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安慰的孩子,為什麼還在哭?
真正能讓事情變好的轉機
是彼此的聯接
「我女兒一有情緒總是大吼大叫的,每次被弟弟欺負了,都不會好好說話的,基本靠吼。
我有時候就想到要接納孩子,就跟孩子說,我知道你難過了,媽媽知道了,你別哭了,你讓一下弟弟。
可是女兒還是要哭,我就控制不住吼她了:你話不會好好說,非得要我吼嗎?」
「我也是這樣吼孩子的,當她發脾氣時,我跟著她吼,我也想接納孩子啊。
我學習了你們說的「接納」孩子之後,我開始試著不指責她、不制止她、理解她、接納她的情緒。但結果往往是她哭的更厲害了,接納沒用。」
「接納了之後,孩子還是哭啊,這是為什麼?」
做這行這麼久以來,我經常看到這樣的留言。
「我說了理解她了,怎麼還是哭,怎麼樣才能不哭啊?」
媽媽們納了悶了:
我明明有做到接納孩子啊,她還是要哭,接納沒有用,看來,教育孩子基本還得靠吼。
當接納成為一種工具
不是接納沒有用,真相是,我們理解錯接納的含義了。
我們接納孩子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聽從我們的,這是把接納當成了一個工具--止哭大法。
我們嘴裡說著:
「唉呀,寶貝,媽媽知道你難過了。」
心裡想的卻是:
「你夠了沒有,你什麼時候可以閉嘴啊。」
(心口不一)
接納不背這個鍋:接納不是為了止哭,而是一種深深的懂得,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先來看看以下的兩個場景:
場景一
場景一:一個孩子的東西被人拿走了,孩子大哭,媽媽的反應。
1、「我知道你難過了,你的東西被隔壁小王拿走了,你心裡很不舒服了吧,好了好了,媽媽知道了,不要哭了,沒事的。」(然後會做一些事情想讓孩子快點開心起來)
2、「你的東西被隔壁小王拿走了,你很生氣吧,如果是我的東西被人拿走了,我也是會很難過的,媽媽知道這種感受很不好,想哭就哭吧。」(不做什麼,只是擁抱,或者無聲陪伴)
場景二
場景二:一個女生的貓咪丟了,她很傷心,男朋友的反應。
1、「貓咪丟了,我知道你很難過,我也為你感到難受,不要哭了,貓咪會回來的,會好的。」(然後會做一些事情,讓女朋友心情好一些)
2、「貓咪丟了,我知道你很難過,我也很難過,我以前也有隻小狗走丟了,那時候我吃不好睡不好,我特別能體會這種感受。」(不做什麼,只是擁抱,或者陪伴)
如果你是場景里那個正在難過的人,你的感受是什麼?
第1種反應是同情,是勸導;
第2種反應才是共情,是接納。
兩種反應的區別在於:我是否能夠理解你的經歷,我是否能夠是允許你有情緒。
人們對另一個人的經歷感同身受時,通常能理解他為什麼這樣,於是就能夠接納他有這樣那樣的情緒。
「你可以在那個情緒裡面,我並不想著把你拉出來。你可以呆在難過裡面,跟這種情緒處一會,我陪你。」
如果一個人在失去後,沒有經歷過哀傷,就會進入抑鬱,弗洛依德如是說。
哀傷不是病理狀態,因為哀傷是沒有「讓人感到低自尊的」,如果能夠體驗哀傷,那麼過一段時間後,這個人會自己走出來。
那些走不出來的,是沒有辦法哀傷,進入轉為自我攻擊了(對自己的批評責備否定)。
你到底要我怎麼做才能不哭
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女性得了抑鬱症,她的先生很想幫助她,於是把她帶到了諮詢室。
在諮詢室里,妻子一直默默不語。
先生告訴諮詢師,妻子發生過什麼事,怎麼突然就進入抑鬱狀態的。
當妻子聽到先生說自己受了很多苦的時候,她的眼淚不由得唰唰往下掉,如斷了線的珠子般滾下來。
看到妻子在哭,先生突然手足無措了起來,他著急地問妻子:
「你怎麼了,到底是怎麼了,你跟我說啊,你不說我不知道你怎麼了,你倒是告訴我啊,你這樣我很不舒服。」
妻子沒有回答他,只是默默掉眼淚。
諮詢師告訴先生:「你可以試著不去追問她為什麼嗎,試著去理解她現在的情緒,她在難過,可以試著允許她難過嗎?」
先生安靜了下來,試圖控制自己不要把妻子從難過里拉出來。
他對妻子說,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可是妻子還是在哭,並且哭得大聲了起來。
先生慌了:「她還是在哭啊,怎麼樣她才能不哭呢,我看著她哭,我很想為她做點什麼讓她好起來。」
……
先生控制不住自己的焦慮,所以他當下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阻止妻子不要哭,試法讓妻子情緒好起來,因為當下哭泣的妻子,讓他非常不舒服。
當有個人在我們面前哭的時候,通常我們的反應是:搞清楚她到底為什麼哭。
我們急著要讓她告訴我們,她是怎麼了,然後開始各种放大招,別哭啊,別哭。
上面例子說的那位先生就是如此,他想要妻子儘快從情緒里好起來,他說,我都試著去理解她了,她怎麼還要哭啊。
你的陪伴,是無能為力的陪伴
當一個人在哭的時候不需要解釋為什麼要哭,因為這個人用眼淚代替語言在表達了。
也許我們聽不懂,但是,我們可以允許她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哀傷,這就是陪伴,這樣子的陪伴,才是接納。
當一個人在哭的時候另一個人鬥志激昂地喊口號,這是無能為力的陪伴。
他正處於哀傷當中,另一個人卻想盡各種辦法逗他振作起來,「別哭啊,明天會更好,別哭啊,人定勝天,別哭啊,不要難過」。
這兩個人是處在不同狀態的,一個人覺得無力,另一個人覺得你應該要有力氣的。
這個時候,問題就出現了,一個想當拯救者,另一個人變成了是有毛病的人。這就是無能為力的陪伴。
無能為力的陪伴,是很多人攜帶多年的陪伴模式,如果成長過程是被大人無能為力陪伴著的,後來就會變成無能為力的陪伴者。
這種陪伴是帶著焦慮的,也就是說,你看到對方有情緒,你很焦慮不安,然後會失控,忍不住做一些阻止對方哀傷的行為。
我們很想要把這個哀傷的人拉出來,可是硬是要拉這個人出來的話:
不但我們自己有挫敗感(我沒有能力幫助到他,我是一個沒有辦法的人);
對方也有挫敗感(難過是不可以的,我又做不到馬上開心起來,那我是一個有毛病的人)。
所以,當孩子在哭的時候,我們如果帶著焦慮,無論我們對孩子說出怎麼樣高大上的共情的話,也是假共情。
因為我們是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我們所謂的「我理解你」,不過是為了要孩子不哭。
「我理解你」變成一個精心包裝過的手段,代替了粗暴的「不準哭」。
只是方式不一樣,目的都是一樣的。
這也很多媽媽學習心理學的目的,找高大上的手段,來更好地控制孩子。
能讓事情變好的是彼此的聯接
接納是,我理解你當下的狀態,我接納你現在的無力感和哀傷,接納你現在的痛。
你可以跟你的情緒在一起,如果我找不到辦法去陪伴你,我不打擾你,靜靜在一旁就可以了。
這就是有所作為的陪伴,當我們找不出任何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時候,要做的是滋養對方,允許他們有哀傷在流動。
所以,接納並不是止哭大法,接納首先是共情,當一個人被共情連接時,他的神經化學物質就會發生改變,平靜的神經化學物質會取代壓力激素,壓力隨之消散。
接納是我理解你的無力,同時我接受你現在是無力的,我不會去拉著你離開情緒,我是陪著你在情緒里。
接納是一種涵容,是一個生命對另一個生命的滋養。當一個人被這樣滋養過後,會體驗到愛的流動,會有修復哀傷的能力,會理解自己的情緒,會有能力走出哀傷。
另外,重要的是要學會自我接納,一個能接納自己的人,接納他人的能力是自然而然的。
回應是很難讓情況好轉的,而真正能讓事情變好的轉機是彼此的聯接。
對孩子情緒的理解與共情,是每個撫養者的必修課。下一次安慰孩子時,試著理解孩子哭泣的真正原因。
推薦閱讀:
※教給你和孩子一起開懷大笑的小妙招
※體商教育對孩子有哪些好處
※捏捏小手百病消——父母有多用心,孩子就有多健康
※第6章 培養孩子成為未來的理財高手
※據說會玩這種玩具的孩子,上學後數學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