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專家深度剖析日本核泄漏事件影響 來源:交大新聞網 日期2011-03-19 00:34 http://xjtunews.xjtu.edu.cn/zhxw/2011-03/1300466214d30832.shtml
針對日本核泄漏所造成的民眾恐慌,我校核科學與技術系核能專家蘇光輝教授、吳宏春教授,一附院核醫學科專家王社教教授18日接受了宣傳部新聞中心記者的採訪,深度剖析日本核泄漏事件影響。
核泄漏與核爆炸
「核爆炸是指核武器在極短時間內釋放出大量能量,其破壞力分三個區域:中心區主要是高溫造成的傷害,包括高濃度的放射性塵埃;中間區域是衝擊波;外部區域是放射性污染。核泄漏事故,是指核反應堆或者核裝置里的放射性物質外泄,造成環境污染並使公眾受到輻射危害。」蘇光輝教授向記者詳細解釋了核爆炸與核泄漏的區別。他說,核爆炸需要燃料濃縮度達到較高值,而一般核電站燃料濃縮度僅為3%,遠遠達不到核爆炸的程度。
吳宏春教授說,日本福島核電站的爆炸,僅是由於反應堆排出的氫氣在反應堆外發生了爆炸。截止目前,此次事件被定為五級事故,屬於放射性泄漏。
剖析事故成因
蘇光輝教授認為,如果措施及時得當,核泄漏本可防止。他在講述中還原了事件的全過程:福島核電站處在地震重災區,地震發生時,反應堆緊急停堆。但停閉之後,核燃料中裂變產生的其他物質會繼續衰變,產生大量的熱量。因此,核電站需要電動泵繼續運轉,帶出這部分熱量。不幸的是,地震導致了主供電系統損壞,電動泵無法運轉。為此,核電站啟動了第二道保障機制,立即投入柴油發電機組為泵供電。隨之而來的海嘯損壞了發電機組,核電站不得不投入第三道保障措施,採用應急電源供電。而應急電源工作八小時之後運來的發電機由於介面不兼容而無法投入使用,事故進一步惡化,餘熱無法帶走,反應堆溫度持續上升,在高溫下,包裹核燃料的包殼與水發生鋯水反應,產生大量氫氣;另外核心內的高溫,水分子會分解為氧和氫(易爆混合氣體),氫氣積累導致了後來的爆炸,最終造成核泄漏。
蘇光輝教授剖析了日本核泄漏事件的成因。首先,此次地震和海嘯是1900年以來第五大地震、日本百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災害,甚至超出了核電站設計時考慮到的自然災害的極限情況。其次,事故機組服役至今已超過40年,當時的設計與當前設計相比,在安全保障技術上有質的差距,經過40多年的運行,機組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老化現象。第三,關鍵時刻外運來的柴油發電機不兼容,沒有時間爭取外界支援,體現了極端事故下的盲目與慌亂。此外,福島核電站的設計也存在一定缺陷,該電站並未建造安全殼,僅建造了反應堆廠房,而廠房的結構強度與安全殼無法相比,實際上相當於核電廠無形中少了一道包容放射性物質的安全屏障。
蘇光輝教授認為,在第二道保障機制柴油發電機組失效後,核電站應立即做出直接採用海水冷卻的決定,但其考慮到海水對反應堆的破壞以及反應堆建造成本巨大,並未在第一時間採用這一措施,最終事態不斷惡化。此後由於堆芯太熱,冷卻水無法注入,導致了燃料外露、堆芯融化等一系列嚴重的後果。
核輻射不會危及中國
吳宏春教授表示,核輻射不會危及中國。他說,福島核電站建於日本東海岸,面向太平洋。核輻射擴散影響範圍一般來說為20公里,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事件為例,其最嚴重的影響區域為20公里,有影響的範圍大約為200-500公里,超過500公里以外,基本沒有影響,我國海岸線處於影響範圍之外。此外,現在是春季,日本海峽以由西向東的暖風流為主,也就是說,空氣中的核污染不會由風從日本帶往中國,反而會離中國越來越遠。他還說,核污染對日本近海肯定會有所影響,但寬廣的大海是天然的屏障,放射性核素通過海量的大海稀釋後,影響我國近海可以說微乎其微。「所以核輻射對我國不會產生影響,尤其身處內陸腹地的陝西更不可能受到影響。」吳宏春教授表示。
勿輕信謠「鹽」
王社教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如果人處於污染區域,提前口服碘確實可以保護甲狀腺,但碘鹽中碘的含量很少,大量食用也不能達到防輻射的效果。他解釋說,放射性碘通過水源、空氣等進入機體後,會進入人的甲狀腺,釋放貝塔射線,對人體起到破壞作用。一段時間內口服非放射性碘,可提前佔據、封閉甲狀腺,阻斷其吸收放射性碘,但是成人每日僅需要150微克碘,為達到效果需持續口服毫克級的碘,即高出正常水平千萬倍的量。王社教教授提醒公眾,過量攝入碘將可能誘發各種甲狀腺疾病。
吳宏春教授說,我國食鹽供給充足,其來源主要是湖鹽和礦鹽,海鹽所佔比例很低,根本不會鬧鹽荒。
專家呼籲:保持冷靜 切勿恐慌
蘇光輝教授呼籲道,大家不必過於擔心核泄漏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就目前掌握情況來看,最惡劣的事件正逐步得到控制,大家對核泄漏帶來的影響也有了初步的認識。他希望大家對核電能抱有信心,不要談核色變。
新聞鏈接:
我校核科學與技術系創建於1958年,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獲核反應堆工程與核反應堆安全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核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同年批准成立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本科專業「核工程與核技術」被評為教育部特色專業、國防科工局國防特色專業和陝西省名牌專業。「核能科學與工程」二級學科2007年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專業主幹課「核反應堆熱工分析」2010年被評為國家級和陝西省精品課程。建立迄今為國家核工業和國防建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作出了突出貢獻。
推薦閱讀:
※我學習的是核工程與核技術,這個專業危險嗎,有其他人說的那麼不好嗎?
※比「核泄漏」更令人恐懼的是什麼?
※日本福島核電站危害是否超過切爾諾貝利?
※當年丟在日本的兩顆原子彈跟一座核電站爆炸的影響相比哪個大?如果當年的爆炸都沒有對周邊國家造成嚴重影響,這次有必要恐慌嗎?
※如何評價天涯帖子—【初級科普】關於日本核泄漏事件的相關及影響?
TAG:日本 | 影響 | 專家 | 核泄漏 | 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