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池「精神分析基本理論」
06-17
精神分析理論的創始人弗洛伊德通過獨創的「自由聯想」法,從病人的筆誤、口誤和自己的深入觀察中,對許多心理病理現象進行分析和推理,形成了精神分析學說。
精神分析到底說了什麼?
精神分析在揭示人的精神活動方面是比較深刻的,其內涵遠不止性本能的問題。
精神分析的核心——潛意識(精神分析不關注在意識層人們經常表達的東西,而關注在意識層表達背後的含義)
比如:口誤
楊鳳池的現場口誤:「希望你們能給我們留下一個……」
改過以後的句子:「希望你們對我們這個研究班留下一個美好的影響。」
弗洛伊德有句名言:「人不是自己的主人。」 (人越理性,越不屬於自己)
這句話說明:1、人們經常做一些事情是自己所不能控制的
2、人們控制自己做一些事情時往往很費力氣
比如:某學生對「78」的自由聯想
1、陽光、陰天
2、牆,一種隔離的牆
3、階梯狀的,台階狀的東西
4、時間(78→7、8、9→錶盤→時間)
5、老年
由以上五點,可以得出:這個學生早年有痛苦的分離經歷,他害怕死亡。其中,「陽光、陰天」象徵著「光陰」;而「牆」象徵「陰陽兩界」,有分隔之意。
而這種聯想並不是當事人本人才聯想得到,在場的其他人也是可以聯想到這些意象的。
很多人問,「怎麼樣才能讓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愛學習」,卻很少有人問「怎麼樣讓一個愛學習的孩子不愛學習」。其實這兩者的任務難度是相當的,如果我們不能明白這一點,我們就無法幫助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愛學習。
沒有一個孩子是天生不愛學習的,孩子小的時候都問過「媽媽,我從哪裡來的?」「媽媽,爸爸有什麼用?」之類的問題,其實這就是愛學習的表現——只要遇到不清楚、不明白的信息,他就想去弄明白。這就是「愛學習」的最初級的表現。
關鍵是家長是怎麼回答孩子的——「去去,小孩子問這麼多幹什麼。」「你爸爸就是你爸爸唄!什麼稀奇古怪的問題!」——而這些不當的回答都會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當家長不斷的以這樣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強化,一直強化到孩子上了初中高中,面臨學業難度大,升學壓力強時,才問孩子不愛學習了該怎麼辦。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倒過來,重來一遍。
當然,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會可以實際生活縮短很多時間,但那些必要的過程卻是一點也跳不過去的。
這也說明了,當一個人的潛意識的心理動力指向某一方向時,要只想在意識層面說兩句話就改變他,那是十分困難的。
在他的學說中,引進了潛意識、慾望、壓抑、欲力(libido)、衝動、本我、自我、超我等概念,成為說明人類心理正常或變態的心理學理論。
第一節 精神分析的主要理論
一、潛意識理論(意識分域理論)
弗洛伊德將人類的精神活動分為三個層次:意識、前意識、潛意識。
1、意識:是當前注意到的心理活動
「現實原則」
2、前意識:介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約佔10 % 左右
用冰山來比喻的話,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就是意識,埋藏在水下的大部分就是潛意識。而前意識就是冰山在水面上下漂浮的那部分,有時可能顯露,有時可能在水下。
因此,在自由聯想前做放鬆的目的就在於——降低意識的控制作用。
前意識的作用:調節外界、現實和自身慾望的平衡。
3、潛意識:又譯無意識,是不能被察覺的精神活動。
人的日常行為都是受潛意識的驅動。
潛意識裡的心理活動包括原始的本能衝動和各種被壓抑的願望。
二、人格結構理論
精神分析的人格結構理論將人格分成三個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享樂原則
自我——現實原則
超我——至善原則
三、性心理發展的階段論
(弗洛伊德主張幼兒也有性慾。從這個意義上說,此時的「性」是廣泛意義上的性,是不具備生殖意義的性。)
1、口欲期:從出生——1歲左右
一元共生(有你才有我)
以嬰兒斷母乳為標誌。
2、肛欲期:1歲——3歲
二元共生(你就是你,我就是我)
有的孩子喜歡端著屎盆到飯桌旁拉屎,不知道的人以為這是孩子在惡作劇。
其實不是。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端著屎盆到飯桌旁的意義,相當於大人為慶祝某事而辦的宴會。它們同樣有慶祝的意義。
再說白一點,在這個時候的孩子眼裡,你吃飯——是快樂的,他拉屎——在這個階段是他最快樂的。既然都是快樂的事,為什麼不能一塊辦?
一般而言,家長是不會同意孩子這麼做的。因此這時的家長和孩子就產生了衝突、矛盾,即家長和孩子在——爭奪個人行為的控制權。
在肛欲期有過挫折和創傷的孩子易產生強迫行為。
強迫症患者,追求完美的同時又猶豫不決。他總是衝突的,總在兩極徘徊:有A就有非A;有B就有非B。
這就是肛欲固著的典型表現。
「我就要在這拉屎」 ? 「你就不能在這拉屎」
「我看你們高興,我也高興,我要在這拉屎」 ? 「這是飯桌,你就不能在這拉屎」
這種衝突就很像強迫症患者的內心矛盾狀態。
凡是強迫行為嚴重的人,我們都可以請他回憶或是請他父母幫助回憶,在他1-3歲期間有沒有發生過創傷。
3、性蕾期:3歲——7歲
三元共生(怎麼多了一個人?→爸爸?!)
「爸爸是用來幹什麼的?」
由於天然的母子共生,所以孩子的天性都是偏向母親的。
女孩的發展過程其實和男孩差不多,不過多了一個階段(由最初的對母親有好感→發現爸爸,對父親有好感)。
這裡以男孩為例,當父親出現下列情況時,男孩會深陷戀母情結中:
1、父親的形象是軟弱的、怯懦的、粗暴的、野蠻的、醜陋的;
2、父親的形象是遠離的;
3、父親的形象是完全消失的。
完滿的家庭就是一個等邊三角形。
在三元時期剛開始的時候,這個等邊三角形就缺了一角,孩子即便想把他的情感分出一部分投到父親身上去,也分不出去。只有緊緊的跟著母親,與母親連結在了一起,形成了過強的母子連結——也就是戀母情結。
正常的家庭
1、完美的等邊三角形
2、父母的關係相當重要(因此從孩子心理健康的角度講,我們提倡男女結合的基礎是愛)
3、孩子的付出要受到父母的回報
不正常的家庭
1、父親被推遠了:由等邊三角→等腰(直角,不規則)三角
2、由於孩子和父親遠了,只好把原本分給父親的情感分出一部分給母親,形成過強的母子連結。
改變的方式有兩種
1、將孩子推給父親(去除過強的母子連結)
2、將孩子推向遠方(在更遠的地方形成更大的等邊三角形)
4、潛伏期:6歲——12歲
這時的孩子會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此時的他們會對性暫時失去了興趣。這時,他們多數喜歡男孩和男孩玩,女孩和女孩玩。
5、生殖期:12歲以後
青春期後,重新對異性產生了興趣
生殖期後,性快感就固定於性器官。
因此,我們可以用性心理發展階段論來解釋一部分社會現象
現象一:作風不正
當一個深陷戀母情結的孩子長大以後……
1、母親會把兒媳當做兒子的一部分來無視
2、母親和兒媳之間會有爭鬥(兒媳必像母親,想死死控制兒子),這時的爭鬥就是以兩個磨盤絞兒子的方式進行的,兒子很難做,兒媳也很難做。
3、往往這個男人未擺脫孩子氣,從心理上來說還是個孩子。因此,當老母親去世後,兒媳就上升為小母親,而「兒子」也進入青春期,開始希望真正的接觸異性——於是,就有了二奶和小蜜。但不會和兒媳離婚,「不能有了媳婦就忘了娘」。
所以說,男人並不一定有錢就變壞,他還得有情結,有心理病態。
現象二:結了離,離了結,再離,再結……
若追述其早年,應該會發現其早年客體關係混亂。
即在口欲期和肛欲期,有走馬燈似的更換看護人的經歷。
這樣的孩子會在成年後,和一個人關係好的時,心理就做好準備:「我們的關係再過不了多久就不行了。」
一般這樣的孩子會這樣覺得「和你打一陣交道後,我就發現你特好,因為你的確就像母親那麼照顧我,我也像愛母親那樣愛你」。可一旦建立起關係後,這孩子心理就會備著「說不定哪天你就要把我送走了」的想法。
因此可能真是人家把他弄走的,也可能是他自己找茬,把人家弄走的。
好的夫妻也會吵架,但不會提離婚。為什麼?因為其早年有穩定的客體關係的經歷——「咱倆吵歸吵,鬧歸鬧,咱還是兩口子!」
可是,對於早年客體關係混亂的人來說,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那就是信號「你看,我們的關係就要不行了」。因為他們的潛意識裡有這樣的經歷——到一定時間被拋棄,到一定時間被拋棄。
所以甚至有人主動打破這樣的關係——咱離婚吧!——別等你和我離了,我主動把你拋棄了。
所以說,並非人家不想好好過日子,只是潛意識裡沒有這樣的藍圖而已。
四、心理防禦機制學說
(由弗洛伊德提出,安娜·弗洛伊德整理成體系)
1、自戀性的心理防禦機制(嬰兒防禦機制)
自戀性的——嬰兒的自我認同,自我欣賞。他往往覺得自己很偉大,不會把別人的幫助當成是幫助,而認為那是自己的本事。
精神病性否認
妄想性投影……
2、不成熟的心理防禦機制。
防禦性投影
被動攻擊(「你讓我做事,我不好好做,就要做壞」也是被動攻擊的一種)
疑病……
3、神經症的心理防禦機制
壓抑
反向形成(「此地無銀三百兩」最典型)
合理化……
4、成熟的心理防禦機制
升華
幽默
利他(同理心)……
推薦閱讀:
※整合醫學的理論解析
※【經典論述】——論述白居易的文學理論
※司空圖詩歌理論與《二十四詩品》比較分析
※紫微斗數算命理論大全第一章斗數實例探討
※扶抑理論取用神,寒暖調侯最為急