,乃能於佛自說己智,能起正信。
「佛告文殊師利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深解斯義。」
佛贊文殊菩薩說,如你這種說法,的確是深解其中的義趣了。
「爾時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於當來世。若說如是甚深正法。誰能信解如聞受行。」
佛的弟子大迦葉問佛說,若於未來世,說這樣深的正法,有誰能信解如聞受持修行呢?
信發而解生,《華嚴》雲信是道源功德母。勿論世出世法,皆是以信為始為終。一切事無信則無始,壞信則無終。
聞教生歡喜心曰信,信則無有猶豫。入理破迷曰解,解則道理明白。
其實絕不是信中無解,解中無信。當我們對一件事物,雖起歡喜心而理解猶淺時,稱之為信。信心既生,逐漸深入而不疑時,此信轉名為解。
聖者大迦葉甚恐末法時期,無人能接受這種深法,所以請問於佛。
「佛告迦葉。今此會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聞此經者。如是人等於未來世若聞是法。必能信解於甚深般若波羅蜜。乃能讀誦信解受持。亦為他人分別演說。」
佛告迦葉說,今此法會之中,無論出家眾比丘比丘尼,或是在家眾優婆塞優婆夷,凡是聽聞文殊師利菩薩說這經法的,於未來世若聞是法,必能信解。
甚至於甚深般若波羅蜜,都能讀誦信解受持,亦能為他人分別演說。信解已如上釋,默看經文曰讀,讀文既久能夠憶記口唱曰誦,信力成就曰受,憶念修行不失曰持。
若能轉而化他,便是為人分別演說了。於法開敷其義曰分別演說。讀誦信解受持,是言自度之德,為人分別演說是言化他之德。若人於今會上,得聞如是經法,於未來世不但能信解,且能自度度人。
「譬如長者失摩尼寶憂愁苦惱。後若還得。心甚歡喜。如是迦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亦復如是。有信樂心。若不聞法則生苦惱。若得聞時信解受持。常樂讀誦甚大歡喜。當知此人即是見佛。亦即親近供養諸佛。」
長者有世間長者,和出世間長者。出世間長者即佛是也。佛者道圓德滿,十號具足,故曰長者。世間長者須具十德,一、族姓高貴。二、地位高尊。三、大富。四、隆重威儀。五、智深。六、年耆。七、行凈。八、禮儀具備。九、在上者讚歎。十、在下者歸服。
摩尼寶譯為如意珠,是很貴重的寶物。
譬如長者失寶便生苦惱,後若還得,心則歡喜。四眾弟子亦像長者一樣,今日聞法有信樂心者,後世若不聞法則生苦惱,若得聞此法時便能信解受持,常樂讀誦甚大歡喜。
當知此人即是見佛,因為此人聞甚深般若波羅蜜能生信解,即見實相。故曰見佛,親近供養諸佛。
「佛告迦葉。譬如忉利天上波利質多羅樹皰初出時。是中諸天見是樹已皆大歡喜。此樹不久必當開敷。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得聞般若波羅蜜。能生信解。亦復如是。此人不久亦當開敷一切佛法。於當來世。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聞般若波羅蜜。信受讀誦心不悔沒。當知是人已從此會聽受是經。亦能為人聚落城邑廣說流布。當知是人佛所護念。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中。有能信樂無疑惑者。是善男子善女人。於過去諸佛。久已修學殖諸善根。譬如有人以手穿珠。忽遇無上真摩尼寶。心大歡喜。當知是人必已曾見。」
佛告訴迦葉說,譬如欲界第二層天的忉利天,有樹名曰波利質多羅。波利質多羅樹是忉利天上之樹,譯為香遍樹,因為此樹枝葉實皆香,故曰香遍樹。又曰天樹王。
此樹皰初發時,則知此樹不久一定有華開敷,所以忉利諸天皆大歡喜。
何以說忉利諸天呢?因為忉利天非止一天,故曰諸天。忉利譯為三十三,此三十三天居於須彌山頂。東南西北各八天,共為三十二天。另有一天居須彌山頂中央,是天主帝釋所居,共成三十三天。
若比丘下,是以法合譬。四眾弟子聞般若波羅蜜,能生信解,亦如忉利諸天見波利質多羅樹皰初發時一樣,不久亦當開敷一切佛法。
於當來世,若有四眾弟子,聞般若波羅蜜信受讀誦心不悔沒,當知這人已從此法會聽受過此經。以今日聽聞之善根,於當來世再度聽聞時,才能信受讀誦心不悔沒。
同時亦能為其他的人,於聚落中,或城邑中,廣說流布。流布者,流傳布敷也。當知如是之人,定為佛所護念。護者護持,念者不忘。經雲,護念眾生,不令眾生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令眾生墮落三塗六道受苦也。又如經雲,父母愛兒,僅只一世,佛念眾生,世世不忘。
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中以下,稱讚是人之善根。如是之人,不但自己能信受讀誦心不悔沒,更能為人宣說,如是於甚深般若波羅蜜中,能有信樂心無疑悔者,定是於過去諸佛處,已曾修學般若波羅蜜久植善根。
譬如有人穿珠,忽然遇到無上真摩尼寶珠心大歡喜。此人必是過去曾經見過摩尼珠,所以才認得而生歡喜。
「如是迦葉若善男子善女人修學余法。忽然得聞甚深般若波羅蜜能生歡喜。亦復如是。當知是人已曾聞故。」
謂若善男子善女人,聞甚深般若波羅蜜若生歡喜心,必是此人過去曾經得聞此經。
「若有眾生得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心能信受生大歡喜。如是人等亦曾親近無數諸佛。從聞般若波羅蜜已修學故。」
假若有人聞甚深般若波羅蜜信受生喜,此人定是曾親近無數諸佛,從諸佛所曾聞是經,並已修學故。
「譬如有人。先所經見城邑聚落後若聞人讚歎彼城所有園苑種種池泉華果林樹男女人民皆可愛樂。是人聞已即大歡喜。更勸令說是城園苑眾好嚴飾雜華池泉多諸甘果。種種珍妙一切愛樂。是人得聞重甚歡喜。如是之人皆曾見故。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聞般若波羅蜜。信心聽受能生歡喜。樂聞不厭而更勸說。當知此輩已從文殊師利。曾聞如是般若波羅蜜故。」
此是更深一層設譬,前言信受歡喜而已。今更深一層,不但信受歡喜,復能勤求經中深義也。
譬如有人曾經見一大城或聚落,如果後來聞人讚歎彼城園苑池泉花木人民之勝,此人即大歡喜,更勸讚歎者,廣說園苑殊勝之事。此用譬喻有人曾聞般若波羅蜜,後更聞時,便勸法師重說深義。如此輩者,皆是已從文殊師利菩薩處,曾經聽聞般若波羅蜜。
園和苑都是種植蔬果花木之處,不過園是有圍牆或藩籬者,而苑是並畜養禽獸之處。
「迦葉白佛言。世尊。若將來世善男子善女人。得聞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信樂聽受。以是相故。當知此人亦於過去佛所曾聞修學。」
迦葉向佛說道,如果當來世善男子善女人,聽說甚深般若波羅蜜而能信樂聽受的,以這種情形看來,當知此人亦於過去佛所,曾經聽聞修學過般若波羅蜜。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佛說諸法無作無相第一寂滅。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如是諦了斯義。如聞如(《大寶積經》作而字。似為正確)說。為諸如來之所讚歎。不違法相是即佛說。亦是熾然般若波羅蜜相。亦名熾然具足佛法。通達實相不可思議。」
佛所說之諸法,皆是無作無相第一寂滅。所謂無作無相第一寂滅者,即實相也。即是說,佛所說之諸法,皆是實相也。
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如是確實了解實相義,如所聞而為人演說。當知是人,為諸如來之所讚歎。
不違法相者,即不違實相也。如果不違實相,無論菩薩說,弟子說,或是其他人說,是即佛說,因為不違佛意故。
亦即熾然是般若波羅蜜,既是熾然般若波羅蜜,亦名熾然具足佛法。熾然有明確的意思。如此亦就通達實相,不可思議。
「佛告文殊師利。我本行菩薩道時修諸善根。欲住阿鞞跋致地。當學般若波羅蜜。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學般若波羅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解一切法相欲知一切眾生心界皆悉同等。當學般若波羅蜜。文殊師利。欲學一切佛法具足無礙。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學一切佛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相好威儀無量法式。當學般若波羅蜜。欲知一切佛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法式及諸威儀。當學般若波羅蜜。何以故是空法中不見諸佛菩提等故。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知如是等相無疑惑者。當學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般若波羅蜜。不見諸法若生若滅若垢若凈。是故善男子善女人。應作如是學般若波羅蜜。」
此一段文是說欲修菩薩行,當學般若波羅蜜。如我本行菩薩道時,修諸善根,欲住阿鞞跋致地,當學般若波羅蜜。此是成佛因地,當學般若波羅蜜。
次言欲成佛,當學般若波羅蜜。如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學般若波羅蜜。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是成佛。此是言若欲成就佛果位,當學般若波羅蜜。
再次言欲具足一切佛法,當學般若波羅蜜。如欲解一切法相,欲知一切眾生心界皆悉同等,欲學一切佛法具足無礙,乃至欲學一切佛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相好威儀無量法式等,皆是言成就一切佛法。
綜觀以上三段文字,即言般若波羅蜜,能出生菩薩摩訶薩,出生諸佛,及一切佛法。
最後說明以不可得為方便,修習般若波羅蜜。如欲知一切佛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一切法式及諸威儀。此即言菩薩摩訶薩以無所得為方便修習般若波羅蜜也。所以下文接著說,是空法中,不見諸佛菩提等故。即如《心經》言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乃至不見一切法,不見一切相。若能不見一切法,不見一切相,即見般若波羅蜜。故本經雲,欲知如是等相無疑惑者,如是等相即諸法空相,當學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般若波羅蜜,不見諸法若生若滅若垢若凈。是故善男子善女人應作如是學般若波羅蜜。作如是學者,即以無所得為方便學般若波羅蜜也。
欲解一切法相者,欲解一切諸法悉皆空相也。眾生心界皆悉同等。因為十法界悉是心造心現,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故曰眾生心界。
因為一切諸法悉皆空相,悉不可得,故曰皆悉同等。
一切佛法具足無礙,言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一切法悉歸畢竟空。所以諸法具足,而畢竟無礙。若欲如是知,應學般若波羅蜜。
欲學一切諸佛成佛時之相好威儀無量法式,系言等覺菩薩,等覺菩薩百劫修三十二相,千劫學佛威儀。
欲知一切佛不成正覺,亦不修法式威儀,當修般若波羅蜜。何以故?是諸法空相,無有一法可得,故不見諸佛及菩提等。
「欲知一切法無過去未來現在等相。當學般若波羅蜜。何以故。法界性相無三世故。欲知一切法同入法界心無罣礙。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三轉十二行法輪亦自證知而不取著。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慈心遍覆一切眾生而無限齊亦不作念有眾生相。當學般若波羅蜜。欲得於一切眾生不起諍論亦復不取無諍論相。當學般若波羅蜜。欲知是處非處十力無畏住佛智慧得無礙辯。當學般若波羅蜜。」
法界性相一如,空寂無相,無有分別,是曰一真法界。法界一如者,是說一切法皆無所有也,何以故?因為一切法悉是一法也。故一切法入於法界,無有分別。所以一切法無過去未來現在等相。因為一切法不可得,過去未來現在相亦不可得。
法界者無界,無界者空寂無相,所以法界遍一切處,猶如虛空。故法界相者無量,此無量相皆隨緣幻現,幻現非實,故其性空寂。以性空寂故,乃能隨緣幻現一切無量諸相。故空即是無量,無量即是空,此法一相所謂無相。我們於法不可墮於無量數。如《小品般若經》雲「若見是無量,即墮無量數。若不見是無量,即如虛空無量。」所以若能如是見者,則不見一切法有過去未來現在相。如是不見一切相,即見般若波羅蜜,故曰當學般若波羅蜜。
如是不見一切相,則不見一切法前際可得,不見一切法後際可得,不見一切法中際可得。一切法前後中際不可得故,是曰三世平等。三世平等者,是過去未來現在性相不可得也。所以說法界性相無三世故。
一切法同入法界者,即是一切法同是一相所謂無相也。既然同是無相,所以心無罣礙。
三轉十二行法輪,是佛成道後對五比丘初轉四諦法。法輪者,有摧破眾生煩惱義,有展轉流通義。所謂「轉」字,有自得復示於他之義,有付囑展轉流通義。
佛成道後,於鹿野苑對五比丘轉苦集滅道四諦法輪。初示轉,曰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再度勸轉,曰此是苦當知,此是集當斷,此是滅當證,此是道當修。最後證轉,曰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是謂三轉十二行法輪。
亦自證知而不取著。菩薩摩訶薩,於此四諦法輪,悉能自證但是卻不取著。云何菩薩證四諦法呢?其實菩薩修行的六波羅蜜,即是四諦法的分別相也。
為甚麼雖證知而不取著呢?因為於實相中,無有苦集滅道可得,所以菩薩以大悲導大智,行空而不證。以大智導大悲,涉有而不著。此自證而不取著,正表現出菩薩的偉大之處。
何以說於實相中無有苦集滅道可得呢?如《心經》中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乃至無苦集滅道。若有苦集滅道可得,豈是諸法空相?
慈心遍覆一切眾生而無限齊,亦不作念有眾生相。限齊者,即限際也。此即如《金剛經》所云,「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意義相同也。
一切眾生皆依名相而起諍論,故《大般若經》雲一切眾生唯分別假名相。智者知一切名相悉皆性空,於空相中不住一切法,故無有諍論。空中既無諍論可得,故亦沒有「無諍論相」可得,故言亦復不取無諍論相。
《佛藏經》中佛言,世間常共我諍。因為世間眾生執著名相,而佛親證無相,世間眾生以其執著,故常與佛諍。若人證得無相,便可無諍了。
欲知是處非處十力無畏。知是處非處即是十力,佛十力中第一種便是知是處非處。諸佛正遍知,具有十種力。一、知是處非處智力。佛知作善業得善報,是名是處。佛知作惡業得惡報,是名非處。二、佛知三世業報。佛悉知一切眾生過去現在未來的因緣果報。三、佛具知種種禪定三昧之智力。佛於種種禪定,皆得自在,皆能如實而知。四、佛知一切眾生諸根。佛能知一切眾生根性之優劣,及與得果之大小。五、佛知一切眾生之意欲。佛知一切眾生種種解智之力,及種種樂欲善惡之不同。六、佛知世間種種性。佛於世間種種界,悉能如實遍知。七、佛知一切至處覺道。佛對於六道凡夫有漏行之所至處,及聖者無漏行之所至處,悉能如實知之。八、佛證知天眼清凈。知眾生死時生時善惡業緣。九、佛知宿命。佛於一切眾生種種宿命悉知,一生至百千萬生,一劫乃至百千萬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諸如姓名飲食苦樂壽命等,悉能知之。十、佛自知永斷習氣。自知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皆辦,不受後有。
無畏者佛具四種無畏,一、一切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說障道法無畏。四、說盡苦道無畏。
佛智慧者,佛以一相慧,應一切慧,而得正覺(放光)。一相慧者佛之實智也,應一切慧者佛之權智也。實而權曰佛智,權而實曰佛慧。是為佛之智慧。
得無礙辯。無礙辯者明菩薩化他之德,應機速疾,文義辨明,曰無礙辯。無礙辯有四種,一法無礙。二義無礙。三詞無礙。四樂說無礙。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我觀正法。無為無相無得無利。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知者無見者無作者。不見般若波羅蜜。亦不見般若波羅蜜境界。非證非不證。不作法戲論無有分別。一切法無盡離盡。無凡夫法無聲聞法。無辟支佛法佛法。非得非不得。不捨生死不證涅盤。非思議非不思議。非作非不作。法相如是。不知云何當學般若波羅蜜。」
如來說過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欲解一切法相等等,當學般若波羅蜜,以後,文殊師利菩薩說,我觀正法無為無相,空無所得,怎能說當學般若波呢?
所謂正法,即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空、無相、不可得。以空無相不可得故,所以無為無相,無得無利,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知者,無見者,無作者,不見般若波羅蜜,亦不見般若波羅蜜境界。因為空中無如是等諸相。
不見般若波羅蜜是不見於法,亦不見般若波羅蜜境界,是亦不見修行者所證到般若波羅蜜的境界。因為般若波羅蜜,空無相不可得故。
因為般若波羅蜜空無相不可得,所以非證非不證。證固不可得,不證亦不可得。不作戲論無有分別。所謂戲論者,一切法無名無相,如是知者,名如實知。若著於虛妄名相,而妄生分別者,皆為戲論。故戲論即不實之論,虛妄之論也。眾生皆依名相而生分別,既不作戲論,故無有分別。
一切法無盡離盡。若謂一切法有盡者,即是斷滅。言一切法無分別者,是一切法空。一切法空者,即是一切法平等。是故一切法無有盡相,離諸盡相。如是無盡之法,即是無際,即是實際,即是常住,即是法界,即是般若波羅蜜。
是諸法空相,即是諸法真如。於諸法空相中,無一切法相。故無凡夫法,無聲聞法,無辟支佛法,亦無佛法。於一切法非得,亦非不得。亦無生死可舍,亦無涅盤可證。非思議非不思議,非作非不作。
既然法相如是悉不可得,不知要怎樣修學般若波羅蜜呢?文殊師利菩薩如是問佛。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若能如是知諸法相。是名當學般若波羅蜜。」
佛告文殊師利菩薩,若能如是知一切法相悉空,一切法悉無相,一切法悉不可得,就是如你文殊師利菩薩所說的情形,便是修學般若波羅蜜了。文殊菩薩問得極妙,佛答得更妙。
「菩薩摩訶薩若欲學菩提自在三昧。得是三昧已。照明一切甚深佛法及知一切諸佛名字。亦悉了達諸佛世界無有障礙。當如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中學。」
佛繼續說,有三昧名菩提自在三昧。得是三昧以後,可以照見明了一切甚深的佛法。並可知道一切諸佛名字,和了達諸佛世界而無有障礙。如果欲得如是三昧,當如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中學。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何以故。名般若波羅蜜。佛言。般若波羅蜜無邊無際無名無相。非思量無歸依無洲渚。無犯無福無晦無明。猶如法界無有分齊亦無限數。是名般若波羅蜜。亦名菩薩摩訶薩行處。非處非不行處。悉入一乘名非行處。何以故。無念無作故。」
文殊師利菩薩問佛,甚麼原因名般若波羅蜜?佛回答說,般若波羅蜜無邊無際。因為般若波羅蜜離三世相故,無盡故,常住故,故曰無邊無際。
般若波羅蜜無名無相,非思量。無歸依無洲無渚無犯無福。因為般若波羅蜜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離言語相,心緣相,文字相故,離能所故。歸依即是有能歸依與所歸依,無歸依者,般若波羅蜜離能所也。
洲者,水中之陸地也。渚者,水之邊涯也。無洲無渚,是言般若波羅蜜無有邊際也。
無犯,是言無犯戒。無福,是言亦無持戒。因為持戒之人生好處,好處者得福也。般若波羅蜜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諸相悉離,故無犯戒得罪,亦無持戒得福。
不過我們要知道,這是說菩薩覺地,覺後自然空空無大千,所謂法爾如是,絕無可疑。但是我輩凡夫,迷惑造業,墮入苦集道中,所謂迷時分明有六道也。所以萬勿以此為借口而不持戒,自致苦道也。譬如水中無月,痴人投水捉月,妄取其死也。
無晦無明,般若波羅蜜如虛空故。虛空無礙,故無晦無明。
法界無界,故無分際。法界無盡,故無限數。這種情形,便名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亦名菩薩摩訶薩行處。其實所謂菩薩摩訶薩行處,乃非行處非不行處。何以說非行處呢?因為悉入一乘,所以說非行處。一乘者,無盡也,平等也,畢竟空也,離於有無也,一切不可取也,一切無差別也。所以一切法入於一乘,無念無作,非行處非不行處。故《大般若經》雲,一切法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一切法畢竟空故。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當云何行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文殊師利。如般若波羅蜜所說行。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譯為無上正等正覺。無上者,即不可得也。若有所得,即非無上。故《金剛經》中佛告須菩提說「佛於然燈佛所,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欲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是以無所得為方便,故佛告訴文殊師利菩薩說,如般若波羅蜜中所說行。
「復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其實一行三昧即般若波羅蜜,不過修般若波羅蜜直入無相,是理上修。而一行三昧則由一相入於無相,是事上修。所謂一相無相,同歸實相,歸元無二,方便多門。理上修,非上根利智人莫辦。而事上修,便容易得多了。故憑空則弱羽難舉,扶杖則病步能行。
「文殊師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善男子善女人慾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差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
法界一相者,法界無盡故,無相故,等虛空故,即是般若波羅蜜也。繫心緣於法界,即名一行三昧。而繫心緣於法界,即是修學般若波羅蜜。故曰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
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如」字作不二不異解,雖然系緣法界,然而能緣所緣不二不異,謂之如法界緣。如是始得契入法界,而能不退不壞,不生二相。在心曰思,在口曰議,思議之法,皆是取相分別。今如法界緣,離能離所,故不思議。既不取相不分別,所以無礙無相。無礙無相,即是如法界緣了。這一段文,是就理上明。以下所說,是明示事上起修。
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所謂處空閑,不是獨自閑居,無所事事之謂。所謂處空閑者,是遠離五欲五蓋也。五欲者眼耳鼻舌身,貪著色聲香味觸。五蓋者,貪慾蓋,瞋恚蓋,掉悔蓋,睡眠蓋,疑蓋。五欲者在前五識,五蓋者在第六意識。前五識不分別五塵,第六意識不分別五蓋,於是能壞結賊,名之曰安隱。如《大方廣三戒經》雲「云何安隱?謂無分別。」。《大般涅盤經》亦說「壞結賊故,故名安隱。」以如是安隱故,說名空閑處。
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為何不取相貌?因為取相貌則生分別,若生分別則不能如法界緣了。所以修觀非是取相之謂也,行人慾修觀者,應依於經教,不可妄以分別心而取著於相。故《觀無量壽佛經》佛教行人,須依十六觀起修,並說如此觀者是為正觀,不如此觀者,悉是邪觀。
繫心一佛專稱名字,諸佛是法界身,與眾生心不二不異。故曰佛不可思議,眾生亦不可思議,眾生心亦不可思議。諸佛眾生及心皆橫遍豎窮,所以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繫心一佛,則心不旁騖。若能專心稱佛名號心不旁騖,當下即離我人眾壽相。四相既離,故不取諸相心無分別。雖然心不取相無有分別,卻又不落無念。因為佛陀聖號念得歷歷分明故。雖是念得分明,卻正是不取於相無有諸念。如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與法界清凈一如。此之謂一念清凈一念佛,念念清凈念念佛也。
隨佛方所端身正向,此所謂向處修。如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者,四威儀中面向西方,不敢向西方便利涕唾。經雲若人記憶西方,知西方有佛,亦得往生也。
此段文字,重於事修,出於佛之權智。理修雖妙,然不及事修易得受用。所謂諸佛菩薩,權智不思議也。
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念念相續者,凈念相繼也。即能於此凈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因為諸佛同一法性身,所以念一佛功德,與念諸佛功德無二。所以念釋迦牟尼佛,十方諸佛皆是釋迦牟尼佛。念阿彌陀佛,十方一切諸佛皆是阿彌陀佛。因為一法界故,法不二故。所以佛本不二,隨眾生心而有差別也。
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言佛法身也,贊佛法身德也。皆乘一如成最正覺,言佛報身也,贊佛解脫德也。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言佛化身也,贊佛般若德也。諸佛以法身同故,所以功德無二。
「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
佛言如是入於一行三昧者,盡知恆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因為一法界故。
「阿難所聞佛法。得念總持辯才智慧。於聲聞中雖為最勝。猶住量數則有限礙。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決定無礙。晝夜常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若比阿難多聞辯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
此是佛贊得一行三昧之功德。阿難於佛弟子中多聞第一,得總持三昧,故曰得念總持辯才智慧。但是猶住量數,有限有礙。若比起得一行三昧者,就差得多了,百千等分不及其一。得入一行三昧者,對於諸經法門,一一皆能分別。而且皆能了知其決定義無疑無礙無有錯謬。縱令晝夜常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
「菩薩摩訶薩應作是念。我當云何逮得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無量名稱。佛言。菩薩摩訶薩。當念一行三昧常勤精進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漸漸修學。則能得入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作證。除謗正法不信惡業重罪障者。所不能入。」
有些菩薩摩訶薩應時即作是念,我當云何能得到一行三昧不思議功德無量名稱?如阿彌陀佛,普度一切,名聞十方,若有稱念阿彌陀佛名號者,即是不思議功德無量名稱。
佛告訴諸菩薩說,當念一行三昧。念一行三昧者,即是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如法界緣,處空閑舍亂意不取著於相,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這樣常勤精進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漸漸修學,即便得入。這種不思議功德,便能親自作證了。
但是除誹謗正法者,誹謗正法便是不信佛法。不信惡業重罪障,是不信因果也。像這種人便不能入一行三昧。
此與《無量壽經》所說「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唯除五逆,即今經所謂不信惡業重罪障者是也。是知經中雖未明言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然佛實已寓意繫心阿彌陀佛,專稱阿彌陀佛名字了。
「複次文殊師利。譬如有人得摩尼珠示其珠師。珠師答言。此是無價真摩尼寶。即求師言。為我治磨勿失光色。珠師治已隨其磨時。珠色光明映徹表裡。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學一行三昧。不可思議功德無量名稱。隨修學時知諸法相。明達無礙功德增長。亦復如是。」
此是以譬明法也。阿彌陀佛名號,譬如無價真摩尼寶。若人持念佛名修學一行三昧不思議功德無量名稱者,隨其修學時,便知諸法相,明達無礙功德增長。
此所謂頓悟漸修,猶如學射,明見標的,用力射去。雖然不能一箭中的,但勤習功純,久射自然鄰的。一旦功行圓滿,一箭中的復何疑哉?
是知阿彌陀佛聖號,至真至正,是無價真摩尼寶。若人持念即得一行三昧,決無差錯。唯此持名念佛一門,是正修行路也。
「文殊師利。譬如日輪光明遍滿無有減相。若得一行三昧。悉能具足一切功德無有缺少。亦復如是。照明佛法如日輪光。文殊師利。我所說法皆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若善男子善女人得是一行三昧者。其所演說亦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隨順正法無錯謬相。」
用日輪譬喻佛法,佛法圓滿具足,無有缺減。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無增無減。故用日輪譬喻,光明遍滿無有缺減。
離味者,所謂離相離分別離煩惱離生死也。離相離分別離煩惱離生死,亦即解脫味,亦即寂滅味,亦即一味。佛說一切法皆歸畢竟空,故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佛說一切法如幻,故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佛說一切法不二,故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佛說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故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佛說一切法無相,故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佛說一切法不生不滅,故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佛說一切法不增不減,故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佛以如是等方便,演說正法。
若人得是一行三昧者,亦能如佛一樣,其所演說亦是一味離味解脫味寂滅味。完全能隨順正法,而無錯謬相。
「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得是一行三昧。皆悉滿足助道之法。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助道法者,三十七道品也。三十七道品者,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二乘人修三十七道品可得有餘涅盤。菩薩修三十七道品,可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菩薩摩訶薩得一行三昧,即能滿足助道之法,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易言之,便勿須另修三十七助道品了。
「複次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不見法界有分別相及以一相。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不可思議。是菩提中亦無得佛。如是知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法界無界,故無分別相。一相即是無相,所以亦不見法界一相,若見一相,即有能所,即是二相故也。如是則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不可思議,因為一切相幻有,不可思議,所以不見法界分別相及以一相。
因為覺了空義,即是菩提,所以菩提中亦無佛可得。如是知者,便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驚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一切法悉是緣起,緣起諸法無有自性,無自性法,即是空性。而此空性即是菩提,所以一切法空,即是菩提。故曰一切法悉是佛法。
若人能如此生信,不驚不怖亦不疑惑,能夠安忍於此法而不動者,即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以如是因。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佛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何以故。不思議界。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
因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思議,等虛空不可得。所以文殊師利菩薩故意問說,以如是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
佛回答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為甚麼呢?因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不思議界,不思議界非言語相文字相心緣相,乃至非一切相,所以不以因得,亦不以非因得。
原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本來清凈,本來平等,本來不生不滅。於聖無增,於凡無減,無得無失,無修無證,故終不可得也。
「若善男子善女人聞如是說不生懈怠。當知是人已於先佛種諸善根。是故比丘比丘尼。聞說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生驚怖。即是從佛出家。若優婆塞優婆夷。得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心不驚怖。即是成就真歸依處。」
聞如是說不生懈怠者,是精進修學也。云何精進修學?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也。
若出家二眾,能聞法不生驚怖者,是真隨佛出家。若在家二眾,能聞法不生驚怖者,是成就真歸依處。因為甚深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能出生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文殊師利。若善男子善女人不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即是不修佛乘。」
佛乘即是最上乘,一乘,大乘。故《金剛經》說,我此金剛般若波羅蜜,為學大乘者說,為學最上乘者說。若人不習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即是不修佛乘。
「譬如大地一切葯木皆依地生長。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一切善根皆依般若波羅蜜而得增長。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相違背。」
茲以大地為譬,形容般若波羅蜜。大地能生一切葯木,般若波羅蜜能生一切善根。一切善根之根,有生長成就義。一切善根能生長成就無上菩提,故曰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相違背。
所謂葯木,即是草木也。因為一切草,無不可為葯。然而何以不曰草木,而謂葯木呢?因為曰葯木者,采其能對治義,能對治眾生煩惱也。
「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此閻浮提城邑聚落。當於何處演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佛告文殊師利。今此會中若有人聞般若波羅蜜。皆發誓言。於未來世常得與般若波羅蜜相應。從是信解。未來世中能聽是經。當知此人不從余小善根中來。所能堪受聞已歡喜。」
閻浮提即我人所居之地也。文殊師利菩薩問,當於何處演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佛回答說現在此法會中聽此般若波羅蜜,而發誓言願於未來世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由於這種信解,於未來世能聽是經。這種人不是從其餘小善根中來,而是從文殊師利菩薩聽聞是經,或從過去諸佛聽聞是經所種的善根,才能對般若波羅蜜經堪受聞已歡喜。
「文殊師利。若復有人從汝聽是般若波羅蜜。應作是言。此般若波羅蜜中。無聲聞辟支佛法佛法。亦無凡夫生滅等法。」
何以說應作是言,般若波羅蜜中,無凡夫法,無聲聞法,無辟支佛法,乃至無佛法呢?因為不取著一切法,不住一切法,不得一切法,不分別一切法,即是修學般若波羅蜜。所以於般若波羅蜜中,無有一切法可得。無聲聞辟支佛及佛法者,是言般若波羅蜜中無聖人法。無凡夫生滅法者,是言般若波羅蜜中無凡夫法。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來問我言。云何如來說般若波羅蜜。我當答言。一切諸法無諍論相。云何如來當說般若波羅蜜。何以故。不見有法可與法諍論。亦無眾生心識能知。」
文殊師利菩薩言,若四眾弟子來問我言,如來是怎樣說般若波羅蜜呢?我就回答他說,如來一切說法,無諍論相。
眾生以名相而起諍論,如來說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故一切說法無諍論相。
為甚麼如來以無諍論相而說般若波羅蜜呢?因為如來不見「有法」可與諍論。就是說一切法空,一切法無相,一切法如幻,一切法不二,一切法不可得,所以無有法可與諍論。同時亦無有眾生心識能知諸法。因為眾生心識,亦是如幻無相空不二不可得故。
故經雲,無上菩提,不以身證,不以心證。因為身如木石,心如幻故。
「複次世尊。我當更說究竟實際。何以故。一切法相同入實際。阿羅漢無別勝法。何以故。阿羅漢法凡夫法。不一不異故。」
文殊師利菩薩稱世尊言,我當更說究竟實際。阿羅漢無別勝法,是說證涅盤的聖人,和處生死的凡夫,不一不異。亦即是說生死和涅盤不一不異。
「複次世尊。如是說法。無有眾生已得涅盤今得當得。何以故。無有決定眾生相故。」
無有眾生決定相,因為眾生者因緣生,因緣生法無有自性,無自性故,所以無有決定相。
既然無有決定眾生相,所以無有眾生已得涅盤今得涅盤當得涅盤。
「文殊師利言。若人慾聞般若波羅蜜。我當作如是說。其有聽者。不念不著無聞無得。當如幻人無所分別。如是說者是真說法。是故聽者莫作二相。不舍諸見而修佛法。不取佛法不舍凡夫法。何以故。佛及凡夫二法相空。無取捨故。若人問我。當作是說。如是安慰如是建立。」
文殊師利菩薩說,如果有人慾聞般若波羅蜜,我當這樣和他說,怎樣和他說呢?其有聽者,不念不著,無聞無得,當如幻人無所分別。
因為離一切相是修般若波羅蜜,不見一切法是見般若波羅蜜,不得一切法是修般若波羅蜜,不住一切法是住般若波羅蜜。既然般若波羅蜜,離相離見不可得不可住,所以聽說般若波羅蜜者,不念不著,因為般若波羅蜜離念離著故。無聞無得,因為般若波羅蜜非色聲香味觸故。如幻人無所分別者,不分別一切法也。因為一切法緣起如幻,故不可分別。如果這樣不見一切法,不著一切相,於一切法無得無住無有分別,而說般若波羅蜜,是真實說法。
是故聽者莫作二相,因為作二相見者,便是有念有著,有見有相,有得有住有分別了。
不舍諸見而修佛法下,是說一切法畢竟空,於畢竟空中,無取無舍也。不見凡夫法,云何有舍?不見佛法,云何有取?如此六十二種邪見亦空,於空中不當有舍,如起舍掉之心,便是念了著了。故曰不舍諸見而修佛法。
假始有人問我般若波羅蜜,我以此平等心為說如實空義,安慰彼人,並建立佛法。
「善男子善女人應如是問作如是住。心不退不沒。當如法相隨順。般若波羅蜜說。」
善男子善女人,應這樣不取於相而問,其心應無所住而住,其心不退轉,不失沒。當知於法相不取亦無住,這樣便是隨順般若波羅蜜而說了。
「爾時世尊(《大寶積經》有一「贊」字)嘆文殊師利。善哉善哉。如汝所說。若善男子善女人慾見諸佛。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欲親近諸佛如法供養。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若欲言如來是我世尊。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若言如來非我世尊。亦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若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寶積經》多一「亦」字)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若欲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若欲成就一切三昧。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若欲不成就一切三昧。亦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何以故。無作三昧無異相故。一切法無生無出故。」
世尊印可曰,善哉善哉,文殊師利菩薩,確實如汝所說,汝是真說般若波羅蜜也。
接著如來說出欲見佛等等,皆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怎樣是見佛呢?不取於相是名見佛,如實了達空義是名見佛,如實知無所得是名見佛。如《自在王菩薩經》雲,「不以色故見。不以受想行識故見。不以諸相故見。不以法故見。不以戒故見。不以定慧解脫知見故見。不以過去故見。不以未來現在故見。如是見者。是名見佛。」若有所得,即非見佛。以無所得故,名為見佛。無所得者,般若波羅蜜也,故曰欲見佛,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云何為親近諸佛如法供養?以無所得心親近供養諸佛,是真親近諸佛,如法供養。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曾說,世尊於然燈佛以前,曾親近供養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無有空過者,然而未蒙佛授記。何以故?因為世尊爾時以有所得心供養承事,所以未蒙授記。以有所得心親近供養,非是真親近,非是如法供養,而是貪著故。
佛以微物親近供養然燈佛,便蒙授記當來作佛。為甚麼呢?因世尊當時以無所得心親近供養,所以蒙佛授記。故欲親近供養諸佛,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若欲言如來是我世尊者,是言作佛弟子也。若欲言我是佛弟子,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若言如來非我世尊,我非佛弟子,亦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何故說如來非我世尊,我非佛弟子呢?因為一切法畢竟空故,一切法無差異相故,一切法無生故,一切法不可得故,一切法無起無作故。既然如此,怎可說有佛作我世尊,有我作佛弟子呢?所以說若言如來非我世尊,亦應學般若波羅蜜。
以下「若欲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欲不成就一切三昧」等,亦是同樣的道理。
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是欲成佛。欲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是欲不成佛的意思。三昧是定的意思,於般若空法中,無定無不定,始為大定。
無作三昧無異相故,一切法無生無出,是總括以上「若言如來非我世尊」「若欲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欲不成就一切三昧」而說。
云何無異相?諸法一相,故無異相。云何無作無生無出?《大般涅盤經》雲,「無因緣故(因為因緣所生,即是空故),故名無生。以無為故,故名無出。無造業故,故名無作。」因為諸佛菩薩已斷無明愛煩惱故,雖行不為造業,是以不受後有,不被業系,故曰無作。
「若欲知一切法假名。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若欲知一切眾生修菩提道不求菩提相心不退沒。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何以故。一切法皆菩提相故。」
一切法皆菩提相者,即是空相也,不二相也。故經雲覺了空性,即是菩提,無二義者即是菩提,菩提虛空不二不別。所以一切眾生修菩提道,不應求菩提相。因為菩提相空,菩提相不二,不可求故。
既然一切法空,故知一切法悉是假名。欲如是知者,應學般若波羅蜜。
「若欲知一切眾生行非行相。非行即菩提。菩提即法界。法界即實際。心不退沒。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若欲知一切如來神通變化無相無礙亦無方所。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欲知一切眾生行非行相,若行不以無明煩惱因緣,便不受業報,是為清凈行。若行以無明煩惱因緣,定受業果報,欲得清凈欲得解脫無有是處,故曰非行。
何以說非行即菩提呢?因為無明煩惱皆是虛妄無有實性,若法無性,即便是空,即此空性便是菩提。
法界無界等同虛空,空即菩提。故曰菩提即法界。
一切法悉入法界,法界外更無一法。一切法唯依法界而住,而法界即是一切法。故曰法界即是實際。
若欲如是知如是見,心不退沒,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欲知一切如來,神通變化無相無礙,亦無方所。一切如來有大神通,能於無名相法中以名相說,雖說名相而明無名相。能於無生滅法中以生滅說,雖說生滅而明無生滅。
如來變化,不可思議。普入六道而不著六道。佛等同虛空而遍一切處,遍一切處而等同虛空。如是無相無礙,無有方所。若欲如是知,應學如是般若波羅蜜。
所謂「如是」般若波羅蜜,如是者,即是無念無著,無聞無得,莫作二相,不取不舍般若波羅蜜也。
「佛告文殊師利。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欲得不墮惡趣。當學般若波羅蜜一四句偈受持讀誦為他解說隨順實相。如是善男子善女人。當知決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住佛國。」
佛告文殊師利菩薩說,四眾弟子欲不墮惡趣,當學般若波羅蜜。如以六道而言,地獄餓鬼畜生是惡趣。如以凈土為標準,六道皆是惡趣。
一四句偈受持讀誦。四句為一偈,故曰一四句偈。非是定指那一四句偈,而是說於般若波羅蜜中受持讀誦最少一部分。並能為他解說,是自行而復化他也。隨順實相,怎麼隨順實相呢?實相者無相,所以不取於相便是隨順實相。故《金剛經》雲「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像這樣的善男子善女人,當知決定得無上菩提,生在佛國。
「若聞如是般若波羅蜜。不驚不畏心生信解。當知此輩佛所印可。是佛所行大乘法印。」
如果有人聞說如是般若波羅蜜不驚不畏心生信解,佛即印可他是大乘根機。因此般若波羅蜜,即是大乘實相法印,是佛所修行。此人隨順如是實相法印,便是與佛同行。
「若善男子善女人學此法印超過惡趣。不入聲聞辟支佛道。以超過故。」
佛最後說,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學此般若波羅蜜實相法印,便能超過惡趣。超過甚麼惡趣呢?超出三界也。甚而言之,復不入於聲聞辟支佛道。何以故?因為亦超過小乘故。所以是大乘法印,是佛所行。菩薩修學般若波羅蜜,即在佛因地也,故此人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帝釋三十三天。以天妙華優◎羅華拘物頭華分陀梨華天曼陀羅華等天栴檀香及余末香種種金寶作天伎樂。為供養般若波羅蜜並諸如來及文殊師利。以散其上。」
此明諸天供養。帝釋即忉利天主,姓憍屍迦。三十三者,梵文為忉利。忉利天人身長一由旬,衣重六銖,壽千歲。
優◎羅花,青色蓮花也。
拘物頭花,亦蓮花之一種,有青色黃色赤色白色等。
分陀利花,亦蓮花之一種,正開敷之白色蓮花也。
天曼陀羅花,譯為白團花,適意花等。
三十三天散諸妙花,並散天栴檀香,及余末香,種種金寶,並作天伎樂,供養三寶。供養般若波羅蜜者,供養法也。供養諸如來者,供養佛也。供養文殊師利菩薩者,供養僧也。以供養三寶故,故曰供養「諸」如來。
「作是供養已。願我常聞般若波羅蜜法印。釋提桓因復作是願。願閻浮提善男子善女人。常使得聞是經決定佛法。皆令信解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一切諸天為作擁護。」
諸天供養已畢,複發願言,願我常聞般若波羅蜜多法印,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提桓因,即忉利天主也。以上三十三天眾發願已畢,忉利天主複發願言,願閻浮提之善男子善女人,常令其得聞此般若波羅蜜,決定能證得無上菩提的佛法,皆令其信解,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我們一切諸忉利天眾,一定擁護此閻浮提善男子善女人。
忉利諸天,當時於法會上散花供養三寶,並發願願常聞此大乘法印。忉利天主並發願於未來世,擁護閻浮提人聞經學法者。
「爾時佛告釋提桓因言。憍屍迦。如是如是。善男子。善女人當得決定諸佛菩提。」
憍屍迦是釋提桓因之姓,釋提桓因本為人時,其族姓為憍屍迦。
佛呼釋提桓因告訴他說,是的是的,如果善男子善女人修學般若波羅蜜,當得決定於諸佛的無上菩提。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如是受持善男子善女人。得大利益功德無量。」
文殊師利菩薩亦讚歎說,要這樣受持般若波羅蜜的善男子善女人,將得大利益,功德無量。成就無上菩提便是大利益。如是大利益,是無量功德。
「爾時以佛神力。一切大地六種震動。佛時微笑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即是如來印般若波羅蜜相。」
佛說法已,以其神力現瑞印經。大地六種震動,佛說般若波羅蜜,現此瑞相。時佛微笑,是現第二瑞相。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是現第三瑞相。光明者表破闇除惑復甦眾生也。佛現此三瑞,印般若波羅蜜。
文殊師利上白佛說,這些瑞相,便是如來印般若波羅蜜呀!
「佛言。文殊師利。如是如是。說般若波羅蜜已皆現此瑞。為印般若波羅蜜故。使人受持令無贊毀。何以故。無相法印不可贊毀。我今以是法印。令諸天魔不能得便。」
佛告訴文殊師利菩薩說,凡是說過般若波羅蜜以後,都要現此瑞相。為甚麼呢?為印此般若波羅蜜,使人受持令無贊毀。何故無有贊毀呢?因為此大乘法印即是無相法印,無相法印,是不可以贊亦不可以毀的。
我今以此無相法印,令諸天魔不能得便。令「諸」天魔,因為色界魔醯首羅天主是天魔。諸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天主,亦是天魔,故曰諸天魔。
行者若起我相人相,天魔即得其便,趁機破人道心。今此無相法印,離一切相,故天魔不得其便。
「佛說是已。爾時諸大菩薩及四部眾。聞說般若波羅蜜。歡喜奉行。」
佛說此般若波羅蜜經已畢,當時諸大菩薩,及四部眾。四部眾者,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聞說般若波羅蜜經,皆歡喜奉行。
何故經題為「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而最後卻說佛說是經已呢?因為無論菩薩說或是弟子說,只要合乎法印者,皆是佛說也。
文殊菩薩所說般若波羅蜜多經文殊菩薩所說般若波羅蜜多經文殊菩薩所說般若波羅蜜多經
推薦閱讀:
※[轉載]一位大成就者的神奇顯現
※[轉載]節能環保概念深度分析
※[轉載]健康人生、幸福人生、平安人生精語錄
※(12)[轉載]明明白白行其所安
※(7)[轉載]談點穴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