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對中國古代思想發展的影響
1. 孔子對中國古代思想發展的影響
第一,儒是什麼?儒家是什麼?
最初的儒是一種職業,最低級的祭司,就是古代主持禮儀的人。屈原是最高級的祭司,地位重要,是國家核心人物之一。後來【約公元700年以後】,儒與俠成了專門以服務於貴族為職業的兩種人。儒士與俠士相對,地位相似,原來都是吃公家飯的,有鐵飯碗,後來,
我們先來看看俠士的風采:
1.曹劌。比較早的俠士,曹劌論戰中的曹劌,可以說是較早的。其議論論戰爭在前684年,我們可見其義、智。與之同時,還有一個曹沫,據記載,「曹沫者,魯人也,以勇力事魯庄公。庄公好力。曹沫為魯將,與齊戰,三敗北。桓公與庄公既盟於壇上,曹沫執匕首劫齊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動,」,把齊國先前三次戰爭奪取的土地要了回來,我們可見其勇。
2..鉭麑:昏君晉靈公與手下佞臣屠岸賈嫉恨相國趙盾(治國打戰都很行,就是做人有點狠有點直).,就派鉭麑去刺殺趙盾.。前607年左右,鉭麑在趙盾家門外埋伏想要乘趙盾5更赴朝時刺殺。.當看到趙盾「朝衣朝冠, 垂紳正笏,端然正坐,因欲早朝,天色尚早,坐以待旦.」 鉭麑大驚---「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我寧違君命.不殺忠臣!」, 於是就自己頭撞大槐樹自殺了,可見其義。
趙盾就是那個<趙氏孤兒>里的那個孤兒的老爸。 結果還是被晉靈公與佞臣屠岸賈抄了全族.只留下趙氏孤兒.
3..專諸刺王僚:
前515年,公子光(即後來吳王闔閭)要刺殺當時的吳王王僚.,就叫伍子胥找個猛的人.,就找到了專諸。.專諸想啊,要殺王僚,.就得先接近他吧.。就去太湖那帶學烤魚學了三月(因為公子光說王僚愛吃魚~ ).。後
來時機到了.,專諸說家有老母,,得先稟報母親,,就先回家報告母親,。他媽說公子對我們家很好呀.!
現在他需要你幫忙.,怎麼能不幫忙呢?忠孝豈能兩全?詭要專諸去打水給她喝,然後就自殺了【義】.。
專諸得公子光給的魚腸劍(很有名的,就是在這時候出場地!).藏在自己做的魚裡面。.然後要獻
魚給王僚品嘗.。乘次機會就把王僚給做了。,但當然,.他自己也被王僚的護衛剁成了肉醬--!【義】
4. 話說吳王闔閭登上王位後,王僚的兒子慶忌逃往衛國。慶忌此人甚是了得,有萬夫莫當之勇,在吳國號稱第一勇士;現在衛國招兵買馬,伺機為父報仇。闔閭獲悉此事後茶飯不思,日夜尋思除去這個心頭大患,於是覓得一壯士。此人名喚要離。
經過策謀,要離決定採用苦肉計。某日要離在王宮與闔閭斗劍時,故意先用竹劍刺傷闔閭的手腕,再取真劍斬斷自己的右臂,投奔衛國找慶忌去了。要離走後,闔閭還依計殺掉了他的妻子。慶忌探得事實,便對要離深信不疑,視為心腹,委他訓練士兵,同謀舉事。三月之後,慶忌出征吳國,與要離同坐一條戰艦。要離乘慶忌在船頭暢飲之機,迎著月光獨臂猛刺慶忌,透入心窩,穿出背外。慶忌詫異之極倒提要離,沉溺水中三次,然後將要離放在膝上,笑著說:「天下竟有如此勇士敢於刺我!」此時左右衛兵舉刀欲殺要離,慶忌搖著手說:「此乃天下勇士,怎麼可以一日殺死兩個天下勇士呢!還是放他回國,成全他吧!」 ,可見慶忌也是豪傑。
要離回國後,闔閭金殿慶封要離。要離辭謝不受,說:「我殺慶忌,不為做官,而是為了吳國的安寧,讓百姓能安居樂業。」說完自刎於金殿【義】。
最能說明俠士風格的是以下事件:
東海勇士椒丘祈來吳國為朋友奔喪,途經淮津渡口,他的馬被水怪吞噬,他一怒之下,跳入水中,與水怪大戰三日三夜,不分勝負,出來時只傷了一隻眼睛。為此,椒丘祈自以為是天下之勇,名聲大震。在他朋友的喪席上,當著眾多吳國大臣的面,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神氣。要離實在看不慣,正色地對他說「聽說勇士者,與日戰不移表、與神戰不旋踵,寧死不受其辱。你與水神交戰,沒有追回馬的性命,自己反而傷了眼睛,形殘名辱,你還有何面目在眾大夫面前沾沾自喜呢?」,椒丘祈被說得啞口無言,含愧而出。
要離回到家,情知晚上椒丘祈必來報復,他告訴妻子「夜間把所有的屋門、房門打開,任其出入」,其妻子知道他的勇氣,照要離的話去做。果然,椒丘祈趁黑來到了要離家,見大小門都未關,不由大喜,徑直來到要離的床前,得意地說「你真是該死!一不該當著大家的面羞辱我;二不該明知我來,而不關門,讓我輕意就進來了;三不該見我已來,你還不躲避」,要離從容不迫地答「你也有三不該:一是我如此地羞辱你,你無一句答辯;二是你入門不咳,登堂無聲,有偷襲的嫌疑,不是勇士的作為;三是你的劍已刺到我的喉舌,還大言不善,證明你心虛」。椒丘祈不料世上還有如此之勇士,大嘆道「你才是真正的勇士,我如果殺了你,豈不遭天下笑話?我如果不死,也要遭天下笑話。」,說完,椒丘祈自殺於要離床前。【義、智】
5..士為知己者死的豫讓【俠客世家。前453年行刺未成,死。其死影響很大。】。曾經說:「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義」。著名俠士還有聶政、荊軻等。
可見,俠士的古老傳統以忠義為第一,為忠義而輕生忘死。為忠義而死,是他們的嚮往。很感人。人們用「碧血丹心」來歌頌他們的壯舉,一直流傳,逐漸成為中國古代重要的精神力量。
那麼,什麼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主張以禮治國,維護等級制【公侯伯子男】的思想。這當然和他們的職業有關係。《論語》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就是講練習禮的,可見禮的重要。【其中的「習」,不是現在的意思,是指鳥操練飛翔。】為了以禮治國,就要以忠孝思想等作為工具,因為,只有百姓都聽話,禮才能真正建立起來,否則,人們內心不忠,表面上仍然可以對你施大禮,這樣,禮起不到維持秩序的作用。以禮治國,實踐來自周代,所以,儒家很重視以上古歷史來說明禮的重要。他們造出了很多「聖人」【如殺死四個兄弟的而登基的周公就他們被打扮成聖人。聖人,是上古的等級稱號。共五級,聖人是最後一級。排在聖人前面的是龍。】儒家統治中國2000年,中國讀書人很多不得不長期研究古「聖人」,哪怕你生在公元1900年,你也要花大半生研究公元前500年和之前的聖人。思想嚴重禁錮倒退。儒家統治中國2000年,中國讀書人很多不得不長期研究古「聖人」,哪怕你生在公元1900年,你也要花大半生【甚至一生】研究公元前500年和之前的聖人。思想嚴重禁錮倒退。歷代新生事物往往以不符合3000年前的規矩而被扼殺。比如,一百年前您要是開個工廠,官府就會以「破壞風水」或「不修道德,只求賺錢,目無聖人」或者「男女共事,有傷風化」「行為乖張,不合常理」等等理由來封您的廠子、甚至把您抓進大牢!!!這樣的例子多的數不清。而,當時日本政府全力支持經濟發展,獎勵儒家看不起、不屑一顧的發明。日本天皇專門有科學實驗室,有各種實驗儀器,標本,研究近代海軍戰法,帶頭學習科學知識。天皇改穿西服。怪不得中國清朝和日本在115年前大戰,結果中國這樣一個比日本大30倍的大國竟然會戰敗。後來八年抗日時期,小小日本竟然佔領半個中國!!!這一切,都是儒家思想的禍害!!!
請注意幾點
其一,中國早就有忠孝的傳統,而不是孔子、儒家教中國人忠孝。要知道管仲、介子推等比孔子儒家早100年。趙氏孤兒的故事也比孔子早50年。還有一個非常感人的。《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載:齊崔杼弒其君庄公【孔子才4歲】,太史書曰:「崔杼弒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太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 為了維護歷史記載的真實,史家竟然前赴後繼的去送死!!!正因為相信歷史會有公正評價,才會有後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知識的人忠孝,民間老百姓怎樣呢?孔子自己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已經很清楚,忠孝在民間也是傳統。其他的還有介子推避功養廉、伍尚明知凶多吉少也要去見被收押的父親、伍子胥視死如歸,挖目懸於城門。這些人,都比孔子早。
補充一個有名的為義殺子的故事。發生在前719年。
春秋時期,衛國的州吁殺死哥哥衛桓公,自立為
州吁驅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滿。他擔心自己的王位不穩定,就與心腹臣石厚商量辦法。
石厚就去問的父親——衛國的大臣石碏(que),怎樣鞏固州吁的統治地位。石碏對兒子說:「諸侯即位,應得到周天子的許可,他的地位就能鞏固。」石厚說:「州吁是殺死哥哥謀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許可,怎麼辦?」石碏說:「陳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陳衛又是友好鄰邦。」石厚沒等父親把話說完,搶著說:「你是說去請陳桓公幫忙?」石碏連連點頭。
州吁和石厚備了許多禮物,卻被陳桓公扣留了。原來,這是石碏的安排。
衛國派人去陳國,把州吁處死。衛國的大臣們為石厚是石碏的兒子,應該從寬。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陳國去,把石厚殺了。史官認為石碏殺了兒子是「大義滅親」。
儒家幫助統治者出主意,要利用忠孝,強調統治者要在這些方面起表率作用,統治才能持久。
其二,歷史學家不是儒家【《資治通鑒》是,但它不是嚴格意義的歷史書,大家看看就知道。】。《左傳》就不是儒家,但後來儒家看到這本書對己有利,所以也算經典。
其三,秦始皇搞中央集權制,儒家不反對。但搞郡縣制,儒家堅決反對,因為,施行郡縣制就沒有公侯伯子男那一套,他們畢生練習的各種禮儀【數千種,極繁瑣】就沒有用了,等於端掉了他們的飯碗!!!
第二,當時人評價孔子說他「貴公」「貴仁」。就是說,仁和禮是孔子的主要思想。禮,是周代的國策,用來維護奴隸主貴族的利益。但是,孔子時代,大國崛起,舊貴族勢力微弱,禮,幫不到他們。所以,孔子註定要失敗。另外,禮是相當繁瑣的。一般的禮儀都有3000套,一舉一動都有嚴格規定。比如,晏子就指責:禮,一輩子也學不完。孔子的「名不正則言不順」,「克己復禮」、「不知禮,無以立」就是要維護禮。孔子流亡,沒有飯吃他不急,仍然指揮弟子練習禮節儀式。孔子周遊,每到一國,必問禮。孔子年老之時,魯國要滅一個芝麻大的小國,他反對;齊國發生政變,孔子認為有人破壞了禮,要求魯國發兵「平叛」,可是,魯國哪裡能是齊國的對手?孔子不識時務,其實是反動。還有,孔子弟子子路是個勇猛之人,很少有對手。但是,他師從孔子以後,也時時死守禮,剛好發生政變,子路為其主而戰,弄亂了帽子,這不合「禮」,他竟然停止廝殺而整理帽子。你停別人不停,結果慘死,被亂劍刺成馬蜂窩。這是世界上古往今來最大的笑話!!!
第三,孔子「貴仁」,這很清楚。孔子有很多關於仁的論述。歷史上,仁是一個古老的概念。遠古時代,仁不是從人從二,是從心從屍,也寫成上「千」下「心」。當然後來有發展。老子曾經對孔子說:「人們都說我是仁人。。。」,就是說,那時,仁人,社會對一個道德高深的人的稱號,以表尊敬。孔子覺察到這一點,從此,畢生追求仁。至於什麼是仁,他也說不清,只是故作高深,糊弄學生。其實就是美德的代名詞。【但是重謙讓、憐憫。孟子經過長期思考,提出了「不忍」一詞,或許可以給我們理解「仁」一些啟示。】說清了,也許學生就會全部跑了。
第四,孔子曾經在魯國執政3個月,把仁與禮結合。結果,第一,「路不拾遺」。這當然好。第二,「男女行者別於途」。就是男女各走路的一邊【或者男女各有專門的路,不得越軌】。這就可怕了。這不是人間,而是十足的地獄!!!以後的「三綱五常」遠遠沒有如此暴戾!!!
補充說明幾點:
1.《論語》在唐以前的竹簡書中,長度是8寸;孝經,12寸;六經,24寸。長度有嚴格規定,不得越軌。可見,《論語》在古人心中的地位。今天,很多人鑽到《論語》里,連古人也不如。《論語》,不就是一些做人的心得體會嗎,裡面還有不少糟粕,至於像神書那樣看待嗎!!!所謂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古代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因為,古代是禮法統治,人們從小要學禮,懂規矩。如果不懂規矩,輕則棍棒伺候,重則吊起來嚴刑拷打、乃至喪命。大家可能沒聽過成年人在祠堂被拷打時發出的嚎叫聲,很恐怖。所以,大家都謹小慎微,怎麼會「施於人」?
2..半部《論語》治天下,是元代蠢人之語。元代,儒家人士沒有出路,官員中,通過科舉考試的,只佔2%。他們走投無路,只好吹噓孔子,以便在眾人面前抬得起頭,否則,人們會認為他們天天讀詩書很傻。而趙普讀書不多,但是能力蠻強,比一般人強,因為見識多,與《論語》無關。要知道宋代一直軟弱,趙普時,兩次與遼國大戰,結果都大敗,皇帝中箭而死。連主子都保不了,趙普有什麼能力?欺侮人家孤兒寡母倒是行家,他有資格談治天下嗎?《論語》,如果有用,何不每人發一本,遼軍早就被趕入大海了,還會發生以後3000王公貴族被連鍋端的笑話嗎?可見,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是無知老者放出的臭氣罷了,要知道,元代漢族多數人連名字都沒有,新婚之夜,新娘要去找蒙古人睡覺以盡義務,所以,漢人養成了摔死第一胎的習慣。這樣的時代,他們還談何治天下?當然,《論語》,有一讀的價值,因為有師生教育關係、規律方面的內容,也是一種歷史記載。
3.君子。君子一詞,原指國君的「太子」,後來,指低級士人里品行優良者。很少見稱貴族為君子的。孔子在如何達到君子品行上有些論述。總的來說,就是要在做事、修行方面給別人做表率。這對後世很多人有影響。但是,影響不宜誇大,也不能說孔子為君子立下了定義、規矩,更不能說君子人格就是中國的精神。中國古人以忠義為第一,這從中國人歷來最看重岳飛、乃至今天人們最敬重的古人仍是岳飛可以看出。中國人以什麼為第二?道法自然,率性純真。王羲之、李白、蘇東坡的精神是中國人性格中很重的一面,恐怕無人會否認。其實,裝君子是很虛偽的,也很累,顧忌這個、那個,長此以往,一個人沒法活,顏淵為什麼29歲就頭髮皆白而逝世?就是因為苦修而脫離社會。前幾年尼泊爾皇室發生震驚世界的血案,皇帝一家都被太子殺死,因為太子想娶一個有3個孩子的女人做夫人,皇室不同意。孔子大談君子,要別人做君子,自己最喜歡的生活方式卻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能說明問題。
第五: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簡介
1.孔子:禮。仁。
值得注意的是子貢。孔子去世後,儒學差些斷層、消亡,是子貢在宣傳孔子、儒學。子貢在世時,名望很大,因為他能力強。他有經商的天分,發了財;外交上又是行家,曾經使一個國家免於被吞滅。這些能力顯然不是源自孔子,而是來自實踐積累。當時很多人認為他比孔子強。由於他的宣傳,儒學才得以流傳。
2.曾子:被列為「四書」之首的《大學》【曾子著】,開宗明義提出了三綱(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倫理道德的政治哲學體系。
他曾聲言道: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論語·泰伯》)
又指出:
「慎終(慎重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追遠(虔誠地追念祖先),民德歸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養)」的主張。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的修養方法,即「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可見,比起孔子東一句西一句的談仁,曾子的體系證明他遠超其師。人品更是強萬倍。
3.子思。
子思在儒家學派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學,下開孟子心性之論,並由此對宋代理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他強調要按照自己的身份和處境,作好自己份內的一切活動,要一切要求自己,不要埋怨別人。這是順從天命而率性,盡性的為法,也是作者企圖用以消解矛盾的辦法。孔子罕言命。孔子言性與天道,子貢不得與聞。《中庸》則以言性與天命為重要的內容。孔子祭鬼如在,祭神如神在,敬鬼神而遠之。《中庸》則說君子之道「質諸鬼神而無疑」,「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
對於孔子的繼承來說,《中庸》是對於儒學的唯心主義的放大、發展,其間還塗抹了濃厚的神秘色彩。
4.孟子:極為雄辯之人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其重要思想是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正因此原因,《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這和孔子思想有本質區別。
還提出以禮揚善性。此為其不足處。
要指出的是,孟子的仁政,與孔子的治國理念是有很大不同的。孔子強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強調的是率先垂範。最多是「節用愛人,使民以時」。【《論語》中多次用「使」字,和我們的時代格格不入,完全是另一個世界的思想。現代的狗,還在大吹孔子偉大,巴不得做孔子的狗。完全是變態和癲狂。】
孟子則提出:「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在用刑、教民、重農、防外等方面形成系統理論,遠非孔子愛惜民力可比。
天時、地利、人和,暗合辯證法規律,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思想,是他的主要貢獻,已經影響中國自古至今。抽去其階級局限【剝削者與被剝削者很難「和」】,未來5000年內仍將是世界各國【或者政治力量】的指導思想之一。
5.荀子。他是一位水平很高的思想家。論證了禮的必要。不僅強調以禮治國,還強調使禮成為普通人得行為方式。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和他有很大關係。
荀子的思想偏向經驗以及人事方面,是從社會脈絡方面出發,重視社會秩序,反對神秘主義的思想【批判子思、孟子,事實上也批了孔子的故弄玄虛】,重視人為的努力。禮之外,孔子另一主要思想為「仁」;除了堅持禮,孟子另一主要思想為「義」,荀子繼二人後全面論證了「禮」,重視社會上人們行為的規範。以孔子為聖人,但反對孟子和子思為首的「思孟學派」哲學思想,認為子貢【攀附有能力者】與自己才是繼承孔子思想的學者。荀子認為人與生俱來就想滿足慾望,若慾望得不到滿足便會發生爭執,因此主張人性本惡,須要由聖王及禮法的教化,來「化性起偽」使人格提高【這使他與法家產生了關係而不僅屬於儒家。韓非、李斯出於其門下。就正常了】
荀況是新興地主階級的思想家。他的學問淵博,在繼承前期儒家學說的基礎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長處加以綜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體系,發展了古代唯物主義傳統。
在自然觀方面,他反對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並提出人定勝天的思想;
在人性問題上,他提出「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在政治思想上,他堅持儒家的禮治原則,同時重視人的物質需求,主張發展經濟和禮治法治相結合。
在認識論上,他承認人的思維能反映現實。但有輕視感官作用的傾向。
在有名的《勸學篇》中,他集中論述了他關於學習的見解。文中強調「學」的重要性,認為只有博學才能「知行而無過」,同時指出學習必須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學習態度應當精誠專一,堅持不懈。他非常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為國家要興旺,就必須看重教師,同時對教師提出嚴格要求,認為教師如果不給學生做出榜樣,學生是不能躬行實踐的。
但是,禮,在西晉以後使中國文明遭遇滅頂之災。就是「五胡亂華」。因為,禮的基礎是分封制,而秦以後少數民族正在興起,分封制削弱了華夏族的凝聚力,長期陷於內亂,劉邦之後很少消停過,直到隋代。少數族趁機大舉入侵。亂了幾百年,華夏族遭遇重創.
6.叔孫通。
儒家的一切,只是他的工具。司馬遷稱他為漢代「儒宗」,僅把他看做儒家,是太小看他了。他有些龍性。
叔孫通是薛縣(今山東省滕州市)人,因有文才而被秦朝朝廷徵召。
陳勝起義的消息傳到咸陽後,秦二世徵集所有儒生,商討對策。除了叔孫通外,其它人均據實回報。秦二世把其它儒生處罰,而正式委任叔
前202年,劉邦打敗項羽,被擁立為皇帝,是為漢高祖。他把秦朝的禮儀廢除,力求簡易。當時大臣們在朝堂上經常做出失禮的行為,如飲酒爭論、醉後喧嘩,甚至拔劍擊打宮殿的支柱。漢高祖對這種情況漸漸感到不滿,叔孫通向漢高祖建議制訂宮廷禮儀,得到漢高祖的同意。叔孫通到魯國故地徵召約三十名儒生到長安,協助制訂及演習宮廷禮儀。一個多月後,叔孫通邀請漢高祖觀禮。漢高祖認為有關禮儀可行,於是命令大臣進行綵排。
前200年,長樂宮落成,漢高祖首次使用叔孫通制訂的宮廷禮儀進行新年朝會。《史記》記載是次朝會如下:
天亮時,由謁者掌禮,來訪者依次進入殿門。宮中設有車騎、步卒守衛,以及兵器、旗幟等。殿上傳言「趨」,殿下郎中俠陛,陛數百人入殿。功臣、列侯、將軍及其它軍官在西列隊,向東而立;文官自丞相以下在東列隊,向西而立。大行依爵位高低宣示來賓上殿。於是皇帝乘輦出房,百官手執幟而傳警,引諸侯王以下至領六百石薪金的吏員依次奉賀。這時,自諸侯王以下,各人無不肅然起敬。禮成後開始酒會,宮內侍從坐在殿上,全部伏下,以來賓尊卑依次敬酒。九觴酒後,謁者宣布「罷酒」。御史在場內執法,見到不依禮儀的人便立刻把他帶走。整個酒會過程中都沒有人敢喧嘩失禮。
漢高祖對是次朝會非常滿意,認為自己終於知道做皇帝的尊貴之處。他委任叔孫通為太常,並賞賜黃金五百斤【請注意,在當時全國一片廢墟的情況下,這無疑是一筆數額非常巨大而驚人的財富,可見叔孫通制禮這件事對劉邦的心理衝擊有多大!!!】隨叔孫通入京的儒生獲漢高祖封為郎,另外叔孫通把賞賜所得全數分贈隨行的儒生。
叔孫通認為禮儀是可以因應時勢、人情等因素而作出改變,不必艱難地全盤草創。他為漢高祖制訂的禮儀即由混合夏、商、周、秦四代的禮樂而成。
其千古名言: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這證明,他對儒者的理解超過以前任何人。
7.董仲舒。給中國加上緊箍咒的人。也是對中國古代歷史影響最大的人,因為他的三綱五常之教。
提出獨尊儒術、三綱五常、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四個理念。但還有一點:給儒家和中國帶來迷信,後來兩漢長期鬼符流行與他有關。有個皇帝竟然率百官供著《孝經》祁求天神降雨消災。董仲舒曾經借發生火災上書漢武帝,說這是老天發怒。不過,老天沒有再發怒,結果倒是漢武帝大怒,把他抓進大牢!!!天人感應,糊弄老百姓可以,能糊弄得了我?果然,以後雖然放出來了,他也老實了。如果看看他的書,就知道我說的不假。
但是,過分指責他也不公道。一是,理論是他的,用不用是別人的事。
二是,他的一些具體思想有可取之處。
對統治者強調人事的重要,認為「事在強勉」,「治亂興廢在於己」,只要儘力「行道」,那就會「德日起而大有功」,就可以收到速效,統治地位就可以鞏固。請注意,他在強調「德」。這很重要。因為,君主有德是社會穩定的基礎。
在董仲舒看來,君主的重要職責是實施教化。他認為仁、義、禮、樂都是治道的工具,古代聖王所以能夠長治久安,都是禮樂教化的功效,所以王者的職責就在於「承天意以從事,任德教而不任刑」,「以教化為大務」。由此得知,董仲舒認識到教育作為統治手段的重要作用。這其實是非常厲害的一種思想,非經驗、閱歷豐富者不能得出。
在把教育工作放在政治的第一位的思想指導下,董仲舒要求漢武帝不但要「求賢」,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養士」。他說:「夫不素養士而欲求賢,譬猶不琢玉而求文采也。」養士三法以太學為最重要,所以他又說:「故養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學。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教化之本原也。」他要求漢武帝「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
三綱五常,名聲不太好。但是,在國家實施分封制的情況下,如果再不加強思想控制,國家將永無寧日。可見,這也是董仲舒的一片苦心。當然,也與門派鬥爭有關。漢武帝是從好黃老的竇太后那裡取得權力,之前,秦始皇焚書坑儒,風水輪流轉,這個時候,該輪到儒家了。因為,古代發展慢,當代無法提供新的、更好的思想,人們只好向古代學習,向過去學習是一種必然,而儒家的大旗就是「法先王」,總學周公幾個人。獨尊儒術,孔子地位提高,被司馬遷稱作「至聖」。理由是:一,名氣不滅。當時很多王侯死了、無名,他的名字還在。這並不是什麼理由。二: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即依據孔子的理解來理解六藝。這明顯就是獨尊儒術的結果。六藝,主要是詩經、尚書、儀禮。這也說明,孔子以普及文化被司馬遷看重,而非其他。其實,今天來看,這也不是理由。詩、書,孔子之前早已經是貴族必讀的書,如何理解,要孔子教嗎?孔子並未注釋性的著作,怎麼教?其他的加起來的意義還不如《左傳》的十分之一。這裡,就要考慮司馬遷曾師從董仲舒,董仲舒在漢代400年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古人都有個人崇拜的天性,總是巴不得有一個特別厲害的人。要知道,著名的故事「趙氏孤兒」就是他編出來的,當然,有原型。司馬遷說的「至聖」,後來變成了神,若違背他說的話,要你的命,這已經遠遠超出司馬遷的本意。
8.霍光。
西漢悲劇性人物。其本人不是儒家,而是儒家的主子,即貴族。
但他確定「公卿應當用經術明確大義。」影響巨大,直貫整個封建社會,隋代以後600年內程度減輕而已,儒家對中國的影響更深了。導致長期法制不健全。曹操曾誅殺孔融,借口是他調侃過父母,不孝。孔融曾說自己是父母一時衝動的產物。今天看來會說曹操過分,一句玩笑話就當真了?但當時人卻有苦難言,原因就在這裡。著名文學家嵇康無故被殺,【僅是和一個被陷害的人是朋友】,也是如此。所以,過去的幾千年中,不能隨意說話、寫文章,否則,就會被別人抓住把柄去告發,那就死定了。很恐怖。
9.曹操、諸葛亮
首先明確,這兩個也不是儒家,但與儒家有關。二人分別明確提出「治世【和平時期】重禮,撥亂重刑」【詞語不同】。這和「天時地利人和」一樣,有重大價值。古代政治智慧,到這裡已經到頂了。曹操20歲就敢於誅殺當紅大宦官的親族,百官震惶,吏治稍清明,估計就是明白這個道理。
10.程朱理學、陸王心學。這個時候儒家思想依靠、寄生於新的神秘主義苟延殘喘。
這樣說,可能不太公正。也許,格物致知,是值得表揚的一種思想,有合理因素,是當時社會存在【科技較為先進,認識自然的能力增強了】的反映。但是,我們要認識到,程朱理學已經不再是原來的儒家思想。它裡面包含了古典儒家思想,但那是裝點門面。因為,不把古典儒家思想裝進去,對別人就沒有號召力。畢竟,由於劉邦以後,孔子長期受到皇室尊崇,孔子早已成為一個皇權的符號、門面,上面寫著「皇帝尊禮有德,足以為君」,隋唐及以後又加上了「尊重知識分子」【要指出的是,當初劉邦祭孔是出於尊敬,因為孔子給他送了「禮」,百官朝拜,包括過去出生入死的「兄弟們」,也要朝拜,秩序井然,他太興奮了!!!漢初時,讀書人沒有影響力,不會對皇帝有干擾,劉邦不需要門面。後來,知識分子基礎擴大,門面越來越重要了。以後,因為劉邦祭了孔,後來的知識分子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以對抗道家、佛家、法家,往往以「先皇曾經祭孔」為由,唆使當時的皇帝崇孔,而尊孔又不會危及、反而有助於皇帝自己的權力,因為孔子政治上的觀點中,尊君是第一位的,這一點,就是最沒有「文化"的蒙古人也知道。孔子就是在元代由一個非常荒淫的皇帝加封為「文宣王」的,當然,少不了儒家人士極力鼓吹及賣命,詳情很齷齪,就不說。由此,很多皇帝崇孔,一路下來,孔子成了皇室門面。漢武帝之後的一位有名的皇帝漢宣帝說,他不能「純任周政」,要用「霸王道」,並說,這是漢家即劉家的傳統。這對於我們正確認識孔子的作用提供了線索。他就是一個專制符號,依附於皇帝的專制符號,起廣告作用。另外,大家可以設想自己是朱熹,到一個地方後,面對上千名慕名而來的學子講學,你講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什麼?不斷強調孔子是聖人!!!因為,你要為皇帝著想,維護皇權。】。這樣,孔子之後古代儒家思想家的影響的總和也比不上孔子一個人。不加入古典儒學,將無法推廣。其實,在北宋,過於死守孔子言論,會被大家恥笑。唐代就更不要說。
但是,天理的確是神秘主義,有意義的神秘主義。
二程【程顥與程頤】的
教育以德育為重,強調自我修養,其途徑為致知、格物、窮理。「致知則智識當自漸明」,致知乃在窮理,即盡天理。致知的辦法是「格物」。「格者,至也」,「格」是內感於物而識其理。「耳目能視聽而不能遠者,氣有限耳,心則無遠近也」,因此認識事物的關鍵乃在「心」。心「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非在外也」,故致知重「內感」而不重外面事物。在學習方法上,強調求其意,「凡看文字,先須曉其文義,然後可求其意,未有文義不曉而見意者也」。
二程兄弟所謂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則,也是指人類社會的當然原則,它適用於自然、社會和一切具體事物。
朱熹
乾道三年(1167),偕學生林用中、范念德從福建趕赴嶽麓書院,與張栻三月,會講的主要議題是「太極」和「中和」,然後同游南嶽。朱張會講,盛況空前,學生多達千人之眾,其聲勢為全國之最。
約1162年,朱熹曾上奏孝宗,提了三項建議:
(一)講求格物致知之學;
(二)罷黜和議;
(三)任用賢能。在奏章中鮮明表達了他的反和主張。
繼承周敦頤、二程,兼采釋、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哲學體系。這一體系的核心範疇是「理」,或稱「道」、「太極」。朱熹所謂的理,有幾方面互相聯繫的含義:①理是先於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規律。③理是倫理朱子語類道德的基本準則。朱熹又稱理為太極,是天地萬物之理的總體,即總萬理的那個理。「太極只是一個理字」。太極既包括萬物之理,萬物便可分別體現整個太極。這便是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每一個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為它存在的根據,每一個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
氣是朱熹哲學體系中僅次於理的第二個範疇。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狀、有跡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鑄成萬物的質料。天下萬物都是理和質料相統一的產物。朱熹認為理和氣的關係有主有次。理生氣並寓於氣中,理為主,為先,是第一性的,氣為客,為後,屬第二性。
朱熹從心性說出發,探討了天理人慾問題。他以為人心有私慾,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慾而存天理」的主張。朱熹承認人們正當的物質生活慾望,反對佛教籠統地倡導無欲,他反對超過延續生存條件的物質慾望。
現在來看,朱熹等人的理學本質上是唯心主義。當然,他力圖把社會上唯物的一面統一進去。
程朱理學,有知識分子力圖消除五代分裂造成的影響,重新一統人心、維護中原王權的自覺,也包含對於無力改變現實【打不過遼、金】的無奈。
從世界範圍看,當時的理學的水平無疑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陸九淵心學
陸九淵與朱熹同時﹐兩人都是理學家﹐但朱屬於客觀唯心主義﹐而陸屬於主觀唯心主義。陸學直接於孟子的「萬物皆備於我」的「心學」﹐認為「人心至靈﹐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內事是己分內事﹐己分內事是宇宙內事」。他認為人們的心和理都是天賦的﹐永恆不變的﹐仁義禮智信等封建道德也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不是外鑠的。學的目的就在於窮此理﹐盡此心。人難免受物慾的蒙蔽﹐受了蒙蔽﹐心就不靈﹐理就不明﹐必須通過師友講學﹐切磋琢磨﹐鞭策自己﹐以恢復心的本然。修養功夫在於求諸內﹐存心養心。具體方法是切己體察﹐求其放心﹐明義利之辨。自稱這種方法為「簡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是「明本心」。實際上是頹廢思想,代表一部分知識分子的沒落,無力改變現實,命運難測,只好躲起來,拒絕一切。
對於陸氏心學,陸九淵曾自稱是「因讀《孟子》而自得之」
朱陸曾長期爭吵。現在有人認為,朱熹以讀書(道學問)為總樞紐,陸九淵以義利之辨(尊德性)為總樞紐,朱陸言「理」,同以封建倫理為核心,他們的哲學思想、思維邏輯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內容。這是有道理的。但是,沒有說到實質。朱陸爭吵,主要是陸九淵看到了朱熹的學術的獨創性。他動輒抬出孔子來壓朱熹,迫使朱熹低頭。好在公道自在人心。朱熹學術一方面沒有背離古代知識分子維護王權的使命,一方面又有創建,自然得到承認,成為元明清三代官學。
王陽明 古代重要思想家 是中國古代思想的轉折所在
雖然與陸九淵有淵源,但其思想較為難懂
其眾多弟子對於他的「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理論迷惑不解,向他請教說:南山裡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係?他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夫萬事萬物之理不處於吾心」,「天理即是人慾」;否認心外有理、有事,有物。王陽明的理論看似荒誕,實際上,卻使陸九淵的心學起死回生。他不承認心外無物,表面看是一個儒家知識分子潛心皈依三綱五常,拒絕外來誘惑;實際上隱藏著對抗儒家強迫說教的因素。他曾說「夫學貴得之於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於孔子者乎?」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很了不起。怪不得反儒鬥士李贄出於其門下。
王陽明認為士、農、工、商「其歸要在於有益於生人之道,則一而已」,且進一步說明「古者四民異業而同道,其盡心焉一也」的觀點,他把傳統觀念中一直被視作「賤業」的工商擺到與士同等的水平。這是他的極為可貴之處。王陽明的「心外無物」是完全可以和大哲學家黑格爾的名言「存在即合理」平起平坐,都蘊含唯物辯證法思想【請不要苛求古人,本人認為,符合新生事物發展趨勢的思想就是唯物的。】,非常珍貴。
王陽明曾說,「人倫外之學,謂之異端」。就是說,古人做學問,就是為了搞清楚「人倫」。應該說,他指出了很多儒家學者的缺陷。但是,我認為,他這句話是站在統治者的角度,說給別人聽的。王陽明自己可算是個軍事家。不可能只懂人倫那麼一些5分鐘就可以講完的東西。
王陽明曾說,「人倫外之學,謂之異端」。就是說,古人做學問,就是為了搞清楚「人倫」。應該說,他指出了很多儒家學者的缺陷,就是在瞎忙活。但是,我認為,他這句話是站在統治者的角度,說給別人聽的。王陽明自己可算是個軍事家。不可能只懂人倫那麼一些5分鐘就可以講完的東西。
王陽明的思想,不宜籠統說是唯心主義,其中有辯證唯物主義的因素,值得研究。僅以儒家歸之,也小看了他的貢獻。其意義遠超朱熹等人。統治者死死抓住朱熹學說的消極面,其學說無法前進。
總的來看,孔子之後,儒學各家多是自成體系,孔子自己的思想卻是散亂、膚淺。唐代以後,儒學更是躲在陰暗處等死。這樣來看,孔子對中國儒家思想的作用,只能是一個開創性的作用。孔子在世時,就有顏淵苦修道德而早夭的「修行求仁派」,其他人多是「學禮求仕派」。
他宏大了平民學派。至於他對後世的思想影響,那是名義上的。
2.孔子對中國古代政治的影響
孔子對於最高統治者的影響卻是實實在在的。
這要從秦始皇說起。秦始皇統一華夏、中國地區,實在是大功一件。但是,他卻因此居功自傲,開始了十多年的奴役中國人民的歷程。他不斷的驅趕百姓移動、東奔西跑。萬民修長城是為天下,萬人修陵墓是為他個人。開掘水利是為天下。統一度量衡、文字便利天下。而且規定他死後全國服喪三年。
秦始皇的這些舉措,看似雜亂無章,人民不堪重負,使秦朝不久倒台,卻有一個主要指向:客觀上促進了全國人民交流,統一的觀念深入人心,皇帝至高無上的觀念深入人心。要指出,中央集權式的統一是中國古代歷史留給我們最重要的兩個財富之一,另一個是領土。所以,就中國古代來說,秦始皇的貢獻無人可比。可憐秦始皇說的「我剛統一天下,又搞分封,等於製造分裂,勢必干戈又起,生靈塗炭」這樣一種正確、有遠見的思想也被打倒。秦以後,分封制存在800年,造惡無數。
那麼,在專制制度下,孔子強調道德,客觀上對皇帝個人有一種約束作用,不管力度大小,有總比沒有強,另外一方面如果說古代帝王怕什麼東西,那就是避免秦朝二世而亡、短暫命運的悲劇,而孔子說的道德,使商、周各存在了600年以上。
3.孔子在保存文化上的貢獻。
這被官方確定為孔子最大貢獻,寫進了教科書。這完全是一個笑話。夏商西周的歷史至今亂作一團,孔子是有責任的,【至今有人還認為舜就是周文王,戰國時,有人也這樣看】。他刪掉了很多典籍。
有些人到處找證據,說孔子沒有刪《詩經》。
其實,論語這本書里就有不少證據。
「本立而道生」【上古詩句】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這些詩,《詩經》並沒有。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豈不爾思,室是遠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這些古詩,《詩經》上都沒有。
孔子自己說明理由:「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他還自己承認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以「樂」正《詩經》】,《雅》《頌》各得其所。」
「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他在禮上從周,編《詩經》也只取周代的、周國的。消滅多少古籍!!!
以下是一個人無力的辯解:
、「說孔夫子刪削《書》,從數千篇中只挑選百篇給他的七十二賢及三千弟子讀,這是每個老師都會做的事。比如,我們不可能讓學生去讀《全唐詩》,學生沒那麼多時間(章太炎講的也是這個意思)。於是退蘅居士就從近五萬首唐詩中選出三百餘首,編為《唐詩三百首》。這個選本就成了後世的流行書。那麼是否他就把《全唐詩》給燒掉了呢?而且他是否有能力把全中國的全唐詩都收繳來燒掉呢?這裡起碼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老師選節給學生讀,無可指責。二是當時不可能全中國只有一部《書》,而這個孤本恰巧被孔夫子得到,並被他一刪一削,而且一燒,就沒了。」
他不知道孔子掌握當時中國文化最高權力。他也不知道秦始皇只燒民間書,不燒官府藏書。
總之,孔子就是一個專制符號,依附於皇帝的專制符號。
離開這一條對孔子的貢獻問題高談闊論,是愚弄和嚇唬中國老百姓。污衊中國歷史。
不過,現在來看,孔子最大的貢獻是,繼老子之後,他在貴族和平民之間又架起了一座橋,便利了前者的知識向後者的輸送。他這方面貢獻比老子大。但是,又不能誇大其貢獻,那時,文化普及是客觀要求、必然,並不是說沒有孔子,中國平民就永遠得不到貴族的知識。
對華夏文明傳承貢獻最大的是中央集權制度和皇帝制度。孔子之前很久,從鄭莊公開始,尤其是管仲使齊稱霸以後,政治家紛紛努力爭取由自己統一中國。中國歷史由此有一個必然選擇:統一。以後,雖然有分裂,但是,總是有許多政治家在不斷努力統一中國。中國文明又怎麼會斷裂?當然,最危險的一次,是蒙古試圖把中國變成草場,專門放牧牛羊!!!如果實現,那麼中國文明就徹底完了!!!好在,經過計算,他們發現,還是讓中國人保持原狀對他們划得來,因為,他們可以得到更多糧食、物資、錢財。這是肯定的。否則,中國文明幾千年,到後來,生產能力還不如一個剛剛產生、出現的民族,中國人幾千年都白活了,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救中國文明的是中國人民,而不是中國文明救中國人民。
孔子的禮治,是要搞分封,是在破壞中央集權制度。唐代以前,包括漢代,中國長期不得安寧,就是分封制的惡果。又比如,明朝雖然貶低孔子,把他的封號由王貶為師,卻仍然採取分封制度,兩次引起叛亂。前一次成功【燕王朱棣】,後一次【寧王。被哲學家王陽明挫敗】失敗。
孔子一生反對中華民族融合、反對中國統一
第一,
孔子提出華夏、夷狄之分。他說「夷
看到孔子說「夷
《春秋》中,中原華夏族國家同樣遭到貶低,有的被當作蠻族處理,原因,就是不敬周王。真是豈有此理!!!
其實,周國原來不過是偏僻小國,不是炎黃一系的。靠著小恩小惠籠絡名聲,捧著八卦圖裝神弄鬼恐嚇別的小國,又見紂王並不工於算計,忙於應付對付東方部落,後方空虛,就派人大肆造謠污衊【這一招是塞外統治者常用的卑鄙伎倆。李淵造楊廣的謠,努爾哈赤造袁崇煥等人的謠就是例子】,惑亂民心,進而舉兵奪取了天下。不久,「大名鼎鼎」的周公竟然毒死其兄周武王,誅殺另外兩個弟弟登基,蠻人本性暴露無疑。這時,他看到商代典籍,感到非常有價值,經常通宵鑽讀,有必要實施其中的「禮」,才推出他的禮。
而孔子,「惡鄭聲」,污衊「鄭聲淫」,說鄭國音樂不好,把他們從典籍中剔除了。孔子弟子子夏說「『鄭音好濫淫志,宋音燕女弱志,衛音趨數煩志,齊音敖辟喬導,此四者皆淫於色而害於德』」,把各地人民罵了個遍。事實呢?人們認為「好音生於鄭衛,而人皆樂之於耳」。說「若夫鄭聲是音聲之至妙」。孔子把鄭莊公平叛【其弟】說成兩個國家間的戰鬥。編《詩經》大量刪去夏、商代詩歌,只取周國【上至始祖】周代的,結果《詩經》幾千篇只剩下300篇!!!【《史記><漢書>《論語》等書都有記載】這是在消滅千年華夏古文化!!!其實,他消滅的典籍又何止這麼一點點?此文不在說周姓,僅在說幾個人。周國部族,後來也融入華夏族了。而孔子自己是華夏族【但是,孔子從來不談黃帝】,就當時而論,孔子為了別人消滅祖宗文化,這不是漢奸嗎?
孔子,實在是華夏族的萬古罪人!!!
孔子日夜夢想恢復周國一呼百應的榮光。但是,周國沒有齊國的百分之一大!!!可能恢復榮光嗎?光是指責各國不懂禮、不仁有用嗎?「君君臣臣」不就是要維護朽死垂危的
第二:孔子一生反對政治統一。《論語》里有「季氏將伐顓臾.」,介紹如下:
季氏將要攻打附庸國頗臾。冉有、子路兩人參見孔子,說道:「季氏將對顓臾使用武力。」孔子說:「冉求!這難道不應該責備你嗎?頗臾,先王曾經任命他主持東蒙山的祭祀,而且它處在我們魯國的疆域之中,這正是跟魯國共安危的藩屬,為什麼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說:「那個季孫要這麼千,我們兩人都不想呢。」孔子說:「冉求!賢人周任有句話說:『能夠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職;如果不行,就該辭職。』比如瞎子遇到危險,不去扶持;將要摔倒了,不去攙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況且你的話錯了。老虎犀牛從柵欄里逃了出來,龜殼美玉在匣子里毀壞了,這應責備誰呢?」
冉有說:「顓臾,城牆堅固,而且離季孫的采邑費地很近。現在不把它佔領,日後一定會給子孫留下禍害。」孔子說:「冉求!君子討厭那種避而不說自己貪心卻一定另找藉口的態度。我聽說過:無論是有國的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擔心財富不多,只需擔心財富不均;不必擔心人民太少,只需擔心不安定。若是財富平均,便沒有貧窮;和平相處,便不會人少;安定,便不會傾危。做到這樣,遠方的人還不歸服,便發揚文治教化招致他們。他們來了,就得使他們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兩人輔佐季孫,遠方的人不歸服,卻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國家支離破碎,卻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國境以內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孫的憂愁不在顓臾,卻在蕭牆裡面。」
這裡,只要識字的人就能理解孔子在反對中國統一,這是鐵證!!!!!中國當時少說也有300個以上的國家。西周更多,有3000個國家。怪不得秦始皇時儒生極力主張分封制,反對郡縣制,以後,更是導致秦以後800年內政治分裂的事實,如果以人民受的痛苦來看,秦始皇坑殺460個儒生那是坑的太少了!如劉邦時,封國竟然可以造幣,財政獨立。劉邦、西漢景帝、漢武帝、西漢元帝都被迫與反叛的王作鬥爭,主要是武力解決,但是,最終被諸侯王吞滅。東漢劉秀在世時,政局就不穩。尤其是西晉,大肆封王,引來諸侯相互殘殺,繁華之地頓時荒蕪。分封制的惡果,就是「五胡亂華」。北方陷于于幾百年的分裂內戰,生靈塗炭!!!直到楊堅統一中國。劍橋中國隋唐史》這樣評價楊堅:「隋朝消滅了其前人的過時的和無效率的制度,創造了一個中央集權帝國的結構,在長期政治分裂的各地區發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識,這一切同樣了不起。人們在研究其後的偉大的中華帝國的結構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時,不能不在各個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它的成就肯定是中國歷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注意,西方學者說楊堅「創造了一個中央集權。。。」儒家在人為製造分裂!!!怪不得朱元璋把孔子的稱號從王貶為師!!!
有些人可能會說,孔子是要在文化上統一中國。文化上中國早就統一了。那就是《詩》《書》。孔子之前,有一個秦國國王就說:「詩書,義之府也」,孔子8歲時,一位楚國貴族在觀看華夏族的「樂」舞時,指出了各段樂對應的詩。水平很高。要知道,楚國是當時文化不太發達的地方。所以,周代、春秋時,文化統一是無疑的。只是,文化教育被貴族壟斷罷了。
推薦閱讀:
※《孟子》主要思想
※如何糾正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維?
※修鍊太極拳的十二個思想
※儒家哲學思想的主要內容
※心中的清泉和思想的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