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告訴你故宮頂級書法國寶

1

晉 陸機《草隸平復帖》卷

紙本縱23.7厘米 橫20.6厘米

《平復帖》自宋代《宣和書譜》將其歸入章草體,後世多沿襲之。此帖是章草向今草演變,上接漢魏,下啟隋唐的過渡性書體的典型作品。

《平復帖》的創作年代距今已1700餘年,是現存最早並真實可信的西晉名家法帖,在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是中華文物和書法傳承流傳有序的非常珍貴的作品之一。

《平復帖》是一件歷代遞藏有緒的法書墨跡。據米芾《書史》記載,此帖唐代末年由鑒賞家殷浩收藏,北宋曾藏駙馬都尉王貽永家,後為駙馬李瑋購得。李瑋去世後,《平復帖》入徽宗宣和內府。元代散佚民間。

明代萬曆年間歸韓世能、韓逢喜父子,再歸張丑。清初遞經葛君常、王濟、馮銓、梁清標、安岐等藏家進入乾隆內府,陳設在乾隆皇帝生母孝聖憲皇太后所居壽康宮。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皇太后去世,此帖作為「遺賜」賞給皇孫永瑆,永瑆遂名其齋曰「詒晉齋」,再傳給其曾孫載治,改題「秘晉齋」。

光緒年間,此帖為恭親王奕訢所有,並由其孫溥偉、溥儒繼承。1937年溥儒因母親去世,籌集治喪費用,遂將此帖待價而沽。經傅增湘從中斡旋,最終由張伯駒出巨資購得。

1956年張伯駒、潘素夫婦將《平復帖》捐獻國家。歷經179年世事變遷,國寶巨跡復歸紫禁城。

2

晉 王羲之《行書雨後帖》冊頁

紙本縱25.7厘米 橫14.9厘米

釋文:今日雨後未果奉狀,想□能於言話,可定便得書問,永以為訓。絕妙無已,當其使轉。與都下□信,戴適過於□也。羲之。

此帖署款「羲之」。王羲之(303—361年,或作321—379年),字逸少,晉時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曾官右軍將軍,因此後世又稱「王右軍」。少時學衛夫人書,後見前代名家法帖,博採眾長,一變漢魏樸質書風,創妍美流便之體,有「書聖」之稱。

此帖最早見於清代安岐《墨緣匯觀·法書繼錄》:「雨後帖,草書,紙本,唐模,有『世南』墨印。」經鑒定專家王以坤、徐邦達、啟功、劉九庵先生鑒別認為:清代以前鈐印中除「紹興」小璽外皆不真,書寫年代在北宋至南宋紹興年以前。

本帖與《姨母》《喪亂》諸帖和《蘭亭序》對比,相去較遠;墨色有濃淡變化,同運筆的啟收、頓挫轉折的徐疾和用力相吻合,無鉤摹痕迹,此帖應該是古臨寫本。該帖所用細橫簾紋竹紙在唐以前不會有。

作品的影響力在於臨寫者在於追求王羲之書法的筆法以及書體的外形,重要的是所表現出來的時代關係,這是書法有序的傳承中最為寶貴的。

帖後有元代鄧文原,明代董其昌題跋各一段,鄒之麟題跋兩段。古人所稱「真跡」有兩種含義:一是原跡,以別於臨摹;一是墨跡,以別於拓本。

3

晉 王獻之《行書中秋帖》卷

紙本 縱27厘米 橫11.9厘米

釋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王獻之(344-388年),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第七子,人稱「王大令」。獻之幼年時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書法,後師法張芝。獻之以其卓越成就與其父同受推重,並稱「二王」。

《中秋帖》為宋代米芾據王獻之《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臨本。原帖「中秋」之前還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為米芾所藏,後刻入《寶晉齋法帖》。此帖用竹料紙寫成,這種紙到宋代才流行,不可能為獻之所用。《中秋帖》與《十二月割帖》相比較,不難看出經米芾未拘泥於獻之原作,筆畫厚闊,結體欹斜,呈舒張圓勁之勢,具有米氏書風。

《中秋帖》宋代先後入藏徽宗宣和內府和高宗紹興內府。明代經項元汴、吳廷等私家收藏。

清代乾隆年間入御府,乾隆皇帝備極珍愛,將其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珣《伯遠帖》並稱「三希」,同藏於養心殿「三希堂」,以此紀念這段墨林佳話。

後遞經嘉慶等五朝,《中秋帖》一直藏於皇宮。直到1924年末代皇帝溥儀出宮時,由敬懿皇貴妃隨身攜出,後輾轉賣給古玩商郭世五,郭氏將其秘藏多年,從未示人。去世後由其子郭昭俊繼承。

1949年郭昭俊為借款,將《中秋帖》與《伯遠帖》抵押給香港某教會,二年後借款到期,郭家無力贖出。在周恩來總理指示下,由國家出資購回,使這件傳世名跡復歸紫禁城。

4

晉 王珣《行書伯遠帖》卷

紙本 縱25.1厘米 橫17.2厘米

釋文: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王珣是王羲之族侄,世代善書。出身名門望族,祖王導、父王洽均為朝廷重臣,《宣和書譜》稱他「草聖」。

這是王珣寫的一通信札,也是傳世晉人墨跡中唯一具有名款的真跡。筆法與王羲之早期作品《姨母帖》接近,具有東晉王氏家族風範。《伯遠帖》是迄今為止晉人墨跡中唯一署有名款的真跡,備受世人珍視。

《伯遠帖》在民間與皇家之間承傳遞藏。乾隆十一年(1746年),《伯遠帖》入藏內府,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並稱「三希」,貯藏於養心殿西暖閣中,顏曰「三希堂」。十二年,又敕命梁詩正、蔣溥等人精選內府所藏魏晉至明代書法,摹勒上石,名為《三希堂法帖》,刻石嵌於北海建閱古樓。

末代皇帝溥儀出宮,《伯遠帖》與《中秋帖》被敬懿皇貴妃攜出,後輾轉賣給收藏家郭葆昌。其子郭昭俊為借款將二帖抵押給香港一教會銀行,1951年11月底即將押絕,但郭昭俊已無力贖回,擬請公家贖取。文物局副局長王冶秋得知此消息後,囑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立即向中央請示,政務院同意後,以45萬港幣購回。

5

唐 馮承素《行書摹蘭亭序》卷

紙本 縱24.5厘米 橫69.9厘米 清宮舊藏

馮承素,唐太宗時人。唐太宗時,馮承素與趙模、諸葛貞、韓道政、湯普澈等人奉旨勾摹王羲之《蘭亭序》數本,太宗以賜皇太子諸王。唐初,臨摹《蘭亭序》風行,在眾多摹本中,尤以此本最精妙。因鈐有唐中宗年號「神龍」印,被稱為「神龍本」。

字體不但間架結構優美,而且行筆的蹤跡、墨彩的濃淡,也都十分清楚。另外,將若干有破鋒(「歲」 「群」等字)、斷筆(「仰」 「可」等)、賊毫(「蹔」之「足」旁)的字均摹得很精確。再者,改寫字顯現出先後書寫的層次,墨色濃淡、乾濕的差異,為其它摹本所未見(「因」「向之」「痛」「夫」「文」「每」等字)。因此,歷代評家均認為其表現原作筆墨最為真切,尤其是用筆方面表現得非常的細膩,入筆筆鋒的運用,行筆中的柔韌和連帶關係,再現了王羲之書法遒媚勁健的藝術風格。

此卷本元代郭天錫認為是馮承素等摹,明代時項元汴確定為馮摹,後來沿襲此說。

6

唐 李白《草書上陽台帖》卷

紙本 縱28.5厘米 橫38.1厘米

釋文: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十八日上陽台書,太白。

作品款署「十八日上陽台書 太白」。李白(701—762年),字太白,一字長庚,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曾寓居山東。唐代偉大詩人,亦擅長書法。

歷代評論李白的書法皆以詩仙的豪放和飄逸來形容。此帖經諸多鑒定專家鑒定,書法《上陽台帖》後的宋徽宗和張晏等人題字均真,而「趙子固」印「秋壑圖書」印偽,寫法不對,工具(筆)不對,紙也不象麻紙,宋代諸印大都有問題,實屬宋代人書。

這件書法的價值在於,展現了宋代人所想像到的李白書法,以及現存詩仙名下遺墨,唯此一卷的千年史跡。

此帖曾入宋宣和內府,經元代張宴,明代項元汴,後為清代安岐所得,輾轉再入清宮內府,清朝末年流入民間,民國時期張伯駒收藏,建國後獻給中央,1958年國務院將此卷轉交給故宮博物院收藏。

7

五代 楊凝式《行草書神仙起居法》卷

紙本 縱27厘米 橫21.2厘米 清宮舊藏

款署「楊凝式(下一草押)」。楊凝式(873—954年),歷任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朝,居洛陽,官至太子少師,後人又稱「楊少師」。因他為人放縱不羈,時人又稱他「楊瘋子」。

書法由唐啟宋,楊凝式是一個轉折人物。由楊凝式於尺牘之上縱橫姿肆,變化多端,可想見他面對白壁任意揮灑,顛倒淋漓的情景。

此幅小草書,似隨意點畫,不假思索,墨痕濃淡相間,時有枯筆飛白,盡得天真爛漫之趣。楊凝式喜歡在寺觀園林壁上題寫,都已毀沒。世間碑版,楊書竟無一石。

宋刻叢帖,僅《汝帖》中留下八字:「雲駛月暈,舟行岸移。」幸有墨跡四種存世,除本卷外,還有《草書夏熱帖》《韭花帖》和《盧鴻草堂十志圖》跋尾。

帖中已有數字磨損。唐代王方慶獻《萬歲通天帖》中收有東晉王氏「癤腫」「得柏酒」「尊體安和」諸草書帖,體勢雄奇險峻,運筆爽利挺拔,以本帖併案比觀,可相頡頏。宋代王欽若跋稱此帖「字畫奇古」,即指得晉人草法。

8

宋 黃庭堅《草書諸上座帖》卷

紙本縱33厘米橫729厘米

款署:「山谷老人書」,鈐「山谷道人」印。卷後款寫明此為黃庭堅為其友李任道所書。李任道,名仔,本梓人,寓江津二十餘年。山谷於北宋元符年間貶於戎州,1099—1100年,曾有與李任道應和之詩數首,本帖可能書於此時,山谷年約五十五六歲。

此帖系黃山谷摹懷素狂草書,錄寫五代金陵(南京)僧文益的語錄。此帖筆畫縱橫飛動,結體移形變位,字字俯仰欹側,如龍飛鳳舞,一氣呵成,神完氣足,書法純熟之極,是山谷晚年大草書的代表傑作。

此卷曾經宋代內府、賈似道,元代危素,明代李應禎、華夏,清代孫承澤、梁清標、王鴻緒、乾隆、嘉慶、宣統內府珍藏,後歸張伯駒所有。1956年8月22日張伯駒捐獻。

9

宋 趙佶《楷書閏中秋月詩帖》頁

紙本 縱35厘米橫44.5厘米 清宮舊藏

《閏中秋月詩帖》頁,楷書七律一首,書於北宋大觀四年(1110年)庚寅閏八月,趙佶時年二十九歲。趙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北宋第八位皇帝。元符三年即帝位,在位二十五年(1101—1125年),他怠於政治,崇信道教,自稱道君皇帝。「靖康之變」趙佶父子均被金人虜去,於南宋紹興五年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

徽宗一生勤於書畫且精於鑒別,創「瘦金體」,在中國書法史上獨樹一幟。他對北宋文化藝事起了積極的倡導和推動作用,將御府所藏曆代書畫敕編成《宣和書譜》《宣和畫譜》,並刻《大觀帖》。趙佶不僅有許多書法作品傳世,一些傳世名作亦經他親筆題押,在中國書畫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這幅書法是趙佶瘦金書的典型作品 ,趙佶書的「瘦」是受到黃山谷書體的影響,又通過學習薛稷,由此發展變化形成「瘦金體」。

10

明 蔡羽等四家《七絕詩》扇

金箋 縱19.5厘米 橫52.3厘米

款署「蔡羽」。鈐「九逵」 「林屋山人」。蔡羽(?-1541),字九逵,自號林屋山人,明代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諸生,與文徵明齊名。貢入太學,由國子生授南京翰林院孔目。

扇書四家本別為蔡羽、、陸師道、王寵。王寵承師於蔡羽。《雅宜山人集》記載,王寵與先生(蔡羽)同棲林屋達十年之久,詩文、書法深受其影響,尤其是書法,頗有近似之處。蔡羽在質地硬而滑的灑金箋紙上書寫精麗小楷,功力精深。

此扇書法結字古質,筆法精練,線條提頓之勁健及捺筆收鋒殊類鍾繇,呈端嚴古樸、勁健遒美之意韻。

11

明 董其昌《楷書翰林院箴》軸

紙本 縱128厘米 橫53厘米

董其昌(1555-1637),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明代華亭(今上海松江)人,為明代晚期最負盛名的書畫家,他的書法與張瑞圖、邢侗、米萬鍾並稱「晚明四大家」。

《宣宗翰林院箴》是朱瞻基在宣德七年編纂完成的三十五篇《御制官箴》之一篇。翰林院是專司筆札文翰之事的機構,翰林官員皆為皇帝身邊的文學侍從之臣。《翰林院箴》是用於規戒翰林院制度。

這幅《宣宗翰林院箴》是董其昌恭恭敬敬用楷書書寫而成,書法古樸,略現生拙,行距字間疏宕秀朗,其「吾書因生得秀色」的藝術特色在此幅中體現得格外鮮明。根據款印可知為其晚年作品。

此幅書法風格拙樸,有意避免嚴整工穩,以取生拙之意,即拙中寓巧,熟煉生變。

12

清 弘曆《行書事定詩》卷

紙本 縱36.7厘米 橫94.8厘米

款署「乾隆戊申孟秋月下濣,御筆」。鈐「古稀天子之寶」「猷日孜孜」「深心托豪素」「石渠寶笈所藏」等諸方。

「乾隆戊申」為乾隆五十三年(1788),時弘曆七十八歲。愛新覺羅·弘曆(1711-1799),即清高宗乾隆皇帝,雍正皇帝第四子。二十五歲即皇位,在位六十年,文治武功,天下承平,國勢強盛,史稱「康乾盛世」。弘曆深諳漢文化,擅屬文,喜賦詩,能繪畫,尤勤於臨池,怡情翰墨一生不輟,其存世書跡為歷代帝王之冠。

《事定詩》從乾隆註解中可知,詩文是乾隆五十二年調兵台灣,剿捕林爽文前後事之平定的過程。

乾隆畢生臨古字帖不計其數,但從他書法的整體來看,更加趨向於自我,並具有獨創性。乾隆書法用筆、線條均纖毫精謹,深穩秀逸,造型、端莊柔美。書勢縱逸,勁健豪邁,頗富魅力。


推薦閱讀:

這些法國人,選出了自己臨死前一定要再喝一口的酒
這個5月只需要工作7天……法國人可以原地躺平了
法國60萬人受流感疫情波及 下周將達到高峰——中新網
圖說----法國01
法國習俗禮儀

TAG:法國 | 書法 | 國寶 | 故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